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7900000004

第4章 家住京城(3)

这是一座缺水的城市,那些人工、半人工的湖泊,也许是因为稀罕,都被夸大地命名为“海”。一阵紧似一阵的从西伯利亚刮来的风,把那些“海”里的水波冻成了冰凌。那些本来就不宽阔的御沟的水面,很快也都抹上了一层厚厚的黑的、黄的尘土。所有的树都静默着无遮拦地站在凛冽的风里,它们的叶片也都落尽。未曾落叶的只有那些遒劲而苍黑的松桕,它们吝惜得把哪怕是一点点的绿意都隐藏了起来。

这一个冬季漫长得好像没有尽头。从红叶凋零的时候起,人们就穿上了笨重的寒衣,穿行在夹带着黄沙的透骨的风中。白天越来越短,黑夜越来越长。寒露过去是霜降,立冬过去是冬至,小雪过去是大雪,小寒过去是大寒。那么,何时才能河开?何时才是燕来?人们掰着指头,盘算着“沿河看柳”的日子早日到来。

冬天是等待,冬天也是忍耐,冬天更是长长的期待。生在南方的人,到了北方,往往适应不了这一阵紧似一阵的、没完没了的风搅着沙,沙夹着风的酷烈的天寒地冻。然而,即使是立春了,惊蛰了,二三月的北京,依然是春寒料峭,依然是乍暖还寒,依然还是穿着厚厚的冬装,忍受着风沙的折磨。

情急的是被严酷的冬天憋坏了的急着要开花的那些报春的精灵们:二月兰迫不及待地冲破冻土,在满世界的黄澄澄中拱出了这星星点点的绿意。但这绿的只是她的嫩芽,因为不到开花的时节,我们还看不到漫山遍野那些可爱的紫色的小星星。再就是迎春的连翘了,她们细小而柔韧的枝条在依然寒冽的风中摇晃,急切地探出了淡淡的似黄还绿的小骨朵。最可怜的要算是南墙下边的那些野山桃,她们小心翼翼地伸出头来,用浅得几近于白的小红花宣告着难产的春天。不料寒天里又飘起了小雪花,迎春的花就这样不甘心地为冰雪所摧折!

立春在北方只有书面上的意义。当节气宣告立春到来的时候,这里的天空和大地依然是属于风雪的,真正的春天还在遥远的天边!好不容易盼来了春暧花开的日子,冰化了,柳梢由黄变绿了,那些花们草们一时都兴奋起来,大家拥挤着往前赶,匆匆忙忙地、争先恐后地几乎是挤在一起开放。这时最显眼的是榆叶梅、黄刺梅一类花卉,北京著名的玉兰花大约开在四月初。待玉兰花开过,已是春意阑珊的季节了。

“开到荼蕨花事了”,这应当是指的北京的花季景象。四月过去,天气一下子热了起来,在北京竟是夏天的感觉了。在北半球炎热的太阳直接照射下,那些攀缘的蔷薇科植物,仿佛感到了浪漫的季节即将过去,她们疯了似的拋掷着浓丽的色彩和光泽,倾泻自己的青春年华,在一朝一夕之间。

北京的春天是短暂的,短暂得让人在感觉到它的到来时便消失了。长久期待之后的骤然消失,不仅让人惆怅,而且让人伤感。从这个角度讲,北京只有漫长的冬季而没有春季。当我们所认为的春天到来的时候,春天也就过去了。接着又是一个漫长的火般燃烧的炎热的夏季。接着又是一个漫长的期待,期待着夏天的过去,期待着冬天的过去。冬天之后是春天,而春天在人们的心中依然是一片空空的无!

