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5900000002

第2章 蔺相如不做困境中的囚徒

秦昭襄王一心要使赵国屈服,接连侵入赵国边境,也的确占领了一些地方,但是他并不知足。公元前二百七十九年,他又耍了一个小花招,请赵惠文王到秦地渑(今河南渑池县西)池去会见。赵惠文王开始怕被秦国扣留自己,不敢贸然前往。廉颇和蔺相如却认为应该去,如果不去,反倒向秦国示弱,长了敌人的威风。

无奈,赵惠文王决定硬着头皮去冒一次险。他叫蔺相如随同他一块儿去,让廉颇在本国辅助太子留守。为了防备意外,赵惠文王又派大将李牧带五千精兵护送,相国平原君带几万兵士,在边境接应,可谓万无一失。

到了预定会见的日期,秦王和赵王在渑池见面,并且举行了宴会,二人高兴地喝酒谈天。

秦昭襄王喝了几盅酒,带着醉意对赵惠文王说:“听说赵王弹得一手好瑟,请赵王弹个曲儿,给大伙儿凑个热闹怎么样。”说罢,真的吩咐左右把瑟拿上来了。

赵惠文王不好推辞,只好勉强弹了一个小曲儿。

这时,秦国的史官走了过来,当场就把这事记录下来,并且阴阳怪气地念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和赵王在渑池相会,秦王令赵王弹瑟。”

赵惠文王并没有料到这一着,气得脸都发紫了,却又无法发作。正在这个时候,蔺相如拿了一个缶(缶:硒u,一种瓦器,可以打击配乐)突然跪到秦昭襄王的跟前,他说:“赵王听说秦王擅长秦国的乐器,我这里有个瓦盆,也请大王赏脸敲几下助兴吧。”蔺相如这一着,也完全出乎秦昭襄王的预料,襄王勃然变色,虎着一个脸,对蔺相如不予理睬。

蔺相如紧紧地盯着秦昭襄王的眼睛,射出愤怒的光芒,说:“大王未免欺人太甚,秦国的兵力虽然强大,可是在这五步之内,我可以把我的鲜血溅到大王身上去!”

秦昭襄王见蔺相如这股势不可挡的劲头,十分吃惊,只好拿起击棒在缶上胡乱敲了几下,根本不成调子。蔺相如丝毫不给秦昭襄王留面子,回过头来煞有介事地叫赵国的史官也把这件事记下来,说:“某年某月某日,赵王和秦王在渑池相会,秦王为赵王击缶。”秦国的大臣见蔺相如竟敢这样伤秦王的体面,很不服气。有人站起来说:“请赵王割让十五座城池给秦王上寿。”蔺相如也站起来说:“请秦王把咸阳城割让给赵国,为赵王上寿。”

秦昭襄王眼看这个局面十分紧张,他事先已探知赵国派大军驻扎在临近地方,真的动起武来,恐怕也得不到便宜,就喝住秦国大臣,说:“今天是两国君王欢会的日子,

诸位不必多说。”这样,两国渑池之会总算圆满而散,彼此没有动起手来。

蔺相如两次出使,保全赵国不受屈辱,立了大功。赵惠文王十分欣赏他的勇气,因此也十分信任蔺相如,拜他为上卿,地位在大将廉颇之上。

廉颇不服气了,私下对自己的门客说:“我是赵国大将,立了多少汗马功劳。蔺相如有什么了不起?倒爬到我头上来了。哼!我见到蔺相如,总要给他一点颜色看看。”

后来这句话传到了蔺相如的耳朵里,于是,蔺相如就装病不去上朝。

有一天,蔺相如带着门客坐车出门,真是冤家路窄,老远就瞧见廉颇的车马迎面而来。他叫赶车的退到小巷里去躲一躲,让廉颇的车马先过去。这可把蔺相如手下的门客气坏了,他们责怪蔺相如不该这样胆小怕事。

蔺相如却有一套自己的理论,他对手下的门客们说:

“你们看廉将军跟秦王比,哪一个势力更大?”大家一齐说:“当然是秦王势力大。”

蔺相如说:“对呀!天下的诸侯都怕秦王,为了保卫赵国,我却敢当面责备他,怎么我见了廉将军反而害怕了呢。因为我想过,强大的秦国不敢来侵犯赵国,就因为有我和廉将军两人在。要是我们两人不和,秦国知道了,就会趁机来侵犯赵国。就为了这个,我宁愿容忍一点儿。”

后来,有人把这些话传给廉颇,廉颇听了蔺相如的话之后感到十分惭愧,决定向蔺相如请罪。他赤裸上身,背着一个荆条,跑到蔺相如的家里。他见了蔺相如就说:

