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1600000004

第4章 父与子(1)

父亲在浩瀚的汉字中单单择取了一个极不常用的僻字“珩”,来为自己的儿子命名。

“珩”在辞典上有两种解释:一是形状象古代乐器磬的玉佩;二是珩磨,一种精密仪器的光整加工方法。

显然,父亲取的是“珩”字的第一层含义玉磬。父亲选择这个字大概是因为他忘不了儿子降生时的玉磬之音。那盈绕天际久久不散的天乐给父亲留下的印象太深了。父亲相信那美妙的天乐一定于暝暝之中预示着什么。

父亲肯定没有注意“珩”字的另一层含义,那个与玉磬与音乐毫无关连的含义--珩磨。

但也许真如数术学家们所说的那样,人的名字在确定的那一瞬间,就编入了大自然的密码,输入了一个人一生的信息。不管父亲的主观意愿是什么,“珩”字的这两个互不相关的含义,倒的的确确同时融入了儿子的生命之中。

儿子终身都保持着对科学仪器和音乐的极大兴趣。

儿子不喜欢父亲,从来就不喜欢。

父亲脸硬得很,不会笑。一副老式的圆眼镜冷冰冰地悬挂在脸上,把窄面孔遮盖得所剩无几。厚镜片上永远反射着一层凛厉的光,令人望而生畏。父亲脸上最触目的是几道纵向的纹路,刀刻般的,很古板僵硬,也很深刻沧桑。

父亲在中央观象台工作,还兼着北师大的课,讲天文气象学,也讲流体力学。因此父亲很忙,整日早出晚归、来去匆匆。

儿子巴不得父亲忙。父亲不在家的时候,家最象家。可以满屋子乱蹿,满院子乱跑。可以毫无顾忌地说笑,无拘无束地吵闹。但只要父亲一回来,家就不是家了。所有的人都赶紧把小心揣在怀里,踮起脚尖走路,瞅着眼色说话。

儿子最怕的就是父亲看他写大字。父亲不说话,只森严地往后面一站,儿子便知道又有巴掌伺候着了,就立刻如芒在背,浑身都透着不自在。父亲的巴掌殷勤得很,只要头稍微歪一歪,巴掌立刻就会准确地扇将过来,准能一掌将脖子扳直。若是拿毛笔的姿势不正或是哪个字没写好,巴掌也会毫不留情地及时劈将下去,准打得笔飞墨溅,满桌开花。

还怕父亲指点功课。父亲指点功课极缺乏耐心,凡他讲过一遍的东西就不允许记不住,凡他认为简单的东西就不允许听不懂。据说,父亲在北师大上课时,就常常因为嫌学生愚笨而在课堂上大发雷霆,常有一气之下索性掩卷拂袖而去的举动。自己的一群儿女,父亲一个也没看上眼儿,统统斥之为“丙才”。只有这个儿子,父亲还认为勉强算得上是稍具灵气,尚数可指教之列。

儿子的灵气是母亲首先发现的。母亲出身于书香门第,毕业于苏州兰陵女学。与父亲结婚前,母亲曾在上海幼稚园当过老师。她知书达理,且弹得一手好风琴。起初,母亲只是在闲暇时随便教儿子认几个字,却发现这孩子竟能过目不忘。没有多久,儿子就学会了上千个汉字和简单的算术了。父亲不信,把儿子叫来当面考问,竟从容应对,无半点差错。父亲盯着儿子看了一会,当即毫不迟疑地撇下了三个字:上学去!

这一年,儿子刚刚五岁。

儿子不敢不遵从父亲的命令,母亲也不敢。当儿子牵着母亲的手,怯生生地走进孔德学校的考场时,在场的人禁不住都笑了。王大珩长得实在太瘦小了,他看上去只有四岁的模样。可是,待到考过了王大珩之后,所有先生都不由大大地惊讶了,这个小男孩儿几乎能对答如流,完全达到了小学一年级毕业的程度。校方当即决定让王大珩直接进入二年级。

