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8500000006

第6章 傅斯年的教育理想和实践(5)

傅斯年还说:“我在台湾大学对学生的性品教育,只说了一句‘讲道’的话,就是‘不扯谎’。……这一项做不到,以后都做不到。这一项我确实说了又说,我以为扯谎是最不可恕的。科学家扯谎,不会有真的发现;政治家扯谎,必然有极大的害处;教育家扯谎,最无法教育人。……我所以重视这一个道理,因为做学问是为求真理的,一旦扯谎,还向哪里,用什么方法求真理去?没有智慧的诚实(Intellectual honesty),学问无从进步,至于做人,是必须有互信的,一旦互相诈欺起来,还有什么办法?”正因为如此,他认为对个人而言,说谎会毁了他的一生;对社会而言,说谎会毒化整个风气。而说谎一旦形成风气,社会岂有不大乱之理?

基于这一认识,他号召同学们毕业以后,无论从事哪种职业,“包括政治在内,必须从立信做起”。

文章第三部分提倡公平,反对特权。傅斯年认为,公平的第一要义,是在法律和规则面前人人平等。如果“同罪异罚”,就会产生特权阶级。

为此,他提醒那些胡闹的人:“中国社会不是全不讲公理的。……我是决不向胡闹的人妥协的。”

傅斯年是死在台大校长岗位上的。他死后,胡适予以很高评价,并特别提到这篇文章。胡适说:“他做台大校长的时候,就说过‘一个理想的大学,应该办平淡无奇的教育’。他有两句话,第一句是‘自己健康起来’。就是生活改善,加强功课,同时给以正当的娱乐。第二句是‘性品教育’。就是人品、人格的教育,就是‘对人对物能立其诚’、‘不扯谎’。”胡适指出,基于对实现现代化的殷切希望,这篇文章表达了“他从青年到晚年根本的认识”,因此“他晚年的思想,值得大家注意”。

十一 检讨学校制度

1950年年底,傅斯年先后在《中央日报》和《大陆杂志》发表两篇文章:《一个问题——中国的学校制度》和《中国学校制度之批评》。从时间上看,前者比后者早发表一个多月;从篇幅上看,前者有4000来字,后者有3万字左右;从内容上看,前者与后者的前两部分大致一样,或者说后者是前者的完善和补充。如上所述,傅斯年一直想写一本小册子,只因为太忙未能如愿。后来他为这本书取名为《大学理想》,觉得在写这本书之前,“有写一篇泛论中国学校制度的必要”,于是有这两篇文章问世。

其实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发达国家有识之士都会主动检讨是不是教育制度出了问题。这两篇文章是在国共两党战争已经基本结束之后写的,其反思历史教训之意图,是很明显的。

傅斯年首先回顾了学校制度的形成,指出中国教育学日本、学欧美。

他发现,在学习过程中,“因为短处容易学”,因此就出现“学德国,先学其粗横;学法国,先学其颓唐;学英国,先学其架子;学美国,先学其花钱;学日本,先学其小气”等弊病。再加上这种学习不是用心模仿,而是随便抄袭,因此就形成目前这种“杂糅”的“莫名其妙”的制度。

针对这种状况,傅斯年提出五项改革原则。

第一,由于学校制度已经成了“变相科举”,因此应该改变现在“层层过渡的教育”,让每种学校都有一个明确的目的。

第二,由于学校承袭了科举时代“制造游民的效能”,因此应该把这种“游民教育”,改为“能力教育”。傅斯年说:“所谓游民,有的是因为无能力而游,有的是因为‘不甘居下’而游。……所谓能力的训练,就是生产的训练,和文明社会必要的技术的训练”。

第三,由于入学就是为了一张文凭,为了所谓资格,因此应该把这种“资格教育”改为求学教育和做人教育。

第四,由于不公道是近代社会动乱的根源,因此应该把目前学校实行的“阶级教育”改为“机会均等教育”。

第五,由于大家对教育缺乏深入思考,因此“现在的学校颇有幻想成分,我们应当改为现实教育。”

