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6200000007

第7章 东风压倒西风(1)

说起冷战时期美苏两国的太空争霸战,必须知道两个人。

一个叫冯·布劳恩。

1912年3月23日,冯·布劳恩出生于德国的维尔西茨。其父亲曾任政府农业大臣。他从小对天文和火箭极有兴趣。13岁时,一天傍晚,他用6支特大焰火绑在自己的滑板车上,点燃导火索后,滑板车受冲力飞了出去。柏林使馆区内的宁静气氛一下被爆炸的巨响打破,浓烟从街心冲天而起,为此他在警察局关了一夜。回家后,又被极为震怒的父亲关进书房。在父亲的书房里,他却津津有味地读起著名科学家奥伯特的《通向航天之路》。

后来,在苏黎世高等技术学校读书时,他参加了奥伯特亲自创办的德国空间旅行学会,并很快成为理事会成员。1930年,18岁的冯·布劳恩进入柏林大学,这使他成为奥伯特的真正学生。大学期间,他获得飞机驾驶执照,并受聘为德国陆军工作,其时,陆军在德国北部的佩内明德建有世界上最早的火箭试制基地,多恩伯格少将任基地司令,他当上了多恩伯格的主要助手。

1934年,冯·布劳恩获得柏林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在一些专家的帮助下,他设计改进了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成功发射高度为4200米的A—2型火箭。三年后,他即任佩内明德大型火箭试验基地技术部主任,领导了德国的“复仇使者”V—2火箭的研制工作。

V—2火箭由A—2型火箭改进而来。1942年,火箭发射成功,重13吨,最大射程320千米,被命名为“V—2”导弹。“V—2”导弹是世界上最早的实用导弹,这项技术在当时世界上独一无二。今天,人们也公认它是现代火箭、导弹的鼻祖。

同年底,V—2火箭开始投入生产。情报很快被盟军间谍猎取,盟国方面极为震惊。英国皇家空军先后派出300架次的轰炸机,对该基地进行地毯式轰炸,共投下1500多吨炸弹和燃烧弹,欲彻底去之而后快。陆军被迫将其转移到哈茨山区的诺德豪森废弃矿井中,严密监守几万名俘虏继续从事导弹生产。从1944年8月到1945年2月,共生产3000多枚“V—2”导弹。其中,1944年9月,有1300枚“V—2”导弹飞过海峡,对雾都伦敦突袭,炸死近万人,炸毁建筑物无数,一度英国朝野上下人人谈之色变……

此外,作为导弹研制总指挥,布劳恩等人当时还在设计A9和A10导弹,若研制成功,它们能从德国直接打到美国本土。只是因为1945年德国大势已去,其领空已无招架之力,该试验中心和导弹靶场频频遭盟军轰炸而无法变现。当时处于研制阶段的,还有以红外线制导的C2防空导弹、装有声学“寻的”装置的V3导弹、冰冻炸弹等许多当时最先进的武器。

德国尚未投降,盟军士兵日益逼近接近柏林时,美国和苏联各自的先头部队都负有一个暗中使命,即不惜一切代价搜罗**科学家。负责V2火箭计划的冯·布劳恩,成了美苏眼中的头号追捕目标。然而双方的搜捕计划全都落空,布劳恩等一批高级设计人员已悄悄撤退去巴伐利亚,躲了起来。不过很快让美国人大喜过望,听到希特勒在柏林总理府地下室自杀的消息后不久,布劳恩害怕覆灭前的最后疯狂——遭盖世太保的杀人灭口,带着他的火箭班子集体投奔美军。

美国人立即用飞机将布劳恩一行护送到美国境内的一个军事基地,随之,制定了一个叫“纸夹行动”的计划,用以向公众掩盖布劳恩的过去。无论是军方,还是当时的罗斯福总统,都很清楚,此人将会在美国派上大的用场,但在他出场之前,必须使这个**科学家像过河的一只鸭子,上得岸来,抖抖翅膀,一点水的痕迹都没有……

在此前后,美军占领诺德豪森,将其地下工厂搜刮得一干二净,运走的导弹成品和半成品,大批的设备、资料等,整整装满了300节火车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苏联也俘获了一批德国火箭专家和V—2导弹的资料、部件。于是,希特勒惨淡经营多年、本以为能最后让世界俯首称臣的奇门暗器,连人带物被美苏两国瓜分,为这两国后来的导弹武器和空间技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年后,冯·布劳恩加入美国国籍。次年,即任美国陆军导弹局发展处处长。