五岁的王大珩刚上学就大大地露了一回怯。第一堂是图画课,王大珩除了家里的小房子以外,什么也不会画,母亲没教过。王大珩看着面前那张白纸就想哭,就在心里把父亲恨了一回又一回。第二堂是算学课。算学课王大珩不怕了,但老师让王大珩上黑板答题。王大珩个子太矮,怎么也够不着黑板上的题,就有同学嗤嗤地笑。老师只好搬了个板凳,让王大珩站到板凳上去写,同学们就忍不住一齐哄堂大笑起来。王大珩难为情地被迫站到板凳上,一边答题,一边就又在心里把父亲恨了无数回。

儿子不喜欢父亲还因为在父亲那里从来讨不到夸奖。

父亲从不夸奖儿子,无论考试成绩多好,无论得多少个第一。父亲对儿子最满意的表示,就是表情生硬地吐出一句地道的苏州话:“考胚!”那意思分明是说儿子只不过是个适合考试的“胚子”而已。即便是考上清华大学和“庚款留学生”的时候,父亲也只是摆出这么一副脸子,赏给这么一句苏州话。

儿子始终也没琢磨透,在“考胚”这句话里,父亲的褒贬成分到底哪个更多一些呢?

小学四年级时,先生曾出过一道“鸡兔同笼题”。这是一道中国民间传统数学题目。说的是一个笼子养了许多鸡和兔子,只知道鸡兔加在一起共有100条腿,问究竟养了多少兔子多少鸡?全学年的学生中只有儿子一个人答对了。儿子在同学中出足了风头,意犹未尽的一溜烟跑回家,立刻兴致勃勃地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

父亲无动於衷地听完后,只吩咐儿子把计算方法复述一遍。待到儿子得意洋洋地复述了一遍之后,父亲的脸色已经阴沉的拧得出水了。

“不对!”父亲断然打断了儿子。

“先生说……”儿子刚想解释,父亲却一下子火了:“说什么?告诉你不对,就是不对!

儿子傻眼儿了,不知所措地望着父亲。

“你以为得数对了就是对了?”父亲瞪着儿子问。

儿子没敢搭茬,但心里不服:本来先生就说对了嘛!

“知道吗,你的思路不对,计算过程错了。这说明你根本没搞懂,得数对只不过是巧合而已!”

接着,父亲详细地为儿子讲解了这道题。看到儿子真正理解了之后,父亲便背着手边踱步子边开始了训斥。

“学子最忌什么你知道吗?”父亲厉声问道。见儿子羞得满面通红说不出话来,又接着训道:“最忌骄躁二字!骄则浮华不实,躁则浅偿则止。你小小年纪胸无点墨,还未学得一星半点学识,就先有了骄躁之气。如此下去,何以长进何以长进啊?”

儿子无言以对,惭愧地深深低下了头。

很多年以后,当王大珩以同样的神态和语气训斥自己的学生时,突然记起了父亲,记起了童年时的这一幕。王大珩当即沉默下来。再开口时,王大珩的语调平和了许多。连他自己也觉得奇怪,他对父亲的回忆中竟出现了许多往昔不曾有过的亲切和温暖。他突然很想再听一声从父亲口中吐出的那句乡音浓厚的话:“考胚!”只是此时,父亲早已作古了。

直到长大以后,儿子才懂得父亲一直是有意压着自己。儿子虽然表面上文文静静的,似乎还显得有些懦弱,特别是在父亲面前,儿子老实得简直就象个避猫鼠,但父亲知道儿子其实一点也不老实,儿子看起来挺蔫,实际上很淘,是那种典型的“蔫淘”。不压着点,儿子就常会做出一些很“出格”的事。有一次,老师出了一道作文自选题,儿子不做作文,却可着卷子在上面画了一张老师的人头像,还强词夺理地说什么是老师让自选的,老师念他学习好才把他放过了。还有一次,儿子淘气淘出了新花样,竟敢在上课前把浆糊抹在了门上,害得老师开门时粘了一手浆糊。这下老师可气极了,把儿子叫到前面,二话不说,拎起戒尺就打了一顿手板。那时候,用戒尺打手板是对学生最严厉的惩罚了。儿子在那以前因学习成绩突出一直被公认为是学校里的“小圣人”,一般情况下,小圣人的名字在学校出现总是受表扬,大家都听惯了,因此“小圣人被打手板”就成了一条爆炸性新闻,在全校上下传得沸沸扬扬。上中学时,儿子还曾因与同学们一起闹风潮,差点被学校除名,也是因了学习好,再加上父亲的交涉才得以平息下来。父亲明白儿子虽聪慧过人但很淘气,不压着点就会不知道天高地厚了。但似乎父亲始终也没明白,儿子的老实其实是被父亲压抑出来的,儿子的淘气其实也是被父亲压抑出来的。也许是因为在家里、在父亲面前太压抑了的缘故,儿子一到外面就格外地喜欢向权威挑衅,喜欢在向权威挑衅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这实在是对压抑的一种情绪发泄,是对压抑的一种心理逆反。

