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6000000001

第1章

处暑过后,庄稼人把一担担金黄的新谷挑进了粮仓。虽然这年的收成不及过去——至今庄稼人还记得几年前那排起长龙卖余粮的情景。今年,老天爷不肯帮忙,刚过小满就是一连三十多天的红火大太阳,把田地晒开了裂。加上政府的化肥供应跟不上趟,正施底肥时没化肥卖。等庄稼人买着化肥了,又误了施肥季节——尽管这样,庄稼人看着比大集体干活时多得多的稻谷,还是打心眼儿里欢喜。庄稼人遇到高兴的事,不喜欢藏在心里。这几天,刚刚收获新谷的佘家湾村的村民,正怀着喜悦的心情,谈论着佘中明老汉家打家具准备娶儿媳妇的事。

“听说没有,中明老汉给文富打家具了?”

“那还没听说,请的是有名的杜木匠!”

“鸭儿棚子的老汉睡懒觉——硬是不拣蛋(简单)呢!昨年修楼房,今年打家具娶儿媳妇,中明老汉这几年财运旺呢!”

“那当然啰!远近闻名的种田大户嘛!”

“家具打好,文富就怕要把玉秀接过门来了?”

“癞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

没过几天,又传出了更为振奋人心的消息:

“吙!文富老弟的家具才打得安逸哟!全是柏木材料,五分的板子,节巴都莫得一个。架子全是暗榫,又用的是土漆,亮得能照起人影子!”

“真的吗?”

“嗨,我在你面前踩啥子假水?!哄你不算人,不信,歪嘴婆娘照镜子,你当面去瞧瞧!”

“要得,今晚上我们去看看!”

“对,你去现场取经!二天自己讨婆娘,照样打一套!”

“婆娘倒有,就是还在岳父家养起的!哈哈!”

到了晚上,果然就有一伙年轻人,邀邀约约地踏着月光,往中明老汉的新房走来了。

中明老汉家去年新修的楼房,和我们近年来常见的农家新房一样,正面是砖混结构的四间一楼一底楼房,小青瓦人字形结构的房顶,两边还各有一间水泥板铺的平房,平时可作晒台,一遇住房紧张,又可以再往上加盖一层。小院的右侧,是一溜用小青瓦盖的猪圈。三眼大猪圈里,一眼卧着一只母猪和八只活蹦乱跳的小猪,一眼卧着四只正在抽条的架子猪,还有一眼卧着两条膘肥体壮、正待出栏的大肥猪。小院左侧,也是一溜小青瓦屋,靠外一间是鸡、鸭圈,一个暂时废弃不用的鸭棚也放在里面。中间一间是牛圈,一头大水牛此时正安闲地躺在地上,惬意地反刍。靠近正房的一间是堆放杂物的屋子。小院边缘,主人用石头砌了一个灰棚,上面覆盖着玻纤瓦。靠灰棚里一圈是用竹片编织起来的栅栏,这显然是播种或作物成熟以后,用来圈住鸡、鸭,以防止它们外出糟蹋粮食的笼子。灰棚和鸡、鸭栅栏的边上,才是一排茂盛的果树,其中一棵高大的柚子树特别引人注目。树上的柚子已有小汤碗一般大了,假若是白天,可以看见一个个柚子都被主人用竹篾编成的牛眼状网子给罩住了。这一来是为防止大风刮掉柚子,二来更为防止馋嘴的孩子过早偷吃了它们。右侧猪圈房紧靠着的,是一条通往屋后机耕道的小路。小路外面是一块半亩大的菜地。菜地里一半是搭了架的南瓜、苦瓜、丝瓜、冬瓜,繁茂的枝叶底下硕果累累。另一半则是已经平整、开挖出来的菜畦,主人已经赶早种了萝卜和蒜苗。左侧靠放杂物的屋子和正屋平房交界的屋后,有两棵略显苍老的核桃树。核桃树叶经过初秋的霜染,已经变得有点浅黄。而两蓬鹅米刀豆的枝蔓,正龙缠柱一般沿着核桃树干攀缘上去,在满树枝杈间蓬勃开着一片墨绿的叶片和挂满一嘟噜一嘟噜的豆荚。离核桃树不远,几畦菜地中间生长着碧绿碧绿的胡萝卜。胡萝卜地的路里边,一口水井汪着一轮圆月,闪着盈盈的波光。

一伙年轻人来到佘家,便叽叽喳喳地闹了起来。他们抬眼一看,没见到即将做新郎官的文富,就大声嚷了起来:“文富!文富呢?”

