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3800000005

第5章

凡名人大家,大都有一个优越的成才环境,要么是师承祖业,要么有遗传基因,要么受良好教育,要么有特别天赋。对于江涛来说,这些成才条件几乎全都与他无缘。他出身工人家庭,爸爸是铁路工人,妈妈是纺织工人,全家人包括亲戚在内找不出一个懂“丝竹”的。父母亲对他没有过高的期望,只希望他健康成长,将来能接过自己手中的信号灯,子承父业,当一名铁路工人。如果生活的道路不发生改变,也许江涛就不会有今天。

江涛,这名字与他的出生地有关。他出生于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是听着海涛声长大的。因此,父亲给他取了“江涛”这个名字。他从小喜欢大海,喜欢大海的辽阔,喜欢大海的湛蓝,喜欢海风,喜欢海潮,喜欢海滩,喜欢五颜六色的贝壳。大海是他儿时的乐园。那个乐园塑造了他男儿的个性:勇敢而执著。

他生有一副大嗓门,上幼时就被老师当“重点”对象培养。那是一个“五音不全”的年代,除了语录歌,便是样板戏,唱不唱语录歌是忠不忠的表现,学不学样板戏是红不红的标志。从儿童到老人,人人学人人唱。音乐老师拉得一手好京胡,在当年可谓是大显身手。江涛学唱的第一首歌是京剧《红灯记》选段“临行喝妈一碗酒”。那时,小小年龄的他不懂得板眼,可他那稚嫩的童声和那装模作样的神态赢得了老师的表扬:“这孩子很聪明,学啥像啥,说不定能成为文艺人才,最好送到少年宫去培养。”这是老师给家长的建议。为了不影响儿子的前程,父亲听了老师的话,把江涛送进了少年宫。

上午上课,下午排练,晚上演出,江涛很快地适应了这里的学习环境。他学唱歌,学跳舞,登台演出,乐此不疲。

他的聪明得到少年宫老师的赏识,常被“委以重任”,成了少年宫出场率最高的“小明星”。

在江涛童年的记忆里,有两件东西他至今也没有忘记,一件是老师手里的那把京胡,另一件就是家里那台“红灯牌”的收音机。白天,跟着老师的京胡唱歌,他认为那是天底下最美妙的音乐了。晚上回到家,收音机成了他最好的玩伴,常常一个人枕着收音机入眠。江涛清晰地记得他看的第一部电影是《闪闪的红星》。他崇拜剧中的主人公潘东子,他能演电影,自己为什么不能?“我想当潘东子!我想当潘东子!”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父亲,父亲勉为其难地笑而不答。

他喜欢儿子从小立志,人小志大,可理想和现实之间还有不小的一段距离啊!自从潘东子成为他少年的偶像,他同时喜欢上了剧中的插曲《小小竹排》,这是他第一次唱自己喜爱的歌曲。白天唱,晚上唱,梦里也唱。那时他不懂曲调高低,不懂得保护嗓子,过度疲劳最后导致失音。嗓子哑了,不能再登台唱歌了,他伤心地哭过,于事无补。他不愿意离开少年宫,从此改学单簧管。学管乐不同于唱歌,需要扎实的基本功,需要持久的耐性和毅力,既然是自己选择了这条路,就要矢志不渝地走下去。学乐器,首先学识谱。单簧管是西洋乐器,用的是五线谱,初识这碟长长短短的“豆芽菜”,江涛如入云里雾中,不知从何下口。气运足了,手指不听使唤,指法熟了,找不到音符。谁知“豆芽菜”,根根皆辛苦。江涛执著地吹啊吹,吹得心里冒火,吹得嘴上起泡。他没有放弃,一直吹了八年,从小学吹到初中,从初中吹到高中,吹了个得心应手,吹了个游刃有余。江涛“吹”出了名气,于是有了更高的追求。他想“吹”得更高,