北京的春天是一曲令人感伤的简短的乐章。

接连不断的沙尘暴已经牵动中国全社会的神经。至少在北京,它已是与人们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的事情。人们过去出门问阴晴,现在则加上问几级风沙,问今天的大气污染是什么级别。阴晴是无碍于人们一般的社交活动的,而后二者的程度则决定着今日是否宜于出行。风沙在北京早已不是防范的问题,而是悬置于人们心中的切实而具体的块垒。

风沙是北京的习以为常。从最初一场霜降开始,这座古老的京城,故宫的屋顶,天坛的穹隆,它的红墙白塔,所有华美庄严的一切,都置身于断断续续的、几乎少有间隙的沙尘的笼罩中。从口外吹来的风,夹带着疯狂的沙砾,肆无忌惮地、无所阻挡地跨越漫长的冬日,浸漫了整个的春季。

原本应是由花开草绿、草长莺飞发出的春来的信息,在北京,却是无情的风沙的警示。远的不说了,去年,也就是20世纪的最后一年,北京的居民是在沙尘暴的惊恐中度过的。中关村的街道上游弋着黄沙,似波浪般地层层向前推进。黄沙袭击着并摇撼着那些精美的电子广告牌,而后,如千万游蛇搅动着腾空而上,那真是永远也难以忘怀的让人惊心动魄的经历。

今年开春至今,短短的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沙尘暴已是五次横扫京城。就在我写这篇文字的此刻,风沙还在窗外肆虐着早春的烂漫。3月21日新华社记者在电文中写道,“沙尘暴再袭正处于春分时节的北京城”,“从位于宣武门的新华社新闻大厦上向北望去,数百米外的民族饭店已朦朦胧胧隐没在黄沙之中,再远就什么也看不到了。”

今年开初,有关部门终于坐不住了。就在前几天,两支由专家组成的科考队伍分别从北京和兰州出发,考察沙尘暴的生成和它的运动形态。北京出发的这一支,第一站是河北的丰宁。此地距北京仅百余里,在北京的正北方向,有一座云雾山做北京和河北的分界。由此往北是土城子、上黄旗、红石砬、干沟门,直抵内蒙的多伦。这是一个喇叭形的大风口,从塞外刮来的风沙,就从这里向着北京这只大口袋猛灌。

科考队出发的第二天,就传来了令人不安的消息。电视台的记者手持话筒,站在一位村民即将被沙掩埋的屋顶边上说,“去年朱总理视察时站在这里,现在已经被沙淹没。”据科考人员实地考察,沙漠正以每年三公里半到五公里的速度向北京逼近。根据这样的估计,大约二十年左右的时间,沙漠就要抵达天安门。这并非故作惊人之语,这是事实。

本世纪80年代是一个充满浪漫激情的年代,那时,诗人们曾说,“沙漠不会吃掉北京。”现在看来,那只是诗人们幻想的语言,并不代表无情的事实,而事实却是——沙漠正在固执地向着北京挺进。如果北京不再防范,它就将在今后的数十年内被黄沙所掩埋!如果我们不再警觉,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北京将成为另一座庞贝!

北京的风沙由来已久,过去就很有名。灰色的城墙衬着黄色的天空,驼队敲打着寂寞的铃声,缓慢地步过高高的城墙下满是尘沙的街道。这是旧日北京典型的景色。但那时的风沙只是季节的象征,冬天到来的时候,就有风沙做伴,那风沙也较现在温和得多,很少够得上是“暴”的级别。在我的记忆中,好像从来也没有出现过如今频繁使用的“沙尘暴”这样的字样。再说,那时在春天到来的季节里,即使也时有风沙来袭,却从来也不见现在这样步步紧逼的昏天黑地!

从丰宁传来的报道说,那一带居民靠砍伐山上和丘陵的灌木当烧柴,这是当地自古而今的习惯。居民们先砍村子周围的树木,渐渐向着远处砍去,直到把四周砍成了一片荒秃。一棵当烧柴的树木一般要长十几年,砍了之后当然也没有人想着再种。退一步说,即使有人种树,种树的速度也赶不上砍树的速度。那么剩下来的问题只能是,在砍光了树的地方,长出了杂草,杂草之后是裸露的石头,石头风化之后,就只有沙,也只能是沙了!

这里我们还没有讲到牲畜,所谓生产的发展,其实是讲人多了相应的需求也在增添,要靠生产更多的农牧产品来养活人自己。人养牲畜是为了养活自己,牲畜多了,草场就因不堪重负而荒废,人和牲畜争夺草场的结果,是草原生态的彻底破坏。我们能责怪那些砍树当柴烧的村民吗?能责怪他们不爱惜自己的家园吗?试问,他们若是不砍那些近的和远的树木,他们用什么来做饭!