佘家女主人田淑珍大娘是一个好客爽快的人,见这么多年轻人到来,虽然还不知道他们来的目的,可心里还是很高兴,就冲楼上喊道:“文富,快下来,福阳、四喜他们来了!”

没一会儿,文富从楼上下来了。一看,果然是福阳、四喜、柱儿、朱健和堂兄佘文全这伙老同学。福阳一见他,便先开起了玩笑:“好哇!要当新郎官了,还躲起来?”

佘文富生性腼腆,一句话就被说红了脸,嗫嚅着回答:“哪里,还早呢!”

“还早哇?”柱儿接过了话,“家具都打好了,不是明摆着的事吗?”

四喜说:“嘴巴上说早,心里头巴不得今晚上就圆房呢!”

文富一张脸更红了。

文全这时才说明来意:“福阳他们听说你老弟的家具打得巴适,特地来参观参观呢!”

佘家真正的主人——中明老汉,刚才看着年轻人说说闹闹,脸上挂着笑,含着烟袋,一直没搭腔,因为他还没摸准这伙年轻人来的意图。这时听了文全的话,才取下烟袋,笑着说:“几块木板板,有啥看头!”

四喜知道老伯这话是假谦虚,也就故意说:“佘叔是怕我们给你拿走了,还是怕我们会看掉两块板子?”

田淑珍大娘站在屋角里,她的肩上靠着女儿文英姑娘一张妩媚的脸。她听了四喜的话,笑着回答:“看!看!有啥舍不得的?!”

说着,一伙年轻人就朝文富放家具的屋子拥去,只有朱健没动。这位村小学的代课教师,从一进屋开始,就不断把目光脉脉含情地投向佘家小女儿文英姑娘身上。可文英姑娘的注意力,却集中到福阳他们这群人身上去了,一点没发现朱健向她投来的深情的目光。

和这家主人鹤立鸡群的楼房一样,这套家具在大家眼中,也不同凡响。靠左边墙壁是一只两米高的双开门大衣橱,衣橱中间的一块固定门上,镶了一块大镜子,映照出福阳他们一张张荡漾着笑意的面孔。两边门的上侧,又各开了一孔扇形的小窗。小窗上装着一块玻璃,玻璃里面遮上了一块绿茵茵的绸布。靠大衣橱站着的,是一只一米高的小立柜。这是农村常见的既可装衣物,又可用在厨房里盛碗筷器皿的中型立柜。柜门上边,有两只安装了拉手的抽屉,柜门内框四周,又用木线条镶嵌了边子,这就显得比一般橱柜的设计和做工别致、美观得多。依次摆着的,还有一张四尺宽的架子床,一张三抽桌,一张大圆桌,十只小方凳。这些家具都才上了油漆,漆没干,主人就在外边罩了一张塑料薄膜。在电灯光下,满屋子的家具都熠熠生辉。

“哈!佘叔,硬是鸭子下水——呱呱叫呢!”福阳由衷地说。

柱儿也补了一句俏皮话:“不是鸭子下水,是珍珠落在玉盘里——响当当!”

一贯喜欢热闹、满肚子笑话的佘文全,也不甘落后,脱口说道:“谁不知道我二叔,是高山顶上吹喇叭——有鸣(名)有鸣(名)又有鸣(名)!”

中明老汉在年轻人的一片颂扬声中,内心升腾起了一股无比自豪和骄傲的感觉。他那张微胖的圆脸上,今晚始终放着红光,洋溢着微笑,这是庄稼人难得的舒心的笑容。可他没有张狂,他说:“你们别给老叔戴高帽!老叔是油黑人,不受粉!”