1958年,布劳恩的火箭班子研制并发射了美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探险者号”。还先后研制成“红石”、“丘比特”、“潘兴式”导弹,其中“丘比特”C型火箭,是美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的关键保障。

1970年,布劳恩升任为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主管计划的副局长,并兼任马歇尔航天中心主任。在这一任期内,他完成了航天飞机的初步设计。

另一个叫谢尔盖·帕夫洛维奇·科罗廖夫。

1906年12月30日,他出生在乌克兰的日托米尔的一个农民家庭。十八岁考入基辅工学院空气动力学专业,两年后,又从基辅转学到莫斯科鲍曼高等工艺学院学习,他的老师中有闻名遐迩的飞机设计师图波列夫。毕业以后,科罗廖夫正式加入了图波列夫飞机设计局,成了一个出色的飞机设计师和勇敢的新飞机试飞员。

科罗廖夫却不满足于在大气层中飞行,他的理想是到宇宙空间中去翱翔。三十年代初,他结识了著名的火箭理论家齐奥尔科夫斯基,并参加了苏联刚刚创建的火箭反推进研究小组,开始研究大型火箭。1932年成为这个小组的负责人,次年,这个小组与另一个实验室合并,成立喷气科学研究所,科罗廖夫担任负责科研的副所长。该所很快取得火箭研究和试验的许多成果,1936年,成功地设计出苏联的第一代火箭飞机,他自己还相继出版了《火箭发动机》和《火箭飞行》等著作。他的过人才华与出色表现,博得了军队首脑图哈切夫斯基元帅的赏识。

1937年开始,斯大林一手策划的大清洗,很快波及军界。遭到迫害、镇压的有从连长、营长到最高军事总部将领等上下级指挥员,其中,曾在西班牙和远东取得大量作战经验的将帅们几乎全部遇害。元帅中最年轻、也最富战略眼光和指挥能力,并担任苏军总参谋长的图哈切夫斯基,以间谍罪被处决。

受其株连,科罗廖夫因莫须有的阴谋颠覆罪遭指控,被判十年徒刑。其妻子克赛尼娅及三岁女儿娜塔莎净身出门,放逐出莫斯科,他被押解到西伯利亚罚做苦役。这位年仅而立之年、风华正茂的年轻设计师,来到一个名叫科利玛的荒无人烟的小岛,成了一个开挖金矿的苦工。在劳改营中,他掉光了牙齿,遭殴打导致颚骨破裂,并患上了心脏病。

几年后,经图波列夫多次申请,科罗廖夫获得减刑,被调到莫斯科的一家监狱工厂从事飞机设计工作。

不久,德国入侵苏联。在获知希特勒在德国搞导弹的情报后,科罗廖夫被调到另一家监狱工厂,以待罪之身进行军用火箭研究。在一次试验中,液体火箭发动机爆炸,他被炸得头破血流,却庆幸因自己身在现场,终于找到了爆炸的真正原因。1944年,科罗廖夫被提前释放。

“二战”结束后,能讲一口流利的德语、英语和法语的科罗廖夫,因为际遇与这批处于俘虏状态的德国专家有某些相似,彼此很快成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和同事们利用德国专家的智慧和V—2火箭的大量资料,一年时间里,研制、发射成功苏联第一枚弹道式导弹。1947年至1953年间,已是导弹总设计师的科罗廖夫,取得了一连串重要成果,包括仿制和自行设计的近程、中程、远程和战术导弹,中程导弹试验成功后即开始装备部队。

从1953年开始,他开始领导研制P—7洲际弹道导弹,1956年又将P—7号导弹改装成准备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载火箭。

这位昔日受过大清洗残酷迫害,如今却只当是娘错打了孩子,为祖国的军事实力作出瞩目贡献的科学家,先后获得列宁奖金一次,获得列宁勋章三枚和荣誉勋章一枚。在苏联领导高层也享有广泛的尊敬。在世界上第一枚洲际弹道导弹即将出厂之前,科罗廖夫请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去参观,党中央主席团委员几乎倾巢出动。多年以后,赫鲁晓夫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说:

说老实话,国家领导人当时看火箭,好似山羊看崭新的大门。我们脑子里对于这个雪茄状的巨型管子可以飞到某个地方把人击中这一点可说是毫无认识。科罗廖夫向我们解释它是如何飞行的,可以射到什么地方。我们却围着它转,就像农民在集市上买印花布一样:摸一摸,拽一拽,看看它是否结实。人们会说,来了一些技术上一窍不通的人。当时一窍不通的岂止是我们,凡是初次接触火箭技术的人莫不如此……(《赫鲁晓夫回忆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2月版)

农民出身的赫鲁晓夫真是率直得可爱,坦白得令人尊敬!

