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2600000002

第2章 决胜西柏坡(2)

1949年1月22日,也就是李宗仁当上“代总统”的日子,李宗仁电邀李济深、章伯钧、张东荪等共同策划和平运动。同时,又命行政院派邵力子、张治中、黄绍、彭昭贤为和谈代表,等候和中共商定地点后进行和谈。又派邵力子到上海访见宋庆龄、章士钊、颜惠庆、黄炎培、罗隆基、张润等人,请他们为和谈出力。回想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近20年来,桂系曾几度反蒋,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李宗仁不得不承认其实力难与蒋介石抗衡。于是,长期以来,李、白忍气吞声,寄人篱下。而眼下,由于共产党的节节胜利,再加上被美国看中,他们时来运转,终于将党内夙敌逼下了总统权力的宝座。但是,饱经宦海沉浮的李宗仁,对自己执掌“中华民国总统”大印一事并不太乐观。他明白,蒋介石虽然不当总统了,但他还是国民党总裁,依惯例,大政方针必须经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也就是中常委审议后方可实施。由黄埔学生掌握的几百万军队,仍然听蒋的指挥。特别是他那充满杀机的“元旦文告”,充斥着同共产党决一死战的气氛。看来,是战是和,现在还很难预料啊!应该说蒋介石的“因故不能视事”及退隐故里,为国民党中的桂系首领李宗仁创造了“改弦易辙”的机会。但李上台后,蒋介石诸事不与其合作,并处处制造麻烦,蒋、李之间的斗争更加激烈。同时,李宗仁幻想“划江而治”,实现“南北朝”。正是在此背景下,李宗仁开始了同中共的和谈。

3.李宗仁借假和赢真翻身

李宗仁分析了自己的和谈筹码:美国朋友鼎力相助,自己还有那么一点军事实力,再加上与共产党旧恶不多,似乎还有回旋的余地。如果真能将和局谈下来,搞他个划江而治,自己岂不是成了党国的中兴之王啦……

正当李宗仁在南京总统府办公室作遐想之时,办公桌上的电话铃声,把李宗仁从云山雾海中惊醒。电话是张群打来的,张群向李宗仁报告:“代总统,总裁有一个文告,要您过目后发表,能否一晤?”

这个张群,不仅是蒋介石早年留学日本的同学、党内斗争中的盟友,而且是主管国民党“喉舌”的宣传部长,与蒋的关系非同一般。想到此,李宗仁尽量客气地回答:“岳军兄,不必客气,我立刻到府上去。”李宗仁乘车来到张群宅邸,张群出门迎接。李宗仁在客厅刚一坐定,张群便取出文告,说:“代总统,这是总裁的一份文告和他为您代拟的文告,请代总统过目。”张群用“代总统”一词,叫得李宗仁十分不舒服。李宗仁接过文告细读,脸色不由一沉。他抬起头,眼睛直直地望着张群,冷冷地说:“岳军兄,这文告颇有些不妥。”“怎么不妥,愿闻其详。”张群淡淡地问。李宗仁看上去十分激动,连话语中也带有颤音,说:“文告上说于本月21日起,由李副总统代行其职权,那么今后蒋先生是什么身份?没说。应该加上‘引退’字样,如‘决身先引退’。第二,依宪法,蒋先生辞职,我就不是‘代行’,而应该是‘继任’,应该写由李副总统继任执行总统职权。“耐着性子听完李宗仁的一番牢骚话后,张群不慌不忙道:“怕不好更改吧?”事已至此,李宗仁也拉下脸来,气愤地说:“名不正,言不顺,与其顶一块空招牌,倒不如还是蒋先生自己干的好。”见李宗仁发火,张群面带难色地说:“文告是总裁亲自定的稿,不好改呀。”李宗仁愤愤地说:“在这危急存亡之秋,我不是斤斤计较名位,只是我深知蒋先生的个性,他分明是在文告中预留伏笔,好把我当做他的挡箭牌。而他在幕后操纵,必要时又可东山再起!这样的事,我不干!”

