登陆注册
1403800000004

第4章 恐怖的绳子(1)

专案组确定了下步侦查方向,围绕小秃生前关系人走访、排查,寻找线索。刑警支队长戴涛做了分工,数个小组同时行动,他分派道:

“第一组,罗红泥负责,你和丁小益到河边……”

命案现场在河边,那段河比较荒凉,很少有人到那里。当然也有人到那里,情侣、钓鱼的、还有什么人,都可能到那里,也许就有警方要寻找的目击证人。

“是!”罗红泥和女刑警丁小益几乎是异口同声。

“第二组,朱大兵负责,你和小韩去蔘花休闲酒店……”刑警支队长继续分派,小秃生前在蔘花休闲酒店做服务生,走访同他一起工作的人,他说,“小秃遇害前几天他的活动问仔细,下工夫找到最后见到他的人。”

朱大兵是个胖子,回应的声音有些粗。

“第三组,高峻负责,去小秃家……”戴涛讲了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具体任务,最后问,“各组任务是否清楚啦?”

“清楚啦!”大家回答道。

“小秃生前为我们做线人,是缉毒使用的线人,各组在走访时,绷紧毒品这根弦,任何与毒品有关的细节都不要放过。”戴涛强调说,小秃在酒店做服务生兼卖毒品,这一线索很重要,至少破案时不能忽略,他的死因尚未查明,目前遭毒贩报复不能排除。他征询道,“还有什么意见?”

“没有!”

“没有!”

“同志们,行动!”戴涛下达最后的命令。

会议室里剩下两个人,刑警刘大唯,他说:“戴队,我呢?”

“你跟我一组。”戴涛说,刘大唯是技术人员,刑警支队长留下他另有任务,“你勘查的小秃命案现场,几年前杨树林也是你勘查的吧?”

毒贩、线人杨树林被暗杀,案子至今未破,刘大唯清楚记得,他说:“是我。”

“绳子勒死,挑了脚筋?”

“杀杨树林和小秃应是一个杀手所为,作案手法完全一样。”刘大唯从技术角度判断道,“我查一下档案,勒死杨树林使用的绳子,同是一种尼龙绳,长短都相同。”

噢!戴涛惊讶,他惊讶不是结论本身,而是刘大唯如此细心和同自己一样的判断,留下他正是为证明这个判断。

“和挑杨树林脚筋一样,挑小秃也是警匕。”刘大唯说。

当时挑杨树林脚筋的凶器是把警匕的结论,就是刘大唯做出的,他通过创口分析……警匕,这个词汇有点扎刑警支队长的心,原因也很复杂,三年前听到时就疼痛,如今伤口已经变成疤,时时隐隐作痛,今天又给重新戳了,还疼还流血!

“旧式的警匕。”刘大唯说明道。

警械换了新式的,老式警匕被淘汰。民间有仿制的,几次收缴管制刀具,已经很少见啦。用它做凶器,习惯使用或特别偏好是绝对的理由,不然,锋利的新型刀具多得很。

“我们分析绳子。”刑警支队长说。

“我去取来。”刘大唯去技术室取封存的凶器,一根绳子,它被凶手遗留在现场,准确说是抛弃,绳子搭在一棵柳树上,离尸体有些距离,他拿过来,递给刑警支队长。

装在透明塑料袋子中的一根尼龙绳,看出是机制的绳子,绳子花拧结得很匀称,浅绿色,如果不把它跟一起凶杀联系在一起,而是想它是件工艺品或蝴蝶标本什么的,就没那么恐怖了。事实上它作为重要犯罪物证──杀人凶器被警方保存,也许凶手强迫它行凶,世上被强迫做出自己本不愿意做的事不少,这段绳子亦如此。

“它很细。”戴涛说。

“因此勒痕很深。”刘大唯说。

勒死小秃由于绳子很细,勒沟特深,并勒破皮肤有血流出,死者死前一定很痛苦。

“这种绳子并不常见。”刑警支队长说。

“我一直没琢磨明白它做什么用。”刘大唯想从什么人使用它上,找到凶手线索。绳子干什么用,捆绑物品,如此细的绳子捆绑什么呢?“过去有人可能使用它捆行李。”

胶带的出现,绳子的使用率下降。出售绳子的商店也少了,老式日杂商店还有卖。旧时代,亮子里镇麻线(绳)铺多家,它离现代社会生活越来越远,化纤类代替苘麻、线麻,绳子发生了质的变化……刑警支队长猜测道:

“打鱼的人可能使用它,结网什么的。”

三江地区有河、泡、坑、塘,养鱼是传统,网类的工具需要这类绳子。刑警的判断绳子使用者大方向基本正确,问题是这与小秃被杀有无联系呢?难道某位打鱼人杀了他吗?