说到底,是人太多了,人向着生养它的土地要求太多了。那么,谁来养活这不断被压榨和掠夺的土地呢!人们现在不得不承认,土地的不堪重负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而土地的超负荷的根本性的原因,却是人口无节制的繁殖,最后是现如今这样的大爆炸。面对当今环境的恶化,大家似乎都在谴责人对环境的不负责,什么乱砍滥伐了,什么不爱惜有限的资源了……人们很少去想想,人类为什么不对自身的生产进行负责任的自我约束?人类为什么要无节制地“发展”自己?

过去在中国,侈谈“地大物博”,侈谈“人多是好事”成风。接连不断的北京的风沙,使人心意难平。从风沙而想起生态的危机,从生态的危机而想起造成这危机的人类。想起人类的自私,更想起中国曾经有过的暗淡的日子,想起批“人口论”那一场“愚昧战胜智慧”的闹剧,想起横在中国人心间的那道永难平复的“20世纪伤痕。

西郊夜话

说起我的经历,非常简单:二十三岁以前在家乡福建,二十三岁以后在北京;在北京的所有时间,在西郊海淀。算起来,我居于京城西郊,成为海淀区的公民,已是近半个世纪的事了。北京西郊是文化区,这里集中了数百所全国乃至世界都很有名气的高等学府和学术机构。都说中关村一带是京城藏龙卧虎之地,这里确实是人才的密集区。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擦肩而过的可能就是名满天下的人物。

这里还是京城最负盛名的园林风景区,明清以来的皇家园林,所谓的“三山五园”都集中在这里。从玉渊潭、万寿寺逶迤西行,这一路是昆明湖、玉泉山、圆明园……那一路是戒台寺、潭柘寺、大处……这里的文化氛围是让人羡慕的。波光潋滟中的老槐新柳,山色隐约中的绿瓦红墙。遥想当年,那一代又一代的名士风流,饮宴在这里,歌吹在这里,是何等的胸襟和气度!我是多么幸运,从青年时代起,就生活在它的怀抱中。

秋枫夏荷,花朝月夕,满眼的湖光山色,满耳的笙歌弦诵。这里诗化的环境也诗化了我的生活。从当学生的时候起,我就在这里某一扇临水的窗下,伴着现时已经绝响的彻夜的蛙唱,读书、作文并思考。后来,当然也经历了几代中国知识分子都经历过的离乱和灾祸,但生活终究还是恢复了它的常态。尽管十里蛙鸣的景象已永远地消失了,但我依旧在这里读书、作文并思考。时光易逝,让人惊心,不觉间送走了人生最美好的年华,不觉间已是夕光灿烂的时节,而我读书依旧,作文依旧,思考依旧。伴我的依然是圆明园的沉重,香山的潇洒,未名湖的清丽!

我在北京西郊的数十年生活,平淡、简单,也实在。我没有什么特殊的爱好,荼是喝的,酒只是陪朋友喝,烟则绝不沾唇。做些运动,也只是简单的跑跑步而已。最近有位年轻的朋友送我一只网球拍,她要教我打网球,可惜至今还没有开拍。至于游泳、滑冰等等,看来今生是无望学会了。于是平生所能做的只是写些文章。后来,当这种爱好成了职业,没完没了的,也让人心烦。这是职业病。只是有一件,是乐此不疲的,那就是在家里接待朋友和学生,无拘束地谈天说地。

这种聚会多半是在公余、课余,结束一天的紧张之后,在夜晚柔和的灯光之下进行的。多半是无主题的,说到哪里算哪里,从国家大事、社会新闻到身边趣事。年龄不分大小,身份没有高低,言谈无涉正误,在外界感到是遥不可及的言论自由,却在这一方陋室之中轻易地实现了。当然,我们的职业是文学,所以,文学还是这里的基本话题。夜阑人静,四围花气袭人,斗室之中,荼香四溢,谈兴正浓。

