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7000000006

第6章 读史(5)

谁能相信石头里会蹦出一只活猴呢?我从来就没有想过世界上会真有一个孙猴子的老巢——花果山水帘洞。可既然来到它跟前了,不管真假也应该去见识一下。第二天清晨,我们乘汽车轻快地驶出了市区,在中国像连云港这样不塞车的城市已经不多了。

雨后的天空清澈而辽阔,阳光灿灿,空气温润、清新。车窗外展现出平坦而饱满的秋野,由成熟的晚稻构成主色调金黄。其间镶嵌了一片片翠绿色的菜园”田埂上装饰着星星点点的五色野花,姿姿媚媚,斑斓多彩。在这种花团锦簇又飘着清香气的大平原上跑车最是惬意,我放开视野,深深地呼吸,不知不觉地进入了花果山风景区。汽车转了两个弯,眼前便陡然出现一座山耷遮雾罩似隐似现,景色也随之大变。一团团的浓绿取代金黄!包围着汽车,挡住了视野。汽车顺着山道缓慢地缠绕着盘旋着,身不由己地就钻进了大雾之中,山路变得恍恍惚惚。水气潇潇,轻烟漠漠,杳杳千峰失,霏霏万壑连,就像碰上了“鬼打墙”一般突兀。越是升高,雾就越浓,光线昏暗,沉涌浓迷,花果山影影绰绰,如幻如化。

我们只有下了汽车,跟着一位热心的“花果山通”,梦游般地往山上爬。浓雾中看不清山上的景色,这反倒增加了花果山的神秘感。引导我们的人原来是花果山管理处的处长,一个壮壮实实的中年汉子红脸大耳,二身福相,活脱脱就是一尊在:《西游记》里经常出来给唐僧师徒帝路的土地神。他对花果山的来龙去脉、一草一木都烂熱于心,讲起来如数家珍,玄妙有趣,一下子调动起我们最大的想像力,雾中的景致变得有些光怪陆离了。他说:“经过数十年仔仔细细地考证,这座花泉山跟吴承恩在《西游记》的描述一般无二。国近大海,海外有一国土,就是指连云港,连云港外有一个东西连岛,岛的两端都有高山,与花果山遥相呼应。花果山乃十洲之祖脉,蓬莱、方丈、瀛洲竺岛之来龙势镇汪洋,威宁瑶海。山上到处都是丹崖怪石,削壁奇峰,满山寿鹿仙狐,灵禽玄鹤,珍花异草终年不谢,苍松翠柏四季长春。最奇的就是山顶上那块长形巨石,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能通灵,一日忽然迸裂,产下一石卵,见风而长,化为灵猴。他就是后来得成大道的孙悟空……”

我感到“土地神”处长是在背《西游记》,滚瓜烂熟,声情并茂,极富感染力。至少,他的讲解使我们登山变得容易了,腾云驾雾般地就攀上了山顶,见到了那块能生出孙猴子的大石头。后人为它建了亭子,立了碑,上面洋洋洒洒地刻了许多文字——最神奇的还是文字,有文字为证,谁想否定它就难了。特别是经典著作里的文字,不管它是神话还是虚构小说,后人,定要考证出跟它相对应的事实。但是,光有这么块大石头似乎还不足以证明这就是花果山。“土地神”看透了我的意思;带领大家来到一个较为平缓的山坡,像变戏法一样不知从什么地方掏出了几包花生分给大家,然后一声呼哨,呼啦啦从浓雾中蹿出来一大群猴子。

这些猴子十分张狂,根本等不及我们喂它,如旋风一般扑到我们的身上来争抢,冷不丁吓了大家二跳,手里的花生全都掉在地上。一只大猴居然跳到南京大学一位老教授的肩头上,—前爪放在老教授的头顶上,又蹬又抓,还呲着嘴发出吱吱的怪叫。我们想喂猴反被猴戏,果然是大圣的子孙!栽相信这里就是花果山了。