“戴队,我建议以绳子找人。”刘大唯说。

常规是这样,以凶器找人在侦破实践中经常应用,也有效。当然不是都有效,特别商品,容易给售卖者记住,极普通的商品就难记住谁谁购买。走访商店,查勒死小秃的绳子能否找到线索呢?

“也许就能找到。”刘大唯说。

绳子线索不能放过,戴涛决定下午带刘大唯上街走访商店,上午还有些时间,他问:

“现场还有什么痕迹值得注意?”

刘大唯回想勘查细节,说:“凶手是平足。”

命案现场只提取到一枚鞋印,案发后落了雨,足迹都清涮掉了,勉强找到的这枚鞋印,价值是技术人员的发现:凶手平足。当然,还有痕迹专家通过鞋印,推断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年龄等等。

“别的呢?”

刘大唯摇摇头。

夏季河边故事很多,那对情侣往荒芜处走,便碰上尸体,这个故事出现在幽会的男女面前有些不太近人情,他们觉得城市空间狭小,才跑到郊外宽广处纵情,偏偏碰上的不是蝴蝶,而是一具骇人的尸体。美好的东西顿然变脸,恐怖把欲望赶到九霄云外。

“快报案!”男人喊道。

报案?女人患癌先兆似的脸色苍白,惶恐中想到一个实际的问题:他们是有夫之妇,到野外偷情,报案要等警察到来,躲不过去警察的盘问,姓名、身份是必问的内容,那样私情不就暴露了吗?

“我手机没电了,你快拨110呀!”男子觉得最打紧的是报警,人命关天,什么事比出人命大啊!

“那我俩……”

“哎呀,什么时候啦,还管那些!”

男子夺过女人的电话,向警方报案。

今天走向河边的两名警察,当时都来到命案现场。死者仰面躺着,如果他呼吸定然令人羡慕,青草簇拥,有几朵野花在脸颊旁盛开,如此亲密在大自然怀抱,谁不嫉妒。

“罗队,凶器(绳子)就挂在这棵树上。”丁小益指着一棵柳树说。

罗红泥瞥眼那棵孤树,它长在河边有些奇怪,近处没有第二棵树,人栽它几乎不可能。树干很粗,说明年龄不小。不缺少知识的刑警推测是一只掠鸟将柳树种子带到这里,也不排除风吹过来,河对岸是白狼山,山里长满百年柳树,经常刮西南风,河边有一棵柳树鲁生(非人工的、自然繁殖的动植物)合情合理。

民间对这棵树有很多想像,它的下面应该发生偷情故事而不是凶杀故事。小秃的故事属于突发。

“你们看到什么?”勘查现场的警察询问。

报案的男人说:“尸体。”

“谁先看到的?”警察问。

“我看到的。”女子尽量拉低绢丝头巾,盛夏里戴围巾显然不是遮风挡尘什么的,装饰或遮掩,刑警看出是遮掩。

“哦,除了尸体还看到什么?”警察问。

戴丝巾的女人指下树,说:“一根绳子!”

树被圈在警戒线以内,此刻解除了他们俩,两名刑警站在它的下面,罗红泥说:

“它可能是标志。”

“什么意思?”丁小益懵然道。

罗红泥没有直接回答问话,而是说:“小秃一个人傍晚来河边干什么?要是有人约他来就不同啦。”

“你说是约会?”

“这里是幽会的好地方!”罗红泥感慨道。

丁小益笑笑,幽默道:“黄!”

罗红泥喜欢搭档这样批评,他们是战友,也是兄妹,还有另一层特殊的关系,丁小益正和刘宛泽恋爱。一次刘宛泽说:“罗红泥,你给我保护好她,出问题找你算账!”

“是!刘排!”罗红泥嘴这么说,心里嘀咕:军阀,又来这一套!

