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2600000014

第14章 报告文学题材的设定与采访艺术(1)

一、关于题材设定

因为报告文学创作是建立在真实社会生活基础上的文学,所以,它在题材的设定和创作的过程中就有许多区别于其它文学样式的地方。从一般的理论上讲,报告文学既然是报告社会生活中真实的事件和人物,那么,一切真实的事件和人物自然都可以成为报告文学的题材对象了。可是,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如果作家对于自己报告的对象不作认真地选择,他的作品就很难具备典型性,很难在读者中产生重要的影响。不是每一件事,每一个人的事迹都有普遍的社会性,报告文学所要报告的是那些与社会的变革紧密联系在一起,同广大群众的愿望、情绪和关注的热点问题有关的事实和人物。所以,对于报告文学创作来说,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如何设定作品的题材对象的问题。报告文学之所以能成为人们需要和关注的文学新形式,是和报告文学总是选择那些人们渴望知道内情,急于明辨是非的重大矛盾事件有关的。在许多的时候,报告文学是承担着解难释惑,扶正驱邪的责任和使命的。而要承担这样的责任和使命,作家就必须有直面社会人生的勇气,有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不避个人风险的精神。最近,看到一篇访问介绍我国着名民间文艺学家、散文家钟敬文老先生的文章。文章中介绍了钟敬文谈中国的知识分子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一段话,是可以给人不少启发的。他说:

中国的知识分子自孔孟以来,即被列为与农工商不同的另一类人。农人耕地,工匠做工,商人买卖货物,而读书人不同,他要依靠农工商的帮助才能生存,所以,他必须有所回报,这种回报就是要关心整个社会。

所以,曾子说:“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弘毅就是胸怀广阔意志坚强。任重而道远,就是要以天下为己任,所以担子是重的,路也是远的。可以说自有这句话以来,中国正派的知识分子、主流的知识分子,是这样去做了。但是,光有知识和任重道远的社会责任感还不够,还要有正气,这样才够格儿。所以我认为,真正的知识分子,作为民族精华的有正气的知识分子,就像民族的脊梁。脊梁只有一条,没有脊梁骨,骨头就要松下去,塌下去。——所以我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可贵也在这个地方,它要求读书人做到三点:第一是要有知识,第二是社会责任感,第三是气节,这也算是我给下的一个总结。

回想一下报告文学创作的历史和现实,就更加容易理解钟先生的这些话。报告文学作家,从基希、斯诺、瓦尔拉夫到夏衍、徐迟等许多人,都是这样有知识、有社会责任感和有正气的人。他们能够在黑暗中看见光明,在纷纭里见出是非,在危险时敢于仗义执言。而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和报告文学作家的选材很有关系的。可以说,在报告文学的创作中,作家的人格和修养显得特别的重要。基希说:“报告文学是一种危险的文学样式”,其中就包涵着报告文学因为作家时常面对真实的社会生活,表现出作家自己的独立性而存在的风险。报告文学作家应当是这样的人——他屈服于事实和真理,而不向权势和虚伪谬误妥协;他崇尚正义的激情与鞭笞邪恶的精神力量一样强烈;他追求进步和抨击落后的行为同样坚决;他应当是为了光明而不惧涉险,置身阴暗又不消沉气馁的人;他应当是精神的先驱,思想的先锋,斗争的勇士,是高举着报告文学的大旗为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冲锋陷阵的尖兵。报告文学因为可能要接触和面对各种的题材对象,所以,报告文学作家也是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准备和文化修养的。人格的培养和文化知识的准备,是一个报告文学作家从事创作的基础,是既不能看轻也无法回避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从对报告题材的选择就已经开始发生作用了。题材选择是一个打基础,定方向的重要工作。因此,有人说,在报告文学创作中,准确地选定题材,是一件事半功倍的事情。恰当地选择了题材,创作也就成功了一半。

