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9600000004

第4章 山川小记

古柏

在江边的山头上,突立着一棵古柏。这棵古柏映照过江流无数次的涨落,印证过山区人民的重重灾难,经历过千百年时势的变迁。

可是现在,这棵已经干枝秃梢的古柏,春来忽然暴发新杖,变得茂盛苍翠,

这棵古柏盘根在石缝中,生长在临江的跌跤岗上,它饱经风霜。在以往漫长的岁月中,它用树荫遮盖过出山进山到此歇脚的山民,招来山风和江风,吹散他们浑身的疲劳。人们喜欢在它的荫凉下吃一点蒲包里的冷饭,喝几口山泉,然后枕着柏根,摊开四肢,舒展筋骨。

但是从它遍体鳞伤的铁黑的树干上,可以看出它在以往漫长的岁月中,受过数不尽的摧残和折磨。那斑斑驳驳的是马龅印,那一道遭裂纹的是刀斧痕。反动军队进山剿匪,出山砍树,它和山区人民一同度过苦难的岁月。

这一天终于到来了,江面上出现了钻探船,沿岸出现了水文站,山上出现了测量队。白天,谁把红旗挂在它的身上,像给它披红似的,风吹红旗,闪啦啦飘;夜里,谁把明灯挂在它的身上,像给它结彩似的,明灯照亮午夜,迎接黎明。它第一次担当起山区水利建设的重任,它用红旗、用明灯给人们指示方向和位置。

从这一天起,年轻的技术员喜欢围坐在它下面,一边揩汗一边唱歌;老工程师绕着树身,用手指轻轻地敲着它,用手掌心亲爱地抚摸它;前来巡视的领导同志,放心地背靠着它,面对江流沉思。

不久,上游、下游、深山、平原,从每一条崎岖的山径上,从每一条平坦的大路上,背锅、挑担、推车的一支支队伍,从四面八方闹闹嚷嚷地汇集到这古柏临江的一带山里来了;而且溯着干流、顺着支流,一队队闪光的帆船和一串串冒烟的轮船,运着建设器材,运着生活物资,浩浩荡荡地开到这古柏照影的江边来了。

沸腾的日子开始了。爆破顽石的炮声如雷,烟焰冲天,地震山摇,江水扬波。

古柏屹立山头,成了水利工地突出的标志。初来的年轻民工有的掉了队,就会自自然然地走到古柏下来过夜。古柏展开枝叶,绐他们避雨,给他们遮霜,给他们安身,给他们温暖。而带队的老队长,也会自自然然地跑到古柏下来找丢失的民工,欢欢喜喜地把他们领回去。

通往古柏的山径,过去是晴天崎岖、雨天泥泞;可是现在已经被修成一条坦荡的大道,跌跤岗已经变成了登云路。古柏下,挂起了电灯,设立了日夜茶水站,让路过的民工们在这里休息休息,解懈渴,下盘棋,读读报刊,谈谈乡情。

现在,住在江这边山间的民工队伍,不论上班下班,都必须经过这棵屹立山头的古柏早、黄昏,黑夜、整齐的队伍举着红旗,敲着锣鼓,分批地弗往在古柏下。古柏披满朝霞欢送他们。又吟着晚风迎接他们;吐着灯光欢送他们,又缀着露珠迎接他们。日日夜夜,朝朝暮暮,一月又一月,一年复一年,古柏像慈祥的祖父,一直抖擞着精神迎送这来往不绝的山区水利建设者。

不论白天和黑夜,不论清晨或黄昏不论阴雨与无晴,只要站立在登云路的古柏下,从枝叶闻,就可以望见拦江大坝凌霄的雄姿,就可以望见如龙的运石料的火车,就可以望见似舰艇横江的一艘艘采砂船,就可以望见横跨江上的铁索大桥,就可以望见一架架凌空擎臂的起重机,就可以望见像长虹高挂的一条条皮带机。而且每当入夜,灯山光海的圆辉,凝成丛山中巨大的夜明珠,江流像条闪光的银带,机械修配厂的熔炉化铁的红光像烧山的野火,电焊的蓝弧光像远天闪耀的星星。

只有古柏知道这昔日的野岭荒山、恶水险川,是怎样变成了今天的繁华世界!