明眼人一听他们的对话,便知他们的渊源了。他们一起当兵,刘宛泽是罗红泥的排长,转业时刘宛泽已是营长,罗红泥副连级,他们先后到公安部门,一个做缉毒警,一个做刑警。丁小益说他黄,思维便跑偏,他开玩笑道:

“你该跟军阀到这里来,河边多好……”

“你为什么称他军阀?”她问,过去问过。

罗红泥很容易想起委屈,记忆最深的是某年夏天,罗红泥上街,天太热摘下大檐帽,做扇子扇起风来,倒霉给排长刘宛泽撞见。

“罗红泥!”

“到!”战士罗红泥听到严厉的一声喝,后来他夸张地说,差点儿吓断脉。见排长脸色秋天早晨了,冰凉一层霜。

“立正!”

罗红泥聪明,风纪的问题给首长撞见,他刚要把帽子戴上,排长制止道:

“扔到地上!”

“地、地上?”罗红泥惊大眼睛,把他的胆换成倭瓜,战士也不敢把帽子扔到地上。

“扔啊!”刘宛泽还在逼。

罗红泥干脆心一横,抗命,死活不扔帽子。

丁小益听过这个故事,注意上刘宛泽还真是因为这个故事。起初,丁小益替搭档鸣不平,也跟着喊军阀,后来她就不喊了,罗红泥找到原因,她爱上了刘宛泽。

“你们恋爱马拉松似的,三四年了。”罗红泥说,有撮合及早走上红地毯的意思。

“没你说的那么长,才两年时间。”

“怎么说也到了谈婚论嫁……”罗红泥问,“为什么还不结婚呢?你们不差啥吧?”

“有点儿情况。”

“什么情况?”

丁小益在罗红泥面前是小妹,道出实情:“我爸妈别着。”

罗红泥想了想,刘宛泽年纪要比丁小益大十几岁,有过一段婚姻生活,两人性格不合分道扬镳,大概是这个原因吧。

“因为湾湾。”她说。

刘宛泽收养一个男孩叫湾湾,这个孩子的来历是一个故事。丁小益喜欢这个六岁的男孩,她试图说服父母,同意刘宛泽带湾湾跟她结婚,父母中邪一样坚决不同意。

“说服不了?”

同类推荐
  • 大鳄3:决胜华尔街

    大鳄3:决胜华尔街

    一部横跨40年的资本传奇,一个金融天才的复仇传奇,再现资本游戏的罪恶与救赎。5年后,海元王牌自营团队来到奥马哈,他们接受袁得鱼的安排,“绑架”交割单名单上的邵冲。他无意得知,邵冲与日本财团正在勾结引爆“大事件”,但他们不知道导火索在哪里。在阻止的过程中,他明白了导火索究竟是什么。
  • 路边草

    路边草

    健三从英国留学回东京后,带着满腔热情致力于做学问,但每个月的薪水只够一家人勤俭度日。而落魄的岳父、穷困的养父母、重病的哥哥和姐姐,都把留过学的健三当作“主心骨”。虽然自己的生活窘迫不堪,但碍于情面,健三多少都接济一些,因此经常和妻子闹矛盾。健三为生计疲于奔命,又不善于交际,无法排遣精神上的孤独与迷茫。夹在金钱与理想之间,他一边反思人生的意义,一边艰难地坚持着理想。
  • 耙耧系列Ⅰ

    耙耧系列Ⅰ

    作者通过描绘耙耧人的生存环境、生存状态和生命意识,揭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诸多矛盾、苦闷、痛苦和挣扎,藉此寄寓自己的人生思考和忧患情绪。在这耙耧世界里,作者对于命运力量的阐释都具有双关性,它既是个人的,又是人类的;既是特殊的,又是普遍的。人物在毫无意义的挣扎、冲突后,最终仍陷入命运的网罗之中。
  • 秦岭狼人

    秦岭狼人

    据说,在秦岭深山人们发现了狼人的足迹,一时众说纷云……作者通过对狼人超能力的形象描述,给大家塑造了一个大快人心的中国版“蜘蛛侠”形象,他古道热肠,英雄侠义,劫富济贫……
  • 出走

    出走

    这个叫陈皮的男人面对十年如一日的灰色岁月,心怀不息不安的梦,设一场可能的冒险——离开自己的旧生活,却如苍蝇一样,飞了一个小圈子,最终还是回到了原点。
热门推荐
  • 政治江湖:杜月笙的1931

