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4900000013

第13章 马赛街头的“革命舞者”

两个婀娜多姿的中国姑娘在街头对舞,里三层外三层的人在围着看,姑娘头戴大草帽,一身公社“向阳花”的打扮,乍一看,以为从前的哪个公社宣传队在即兴演出,然而仔细一看就不对了,怎么周围的人个个都金发高鼻,睁着怪模怪样的蓝眼睛呢?原来,这是一张“文革”前夕的旧照片,地点在法国的马赛,人物是参加第13届大学生国际文化联欢节的中国学生,再加上一大群当地的老百姓。照片的原说明为:“参加1965年9月底在法国马赛举行的第13届大学生国际文化联欢节的中国学生代表团在马赛街头进行乌兰牧骑式的演出,受到当地居民的热烈欢迎。图为中国学生在马赛街头演出‘丰收舞’。”话说到这里,要加一点注解,所谓的乌兰牧骑是内蒙上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文艺宣传演出形式,专业和业余的文艺团体被分成一个个精干的小分队,深入到各个牧区的放牧点演出,当时是作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典型来推广的。

如果今天有哪几个中国姑娘在巴黎或者马赛甚至纽约的镐头即兴跳起舞来,也许有人会扭头看上一眼,但肯定不会有这么多人围观。可那是在1965年,走出国门来到西方世界的中国人除了使馆人员,扳起指头数恐怕数不到十。马赛虽然也是个见过世面的城市,这个举世闻名的法国第一大港,诞生过法国国歌《马赛曲》,孕育过大仲马的名著《基度山伯爵》,见过印度的蛇舞、埃及的肚皮舞、拉美的蒙哥拉舞和百老汇的踢踏舞,但是我敢说,在1965年9月底的那个晴朗的日子之前,决没有任何马赛人有福分见识过中国姑娘跳的丰收舞。其实,在那个时候,中国姑娘出现在马赛本身对于法国人来说已经是很大的新闻了,更何况还有她们在街头翩翩的舞姿。

1965年在大多数经过那个时代的中国人看来,似乎并没有什么特殊意义,在它之前,中国度过了大跃进之后的“三年自然灾害”,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在它之后,也就是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夹在两个辉煌而轰动的“爆发。之间的1965年,似乎只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在我的记忆里,那是一个能吃上饱饭,商店里的货架上也有了东西的年月,那年的国庆,我所在的边境小城佳木斯还放了焰火。

可是实际上,1965年的中国空气已经相当紧张了。在八届十中全会强调要将阶级斗争“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以来,最高层1963年和1964年接连两个措辞严厉的关于文艺的批示,已经将文艺界推到了匈牙利裴多斐俱乐部的门口。在“三年自然灾害”之后刚刚露了几天面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们,在这一年迅速地从舞台和荧幕上消失了。作为领袖批示的回应,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横空出世,不仅伟大领袖在轻歌曼舞中被托入奥林匹亚神山之巅,而且为后来遍地开花、以乌兰牧骑的形式唱响的颂歌定好了音准。

通过查阅当年的报纸,我得知这些在法国街头且歌且舞的年轻大学生共有七人,四男三女,四个跳舞,两个唱歌,还有一个是拉手风琴伴奏的。报上说他们跳了“红绸舞”“女民兵”“艰苦的岁月”“弓舞”“牧羊女”以及我们现在看到的“丰收舞”。还唱了《大海航行靠舵手》、《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我赶着大车跑得欢》、《红梅赞》、《冬布拉》、《火车来到了戈壁滩》等当时中国的流行歌曲以及演奏了手风琴曲《回忆延安》、《扭起秧歌庆丰收》和颇为耐人寻味的法国歌曲《游击队员之歌》。不用说,在那个年月,这些演出节目都是经过多少个人和环节反复挑选斟酌出来的,当然还有权威部门的审批,不言而喻地带着时代的印记和挥之不去的火药味。照片上展示的“丰收舞”,从表面上看似乎相当中性,其实也属于一个具有传统革命意义的舞蹈。1936年,当年轻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第一次踏进陕北苏区时,他的莱卡相机就曾经记录过由苏区工人剧团跳的“丰收舞”。这两种丰收舞向人们展示的并非一般的农产品的丰盈,以及农民的喜悦,而是红色事业的壮大和磅礴之势。

当然,这些中国大学生在法国的举动,还远没有到“输出革命”的地步,虽然在维兰诺罗佩演唱法国的《游击队员之歌》时,曾带动了一部分观众的跟唱,据说现场还有位法国人做了反感的表示--行了一个法西斯礼,退出场外,大家对此一片嘘声--显然离革命的骚动还差得远。他们所做的,更多的不过是展示自己,展示自己国家那时过于昂扬的精神状况。像一家法国地方报纸说的那样,是将“从人民公社的收割到长征,所有中国人民生活的这些阶段,都优美、轻快、精确地表演出来了。”而在展示自己的同时对伟大领袖大声地歌颂,无论是“太阳’还是“舵手”不知道法国人体悟到了多少。我们只知道,据新华社记者说在尼姆有位老太太向中国学生要了一枚“毛主席纪念章”,尔后又跟着演出队看下一场,说是她还有一个女儿,所以还想要一枚。