见李宗仁态度强硬,张群也知道蒋介石做事太过分,本不想招揽这得罪人的差事,可无奈利害关系又在老蒋那一边,便以缓和的口气说:“德公息怒,容我与总裁再联系一下如何?”李宗仁起身告辞,等他回到总统府时,张群的电话也追了过来,报告说:“总裁说,遵照李副总统的意思修改文告,直到李副总统满意为止。德公,文告可否明日发表?”乍一听到电话中张群转述蒋介石的指示,一口一个“李副总统”,联想到刚才此公一口一个“代总统”,李宗仁心中火冒三丈,想骤然发作。可转念一想,眼下正是多事之秋,党国危亡,前途未卜,还是不计较为好。于是,便淡淡地应了一声:“就如此办理吧。”

次日早上,一到办公室,李宗仁便吩咐秘书拿来当日报纸,摊开读罢,气得他脸色铁青,浑身颤抖。原来,报纸刊载的文告,仍是昨日在张群处看的原样,绝无蒋介石“引退”、“辞职”等字样。

此外,更使李宗仁难受的是吴忠信以政府秘书长的名义,已于昨日将文告通令全国各级军政机关。白纸黑字的通令上,赫然盖有总统的大印,而李宗仁事前竟然毫无所知。李宗仁立即传来吴忠信,拍着通令大声责问:“礼卿兄,这份通令发出去,我为什么事前毫无所闻?”

吴忠信自知理亏,不由面带歉疚地说:“这是蒋先生的意思,要我发出后再通知你。”“蒋先生已经下野了,连发道通令这样的事他还要管?他说要瞒着我,你就瞒着我,你眼里还有老朋友吗?”李宗仁愤怒地说。

吴忠信的利害关系在蒋介石那边,怎敢造次?便一肚子委屈地诉苦道:“你是知道蒋先生的,蒋先生要我这样办,我又怎能不办?”

罢了,罢了!李宗仁仰天长叹。“礼卿兄,不管怎么说,你这样做未免太不够朋友了!你看我如何能干下去?他也欺人太甚了,我不就职就是了!”

李宗仁伤心动气的一席话,引出了吴忠信的肺腑之言,他诚恳地劝道:“德公,我们是老朋友。民国十六年,咱俩就是一起共患难,虽不够情同手足,也是兄弟一场;我愿以老朋友的名义劝你:你是知道蒋先生的为人的,你应该知道你自己现在的处境。南京现在特务横行,你身边的卫士都是蒋先生留下的人,你还在争什么呢?争得不好,在这种局面下,什么事都可能发生,甚至连你自己的安全可能都没有保证。”

果然,吴忠信一席劝解,使得李宗仁清醒了许多。这位可怜兮兮的“代总统”铁青着脸,冷笑着说:“谢谢你直言相告。他蒋某人如此欺人,我是无法干下去的!”

初掌总统大印,李宗仁原本还多少有些信心。虽然他明白,老蒋不会让他顺顺当当地主政,但毕竟是大势已去,党心民心所向,再加上美国朋友的支持,他还颇有一番抱负。可是,当他真正坐到“总统”宝座上时,尽管宝座上还有一个“代”字,便立马感到了事情的复杂。主政总统府,开局还不到24小时,便接连碰了两个钉子,好不晦气!很快,“李代总统有职无权,一切军国大事还是总裁说了算”的议论传扬出去,南京城沸沸扬扬,民间舆论纷纷为李宗仁鸣不平。白崇禧从武汉打来电话,为李宗仁打气:“要做就做真皇帝,切不要做假皇帝!”

明眼人都感好笑,李宗仁身家性命均在蒋介石手掌之中,还奢谈什么“真皇帝”!其实,李宗仁的处境还不如“假皇帝”,简直就是一个“笼中皇帝”。

蒋介石归隐溪口前的一番精心安排,使李宗仁的一举一动都处于蒋介石耳目的监视之下,权力不得实施,行动毫无自由。面对的是一个收拾不了的烂摊子,可是又不得不收拾。于是,立志在非常时期力挽狂澜,准备做党国中兴之主的李宗仁思虑一番,确定了三大要务:第一,与中共谋和,结束内战,其底牌是划江而治,搞他一个南北朝,这也是美国朋友最希望的;第二,谋求内部团结,加强民主改革,收拾民心;第三,争取美援,制止比共军威胁更大的通货膨胀。

