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4200000002

第2章 鸡尾酒经济(1)

从楼梯口出发

这是一间平常的办公室。

这是一间不平常的办公室。

临街区两边都是宽银幕那样宽宽扁扁的窗。窗外有绵延的招宝山、金鸡山,有直奔东海的甬江。

绵延的群山,把两边的宽银幕环绕成一片翠绿。

他没进屋的时候,我觉得这屋的风水真好。

他进屋以后,我觉得这屋的风水更好。

他看上去挺平常,一如他这总裁办公室。

他看上去很有气象,一如窗外奔流入海的甬江。

他在窗前坐下。他背靠着窗外的山,面朝着前方的水。他后方扎实,他前方蓄势。

当然,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稀奇?他那贝发公司是中国制笔业的No。1。

他穿一件浅灰短袖衬衫,不系领带,一身随便的衣着,只有一个亮点——衬衣口袋上别的一支贝发笔,光泽晶亮,很吸引眼球。

还有两个亮点,那是他的方正脸上的一对眼睛。不是那种黑又亮的眼睛。他的眼睛是一种莹莹的灰,像猫儿眼,这种眼睛在黑暗中在前途茫茫的时候也能看得清楚。

10来年前,1993年春的广交会。他没有摊位。只能拎着一只木箱,里边装着简单的笔。广交会上有摊位的才能找客户。像他这样的“小商小贩”只能给人轰来轰去。

他远远站着看看都有什么老外在问询笔的行情。然后退到楼梯口等着,等那些老外出来时,给他们看他木箱里的笔。

广交会上那么多正规摊主,谁能对一个小贩感兴趣?

一周下来,无人理睬。

“那很苦的。”我不由得说。天很闷热,我满头大汗,他大汗满头。

不过他笑个轻松笑个明朗:“苦是应该的。”

这样的襟怀。

闷热的天,变成明朗的天。

又过去了两天,他在广交会的楼梯口等到了一位中东客户。

他有了生平第一张订单——2万美金的订单。

他还有一个收获:拿到了十来个老外客户的名片。

任何一个大老板,都会有一大堆他看都不看一眼的名片。可是对于他,这十来张名片也是生路。

他至今想起那个楼梯口还充满了感动。

他站在楼梯口,把观察到的情报一一记下。第一,圆珠笔的市场很大。第二,目前最能打进国际市场的是哪几种圆珠笔。

这个楼梯口,实在是一个民营企业家起航的港口。

他叫邱智铭。

1993年他接过一个30人的制笔厂,做内销的。这么小的小破厂,当然只能做内销——所有人都会这么想。

可是,一个高高大大长着猫儿眼的人,总能看得更清楚:内销?靠什么竞争?没有资本没有关系,而且,邱智铭不愿跟人喝酒。内销的场合上,不喝酒能行吗?

干脆直接做外贸。

半年后,那2万美金的订单也做完了,经验也有一点了。他又去1993年秋季广交会。还是只能拎着个木箱来回走,还是常常站在楼梯口。不过,这一次,他拿到了20多万美金的订单。后来用10来个20英尺的标准集装箱把货发走。

我说,这是用木箱拎来的集装箱!

他说客户要货是杂七杂八的,有的客户只要几百支、几千支笔。贝发一律最快地服务最好地发货。后来,有的小订单变成了大订单,小客户变成了大客户。

贝发呢,小产品变成大生产,小商品打出大市场。

1994年,贝发外销额是600多万美金。

1996年,2600多万美金,相当于当时上海4大制笔上市公司的总和。

从邱智铭拎个木箱躲在广交会楼梯口,白白地站了一周,到他那贝发相当于4大上市公司的总和,前后才3年。

但是邱智铭觉得,他只有产量,质量呢?和国外差远呢!远到他都不知道为什么差这么远?

问题在哪里?

他去了制笔业发达的瑞士、德国、日本、韩国、美国,终于弄清了中国圆珠笔水笔的4个病灶:精细化工、表面涂装、精密模具、精密机械加工。

从楼梯口出发

回到宁波,他在贝发公司下边成立了4个研究中心和8个专业厂和一个保税厂。1997年开始,贝发平均每3天申报一项新的专利。1999年,终于填补了中国高档笔类的空白。

我说,你们贝发那时就是中国制笔业的最大吧?