父亲对儿子唯一的一次夸奖,是在儿子从英国留学回国的那天。那天,父亲显然很高兴,厚镜片上反射出来的光柔和了许多,脸上的线条也不那么僵硬了。从儿子走进家门的那一刻起,父亲的眼睛就没离开过儿子。待到一大家子人围着儿子亲过了、热过了、笑过了、也哭过了之后,父亲才插进来,挺满意地拍了拍儿子的肩头,说了句:“还行!还没给我学回来一身洋味的臭毛病!”

父亲开始关注儿子,是在发现学校的课程儿子根本吃不饱以后。

王大珩上学后不久,就做出了一件使他名声大噪的事。在所有课程中,王大珩尤其喜欢算学,也喜欢教算学的邵先生。邵先生主要教高小三年级算学,也兼一部分高小一年级的课,他的课讲得非常生动,王大珩很爱听。有一次,邵先生讲课讲到兴起之处,竟在黑板上出了一道高小的算学题,问哪个敢上来试着答一答。全班哑然,半天没人应声。沉默了一会儿,王大珩突然站起来,低声说自己想试试。在众目睽睽之下,王大珩踩着板凳上了黑板,竟然一点不差地把题做出来了。邵先生把个眼睛瞪得铜铃大,嘴里啧啧作响地赞个不停。他根本就没指望高小一年级有谁能做出这道题来!这道题是他给高小三年级出的,当时全班就没一个能做得出来!后来,邵先生仔细盘问原委,王大珩才吭吭吃吃地说,他嫌算学课讲得太慢了,自己总忍不住翻后面的书看。就这?邵先生问。就这。王大珩答。邵先生不禁唏嘘惊叹不已。

父亲由此开始关注儿子了。初时,父亲还只是根据学校的课程稍做一些指点,但发现儿子的确有极强的接受能力后,父亲干脆抛开学校的进度,完全根据儿子的接受能力单独给儿子上数学课。越到后来,父亲就越看重儿子的数学学习了。儿子进入高中以后,正逢父亲被调到青岛工作。当时,全家还留在北京,父亲独自一人在外,生活本来就多有不便,但父亲却一定要把儿子带在身边。他坚持把儿子转到青岛读高中,跟着自己继续学习数学。

但对儿子来说,被父亲关注无疑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父亲是典型的封建家长式教育方式。他讲解题时,你不能不听,也不能听不懂,更不能随便提问题。你得不错眼珠地盯着他,稍有疏忽就会招致一顿痛斥。但父亲的讲解的确总是逻辑清晰,条理分明,深入浅出。父亲的数理基础惊人的扎实。直到上大学后,儿子每有难题也总能在父亲面前迎刃而解,不论是最基础的定理还是最复杂的难题,从不曾难倒过他。至今想起来儿子还常感到疑惑,那些林林总总的概念怎么象是深植于父亲头脑中了一般,总是随时可以信手掂来,而且永远都是那么清晰准确。

从初中到高中,王大珩的数学课程都是由父亲把着手亲自教的。初中毕业时,王大珩已经学到了高中数学。读高中以后,王大珩早早就提前进入了大学数学的课程。整个初中和高中期间,王大珩根本不用上学校的数学课,但数学成绩却没有一次不是满分。

