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4200000002

第2章 鸡尾酒经济(1)

从楼梯口出发

这是一间平常的办公室。

这是一间不平常的办公室。

临街区两边都是宽银幕那样宽宽扁扁的窗。窗外有绵延的招宝山、金鸡山,有直奔东海的甬江。

绵延的群山,把两边的宽银幕环绕成一片翠绿。

他没进屋的时候,我觉得这屋的风水真好。

他进屋以后,我觉得这屋的风水更好。

他看上去挺平常,一如他这总裁办公室。

他看上去很有气象,一如窗外奔流入海的甬江。

他在窗前坐下。他背靠着窗外的山,面朝着前方的水。他后方扎实,他前方蓄势。

当然,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稀奇?他那贝发公司是中国制笔业的No。1。

他穿一件浅灰短袖衬衫,不系领带,一身随便的衣着,只有一个亮点——衬衣口袋上别的一支贝发笔,光泽晶亮,很吸引眼球。

还有两个亮点,那是他的方正脸上的一对眼睛。不是那种黑又亮的眼睛。他的眼睛是一种莹莹的灰,像猫儿眼,这种眼睛在黑暗中在前途茫茫的时候也能看得清楚。

10来年前,1993年春的广交会。他没有摊位。只能拎着一只木箱,里边装着简单的笔。广交会上有摊位的才能找客户。像他这样的“小商小贩”只能给人轰来轰去。

他远远站着看看都有什么老外在问询笔的行情。然后退到楼梯口等着,等那些老外出来时,给他们看他木箱里的笔。

广交会上那么多正规摊主,谁能对一个小贩感兴趣?

一周下来,无人理睬。

“那很苦的。”我不由得说。天很闷热,我满头大汗,他大汗满头。

不过他笑个轻松笑个明朗:“苦是应该的。”

这样的襟怀。

闷热的天,变成明朗的天。

又过去了两天,他在广交会的楼梯口等到了一位中东客户。

他有了生平第一张订单——2万美金的订单。

他还有一个收获:拿到了十来个老外客户的名片。

任何一个大老板,都会有一大堆他看都不看一眼的名片。可是对于他,这十来张名片也是生路。

他至今想起那个楼梯口还充满了感动。

他站在楼梯口,把观察到的情报一一记下。第一,圆珠笔的市场很大。第二,目前最能打进国际市场的是哪几种圆珠笔。

这个楼梯口,实在是一个民营企业家起航的港口。

他叫邱智铭。

1993年他接过一个30人的制笔厂,做内销的。这么小的小破厂,当然只能做内销——所有人都会这么想。

可是,一个高高大大长着猫儿眼的人,总能看得更清楚:内销?靠什么竞争?没有资本没有关系,而且,邱智铭不愿跟人喝酒。内销的场合上,不喝酒能行吗?

干脆直接做外贸。

半年后,那2万美金的订单也做完了,经验也有一点了。他又去1993年秋季广交会。还是只能拎着个木箱来回走,还是常常站在楼梯口。不过,这一次,他拿到了20多万美金的订单。后来用10来个20英尺的标准集装箱把货发走。

我说,这是用木箱拎来的集装箱!

他说客户要货是杂七杂八的,有的客户只要几百支、几千支笔。贝发一律最快地服务最好地发货。后来,有的小订单变成了大订单,小客户变成了大客户。

贝发呢,小产品变成大生产,小商品打出大市场。

1994年,贝发外销额是600多万美金。

1996年,2600多万美金,相当于当时上海4大制笔上市公司的总和。

从邱智铭拎个木箱躲在广交会楼梯口,白白地站了一周,到他那贝发相当于4大上市公司的总和,前后才3年。

但是邱智铭觉得,他只有产量,质量呢?和国外差远呢!远到他都不知道为什么差这么远?

问题在哪里?