福阳说:“这是事实嘛!”

话音刚落,却有一个声音接上了话说:“我看我爹说得对!这些家具,虽说牢实,但笨头笨脑,样式陈旧,没啥好的!”

大家回头一看,原来是中明老汉的小儿子佘文义。文义是佘家上过高中的“高级”知识分子,从父亲操持给二哥做家具开始,他就持反对态度。他认为,与其做家具,不如把木料卖了买城里现成的家具,省时省事,而且样式美观。可他的意见立即遭到了包括文富在内的全家人的否定。他们认为,城里卖的家具是洋盘货,马屎皮面光,里面一包糠,不如自己做的耐用,虽说费点事,可养儿不算饭时钱。孤掌难鸣,尽管文义的建议没被父亲和哥哥采纳,可他仍不改初衷,坚持自己的意见是正确的。

四喜和福阳见文义脸上一副不以为然的神气,就一齐笑着问:“文义老弟今后要啥样的家具?”

文义说:“反正不要这号的!”

屋里只有佘家的人才知道文义话中的意思。中明老汉白了他一眼,没言语。田淑珍大娘却沉了脸说:“你不要才好,省得我们操心!”

大家不明就里,可一看气氛有点不对了,忙转移话题。福阳朝屋里看了看,见文富躲到一边,立即又叫了起来:“哎,老同学,咋躲躲藏藏的?我们又不吃你!”福阳和文富从小学到初中,都在一块儿读书,是一对好朋友。

柱儿听了,忽然想出一个主意,高声叫道:“不行,我们今晚提前把洞房闹了,大家说要不要得?”

立时,年轻人附和起来:“要得!”

叫声中,四喜就过去把文富推到屋子中央,笑嘻嘻地问:“对!文富,你和玉秀,干过那事没有?”

老实的文富站在屋子中央,像是一头被围困的鹿子,不知所措地看着大家。

福阳见了,说:“不说也行,表演一个节目,唱个歌或跳个舞!”

“对!”众人拍起手来。

文富的脸红得像一块绸布,憨笑着低声说:“我不会!”

佘文全这个堂兄也跟在大家后面起哄,说:“不会?和玉秀亲嘴你会不会?不会我就教你!”

田淑珍大娘见儿子发窘的样子,想为文富解围,就故意瞪了侄儿一眼,说:“你一个大侄子,好意思?你的脸皮比城墙还厚,就帮他表演一个嘛!”

文全嬉笑着回答:“二婶,你今后别护着我的弟媳妇,三天不分大小嘛!还有,我这人是撵山的狗,唤不得的哟!”

田大娘说:“就你那嘴里,吐不出好话!”

文全走到屋子中间,作古正经地说:“这回呀,我可要表演一个革命化的节目!”

哪里年轻人多,哪里就有热闹和快乐。福阳、四喜、柱儿、文义一看,都高兴起来。他们立即把文富忘在了一边,一齐拍手撺掇文全表演。朱健趁机悄悄走到文英身边。

文全咳嗽一声,拉开架势,说:“好,你们看着!我这个节目呀,是前不久赶场听来的,说的是干部大吃大喝的事。”说着,举起右手,一边打着响指,一边有板有眼地念了起来:

一路春风一路歌,革命小酒天天喝。

喝坏了党风喝坏了胃,喝得夫妻背靠背。

老婆告到纪委会:这样吃喝对不对?

纪委回答很干脆:胡吃海喝是不对,

大吃大喝是浪费,该喝不喝也不对!

老婆告到县委会,书记说:我们也在天天醉!

这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民间广泛流传的一首民谣,文全刚念完,柱儿马上叫了起来:“不对!不对!我在一本杂志上看过,应该是这样的!”说着,他也学着文全的样,以手指当快板,嘴里呱拉一阵后,也抑扬顿挫地表演起来。

他念的版本是这样的:

革命小酒天天醉,喝坏了党风喝坏了胃。

喝得夫妻背靠背,老婆告到纪委会。

纪委说:只管喝酒不管醉,吃点喝点不犯罪。

老婆告到人大常委会,人大说:

只管立法不管醉,我们也在赴宴会。

老婆告到党委会,书记说:

该喝不喝也不对,开支打入了预算内!