“吹”得更响,吹出校园,吹出山东。上高一那年,他报考上海音乐学院名落孙山。

高二那年,他报考铁道兵文工团没能如愿。高三那年,他参加竞争青岛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初赛--复赛,过五关斩六将到了决赛,结果败北,和节目主持人失之交臂。上大学无望,进艺术团体无门,几经碰壁,江涛心灰意冷,抱着吹了八年的单簧管黯然神伤。人生的路在哪里?他茫然不知所措。“涛儿,农民靠种田吃饭,工人靠做工挣钱,咱祖祖辈辈都是靠卖力挣钱吃饭的,这管子咱不吹了,看来那玩意儿不养人。我在铁路工作了几十年,人称‘铁老大’、‘铁饭碗’,这行当发不了财也失不了业,我提前退了,你来接班吧。”爸爸的话语重心长。接班,这是当时的政策,对于就业无门的江涛来说是最好的出路。爸爸提前六年退休了。为了儿子,他无怨无悔地放弃了自己钟爱的事业,放弃了自己用几十年的努力换取的荣誉和地位。为此,江涛深深地感到内疚和不安,他下决心当好铁路工人,为父亲争口气。

当江涛换上铁路制服从师傅手中接过信号灯时,才懂得“工人”这两个字的意义和内涵。起先,他分到运转车间,说白了,就是扳道岔。扳道岔,说来是最简单的机械劳动,不要多少技能,可需要的是责任心和吃苦精神。工作不分白天黑夜,无论风霜雪雨,像卫兵一样常年守着两条冰冷的铁轨,不敢有任何疏忽。冬季,道岔最容易被冻封,每半小时就要巡查一次,他从不敢有丝毫懈怠。道班房没有音乐没有暖气,有的只是寒冷和寂寞。当扳道工一年,江涛以扎实的工作成绩赢得领导好评。年底,奖励性换岗,他被调到客运段工作。在客运段工作相对轻松了许多,每天的最后一班车是晚上十点半,接发完站就完成了一天的工作,剩余的时间如何打发?白天热热闹闹的车站一下子变得冷清起来,这漫长寂寞的夏夜如何度过?江涛想起了他那根搁置了许久的单簧管,在寂静无人的月台上,吹上一曲,感觉不错,一天的疲劳解除了,身边的寂寞没有了,置身音乐之中,还有一种淡淡的陶醉感。他每天吹,吹给自己听,吹给心灵听,吹给大自然听,演奏员是他听众也是他。吹着吹着,他被音乐融化了,是自己属于音乐还是音乐属于自己?迷失的寻找中他发现音乐女神在他身上复活了,而且有着无法抗拒的魅力。他吹,他唱,乏了,累了,他独自一个人静静地想,想自己走过的人生路,想铁路工人工作的艰辛和甘苦,想小站的黄昏和黎明,想音乐与生命的机缘。想着想着,从心头流出一首歌:

在我生活的轨道上有一个小站,站小人少路遥远。那里虽然没有喧闹的人群,却有木楼窗口盛开的杜鹃。当那飞驰的列车踏醒黎明,捎来远方亲人的惦念。啊,晶莹闪烁的信号灯,就是我生活的港湾。

后来,他给这首歌取名《小站的回忆》,并自己给它谱上曲。除了唱给自己听,也唱给工友们听,听得人多了,他因此有了多才多艺的名声。站里开联欢会请他上台,段里组织文艺活动推举他参加,局里举办歌咏比赛他踊跃报名。一次次的登台,一次次的获奖,他的知名度随之高了起来,他的业余生活也因此变得丰富起来。

90年代的第一个春天,全国首届“建设者之歌”声乐器乐大赛在京拉开序幕。层层选拔,层层推荐,江涛荣幸地代表济南铁路局参赛。第一次进京“赶考”,江涛既激动又紧张。北京,首都,一个梦牵魂萦的地方,到那里演出能不激动吗?“江涛,你小子这一回可‘吹’上天了,吹到北京去了。”朋友的话透着羡慕的口气。“江涛,你代表我们济南铁路局几万名职工进京演出,要为集体争光。”领导的嘱咐像一付沉甸甸的担子压在他肩头。他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已经不是江涛了,江涛已经成为“代表”了。他暗下决心,一定当好这个“代表”,为自己争气,为单位争光。