当混凝土大坝建成以后,当水轮发电机组放射千里电流的时候,当巨型江轮邀游峡谷的时候,当水库蓄得万顷碧波的时候,这古柏将被用铸花铁栏栅围起来,保护起来,因为这一带将要成为祖国最美丽的大公园之一汗百年代后,让这棵突立在鲜花覆盖山头的古老柏树,永远做一个见证人--我们这一辈是怎样给后代子孙创造了绵绵不断的幸福生活的。

这个春天、古柏枝叶忽然变得茂盛起来。愿这棵临江古柏千秋繁茂,万古长青!

茅屋

茅屋两三栋,坐座落在老虎沟里。自从建设水库,炮声早已把老虎吓跑。现在,老虎沟已经改名凤凰村。

陈年旧月,这一带原是三不管的地方,山上少人迹,水上步船行。茅屋孤零零地贴伏在沟底,两边是冷冷清清的荒山坡。这里,是贫瘠的黄土深沟,天雨一团糟,天晴一把刀,只能稀稀疏疏地种些包谷;这里,虽然离江不远,但是听见浪声却喝不到水。茅屋主人春来只能挖些地钱皮充饥,雨期只能蓄些黄泥水解渴。

行山的人不进老虎沟,船只不在这荒凉的河岸停泊。茅屋主人在这远离尘寰的绝境,年年修补茅屋,岁岁过着寂寞的生活。

这一天,忽然一群小伙子和姑娘给这破烂的茅屋带来丁关声。

小伙子和姑娘晒得黑黑的,又健壮,又欢蹦。他们声声爷爷奶奶地称呼茅屋主人。他们修篱笆、补茅屋,刷墙、扫地,挑水、烧锅,跟茅屋主人亲热得像一家人。

姑娘们和小伙子们用木板架起了桌子,摆上计算尺、图纸、红蓝铅笔和半圆仪,屋角堆放了标竿、经纬仪、水平仪和遮阳伞,墙壁挂上!丁字尺、蓝图和流域图。而且小伙子们安上了电台,架上了天线;姑娘们采回来野刺梅和野丁香,他们把茅屋妆扮得生气勃勃,清香扑鼻,处处都显得簇簇新。

茅屋主人的生活变了样,他不再感到寂寞和凄凉。他像一株凋枯的梧桐树,逢春发叶又开花,而这群快乐的小伙子和姑娘,就像向他飞米的凤凰,于是。他把老虎沟改名为风凰村。

小伙子们和姑娘们踏着晨露早出,披着残霞晚归,而且每夜都在豆大的油灯下工作到鸡鸣。当老人知道他们是来建设水库的,要使这穷山恶水变成金山银河,就更加心疼他们,把他们当作自己亲生的儿女看待。他每天远涉江滩,捕捉大鱼,用带叶的柳条提回来,炖一大锅鱼汤,绐他们充饥解渴。

不久,茅屋里来了批新的客人,这是书记、指挥长和工程师。茅屋变成了水利工程的临时指挥部。这些人年纪大些,稳重而又和蔼。白天,他们戴着大草帽,背着水壶,穿着草鞋外出;黄昏,他们跟老人的孙孙斗草梗取乐;夜里,他们跟茅屋主人的全家谈家常,谈世态,谈山区的往昔,谈历年的水情。

有天,不见闪电,却听见打雷;像是地震却叉冒烟。管电台的小伙子告诉老人,这是爆破。老人爬上山头,望见沿江红旗飘扬,炮烟浓白,飞石穿空。他捋着花白的胡子,眯着老眼笑了。水库动工新的日子快要到来了。

从此,茅屋变成水利建设者活动的中心。它翻盖发散香味的鲜茅草,里外粉刷一新,周围种上绿树,屋前屋后栽上鲜花。它成为国内贵客的聚集地,成为国际佳宾的迎送区。这里,有过国内着名科学家和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的脚印,有过国际友人的光临。

老人热情地管理着茅屋,修剪树枝、培育花朵。多少只聪明的手尊重地握过他带茧子的手啊。我这茅屋发了迹,我这手涂了金!老人激动地说。

因为你的茅屋经起了风雨,因为你的手开出了荒山坡!书记含意深沉地微笑着对老人说,等到水库建成的时候,这里正是坝头,你这茅屋就会变成大坝的碑亭!