上台伊始,为争取军心民心,并向共产党方面表示友好的姿态,李宗仁先签发了两个手令:命令行政院院长孙科,立即自国库提款,“代总统”亲赴武汉前线犒赏三军;命令参谋总长顾祝同,立即释放张学良、杨虎城。李宗仁采取的这两个行动,有很大的象征意义和宣传价值,这是他上台后的“亮相”。前者是为了振奋日益衰落的军心,后者是为了在国人特别是共产党面前表示和谈的诚意。当然,他也不是不知道,释放张、杨二人无疑是在老蒋的伤口上撒盐,肯定会招来溪口方面的强烈反应。可是,搞政治,讲的是大势大局上的利害关系,还是应以党国大局为重。于是,斟酌再三,李宗仁还是决定打这两张牌,力图以点带面,加强自己的地位,捞取政治资本。不久,李宗仁的两个手令有了回音。国民党元老、行政院长孙科,板起面孔告诉他:国库已空,无款可拨,除非开动印钞机!参谋总长顾祝同向李宗仁报告说:代总统的手令已分别转给台湾省主席陈诚和四川重庆市长兼警备司令杨森。话虽然委婉客气,但仍是个软钉子。李宗仁不甘心,马上派秘书程思远飞台湾,当面向陈诚交涉释放张学良一事。一向待人谦逊的陈诚,这回却毫不客气地对程思远说:“张学良幽居新竹,受到很好的照顾,你就转告德公,不要再坚持了。”程思远无奈回到南京,把陈诚的话如实向李宗仁报告。李宗仁的劳军与释放政治犯两招,没想到一招也未落实。

李宗仁沉思良久,现在惟一可行之路,便是硬着头皮与共产党和谈。经过一番考虑,他吩咐程思远:“你起草一份给毛泽东的电报,就说我接受他们提出的和谈条件,希望尽快开始和谈。电报写好后立即发出去。”程思远迟疑地说:“和中共和谈,这样重大的事情,按正常程序应该先经过……”李宗仁挥了挥手,带着几多愤慨,说:“全免!要是和中常委、行政院商议,就什么事也办不成。我是总统,就以我的名义给毛泽东发电!”李宗仁也不是庸碌之辈,他心里明白,局势错综复杂,危在旦夕,当前最紧迫的是阻止解放军的进攻,以获得宝贵的喘息时间。目前的局势已经不允许李宗仁在谈判的条件上讨价还价,惟一地选择是接受中共的条件,开始和谈。李宗仁对和谈采取的策略是:先谈起来再说,同时尽快争取美援。在李宗仁看来,美援是“惟一能使气息奄奄的病人活过来的药物”。

1949年1月27日,李宗仁向毛泽东发出了呼吁和谈的电报。在这份由程思远起草的电报中,他多少带有诚意地称:“自弟主政之日起,即决心以最高之诚意,尽最大之努力,务期促成和平之实现……务望先生号召贵党同志,共同迅速促成和谈,即日派遣代表商定地点,开始谈判……贵方所提八项条件,政府方面已承认可以作为基础,进行和谈,各项问题,自均可在谈判中商讨决定。”

这个电报李宗仁未与孙科商量,也未经中常会和中政会讨论,蒋得知后立即打电话和孙科联系,要孙抵制李宗仁,将行政院迁往广州。孙科惟蒋命是从,便于28、29日和内阁要员离开南京到上海,并议决于2月4日将行政院迁往广州。蒋也决定将中央常务会议移往广州举行,以便进一步控制行政院。这种迁院决议,孙科连李宗仁“代总统”也不告诉,实在是根本不把李“代总统”放在眼里。但留沪多数立委,仍愿到南京支持李宗仁。

同类推荐
  • 心情·百味卷(散文精品)

    心情·百味卷(散文精品)

    《心情:百味卷》收录的散文包括:“你是我梦中的期待”、“请把我的情感留下”、“将芳年写在心灵”、“珍视心中的爱”、“淡淡柳如烟”五个栏目。
  • 漫漫长路沁梅香

