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8700000008

第8章 小说研究(5)

从叙事空间性来看,这几部作品区别很大。《林海雪原》、《红日》和《白山黑水》,从空同投影上来看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恰似倒立金字塔形。《林海雪原》叙述的是一支由36人组成的小分队,在人迹罕至的林海雪原,同数十倍于自己的凶残狡猾的国民党残匪艰苦战斗,最后全歼这股顽匪的故事。作品正面描写的小空间(具体活动场所、环境)就是林海雪原中的虎狼窝、威虎山、绥芬草甸和四方台等地,而大空间(指东北解放战争)几乎见不到。故作品空间仅仅是一点。《红日》以敌我双方开展的军事斗争为主线,集中描写我军在涟水战役中受挫折,经过莱芜大捷,最后在孟良崮战役中全歼蒋介石精锐部队七十四师的全过程。作品正面描写的小空间,是从一个军的角度着眼,写了江苏、山东几个战役。同样,作为大空间的时代背景,如华东战场的战斗全貌,也未能得到反映。《白山黑水》从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十万八路军、新四军奉命挺进东北,与得到美国支持的国民党军队争夺这片丰腴辽阔黑土地开始,描写了我军巧妙地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进攻,进而发动群众,建设东北根据地,组织反攻,为发起辽沈战投、解放东北作了充分准备。反映这历史性转折,作品视角是大的,用了一种近乎是全景式的方法勾勒了这场战争的全貌,并且是真实、合情合理地写出了它的曲折、复杂的历程,同时也充分地写出了战斗的艰苦、激烈。换句话说,作品的大、小空间都得到充分描写。空间通常由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构成。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白山黑水》对此作了完整的描写。从国际上的美、苏到国内的蒋介石和毛泽东,直到在前线交锋的杜聿明和林彪,这两大阵营谁胜谁负,直接关系到中国的何去何从。作者重笔描写了杜聿明和林彪的形象。从一个野战军的角度来描写东北战场乃至影响全国的战争,是对《红日》的超越。作品的小空间推写也是相当成功的。与大空间相比,小空间偏重于自然因素,同样也对人物活动发生作用。如东北城市众多,地势平坦,交通发达,这对凭借美式装备的蒋介石部队来说,是个有利的环境。反之,对我军很不利。到了东北,还要不要根据地?到农村,便要放弃城市。战争开始,人们不愿放弃城市,连连失利。作品紧紧围绕东北解放战争这一主要问题,描写我军重新认识农村包围城市和在运动中消灭敌人的战争规律,从而走出困境的情景。再如,保卫四平街,衬托出我军的英雄气概。四平,顾名思义,一马平川,没有天然屏障。在这不易防守的城市里,我军却成功地防守多日。

上述的差异,显然是与作家的生活相关联的。曲波的经历表明,他的生活范围,也就是作品所描写的生活范围。他对小分队的生活是相当熟悉的,因为他曾是其中的一员。与他报人出身相联系,他善于观察生活,有独特的发现和独特的感受,尤其令人佩脤的是,只有高小文化的曲波,有勇气从事创作。勇气的动力还是来自生活的积累。每当他回忆起当年跨林每、踏雪原的战斗生活和英雄们的业绩时,都会产生强烈的创作冲动,决心把他们更广泛地公诸于世,让杨子荣等同志的事迹永垂不朽,传给劳动人民,传给子孙万代。《红日》作者吴强经历表明,他的生活范围主要局限在较高级的军事机关,同干部接触多,因而塑造的军长沈振新与副军长梁波形象是成功的;但普通战士形象塑造得不够成功,只写了战士的英雄行为,未开掘出他们的思想感情与境界。这也与生活有关。作者曾说:我和战士在一道同吃、同住、同工作的时间,不及干部和高级干部在一道的多由于生活的限制,作品未能直接地写出整个华东野战军的战斗全貌。自然,从一个军的角度着眼,这已经是相当不错了6陈沂几乎一直生活在高级机关,如在山东,同罗荣桓一起工作过;到东北,同林彪及其他高级指挥员生活在一起。同时,他本人也是一个领导者和战斗者。生活使他难以忘怀,作者本人是这个战争全过程的参加者,这个战争对作者本人的教育、锻炼、提高和成长,在作者本人的革命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便是作者写《白山黑水》的重要原因之一。因而,作品塑造的一大批高级干部和战士英雄形象,都写出了他们的思想根源。如王先德,这是作者用重笔描绘的英雄。他与塔子山共存亡,为全军总撤退赢得了宝贵时间。作者通过他的回忆,使我们知道他出身贫寒,在解放军影响下参军,在班长和连长带动下迅速成长,在排长孙启贵协助下,打退敌人多次进攻。作品同时表明,王先德是在英雄的环境中成长的。这也是与生活相关的,作者长年累月生活在部队里,耳闻目睹了战士们的英雄壮举。