到底是全国大赛,参赛者大多是专业歌手,大多作了充分的准备。有人备战的是大派词曲家的经典之作,有人带来了音乐指导,有人聘请了专人乐队,大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架势。环顾身边跃跃欲试的竞争者,江涛鼓足的勇气顿时泄了一半。自己是单枪匹马,无备而来,带来的是自己写的那首《小站的回忆》,没有乐队,自吹自唱,这“下里巴人”能登这大雅之堂吗?既来之,则安之。他还是鼓足勇气走上赛场。他是最后一个上场的参赛者,从排序上说不占优势,可他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压根就没奢望过那块奖牌。他简简单单地上场了,开场用单簧管吹了一段节奏明快的前奏曲,接下来是一段字正腔圆的清唱。他边吹边唱,边唱边舞,听众的情绪被他那独具魅力的音乐语言点燃起来,随着歌曲的节奏而击掌。演出结束了,他得了个满堂彩。这出人意料的演出效果给他带来一个出人意料的殊荣:创作一等奖,表演三等奖。当记者请他谈创作体会时,他怯怯地说,其实我不懂创作,这是我所经历的生活。江涛不负众望地捧回了奖杯。他所参与的那次获奖作品音乐会在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青岛电视台相继播放,他的名字和他的歌声也渐渐地为人们所接受和熟悉。获奖给他自信,他自信自己能闯进音乐的王国,自信音乐就是生活就是生命就是自己追求的事业。

江涛成名人了,省市电视台分别给他下了聘书,大大小小的文艺团体邀请他加盟演出,铁道部举办的“火车头之春”春节文艺晚会在北京排练,给他单位发来借调函……一时间他应接不暇。正当江涛踌躇满志地实现自己的宏伟目标时,领导找他谈话了,“江涛,你千万别忘记了自己是一名铁路工人,别忘记了自己的岗位在哪里。”起初,江涛对领导的提醒不以为然,我江涛不是为个人争名,是为单位争光啊!推荐我去北京比赛是你们作出的决定,部里调我去排练是下级服从上级,我江涛何错之有?我刚刚取得一点点成绩和荣誉,就有人说三道四,他想不通。后来仔细想想,领导也有领导的难处,铁路工作,半军事化管理,一个萝卜一个坑,你是客运段的职工,整天在外面演出,你走了,你的工作谁来干?那次从北京排练回来,领导对他采取了组织措施,把他调到招待所当了招待员。铺床叠被,打水扫地,这是一个大小伙子干的工作吗?江涛觉得委屈,可又必须服从。音乐给他带来荣誉,又给他带来烦恼,在委曲和烦恼的日子里,他依然吹他的管子。他知道音乐能给他解愁,那曲调变得凄苦而忧伤。

闯京城。在都市的屋檐下他走进“漂流艺族”

1990年夏天。全国“喜乐杯”青年歌手大奖赛在青岛举行。天时地利人和,江涛一曲《望天》蟾宫折桂,得了一等奖。更让他兴奋不已的是,金铁林、付林、王酩、郭承志,他们来了。他们是音乐界红得发紫的大腕,他们是本届大奖赛的评委。有幸和他们认识了,并得到了他们的赏识。就是那次比赛,改变了江涛的命运,他从一名铁路工人调到青岛市歌舞团当了一名职业演员。这是自己梦寐以求的啊,这是自己努力奋斗的结果啊!从此可以专心致志从事自己所钟爱的音乐,再也不会受人刁难了,再也不用戴那顶“不安分守己”的帽子了。可当他脱下那套深蓝色的制服离开铁路时,他哭了。那泪水里包含着复杂的感情,他知道这份工作来之不易,是爸爸提前六年退休换来的,如今就这么放弃它,在情感上最难接受的还是老爸。“涛儿,你已经长大成人了,你可以选择自己走的路,但你要记住,做任何事情都不容易,不付出努力就不会有收获。”爸爸是开明的,他支持儿子对自己人生道路的选择。

在江涛从艺的道路上,他不会忘记,是金铁林老师改变了他的命运。那天,金老师在颁奖会上倍加赞赏地对他说:“江涛,你不但会演唱,而且能演奏,这是你的优长,也是你在歌坛上竞争的优势,你的音乐感觉很好,有潜在的实力,需要名人指点,需要再上一个台阶。你在青岛和山东已经小有名气了,可中国的歌坛很大,最大的舞台是中央电视台每年的春节晚会。你最好能到北京去发展,那里艺术氛围好,发展空间大,成功的几率自然也就高。”有了名师指点,江涛下定决心闯一把京城。既然选择了这个竞争性的职业,既然自己有发展的潜力和优势,何不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最高追求?人生难得几回搏。他坚信:敢拼才会赢!