报告文学的题材对象是关系着作家对社会生活事件和人物采取一种什么态度的大问题。通常,人们总是用“歌颂”和“批判”来表示这种不同的态度。其实,这是一种不很准确的区分。对生活中的事件和人物事迹采取了歌颂的态度是对于社会生活的推进,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对社会生活中的某些事情和人物的某些行为采取批判的态度,就一定不利于社会的发展,是对社会生活走向文明和进步的反动?显然不能简单地作这样的结论。报告文学是以真实地报告社会生活中那些有关社会的发展变革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权利、利益等事实为对象的一种文学样式。它的目的是为了社会生活日益走向文明,人民日益走向富裕。一切有利于这个目的的事实和行为,作家就应当给予热情的称颂,一切有害于这个目的的事实和行为,作家自然也要给予批判。所以,是“称颂”还是“批判”本身并不能说明问题。根本的问题在于“称颂”和“批判”得是否准确和适当。对于那些虚伪造作的人和事不断地进行称颂,只能让人厌烦;对于那些坚持正义,在努力改变着社会生活的缺陷的行为去作批判,自然也是遭人反感的。作家在选择题材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不应当是需要称颂还是批判的态度,而应当是给予题材以理性的认识和判断,然后视其内容给以称颂或是批判的表现。从深层的意义上来说,报告文学所应表现的应当是某种理性认识和精神,而不是简单地什么“歌颂”或“批判”的态度。报告文学的题材设定过程,在外观上看,是作家对题材的一种选择。可是,在不同的题材表现中,题材也在对作家进行着某种选择。从不同的题材的作品中,是可以见出作家的性格,理性素养和艺术感受力与表现力的。有的人认为,报告文学这种文学体裁只适合于对事实进行批判的作法。说报告文学只有在进行批判的时候,才能够表现出自己的特性和风格,才能够充分地发挥它本身的社会作用。这是一种极端和片面的认识,它既不合于报告文学创作的传统和实践,在理论上也是站不住的。

要很好地选择题材,是应当有一定的创作准备的。

陆游曾经对他的儿子说:“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陆游这里强调的工夫,就是在作诗的技巧之外的知识修养、社会人生修养等。报告文学创作,也是要有一些诗外工夫的。报告文学作家的诗外工夫,一部分表现在上面讲到的人格力量和文化知识的修养,另外,也同时表现在报告文学作家必须对社会的现实生活状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了解。知道什么是生活中的主要矛盾,什么是人们最为关心关注的问题,群众有哪些愿望期盼,崇敬和鄙视哪样的事,哪样的人物等。总之,就是要把握住社会生活的脉搏和解众情绪的焦点。为了能做到这一点,报告文学作家必须:

关心时事

对于时局的关心,是报告文学作家创作最基本的条件。

一个对现实社会生活漠不关心的人,是和报告文学创作无缘的。不关心时局的变化,不了解社会生活的现实状态,就无法认识和判断生活。“不知有汉,何论魏晋”。徐迟说:“一个报告文学作家,应当是一个最富有时代感的人。”关心时事是作家不脱离时代的一个最好的方式。

在发生世界性的战争的时候,基希以他的报告文学努力地表现了***的战争罪恶和战争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的深重苦难情形;在列宁领导俄国无产阶级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之后,约翰·里德就用报告文学的形式对这次革命运动作了真实的反映;在我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还处在困难的时候,斯诺就敏锐地看到了它的光明前途,以充分的热情对其进行了真实形象的报告。这些事例都可以说明,一个报告文学作家,不光要关心自己身边的生活,还要对世界的局势,对各国的政治生活和人民的实际生活动态有积极的关心与了解。他应当是一个社会生活中的明白人,而不是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红楼梦》里有一副对联说: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个对联是很有意思的,说得很对也很深刻。作家是要多读书的,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这都是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但社会生活也是一部大书,需要人们时常认真地读一读的,而且它会常读常新。

报告文学作家对于社会生活这部大书,更是要好好地去读懂它的。你读懂了社会生活这部大书,写作起来就便利得多了。对于时事的关心,就是在读着社会生活的这部大书。

中国的西北,土地辽阔,资源丰富。但是因为许多自然的,人为的原因,中国的西北地区还比较荒凉和贫穷。可是,即使这样,日本侵略者在侵占了我国的东北,后又占领了华北之后,仍然把眼光投向我国的西北地区。为了防止和切断我国和苏联的联系,他们曾经企图攻占西北地区。日本侵略者是在大的战略眼光下来看西北地区的价值和作用的。