上述的差异,也与作家的艺术追求有关。文学创作的创造性,表现在作品的创新或独特性上。在这里,有两点特别明显,一是要有独创的勇气,即把独创性表现出来。初学写作者常常缺乏独创的勇气。二是要努力获得独创性,这是一个长期的课题,方法也多种多样,需要不断去探索。海明威的方法是:同你知道的优秀作家比赛,要写出前人没有写过的作品,或者超过前人写过的东西。《红日》和《林海雪原》的问世,都有独特性,获得了很高的荣誉。史家们称《红日》是继《保卫延安》之后又一部正面描写军队生活与革命战争史实的规模宏大的优秀长篇。《林海雪原》把小分趴置干特殊条件下的典型环境中,真实地表现了他们在这场突破险中险、历经难中难、发挥智上智、战胜魔中魔的斗争中,排除万难,化险为夷,智捣敌巢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热情讴歌了小分队集体创造的惊人奇迹这两部作品都是在1957年问世,并迅速产生广泛的影响,这对陈沂来说,是有压力的。他正如海明烕所主张的那样,力争写出前人没写过的作品,他追求的是大视野、大手笔的史诗性作品。因而,他重温战史,走访当年战地和当事人,前去看望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和黄克诚,专程到监狱访问杜聿明、廖耀湘、范汉杰等人。有人担心作者驾驭不了庞大的题材,但又觉得非如此写不可。作者坚定的艺术追求,产生的能量是无法预料的。他不仅坚持从宏观上把握东北三年解放战争全貌,而且在遭受灭顶之灾的关头,仍忘我地投入创作,生命在《白山黑水》中得到复活。也许没有《白山黑水》,便没有活到今天的陈沂。从中可看出,作者首先有独创的勇气,其次便有独创的方法,我把东北局领导人和广大干部、战士、群众都作为战争中各方面的人物加以塑造、描写,把他们放在东北三年解放战争这个历史的典型环境屮去体现其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对于敌方人物,上至蒋介石、杜聿明乃至国民党的一个普通士兵,我也是本着这个精神处理的。从政工干部形象的塑造来看,这几部作品区别也是很明显的。少剑波是小分队的党组织代表,《林海雪源》对少剑波的高超才智表现很突出。但是,对于这种才智形成的现实根据,却揭示不够,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个形象的说服力。作品忽略了人物性格发展的描写,这在长篇小说来说,不能不是个缺陷。茅盾当年在未公开发表的读书杂记中也批评道:少剑波这人物写得不好。我们看见他发指示(他的话都有点这个味儿),审讯,以及其他言、动,都是一个调子,性格没有发展。《红日》也没有生动地描绘出我军政治工作人员的丰满形务。作品是从沈振新、丁元善带领的一个军在涟水战役受挫折、背着思想包袱写起的,这些思想包袱的解决几乎都是依靠实际战争的教育及军事指挥员的出色工作。相比之下,政工干部的形象就缺乏生气,工作无甚特色。军政委丁元善、团政委陈坚,指导员罗光,虽然都是一些品德高尚的人,但都缺乏鲜明的个性。作者未能用足够的笔墨描绘他们的精神境界,对我军整个强大的政治思想工作没有给予充分的描写。对作为军队了作生命线的政治思想工作缺乏正面深刻的描写,丁元善、陈坚、罗光等政工干部的形象远不及沈振新、刘胜等军事指挥员形象丰满。《白山黑水》恰恰突出了思想政治工作,始终把政治思想工作作为描写的重点。作品不仅成功地塑造了政工干部,而且也精心刻画了军事干部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如高层干部到基层视察,热情看望新来的政治部人员,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召集全部队领导干部开政治工作会议,加紧战斗准备,迎接敌人新进攻。作品中的师政委郑欣,就是一个血肉丰满的政工干部典型。他原负责宣传工作,日本投降后被充实到一师任政委,后又率部队到东北作战,在山东淄博第一仗,他就感到知识不够用了,决心老老实实向师长学指挥作战本领。同时,他也发挥自己的特长,率领工作组到农村,发动农民,效果显著。他到基层,讲解三三制的军事意义和政治意义,建议用顺口溜推广一点两面战术。他的政治工作颇有创造性,受到上级表扬,如开展爱东北活动,组织战士讲故事,改变指导员上课的办法。战后,他心系伤员,给卫生部门去电话,要求尽力抢救战士。爱兵才会带兵。在作品结尾,作者还重绘了郑欣一笔,他所在的部队反击敌人,敌团长章耀东以下近二千人被消灭或当了俘虏。