带着骑士般的梦幻,江涛从青岛到了北京

北京,五彩缤纷的北京,高楼林立的北京,祖国的首都,世人向往的地方。自己来了,两手空空,举目无亲,何以为家,何处栖身?那时的工资不到百元,住地下室,啃方便面,他并不觉得苦。最苦的是一时无法找到通往理想彼岸的路,没有名师指点,没有好词好曲,没有朋友相助,没有金钱后盾,自己像一只没头的苍蝇四处碰撞,苦苦寻觅。无数个没有星光的夜晚,他躲在空气浑浊的地下室里独自品尝着“漂流艺族”的寂寞和孤独。

两年一度的中央电视台“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轰轰隆隆地拉开了序幕。有人说这里是青年歌手成长的摇篮,有人说这里是通往最高艺术殿堂的一道门槛。对于已经成名和梦想成名的青年歌手来说,他们太在意这个舞台了。江涛当然也不例外。只有跨越这道门槛,才有可能成为中央电视台的签约演员,只有成为中央电视台的签约演员,才有可能登上中国最大的舞台。这似乎是一条无法跨越的必由之路。几经碰撞之后,江涛渐渐地理清了思路: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挑战和机遇并存。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个人素质固然重要,参赛作品也同样重要。过去是词曲作者找演员,讲求的是社会效益;现在变了,是演员找词曲,讲求的是经济效益。江涛也知道当时的行情,花上几万块钱买件作品成名者并不鲜见,可自己没有如此强大的经济后盾啊。无奈之中,他想起付林老师。他们是在青岛认识的,付老师当过他的评委,给他过鼓励和好评,他希望能得到付林老师的理解和帮助。

那天,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去了付林老师家,不巧,付林老师外出没能相见。第二天是同样的际遇,他带着一颗失落的心回了家。第三次他来了个“程门立雪”,在老师门前苦苦等了大半天,直到付老师晚上回家。付老师被这位年轻人执著的精神所感动,当即询问他的演唱风格,音域宽窄,并根据他的个人素质给他专门创作了一首’《故乡的雪》。拿到付林老师的作品,江涛如获至宝。他从内心里喜欢这件作品,希望它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江涛,要想成为音乐人,首先要懂得音乐,音乐是情和情的感应,是心和心的交流,不是要用嗓子去喊,而是要用心去唱。”这是大师们给他的至理真言。

走过多少人间的沧桑,怎能不回头张望,走过多少异乡的风霜,怎能不回头张望,故乡的雪,封冻过我的门窗,宁愿它继续打在我的脸上……

江涛一遍遍地吟诵,一遍遍地演唱,他渐渐地发现那风雪中的独行者竟然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他分明看到了雪地上那一行深深的脚窝。

同类推荐
  • 爱因斯坦:完美解释宇宙的人

    爱因斯坦:完美解释宇宙的人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十大杰出物理学家之一,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集大成者和奠基人,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1999年,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图说世界名人:爱因斯坦(完美解释宇宙的人)》介绍了爱因斯坦的生活历程,包括他学习、工作的各个阶段及受迫害的日子等。从“少年时代”到“最后的日子”都收录在《图说世界名人:爱因斯坦(完美解释宇宙的人)》中。
  • 走过荒原

    走过荒原

    徐传化是陆亚芳近作《走过荒原》的主人公,这位从沙地走出来的农民企业家,做过年,扛过活,跑过腿,十五六岁从老家逃难出来,在钱塘江边搭个草棚住下来,什么活都干,三百六十行几乎干了个遍。这个吃苦耐劳、心灵手巧的老农民,一直在寻找另一种生活方式。终于有一天,他嗅到了春的气息,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凭自己的胆识与气度,找资金,找人才,找地方,开始了由两千块钱、一只缸起家的小作坊向一个民营企业王国的进发。上点年纪的人都知道徐传化,他是沙地里长出的一棵参天大树,是沙地里盛传不衰的神话。陆亚芳用的不是笔而是自己的心写这个活生生的人物,从外表写到内心,渗透了她的智慧和热情。
  • 告诉你一个安徒生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安徒生的故事

    本书从爱迪生儿时的生活写起,一直写到他所创造出的伟大作品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再现了安徒生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伟大童话作家不平凡的人生历程,并体会他执着不懈追求理想的精神。
  • 最具影响力的谋略奇才(下)

    最具影响力的谋略奇才(下)

    在我们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光芒万丈的人间精英,他们用巨擘的手、挥毫的笔、超人的智慧、卓越的才能书写着世界,改变着历史,描绘着未来,不断创造者人类历史的暂新篇章,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他们是人间的英杰,不朽的灵魂,是我们人类的自豪和骄傲。
  • 富兰克林自传