这就是我的“西郊夜话”,是我在京城西郊诗意生活的最富诗意的内容。为此我付出了生涯中最重要的时光,它是我永远钟情的记忆。这些谈话,随意而散漫,有时是妙语连珠,有时是深刻窨智,或逝水无痕,或余音绕梁,如今都成了挥之不去的记忆。夜阑了,客散了,我静了下来,灯下把笔,将那些有趣的言说和碰撞变成了文字,再变成铅字印成的东西,这就是所谓的文章了。

我平生不甚用功,做文章也是随心所欲,不忍过于苦了自己。唯有这夜阑人静之后的这种写作才是惬意的,也说得上是“认真”的。这些文字,虽有一定的学术性,却说不上是论文;虽有一定的随意性,却也说不上是散文,不好分类,就算是学术随笔吧。

天安门的眷念

记得当年意气如虹,北上求学来到京城的第一件事,便是朝圣般地去看天安门。那时,当然有很多的激情,也有很多的诗意和自豪。因为毕竟是从遥远的东南海滨来到这里——当日能够有这种幸运的人并不多;因为毕竟知道这个皇城的巍巍城门已经是一种象征,代表着斗争,代表着理想,也代表着光荣。

这城门建造于明永乐年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这样的建筑,在历史悠久的中国,当然并不算十分古老。但是,如今它却是中国最有名的一座建筑物。我想,若把它称之为中国第一门,也是非常妥切的。这不单是由于天安门的造型有不可比拟的庄严雄伟,还因为在古今所有的建筑物中,能够像它这样,在涵容文化、历史的丰富性上,特别是在和社会兴衰、时代荣辱的紧密关联上,极少,甚至没有能与天安门相比的。

就我个人来说,天安门已经融入了我的生命之中。在我一生中,凡称得上是最重要的和最刻骨铭心的经历和记忆,几乎都与这座城门有关。我生得晚,没能赶上“五四”,“一二·九”时我尚年幼。但是,却赶上了半个世纪以来在它身边发生的所有大事,从而在心灵深处记载下了情感的、心理的受到震撼的经历。这是我以及我们这一代人的幸运。

记得当年,少年轻狂,在东南中国海的一座岛屿,在阴湿而低矮的军事坑道中,我曾经真诚地思念过天安门。当我思念它的时候,周围的一切紧张和严酷,竟然奇迹般地化为了彩色的祥云。后来,我终于做梦般地来到了它的身边。青年时代充满了幸福感,我和我的朋友们,在那里有过名副其实的彻夜的狂欢。那时节,悠扬的乐曲声中,天上绽开着五彩的礼花,身边跃动着欢乐的人群华灯如云,长裙似水。那时我们年轻,毕竟涉世未深,幸福是单纯的,欢乐也是单纯的。执著而不免轻信,坚定却失以天真,但的确与真实的生命和诫挚的信仰紧紧联结着。

如花的岁月,如花的年华,一切仿佛都是那样被安排了的美好。我们只知道前行,不知道后退。平原尽头是高山,翻过高山是大海。我们只是一径地向前追求,不曾,也不会预感到前途会有曲折,会有失落,更不会想到还有苦难。等到有一天,一个明媚的早晨,头顶突然间笼罩了乌云,电闪和惊雷代替了昔日的宁静和温馨,我们依然坚信,依然怀疑可爱可亲的现实生活怎么一下子变得这么丑陋!

天安门在这时代成了欢乐和幸福的象征,但天安门更多的时候总是庄严肃穆的。在半个世纪的岁月中,我们多少次来到天安门。每次来到这里总与重大的主题有关,但每次又总是有着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态:有时激奋,有时愤怒,有时是天翻地覆的狂喜,有时是天崩地裂的悲伤。而天安门始终庄严地站立在那里,它是一位智者。它不言不语、不动声色,却又心明如镜。它使这一切变成了历史——一部不断书写的活的历史,在将来的某一天,它会打开,回答人们的期盼。

同类推荐
  • 遇饮红楼醉经年:红楼诗词的缱绻深情

    遇饮红楼醉经年:红楼诗词的缱绻深情

    《遇饮红楼醉经年(红楼诗词的缱绻深情)》简介: 红楼韵味,如同酒香,历经两百多年的光阴,两百多年日月交替,到如今,恰似一樽陈年佳酿,历经时间的发酵和涤荡,愈发酝得鲜亮醇美、既浓且清,引人遇饮难忘、回味悠长。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将自己的血肉,都研碎在蘸笔的墨砚里。呕心沥血,惨淡经营,方才酿出这既醇厚又清洌的奇酿美酒,以飨后人芸生各各悲喜。
  • 战栗