    政治江湖:杜月笙的1931

    混江湖,不了解杜月笙,注定不得善终;混官场,不了解杜月笙,注定籍籍一生;中国帮会三百年来第一人,在民国江湖的腥风血雨中,他凭什么做成“谦谦君子”,在民国政坛的波诡云谲中,他稳坐钓鱼台,是什么,让杜月笙在乱世之中游刃有余?是什么,让杜月笙总能在危机之时,全身而退?
  • 中国广播影视发言人答问录

    中国广播影视发言人答问录

    广播影视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人们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文化产品。坚持导向和面向市场并不矛盾,受众就是市场,占领市场就能够更好地为党和国家大局服务。
  • 新疆游记(西北史地丛书·第二辑)

    新疆游记(西北史地丛书·第二辑)

    《新疆游记》讲述了1916年,谢彬前往新疆考察,历时15月,就考察所得,写成《新疆游记》,凡30余万言,是介绍西北边疆知识的专著。孙中山亲笔为序,称赞他为“有识之士”,是一个“不立志做大官,而立志做大事”的“大丈夫”,并说读了此书,“其兴起吾国前途之希望,实无穷也。”
  • 龙血鼎

    龙血鼎

    吾本凡人,奈何天意弄人;为掌命运,踏入飘渺仙途。破苍穹,寻仙缘,掀起浩瀚风云!极限道,修本源,吾当逆天成神!蛟化龙,掌混沌,我自武动乾坤!
  • 复仇葬恋心

    复仇葬恋心

    十年前,她们原本可以衣食无忧生活的很幸福,可是命运捉弄,她们发誓等自己变强以后,会回来拿回自己的一切!终于,她们变强了,霸气回归,回来拿回属于她们的东西!“呵,我命由我不由天!”
  • 东海之滨的璀璨明珠

    东海之滨的璀璨明珠

    “中国蜜橘之乡”黄岩,一个5000年历史积淀与现代文明熔铸成的令人瞩目的名字。她地处浙江省黄金海岸线中部,与天台山、雁荡山两个国家级旅游胜地毗邻。黄岩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唐上元二年,始置永宁县,天授元年改为黄岩至今。黄岩建制几经更迭,1989年撤县设市,1994年撤市设区,现为台州市主城区之一,面积988平方公里,人口约58万。黄岩文风鼎盛,自古有“小邹鲁”之美誉。今日的黄岩科教发达,人才辈出,曾获“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被命名为“全国武术之乡”、“全国体育先进区”。
  • 文以铸魂(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文以铸魂(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学术文库》是系统总结我国艺术学理论前沿发展的大型出版项目,共200卷。文库的研究内容包括戏曲、音乐、美术、舞蹈、话剧、影视、摄影、建筑艺术、红学、艺术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学等,几乎涵盖了文化艺术的所有门类,学者们或以新的观念与方法,对各门类艺术史论作了新的揭示与概括,或着眼现实,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对当前文化艺术发展趋向的敏锐观察与深刻洞见;将学术性与资料性很好地结合,既有利于学术研究,也有利于文化传承和发展,极具学术意义和文化意义。
  • 玉面琵琶桃花扇

    玉面琵琶桃花扇

    一人慵懒肆意的享受最美的时光,一人乖巧懦弱的听从残酷的安排。从天堂,到地狱,只在一念之间,从地狱,到天堂,却需一生祈祷。就因这一念,慵懒肆意的她,来到不属于她的世界,代替乖巧懦弱的她,用尽一生,从地狱走向天堂。冷酷?无情?在冰冷的面具下,且让她看看,这个男人的心,是花,是石,还是伪装的温柔。勾心?斗角?如今,便由她借着这副娇滴身子,笑探众生如何浑身解数唱一出好戏。不知,茫茫面具下,会否真有一颗心?一把桃花扇,扇尽天下缠绵风,一曲琵琶锁,锁尽叵测女人心;琵琶一曲,扇一把,莫待心凉空茶温…
  • 奈何夫人太强势

    奈何夫人太强势

    国内无人能提的叶子衿,只要男人一个眼神那些人便会感到害怕。身处高地的他,却因为林悠悠的一个微笑化解所有……叶子衿:“你好像不怕我?”林悠悠:“你很可爱啊,为什么要怕你?”某总裁耳根子渐渐染红。她说:“青青子衿,悠悠你心”她是他的毒。
  • 古今词话

    古今词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