不过,我们对这些报道好像不应该全信,因为从那以后,我们听到了越来越多的类似的消息,说全世界人民如何如何地热爱他们心中的红太阳,可是后来中国革命之花并没有在亚非拉开放。即使从那张丰收舞的照片上,我们也很难断定,围观的法国人是不是真的弄懂了中国姑娘所要表达的意思,他们的脸上恐怕更多的还是好奇。但是,如果说法国人、尤其是法国大学生们对于中国和中国革命以及革命的领袖完全没有热情,恐怕也未必是实情。那个时候,苏联的坦克还没有碾碎布拉格之春,法共的势力尚大,比法共更左倾的青年也大有人在,如雷蒙·阿隆所说,整个知识分子群对于左翼和革命的神话还没有破灭。虽然我们的记者说法国那些上不起大剧场的人非常欣赏中国的歌舞,但更可能恰恰是那些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学生,对这些怀有“毛主义”理想的中国同道更有亲和感。

在不久以后,当中国的土地上到处都是这种乌兰牧骑式的“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载歌载舞,而且舞了一段时间的时候,万里之遥的法国似乎也有了反应,法国学生的“五月风暴”着实把西方世界吓了一大跳,在那些上街游行占领校园并与军警开打的大学生中,还真有不少人手里就有那本林彪编的“小红书”,甚至据说还有自称“红卫兵”的。

说到这里,我想起不久前与法国学者巴斯蒂女士谈起的一段有关她的往事。“文革”初年,还相当年轻的她正好在北京大学教法语,亲眼目睹了红卫兵所有的壮举,随后被遣返回国。回国后,赶上“五月风暴”,原本观点激进的她却毅然成了“保皇派”,不支持占领校园的学生。我想,如果有条件将当年西方所有激进的左派学生统统派去亲身体验一下中国的“文化大革命”,也许大部分人将会变成右派的。

我当然不是说法国的“五月风暴”与这些跳丰收舞的姑娘有关,中国大学生参加国际文化联欢节的时候,小红书还没问世,后来占领校园并与军警开打的学生们,也许有曾经看过“女民兵”和“丰收舞”的,可是这与他们后来的壮举到底有多少关系或者有没有关系都很难讲。不过,毕竟只有法国,能在几乎全世界(包括前社会主义阵营)都在与中国过不去的时候,会让一群宣传“毛泽东思想”的乌兰牧骑在自己的国度里满世界转,也只有法国,才会发生好像是与中国的“文革”相呼应的大规模学生运动。不管怎么说,你得佩服法国人的浪漫,佩服法国人的肚量。

当然,我们也许更应该佩服的是那七个拎着个道具箱,在法国从南到北一共演了20多场的大学生,佩服他们演技的精湛,他们意态的从容。我猜,他们可能不会是一般院校的学生,如果是学生的话,也应该是文艺院校的,至少也应该是一般大学里的文艺骨干。在这里,我权且充当一回蹩脚的报幕员(现在叫主持人)为他们报报幕:舞者--雨虹、张玉娟、陈克禹、陈丽文,歌者--范永生、热比亚,手风琴伴奏和独奏--任士荣。

我相信,他们中的大多数还活着,虽然可能已是双鬓染霜,不过,他们应该记得这段对他们来说并不寻常的往事。

同类推荐
  • 圣灵之歌·《楚辞》新考

    圣灵之歌·《楚辞》新考

    何新是名振中外的著名学者,其在政治、经济、国际关系方面的研究早已素为人知。他在中华古典方面的研究,更为独树一帜。“何新国学经典新解”收入近二十年来,何新研究古学的全部重要著作。何新认为:中华乃是“日华”贵胃。惊世之论,石破天惊,欲寻民族文化之根者,不可不读这一套千古奇书!
  • 没有黑暗就没有光

    没有黑暗就没有光

    其实你始终相信梦想,虽然你常说你不信了;其实你始终相信爱情,虽然你常说等不到了;其实你明知道下句台词是什么,但你一样会被感动;其实你始终爱着这个世界,虽然你常说世界很令你失望之极。总有一天我们信仰的会失效,热爱的会消失,但永远记得,无论黑夜多么漫长不堪,黎明始终会如期而至。绝望的时候抬头看,希望的光一直在头上。也许我们都像本书中故事里的主人公一样被理想和现实生活所累, 但我们深信这些都是一点点黑暗,那些被贱卖的、被毁却的、被否定的理想,终将被我们一一实现。
  • 你要去相信,没有到不了的明天

    你要去相信,没有到不了的明天

    这本书讲述的都是一些琐碎的片段,身边真实的故事。一五一十地诉说,或者天马行空地做梦,使读者可以从中收获微小的、错综复杂的、细枝末节的感动,得到一种共鸣和安慰。作者以治愈的风格和平实的文字打造温暖的主题,让读者从书中得到慰藉。
  • 树木与树叶

