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1500000005

第5章 抒情文选(4)

我仿佛沿着时间隧道逆行,来到了三十年前一个夏日的傍晚,眼前幻化出一幕滑稽突梯的场景:我的身旁,匆匆走过梳洗完毕的工人们,他们换上干净衣服,取出手帕包着的红宝书,在大喇叭播放的语录歌声中,涌向操场。气氛欢快,如过年闹社火。一伙人把一人压在身下,硬是掏走了他的烟给大伙儿分发了;另一小伙子的帽子被人藏起,他追寻着,一回头,却见帽子被抛上了天空,众人皆畅快地大笑着。小一会儿,大会开始,一切模仿内地的批斗会,先是念老三段,晚汇报,接着一声断喝,钻井大队的书记被“揪”上台,垂首站在台侧。然后是各分队代表的发言比赛,有人刚一上台,底下就笑,笑得莫名其妙,谁念得好,就鼓掌,谁念得结巴,就哄笑,发言内容与批斗对象毫无关系,书记有时还不顾此刻的角色,纠正起发言人念的错别字。最后,书记像卸装似的把胸前的牌子一摘,缓步走到麦克风前,清清喉咙说:“下面,我把明天的生产任务布置一下。”夜色渐浓,人们才恋恋不舍地散了场。有人把书记拉进小屋,沏上好茶说,你今天站得不错,腿累不累?

一九七九年夏天,大撤离的日子到了。依奇克里克,你的表现又一次使我意外。按说,油井枯了,留下已毫无意义,走出封闭,到条件好的地方去,该是求之不得啊,可实际情形却是,人们并不愿离开,磨蹭着,就像快出嫁的姑娘舍不得离家,对于外面即将开始的轰轰烈烈的改革,人们既感新奇、向往,又显得迟钝、茫然、畏怯。有人说,这是因为过惯了家族式的、封闭的、整齐划一的生活,某些方面退化了,不知该怎样适应外面陌生的世界。也有人说,多少年的青春、理想、汗水和精神追求,全都扔在这块土地上了,怎么忍心离开它?虽然有的东西正在过时,但它和我们的生命连在一起撕不开,我们怎能像别人那样轻易抛下?

我听说,在整理东西和等车搬运的日子里,人们不约而同地来到了附近的“健人沟”散步,面对这条与天山山脉千万条山谷并无两样的山谷出神。“健人沟”,好怪的名字!原来它是为了纪念一九五八年牺牲于此的两个年轻勘探队员戴健、李月人而命名的。戴健,女,时年二十三岁,湖南长沙人,地质学校出身。李月人,男,年仅十九岁,刚参加工作。那年,戴健已完成任务,本应回南方与未婚夫筹办婚事,她却主动放弃了,继续入山勘探,突遇山洪,攀援不及,被裹着泥沙和滚石的洪水卷出了十几里,死时手中紧攥着资料,观者无不为之动容。现在有一出歌剧叫《大漠女儿》,是写杨虎城之女杨拯陆为找油而牺牲的,与戴健之死很相近,只是前者被冰雪冻死,后者被山洪淹死。想想戴健,作为一个少女,还没来得及品尝爱情的酒浆,作为一个女性,还没有哺育可爱的婴儿,就被洪流吞没了。她死时身在异乡,身边只有天塌地陷似的暴雨和一万头猛兽似的黑浪,她的呼叫没人能听见,她像一个蜉蝣似的在洪荒宇宙中隐没了。依奇克里克,你看见了这一切,却没办法救她。如今我们来到这里,红色的山脊逶迤着,周围静得吓人,只有风儿呼喊着说,她就在这里。追想四十年前事,我对依奇克里克人的恋家情结似有所悟。

