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6800000002

第2章 重大使命(1)

两个人同乘一列车到达三江县城亮子里,我们的故事有了不同寻常的开头。日本人载客的火车一天只有一趟停靠,从新京(长春)至大连,时间是傍晚。今天晚了点,到达时晚上八点多钟,深秋的飕飕冷风中的站台上稀稀落落的几个人,下车乘客和接送亲友的总共十几个人,其中两个人就是我们的故事主角,准确说一名中国人和一个日本人。

没有人前来接他们,交车票出站,人力车夫上前揽活儿,老板、大爷不住声地叫。当时有高级的交通工具--玻璃马车,带篷儿四周镶着玻璃,由一匹骡子拉,骡子走路又轻又稳,骡子还要红色,那样才讲究、气魄。他们彼此不认识,却一起走到同一辆玻璃马车前,都是要乘坐相当今天宝马档次的出租车。

“老板,你们是一起的?”车夫问。

日本人望眼比自己年轻的中国人,从装束和拖拽的皮箱判断是个有钱的人,但没让车给对方的意思,冷冷地回答车夫问话:

“不,不是一起的。”

天黑加上流利的中国话,车夫同叫车的人都未发现他是日本人。看清是不是日本人,在那个年代不一样,谁敢不尊重日本人?车不想赶了吗?一般日本商人还好说,要是宪兵什么,有掉脑袋的危险。

“走吧,到铃木印务所。”日本人不客气,拉开玻璃马车门抬腿上去。

马车夫低声对另一个叫车的人说:“你等下一辆吧!”

拖拽皮箱的人没吭声,已经没有下一辆玻璃马车,拉脚的车倒多得很,比玻璃马车低一档的是不带篷、两匹马拉的车,当地人称为二马车。

“大爷,坐车?”车夫上前揽客道。

“嗯,索家大院。”

“上车,坐稳!”车夫提醒道,“驾!”

二马车走上1941年三江县城亮子里街道上,吊在车辕下的铜铃叮当响起,没有电的时代自然没有路灯,日本人的办公地、居住地、工厂使用电灯,中国居民没这个待遇,连最繁华的商业街也没有电,夜晚未打烊的买卖店铺门前挂着纱灯。当然极个别的权贵、商贾人物还是享受用电特权的。

有一个背着木箱子的人南腔北调在街上唱:

我买个烟袋乌木杆儿,

抓住两头一道黑,

二姑娘描眉去打鬓,

照着个镜子两道黑,

粉皮墙写川字儿,

横瞧竖瞧三道黑,

象牙的桌子乌木的腿儿,

放在炕上四道黑,

买个小鸡不下蛋,

圈在笼里捂到黑,

挺好的骡子不吃草,

拉到街上遛到黑……

坐车的乘客问赶车人:“他唱的什么?”

“十道黑。”

三江很多人会说十道黑,唱说十道黑的人不多,晚间到街上去唱的人则更少。亮子里找不到几个脸大到街上唱的人,三江人面子矮,羞于到大庭广众下唱歌。

“唱这闲词儿没人管……”赶车人说,“随处遇上日本人,警察,瞩托(为日本人提供情报的人)。”

闲词儿远离政治,怎么唱都不会惹事儿。三江是伪满洲国的三江县,空气没那么自由,随便呼吸不成。

“他耍耗子。”赶车人说。

卖艺耍猴的经常见到,耍耗子的不多见。

“三江城里顶数他自由,”赶车人像是羡慕地说,“哪儿都能去。”

“噢?”

赶车人并没说自由具体指什么,随便在街上走,无拘无束地唱歌大概就是自由吧?他说:

“亮灯的地方,索家。”

索家不远,走一会儿就到了。很远便看见高大门楼前悬挂的纱灯,里边点的不是蜡,纯粹的电灯,是县城少有几户使用电灯的人家。典型的东北三合院--坐北朝南,以正房为中轴,东西各有一组厢房。索家宅院的独特之处是普通三合院的几倍,而且是三进院,三趟正房,数十间厢房,其中两间来访者熟悉。

两个壮汉立在门前,拦住来访者。

“请通报一声,我叫富墨林……”

看门的人进院,管家冷云奇快步走出来,惊喜道:“富少爷啊!真是你呀!”