上述的差异,显然是与作家们的生活有关。陈沂在东北战场曾任东北野战军后勤部政委一职,深知政治工作的重要性。生活加深了他的理解能力。吴强和曲波尽管也生活在部队中,但对政工干部的理解却欠缺些。由于理解上的差异,同一题材在不同作家心目中的地位和处理就有很大的反差。所以,作品不仅是生活的反映,而且应该是准确的反映。另外,我们从他的评论文章中,也可看出他是一贯重视思想工作的。他评《上甘岭》电影时写道:因为没水,饼干都咽不下去,连长要排长给大家说个故事,排长说了一个望梅止渴的故事。这正是战时的政治工作,依靠这个政治工作来坚定大家,使大家坚持。我们的作者是很看重我军的生命线--政治工作的。指导员牺牲前,护士哭了,他问谁哭了?使人感到他仍在发出力量。指导员自始至终不愧为一个坚强的政治工作者的。从这可以看出,他在作品中重视政治思想工作作用的描写和政工干部形象的塑造,并不是偶然的,完全是精心构思和表现的。更有甚者,他把文学形象提到一个高度来阐述,我们过去军事文学的形象常常是代表党的形象的。综上所述,他对我军政治工作--生命线的认识是异常深刻的。

1994年3月写于江西九江发电厂宿舍,刊于《历史的回答》一书,贵州民族出版社1997年5月出版。

同类推荐
  • 留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留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本套丛书《民国大学与大师》,以详实而生动的史料、全面而独到的视角,邀你一起走进晚清与民国时期国学与科学大师们富有个性、既伟大又平凡、传奇而精彩的世界,包括他们的上学、留学、教书、长校……其内容丰富,情节曲折,语言通俗,可读性强。丛书分为名家上学记、名家留学记、大师讲书记、大学校长记4卷。由青年学者朔之北、青年作家许毕基等人撰稿。
  • 犹记隔花初相见

    犹记隔花初相见

    在最美的年华,邂逅最好的你。在芙蓉、海棠、荼蘼、水仙、虞美人……的次第花开中,在诗意与古典的流淌中,在那些红颜旧事、古老传奇里,情感之花悄然绽放,一如前世的传说。爱无言,千回百转;情无声,寂然欢喜。春去春回,岁月离失,有多少故事,化为唐诗里的幽怨,宋词里的咏叹。走过人间风情万千,此情仍不渝。惟愿花开不败,你我永在。
  • 心灵甘泉·自然与人生

    心灵甘泉·自然与人生

    德富芦花以“美的农民”的身份,将自己的全部身心融入大自然中,践行着自己“自耕自食,晴耕雨读”的生活理念。其作品以独特的观点探讨社会与个人、自然与人类等主题,被定为近代日本国民实行“情感教育”的通读书目。读本书,你可以随着德富芦花的文笔,走近散发着泥土芳香的原野,白云缱绻的天空,长满花草的山岗,清澈见底的小溪。在以文字点染大自然的山野林木、霜晨月夜、倒影炊烟的同时,并不忘人生的现实一面。
  • 2011年散文排行榜

    2011年散文排行榜

    为了梳理和总结2011年中国散文创作,中国散文学会在浩如烟海的散文创作中,推荐编选了2011中国散文排行榜,入选的40余篇作品均富有艺术特质,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代表了2011年度中国散文创作的整体面貌。囊括了包括余秋雨、贾平凹、陈忠实、梁晓声等著名作家的2011年佳作。
  • 梦醒黄昏

    梦醒黄昏

    柳萌不仅“为他人作嫁衣裳”编辑出版了许多好文好书,自己也勤于写作,出版文集二十余种。柳萌的散文,其文风既不故作高深,也不忸怩作态,文字朴实无华,叙述行云流水,感情丰富多彩,读着就如同他平常谈话一样亲切自然。他文如其人,为文为人都是有情有义。《梦醒黄昏》收集了柳萌近年来的经典散文百余篇,分为远年回声、四十风情、心海波澜、文苑赏花、艺文情事、友谊链接四个部分。柳萌的散文,其文风既不故作高深,也不忸怩作态,文字朴实无华,叙述行云流水,感情丰富多彩,读着就如同他平常谈话一样亲切自然。
热门推荐
  • 中国生存启示录

    中国生存启示录

    这是一本面对现实如何生存的启示录,一本发现人生智慧、追寻幸福生活的指南书。是中国第一部以“培育健康价值观”为专题的心灵励志书。作家、教授梁晓声把他用心灵发展出的生存智慧反哺到精神境界中,再用他从社会生活中发展出的知识浸透到心灵里去,为那些生活在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寻找一份心灵寄托与精神生活的充实,以及能够解决一些现实问题的方法。他以平常心去思考人生和社会中的常态及潜在的问题,用从容的心态做一些新的尝试和突破,力图为大众的现实生活寻找借鉴,在现实与精神的总作用下,告诉我们他自己的生活感受,启迪人们面对各种各样的现实应该拥有怎样的生存态度。
  • Redgauntlet