刚才蹲在一边不动声色的猴王,猛地冲过来霸占了落在地上花生,把其他想吃花生的猴子咬得吱吱乱跑,不敢近前。这时一只母猴,向大公猴扬起屁股,作发情状,猴王便不紧不慢地走过去与之交配。作为交换条件,那只母猴就可以吃地上的花生了。其他猴子也趁猴王正洋洋得意地进行性表演的时候,跑过来抢食花生。“土地神”则冲着公猴大声呵斥:“咳,咳,成何体统!”众人大笑,我却有些生疑,孙悟空虽然顽劣透顶,闹天宫、偷蟠桃、窃仙丹,倒不曾有好淫的毛病。在去西天的路上,有多少妖精化作绝代美姬勾引他,都不能使他动心。如此看来真是世风日下,现在花果山上的这些猴子,俱是大圣的不肖子孙!

这让我想起曾经读过的一本西方人类学家的著作,她在非洲的丛林里生活了许多年,观察跟人类最为接近的黑猩猩。当一个家族中为首的雄猩猩捕获到猎物以后,其他猩猩都不敢靠前,这时会有雌猩猩向它露出外生殖器,并因发情而变红,吸引雄猩猩与其交配。雄猩猩就会撕下一块肉扔给雌猩猩,雌猩猩或者自己吃,或者分给自己的孩子吃。这就是“食色,性也”的来源。人类的初级阶段想必也是用色交换食物,或者用食物去交换色。今天花果山的猴子只不过更随便些罢了,为了几个花生也可以卖身。

更令人惊异的是,我们在给群猴喂花生的当口,山上的大雾竟悄无声息地消散了,像来的时候一样突然。花果山立即变得通透鲜明,让我们看清了它的真容:峰峦与天齐,谷壑生层云,古树参天,绝涧流声,倏忽猿声起,惊鸟争堕叶。此时的“土地神”也笑容灿烂,风神朗朗,大步领我们来到花果山最为引人入胜的地方——帘洞。

这里危石倒挂,银河从天而下,悬空喷射,飞珠溅雪。洞口烟雨溟蒙,盘云低徊,从洞内发出阵阵轰鸣,声若奔奮。洞前龙潭汇注,水影摇翠,水帘洞旁边的植物分外茂盛,枝头挂着叫不出名字的奇花异果。“土地神”一个一个地讲解给我们听,名字都很古怪,我猜测可能都是吴承恩给起的名字花果山果然不虚。

我从一开始就怀疑,此花果山是不是《西游记》里的那个花果山游过之后这个疑问忽然变得不重要了。不管它跟唐僧师徒有没有关系,此山都令人着迷,我庆幸不虚此行。

橡胶林

大自然中惟橡胶树的命运最凄苦,我从未见过高大粗壮带着野性的橡胶树,见到的都是干干净净1规规矩矩的橡胶林,或粗如小腿,或细如胳膊,躯干上被刀割出蛇形沟槽,有白色浆液顺沟槽流出,流进吊在底部的一个铁桶里。病饫恢瘦鳞嶙,人们称它为“流泪的树”。流出的泪就是橡胶。经常流泪并未引来人类的同情,而是更加频繁地宰割。橡胶树规则地排成行,安分守己地站立着,等待着。

在它们旁边就是侥幸存活下来的热带雨林,绿森森宛如一片铜墙铁壁,横生竖长的各种灌木拥挤着乔木,乔木拉扯着藤条野蔓,你身上有我一只脚,我身上有你一只手,互相扶持,互相依存,牵一根动一片,繁茂庞杂,密不透风,磅礴着一种强大的能威慑人类的生命力。谁也不知道里面藏着怎样的凶险,没有人敢轻易钻进去,大自然森罗万象的原始野性足以逼退人类的好奇心。和橡胶林的驯服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观。