那你就把我封作亭长,管坝碑!老人豪爽地大笑。

老人在笑声中已经替自己做好安排;他将把大坝碑亭天天打扫得明光灿亮,将在碑亭周围栽上赏心悦目的花草。到那个时候,这荒山已经设市。大坝卜游水库的万顷烟波中将出现像仙境似的一鹰海岛,在每座绿树掩映的海岛L,都有修养所和疗养院;大坝下游的千里沿江两岸,将出现一座座工业城,如林的工厂烟囱吐放云霞。到那个时候,巨轮将通过这里的升船机;列车将通过这里的大坝。当熙熙攘攘的水陆旅客!车上岸来参观这矗天的拦江大坝和灯光耀眼的巨型水电站的时候,他将给他们做个义务讲解员,叙述这水库修建的艰苦过程和这偏僻山区的伟大变化。

渔船

一只渔船,在水利工地的江面上,像穿梭织绢似的轻快地行驶在碧水清波间。

这只渔船,夹杂在电动采砂船和大帆船之司,像鹰群里的鹞子,像雁阵中的飞燕。

这只渔船,不捕鱼,却在忙着为混凝土大坝运石料。

这是以往的一段历史:在这条江的远远下游,是这只渔船的故乡。

当年,每遇上游山洪暴发,洪峰像雷鸣滚滚地向下游奔腾叫啸而来,山崩地陷,声震千里。多少房屋的粱桂被冲散,多少孩子爬在稻草堆上被漂走,那时,真是鱼游鸟巢,鸟无着落。于是,穷家户凑台自已家门前砷的树,做成这只船。以后,当洪水到来时,这只船就成了全村的救命星,它把人们连锅带碗运往高坡逃水灾。

而当洪水退后,它又成了穷家户的共同饭碗,人们用它入湖捞虾,出江捕鱼。

终于,红旗从北方插到南方,从高山插到平原。住在这条千里江流两岸的人们开始敢于想:什么时候能消除水患?

实现愿望的一天终于到来了。劳动人民在党的鼓舞下,决心根治找们祖国的干山万水!

电动采砂船出动了,大木船扬帆了,这只渔船跟着庞大的船队,也乘风破浪地溯流驶来了。

在水利工地开工初期,这只渔船只行驶在两岸之间渡人,运柴运菜。

随着水利工人劳动热情的高涨,随着大坝工程飞速的进展,这只渔船,在上游,淌激流,下险滩,运砂运石;在下游,穿山涉水,运器丰。

在哗哔震天价响的采砂船中间,在呼呼鼓动风帆的大帆船中间,这只渔船显得多么小呵,可是它轻捷、灵活、跑得快。船头上插着一面小小的三角红旗。红旗迎着江风闪闪地飘拂,映红一溜江波。在人们的心目中,它顽皮、胆大,逗人喜欢。人们开玩笑绐它起了一个浑名,叫做大江一号。

大江一号在江面上跟帆船比快,跟江轮赛跑。

忽然,水文站发来了洪峰袭来的紧急警报,广播站的喇叭声传遍了江面--水情险急,洪水大,洪峰高,江上,船只紧张地撤退到水湾抛锚;坝上,人们加岗添哨,监视水情。

狂风夹带着漫天乌云,翻滚而来;乌云夹带着雷电暴雨,呼啸而来;雷电暴雨夹带着洪水,震天动地而来。大雨滂沱,天昏地暗,浪涛扑天。广播站发出战斗的命令,采砂船的汽笛长鸣,大坝围堰上摇曳着告急的红灯。

闪电倏忽照亮江山,接着又是更浓的黑暗。山影幢幢,洪流澎湃。大坝上,探照灯光交织,围堰上,人们扛石抬土,汆水探漏。

围堰在翻砂鼓水,咆哮的洪流在冲刷水底漏洞。只要围堰一决口,洪水就要席卷大坝基坑,什么空压机房、什么吊车、什么皮带机、什么拌合机,都要被洪涛卷走,而且会逼使工期大大地推后。正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这只满载石块的渔船,忽然冒着急风骤雨,冲开狂涛激浪,箭似的射到围堰外坡上来,一阵呐喊,一片斧声,这只渔船连满仓块石,一齐急速地沉底护坡!