柱儿念完,文全急忙叫了起来:“不对!不对!书记都喝醉了,怎么知道开支打入了预算内!”

柱儿不服输地反问:“不打入预算内,那你说他们吃喝的钱从什么地方来?”

四喜也跟着问:“是呀,难道从天上掉钱下来?”

年轻人你一言我一句,似争论又不是争论。憨厚的佘家主人们——中明老汉、田淑珍大娘、老大文忠和他的女人卢冬碧,以及文富、文义,都宽容地望着他们。唯有朱健,似乎这热闹的场面与他毫无关系,只把眼光追随着文英姑娘。

柱儿看见了一旁发呆的朱健,停止了与文全的辩论,叫了起来:“哎,朱健,你今晚咋成了闷头鸡公?”

朱健从痴迷中回过神,忙掩饰地说:“我对你们争论的问题不感兴趣!”

柱儿说:“你对什么感兴趣?那就唱歌吧!你来拉二胡,我们来唱,怎么样?”朱健拉得一手好二胡,天天晚上在学校的破屋里拉,拉的曲子十分缠绵,让人听了心里有几分伤感。

朱健说:“二胡在学校里呢!”

柱儿自告奋勇地说:“我去拿!”

这时,中明老汉抬头看了看外面,见月亮已经挂在了柚子树的树梢,便说:“算了,留着等文富娶亲那天,大家再来疯吧!”

福阳听了这话,知道了中明老汉的意思,说:“佘叔是在赶我们了?”

中明老汉忙说:“哪能呢!不过,月亮都到头顶了,大家明天还有事,早点歇也行!”

文全想了想,说:“也行,莫得新娘,闹起也没劲!文富,你可要做好准备,今晚我们就告辞了!”

福阳、四喜、柱儿见状,也只好告辞。朱健看样子不想走,可见大家都走了,只好随大流。走到院子边,他回头看了看,发现送行的人当中没有文英,立即显得怅然若失地怏怏而去。

客人走后,中明老汉一家回到屋里,却都没了睡意,刚才热闹的气氛,似乎还在屋子四周回旋。中明老汉又裹起一杆烟,有滋有味地吸起来。文富在摆家具的屋子里,这儿瞧瞧,那儿摸摸,好像看不够、摸不够似的。过了许久,田淑珍大娘才催促说:“你们老少是咋的了?文富,你明天要到玉秀家去,还不快去睡!”

文富听了母亲的话,从屋子里走出来,说:“我知道呢!”一边说,一边不情愿地上楼睡了。

这儿田淑珍大娘又把老伴催到床上,可是,躺在床上,她自己也睡不着了。于是就爬起来和中明老汉摆龙门阵,摆着摆着,外面的雄鸡就叫了。

同类推荐
  • 海上那群男子汉

    海上那群男子汉

    本书由前远洋大副梁斌撰写,书中讲述了31个中国远洋海员在世界各地遇到的真实故事,在越军炮火中撤离的最后一艘中国船拒绝带走华裔姑娘,巴拿马圣诞夜的肚皮舞娘与中国海员的情感交流,主人公钓上一条大鲨鱼,女海员的风流事……真实地告诉你发生在远离陆地的远洋船上的事。
  • 十八岁的紫藤花

    十八岁的紫藤花

    《十八岁的紫藤花》用朴实无华的笔触,从一个个温暖感人的小故事中,讲述了人间的真善美。情节 生动,笔调幽默,立意新颖,情节严谨,结构新奇。
  • 可悲的雪豹

    可悲的雪豹

    海拔三千米雪线上奇怪的枪声。二十四岁的维吾尔小伙子巴赫,做梦也没想到刚刚以三百七十元的高价码引进的一只幼年雄性克孜羊,竟在昨天的牧放中不幸丢失。昨天——一九九七年八月二十一日,天气晴好。大约上午八九点钟,巴赫便操起尼纶羊鞭,轻轻吆喝了一声“达儿”(催羊的口语),便将三百多只雪白的长毛羊赶出了方圆一里的牧圈。他特别关照那只可爱的“克孜”,因为这只引进的羊种一两年后一旦和他的毛羊交配,将很可能产生一种耐干旱、耐高寒的新的羊种,那将使他的“羊财梦”实现得更美更大!
  • 皮卡的乡下生活