在那篇3万字的长文中,傅斯年不仅提出改革原则,还制定了一套改革方案。接着他指出:“读者读完我前半篇,或者觉得我是一个无保留的‘计划教育’者。果然如此,我必须声明,一定是我的文章不曾写好,所以引起这个误会。我以为计划教育万万不可做得太过,太过了,使得学校无自由发展的机会,学校是不会好的。计划与不计划,必须适中,然后收效最大,毛病最少。”随后,他论述了计划与自由、理想与现实、传统与改革、技能与通材、教堂与商场等问题。

傅斯年说,所谓计划教育,固然有节约资源、目的明确等优点,但因为教育是有机体,有机体必须有自由发展的机会,否则不是流于形式,就是窒息生命。因此让学生能够享有自由发展的空间,是学校成功的最基本的原则。前不久,我在《学习时报》发表《教育的三个困境》,也提到计划教育的问题。文章说:

所谓“计划教育”,不过是借用“计划经济”的说法,因为它们都是上世纪50年代以后的产物。如今计划经济早已被否定,但计划教育却仍然大行其道。于是,在实行改革开放30年之后的今天,有关部门仍然要依靠统一招生、统一考试、统一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进度来管理教育,管理学校。这种“大一统”的计划管理体制不仅大大影响了各级各类学校独立自主办学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而且还很容易把学生培养成千人一面的标准化工具。

另外,在这种体制下,考核中小学校的主要标准是升学率。为了追求升学率,中小学只能把单纯的知识训练放在首要位置,从而剥夺了学生的其他兴趣与“和谐发展”的机会。于是有人把学校比作炼丹炉,把学生比作“考试机器”。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近年来我们又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由于上述“大一统”的局面没有改变,所谓素质教育也很快成为一种筹码,陷入升学竞争的旋涡,从而进一步加重了青少年的负担。

这种局面的形成,显然与管理者封闭落后的教育观念有关。

他们以为,只要通过“大一统”的模式向学校和学生施加压力,就可以“多出人才,快出人才” 。但是现代教育的奠基人杜威认为: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不应该被动地接受一大堆知识,而应该懂得怎样从各种渠道汲取知识,并借助工具利用这些知识。基于这样的理念,他希望学校要成为引导学生认识社会的一个特殊环境,教师要以一个指导者的身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不要控制他们的学习。如果学校总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传授和教材的内容,什么事情也要被动地按照书本上的“标准答案”去做,那就会让学生养成盲从、呆板、不虚心、不诚实、缺乏负责心和判断力的习惯。其结果,很可能是一事当前,只知揣摩别人的想法,却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这对于专制社会是满意的,但是却不利于公民的培养,与民主社会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

这正如傅斯年所说:“人是不应成为木头人的。若一切教育都是为了技能,所造出的人将是些死板不能自己长进的机器,则不久以后,技能随时代进步,便要落伍了,人成废物了,所以‘通材’这个观念,在教育上是不与技术平等重视的。”看看傅斯年当年的说法,再回顾一下50多年来中国教育所走的计划教育和专才教育之路,不能不令人扼腕长叹。

十二 归骨于田横之岛

1950年12月20日,傅斯年出席了蒋梦麟召集的讨论农业教育的会议之后,又赶往省议会厅,列席省参议会第五次会议。那天回答议员质询的主角是教育厅长陈雪屏,但是傅斯年出于对民主的尊重,也主动回答了议员们的问题。当议员郭国基质询有关台湾大学的两个问题时,傅斯年再次登台进行解释,并简单介绍了自己的办学原则和理想。傅斯年回答问题后,高血压病突然发作。当他面容苍白,步履缓慢地回到座位时,并没有引起人们注意。不久会议结束,副议长李万居下来与傅握手时才发现他手指冰凉,已经不行了。傅斯年病危的消息传出,使台湾各界人士深感震惊。蒋介石闻讯后,立即指示陈诚不惜一切代价进行抢救,并要求半个小时向他汇报一次。尽管如此,傅斯年还是于当晚11时23分逝世。

据说事情发生后,李万居副议长曾向新闻记者宣布,傅校长于20日夜间“弃世”。由于口音问题,有记者把“弃世”听成“气死”。于是传出傅斯年在省议会被议员郭国基气死的消息。第二天上午,台湾大学两百多名学生手持“痛失良师”标语,到省参议会请愿,要求郭国基说明情况。