洪水被打退了。整个工地又是有节奏地响起丁机器声,混凝土大坝叉在日夜上升。书记和指挥长想起战功卓着的大江一号,一声命令,潜水员立刻把它打捞上来。

人们用清水把它冲洗得干干净净,细心地把,它修补好,然后油漆一新。

于是它又下水运砂、运石、运器材,在采砂船和大帆船之间穿来穿去。所不同的是,船头上换上了一面崭新的三角小红旗,挂上了一盏擦得灿亮的小马灯。小红旗飘闪,映得江波更清;小马灯摇晃,照得水路分明。

这只渔船有它远大的抱负--当连云的混凝七大坝建成以后,它将要安上小小的马达,跟着机器捕鱼船队,一块在无涯无际的水库捕鱼。这不比昔日,它运着村民在洪水茫茫的泛医逃水灾,而是在阔水清波的水库上乘风破浪前进;这也不比旧时,它为穷人的衣着、为富人的口腹去凄苦地捞虾捕鱼,而是为人民、为国家增进财富而欢乐地工作。

(原戴《上海文学》1961年7月号)

同类推荐
  • 中国十大悲剧故事

    中国十大悲剧故事

    《中国十大悲剧故事》精选出我国古代十大悲剧,直接以通俗易懂的白话文表达,每篇后面还附有赏析,更有利于读者的阅读和鉴赏,除此之外在每篇故事中,还配有相应的图画,图文并茂,相信读者一定会爱不释手。中国古代戏剧,不但以深邃的思想、博洽的内容、纷繁复杂的主题和扑朔迷离的情节结构为古今观众及读者所倾倒,而且还以优美的文辞、练达的韵律和精湛的音乐曲调而成为中国文学艺术库藏中的瑰宝。自从元代有戏剧脚本刊刻以来,戏剧文学就一直在中国文学领域以其独具的形式和璀璨的异彩,彪炳百代。为了使读者对中国古代戏剧文学的优秀作品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对剧本故事及人物的总体把握,让中国文学艺术的这一部分瑰宝得以向广大民众普及并发扬光大,我们选取了十部具有代表性和较高艺术性的悲剧名篇,编成故事,以飨读者。
  • 大地行吟

    大地行吟

    本书是马启智同志诗词结集,收录了诗词数十首,分为“海外旅痕”、“行色匆匆”、“大地情愫”三部分。
  • 林微因:不慌不忙的坚强

    林微因:不慌不忙的坚强

    林徽因,一个完美的绝代女性典范她是清高的,她是世俗的,她是感性的,她是理智的,她也是浪漫的,她是民国才女中不肯屈服于命运、会选择命运的女子。这都是她,不是很纯粹,但值得细细品味。走近她,了解她的生活、她的文字、她的思想,欣赏她在安静中不慌不忙的坚强意志,体会她在尘世的喧嚣中寂静安然的心态,学习她的交际魅力和处世智慧。做内心强大的女人——自信、乐观、睿智、豁达、理性、坚强。
  • 容忍与自由

    容忍与自由

    本书所选篇目展现了胡适深刻、犀利的思想观点,也侧面展现了他在纷繁时事中的人格魅力。涵盖其从青年至晚年的各类文章,读者也可从中发现他思想上的转变,特别是“容忍与自由”,胡适年岁月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由于涵盖面广,内容丰富,使得本书的可读性大大提升。这些白话演讲和文章都十分浅显易懂,展现了胡适的睿智,使读者了解胡适思想的同时,能帮助读者理解那时学术界的状态,了解当时的世界和中国。在本书中,我们不仅能看到一位侃侃而谈的智者,也可以从他谈话的内容中,体会对加家国的热爱,以及胡适对民主和自由的坚持。
  • 话题中国文学史

    话题中国文学史

    中国文学悠悠三千年演变发展的历程,早已汇集成一条起伏蜿蜒、波澜宏阔的漫长河流;而它各体兼备,于世间万物众象无不包纳涵盖、尽收之笔端眼底的复杂构建,也显示出一种气象恢弘、异常绚丽丰繁的巨大空间容量。所以,力图描述其多样化的表现形态与承传生新、消长盛衰的进化现象,探究那凸显的外在形式和深层潜注贯通的艺术特质,以给出较切实恰当的审美与社会文化层面上的价值评判,由之认定它在寻觅、确立民族—国家的灵魂或自我精神面貌上的标志性意义,换言之,即尝试着为文学编写撰作总结性的“史”的工作也相应而生———这同样可谓是渊源久长且古老,因为中国本来就有浓厚的历史情结、强烈的历史意识,是一个拥载了悠远史学传统的国家。
热门推荐
  • 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建功立业新时代