“我是一个粗鲁人,见识少,气量窄,哪里知道您竟这么容忍我,我实在没脸来见您了,请您责打我吧。”蔺相如连忙扶起廉颇,说:“咱们两个人都是赵国的大臣,将军能体谅我,我已经万分感激了,怎么还来给我赔礼呢。”两个人都激动得流下了眼泪,从这以后,两人就做了知心朋友。

这就是负荆请罪的典故,可以说,这是一个典型的二人博弈的实例。

博弈一词来源于中国古代,指下围棋。直到二十世纪美国数学天才冯·诺伊创立了“最大最小定理”,才奠定了博弈论的第一块基石。博弈论也称为对策论,是一种数学方法,因为它经常用于分析并选择在竞争环境下最适宜自己一方的策略,因而被广泛地引入经济学领域,成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让我们看这样一个一对一博弈的故事:警察抓到两个犯罪嫌疑人,刘刚和苏生。警方对两个人隔离审讯,开始两个人都矢口否认自己的盗窃行为。警方向他们交代:如果主动坦白自己的罪行,只判一年徒刑;如果拒不坦白自己的罪行,而被同伙检举出来,就要被判处十年徒刑;如果你们两个都坦白自己的罪行,你们两个都将被判五年徒刑。

刘刚和苏生面临两种选择:抵赖或者坦白。

两个处于隔离状态的嫌疑人都担心对方检举自己的罪行。这时,他们考虑最多的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是理性经济人从利己目的出发的唯一选择。所以两个人都会有这样一个思考过程:如果对方招了,我不招,他被判一年,我将被判十年;如果我招了,对方不招,我将被判一年,而他将被判十年;如果我招了,他也招了,也要比他招了,我不招的结果要好。所以两个人都做出了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坦白。然而,他们两个最终都面临着五年的监狱生涯。

这就是着名的“囚徒困境”。虽然两个人都抵赖的结果是最好的,但是这是一种不可能的选择,因为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去冒险,因为他担心对方坦白。这种结果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是唯一的选择,没有第二种选择,所以人们将这种结果称为非合作博弈均衡。非合作均衡是陷入僵局的一种均衡。双方都采取不合作态度,人们首先想到的都是利己,但是最后不但没有获得利己的结果,而且还损害了对方的利益、整体的利益。

囚徒困境告诉人们:在给定他人战略决策的情况下,所有参与博弈的各方没有人再选择其他战略以使自己获得更大的利益,从而没有人希望打破目前的这种均衡状态,这就是“纳什均衡”。在“纳什均衡”状态下,人们都从自身角度考虑,选择对自己最优的战略决策,但是由这些最优战略组合而成的决策却不一定是一个总体最优的结果。也就是说,在纳什均衡状态下,参与博弈的各方都做出了“不合作”的选择,而这种不合作使参与博弈的各方都因此受到伤害,大家都受到了损失;相反,如果参与博弈的人们选择“合作”,双方则会因此得到额外的收益。

蔺相如和廉颇虽然没有学过博弈学,但是他们却是懂得合作的博弈者,他们不是消极地面对眼前的困境,他们不做困境中的囚徒,而是积极地合作,摆脱眼前的困境,从困境中寻求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对策、力量,获得自由。

“囚徒困境”的故事还告诉人们,任何一种制度、事件要想得到一个大家都满意的结果,就必须是一种“纳什均衡”,用通俗一点的话说,所谓纳什均衡就是一种“僵局”,在给定别人不动的情况下,没有人有兴趣动。大家都僵在那里了,从而保证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如果一个制度安排或者一个事件的处理结果不是一个纳什均衡,

人们就会不断地根据对方采取的某种措施而设计出一种应对的措施、对策……双方在这种一来一去的无限报复中不断升级,最终两败俱伤。

你想,如果面对廉颇的所作所为,蔺相如也针锋相对和廉颇对着干,结果会怎样?你报复我,我再报复你,怨怨相报何时有个了断?现在蔺相如无论如何也不采取行动,在这种情况下,廉颇也没有办法,最后只能也选择了不动。这就是纳什均衡。

西方主流经济学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自私的,遇到事情首先想到的都是自己的利益。

当然,廉颇也不能例外。他虽然是赵国的一员大将,但是首先他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血气方刚的男人,当看到蔺相如凭借渑池之会而扶摇直上的时候,他的内心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斗争的结果是失去了平衡,他觉得自己出生人死,为赵国立下的功劳比蔺相如大,地位应该比蔺相如高,而现在却恰恰相反,他觉得很没有面子。但是这些憋气的话他不敢和赵惠文王发泄,所以他把发泄的对象确定在蔺相如的身上。

幸好,蔺相如是一个精于算计的文臣,而不像廉颇那样感情用事。其实,蔺相如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一事当前,人们想到最多的首先是自己的利益。