    树木与树叶

    若山牧水作品的主题为歌颂自然美、旅途、恋爱和酒,整个《树木和树叶》系列共37篇长短不一的短歌和散文组成,挑选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自然美和旅途)且短歌或俳句篇幅较少的文章做成一部散文集。笔触清新,对景物的描写如诗如画。
  • 李少君自选集

    李少君自选集

    作为《天涯》的主编,作为深刻地介入了当代思想状况和政治反思的诗人,李少君的诗中自然也折射了社会思想和历史进程中的一些重大议题。环境主义和生态主义意识中或许正渗透了诗人的政治敏感。但在创作这些生态诗歌之际,李少君的身份意识和政治认同都了无痕迹地化入了一种作为诗学的生态主义思维之中。
热门推荐
  • 君倾世:冷面鬼医

    君倾世:冷面鬼医

    现代的天才医生和天才暗杀者,竟然返老还童的穿越到玄幻世界!她是一双妙手医白骨神出鬼没的鬼医,是一个性格冷漠,美艳无双且实力强大的天才少女;遇到了一个同样冷漠强大内心却无比纯情稚拙,因凶狠残忍的名声而被所有人们所惧怕的修罗。偶然的相遇,修罗却不再是修罗。他被少女吸引,笨拙的靠近,喜欢,想要占有而不自知。而她扬起明媚的脸坚定的说,“我只属于我自己,我只要自由。”
  • 激活生命潜能(人生高起点)

    激活生命潜能(人生高起点)

    有人说,人如果不逼自己一把,就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优秀;也有人说,人的潜力是无穷尽的,就看怎么去挖掘。《激活生命潜能》是专门为青年读者朋友量身定制的成功法宝。希望能给读者朋友以启发。
  • 王阳明

    王阳明

    在整个明朝中后期,王阳明的“良知”“知行合一”“致良知”学说流传于大江南北。阳明心学,一直影响到近代,并且远播朝鲜、日本以及东南亚国家,成为东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与儒学创始人孔子、儒学集大成者孟子、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既有“立德”“立功”又有“立言”之“三不朽”之人,其德行、事功,至今仍受世人的敬仰。王阳明的一生,作为思想家、教育家,开创儒学新天地,成为一代心学宗师;作为军事家和政治家,立下不世之功,彪炳史册。本书以长篇历史小说的形式,呈现王阳明的一生。只有还原历史场景,才能真正读懂王阳明!
  • 陆氏家制

    陆氏家制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杨忠愍集

    杨忠愍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亲情戏码

    亲情戏码

    对于这个每日睡在自己身旁的男人沈炎有着可怕的觊觎之心。他强大又温柔,还腹黑又能“干”呢。沈炎:你让我怎么说出口,喜欢舅舅的事?沈樱执:小畜生,犯法的事情我不干!尽管吃他的喝他的被他养着,然而都是沈炎在细心地照料着舅舅的起居呢。
  • 承蒙你情深

    承蒙你情深

    自己患了绝症,还要承受小三的挑衅,她终于忍不住向他提出了离婚,可他却死活不离。他咬牙切齿对她说:“这辈子你都别想离开,要下地狱咱们也一起下!”她不明所以,直到一份文件揭穿了过往,原来他们之间只有仇恨。他明白自己是恨她的,可他最恨的,是他爱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剑道纯阳

    剑道纯阳

    一剑西来,天外飞仙!我有一剑,可斩魔,诛仙!一款能够升级,融合技能的游戏外挂,让主角登上了剑道巅峰。
  • 情商改变你的一生:培养中学生最好的情商

    情商改变你的一生:培养中学生最好的情商

    本书运用了大量生动的事例和故事进行阐述,是全面了解情商不可多得的一本好书。 希望你能从一个又一个故事中感受到情商的重要性,更希望你能够从中学习到如何提升你的情商值。
  • 万能管家吉夫斯2:非常好,吉夫斯

    万能管家吉夫斯2:非常好,吉夫斯

    笑足一个世纪的文学经典,英式幽默的黄金标准!本书改编英剧《万能管家》口碑爆表,经典形象深入人心!作者伍德豪斯是20世纪伟大的幽默作家,也是英式幽默的代表人物。因其文学贡献,被授予大英帝国勋章!少爷伍斯特与管家吉夫斯二人间的滑稽故事正继续上演:伍斯特坠入单相思爱河后,对俏佳人唯命是从,结果不仅丢了芳心,还出尽洋相;为了帮助曾经爱慕过的美人儿,他竟将凶悍的姑妈托付看管的爱犬弄丢,后果想想就可怕……伍斯特总是麻烦不断,遭遇一件又一件的倒霉事。至于结局如何?不用担心!有无所不能的吉夫斯,无论多糟糕的事,都能收获一个完美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