依奇克里克。我觉得你不仅是一片物质的废墟,更是一片蕴藏丰富复杂的精神遗产的废墟,以至使我一时理不清头绪。今天是昨天的继续,今天我们日益雄厚的石油工业决非从天而降,而是以你这样的血肉之躯一步步铺垫的,包括你提供的经验、智慧和教训。尽管你把人的体能利用到了极限,但你的科技水平、管理方式和产量的严重滞后,仍然证明精神不是万能的,不走现代化之路就没有出路。你是一种过时的生产方式的象征。然而,现代人早就发现,物质的东西过分壅塞,精神就没有地盘,有时想激动都激动不起来,不得不苦苦地呼唤激情。无论物质技术条件如何发达,作为主体的人依然需要拼搏、牺牲和奉献,否则人就不能发展。这也是被反复证明了的真理。依奇克里克,你的伟大和复杂,正在这里。

我们离开你时,看见废油井旁只有一个维族瞎老汉和一条狗守候着,斜阳残照里,有人在一点一滴地打捞着你的余沥。才十八年,你已成废墟,古老如一个世纪,令人无限感慨。向南看,“依南一号”高耸的井架冲天而起,直插霄汉,它将是亚洲最深井。我们向它走去。我很惊讶,在这同一条山谷,昨天与今天、历史与现实,竟只有一步之遥。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塔里木归来初稿

一九九九年二月重写

4.还乡

一九九0年三月末的一天,我在西安,本该向东赶回北京的,却鬼使神差地冒出一个念头:往西,回阔别二十多年的故乡看看。这念头来得突兀,又执拗得不可抗拒,连一分钟也等不得了,我像急于找回什么东西似的,当晚跳上西去的火车。

过路车拥挤。云贵川甚至远如两湖一带的劳工,在蔡家坡、宝鸡等站一股一股往上涌,他们要到西部去发财。等我意识到,该赶快上趟厕所时,一切都来不及了:我被如潮的人流挤压并固置到一个角落,膝下、头顶、后背全是四肢的网络;人味儿、烟味儿、汗酸味儿塞满车厢,好像划一根火柴,就可以引爆。我只好收腹吸气,竭力把自己想象成一片山楂片,或是一条瘦鱼,独自在灯影里发怔。

此时,不争气的尿憋得我额头发麻,只有靠大力提气稳住。环顾车厢,除非我能贴着人头飞翔,否则断难接近厕所,而且即使接近了,厕所门口犹如蜂窝,站满了人,我怀疑那是一扇永远也敲不开的门。

我暗想:多年来,我出差不是卧铺,就是飞机,来去潇洒得很;目的地又都是省会一级的大城市,有接有送,何曾受过这等洋罪。幸亏我是男人,万不得已有个塑料袋也能应付,要是年轻的女性呢,我不敢想下去了。人生总难免遇到某种最尴尬,最狼狈,最无可奈何的境况,这是否就是一种?比它更复杂,更深隐的还有多少种?而我又体验过多少呢?

看着身边一张张疲惫的、汗津津的面孔,看着因过多的忍耐变得神情有些呆滞的男女,我忽然有种跌落到真实生存中的感觉。我平时对人生的了解,太片面,太虚浮了,生活的圈子愈缩愈小,感性的体验愈来愈单调,虽然也大发感慨,也大谈社会,实际多是书本知识和原先经验的重复。我们虽然明白,如今是个既有高楼大厦,地铁飞机,卫星导弹,卡拉OK,又有陋室茅舍,荒山鸟道,人满为患,四脖子汗流的时代,但你必须亲身流流汗,才能真知。席勒说过“人生反被人生遮掩住了”,可谓警语。“城市化”割裂了我们的感觉,我们不再与生命之源保持和谐了。也许我的挤车回乡,含有寻觅更真实的人生的潜在动因吧。

还好,我没被憋死,下半夜车到天水时,我有种欣欣然的解放感,甚至有点感恩戴德,似乎只要准许我下车,什么行李呀,辎重呀,金银财宝呀,全可以抛掉。人呵,有时有无尽的奢望,有时一点给予即倍觉幸福;到了外物负载得过于沉重时,生命往往会跑出来示以颜色。谁能说,享用山珍海味的快感就一定超过了淋漓尽致地撒一泡尿,睡席梦思床的舒服就一定胜过在热炕上打鼾呢?