郭见势不妙,从后门溜走。在人越聚越多的情况下,李万居和教育厅长陈雪屏只得出面解释,警察也前来维持秩序,再加上台湾大学训导长赶来劝导,学生才撤回学校。

傅斯年其实是累死的。如前所述,傅斯年出任台大校长时,美国医生就有不能过分劳累、千万不能担任行政工作的嘱咐。但是上任后,却总是校务缠身,不能有片刻安宁。傅斯年曾不止一次对人说,台湾大学校长工作之繁忙,一般人是想象不到的。校长的职业是不可羡慕的。就在去世前几天,他还对朱家骅说:“你把我害了,台大的事真是多,我吃不消,恐我的命欲断送在台大了。”当时朱以为他只是感觉辛苦而出此话,没想到很快竟成无法补偿的谶语。

傅斯年逝世的噩耗传来后,台湾大学许多师生泣不成声,大家沉浸在悲痛之中。为了悼念校长,该校决定停课一天,并下半旗致哀。12月31日,傅斯年追悼会在台湾大学法学院礼堂举行,蒋介石亲临追悼会致祭,参加者五千余人。台大师生挽联曰:“早开风气,是一代宗师,吾道非欤?浮海说三千弟子;忍看铭旌,正满天云物,斯人去也,哀鸿况百万苍生。”此外,蒋梦麟用“学府痛师道,举国惜大才”的挽联表示哀悼;罗家伦用“纵横天岸马,俊逸人中龙”的诗句表示钦佩;朱家骅则在文章中写道:“孟真为人,磊落轩昂,自负才气,不可一世。执笔为文,雄辞宏辩,如骏马之奔腾,箕踞放谈,怪巧瑰琦,常目空天下士。因此,有人目他为狂,也有人说他是狷。狂也好,狷也好,正是他过人之处。唯其狂,所以富于情感,笃于友谊。唯其狷,所以办事能坚持主张,确守职责,为要贯彻他的主张,完成他的职责,他常常能力排群议,独行其是。”

傅斯年去世前,曾为朋友题写过“归骨于田横之岛”的横幅,这也表达了他献身于台湾教育事业的决心。为了纪念傅斯年校长,台湾大学特地在实验植物园建造一座罗马式纪念亭,亭中砌长方形墓一座,墓前立有无字碑,修有喷水池。园中有兵工署捐赠的一口纪念钟,上面铸着“敦品、励学、爱国、爱人”八个大字。1951年12月20日是傅斯年逝世一周年祭日,台湾大学新任校长钱思亮主持仪式,将傅斯年的骨灰安葬在纪念亭的大理石墓中。从此,人们把这个地方称为“傅园”,把那口纪念钟称为“傅钟”。每当傅钟响起的时候,总会激起大家的怀念,鞭策着人们不断前进。

同类推荐
  • 80后中国

    80后中国

    范冰冰、文章、李宇春、韩寒、郭敬明、嘻哈包袱铺……80后代表人物,各有活法,他们的体温与灵魂,是这个时代的历史与影像。80后,是中国未来的力量、智慧与担当。80后的活力就是中国的活力,80后的生活态度就是决定着中国未来的走向。活的真实,活的自在,活的有尊严,是80后集体的梦想。
  • 中国大教育家的故事

    中国大教育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 民族魂:鲁迅传

    民族魂:鲁迅传

    本书是我国著名鲁迅研究专家陈漱渝集数十年研究积累,在考察以往鲁迅研究作品优劣得失的基础上写成的。作者不孤立地看待鲁迅其人其事,而是从其所处的时代、环境,以及身边的亲友入手认识鲁迅,力求做到全面;不夸张、不神化鲁迅其人其事,将其作为一个普通人去观照,力求做到真实;不盲从现有的关于鲁迅的评论,也不轻易下任何判语,对有争议之处不偏袒、不妄议,力求做到客观。本书从多角度、多层面再现鲁迅的经历、生活、思想、作品,值得关注鲁迅、研究鲁迅的人阅读参考。
  • 他为世界而来:成吉思汗和他的草原帝国