邱智铭淡然一笑:“这个对贝发没有意义,中国最大对贝发没有意义。”

邱智铭坐在那里,背靠挺拔的群山,面对江水入海。宽厚的脸上,猫儿眼莹莹地笑着。

我突然觉得对邱智铭提出什么国内最大的问题,真好像对着音乐大师哼小调。

我想起哪儿看到的一条手机短信:“当今4大傻人——恋爱不成上吊的,没病没灾吃药的,合同签成无效的,看着手机傻笑的。”我想,当今还有第5号傻人——对着大师哼小调的。

后来才知道,贝发的营业规模,是国内第二名的3倍以上。2003年贝发的年增长数量,就相当于第二名的产量。

“这个对贝发没有意义。”这位10来年前拎个木箱在广交会上被人轰来轰去的人说。

贝发的一款产品就可以做到500万美金。贝发的订单做不过来,开始抓大放小,抓顶尖、抓主流、抓品牌。

但是邱智铭从2000年就早早地预感着一种危机。

大,不等于优势;强,才是优势。只有做得更好,没有做得最好。贝发人开始骄傲,这是观念的障碍。贝发的人才储备不足,无法带动可持续发展。贝发请来国内外管理咨询公司,把研发、生产、销售平面捆绑,把行政、后勤上下拉动,把自己的技术人员送出去学习,把国外的专家请进来合作。现在,人才团队形成了,规范的管理重组了。邱智铭可以更多地思考公司战略性的定位和阶段性的目标了。

中国的民营企业发展到今天,正在面对第二个开创期,或者说正要面对一个新的困惑期。邱智铭说,民企较之国企的优势,在于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国企较之民企的优势,是有人才储备。

贝发是混合经济式的民企。邱智铭提前储备好了人才。那么,贝发兼具民企和国企的优势了。

贝发已经出口40多个国家,销售了35亿支贝发了。其中6家客户是世界500强。光是2003年,就创汇6620万美金。贝发在国际上产量第3,营业额第12。邱智铭清楚贝发下一步的目标。

邱智铭请国内外咨询团为贝发把脉的费用,是600万。总有人对他说:邱总,你有钱为什么不投资房地产,宁波房价涨幅连续4年全国第一,做房地产那是稳赚大钱的。邱总笑,说人生总是有很多诱惑,得挡得住。他么,聚焦做好一件事——把制笔的民族工业做大做强做成全球化品牌。

我想,这才是挡不住的诱惑呢。

从邱智铭1993年守在广交会的楼梯口,不过10年!贝发,从楼梯口出发!

他那猫儿眼又莹莹地放光。

2002年9月,世界500强之一,世界最大的文具公司美国的TESCO授予贝发一块技术创新的奖牌。全世界有600多家文具供应商,TESCO只发一块奖牌。

我看着邱总办公室里这块晶亮剔透的奖牌,想着那六百分之一的金贵,不觉痴痴地笑着。

当今傻人第6号:对着人家的奖牌傻笑的。

公主的宝典

“喂!”黄新华刚跟我说话,他的手机就响了。

那手机有多动症,时不时地震动着,蹦跳着呼唤他,恨不得叫他全世界都不要搭理,光搭理手机一个人。

当然,这手机里边也几乎有了全世界。他那新海打火机远销30多个国家。

黄新华只好眼睛看着手机和我说话。他灵动的小个子,瘦削的瓜子脸,那对双眼皮大眼睛,好像占据了脸部的半壁江山。

看着这半壁江山的大眼睛,我想起潘长江小品里的一句话:浓缩的都是精华。我想,就是这双眼睛,能在几年里两战韩国,又战欧盟,3次获得国际反倾销的胜诉,又3年在打火机行业里连续自营出口全国第一。

“要做到第一是很难的!”他伸直一手指,人挺了起来。

那表示第一的手指把人一下提了起来,近乎弹跳了起来。他的眼睛大亮,那半壁江山好像灯光大作。精神的光辉使他比一屋子的人都高大光彩。

不是生来的高大,是经过了升华以后的高大。

我问他和老外打官司是不是打赢很难?

他说:打得赢!比在国内好打!