    Redgauntle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纯念

    纯念

    花季雨季,她年华正茂,他青涩胆怯,朦朦胧胧中,那看似不真实的爱情,谁来书写结局……
  • 鬼王爷的呆萌妃

    鬼王爷的呆萌妃

    【本文属于男强女强!一对一!,绝对宠文!】古武世家夜月舞在接任掌门之位的短短几天时间内竟然穿越到一个不受宠,而且还痴傻的小姐身上,本身有着倾国倾城的容颜却被人陷害成为丑陋不堪,武学奇才被人说成废柴,看一个废柴如何在以武为尊的大陆崛起。契神兽,炼元丹,欠我的统统还回来。腹黑狡诈的鬼王轩辕绝一生只痴缠于她,为她受伤,为她送命,在一次次的危险中不知是谁折服了谁。风云变化的大陆,两者携手走向大陆的顶端,为彼此创造自由的天空。精彩片段你在干嘛,某男愤愤的看着夜月舞说,亲你,走开啦,没看见我在喂奶啊,我也要吃,滚,否则今晚没得吃,某男灰溜溜的走了。……………………………………………………………爹,娘把你的南海大珍珠磨碎了,说要美容,某小男孩眨着两个大眼睛说道。随她,某男头都没抬一下。爹,娘把那株千年结一次果的树烧掉炼丹了。随她。爹,妹妹说想跟哥哥一样出去玩。派人暗中保护。爹,娘说宫内太无聊了,出去走一走。某男嗖的一下就不见了。小男孩对着旁边的一个长得跟自己一模一样的小女孩说道,“跟你说了在爹心里,娘是最重要的,你还不信!”然后就看见小男孩从窗户内飞了出来,这次比之前的几次好像飞的更高,更远了。少宫主的武功又长进了,不知道这次多长时间回来,路人甲暗自叹息!他身边有青龙呢,放心好了。可怜的少宫主啊路人乙感叹道!
  • 良夫晚成:纨绔太子妃

    良夫晚成:纨绔太子妃

    一朝穿越,她成了大晋朝最恶名昭彰的苏家三少。女扮男装,横霸京都,没事杀杀人,做做生意,顺便再撩撩汉。一不小心,撩到个妖孽。他,生性凉薄,阴鸷无情,清贵高冷,不近女色。世家大族频频向他示好,名门贵女个个痴恋追随,而他,偏偏只对一人上了心。“我是男人,男人!”某女紧拽衣襟,誓死保卫清白。他笑得人畜无害:“管你男人女人,总之……”俊容俯下,倾身覆上:“你是孤的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伤寒指掌

    伤寒指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趋吉避你

    趋吉避你

    著名纨绔、二世祖、打架王祁晃祁二少曾许下宏愿,这辈子要喝最烈的酒,泡最好的妞。然而造化弄人,他看上的这个擅长看相测字风水玄学的小骗子,随便拿了杯白开水,就把他给泡了……酒不醉人人自醉,遇见阮歆,祁晃认栽。这一醉就是一辈子。
  • 娇红记

    娇红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老兵,我不能只在纪念的日子想起你

    老兵,我不能只在纪念的日子想起你

    正读张承志的文章,他写道:“第二天,我的两眼看见了一个波澜壮阔的伟大场面。两万农民从陇东河西、从新疆青海奔涌汇集于此,人头攒动的海洋上尘土弥漫。无文的农民掀起了直入云霄的呼啸,为说谎的历史修订。当两万人汇成的大海在我眼前喧嚣沸腾,当我真真地看见了两万个终日躬耕荒山的背影在拥挤呼喊,当我震惊地知道自从乾隆四十六年三月二十七清朝刽子手使一腔血洒在兰州城墙以后,二百零四年之间无论腥风血雨苦寒恶暑,回回撒拉东乡各族的人民年年都要在此追悼颂念——我激动得不能自制。那染血的城墙早已荡然无存了;岂止乾隆年号,即使改朝换代也已有三次。二百零四年对于一个统治者来说,不仅是太长而且是一个恐怖的数字;而人民——我凝视着那两万背影我明白了:人民要坚持着心中沉重的感情直至彼世。”这些农民赶往的兰州赶尔麦里,为的是如期追悼亡人。
  • 佛说弥勒菩萨发愿王偈

    佛说弥勒菩萨发愿王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