然而近代对海南岛的开发就是从种植橡胶树开始的。

1906年,45岁的马来西亚华侨何麟书筹股5000光洋,带着4000粒橡胶树的种籽,回到故乡海南岛乐会县合口湾,在茂密的原始森林里开出一块地方,创办了“琼安胶园”,又称“琼安垦务有限公司”。可惜连播三年,无一发芽,何麟书所筹股本尽失,股东们丧志,纷纷退出。他重返马来西亚,请教内行,精心选出5000株橡胶树苗,再冒风险带回故里,惨淡经营11年,原产于巴西的橡胶树终于在海南岛引植成功于是,“琼安胶园”被后人称为“中华橡胶之母”。

何麟书生的成功吸引了更多的华侨从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等地回国,在海南的其他地方开办胶园,渐渐地海南岛建立起91个橡胶种植园,开垦出32000亩胶林。原始的热带雨林以及里面的野生动物,作出了退让。看着当年下南洋的人又回来了,南洋的文明也随着生产橡胶的技术一块上岛了。此时的中国北方大陆正充斥着美孚石油、英美烟草公司生产的香烟和基督教,这三样东西同样也带来了西方文化……

海南岛的历史上曾拒绝过一些名人,接纳过一些名人,也产生了一些名人。拒绝过想征服它的一些著名将领,如东汉的伏波将军马援,三国时期的孙权等。却收留了一批从京贬谪到海南的朝廷重臣,如“五公祠”里就立着唐宋两朝五名宰相和副宰相,后来,声名赫赫的苏东坡也被贬到了海南儋州。海南岛本身也产生了一批名人,如冼夫人、邱浚、海瑞、宋耀如等。但不记得哪位名人为开发海南做过什么事情,土生土长的大人物也都是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到外面求取功名,当功成名就最有作为的时候又回不了海南。被贬到海南的大人物往往消沉,或绝食而亡,或得过且过,有酒喝有肉吃就不错了。

我不想苛责古人,当时被流放海南是仅次于死刑的一种惩罚,可见海南之荒蛮,大人物陷于这种境地还能有什么作为呢?倒是一个不知名的江苏女子困在海南30年,向黎族妇女学了一手纺织技术,后来回到家乡成了大名鼎鼎的黄道婆。

如此说来,有功于海南的人中,何麟书倒应该被写进海南的历史。在他创办琼安胶园45年之后,中国政府在广州成立了华南垦殖局,由当时的中共中央华南局第一书记兼任局长,指挥刚刚由野战军改编成的屯垦部队在海南岛大面积种植橡胶林。

因为橡胶是战略物资。笼而统之地说,世界是由两种物质构成的:一种是硬的,一种是软的。路是硬的轮胎是软的,骨头膝盖是硬的鞋是软的,精钢做成的压力锅是硬的却少不了软的胶圈儿。有硬就有软”有刚就有柔,有阳就有阴,有钢铁就必须有橡胶。自行车、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一切人间的钢铁制品,都少不了橡胶。制造一艘35000吨的军舰,需要68吨橡胶;装备一辆28吨重的轻型坦克,需要800公斤橡胶,生产一架喷气式歼击机,需要600公斤橡胶……更不要说橡胶在医学、化工、轻工等领域广泛而又无法替代的用途。考核一个国家强弱的最简单的标准就是看它的钢铁和橡胶的产量。资本主义强国对刚诞生的新中国很习惯,开始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橡胶当然在禁运之列。而新中国要想强大,要想发展,不可一日无橡胶。中央府就把“橡胶自给”的任务交给了农垦大军。

海南岛热雨起来了,成立了近百座农场,一下子集结了70000多名种植工人,其中大部分是转业军人。还有相当数量的归国华侨,他们不再是几个几十个地回来,而是成千上万地回国,“挑着简单的行李,从海口向垦荒点进发”。首先展开了人与兽的争夺地盘的战斗……