    皮卡的乡下生活

    天气闷热潮湿,尹南平一只手握着方向盘,驾驶着自己新买的皮卡车颠簸在被庄稼围裹得密不透风的田间土路上。路有些窄,皮卡车的两排轮胎超出了光亮瓷实的车辙,把路沿上疯长的枸杞子和苍耳等带刺的小灌木都压折了,嘎巴作响。他没有开空调,像城里抠门的出租车司机一样头上捂条湿毛巾,享受着暑热蒸腾出来的遍体流汗的快感。“这他妈才叫蒸桑拿,那帮傻逼坐在汗蒸间里拿水泼烧红的石头,真他妈的傻逼!”他心里的欢快反射到脸上,自个儿忍不住笑了起来。
  • 城塞(全集)

    城塞(全集)

    关原之战结束后,德川家掌握天下大权。丰臣家自丰臣秀吉死后,逐渐衰败,至此已如困兽。德川家处心积虑,想要一举扫平丰臣家的势力。小说主人公小幡勘兵卫以德川家间谍的身份进入大阪。丰臣家年轻的主公秀赖由母亲及其侍女团操控,对德川家怀有强烈的敌意。在德川家的蓄意挑衅和安排下,丰臣对德川宣战。对德川家心怀不满的各地浪人纷纷云集大阪城,其中不乏能征惯战的名将和勇士。历史的两股激流,终于在此遭遇,将裹挟着的各色人物推上风口浪尖。
热门推荐
  • 经商金言

    经商金言

    《徽商的智慧:经商金言》中,孔令刚试图换一个视角,通过汇集徽商与经商有关的精华言论、睿智语句,进行适当的分类,从经商追求,包括贾名儒行、利缘义取、利人利己;经商精神,包括穷则思变、克勤克俭、愈挫愈坚、有胆有识;经商策略,包括广结良缘、扩大声誉;经商理念,包括知人善任、以众帮众、审时度势、质量为本、诚实无欺,以及经商之道,包括商有商道、知难不难、谋深虑远等5个方面17个角度对徽商智慧进行释读,通过与主题相关的徽商故事展示徽商经商历程,并以感悟和延伸阅读的形式从某个层面反映作者对这个主题的思考。感悟未必深刻,延伸阅读也只是想提供一些背景材料,以期给读者朋友提供丰富阅读视野的素材。
  • 博士后的陪读夫人

    博士后的陪读夫人

    大专生苏小茶的爸爸是大学教授,妈妈本是一个没有文化的渔村少女,但凭借大学教授家属的身份获得了优渥的生活和轻松的工作。妈妈希望容貌姣好的苏小茶也能走自己的路,复制自己的人生成功模式,于是苏小茶嫁给了来自小山村的博士后王子航。为了陪读,苏小茶辞去了幼师工作,跟着丈夫来到繁华的大都市京州。陪读日子的百无聊赖、与王子航之间的知识水平差距、与公婆之间的生活习惯迥异、被单位领导歧视与打压、对自我存在价值的迷惘,这些都逼得苏小茶崩溃并出走。苏小茶能否从深渊中爬起?这场错位婚姻将如何收场?陪读路上,自有答案。
  • 物理的妙趣

    物理的妙趣

    在我们身边,有着许多有趣的物理现象,等待我们去发现、研究……本书通过对这些现象的描述,揭示其背后的科学原理,带领我们进入一个神奇的物理世界……
  • 活着的学问