“冷管家,你好啊!”富墨林寒暄道。

“好,好,一晃你走了几年啦。”管家带他到正房一个客厅,立即叫佣人沏茶。

“我表舅身体好吧?”富墨林问。

“好,”管家冷云奇说。

“我大哥……”

“会长去省里办事,明天回来。”

“谁在家?”富墨林问二表哥、三表哥,亲哥三个,加上一个妹妹,都住在大院里,太爷身体五十多岁时身体就衰了,当家的权利交给长子索顾青,也就是我的爷爷。

“都不在!二爷在粮栈没回来……”管家冷云奇说。

当晚住在院子里主人我二爷未回来,索家天一粮栈是亮子里最大的粮栈,二爷索顾山是经理。三爷索顾在是升华印务所长,活忙就不回家了,那晚没回来,一定是活多加班。四姑奶尼莽吉任三江大戏院经理,基本吃住在那里,很少回索家大院。

“我去看表舅。”富墨林说。

富墨林说的表舅是我太爷,称呼上看富墨林的母亲姓索,当地的称呼为索家的姑奶子,是我太爷的姐姐或妹妹,实际情况不是这样,她不姓索而是姓丁,嫁给富姓的伐木工。索、丁、富三家往上找五辈都没任何亲戚,那表舅从何而来的?还真有来历,涉及我太爷的一次生死经历。

太爷淘金发了家,对大山的感情很深,尤其是冬天的山,忍不住到山里走走。百年前的太阳挂在天上很高,农历十月下的雪,转年三月才融化干净。

“大雪封着山,别去啦。”家人阻止道。

有了钱加上年轻气盛,随阻止得了。太爷带上一个仆人和一杆猎枪,进山了。白狼山披上雪衣,才恢复了白狼的纯真本色。在一只狼身上行走充满危险,也许致命的陷阱就在脚下,不是你不谨慎,而是不知不觉就陷落下去。

仆人忠诚承担生命之险把安全留给主人走在前面,探出路太爷踩着他的脚窝,朝山上走。

棒打獐,

瓢舀鱼,

胖胖的野兔钻锅底。

白狼山实际情况是野物比歌谣唱的还多,太爷带着枪野兔都不希罕打,要打打马鹿、黄羊、狼、狐狸大物。

“老爷,还往里走吗?”

“走,怎么不走。”

仆人的步履慢下来,雪越来越深,没了腰弦,他担心的不是自己而是主人安全,脚踩的地方不是平整的山石,深一脚浅一脚,下面的情况不明,一旦失足落入雪瓮子里……主人坚持往前走,他服从命令。

一只火狐狸出现,这个灵性动物有时PK人类智慧,或者说晒它们的本事,至少眼前火狐狸是这样,后来的结果证明了它的目的。

“跟上它!”太爷丝毫未察觉动物的阴谋,枪滑下肩头。

火狐狸向左侧的林子跑去,速度很慢,故意给人类留机会赶上自己,条件是离开人类选择的行走路线,跟着动物走意味着什么?一步步走入陷阱,阴谋有时看上去罂粟花一样美丽。

“往里(左)走,危险。”仆人说。

“瞅!狐狸在那面。”

“老爷,它不怀好意。”

太爷哪里会相信这些鬼话,铁器沉在手里,它时常令人感到自己强大,征服欲油然产生,火狐狸也太诱惑。他头脑很热,听不进丝毫的劝,说:

“跟上狐狸!”

火狐狸的聪明谁都惊讶,它始终和敌人保持很近又不在枪的射程内,目的是让你不放弃跟踪它。在三江民间狐狸被视为有仙气的动物,一般人不招它惹它,怕它施什么妖气遭伤害。太爷不听邪,钱多常使人疯狂,尽管白狼山有都是动物可供狩猎,他老人家鬼迷心窍地要射杀这只狐狸。通常猎狐狸为它珍贵的皮毛,做帽子很讲究,尤其是火狐狸皮帽子最暖和,戴它烧耳朵。

火狐狸不停地炫耀它皮毛的美丽,以增加人类跟踪它的兴趣,阳光下抖落毛,金属光泽一片。

太爷离狐狸愈来愈近,他越过在前探路的仆人,准备开枪,他忽然觉得脚下一沉,整个人顿时没了影儿。

“老爷!老爷!”