白天,工人们一上山,猴子们便成群结队地下山了,钻到工人们的家里把能吃的东西全部吃光,把坛坛罐罐打烂。如同鬼子进村扫荡,只差没有放把火。夜晚,山猪、箭猪、水鹿、山羊又出动了甜丝丝的橡胶树的树皮以及橡胶幼苗的嫩叶,非常适合它们的口味,一夜之间可啃光幼苗,捣毁胶园。种植工人不得不建茅寮、设岗哨,夜色降临便敲铜锣,击皮鼓,放土枪,点篝火,大呼小叫,吆喝连天,以驱赶野兽,保护胶园。

人和兽争夺的是生存权。人类建胶园毁了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原始森林。野兽好像报复般地毁了胶园,工人们轻者受处罚,重者被法办。因为拿不出橡胶国家将受治于人无法在世界立足,不能不严明法纪,也就顾不得野生动物以及它们所赖以生存的绿色环境了。

同一次又一次难以表述的人祸、天灾相比,野生动物的侵害算是最好对付的了。30年风风雨雨过去了,橡胶树始终是海南农垦的“摇钱树”。在这棵“摇钱树”下,梅南农垦人口达到了百万,国产橡胶的70%是由海南提供的。

至今,海南全岛还有80株橡胶母,树龄在84年以上。最大的树围24米,树高32米,树冠障空翠云交干,躯干上刀伤累累,疙瘩瘤丘,“老皮张展黑龙鳞”。这些母树是海南开发的活见证,它看着许多农垦人在它旁边倒下了,骨灰又埋在了它的脚下,它看着第三代农垦人长大成熟……

如果说何麟书算作第一代农垦人,现在已到了第三代。第一代和第二代农垦人是从四面八方来到海南,第三代农垦人则是千方百计地要出去,他们把生意做到了美国、韩国、日本、台湾、香港、肯尼亚、新几内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这一代人的眼光也不再只盯着橡胶……但是,无论现在的海南怎样开放,怎样引人注目,也不能轻视农垦。

农垦系统的收入仍然占全省工农业总产值的14。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曾一哄而起地建立了许多生产建设兵团,随着“文革”的结束也一哄而散了。惟有新疆和海南仍然保留住了早在“文革”前就已经建立起来的庞大的农垦大军,他们不是一哄而起的产物,也不可能一哄而散。历史可以戏弄“文化大革命”,“革命”甚至也可以戏弄历史,却不能戏弄土地,不能戏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戈壁滩上创造出来的一块块绿洲,和海南农垦战士种植的橡胶林。

铁干钢肤的橡胶母树,是功不可没的,曾接受了种胶工人80多年的谢拜(每逢割胶季节,割胶工每天在割胶和收胶的时候,都要给胶树“做拜”),是不容亵渎的。记不得是谁写过这样两句诗:“材大贤于人有用,节高仙于世无情”。用来做寿联送给橡胶母树是非常合适的。

橡胶不是泡沫,农垦业曾是海南经济的根。随着海南的发达,希望这根不要被砍断,而是越来越粗壮。根深叶茂,大树落落。

大本钟

钟就是钟,为什么叫这么个名字?难道它是最大的根本之钟?无疑,它是伦敦的象征,是英国的骄傲。矗立在泰晤士河西岸、威斯敏斯特大桥的桥头,它的钟声每天通过英国广播公司将格林威治时间传向世界各地。

特别是,大本钟是和英国的国会连在一起。

这似乎在意味着大本钟能够发出什么样的声音,要取决于钟楼下那一片森林般的建筑——英国议会大厦。1834年曾被大火烧毁,1840年重建,1847年建成规在的大厦它在奇特的古建筑群落非常之多的伦敎,仍然显得十分突出,像由无数根巨大的毛竹捆绑而成,挺拔尖锐、锋芒直指苍穹,又相乎依輸、连成一体,既巍巍然雄浑壮阔,又如王冠般玲珑剔透、璀燦夺目。英国人讲,无论将议会大廈建造得多么富丽堂皇都不能充分展示出它的重要性,以及对英国历史乃至世界文明史的责献。

好大的口气,这是什么惫思呢?