    漫漫长路沁梅香

    在这部父亲的文集中,蕴藉着一种传承中华民族最原始的、最朴素的、最自然的爱的基因;有着一种托附天宇浩荡,历经大地调息,呼心高山流水情的风扬;更有着一种枝映心辉,月染夜色,光放乾坤的心之灵磊。
  • 倾斜的中原

    倾斜的中原

    去年以来,我萌生了养鸽的情趣,就写信给在洛阳工作的弟弟要鸽子,我知道,弟弟养了不少好品质的信鸽。不久,弟弟从洛阳来郑州,特地为我送来一只不一般的信鸽,他说,这只有四年鸽龄的雄鸽,曾在武昌至洛阳的1000华里竞翔赛事中获得了好名次。
  • 迪尔伯特的未来:下个世纪战胜白痴的生存之道

    迪尔伯特的未来:下个世纪战胜白痴的生存之道

    本书中,有一点会变得日益明显,即你的竞争对手同你一样一脑子浆糊。轻信的顾客比比皆是,不管产品多么毫无价值,多么愚蠢透顶,他们照买不误。简而言之,该是诺查丹玛斯靠边站的时候了。作者披上他的预言家长袍,以极具穿透力的眼光洞察一切,从技术到工作间,从选举到两性大战,从宠物保护到其他星球上有无智慧生命的可能性。书中融笑料和事实于一体,它弹奏出我们社会的热门音符,令读者忍俊不禁,惊诧不已。
  • 春风沉醉的晚上

    春风沉醉的晚上

    《郁达夫精选集:春风沉醉的晚上》一书收录的都是郁达夫最为经典的名篇佳作。其中“第一辑:成长?我的梦,我的青春”收录的是郁达夫于1934至1936年写的8篇自传性质的文章,基本记录了作者本人成长历程;“第二辑:漂泊?一个人在途上”收录的是郁达夫的散文名篇;“第三辑:挚友?风雨故人”收录的是郁达夫回忆徐志摩、鲁迅、徐志摩等友人的文章;“第四辑: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收录的是郁达夫最为著名的小说作品,例如《春风沉醉的晚上》《沉沦》等等。
热门推荐
  • 今侠在

    今侠在

    血镇山河刀剑笑,洗月轻盈云飞绕。古道西风,一剑封喉,谁有美酒送姑娘。夜未央,天道凉,君老我独少。何为道,人间繁华是沧桑,但求无愧心不老。
  • 胜者为王败者下堂

    胜者为王败者下堂

    柳家有四郎,大儿练剑西厢,中儿嘴馋厨房,三儿奋笔窗下,小儿逗鸡撵鸭、斗嘴掐架不在话下,吃喝嫖赌更上一楼。谁知就是这个不学无术的小霸王,改头换面变成了美娇娘?虽然还是个小霸王,可是愣生生霸进了某个人的心里。“让小爷出去?不好意思,小时候进去的,现在长大了卡在里面出不来了!赶紧的,给小爷下朝堂回家去暖床,小爷不发威当我是病猫啊”“一口一个小爷,你还当上瘾了是吧?一天不打上房揭瓦,回去本王就把你吊到床上打。”哎呦,人家羞羞脸!!!这是个少年变少女、打怪升级撩老公的奋斗史。
  • 西归行仪

    西归行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杨子荣传记

    杨子荣传记

    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英雄,否则这个民族就不会强大。当国家危难之时,懦弱者选择了逃避、妥协甚至投降,英雄们却挺身而出,用热血捍卫民族的尊严,人民的幸福。本书详细地记录了英雄模范人物杨子荣不平凡的一生,再现了他非凡的人格魅力和精神世界。
  • The Diary of a Man of Fifty

    The Diary of a Man of Fift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原来碗筷也顽皮

    原来碗筷也顽皮

    罗家七女—罗天婉“我诅咒你的肚子里的孩子,让她看着自己的亲人一个一个的死在自己的面前让她尝尽背叛和无助,最后痛苦的结束一切”……多年后她是一个吸血鬼,让罗冉这个罗家真正的继承人没有父母的陪伴还害他失去了自己的亲生爸爸,可他依旧那样照顾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巨星之宠翻天