    战栗

    余华的经验使他写作可以不断地去唤醒其记忆,他相信这样的记忆不仅属于我个人,这可能是一个时代的形象,或者说是一个世界在某一个人心灵深处的烙印,那是无法愈合的疤痕……《战栗》便是他其中一个小说集。《战栗》中收入了余华的三篇中篇小说,中国先锋小说的代表作品。《偶然事件》揭示的是命运的偶然性与重复性;《一个地主的死》展示的是走向不归途的命运;而《战栗》中,一个被命运捉弄的诗人,无奈地用痛苦的方式表达欢乐……这些关于命运的故事,既有现实的,也有内心的。
  • 记忆是一种抵抗的姿态

    记忆是一种抵抗的姿态

    多少年过去,我也曾几次和人讲起。可是没人会相信它的真实性。甚至包括我自己。那不是梦。在那之前和之后,我都未曾如此近距离地观察过一匹马的眼睛。而它从书架上移开眼神来看我的时候,我忘不了那双眼睛。也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吧!我虽然早已过了要牵强附会才能了解自我的年龄,也不再有拼命幻想的激情,可是每当我在一排排的书架前难以自持地激动的时候,我知道,我属于这片天地。《记忆是一种抵抗的姿态》讲述了作者的记忆故事。
  • 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

    梭罗远离尘嚣,他想在自然的安谧中寻找一种本真的生存状态,寻求一种更诗意的生活。《瓦尔登湖》一书,详细地记录了作家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的日常生活状态以及所思所想,他在小木屋旁开荒种地,春种秋收,自给自足。他是一个自然之子,他崇尚自然,与自然交朋友,与湖水、森林和飞鸟对话,在林中观察动物和植物,在船上吹笛,在湖边钓鱼,晚上,在小木屋中记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他追求精神生活,关注灵魂的成长,他骄傲地宣称:“每个人都是自己王国的国王,与这个王国相比,沙皇帝国也不过是一个卑微小国,犹如冰天雪地中的小雪团。”
  • 你往哪里去

    你往哪里去

    在大与小之间,有限和无限之间,我们行走心灵与命运之路,清浅如朝露,琐碎如尘埃。《你往哪里去》是闫文盛近年创作的散文作品集,收录作品四十余篇。语言精到,意义符号丰满而有想象力。
热门推荐
  • 豪门对垒:前妻太难追

    豪门对垒:前妻太难追

    一次偶遇两人的命运就绑在了一起,2年后因为表妹的插足让如此相爱的两人活生生的分开了5年,再次见面误会重重,此刻林云曦却没有发现此时的杨潇雪就是一个复仇女神,李家和楚家都陷进了她的复仇计划,最后他们两人之间的命运到底如何.......推荐风汐若的一本书,【宠妻成瘾:亿万前妻买一送二】亲们支持下,投票,收藏,打赏!
  • 半亩荷塘留清梦

    半亩荷塘留清梦

    《半亩荷塘留清梦》收录了朱自清先生的46篇经典散文。这些散文在内容上或是写亲友间的交往、家庭里的琐事,或是写真实的见闻和感受,或是发表真实的议论,虽然题材上较为狭窄,但是思想内涵极为丰富,包含了作者对社会与时事的思索以及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半亩荷塘留清梦》中作品构思精巧,文笔秀丽,语言质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的创作面貌,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可读性。
  • 帕斯卡尔思想录赏析

    帕斯卡尔思想录赏析

    帕斯卡尔的《思想录》,这一超越时空的经典哲理散文,它不但属于历史,而且超越历史,仿佛有一颗不死的灵魂在其中永存。正因为此,我们在阅读时能感受到一种灵魂觉醒的惊喜。《思想录》就像一叶智慧的扁舟,带你驶向远离浮华虚空的彼岸。读《思想录》,更是一次走近大师的心灵之旅,能帮助我们从精神的噩梦中苏醒。
  • 总裁,请指教