面对廉颇的所作所为,蔺相如会怎样应对呢?是与廉颇针锋相对,还是化干戈为玉帛?蔺相如进行了全面的利弊权衡。是的,蔺相如并不是怕廉颇,也并不是蔺相如的姿态比廉颇高;那么,是蔺相如把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与廉颇计较吗?其实也未见,最重要的原因是,他认为选择回避,选择化干戈为玉帛对自己最有利,自己的收益也最大。

首先,蔺相如是赵惠文王信任的宠臣,而且刚刚提拔为上卿,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如果此时与廉颇发生冲突,一定引起满朝文武的纷纷议论,认为自己官升脾气长了,会认为我蔺相如没有涵养,谁对谁错是根本无法说清楚的,这就仿佛是鹬蚌相争,很容易让渔翁得利。因此不想让“渔翁”得利的唯一办法,就是不给他人可以利用的机会。

其次,如果与廉颇发生龃龉,无论胜负,从此都将和廉颇结成仇怨,为自己树立了一个可怕的敌人,从此这个敌人会处处以邻为壑,给自己制造麻烦。即使你蔺相如棋高一招,总能把廉颇制服,那也不是最好的结果,因为对方总会想办法找机会报复自己,这是蔺相如不想看到的。

再次,蔺相如充分地利用了这个送到眼前的机会,他故意躲避廉颇,先是不去上朝,然后是遇到廉颇的时候“退到小巷里去躲一躲”,让大家看到了蔺相如的高风亮节和宽容大度,与廉颇的小肚鸡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谓是不战而胜的妙计。

最后,如蔺相如所说,他想到了国家的利益,他说:

“因为我想过,强大的秦国不敢来侵犯赵国,就因为有我和廉将军两人在。要是我们两人不和,秦国知道了,就会趁机来侵犯赵国。就为了这个,我宁愿容忍一点儿。”而且,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想,如果赵国被秦国打败的话,对蔺相如来说也没有什么好处,他还要重新奋斗,这也不是他所希望的。

蔺相如的选择是正确的,后来,面对蔺相如的选择,廉颇也无话可说,他也放弃了竞争而选择了和好,上演了一出历史上最有名的“将相和”,这件事情过后,蔺相如和廉颇都获得了极大的收益,他们不仅进一步获得赵惠文王的信任,获得了满朝文武的好评,得到了彼此的信任与友谊,也为国家的安定团结创造了一个极好的氛围,而且名垂青史。

古时候人们说他俩这是“将相和”,用现在时髦一点的经济学术语说,这就叫“双赢”。

用亚当·斯密的话说:市场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指引着人们的经济行为。这只“看不见的手”自发地调节着每一个人的理性选择,虽然市场中的人们都是自私的,但是人们自我选择的结果却造成了整个社会利益的最大化。这个理论在市场范围无限大的时候的确是正确的,因为在无限大的市场面前,每一个人都只能是市场的接受者,而不能成为左右市场的力量。但是,当“市场”变小了的时候,当参与竞争的对象变成几个人的时候,情况变了。因为人们在采取对策的时候常常会考虑到对方的想法、行为、对策;而对方也会思考你的想法,可能采取的行为、对策……这就形成了一个无休无止的恶性循环。就像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你打我,我打你,我再打你,你再打我……两个国家就这样饱受着战争炮火的痛苦与折磨。

怎么消除人与人之间的痛苦与折磨呢?最好的选择就是合作。

同类推荐
  • 若有所失:漫步在历史和经济的丛林中

    若有所失:漫步在历史和经济的丛林中

    从英国的金本位制不经意的确立到其与国际金本位制的渊源,从美国历史上刹那出现的唯一改革到日本历史上的以退为进,从东亚金融危机到由希腊引发的欧元危机,从人口涨落到国家沉浮,作者旁征博引,所述看似是迷失在历史大潮中的细节,背后却有与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隐喻。
  • 《盗梦空间》与亚当·斯密:电影与经济的思想共鸣

    《盗梦空间》与亚当·斯密:电影与经济的思想共鸣

    "身为经济世界中活动的一分子,本该能看懂经济舞台上发生的一切,并理智地参与其中,不幸的是,我们的经济世界被分割成两半:一边是高谈阔论的专业人士,在高端的圈子内自说白话、我行我素;另一边是懵懵-瞳懂的普通人士,在平凡的世界里朦胧地 理解经济世界发生的变化。《盗梦空间与亚当·斯密》这本书,就是要将思 考力和参与权还给经济高墙外的普通大众——《盗梦空间》与国际货币体系演变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与中国经济增长 《绿野仙踪》与金本位复辟打开电影看经济,我们能发现不同空间里的同一种逻辑!
  • 国际市场营销学