他去了制笔业发达的瑞士、德国、日本、韩国、美国,终于弄清了中国圆珠笔水笔的4个病灶:精细化工、表面涂装、精密模具、精密机械加工。

从楼梯口出发

回到宁波,他在贝发公司下边成立了4个研究中心和8个专业厂和一个保税厂。1997年开始,贝发平均每3天申报一项新的专利。1999年,终于填补了中国高档笔类的空白。

我说,你们贝发那时就是中国制笔业的最大吧?

邱智铭淡然一笑:“这个对贝发没有意义,中国最大对贝发没有意义。”

邱智铭坐在那里,背靠挺拔的群山,面对江水入海。宽厚的脸上,猫儿眼莹莹地笑着。

我突然觉得对邱智铭提出什么国内最大的问题,真好像对着音乐大师哼小调。

我想起哪儿看到的一条手机短信:“当今4大傻人——恋爱不成上吊的,没病没灾吃药的,合同签成无效的,看着手机傻笑的。”我想,当今还有第5号傻人——对着大师哼小调的。

后来才知道,贝发的营业规模,是国内第二名的3倍以上。2003年贝发的年增长数量,就相当于第二名的产量。

“这个对贝发没有意义。”这位10来年前拎个木箱在广交会上被人轰来轰去的人说。

贝发的一款产品就可以做到500万美金。贝发的订单做不过来,开始抓大放小,抓顶尖、抓主流、抓品牌。

但是邱智铭从2000年就早早地预感着一种危机。

大,不等于优势;强,才是优势。只有做得更好,没有做得最好。贝发人开始骄傲,这是观念的障碍。贝发的人才储备不足,无法带动可持续发展。贝发请来国内外管理咨询公司,把研发、生产、销售平面捆绑,把行政、后勤上下拉动,把自己的技术人员送出去学习,把国外的专家请进来合作。现在,人才团队形成了,规范的管理重组了。邱智铭可以更多地思考公司战略性的定位和阶段性的目标了。

中国的民营企业发展到今天,正在面对第二个开创期,或者说正要面对一个新的困惑期。邱智铭说,民企较之国企的优势,在于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国企较之民企的优势,是有人才储备。

贝发是混合经济式的民企。邱智铭提前储备好了人才。那么,贝发兼具民企和国企的优势了。

贝发已经出口40多个国家,销售了35亿支贝发了。其中6家客户是世界500强。光是2003年,就创汇6620万美金。贝发在国际上产量第3,营业额第12。邱智铭清楚贝发下一步的目标。

邱智铭请国内外咨询团为贝发把脉的费用,是600万。总有人对他说:邱总,你有钱为什么不投资房地产,宁波房价涨幅连续4年全国第一,做房地产那是稳赚大钱的。邱总笑,说人生总是有很多诱惑,得挡得住。他么,聚焦做好一件事——把制笔的民族工业做大做强做成全球化品牌。

我想,这才是挡不住的诱惑呢。

从邱智铭1993年守在广交会的楼梯口,不过10年!贝发,从楼梯口出发!

他那猫儿眼又莹莹地放光。

2002年9月,世界500强之一,世界最大的文具公司美国的TESCO授予贝发一块技术创新的奖牌。全世界有600多家文具供应商,TESCO只发一块奖牌。

我看着邱总办公室里这块晶亮剔透的奖牌,想着那六百分之一的金贵,不觉痴痴地笑着。

当今傻人第6号:对着人家的奖牌傻笑的。

公主的宝典

“喂!”黄新华刚跟我说话,他的手机就响了。

那手机有多动症,时不时地震动着,蹦跳着呼唤他,恨不得叫他全世界都不要搭理,光搭理手机一个人。

当然,这手机里边也几乎有了全世界。他那新海打火机远销30多个国家。

黄新华只好眼睛看着手机和我说话。他灵动的小个子,瘦削的瓜子脸,那对双眼皮大眼睛,好像占据了脸部的半壁江山。

看着这半壁江山的大眼睛,我想起潘长江小品里的一句话:浓缩的都是精华。我想,就是这双眼睛,能在几年里两战韩国,又战欧盟,3次获得国际反倾销的胜诉,又3年在打火机行业里连续自营出口全国第一。