初中毕业时,学校举办了盛大的毕业典礼,邀请学生家长参加。那天,母亲一大早就拉着外婆,兴致勃勃地赶到学校去参加儿子的毕业典礼。

毕业典礼上最激动人心的就是颁奖仪式了。每一科只设一个奖项,只有在这科考试中获得第一名的同学才能获此殊荣。奖品很诱人,是一枚闪闪发光的银盾。当颁奖仪式开始,几位毕业生中的佼佼者走上领奖台的时候,全场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外婆眼神儿不好,看不清台上的人。她发现有一个长得瘦瘦小小的学生,一个人竟得了算学(数学)和科学(生物)两块银盾。就一边使劲地拍着巴掌,一边赞不绝口地对母亲唠叨着说:“你看看人家,你看看人家!也不知道这是哪家的小孩子,小小模样这么灵光,一下子就得了两块银盾哩?不得了,真是不得了!”

母亲扑嗤一下乐了:“哪家的小孩子?您仔细看看好,那是我们自己家的小孩子呀!那不是大珩嘛?”

父亲也有让儿子喜欢的时候,但很少。

其实,儿子挺喜欢听父亲讲“事儿”的。父亲高兴的时候就给儿子讲些“事儿”。说父亲讲“事儿”,是因为父亲无故事,父亲讲的都是一些算不得故事的“事儿”。有天文地理的,也有物理化学的,父亲想起什么就随口讲点什么。

有一天,父亲叫儿子端来一碗水。父亲把一根筷子插进水碗让儿子看。

“看到了吗?”父亲问。

“看到了。”儿子说。

“看到什么了?”

“一根筷子。”

“看没看出来筷子有什么不同?”

“好象……好象有点弯。”儿子怯生生地回答。

“准确点!到底弯没弯?”父亲有点不耐烦地说。

儿子又仔细地看了看,回答道:“弯了,是弯了。”

父亲伸手一下提起那根筷子,举到儿子的面前问道:“看看是弯的还是直的?”

“是,是直的。”儿子有点惊讶,以为自己刚才看错了。

父亲把筷子又扔回碗里说:“这回你再看看吧。”

儿子刚看了一眼就傻眼儿了,怎么筷子又变弯了?

父亲对着发呆的儿子一字一顿地说:“看清楚了,这叫折射,是一种光学现象。”

儿子把那根筷子拿出来放进去来来回回地摆弄了半天,这是儿子此生第一次见到的光学现象。这就叫折射?这个叫折射的东西竟能把筷子弄弯?儿子觉得这简直太不可思议,太有意思了。儿子从此牢牢记住了“光学”这个名词。但他怎么也不会料到,他会与这个名词打上一辈子的交道。

父亲讲的最象故事的“事儿”,是那个古观象台的老故事。

父亲在中央观象台工作时,偶尔会带儿子去观象台玩。观象台座落在老北平城东的泡子河附近,是一座建于明正统7年的古建筑群。高台由青砖垒就,很高傲很突兀地立在那里,一副饱经沧桑傲然尘世的模样。

同类推荐
  • 董其昌与松江派

    董其昌与松江派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董其昌与松江派》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一个中国男人的财富诗章

    一个中国男人的财富诗章

    男人的美,是一种意志的展现,一种态度的练达,一种行为的拷问,也是一种绝对的辉煌,绝对的悲壮。是热血,是豪情,是气概,是一段一段,一步一步,形成豪然于世的篇章。
  • 摩根传

    摩根传

    一提起摩根这个姓氏,全世界都会为之震荡。1837年的时候,一位从美国来的商人乔治·皮博迪来到英国敦伦,开办了一家商号。16年后,另一个名叫朱尼厄斯的美国小伙子成为了皮博迪的合伙人。10年之后,年轻人将这个商号更名为自己的姓氏——摩根,从此这个姓氏为世人所熟知。
  • 孟子慷慨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孟子慷慨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中国古代皇后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皇后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后妃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是最高统治者、至高无上的皇帝的妻妾,是封建时代妇女中地位最高贵的人。她们的命运轨迹,兴衰荣辱、坎坷沉浮无不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由于她们的特殊地位,在历史长河中,既有英明辅弼帝王甚或亲自临朝,推动历史发展者;也有助纣为虐,阻碍了历史进程者;更有甚者,则扮演了祸国殃民、使历史的车轮逆转的角色;而为数更多的则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在“寂寞梧桐锁深秋”的后宫中凄凉地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之路。
热门推荐
  • 寞途仙路