为了使人们对日本侵略者的这种野心和计划有高度的警惕,我国着名的记者、报告文学作家范长江在1935、1936年,两次作西北之行,对西北的社会民情和自然景观作了较为充分的报告,其成果,就是他的着名报告文学《中国的西北角》和《塞上行》。范长江的行动,可以给我们不少的启示,报告文学作家在选择题材的时候,是要有大的眼界的。是要在较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中来认识题材和选择题材的。

来自各方面的时事报道,为人们提供了最为丰富的社会消息。一个关心这些消息的作家,就容易了解社会和发现题材,也可以得到比较满意的题材。王石、房树民的《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穆青等人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就是作家们在听到有关报道之后去追踪采访的结果。

《人妖之间》,也是在已经有了不少新闻报道之后,作者认为这些报道似乎还没有把王守信这个犯罪分子的成长过程和原因及问题讲得清楚,所以才去作再度报告的。类似的情况有许多。只要作家留心,时事报道,是作家选择题材的一个很好的途径。时事报道是延长作家视野和帮助作家及时感受社会生活的窗口,报告文学作家一定要学会利用它。

关心一切特殊的事件和人物

时事是所有国际国内大事件的报道,但社会生活中还会有一些特殊、重要但却不一定被新闻报道重视和反映的事件和人物。要了解这些对象,作家就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做社会生活中的有心人。关心一切特殊的事件和人物,是报告文学作家选取题材的又一个途径。但是,要能够意识到事件和人物的特殊性,是要有对社会生活的了解作基础的。只有知道了普遍,才能够认识特殊。

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时,《人民文学》等报刊邀请了一批报告文学作家到会上采访。这是一次科学群星聚会的会议,国内的几代科学家聚集一堂,是一次欢乐的盛会,科学的盛会。这些报告文学作家,如鱼得水,各展其才。然而,在不少作家把目光盯在那些声名显赫的科学家的时候,在一些人不断地把那些有着很高名望的科学家的材料送给黄宗英,希望她能够作出报告的时候,黄宗英却在人群中发现了有点心事的秦官属。这是一名中年科学工作者,她虽然有着艰难的科学道路,也作出了突出的科学成绩,但还没有什么大的名气。当黄宗英在饭桌上结识了秦官属,又见她在长城上看着自由飞翔的大雁想着许多心事的时候,她一下子就意识到找到了自己报告文学的题材对象。这时,她就态度明确地放弃了对于别的人物的选择。在黄宗英看来,比起那些已经成名了的科学家来,像秦官属这样的中年科学工作者的生活和工作更加艰难,而他们又正是科学研究的中坚,更需要特别的关心和支持。他们在其科学道路上所有的经历和曲折,更应当让人们有所了解。此后,黄宗英在深入秦官属所在的地方和单位进行了仔细的采访后,就创作出了在全国,在科学界引起轰动的报告文学《大雁情》。因为《大雁情》的发表及在社会上引起的震动,中国科协曾专门发出文件,要求各级部门要注意关心和发挥中年科学工作者的生活和骨干作用。这种重要的影响作用,应当说是和作品的题材选择有着重要关系的。黄宗英的又一篇着名作品《小木屋》的题材设定,也是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的。作品的主人公徐风翔,是作者在成都参加一次学术会议时,听她的大会发言,说她建议在西藏建立几个森林生态定位考察站,因陋就简地盖几个“小木屋”就可以进行工作了。并且表示,自己可以“长期参加这一工作,把自己的一切献给西藏的大森林”。当时,黄宗英就被她的这种精神有力地打动了。可是,几年之后,黄宗英因别的事到西藏拉萨,在活动结束,买好机票就要离开的时候,突然听说徐风翔也在拉萨,正准备进行一次野外考察时,立即决定退掉机票,随徐风翔一起去考察。这时,她才知道,几年前徐风翔渴望建立的“小木屋”至今还没有实现。又在实际的体会和了解了她的艰难、风险的考察活动情形之后,黄宗英更感觉到了一种震动和悲愤。为什么一个科学家的这么一个十分容易办到的,小小的愿望就实现不了呢?就是这样的困难呢?这次和徐风翔的直接接触,激动了作家的创作自觉,不久,《小木屋》这篇饱含深情和义愤的作品就和读者见面了。同样,这篇作品,在社会上发生了很大的震动和影响。这是作家在自己的认识和判断基础上独立地选择题材的极好例证。