“要做到第一是很难的!”他伸直一手指,人挺了起来。

那表示第一的手指把人一下提了起来,近乎弹跳了起来。他的眼睛大亮,那半壁江山好像灯光大作。精神的光辉使他比一屋子的人都高大光彩。

不是生来的高大,是经过了升华以后的高大。

我问他和老外打官司是不是打赢很难?

他说:打得赢!比在国内好打!

当然,这“好打”两个字的后边,是步步缜密艰苦卓绝。

2002年,欧盟反倾销调查委员会于5月27日正式立案进行中国出口打火机的反倾销调查。寄来的反倾销调查表连起来有4层楼高。光是必须回答的问题就有200多页。要填写一年的数据,光是原材料成本一项,国内只分为耗料、耗工、耗费3项,欧盟列为20多项3226个数据。按照国际惯例光是成本耗费,就包括原材料、工资、财务、包装费、研发费、运费、保险费、广告费等等。

等等。

而且,在第15天之内必须报给欧盟,过了期限,就不承认你的申诉了。

我想起童话,常有类似的故事:骄傲的公主对追求者说,你必须在多少天内淌过99条河,翻过99座山,打败99个硬汉,然后取到宝藏见公主,否则就杀头。

面对骄傲的公主,新海请来6名翻译和一名比利时律师。第十五天,一叠连起来比4层楼更高的调查表和答辩材料,递到了公主跟前。

黄新华说,一开始大家看到欧盟那一大堆的调查表,情绪特别大。后来,一个个问题答下来,才明白,如果把这些问题串起来,就是一部现代企业管理的宝典。

我想,也可以叫:公主的宝典。

黄新华说,国外的游戏规则细密规范,官司反而好打——有法可依。2003年7月官司一结束,黄新华把20多人的反倾销小组,转成企业管理升级整改小组。

打洋官司花费200万,不过因为从此制度规范成本下降效益上升,到去年8月已经换回上千万的收益。

2003年7月15日,EFLM代表欧洲打火机行业致函终止对中国打火机反倾销申请。

中国打火机出口欧盟的贸易壁垒取消了。

或许,当年老外怀疑中国打火机是倾销,也不是没有道理——人家怎么能想象一只打火机可以卖到这么便宜呢?

他们怎么能想象宁波慈溪人,一分钱也赚,一个集装箱80万只打火机,年产3。6亿只打火机,那是多少钱?

而且,欧盟在2003年4月宣布通过CR法规(欧盟技术壁垒)的时候,新海已经拥有国内首家突破CR法规的5款打火机,又在美国、欧洲申请了专利。新海有国内专利147项,申请国际专利8项,申请日本、美国、欧洲等质量认证产品20多个等等。要想赢诉讼,先要有内功。

新海人爬过99座山,淌过99条河,找到的宝贝,就是公主的宝典。2003年7月15日,新海胜诉。欧洲一家企业立刻在7月20日与新海签订投资合作协议。然后又有,又有,又有。

现在,公主向新海走来了。

黄新华那只多动症手机,一直在蹦蹦跳跳地催他:那边几个外商在等他呢。

又来了几位公主?