    寞途仙路

    西钰,生于元年,幼年平凡无虞,中年逆流奋上,终成仙问道。没有人会在奋起拼搏后碌碌无为,前路即使坎坷,剑指亦将攻破。得偿所愿。
  • How It Is

    How It Is

    Published in French in 1961, and in English in 1964, How It Is is a novel in three parts, written in short paragraphs, which tell (abruptly, cajolingly, bleakly) of a narrator lying in the dark, in the mud, repeating his life as he hears it uttered - or remembered - by another voice. Told from within, from the dark, the story is tirelessly and intimately explicit about the feelings that pervade his world, but fragmentary and vague about all else therein or beyond. Together with Molloy, How It Is counts for many readers as Beckett's greatest accomplishment in the novel form. It is also his most challenging narrative, both stylistically and for the pessimism of its vision, which continues the themes of reduced circumstance, of another life before the present, and the self-appraising search for an essential self, which were inaugurated in the great prose narratives of his earlier trilogy.
  • 小窗幽记

    小窗幽记

    《小窗幽记》,一名《醉古堂剑扫》,十二卷,格言警句类小品文。本书分为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集,内容主要阐明涵养心性及处世之首,表现了隐逸文人淡泊名利,乐处山林的陶然超脱之情,为明代清言的代表作之一。此书与《菜根谭》、《围炉夜话》并称为中国修身养性的三大奇书,本书被专业人士评为“端庄杂流漓,尔雅兼温文,有美斯臻,无奇不备”。被大众称之“或刺取琐言僻事,诠次成书,远近竞相购写”。
  • 花瓶修炼守则

    花瓶修炼守则

    面瘫流量小花秦潇第一次见祁凛就全程高冷,哪知高冷的美貌下藏着一个玻璃心,祁凛也开启了他树洞生涯——第一次,“嘤嘤嘤……”第二次,“呜呜呜……”秦潇竟然是用哭泣加“你吃了吗?”的方式开启了迎娶男神之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语言的突破

    语言的突破

    《语言的突破》是卡耐基最早的作品之一。它出版后,在人类出版史上创造了一个奇迹:10年之内就发行了2000多万册,并且被译成了几十种文字,成为世界上最受推崇的“口才指南”。它促使人们努力向前,想自我挑战,激发了人们追求人生理想、实现自我价值的坚定信念。不论从事何种工作的人,如果能按照本书介绍的技巧去做,都能获得非常大的效果。
  • 涩妃VS邪王

    涩妃VS邪王

    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涩妃VS邪王》
  • 最强御兽使

    最强御兽使

    以纨绔二代之名,以彗星之姿崛起。比育兽技巧,天下无人可敌。比御兽强大,天下无兽可比。“不是我看不起各位,而是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林枫
  • 皇帝陛下的成绩单

    皇帝陛下的成绩单

    本书精选中国历史上41位有特 点的皇帝,通过考卷的形式,以档 案、个人自述、综合测评、古今闲 话、趣闻大播报等多个活泼有趣的互 动板块,全方位展现他们的一生。
  • 电视制作技术

    电视制作技术

    《电视制作技术(第2版)》以实际应用为出发点,通过理论与训练相结合,由浅入深地介绍了电视节目制作中应掌握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必要的基础知识。增加了关于媒介融合、下一代广播电视电视网、三网融合等概述性内容,同时加强了对高清节目制作的理论与实践的论述。突出了新技术应用,紧跟传媒技术发展现实和发展前沿。内容深入浅出、难易结合,实用性、针对性强。
  • 暗影神座

    暗影神座

    这是一个坑神的故事。上一世游戏中雷文被谋杀之神希瑞克坑死了。这一次穿入奥创世界,坑了一个又一个神明,然后就点燃神火坐上神座了……本人超远古老作者,累计有《霸王之枪》《飞云星志》《破日之心》《深渊杀神》《狼主》等一大堆完本作品,从无太监,人品保证,请放心阅读。Q群云飞的天空:六六七三零一四(ps,这是伪DND,数据党勿扰,一切以本书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