孟晓云的《胡杨泪》发表之后,也在全国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前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李锐在读过《胡杨泪》后撰写的《请读(胡杨泪)——有关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和组织人事制度改革问题》一文中写道:“那种随意定人‘成分’,随意把人列为专政对象,随意剥夺他人公民权利的现象,相信今后可不再出现。”在谈到这个题材选择和写作的时候,作者孟晓云是这样说明的:

说起来,我写报告文学的线索,除了少数是在报刊上寻觅以外,大部分是在采访过程中碰上的,人们在讲故事时,我无意中发现了宝藏。在乌鲁木齐,新疆分社的一位记者对我叙说了钱宗仁的遭遇,一下子就抓住了我,还有比他更不幸的么,二十年的坎坷,前十年因出身不好,三次失去升大学的良机,后十年生活动荡,考研究生虽然成绩优异,却因年龄超过两岁而榜上无名。

出身不好的人很多,考不上大学和研究生的也大有人在。但集所有的不幸的大成于一:身的人,为数不多。我长途跋涉,奔向阿拉尔,见到了钱宗仁。

同类推荐
  • 拔开迷雾:对周汝昌《红楼梦》研究的再认识

    拔开迷雾:对周汝昌《红楼梦》研究的再认识

    胥惠民教授《拨开迷雾——对周汝昌《红楼梦》研究的再认识》与杨启樵《周汝昌红楼梦考证失误》、沈治钧《红楼七宗案》同为近年批评周汝昌红学谬误的三部最重要著作。本书立足文本,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对周汝昌以上主要错误观点做了详尽有力的分析批评。周汝昌晚年出版的《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号称是最近真的校订本,本书却通过大量例证,具体分析周汝昌对曹雪芹的原文乱加改动,不懂装懂,破坏《红楼梦》的有机结构,其实是离曹雪芹原本距离最大最坏的一个本子。本书还对周汝昌的方法论和主观唯心论做了深入的分析批评。
  • 黑白斋序跋

    黑白斋序跋

    本书收入作者为40多部文学作品写作的序跋。包括“好汉不提当年勇——序刘林小说集《桃子脸,弯弯眉》”、“魅人的梦想:星空乡愁与航天文学——序李鸣生长篇报告文学《飞向太空港》”等。
  • 我的舞台我的家

    我的舞台我的家

    这是一位资深文学组织工作者自叙一甲子文学生涯的纪实散文集。本书视野开阔,材料翔实,感情真挚,文风质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纪实佳作。本书从作者个人的视角,真实、生动地记述了中国作家协会的人和事。从书中你可以清晰听到作者在文学舞台跑龙套尝到的酸甜苦辣,和在文坛风风雨雨中的独特遭际、命运。你也可以真切了解作者所熟悉、敬重的文坛前辈、名家的精神风貌和他们对文学的真知灼见。书中收入的有关作家协会重要文学活动、文学组织工作、儿童文学工作的演讲、访谈、述评、报道等,有助于读者从一个侧面了解、研究当代文学史,特别是中国作协的历史,是弥足珍贵的第一手材料,具有史料价值和文献意义。
  • 散文诗·帕拉莎(智量文集)

    散文诗·帕拉莎(智量文集)

    您正在掀开的《散文诗帕拉莎》是一本绚丽多彩的书。 在这本《散文诗帕拉莎》中,屠格涅夫有时用他一支饱含诗情画意的笔恬静地、满怀深情地为我们描绘着他的祖国俄罗斯那片美丽丰饶的天地。那蓝天、 白云、峡谷、亚麻田、滚滚的麦浪、高翔的云雀……和善良的普通俄罗斯人的日常生活与劳动。
  • 人事如昨:郑振铎作品精选

    人事如昨:郑振铎作品精选

    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
热门推荐
  • The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

    The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羽·赤炎之瞳

    羽·赤炎之瞳

    野心不灭,爱亦疯长。帝都流血之夜,预言成真,谁为王者?谁为乱者?吾生吾爱,永葬云荒!魂归来兮,且莫彷徨!龙已陨落,麒麟叛变,凤凰垂死。看哪,赤炎之瞳睁开了!铁幕合围,天地间似乎只剩下他和她两个人,在暴风疾雨中奔向未知的前方。她在黑暗里凝望他,就算是死,也要死在所爱的人面前,手里握着剑!
  • 心弦·心声(中外经典散文读库 心迹卷)