黄新华的眼睛很难离开手机。他习惯地看着手机讲话,倒好像是看着讲稿讲话。慈溪的老板都是全球通——全球跑。黄新华练就了同时面对来客同时面对手机的内功。

新海10年前才创业。那时黄新华想自己能开个模具厂就好了。后来目标前移——能有几百人五千万就好了。后来又后来,他伸直一手指,把人一下提了起来。他那半壁江山的眼睛灯光大作——一个人,当他想着第一的时候,不管是这个第一还是那个第一,他精神的升华,使人的魅力最大化。

那一瞬间的黄新华,比4层楼高的调查表还高,比3。6亿只打火机的光亮还亮。我想起莎士比亚的话:人呵,你是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如果微软在中国

喜欢欧洲,常常是因为喜欢古典。

走进瑞士的“Reuge”,这是一家两百年的八音琴老店。一个个老师傅,低着头坐在那里敲敲打打。好像,他们已经敲打了两百年,好像,他们1798年就坐在这里了,就这样敲打到两百多年后的今天。

八音琴转动着舒缓的乐声,老师傅继续着作坊的活计。在现代喧嚣社会里突然看到这样一幅被定格在那里的两百年的油画,就觉得古老文化和传统,是这样地美好这样地令人心动!

说起瑞士,总会联想到钟、到表、到机芯、到发条。250年前,欧洲的建筑上,就有各种八音琴。因为做在建筑上,想做多大都行。“Reuge”是第一家把音乐装进盒里的,musicbox。

于是有了作为工艺品的八音盒,有了八音盒带来的故事和传奇。

二战结束后,驻在日本的美军,收到不少家里寄来的八音盒。日本人看到八音盒的市场,1946年开始研发。日本制造的标准型机芯,批量大而价格低。瑞士的师傅们,从此只能做高级礼品的八音盒了。

瑞士“Reuge”的老师傅们还在一个一个敲敲打打的时候,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有一个中国人,也开始个体作坊式的劳动了。

这个人叫竺韵德。清皇帝享用洋人进贡的八音琴的时候,恐怕想不到,到二十世纪后期,中国宁波的工程师竺韵德都没有八音琴的概念。中国一句古话叫做:衣食足然后知荣辱。我想,也可以说衣食足然后知八音盒。

竺韵德知道八音盒的同时,也知道了中国生产八音盒的厂家,其实是做外盒,机芯都得进口,而且只有卖方市场,卖方说了算。因为,日本芯占领世界市场95%以上,已经40年之久矣。

没有竞争,就有垄断。

与其埋怨别人,不如埋怨自己。

牢骚和嗟叹是奢侈品,奋发和执着是必需品。

竺韵德开始机芯研发,用一百倍、一千倍的放大镜观察机件加工时留下的痕迹,从痕迹追索工艺路线工艺方法。

我写的这短短两行字,他用了足足9个月时间和30多万元钱。

钱是他向亲朋好友筹借的。虽然大家深知竺韵德的品格,谁都不要他打借条。但是这样欠下的情份,比打借条欠下的债,对他更有压力。那9个月的时间,更像一个走不出的怪圈。各种怪言怪语形成了一个个怪圈:中国人都做不出来,宁波人就能做得出来?宁波人都做不出来,你一个竺韵德就能做得出来?

一介书生,不会辩论,只有埋头苦干,只有忍气吞声!

竺韵德原先是国企厂长,辞了。

竺韵德现在做机芯研发,拼了。

竺韵德终于研发成功的时候,傻了。

他好像真空了。一切都掏空了。

那是1991年9月底。到这一年年底,他研发的机芯以低于日本50%的价格,国内外销售84万只。

到92年初,春节快到了。各地来要货的,还等在宁波,带着几乎没有希望的希望。

竺韵德自己也想不到,他的产品一上市就下不来了。有一位从福州来要货的,在宁波等了两周了,来的时候要买10万只,但是只拿到一万只。他对竺韵德说,昨晚他去商店买了样东西。竺韵德说什么东西?他拿出一盘军队打包用的厚帆布带。

用帆布带上吊?

竺韵德急得说可千万不能走这条路,无论如何也想办法春节前先给你3万只,其余节后再给。

那位福州男子握住竺韵德的双手,任凭热泪流。

如果说竺韵德研发成功时,傻了;那么此刻的竺韵德,是醒了。

责任!