    总裁,请指教

    第二十一次求职失败,张筱雨几乎对这个世界感到了绝望,梦想再次被现实打败!就在这时,时尚总裁南宫格出现在她的面前,“你剪坏了我的头发,就打工赔偿吧!”他将她带进时尚圈,她一步步蜕变成时尚一姐,而她的一颗芳心,也不自觉地落在他身上。但当他的旧爱归来时,她才知道,原来她只是一个替身!心碎之际,她决定抽身退出,但他却步步紧逼,缠着她不放!“女人,你休想离开我!我南宫格的户口本上,还没填上你的名字呢!”他暴怒的瞪着她,霸道宣誓!
  • 医见钟情

    医见钟情

    她五岁那年便对他一见倾心,问他能不能做他的新娘,他没有说话只是给了她一个玉佩,等他从战场回来,却得到她为准太子妃的消息。却不想,风云变幻。再见之时,她闯入花楼将他揪出来,当着众人的面可怜质问,“战王爷!您忘了当年御花园中的沈妹妹了吗?怎可如此待妾身!”战王爷当即就拎着人回了府。“你既自称妾身,那便履行一下这称呼最主要的事宜!
  • 枪毙、倾谈与提匣者(短篇小说)

    枪毙、倾谈与提匣者(短篇小说)

    “没有无法接受的事实,活血除了生活本身,至少我们不能接受生活,才会天天重塑生活。”——布莱斯·桑德拉尔《滑翔机》枪毙到了这个时候,像电视里演的一样,想想还是跟审讯员要一根烟吧!就这么交代,场面还是有点干。于是,余示款把手从腿边抬起来,先在头上摸了摸汗。然后,就伸了出去。余示款说:“求‘政府’赏一根烟。
  • 美满的亲子关系

    美满的亲子关系

    父母在物质方面要顺应时代的潮流,不必故步自封,不一定要子女和自己采取相同标准,吃尽同等的苦头。但是在精神方面,坚持各项不变的生活法则,先进德以修己,然后才能各自利用万物,发挥各入的长处。父母最好明白,管教子女应该从日常生活当中培养子女正确的生活技能。一般人总认为一技之长指的是就业所需要的技能,却经常忽略了基本生活技能才是终其一生都需要的一技之长。子女心目中有父母,最具体的表现即在好好做人,不让父母生气,不使父母受辱。长大以后,更应该奋发图强,有好的成就,以显扬父母。孩子的成长过程是变动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些不同的变化。父母教养子女,最好制订长远的计划,依照年龄和阶段的不同给予不同重点的教养。
  • 领导庆典贺词大全

    领导庆典贺词大全

    公开发表贺词时,你会哑口无言吗?你会词不达意吗?无论政界还是商界,一番激动人心的贺词演讲是领导者在庆典场合中展示才华与魅力的机会。本书囊括佳节、新婚、开闭幕、开业、生曰等多种场合的领导庆典贺词,为读者提供最全最新的范倒。
  • 本宫回来了

    本宫回来了

    叶卿上辈子过的挺爽的,作为皇后,和渣皇帝斗智斗勇几十年,结果一不小心把渣皇帝玩死了。再次睁开眼,她成了叶倾,一大群渣男正在快速接近中,你们这群蛇精病,都给本宫滚!本宫分分钟弄死泥萌!
  • 人类的探索:宇宙科学知识1(青少年科普知识必读丛书)

    人类的探索:宇宙科学知识1(青少年科普知识必读丛书)

    本套丛书分海洋、航空航天、环境、交通运输、军事、能源、生命、生物、信息、宇宙等十册。收录词条约五千个。涉及知识面广阔且精微。所包含的内容:从超级火山、巨型海啸、深海乌贼、聪明剑鱼……到地核风暴、冰期奥秘、动物情感、植物智慧……;从登陆火星、探访水星,到穿越极地,潜入深海……既有独特的自然奇观,又有奇异的人文现象;既有对人类创造物的神奇记述,又有人类在探索和改造自然过程中面对的无奈、局限,以及人类对自然所造成的伤害,自然对人类的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