我的故乡藏在莽荡群山的夹缝里,渭河拐弯的地方。从县城去那里,一般转乘火车;若能弄到汽车,有一土路可达,约六十里许。

我在县城先找到我的亲房侄子天宝,小名狗娃子,我隐约觉得他似乎就是我要找寻的人中的一个。论辈分他是侄子,其实年龄比我大,是县里一个部门的头头。他的长相与某些伟人颇相像,长方大脸,厚实魁梧的身坯,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浓密的大背式传统发型,倘用器宇轩昂四字,足以当之。记得小时候,他是什么烈性牲口也敢降服的,拳头扫平全村的顽童,我们对他既亲近又害怕。土改那阵,他顶多十二三岁吧,每到天黑总提一柄明晃晃的大刀,到河边护村队跟大人一起守夜,烤洋芋吃。那时的雾好像也特别大,雾幔从凤凰山拉下来,把渭河滩、磨房、高粱地严严盖住,他在雾中飘忽前行,他的刀一明一灭,我尾随他去过几回。正月十五闹社火,皮影戏开场前,他头扎白羊肚毛巾,在人圈里舞红缨枪,风车似的旋动,英武非凡。在孩子群里,他就是主见和勇敢的象征。他很早就是县里四个兜儿的干部。我读大学时放假回乡,总去看他。他一面弹着烟灰,一面讲“又红又专”的道理,我频频点头。现在他说起话来还是果断得很,大巴掌一挥,气势很大,依稀可辨少年时代的风采。

我们一见面他就说,二十多年了,你回老家看看吧,就坐我的吉普,我陪你去,当天来回。我除了感谢,还暗中艳羡地方干部的权威。其实,一到县城亲友们就争相告诉我,天宝有罗马尼亚吉普。乖乖,不简单哪!

罗马尼亚吉普开过来了,并非想象的那么神气。车门总也关不严,司机老罗总用脚踢它;沙发座里像藏有硬物,直扎屁股,猛一颠,叫你浑身出凉汗;里程表已坏,是个黑洞洞,像老人没牙的嘴。更有趣的,走着走着,老罗就停车,跑到前面,掀起前盖,用手又拉又揪又拍某个部件,我就莫名其妙地想起一句唐诗“轻拢慢捻抹复挑”来。可天宝依然有不易察觉的自负。

车爬到凤凰山顶时,落起小雨,游丝一般,路面仅被打湿,泛着白光。天宝忽然紧急挥手,老罗遵命刹车。只见天宝挪身下车,稳健谨慎地以伟人般的步伐边走边审视每一寸路面,老罗则像堂吉诃德的随从桑丘,亦步亦趋,像低头找什么东西。

我大惑不解:这点小雨算什么呢?干吗要停车?出于好奇,我也跟上来,也弓腰审视每一寸地面,但看不出有啥奥妙。结果,天宝用庄重的口吻说:“这样的路,这样的天气,非出事不可!”老罗不知是受了启发,还是惯于从命,立刻点头道:“不行哎,这路怕走不成了。”我感到太怪了,想分辩,但一看他俩脸色的严重,竟张不开口;我想笑,脸上的肌肉却僵住了。

怎么劝说天宝也没有用,越说,他越固执,摇摆大手,用固执来掩饰恐惧。他把前景描绘得可怕无比,好像开下去必死无疑。我这才注意到,他那原先炯炯的眸子闪动着怯懦的光,倔巴得像个老农,我甚至生出一丝怜悯了。听说,这些年他辗转过好多单位,有时愉快有时很不愉快。有一年他来北京,说是来“看病”,其实无病可看,每天访游名胜,细问才知道他正在闹情绪。还听说,他曾在某处经历过一次车祸,别人都栽到崖下,他一个前滚翻就出来了,仅擦破头皮。莫非人生的暴风雨,人事关系的烦恼,抑或昔日的噩梦,把他吓出了毛病?