一定要最大批量地满足市场。

而且,他没有接触到的多多少少领域里,还会有多多少少的产品需要研发需要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距离!

他想,“国家”两个字,是一个概念。是众多的企业竞争力的合力。如果波音是在中国,如果微软是在中国,如果美国这些大企业都在中国,那么美国和中国的经济地位不就倒过来了?

企业,不仅仅是为国家创造利税,还承担了国家、民族在世界上的地位。众多企业的产品硬气,国家讲话也就硬气。

同类推荐
  • 警路留痕

    警路留痕

    本书的作者是派出所的所长,多年的警察工作让他经历了各种类型的案件。本书即是作者从警经历的真实记录,书中不仅包含了对现实生活中真实案件的介绍,情节惊奇,让人觉得匪夷所思,触目惊心,也有作者的文学创作,如小品剧、漫画、诗歌等,以及作者对生活、工作和人生的一些感悟。
  • 悲伤的迪尔德丽

    悲伤的迪尔德丽

    《悲伤的迪尔德丽》是约翰·米林顿·辛格和叶芝共同完成的著名爱情悲剧。它改编自爱尔兰神话中迪尔德丽和康纳尔王的传说。迪尔德丽出生时,便有预言说,她会出落为美人,有卷曲的黄色发辫和迷人的灰绿色眼睛,但国王和领主们会为她发动战争……迪尔德丽长大后,康纳尔王要娶她做王后,但她却有了情人纳西。于是,康纳尔王派兵杀死了纳西三兄弟。最后,迪尔德丽在他们的坟前自刎而亡。此剧是一部辛格生前未完成的三幕悲剧,后来由叶芝和辛格的遗孀莫莉·奥尔古德继续完成。
  • 生活并非都有选择:八九十年代的留美学生们

    生活并非都有选择:八九十年代的留美学生们

    留学是迈上成功巅峰的通途,亦可能是堕入欲望深渊的陷阱。经过一段时间改革开放的熏陶,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留美学生已经不只是书斋里的精英,他们更是一个个充满欲望的人、一个个为名利而奋斗的个体,在大洋彼岸深陷于情与爱的踯躅、名与利的挣扎。当象牙塔里也漫入世事的波涛,他们,和你我没有什么两样,背负着为人的十字架,生命永远是不可承受的重量。“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一百多年之后,托尔斯泰的名言在一代一代中国留学生的生活中被演绎。生活都能由你选择吗?幸福只要追求就能得到吗?在大洋彼岸的中国留学生们以自己的经历向您诠释这一切。
  • 摩根家书

    摩根家书

    《摩根家书》是美国财富巨擘摩根家庭的奠定者约翰·皮尔庞特,摩根给儿子小约翰·皮尔庞特的信,是父子之间交流感情和工作的私人信件。这些信件是摩根家族的至宝,信札“透露了摩根强大、富有的秘籍……”
  • 聊斋五十狐

    聊斋五十狐

    该书所解读的五十个聊斋女性,不仅仅是女狐,还有花妖女鬼,但是她们身上都有一种用一个“狐性”可以概括的特质。所以“聊斋五十狐”中的“狐”是一个泛指,即那些带有“狐性”的妖娆媚惑、独立自主、来去自由并敢爱敢恨的女子。
热门推荐
  • 重生后我开起了黑店

    重生后我开起了黑店

    拿着炮灰女配剧本的司甜死了一回,表示自己已经大彻大悟、看破红尘,无心掺和男女主甜甜的恋爱,整个人只想搞钱!不过,系统出品的产品是不是太沙雕了?瘦身丝袜、防脱洗发水、养生保温杯、托福真题资料……系统:我相信你,你可以的!司甜:告辞!新文《修仙不如种树》连载中,无CP女强修仙,欢迎收藏养肥
  • 三国美人异传