与此相比,某些领导人物则官做得越大,也以为自己的学问越大,到处能侃侃而谈,挥洒笔墨,恍若经天纬地,无所不能。而究其实,在许多场合,他们不过是看崭新大门的山羊。

1957年8月3日,这枚行程可达七千公里、能够打到美国本土的洲际导弹试飞成功。

1955年7月29日,美国公开宣布:要在1957年——国际科学界提议的“国际地球物理年”内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

科罗廖夫从收音机里听到这一消息,心情焦灼不安,彻夜未眠,赶写了一份关于加快研制苏联人造地球卫星的计划。次日将报告送给了赫鲁晓夫。苏联政府很快批准他的报告,下令组成领导卫星发射的专门委员会,大大加快在哈萨克大草原建设拜科努尔卫星发射基地的步伐。与此同时,科罗廖夫率领一批火箭专家、高级技术人员,全力解决如何以足够推力的运载火箭将人造卫星送人绕地球运行的轨道,而目前的单级火箭显然推力太小。

在一次会面中,齐奥尔科夫斯基——这位可以说是影响了科罗廖夫一生的人物,提出了“火箭列车”的设想:“一列火车可以有十节车厢,也可以有十五节车厢,一切就看载客量大小而定。这火箭,是不是也来个‘列车’呢?”

科罗廖夫豁然开朗,此后他不断完善“火箭列车”的没想,提出以串并联或并联的方式组成多级火箭或捆绑式火箭。最后,发射卫星用的运载火箭由P—7洲际导弹改装,改装后的P—7定名为“卫星号”运载火箭。它由中央芯级和四个助推级火箭捆绑而成,共用二十台主发动机和十二台游动发动机。火箭全长29.167米,最大宽度10.3米,起飞重量267吨,起飞推力达398吨,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运载火箭。

1957年10月4日上午。

哈萨克大草原拜科努尔卫星发射基地中央,矗立着一枚巨大的两级火箭。草原上的空气是透明的,初秋的阳光给火箭通体打上了一层金箔,宛如一员即将出征的大将,披上了凛凛威风的铠甲。

科罗廖夫亲自按下了发射按钮。“轰”的一声巨响,大草原为之摇晃。仅仅儿分钟后,大将便成了蚂蚁般大的东西,又几分钟,地面指挥塔就收到卫星上发射回来的呼叫信号,这是一串串嘀嘀嗒嗒的电报码。随即,整个前苏联大地在欢呼:

“成功了!CCCP成功了!从此人类进入宇宙航行时代!”

不及一个月,为了给载人航天预作试验,苏联又发射了一颗载有名叫“莱依卡”的小狗乘坐的“卫星”2号。

在科罗廖夫几近狂热、顽强地推动下,苏联航天部门在围绕一个目标加速运转,即将人真正送入太空。

在发射人造卫星上,已落后于苏联的美国人,也在积极准备将人类送入太空,不过冯·布劳恩的手下使用的试验品不是狗,而是猴子。美国人仿佛不长记性,这次又事先宣布—1961年5月2日,将首次发射“水星号”载人飞船。

人类的首次太空之旅,其艰难曲折,真不亚于唐僧师徒西天取经。

前苏联为载人飞船发射做准备的六次试验发射中,至少有四次以悲剧告终。这些航天事故在前苏联时期难以披露,只是苏联解体后,在俄罗斯的报纸上才透露出有关情况——

同类推荐
  • 邓绍基论文集

    邓绍基论文集

    本书结集了邓绍基先生数十年里发表的重要研究论文,主要收录了中国古代文学方面的研究、评论文章,其中一些文章如《建国以来关于继承文学遗产的一些问题》《“五四”文学革命与文学传统》和《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原则,提高古代文学研究水平》等,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方面曾产生较大影响。还有一些文章在文学史研究方面或在作家作品评论和考订方面提出了独到见解,是著者多年潜心研究所得,受到学界重视,弥足珍贵。
  • 从北向南