救驾的人终于来了,一辆卡车昂首嘶鸣,飞驰而来,在天宝身边停了几秒。里面的人说句什么,就大大咧咧开了下去。原来,车内是位副县长,要给老家送点煤和粮食。我颇有深意地瞟了一眼天宝,他倒无需转思想弯子,只吩咐老罗开车继续前行。

细雨中的路面不起尘埃,清风徐来,草木轻摇,天宝来了兴致,扭头说,这天气坐车最舒服了,我报以颔首微笑。其实,他也许永远不会想到,此刻我心中涌起的是一种莫名的失望情绪。我当然知道,世间原本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可人又是一种没有永恒的念想就活不下去的动物,于是才在心灵深处贮藏许多美的回忆的吧。你经历过的生命的辉煌,你品味过的诗意的瞬间,你热恋或倾慕过的女子,甚至一种吃食,一个物件,在世俗生活的潮流中都会变色变味。美,最怕第二次光顾。那么,是否最好不要轻易“启封”?不要重新碰“她”?这岂不又有违人类追求美的天性了吗?

哦,故乡在雨后的雾岚中出现了,她静静地斜倚在河谷里,似在等待我的到来。渭河如弓弦划出一道弧线,好似我臂弯上鼓突的血管。

可是,我的渡船呢?我的因独轮车滚过而呻吟着的草桥呢?我的蓝蒙蒙的布满松柏的坟院呢?我的波光闪闪的水渠呢?我的高低错落的永远哼唱着的磨房呢?还有我的鳞次栉比的乌黑瓦屋顶上软软的、悠闲的炊烟呢?怎么全都不见了。是我的眼睛迷蒙了吗?我只看见一座曾在电影里见过的钢铁吊桥悬浮于渭河之上,又看见昔日低矮的瓦屋群里,像突起的蘑菇似的,伫立着不少两层小楼,让人想起京沪线上的江南农村。不过,待我抬头看见四嘴山上蹲伏的家庙时,才实实在在觉得到家了。家庙油漆一新,灼灼照人,是这里最雄伟的建筑。两年前,老家来信募捐,说要翻修家庙,还说我名列乡贤第二,曾让我哭笑不得。现在“乡贤第二”终于回来了。

汽车下到谷底,沿着渭河跑起来,路边是刚放学的娃娃,赶集的村民。奇怪,他们管自走路,对汽车和车中的“乡贤”并无兴趣,不复多年前对汽车的好奇。记得有一年我从城里来,一个跪在场院用梿枷打麦的小脚老婆婆问我:“都说汽车汽车的,到底是驴拉哩还是人掀(推)哩?”我说:“驴也不拉人也不掀,它自己跑哩。”老婆婆惊诧道:“噢,这么说它是个活的?那它吃啥哩?”我说:“吃汽油哩。”老婆婆于是拉长声啧叹了许久。唉,我的故乡曾经是多么贫穷和蒙昧啊。而现在,还有谁稀罕汽车呢?

我低头下望,看见河里前拥后簇的浪花在急急赶路,它们像不断伸出的手爪,似要揪扯住我,仰面诉说沉埋河底的往事和无尽的悲欢。我有些悚然了。还是一个突遇的场面,把我拉回到现实中来:车进村口时,我瞥见卖凉粉的小摊,那个左手平托一块粉、右手用刀快切的老妇,不正是五娘吗?我差点大喊起来。不料,天宝却淡淡地说:“什么五娘?她要活着,还不快一百岁了?那是她女儿淑贤。”我惊异地回望叫淑贤的女人,那面相,皱纹,装束,真是酷似五娘,且含有一种难以言喻的神秘和苍凉。这一瞬间,我感到了时间的古老,又体味着岁月的无情。

天宝和他的车到别处去了,我独自沿着泥泞的、熟悉而又陌生的村路走下去。路上不时遇到一些我好像认识,又不认识的男女。甘人老实,不敢贸然向生人,特别是干部模样的生人打招呼,或者他们也在回忆,于是双方皆鹄立着,相顾无言。我此时忽然觉得,人一到这里,连走路的速度都放慢了,昨日的拥挤、浮嚣、嘈杂全都远遁,周遭的宁静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隐隐有渭河的涛声传来,偶然有唧喳的春雀儿掠过,让人想到,城里人按钟表的节奏旋动,这里可是依自然的节奏生活,你本身就是自然的一分子,你与蜿蜒的路,高阔的天,含烟的树融为一体了。