    富兰克林自传

    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美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和科学家、实业家。出生在波士顿一个皂烛制造商家庭。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刻苦自学,通晓了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拉丁语,还大量阅读了欧洲各国的历史、哲学、文学著作,对自然科学和政治经济学也有很深的研究,最终成为他那个时代的佼佼者,并领导美国人民完成了独立革命,成为和乔治-华盛顿同享盛誉的领袖人物。
热门推荐
  • 花都绝品医神

    花都绝品医神

    都市修仙,风云再起,惊天仙术,医人、杀人全凭一念之间,你们敬我如敬神!仇人们,你们除了以死谢罪,别无其他选择。这是一个普通大学生成长为擎天巨擘,横扫宇宙洪荒,称霸寰宇的故事。
  • 溯源纪

    溯源纪

    仙变,大劫渡世,道中一切将归于寂灭,上苍破碎,前人埋骨仙路中,轮回不出,古今法无用,唯苍生道真正超脱!
  • Stories by English Authors in Italy

    Stories by English Authors in Ital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萌妻来袭:欢喜竹马俏冤家

    萌妻来袭:欢喜竹马俏冤家

    他是她的妖孽哥哥,她是他的呆萌妹妹他一点一点的把她收入禳中拐带成妻,却不知他早已入了她的圈,他是她的克星,她亦是他的克星他说她是他的童养妻,她说他是她的童养夫他妖孽且爱耍流氓,她呆萌却心里腹黑,当妖孽碰上呆萌,当腹黑撞上腹黑,两人对碰到底谁胜谁负。。。。说他爱耍流氓?唔,他只是喜欢对他媳妇耍流氓,有一句话说的好,对媳妇耍流氓的流氓才是好流氓
  • 西藏岁月系列丛书·我们的西藏岁月

    西藏岁月系列丛书·我们的西藏岁月

    《西藏岁月系列丛书:我们的西藏岁月》由涂世英、顾梦舟、李佳俊等编著。《西藏岁月系列丛书:我们的西藏岁月》为援藏文学工作者集体创作,它为读者展示了一幅幅广大援藏干部、藏族同胞为改变西藏面貌而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感人画面,体现出援藏干部对第二故乡——西藏的热爱以及对藏族同胞的真挚情感,反映出党和国家对西藏人民的关怀。
  • 春天里的蚂蚁

    春天里的蚂蚁

    王志超拖着行李箱总算站在了张巷村15号201室的门口。他顶着头乱发,穿一身被挤得皱巴巴的非品牌西装,烈日将他的脸晒出了细细的一层油脂。他伸手抹了把脸,细密的汗珠在他的手掌中破碎。定了定神,王志超推开房间门,一股浓浓的烟味就扑面涌来,差点呛他个跟头。透过满屋子缭绕的烟雾,屋里的景致影影绰绰的,倒也能尽收眼底。房间给王志超的第一印象,除了挤,就是乱。烟味儿散开后,浓厚的异味开始显山露水,一个劲往王志超鼻孔里钻。那异味里掺合着汗味臭鞋子味以及剩饭剩菜的味道,都已经发酵了,充斥着房间的角角落落。
  • 农门悍妻

    农门悍妻

    重生到一贫如洗的家里,底下还有一堆的小萝卜头,她不强悍一点,怎么撑起这个家?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快穿之我只想种田

    快穿之我只想种田

    别被书名骗了,取名废,其实就是女强无CP,村姑背景系统逆袭流,也俗称慢穿泥石流,凶杀末世武侠仙侠魔法啥都有,还有,新书8-20不见不散。官方群:满一千粉丝值进(五九零六五三四八三)后援群,满一万粉丝值进VIP群。PS:本文无CP
  • 李嘉诚一生三论:论谋事·论经商·论做人

    李嘉诚一生三论:论谋事·论经商·论做人

    李嘉诚的一生因富有传奇色彩而显得如此吸引人。少小离乡,幼年丧父;从一无所有,赤手空拳,到30岁成为千万富翁,而今李嘉诚的商业帝国更是遍及全世界数十个国家。走过人生七十八个年头,李嘉诚总结了自己的一生,向世人道出了自己成功的秘密。他在许多场合发表的有关谋事、经商与做人的言论,常常令人钦佩有加,获益良多。他的成功经验,值得每一位中国人学习和借鉴;他白手起家的历史,适合更多的普通人揣味与效仿。李嘉诚把儒家的情义之道与西方的进取精神极好地融合起来:他外圆内方,刚柔相济;他重信诺、讲义气、宽厚待人。
  • 佛说缘起圣道经

    佛说缘起圣道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