当然,这“好打”两个字的后边,是步步缜密艰苦卓绝。

2002年,欧盟反倾销调查委员会于5月27日正式立案进行中国出口打火机的反倾销调查。寄来的反倾销调查表连起来有4层楼高。光是必须回答的问题就有200多页。要填写一年的数据,光是原材料成本一项,国内只分为耗料、耗工、耗费3项,欧盟列为20多项3226个数据。按照国际惯例光是成本耗费,就包括原材料、工资、财务、包装费、研发费、运费、保险费、广告费等等。

等等。

而且,在第15天之内必须报给欧盟,过了期限,就不承认你的申诉了。

我想起童话,常有类似的故事:骄傲的公主对追求者说,你必须在多少天内淌过99条河,翻过99座山,打败99个硬汉,然后取到宝藏见公主,否则就杀头。

面对骄傲的公主,新海请来6名翻译和一名比利时律师。第十五天,一叠连起来比4层楼更高的调查表和答辩材料,递到了公主跟前。

黄新华说,一开始大家看到欧盟那一大堆的调查表,情绪特别大。后来,一个个问题答下来,才明白,如果把这些问题串起来,就是一部现代企业管理的宝典。

我想,也可以叫:公主的宝典。

黄新华说,国外的游戏规则细密规范,官司反而好打——有法可依。2003年7月官司一结束,黄新华把20多人的反倾销小组,转成企业管理升级整改小组。

打洋官司花费200万,不过因为从此制度规范成本下降效益上升,到去年8月已经换回上千万的收益。

2003年7月15日,EFLM代表欧洲打火机行业致函终止对中国打火机反倾销申请。

中国打火机出口欧盟的贸易壁垒取消了。

或许,当年老外怀疑中国打火机是倾销,也不是没有道理——人家怎么能想象一只打火机可以卖到这么便宜呢?

他们怎么能想象宁波慈溪人,一分钱也赚,一个集装箱80万只打火机,年产3。6亿只打火机,那是多少钱?

而且,欧盟在2003年4月宣布通过CR法规(欧盟技术壁垒)的时候,新海已经拥有国内首家突破CR法规的5款打火机,又在美国、欧洲申请了专利。新海有国内专利147项,申请国际专利8项,申请日本、美国、欧洲等质量认证产品20多个等等。要想赢诉讼,先要有内功。

新海人爬过99座山,淌过99条河,找到的宝贝,就是公主的宝典。2003年7月15日,新海胜诉。欧洲一家企业立刻在7月20日与新海签订投资合作协议。然后又有,又有,又有。

现在,公主向新海走来了。

黄新华那只多动症手机,一直在蹦蹦跳跳地催他:那边几个外商在等他呢。

又来了几位公主?

黄新华的眼睛很难离开手机。他习惯地看着手机讲话,倒好像是看着讲稿讲话。慈溪的老板都是全球通——全球跑。黄新华练就了同时面对来客同时面对手机的内功。

新海10年前才创业。那时黄新华想自己能开个模具厂就好了。后来目标前移——能有几百人五千万就好了。后来又后来,他伸直一手指,把人一下提了起来。他那半壁江山的眼睛灯光大作——一个人,当他想着第一的时候,不管是这个第一还是那个第一,他精神的升华,使人的魅力最大化。

那一瞬间的黄新华,比4层楼高的调查表还高,比3。6亿只打火机的光亮还亮。我想起莎士比亚的话:人呵,你是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如果微软在中国

喜欢欧洲,常常是因为喜欢古典。

走进瑞士的“Reuge”,这是一家两百年的八音琴老店。一个个老师傅,低着头坐在那里敲敲打打。好像,他们已经敲打了两百年,好像,他们1798年就坐在这里了,就这样敲打到两百多年后的今天。

八音琴转动着舒缓的乐声,老师傅继续着作坊的活计。在现代喧嚣社会里突然看到这样一幅被定格在那里的两百年的油画,就觉得古老文化和传统,是这样地美好这样地令人心动!

说起瑞士,总会联想到钟、到表、到机芯、到发条。250年前,欧洲的建筑上,就有各种八音琴。因为做在建筑上,想做多大都行。“Reuge”是第一家把音乐装进盒里的,musicbox。

于是有了作为工艺品的八音盒,有了八音盒带来的故事和传奇。

二战结束后,驻在日本的美军,收到不少家里寄来的八音盒。日本人看到八音盒的市场,1946年开始研发。日本制造的标准型机芯,批量大而价格低。瑞士的师傅们,从此只能做高级礼品的八音盒了。

瑞士“Reuge”的老师傅们还在一个一个敲敲打打的时候,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有一个中国人,也开始个体作坊式的劳动了。

这个人叫竺韵德。清皇帝享用洋人进贡的八音琴的时候,恐怕想不到,到二十世纪后期,中国宁波的工程师竺韵德都没有八音琴的概念。中国一句古话叫做:衣食足然后知荣辱。我想,也可以说衣食足然后知八音盒。

竺韵德知道八音盒的同时,也知道了中国生产八音盒的厂家,其实是做外盒,机芯都得进口,而且只有卖方市场,卖方说了算。因为,日本芯占领世界市场95%以上,已经40年之久矣。