同类推荐
  • 十面包袱

    十面包袱

    本书分为露怯、老窝、小市民、煽情四辑。本书延续了王小柔的特色文风,将奇思怪想与津味幽默相结合,调侃时尚,针砭浮华,被广大“肉丝”授予“当代捧哏的段子作家称号”、“当代最具艺术家气质的市民称号”、“最诡谲奇异方言奖”“最津味妖蛾子奖”等民间荣誉。
  • 解放青岛(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青岛(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在解放青岛的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 马瑞芳趣话聊斋爱情

    马瑞芳趣话聊斋爱情

    《马瑞芳趣话聊斋爱情》,还是延续了马教授趣话经典的写作路子,这是她的“趣话经典”系列第3本,以诙谐而幽默、生动而有趣味的讲述,继续品赏聊斋众女鬼的爱情。绿裙飘飘的连琐,顽皮笑闹的小谢,追求精神爱的宦娘,巧妙复仇的窦氏,改恶向善的聂小倩,风雅多才的林四娘,沉缅的公孙九娘……聊斋女鬼之美有不同风采,聊斋女鬼凄美纤巧,有深刻内涵和哲理韵味,人鬼之恋的缠绵悱恻……马瑞芳教授为你一一细细道来。
  • 咏而归

    咏而归

    《咏而归》是李敬泽全新作品集。本书收录了李敬泽历年来所写的有关古人古典的短文,长文一概不取。以春秋先秦为主,兴之所至,迤逦而下,至于现代乡野。最后落到几篇谈闲情的文章上去,由家国天下,归结到春水春风、此身此心。李敬泽在书中与古人对话,从春秋到明清,从明清到现在,从孔子、孟子到笔记小说,李敬泽用活泼的语言叙述历史和文化,去领略古人的精神,去追怀古人的风致。阅读经典,不止是正襟危坐,更可以像古人一样,轻松、快乐、自由。编这一本《咏而归》,不外乎是,从古人的选择和决断中,从他们对生命丰沛润泽的领会中,学习安顿自己,找到一个归处。引古人之精神,接通此时之人的心与眼,使心有所安,使眼有所归。
  • 允许我让你幸福到热泪盈眶

    允许我让你幸福到热泪盈眶

    《允许我让你幸福到热泪盈眶》是一部汇集民国16位当代文学大家的33篇爱情情书、散文、小说的作品集。全书以爱情为主题,其中包括沈从文写给张兆和的煽情书信,朱生豪写给宋清如的肉麻情书,有陆蠡描写新婚与妻子甜蜜互动的散文,有朱自清回忆妻子武钟谦的温情散文等,为读者展现灰色历史中的唯美爱情故事。《允许我让你幸福到热泪盈眶》中民国文学大家的文笔、意境俱佳,真人真情,感动无数读者。
热门推荐
  • 九分帅十分拽

    九分帅十分拽

    (10更以上/日)十六岁花季少女姚小布,从她世界里失踪的少年,五年后突然出现。然而,他却装作不认识她,冷漠疏离。少年左戈的到来,给小布平静的生活掀起了波澜,先是受到王子杨耀宾的青睐,再是偶遇奇怪的帅男孩杜德跃,接着又是神秘美少年的热烈追求……这一切似乎都潜藏在一团大谜里。五年前到底发生过什么?
  • 开封奇缘之展悦为昭