    三国美人异传

    袁熙脑中忽然多出一段记忆,他发现自己未来很幸福,因为一代美女洛神都将为他妾;但他发现自己又将很惨,因为不久不仅老婆要被抢,袁家也会家破人亡,自己还被砍头,被送给害惨自己的曹老贼……怎么办?袁熙无语问苍天,如果真是预示着这样发展,那自己就逆天改命,扛起袁家吧!!!叫你还敢抢我女人(愤怒脸)
  • 中外神话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中外神话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为了全面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阅读的兴趣和爱好,这套课外读物收编了大家喜闻乐见的广博知识,把阅读名著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扩大阅读的深度和范围,这正是设计本套读物的最大特色。因此,本套课外读物有着极强的广泛性、知识性、阅读性、趣味性和基础性,是广大中小学生阅读和收藏的最佳版本。
  • 小仙是好仙

    小仙是好仙

    “娘,我能不能换个名字”“狗蛋多好”“那我姓什么?我总是要加个姓的吧,李狗蛋,王狗蛋什么的。”…… 作为修仙界一个功德加身的好人,桃花放弃了逆天改命的想法。 这年头,做乌龟比找道侣还难。
  • 节气与养生

    节气与养生

    我们知道,自然界的一切生物无时无刻不在受春湿、夏热、秋凉、冬寒气候变化的影响。我国古典医学名着《黄帝内经》首次提出了“天人相应”的养生观。这种观点认为,人生活在自然界中,同时也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的生理活动受自然的影响而不断地调整和适应。大自然阴阳消长的变化,引起了四时寒暑冷凉的变化,并形成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生物发展规律。
  • 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

    松赞干布第三次向大唐请婚,天子允了,消息传到后宫,适龄的公主们个个花容失色,哭哭啼啼……吐蕃苦寒无比,缺衣少药,茹毛饮血,到那儿去,基本是谁嫁谁死啊!不行,得找个替罪羊。江夏郡王府嫡长女李云彤,人比花娇,丽色无双,本该像其他贵女一般,嫁入门当户对的人家,过完富贵荣华的一生,然而一纸圣旨打破了她的人生轨迹……这一去就是千万里,思乡永不见,这一去,就是四十年,她再也没有回过长安。她从中原到西域,为西域带去了大唐顶尖的生产技术、医药建筑、历算艺文、法律和佛经典籍……她被吐蕃百姓称为“绿度母”。她被两个男人爱着,被万民敬仰,被百世传颂……文成公主这一生,可谓是跌宕起伏,波澜壮阔。
  • 影后养成记

    影后养成记

    1950年香港,珠宝商庄孝莲大力推进全港娱乐产业,香港影业如火如荼发展迅速。卖烧饼的冯素素无意中卖了庄孝莲几个毒烧饼后,成功引起庄孝莲的注意,成为庄氏影业第一个长约演员……影后,从跑龙套开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百位世界杰出的经济学家(上)

    百位世界杰出的经济学家(上)

    人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明天的世界令我们无比期待。从历史中汲取知识,感悟人生,追求真理,是每个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在无比灿烂的历史星空中,众多世界杰出人物犹如明烁夺目的明星,让历史的时空如此地浩瀚,并给后人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与智慧结晶。期望本书能让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们,从世界杰出的人物身上,学习与借鉴人生的智慧,创造卓越的人生。
  • 蹲下来和孩子一起看世界

    蹲下来和孩子一起看世界

    本书讲述了教师工作具有极强的艺术性。而对于孩子,也就是那些中小学生来说,由他们的本身特点及身心发展规律所决定,老师又必须要能抓住这些孩子的特点,避免成人化的教育方式。因此,老师在教育时,必须要能“蹲下自己的身子”。《蹲下来和孩子一起看世界》吸收了近几年教学实践中的经典案例以及中外教育的各种优势,对“蹲下来”的教育方式进行精辟的阐释,相信对广大教育工作者会大有裨益。
  • 名胜奇迹(走进科学)

    名胜奇迹(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