英国人认为,他们对人类文明史的最大贡献,就是创造了国会制度——今天世界各个国家的议会民主政治制度都源自于英国。大本钟钟楼下的英国议会大厦,是在当今世界广为实行的议会政治的发祥地!

英国人也许有理由为此骄傲。但正如休谟在《英国史》中说的:“追求完美而不朽的国家体制,就像人追求完美而不朽一样纯属是人类自身的幻想,绝难寻觅。”这就让人想起了很多事情,为了政治的民主,哪个民族没有争斗过,没有流过血死过人?有的国家经历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跌跌撞撞,也未能将政治体制捋顺。英国为什么有幸最先找到了议会民主这种形式呢?

同类推荐
  • 金紫宰相

    金紫宰相

    《金紫宰相》主要表现了晚唐文宗、武宗时期,灵州在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保障“丝绸之路”畅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金紫宰相裴度、李德裕、宋中锡,以及义士张议潮等人,在维护国家利益和尊严的错综复杂的斗争中,所展示出的个人风采。
  • 孤旅

    孤旅

    这部诗集着意内在情思的直白坦露,并蕴含着诗人独特的生命体验和高扬的生命意识,长于用平实的生活语言暗喻哲理,又以意象符号创造艺术意境,因之这些诗超越了繁复的意象而实现了更高层面上的语义简约,使之成为淡泊诗人独抒性灵的精神自传。
  • 浮尘

    浮尘

    有一段日子了,秋妹每次背着割给羊吃的青草从山上下来回家时,都要站在路过的河埂上,望着沁河对岸镇上新建的那栋教学楼出神:那撩拨人心“叮铃铃”悦耳的上课铃声,用洁白瓷面贴墙耀人眼晕的五层教学楼,以及操场上高高矗立着的旗杆上随风飘扬发出“啪啪”声响的鲜红国旗……望着望着她的眼睛就模糊了,于是,她赶紧用手背擦擦眼角快要落下的泪水,低下头匆匆朝家里赶去。
  • 拾味纪 唯爱与美食不可负

    拾味纪 唯爱与美食不可负

    这不只写给女人看的书,而是适合男人和女人看的爱情良方。独木不成林,爱情是男女两个人的事,如果我只教女人如何在爱情里找到真爱,那是把男人当傻瓜显然是不行的。本书是与美食有关的爱情手册,在作者看来,爱情不是兵法,不是改造,也不是控制,爱是润物细无声的心灵甘露。没有谁非得吃定谁的道理。
  • 2014年中国思想随笔排行榜

    2014年中国思想随笔排行榜

    本书由原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著名作家王必胜选编,精选本年度思想随笔精品力作30余篇,包括王蒙,韩少功,梁晓声,李国文,梁衡等名家新作,思想新锐,文笔精练。编选依据艺术性、思想性、专业性的评选原则,经过编者的反复斟酌,将那些独具思想性的原创之作荟萃于一册,使之成为中国年度思想随笔的精华之作。
热门推荐
  • 人比花娇

    人比花娇

    她艳绝天下,笑容如花,才不过十六岁就成为了天下最美的女人。她才华惊艳,作的一手好诗,写的一手好字,被称为才女。她出身富贵,家里世代在朝为官,父亲更是官至右丞相。她就是这样一个要容貌有容貌要文采有文采要家境有家境的天之骄女,无数才子想要一睹芳容,无数达官显贵想要迎娶回家。这样的女子偏偏爱上了那个注定女人无数的皇帝。却不想自己的画像刚刚送去就被退了回来,原因竟然是那人不再选妃。为了一个边塞女子,当今天子竟然要解散后宫,独宠一人。她不允许,绝对不允许,那人就应该左拥右抱坐享齐人之福。那人就应该在她身边为她魂牵梦绕。看着手里越来越扭曲的花朵,她的嘴角勾起了一抹淡然的微笑。
  • 蒋子万机论