    重生巨星之宠翻天

    【女王归来,男主强大腹黑,一对一,极宠文】她和同父异母的姐姐容貌有五分相似,命运却半分不同。姐姐是掌上明珠,天之骄女,粉丝无数的“天使”女星。她却只能活在暗处,替家族替姐姐做一些见不得人的事,直到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被家族抛弃乃至落海而亡。谁想她竟能重生到命运转折那天。逆旅归来,她不会再为家族去偷那传说中手可通天的暗夜帝王的东西,而是凭借从小练出的强大身手,娱乐圈中翻云覆雨,夺回原本该属于她的一切,让那些得罪过她的人尝尝永坠地狱的滋味。***精彩片段***片段一:唐家和姐姐不是对眼前被称为“暗夜帝王”的男人又敬又畏怕得要死吗?“认识我吗?”她唇角微弯,用那张化妆后和姐姐愈发相像的脸,对满脸冷漠的人冷冷一笑,毫不客气地欺上那据传手腕强势,却从小身体羸弱的男人,一把将他推倒在了沙发上。“…蝴蝶很美。”男人却突然动容,修长的手拂过她肩头若隐若现的紫色蝴蝶,“你的眼睛更美。”“该死!”她竟忘了自己肩上的蝴蝶,是“天使”姐姐绝不会有的东西。…一夜之后,无暇香肩上的紫色蝴蝶,突然出现在某化妆品最新的海报上,红遍全球。片断二:“她柔柔弱弱的模样,挺适合演执扇宫女的,不是吗?”某女微笑,看向自己曾经的姐姐。“这……”副导演皱眉,临时换角,换掉的还是个曾经有点名气的女星,不太合适吧。下午正式开拍的时候——“您说的真是太对了,越看她越适合执扇宫女……”副导演凑上去讨好地指给她看,那个站在角落里的小小执扇宫女,正红着眼睛装着可怜。此时她是倾国倾城的皇后,而昔日红遍全国的清纯玉女,却自始至终,只是一个半脸不露的小宫女。副导演看着她唇角露出的淡淡笑靥,悄悄伸手抹了把汗,中午电话里那个冷漠却充满威慑的男子声音言犹在耳:“让她不开心,这个剧组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片断三:“吻戏删掉。”“…好。”“拥抱删掉。”“…”“牵手,不准。”“…那我和他干脆隔三米对戏好了!”“甚合我意。”
  • 战国第一纨绔

    战国第一纨绔

    公元前361年,战国时代,大争之世。这一年,一个满心壮志的年轻人孙膑刚刚告辞了师傅下山,准备去魏国安邑投奔自己的师兄庞涓。这一年,庞涓还是魏国的大将军,位高权重。霸主魏国威震天下的时代已经持续了六十二年,看起来还将持续下去。这一年,秦孝公刚刚颁布了招贤令,商鞅尚未入秦,还是魏国相邦公叔痤的家臣。这一年,田因齐尚未继位成为那位青史留名的齐威王,还在魏国之中苦逼充当一名质子。也是在这一年,吴杰穿越到了一个魏国纨绔子弟的身上。“我本来只想好好的当一个纨绔,但时代要我成为一位注定要载入史册的精英,我也不想的啊。”——《华夏史·吴杰世家》QQ交流群:672482759
  • 狂女猎夫

    狂女猎夫

    而他,也知道此刻坐在他上面的女子到底是什么身份。A市重案组的超级女警,绰号毒野猫,不光是黑道之人个个闻之骇然,就连在白道里面,她也威望也是很高的,谁叫她自出任以来,从来没有一次败仗呢!而且,她那火辣豪放的个性,也是出了名的。所以,当她故意在夜总会出现,虽然是化了很浓的妆,但是,他一眼便知道她是谁了。不过,不得不说,她是一个很有趣的女人,而且,自见到她第一眼,他的心里却突然萌生……
  • 金匮玉函经二注

    金匮玉函经二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