没有竞争,就有垄断。

与其埋怨别人,不如埋怨自己。

牢骚和嗟叹是奢侈品,奋发和执着是必需品。

竺韵德开始机芯研发,用一百倍、一千倍的放大镜观察机件加工时留下的痕迹,从痕迹追索工艺路线工艺方法。

我写的这短短两行字,他用了足足9个月时间和30多万元钱。

钱是他向亲朋好友筹借的。虽然大家深知竺韵德的品格,谁都不要他打借条。但是这样欠下的情份,比打借条欠下的债,对他更有压力。那9个月的时间,更像一个走不出的怪圈。各种怪言怪语形成了一个个怪圈:中国人都做不出来,宁波人就能做得出来?宁波人都做不出来,你一个竺韵德就能做得出来?

一介书生,不会辩论,只有埋头苦干,只有忍气吞声!

竺韵德原先是国企厂长,辞了。

竺韵德现在做机芯研发,拼了。

竺韵德终于研发成功的时候,傻了。

他好像真空了。一切都掏空了。

那是1991年9月底。到这一年年底,他研发的机芯以低于日本50%的价格,国内外销售84万只。

到92年初,春节快到了。各地来要货的,还等在宁波,带着几乎没有希望的希望。

竺韵德自己也想不到,他的产品一上市就下不来了。有一位从福州来要货的,在宁波等了两周了,来的时候要买10万只,但是只拿到一万只。他对竺韵德说,昨晚他去商店买了样东西。竺韵德说什么东西?他拿出一盘军队打包用的厚帆布带。

用帆布带上吊?

竺韵德急得说可千万不能走这条路,无论如何也想办法春节前先给你3万只,其余节后再给。

那位福州男子握住竺韵德的双手,任凭热泪流。

如果说竺韵德研发成功时,傻了;那么此刻的竺韵德,是醒了。

责任!

一定要最大批量地满足市场。

而且,他没有接触到的多多少少领域里,还会有多多少少的产品需要研发需要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距离!

他想,“国家”两个字,是一个概念。是众多的企业竞争力的合力。如果波音是在中国,如果微软是在中国,如果美国这些大企业都在中国,那么美国和中国的经济地位不就倒过来了?

企业,不仅仅是为国家创造利税,还承担了国家、民族在世界上的地位。众多企业的产品硬气,国家讲话也就硬气。

同类推荐
  • 社会底蕴

    社会底蕴

    《哲理美文·社会底蕴》荟萃了近百年来中外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成功家等有关社会的哲理美文,深刻揭示了社会的真正涵义,闪烁着思想的光辉,是指引我们为人处世的耀眼航灯。这些名篇佳作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都代表了世界的最高成就,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极具收藏价值。这些作品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欣赏、学习和研究世界哲理美文的范本,更使我们站到了巨人的肩上,展望未来,不断加深对社会的理解和认识。
  • 古寺钟鼓声

    古寺钟鼓声

    知名作家张记书的作品集《古寺钟鼓声》知识性、新闻性的因素较多,作家是靠一种机智的构思来展示一种小小说的理性,进而启迪读者的。《古寺钟鼓声》所收录的小小说,尽管也有意蕴深厚,余味悠长的作品,但多数作品给人一种泾渭分明的感觉,要么直截了当,作家的态度在作品中一目了然;要么作家把无解的生活原生态地放到读者面前,交给读者由读者自己定夺。小说艺术本就是一种留白艺术,是由作者与读者来共同完成的一种艺术。
  • 季羡林作品(精选)

    季羡林作品(精选)

    季羡林作品精华本,精选了著名学者、作家季羡林先生一生的散文作品,从写人(《赋得永久的悔》)写物(《海棠花》)写景(《清塘荷韵》),到抒怀(《人生》《八十述怀》),不一而足,从各方面展现了当代大家的文化风范。文字晓畅,情感真挚,对青少年有非常好的引导作用,也是品味人生,抚慰身心的良方。
  • 金三角风云

    金三角风云

    这是一部纪实文学作品,以翔实的资料介绍了泰国政府和警方剿灭金三角坤沙贩毒集团的艰难过程。神秘之域金三角,漫山遍野的罂粟花,却滋生罪恶与杀戮,这里曾经拥有一个“主人”——大毒枭坤沙,他的毒品帝国是如何建立,又是如何倾塌?全世界范围内的禁毒更是任重道远。本书详细地介绍了坤沙毒集团的起源发展,重点描写了泰国警方为了保护国家利益不惜一切代价同毒贩做斗争的决心和行动。
  • 校园风尚