仆人清楚发生了什么,主人掉到雪瓮子里。这是一个一丈多深的大坑,雪覆盖着形成一个陷阱。火狐狸大笑着逃走,去向它的同伴报告成功的消息,全窝的狐狸弹冠相庆也说不定。

“老爷……”

“我在这里。”微弱的声音从雪下面传过来。

仆人确定主人的位置,如何救出他是个问题了。雪坑太深,直接拉不上来,施救不当自己也要滚落下坑里,结果只有一个,跟主人一起冻死。此地离亮子里很远,来的路上经过一个小山村,只三五户人家,而且距离很远,大雪封山季节谁也不会冒险到这里来。

“该死的狐狸!”仆人恨骂了一句罪魁祸首。

太爷被一片白色包裹,他知道身陷雪里,好在雪里不缺氧气,呼吸自如。需要从雪窠里钻出来,挣扎一阵露出脑袋,身子还陷在积雪里。

“老爷!”

“你别靠近……你再掉下来,可就麻烦啦。”身处冰雪中太爷头脑异常冷静,“要有绳子就好啦!”

仆人在想绳子,附近连个人影都没有,何谈搞到绳子。没有绳子还真不行,无法把主人拉上来。他首先想到木杆之类,近处难寻细木头,找到了不愁砍下,上山带着斧子。山林中还有什么东西可代替绳子?在南方就好办了,找藤条啊!白狼山没有藤条,仆人想到一种植物--野葡萄,它的蔓子爬得很长且很结实。他说:

“老爷,我去弄葡萄蔓子!”

白狼山不缺野葡萄,但是他们出事地点附近没有野葡萄,需要到远一点儿的地方去找。仆人不知不觉中走到猴跳崖前,这里生长着野葡萄,准确说蔓子爬到崖顶,根儿在半山腰,想弄到长长的葡萄蔓子,必须下到半山腰去。

同类推荐
  • 陪读记

    陪读记

    光慧从卫生间出来,见殷伟扛着电风扇,殷勤背着书包,父子俩已经走到院子门口了。光慧舒了口气,到厨房找了个塑料袋,把三瓶瓶装的绿豆汤放进去。她右臂勾着蛇皮袋,右手拎着塑料袋,左手拖着旅行箱,脖子上挂着坤包,弄成个货架样。“货架”到门口鞋柜边换下拖鞋,穿上高跟凉鞋,步出大门。她放下行李箱,用左手把防盗门锁了。挪出院子门。她走了两步,又回头看了一眼院子。院子里的石榴花开得红艳艳。楼顶上太阳能热水器闪着耀眼的白光。
  • 明盲

    明盲

    别墅花园的葡萄架下,高易睿躺在摇椅上,怡然自得。高易睿的别墅不大,除了一栋三层的欧式洋楼,就是这个不算太大的花园和洋楼前的一块草坪。这栋别墅原来的主人是一个富商,几年前全家移民去了加拿大,就出售套现了。虽然是二手房,卖得便宜,可也花了高易睿整整八百万大洋。这让高易睿肉疼了好一阵子。
  • 中国记忆·小说卷二

    中国记忆·小说卷二

    时光在一成不变地飞逝,人类以文学的睿智记录下时间瞬间的步履。许多许多年以后,再寻觅这些丝缕的痕迹时,在茫茫的时间之海中才得以找到消弭了的历史回声。
  • 典型的美国佬

    典型的美国佬

    怀着"美国梦"的移民们一旦踏上美利坚的国土就面临两种文化的左右夹击,接受还是抛弃?只有适者生存。本书是译林出版社华裔美国文学丛书中的一部,是一部关于"美国梦"的小说,而作者就是"典型的美国佬"成功故事的一部分。该书在美国受到读者的欢迎,《波士顿环球时报》这样评价它:"移民的经历从不雷同,一场喜剧、悲剧,也是一次愉悦的阅读享受"。
  • 随身而没