    从北向南

    本书为医疗界下海创业先锋人物、诗人山豆关于创业、故乡、文学创作话题的作品集,有短篇小说、散文随笔、诗歌、著作序言、评说等五个部分。
  • 情断无人区

    情断无人区

    本书收《雪山无雪》、《拉萨跪娘》、《昆仑女儿树》、《情重昆仑》、《一个大学生在西藏的故事》等17篇散文。是什么吸引一个年过60的老作家100多次闯入“生命禁区”?奇特环境里的奇特爱情;进藏路上的惊险故事;还是几代驻藏官兵在特殊生存状态下的各种事迹。
  • 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年轻时的思绪

    年轻时的思绪

    仰望碧空如洗的蓝天,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看着案头整理好的文集,我很欣慰。这当是自己作为妈妈送给儿子步入少年的一份礼物吧!同时,也算是自己人生历程中收获了的褒奖和鼓励后的回报。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细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作为家庭的一分子,我们每个人都享有自己的权利和承担应尽的义务。人人都盼望有一个幸福美好的家,却不是所有人为此付出努力都能追求到想要的结果。对此我深有感触。
热门推荐
  • 天国寄情

    天国寄情

    为了我这心愿更多的传播,也为了郭冬芹永远的活在我记忆里,永远在这个世上留下她的生命痕迹,生命价值,就将忆念她的文章集束为一体,编成了这本书。我想,倘有一个人从她的教训中得到启示,减轻痛苦,延长生命,那她就会和获得新生一样快慰!
  • 穿越之捡个美男做相公

    穿越之捡个美男做相公

    睁开眼就听人喊她娘亲,小包子倒是可爱,可儿子貌似还不是亲生,这家徒四壁的要什么没什么,这是让她白手起家?好不容易听说儿子是个落难少爷有人要接回家,她正要跟着去享荣华时半夜被人追杀,无奈携小包子临时逃命去,途中遇上美男帮退敌脱险还包吃住,这么个高颜值家底丰厚的美男不拐来做个长期饭票岂不浪费机会,嘿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之能量为王

    重生之能量为王

    张瀚重生了,这一世,他只想做个安静的护花使者。可当身边出现一个又一个的美女,伴随而来的是来自商界、医学界、音乐界、武术界、美食界……接踵而来的挑战。
  • 飘(全集)

    飘(全集)

    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在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前夕。生活在南方的少女郝思嘉从小深受南方文化传统的熏陶,可在她的血液里却流淌着野性的叛逆因素。随着战火的蔓廷和生活环境的恶化,郝思嘉的叛逆个性越来越丰满,越鲜明,在一系列的的挫折中她改造了自我,改变了个人甚至整个家族的命运,成为时代时势造就的新女性的形象。
  • 勿惹外星帝凰妃

    勿惹外星帝凰妃

    【本文一对一,女强加宠文,男女主1V1,清白干净】她,殷朝左相嫡女花舞月,天生废材祸国命,爹不亲娘不爱,单纯外带运势衰,摘朵花还被外星人砸死。她,传说中的外星人,代号五月,超能力霸气侧漏,耍计谋运筹帷幄,鞍前马后造神舟,却被人类一脚踹下外太空。尼玛,穿越一次容易吗?妹子挑衅是吧?抽你耳光!庶母装逼是吧?让你生娃!玩腹黑?装深沉?老娘十倍玩回去!大家闺秀白莲花?对不起,老娘可是外星人。【片段一:斗得了妹纸】水仙不开花,还真当老娘是蒜头?“花舞月,你竟敢打我?”“不好意思打的就是你。理由很简单,我是嫡,你是庶,我是长,你是幼,姐姐教育妹妹,合情合理,你到底要我打几次才能明白啊?”“你…贱人。”“那就请贱人转告楚王,老娘还在披荆斩棘的路上,还有龙床未上,美女未看,帅哥未泡,叫他继续作死吧。”【片段二:逆得了女主】“花舞月,我才是临王看上的女人,你只不过是替身而已,嚣张什么?”“抱歉,人生就像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你是女主,可惜我是外星人。”“你既然休了他,为什么还霸占他的床?”“老娘就是喜欢占着茅坑不如厕。不过,害得老娘下不来床的罪魁祸首还是苏长夜!”【片段三:败得了节操】一日,某女屁颠屁颠逃离皇宫,在郊外寻了个地摆摊,继续打着神医的幌子招摇撞骗。忽然,一绝世佳人款款而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某女两眼发直,色眯眯的把脉,“姑娘,你有了。”“恩?谁的?”“我的。”某女凑上前去,捏着绝世佳人的下巴,狂吃豆腐,“老娘最爱看美人了,跟了我,有肉吃哦。”绝世佳人抬眸,顾盼生辉,“那你还舍得休了朕吗?”“…你还有没有节操了?”某女雷到在地,男扮女装,丫的,够无耻?!“节操一物,朕早已败光。”某男唇角勾着极浅的笑意,霸气的封住某女的唇。某女心里咆哮,“苏长夜,总有一天,老娘要给你戴绿帽子去。”
  • 拜阴堂