    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建功立业新时代

    本书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之作。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正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节点。在这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四十余位经济学大家重新检视中国改革开放所走过的道路,详细回顾和梳理40年的成就、经验和教训,系统阐述了为什么改革开放被称为“伟大觉醒”“活力之源”“重要法宝”和“必由之路”,进而从市场化改革、发展与转型、三农及城市化、行政体制改革、金融改革、对外开放、专项改革等方面,深刻剖析当前中国面临的问题和难点,对改革方向、改革方法、改革路径、改革主体、改革动力作了系统研究,为即将开启的新的改革探索积累更多的可供借鉴的经验,探讨下一个时期的改革之路。
  • 上清七圣玄纪经

    上清七圣玄纪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鲁迅传

    鲁迅传

    许寿裳于日本留学期间与鲁迅相识,并结为终身挚友,1937年与周作人共同编撰《鲁迅年谱》。他撰写的《亡友鲁迅印象记》和《我所认识的鲁迅》这两部回忆录,时间跨度长,内容翔实,范围广博,感情深挚,文笔淳厚,在鲁迅同时代人的同类型著作中首屈一指,是鲁迅研究者和爱好者的入门书。本书收录了《亡友鲁迅印象记》和《我所认识的鲁迅》等,许寿裳关于鲁迅的一系列文章,为读者了解鲁迅提供了可靠的参考资料。
  • 下一轮经济危机2:中国凭什么幸免于难

    下一轮经济危机2:中国凭什么幸免于难

    虽然人们将爆发的危机命名为美国次贷危机、美债危机、欧债危机,可为什么中国的经济同样那么艰难?如果说,中国经济下滑的重要原因在于外部环境的恶化,那为什么中国的股价下跌得比美国和欧洲的大部分国家都要严重呢?作者认为,这一轮经济危机的实质在于创新的停滞。创新停滞导致生产力增长乏力,社会支出大于社会产出,主权债务如雪球般越滚越大。而政府基于社会和经济稳定的诉求,在错误思想的指导下,释放流动性,制造通胀。“货币把戏只能收到表面的一时之效,从长远看它肯定会让国家陷入更深重的灾难。”政府对解决危机的一次次拖延,使危机积蓄力量,蓄势待发。
  • 世界科幻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世界科幻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宇宙漂流记》讲述的是7个孩子因为一场意外而在“宇宙呼声号”里漫游宇宙的故事。作者用他丰富的想象力,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神秘又充满惊奇的宇宙之旅。
  • 终此一生只为你

    终此一生只为你

    人的一生会遇到两类人,一类惊艳了时光,一类温暖了时光。一场救赎,一场教导,从此,世间再无人能入她的眼,世间也再无人能走进他的心。她原以为,这辈子,考一个好的大学,找一份好的工作,然后,因为家族联姻的需要,嫁给她一个不爱的人,从此相敬如宾,为他生个孩子,平平淡淡,就这样,过完一辈子。他原以为,他这一辈子,身居高位,与黑暗为伍,再也不会触碰到光明与爱,从此,孤生一人,直到生命的尽头。直到,他们彼此相遇。多么幸运,爱的那个人,惊艳了年少时光,也温暖了余生。
  • 无穷寄生

    无穷寄生

    陆佑生被一个奇怪的梦境困扰着,无尽的黑暗、奇怪的声音、沉默的小女孩、风流倜傥的心理咨询师、热血的年轻警察.......原本安稳过生活的他,生边发生了许多奇奇怪怪的事情。
  • 沧雪魔界

    沧雪魔界

    道无情,魔有义,这是一个凡人成魔的故事!热血拼搏、王者之路,自己加冕。
  • The Pilgrims of Hope

    The Pilgrims of Hop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免费旅游

    免费旅游

    刘浪,生于70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十五期高研班学员。若干诗歌、中短篇小说发表于《飞天》《文学界》《山花》《作品》等数十家期刊,多篇小说被《小说选刊》等报刊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