    蒋子万机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命运长诗

    命运长诗

    无数年前,神代被人类终结,旧神们被封印沉睡于大地之中。时代结束之际,命运之轮也开始转动。旧神在母神的影响之下苏醒复仇,讨灭旧神的命运不断传承,肩负使命的人子们,不得不为了人世的延续去对抗世界最古老的力量。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命运的枷锁之中。然而,顺从命运的人并没有察觉到:在他们甘愿被命运束缚之时,命运的轮回,早已悄然发生了异变……(点个收藏投个票吧,求你们了~)
  • 只写给你一个人看的爱情小说

    只写给你一个人看的爱情小说

    一道难以解开的爱情谜题,一场没有第三者的爱情决战。包北宁,自由作者,北上游荡的时候遇见了人大校花梦阳,痞子般的随意招惹却不想换来了“公主”真正的爱情,包北宁的心被梦阳鲜活的爱唤醒。却不想此刻,另一个刻骨铭心的人再次出现——史磊回国了,那个曾经为了自己的梦想丢下包北宁的女子回来了。一样的疯狂,一样的执着,一如继往地让包北宁失控。悲怆却温暖。
  • 当你和世界不一样:自我成长修炼书

    当你和世界不一样:自我成长修炼书

    在茫然的青春里,看不到远方和希望,是因为我们不够勇敢。做自己,才敢大声呐喊,才有前方的曙光和希望。本书是一本自我成长修炼手册,带领你感受自我、寻找自我、实现自我,让你重新发现你自己,活出最真实的自己。
  • 忆西楼

    忆西楼

    某朝代年间,五位出身不同、性格各异、而皆正当年华的女子:温婉医女、乐坊名伎、侍郎夫人、帝王爱女,还有一个来自异国联姻的公主,因缘际会,盛春之时齐聚在京城的某个皇宫寿宴,五人的命运就此交织,相互牵连,历经家族变故、命运颠沛、夫妻分离,或看破红尘,或香消玉殒,或归隐田园……
  • 上清洞玄明灯上经

    上清洞玄明灯上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哪一年的夏天

    哪一年的夏天

    一个喜欢发呆的女孩子,忧伤而又快乐。因为大学时的一段恋爱,从此结下了无法痊愈的心结。她爱好旅游却又爱好宅女生活,28岁那年,因为一次旅游结识了青年才俊林朗,深情的男子,俊郎的外表,体贴的性格。他对她一见钟情,可她却避之莫深。两年的时间,林朗用了两年的时间见识到了这个女孩子的与众不同,也意识到了自己爱的不可自拨。为了让她爱上他,他努力挤进她的生活,用心去体验她的心,体验她的挣扎,还好老天不负有心人,他成功了,他让这个女子也爱上了他,虽然没有自己爱的深,可是那已经够了,他喜欢自己爱他多一点,喜欢看她偶尔内疚时可爱的表现,这一年的夏天,终于不再是心伤的!
  • 下一年便是永远

    下一年便是永远

    小时候的青梅竹马,长大的竞争对手,现在的夫妻,到底发生了什么?
  • 是我的可爱上司呀

    是我的可爱上司呀

    “言先生,你是在偷看我吗?”某位姓言的迅速将头转正,一副正经模样。“是不是呀?言先生你刚才就是在偷看我呀!”“不是,我没有。”某位姓言的正经的想要转移话题,“电梯来了,走吧。”“哼哼,言先生偷看我喽!”女孩心情颇好的踏进电梯。转移话题失败。“那你说说,你有什么让我看的?”某言先生只好破罐子破摔。“为什么呀?”女孩歪头想了想,然后展颜,“因为我超甜呀!”......我们如何定义一见钟情?只需一眼,便是万年。本文前期一小段时间男主是老师,只有一小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