    国际市场营销学

    对美国消费者来说,在选择同样性能和价格的商品的时候,“美国制造”这个标签往往是决定他们取舍的微妙因素,这就是本土品牌的价值。
  • 重口味经济学

    重口味经济学

    在当今这个复杂的世界里,存在很多奇怪的人和事,如果你看不懂,那么很有可能糊里糊涂地被利用。本书便结合社会现实,通俗易懂地讲述了各种重口味经济现象,少了些小清新,多了些重口味,给大家新鲜刺激的阅读感受的同时,让你花钱有门道,赚钱有套路。
  • 走向新农村的希望之路:宁夏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

    走向新农村的希望之路:宁夏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城乡发展的差距却在不断扩大。
热门推荐
  • 网游之正义对决

    网游之正义对决

    ——————————————-随缘——————————————-
  • 贞观祸害

    贞观祸害

    贞观四年,一代祸害横空穿越,成为一代贤相杜如晦的长子杜构,开始了没羞没臊的幸福生活。这是一个祸害闹出来的传奇故事!这是一个祸害玩出来的全新时代!这是一个祸害闯出来的盛世大唐!这是一本轻松搞笑种田文,在史书打扮的历史中信笔涂鸦!书友群:640299482
  • 今古奇观

    今古奇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孩子最爱读的中国文学名著

    孩子最爱读的中国文学名著

    为了让孩子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文学知识,了解更多的文学名著,我们本着科学务实的态度编写了此书。为了适应孩子们的记忆特点,增强青少年的学习兴趣,本书在语言叙述上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并且采用适合青少年阅读的方式安排内容板块,力求做到让孩子更轻松地阅读本书。希望本书能够得到青少年读者的喜爱,从中汲取精神养料,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树立远大的志向。
  • 托尔斯泰经典儿童故事集

    托尔斯泰经典儿童故事集

    这部书选取了托尔斯泰经典启蒙读物中的故事和寓言,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多得的一部儿童读物,这里面有家喻户晓的伊索寓言、有经他改编过的印度寓言、有他亲身经历过的小故事、也有他编创的儿童故事。这部选集的写作风格轻松愉快,偶尔来点幽默,但他从不傲为人师。这些奇妙的故事显示了托尔斯泰对儿童独特的创造力和道德识别力的充分尊重和欣赏,也体现出他在开拓教育事业上的尽心尽力。其中的故事《高加索俘虏》被拍成过精彩的电影。
  • 温故(之三)

    温故(之三)

    人类始终生活在历史的投影里。这投影,既非上帝的恩赐,也不是什么神做的手脚,而是源自人类将自己与动物区分开来的那个重要特征——记忆。历史的投影有过远有近,远的如原始祖先迈向文明渺然足迹,所的如昨天刚刚发生的事情。时间之流,不舍昼夜,不仅把已经发生的,而且终将把正在发生的以及行将发生的一切,都裹挟而去,统统融入历史的投影。最早意识到这投影价值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的至圣先师孔夫子,他老人家一句“温故而知新”,虽平白如话,却如醍醐灌顶。历史既是人类活动的归宿,更是面向未来的智慧之源。谈到历史与现实的关系,英国作家奥威尔的表述则更加直截了当,他说:谁掌握了历史,谁就掌握了现在。
  • 爆笑囧情:一代妖后养成记

    爆笑囧情:一代妖后养成记

    穿越前,他是高富帅,她是白穷美。穿越后,他成了九五至尊的北魏皇帝,而她,则是他后宫中燕瘦环肥莺声燕语的众多女人之一。他少年聪慧,杀伐决断,冷情弃爱,谈笑间指点江山。她美丽依旧,顽皮依旧,桀骜依旧,媚笑中招蜂引蝶。他怒:你是我的女人,怎么可以如此的水性杨花?她不屑: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女人为什么不可以三丈四夫?终有一天,她成了他墙上一抹蚊子血;而他,则成了她头上一只跳蚤虫。
  • 何时佳时

    何时佳时

    宋佳时在喜欢上何时时,发现特别想做一件事,那就是……把自己扇飞天!她从前是做过多少件缺心眼事?!别的女生追何时,她想着自己看戏却没有爆米吃。老师安排何时给自己单独补习,而自己却因为会回家太晚而拒绝。在抗议无效后,竟然只顾着睡觉而错过了与何时待在一起的大把时间……但幸好,为时不晚。别的女生追何时,她“不小心”用书砸到了人。在表现了自己有很多不懂的题目后,拐弯抹角让他同意了给自己补习。在请教问题时,“不经意地”与他头贴头,却一脸的不知情……某一天,何时将宋佳时抵在墙上,插着口袋一脸淡然地说着:“宋佳时,,我们挺合适的……”
  • 三水小牍

    三水小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在爱情里落了单

    我在爱情里落了单

    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永恒,爱情也如此。如果它流动,它就流走;如果它存著,它就干涸;如果它生长,它就慢慢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