    活着的学问

    但我被自己雇佣了,这就毫无办法。被别人雇佣可以偷懒耍滑,可以请病假,被自己雇佣就只有拼命干了。
  • 智除权奸

    智除权奸

    大明嘉靖三十年初春,昏暗的天色里,在陕西通往京师的官道上,慢吞吞地行驶着一辆囚车。车上囚犯四十多岁,面容清瘦,他就是戴罪进京的副都御史曾铣。而负责押解的锦衣卫,个个盔甲鲜明,如狼似虎——为首之人乃是宫里内侍、司礼监秉笔太监黄锦。是什么案件如此震惊朝野呢?原来,数月前,曾铣上疏朝廷,力主收复久已弃去的河套地区,以成朝廷不世之功。疏上,得到首辅夏言的赞同,圣上遂下手诏赞赏。正当秣马厉兵之际,风云突变——蒙古骑兵大肆南侵。
  • 剑侣仙缘之仙凡恋

    剑侣仙缘之仙凡恋

    蓝梦汐,可爱的九尾雪狐,遇上令她魂牵梦萦的神仙。上达仙界盗取仙鼎,下至魔界夺取业火,一位柔弱的女子为了救回丈夫即将散去的魂魄而闯尽六界,置生死于不顾,一段旷世绝恋重磅来袭!
  • 越策越开心

    越策越开心

    本书致力于创造快乐的良心事业!本书从大量流行元素、坊间话题、生活趣闻、茶余饭后的种种灵感中精挑细选出笑话精品,以灰色为主打色,内容包罗万象而又各具特色,让读者在轻松幽默的扭转中品味人生、领悟真理。懂生活才懂幽默,懂幽默才能更好地品味生活!
  • 月亮与六便士

    月亮与六便士

    作品采用第一人称的角度叙述。主人公是一名作家,认识了思特里克兰德一家。这个家庭看上去其乐融融,但是思特里克兰德先生总是显得死气沉沉。不久之后思特里克兰德没有任何征兆地离开了家庭,去了巴黎,决意追求自己的梦想。五年之后主人公在巴黎见到了思特里克兰德,他过得穷困潦倒,但是依然在梦想的道路上踽踽独行,从未觉得后悔。在追求艺术的过程中,他的才能也渐渐得到认可。后来思特里克兰德决定抛弃文明生活,来到了接近原始的南太平洋群岛的塔希提岛,与主人公偶然相逢。
  • 哈佛优等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

    哈佛优等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

    哈佛优等生的成功.除了他们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之外,还取决于他们在点滴之间培养起来的智慧和能力。本书汲取百年哈佛培养优等生的经典智慧,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哈佛优等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进行了细致的阐释和归纳。旨在为广大青少年和家长朋友们提供一个可以借鉴和学习的读本。
  • 重生不嫁豪门

    重生不嫁豪门

    原简介——一觉醒来,余然重生到十岁,依然是父亲早亡,母亲改嫁,奶奶带着她,靠卖绣品为生。然而这一次,她将不再希冀麻雀当凤凰,不再羡慕豪门的奢靡繁华。她要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出属于她的幸福家园。没有了锦衣玉食,那她就靠前世今生的积累一步一步慢慢地改变。钱不要太多,够用就好;食物不需要太精致,好吃即可;衣服不用太华丽,一袭布衣,足以慰暖人心……修改版简介——前生,余然父死,母改嫁,和奶奶相依为命,靠家传绣艺嫁入豪门。五年同床异梦的婚姻生活,直到小三挺着肚子出现,她才得以摆脱那张人人艳羡“出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的佳媳位置。然而,摆脱豪门倾轧的她,离开夫家以后,却找不到一处容身之地。一场意外,让她重返改变一生的十岁那年。重生的她找到了生命的真实意义。得织女传承,获乞巧殿随身空间,捡家传绣艺,拜医药界名师,挽救奶奶得癌症过世的命运,改变悲剧,让自己走上与前世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风雨过后,彩虹漫天,余然笑靥如花,这一生她无怨无悔!抹泪,我实在是简介无能,亲么若是捧场,可直接点进去看几章。这文其实就是一句话——重生种田,修仙生活两不误!纯属虚构,禁止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