    开封奇缘之展悦为昭

    文案:今夕何夕,青草离离,妾行千里,何时归期。今夕念夕,白鹭戚戚,君心如一,等卿归期。展昭(腹黑展小猫):我本一世伴清风,赤影青天度余生,不问朝堂身后名,奈何凝眸醉酩伶,温润也罢痴也罢,终是浊酒难饮下,难得痴狂英雄泪,只因骰子红豆碎,嶙峋瘦醉眼迷眸,愿白头与卿同守。白凝(单纯小白兔):我本一生伴无邪,白衣青裳隐山月,无心天下善恶话,奈何红衫于桑麻,天真也罢痴也罢,仍是刻骨难放下,情深缘浅难思量,缕缕痴念寸断肠,长相思欲说还休,愿与君执手千秋。—————原创文案,禁止盗用。展昭vs白凝,甜虐适中,有糖就有玻璃渣,玻璃心慎入。
  • 劳资天下无敌

    劳资天下无敌

    脑海中有超级系统,站在世界之巅,大声喊出“老子天下无敌”………………
  • 病逸漫记

    病逸漫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既不能反抗那就闭眼享受

    既不能反抗那就闭眼享受

    从头到尾我只是一颗棋子……我以为努力过他会懂我以为只要我付出的够多他就能多看我一眼谁曾想不论我多努力永远也比不上她。
  • 残皇非你不可

    残皇非你不可

    身为21世纪的调香师,一朝醒来竟穿成将军之女,更是重伤初愈的七王妃。身为诏月最出色的七皇子,因战事成为被禁锢他国多年的质子,再度回国时物似人已非,当年风清月朗的男子已不复,落下一身病痛与残疾。正谋划离开王府,床榻上躺着的男子眉眼如画面容却显苍白,一把握住她的手腕,气息带着几分虚弱:“不要……走。”?那一刻,她在他如墨的眸光中失了神……?是谁道归国后的七王是温顺无害的白兔?又是谁道如今的七王淡漠寡情?众人明明亲眼所见的,是那人对七王妃的盛宠呵护。??她的心愿不过与所爱之人闲度浮生,种种草,养养花,却牵扯在这动荡异世漩涡中心,走不了回头路。-已签约出版:《再嫁,慕少的神秘娇妻》
  • 地府小辅警

    地府小辅警

    手握阳判之印,身怀功德之力,十殿阎罗是我老板,抓抓小鬼,打打大妖,斩斩邪魔,顺便帮兄弟抢抢媳妇,唯一可惜的是,被判官怒喷:“你是历届最蠢最弱的阳判!”
  • 康乾御警

    康乾御警

    康熙大帝,迟暮之年威犹在。九王夺嫡,雍亲王虎视眈眈。雍正王朝,内忧外患十三年。皇室无情,铁腕帝君肃朝纲。多情弘历,侠骨柔情正年少。穿越刑警,断尽奇案历三朝。在一次没有几个人相信的穿越事件中,主角来到了清朝,他利用自己前世刑警队长的经验,在清朝侦办起了案件,依仗铜鼎赋予他的“时间暂停”能力,并且凭借对历史先知先觉的优势,主角由一个从九品的不入流小捕快,升至龙椅之下第一人,戏权贵、斗奸臣、断谜案、步青云、结红颜、交豪侠,倚靠破案崛起,纵横康乾盛世。
  • 碧水蓝天畅想曲

    碧水蓝天畅想曲

    《碧水蓝天畅想曲》:“荆楚作家走乡村”是由湖北省作协2007年开始推出的系列大型文学采风采访活动,是倡导作家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文学“品牌”活动,旨在通过组织作家走进农村采访、创作,反映我省农村改革的前进历程和成就。继2007年、2008年、2009年活动将采访主题聚焦于“农村扶贫”、“先进名村”和“旅游名村”之后,今年,“荆楚作家走乡村”采风活动,把关注重点放在了农村环保问题上。二十几位作家通过调查走访,用饱含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幅绿色生态画卷,结集为25万多字的报告文学《碧水蓝天畅想曲》一书。
  • 2012,玛雅预言

    2012,玛雅预言

    预言真的会发生吗?如果发生,人类将要如何应对?现在的科学手段,是否能起到足够应对的措施?在预言应验之前,人们应当选择何种姿态面对?在本书中,这些都将一一为读者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