    拜阴堂

    你们知道和死人拜堂什么感觉吗?我知道,因为我不止一次和死人拜堂……
  • 极品呆夫

    极品呆夫

    十六岁那年,我为了成全姐姐与姐夫,用一记掉包计嫁给了王朝的羽王爷。传闻:羽王乃天下第一美男子传闻:羽王是个哑巴传闻:羽王病入膏肓传闻:羽王五岁封王当我嫁了他之后,明白传言不可尽信,也不可不信。不过,我家夫君呆呆的,却很讨我喜欢。从此我走上了调教呆夫之路,一路风生水起,除奸去恶,却也收获了意外的快乐。小呆子每日里都粘着我,心里眼里只有我一个,对其他一干人等包括他父王无视之。小呆子白日可爱纯真的像个孩子,夜里热情如火的耕耘播种,非常的男人。小呆子无害的外表下竟然隐藏着惊人秘密,原来我家小呆子也挺有本事。小呆子的世界色彩斑斓,只允许我一人走进他的小千世界。我呢?本来我只是专心的疼爱调教小呆子,本来我只是识趣的在山庄里耍威风,本来我只是开心的与小呆子过日子,本来我只是低调的埋没小呆子才华,可是,小呆子到底是个王爷呢。江山飘摇,小呆子这个逍遥王爷也被搅得不清闲了呢。我家小呆子,虽然不傻,还很聪明,可那呆呆的小模样如何应对这血染江山?既然逃脱不了天命,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拿起武器,夫妻双修,所向披靡,共普佳话。本文不白,绝对正剧,呆子不呆,相信会给大家耳目一新之感,请各位多多指教。——强烈推荐自己的文文,是压箱之宝哦,我自己最喜欢《禁恋之冷少宠妻》简介十九岁,青春萌动的时候,我对家里那个黑心哥哥产生了不伦之情谁知道,鬼混厮混的时候,才知道原来冰山哥哥早就把我捧在手心于是,我冒着被老妈拿刀追杀的危险上了萧昱这条贼船,被他吃的死死。当然,嘻嘻,他被我吃的更死。原来,冷冰冰的萧昱也挺腹黑,还会撒娇,有点小邪恶。情萌篇:某日,我同学来看我,问这是谁的家。我跑到书房,问,“萧昱,我怎么说,这是谁的家?”萧昱想了想,说,“林越,你为什么犹豫?”我扁了扁嘴,难道说对你有意思,所以不甘心说是我哥吗?商量无果,我灰溜溜的回到客厅,想到一个绝妙点子。“这是我……”表哥的家。“老婆,我的咖啡怎么还没泡好?”说完,萧昱“才发现”有外人,抱歉说,“哦……我老婆比较脱线,没告诉我,有客人。”我无语,望着那些大跌眼镜的童鞋,只知道被他阴了一招。我的身份就这样被他给确定了。情人篇:某日小别胜新婚,萧昱问,“是先回家还是陪我在公司待着一起下班?”我说,“先回家。”
  • 重生:溺宠太子妃

    重生:溺宠太子妃

    将军府内,嫡女重生。上一世,她错把鱼目当珍珠,误信豺狼;这一世,她要揭穿姨娘的佛口蛇心,撕烂庶妹的伪善嘴脸。这一生,且看她如何护双亲,保幼弟,斗姨娘,踩庶妹。谁负她,她必将百倍还之,阴谋阳谋统统灭掉!本想远离皇室,永不为妃,却不想挣不脱他的情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佛说阿鸠留经

    佛说阿鸠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花间集

    花间集

    《花间集》是后蜀人赵崇祚编辑的我国第一部词集。收录了晚唐五代时期温庭筠、韦庄、薛昭蕴等18位词人的500首佳作。该词集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早期文人的词在男女情感、风物人情、审美情趣等方面取得的艺术成就,“花间词”最终确立了“词”的文学地位,并对宋元明清词人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