    校园风尚

    《校园风尚》是一部精选的中学生作文集,所选的40余篇文章中有记叙文、议论文、叙事、议论、散文等,全部出自90后的学生作者之手。这些单纯、稚嫩的作品,在同龄人来看,立意深远、构思精巧。在有资历的成年人看来,也许不以为然,但这些文字却散发着一代未成年人的青春芳香。
热门推荐
  • 天朝风月之离歌

    天朝风月之离歌

    第一次见面,红绣艺惊满座。第一次牵手,月下花间漫游。第一次爱……也有意外……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小小骂道:真是麻烦,还要写这么多东西,我指头都出老茧了,哭啊~~~~~~~~)各位读者:从风雪之颠开始看!
  • 幸福私家菜

    幸福私家菜

    膀大腰圆,武功高强的寇娘,穿成了现代不受父亲重视的少女寇媛媛。还没来得及适应一下现代的生活,凶残的小三就打上门了!面对无耻的小三,偏心的父亲,懦弱的母亲,怎么办?寇媛媛表示:打回去!
  • 雾霭之都

    雾霭之都

    五个性格各异的女孩,来自不同的城市,却在因缘际会下在北京这座古城相遇,自此一连串意想不到的变故横生,然而每一个人都在一次又一次的经历成长,伤痛和蜕变。可却没有人想到这一次的相逢却改变了每个人的命运。
  • 画中月

    画中月

    自古以来,金木水火土,五行教派互相制衡,共同维护武林。一柄被“象征”权力的宝剑再次出世,江湖再掀风波,是有心人在推波助澜,这宝物究竟是正是邪,最终又归于何处?来自水系势力的两位又结识了怎样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共同经历了许多磨难,最终揭开了反派势力的阴谋,平息了这场风波。
  • 许小姐,你是我的药

    许小姐,你是我的药

    一场意外,她莫名出现在了他的面前。每天要做的,就是接受新鲜事物,还有某男时不时的在她面前刷刷存在感。某天,看着某女怀孕的化验单。裴亦是说:“以后不用他家东西了,不靠谱。”许言弱弱开口:“那个,是我扎破的。”裴亦是:“……”
  • 饕餮衔首金簪

    饕餮衔首金簪

    “我实在想不通,为什么本公子和别人出门吃饭,总是能遇见美女,而和你出门吃饭,总是会遇到死人?”青天白日之下,彩华楼中,一位骨瘦如柴的白衣公子瞪眼看着另一位衣裳朴素、袖角打着补丁的灰衣书生,“你身上带瘟神是么?”那灰衣书生叹了口气,慢慢地道:“出门?这里明明是你家的家业,你当我不知道你每次请客吃饭,都上自己家的馆子?”这骨瘦如柴的白衣公子,是江湖“方氏”的大少爷“多愁公子”方多病;而这灰衣书生自是江湖中大大有名的神医,号称能令人起死回生的吉祥纹莲花楼楼主李莲花了。
  • 王者召唤--破碎的天空

    王者召唤--破碎的天空

    异世大陆,危机重重,可怕的亡灵生物围城,让原本繁华的都市陷入死寂。雷恩是王城中的见习骑士,临危不惧,集结好友杀出一条血路!神秘的赏金猎人,温柔的圣地美女,陪他驰骋天下!斗气,魔法,上古强者遗迹,助他蜕变成神!他撕破虚空,冲出迷雾,毁天灭地,执剑而立,成为一代枭雄……
  • A Psychological Counter-Current in Recent Fiction

    A Psychological Counter-Current in Recent Ficti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凝聚人脉(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凝聚人脉(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心态决定一切!智慧创造一切!这是一个人人追求成功的时代,心智的力量具有创造成功态势的无穷魔力!即具有成功暗示的随着灵感牵引的成功力。
  • 美好的七年

    美好的七年

    过去七年间,埃特加·凯雷特有很多担忧:儿子列夫出生在恐怖袭击的中心特拉维夫;父亲生病了;他经常做关于伊朗总统的噩梦;还有一个穷追不舍的电话销售员大概一直到他死的那天都会推销产品给他。但从黑暗、荒诞的生活中诞生了许多有趣、温柔和沉思的文章。凯雷特在个人生活和政治生活、有趣 和深刻之间自由转换,让我们看到这个世界是多么反复无常,人类是如何在最不可能的地方寻找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