    心弦·心声(中外经典散文读库 心迹卷)

    这本《中外经典散文读库:心弦·心声(心迹卷)》由北方文艺出版社《伴随》编辑部编著,为中外经典散文读库的心迹卷。《中外经典散文读库:心弦·心声(心迹卷)》收入了梁遇春、何其芳、巴金、鲁迅、徐志摩、拜伦、蒙田、卢梭、雨果、屠格涅夫等中外名家的经典散文,包括《又是一年春草绿》、《爱晚亭》、《迟暮的花》、《生活是存在的痛苦体验》等。
  • 中华传统魔术(走进魔术世界)

    中华传统魔术(走进魔术世界)

    一个个妙趣横生的魔术,一个个匪夷所思的魔术,《走进魔术世界:中华传统魔术》寓教于乐,将魔术里包含的科学原理一一解释出来,并且将有趣的小魔术表演也一步步教给读者。学得有兴趣,学得有快乐。
  • 老子想尔注

    老子想尔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君不悟之无生

    君不悟之无生

    她是高冷坚毅的十二令灵煞之一他是温柔不正经的反差萌天才灵者一场意外,她被神秘人送到他的手中,自此两人踏入了一场密谋三百多年的阴谋。——大概是一部关于一个高冷少女杀手和一个时时刻刻散发温柔魅力的不靠谱少年日常探险生活的全记录
  • 跑路媽咪

    跑路媽咪

    甜心系列一之《总裁的杀手甜心》"你是坠入人间的天使,是上天赐予我最珍贵的礼物。"男人用迷惑的眼神看着她,她为了这句话,脸红了。怀抱自己发誓要守护一生一世的爱人,男人相信爱情可以永永远远。她嘟着嘴,"如果我是一个杀手呢?"甜心系列二之《总裁的女佣甜心》"亲爱的,为什么家里又要招聘女佣了?"她好奇地看着招聘广告。"因为我舍不得你累着啊。"他真的不想半夜起来偷偷搞卫生了…"可是你招聘了女佣,我做什么啊?""做我一生的妻子就好。"甜心系列三之《狼少的通缉军火妻》"老大,大嫂炸了后院的网球场…"某人走进办公室,晃了晃手机。"再建一个让她炸。""老大,大嫂抢了我们对面的银行…"某人跑进办公室窗边,指着被抢的银行。"下次存多点钱让她抢。""老大,大嫂在挖黑泽家的祖墓…"某人直接坐在办公室,打着内线电话。"你去看看少什么赶紧让人搬进去,省得她不开心。"【跑路妈咪简介】怀孕有什么大不了的,路痴又怎么样?!结婚前她跑,结婚中她跑,结婚后她也跑!好吧,她承认,她不仅爱吃,还喜欢跑路。谁让她家那位那么爱管她,她就是要跑!不就跑个路嘛,亲爱的,你也不要摆着个晚娘脸啊。她是中央情报局的精英,却是生活上的小白痴。方向感烂得可以,就连自个家门也只是有个熟悉感。他是鹰帮的老大,温文尔雅,别的女人一概看不上,专情于他家的小白痴,这项独宠居然还被嫌弃?★★"能告诉我,你在干什么吗?"低沉的嗓音带着慵懒的邪魅,夜影辰倚靠大树,微笑地看着正对着自家围墙指手画脚的小未婚妻。"我…我迷路了…"一脸作贼心虚,冥甜动作一僵,对着墙壁就是一脚。★★
  • 起世经

    起世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琴棋剑侠传

    琴棋剑侠传

    一曲闻名丧胆的水仙花歌谣,一经吟出,必在江湖上掀起狂澜。然而,那是七年前的事了。如今,日月依然经天,江河照旧行地,江湖平静的出奇,平静的使人害怕……
  • 不愠不火

    不愠不火

    钟薇觉得,自己的人生很戏剧化,彼时的人生输家,现在的人生赢家。彼时,沈臣闻是拼了命的要跟她离婚。现在,沈臣闻是拼了命的要跟她复婚。人生总有低谷,熬过来,幸福就会来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