    随身而没

    1976年,“文革”结束了,大上海的一批青年职工却被送往位于内地深山的“小三线”。他们的青春与不安分,统统都被锁在深山里。男男女女,惹是生非,渴望脱离,却一再被折翼。这是一段真实的过往,许多人至今没有从当年的“发配地”回到生身之地的上海。最终成功离开的徐长卿,见证了他的师傅朱紫容在人心险恶中泥涂没顶的悲剧;被他崇拜有加、几乎无事不能的老叶,却落了个颓死医院,孤孀任人欺。是谁夺走了他们的希望?是什么造成了他们的悲剧?再强悍的人,再有才的人,却只能空让一身抱负随身而没。这是一段不该被遗忘的历史。它从一个出色的故事被揭起。
热门推荐
  • 网游之自创乾坤

    网游之自创乾坤

    有时候因为起点的不一样,看到了社会的不公,想要靠努力走向巅峰,就必须修改每个人的起点,一起进入这游戏,一起在这不一样的乾坤中,用自己的汗水,灌溉成功的花蕾吧……
  • 怎样学会和孩子说话

    怎样学会和孩子说话

    本书分析了孩子不听话的独特原因——家长不会说,并且介绍了怎样更好地和孩子说话的技巧,以及与孩子沟通的非语言的技巧等。
  • 活用老子:安心自在

    活用老子:安心自在

    本书是介绍老子智慧的文化读本,作者基于国际视野,站在世界平台上,对老子智慧进行阐释和解读。本书结合作者游学和教学实践,阐述了世界各地人民寻求老子智慧,努力在“生之有涯”的日子里,令心灵安静怡宁的努力。本书用通俗的语言讲解《老子》,并运用心理学原理,让老子的智慧更能符合现代人当下的需要,读者可从中获得养生达道、快乐安心的力量。本书的出版有益于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存在知识断层的中国人重拾经典提供便利。
  • 庙学典礼

    庙学典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

    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吞噬为道

    吞噬为道

    浩瀚的星空,人类、血族、恶魔、天使、魔兽五方各自为战,都想成为整个宇宙的绝对掌控者……一名全身百脉俱无的天生废材少年,无意中被来自天外的一道可以吞噬万物的符篆击中眉心……于是,命运的齿轮就在此刻发生了些微的偏转……
  • 看脸社会

    看脸社会

    这是一个恐怖的时代才华满溢又怎样没有一张皮就好像什么都不是一样刚刚毕业的易一和蒲徐徐踏入社会从无话不说到玩尽心机。从小就受到排挤的易一以为自己只要努力就可以改变但是因为长得丑自己却........本小说也可以叫《顶尖刀女》
  • 假名媛的回首恋:前夫最大

    假名媛的回首恋:前夫最大

    三年前,她利用一切,不惜搭上自己的婚姻、收他心、更为他生下孩子,最后却把他的爱践踏在脚底。三年后,当已死的她再次出现,那块立了三年的墓碑算什么?他爱她,宠她,可她却狠狠伤害他。某日,他正在约会,她突然出现扑进他怀里:“老公,一分钟不见就想你!”约会被她搞砸,夙睿西直接把她提起:“老公?”某女理所当然点头:“亲亲老公,我们可没离婚!”他邪气一笑:“你倒是提醒了我。”某女无辜可怜,看着他身边的女人,说的隐晦:“你不要我了么?昨天晚上我们还那个啥,很好的呀。”“你不要我一次,我不要你一次,不正好扯平了?”“……”
  • 杂病广要

    杂病广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魔王老公的新娘不乖

    魔王老公的新娘不乖

    她莫名奇妙的捡回一个妖孽男人,却在第二天发现他是白痴,看在他长得漂亮的份上,就勉强收留他好了。她也没想过,会因为这样丢了自己的心,是他太白痴,不懂她的暗示还是她自作多情,她伤心,想用酒麻醉自己,没想到,醉酒的第二天醒来,他睁着圆溜溜的黑眸对她说:“老婆,昨晚咱们洞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