    他为世界而来:成吉思汗和他的草原帝国

    要想征服脚下的版图,就必须先征服人心。以小说笔法,参考史料,还原一个真实有料的成吉思汗。9岁,父亲被塔塔儿人毒死,众叛亲离;18岁,被仇敌蔑儿乞惕部抢走妻子,兴师动众;22岁,遭到结拜兄弟札木合的忌恨,挚友变仇敌;45岁,联合各部,统一蒙古,建大蒙古国,被推举为成吉思汗;以3万兵马起家,用43年时间统一蒙古草原,横扫欧亚大陆,征服720多个部族。从铁木真到成吉思汗,一路狂飙突进,出生入死,传奇不灭,征服不止。成吉思汗,一个用力量谱写历史的征服者。
  • 雷军:人因梦想而伟大

    雷军:人因梦想而伟大

    人生充满着期待,梦想连接着未来。雷军一直有个梦,就是建一个受世人尊敬的企业。他不仅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受人尊敬的企业,也在帮助别人实现心中的梦想。
热门推荐
  • 呆萌世子妃:竹马夫君咬一口

    呆萌世子妃:竹马夫君咬一口

    本文一对一。甜宠文。他是天朝贵胄,生来便尊贵无比。她是江湖侠女,从小就受尽宠溺。初逢时,他狼狈不堪,她笑如暖阳。他为她一笑倾心,从此明白何为相思入骨。她对他容貌深刻,如此便知何为郎艳独绝。旁人眼里的她,骄纵却不跋扈,纯粹却不单纯,成熟却不老成,活脱脱一个祸水红颜。而在他眼里,她撒泼耍赖信手拈来,调皮的叫他头疼……这是一个调皮小青梅和腹黑小竹马的互宠日常,且看他们如何玩转江湖与庙堂!
  • 我的天堂

    我的天堂

    来自现实的苏州的文学报告,它密集而动情地传递报告了苏州改革开放以来的深刻变化,文学地表现了苏州人在现代生活中勇于革新创造的精神和聪明务实的性格力量,是现实苏州的很好文学读本。
  • 薄情前夫请接招

    薄情前夫请接招

    情人节的晚上她到酒吧一夜买醉,醒来后却发现身边躺着一个陌生男人。还未来得及理清头绪,出国三年的老公突然出现在卧房门口。他目睹着这一切后只冷冷的说了声:“离婚吧!明天我会让律师送离婚协议书给你。”三天后,因为她的出轨,她没有得到她应得的财产,丈夫很仁慈的将她住了三年的房子留给了她,还有一个离婚女人的称呼也一并给了她。一个月后,传来前夫再婚的消息,她笑靥如花的出现在婚礼现场,优雅的走到新娘面前巧笑嫣然祝福:“恭喜你从此过上生不如死守活寡的日子。”再踏着轻盈的步子来到前夫面前娇笑道:“没有你,我过得比从前更好了。”据说后来,新娘无故逃婚了……看左怡然如何巧斗前夫,将离婚以后的生活过得风声水起,重获事业和爱情的双丰收。此文不虐,喜虐的请绕行。
  • 跨越千年抢回你

    跨越千年抢回你

    宽敞的国际机场大厅,一名穿着t恤搭配低腰七分裤,足蹬细带高跟鞋,气质出众,清丽脱俗的女子,手拉着行李,匆忙地往机场门口走去。她全身上下散出一股与众不同的特殊气质,让人忍不住多看几眼,她虽然不算是绝色美女,但那双晶莹灿眸,看起来水汪汪的,此时却闪烁着不知名的火焰,令人情不自禁被吸引住。蓦地,一串轻快的音乐从她提包里传出。她低头在手提袋里找手机,一头过肩的乌黑亮发,又长又直,瞬间划出弧……
  • 心跳领域

    心跳领域

    我是风焱,常住云海市精神病院,喜欢将院长U盘中的学术视频换成小电影,在院长参加市级会议时让他起飞,让他carry。曾用压电点火器电击过别人的菊花,也曾在院长于海滩边游泳时潜水扒掉他的泳裤当泳帽,最终留下院长顺利逃脱。讨厌谐音,讨厌一切基宅腐受,卖萌高冷一概不吃,御姐萝莉直接弄死,这就是我,看着都让你上火。
  • 残暴霸王柔情爱

    残暴霸王柔情爱

    笑到你岔气的搞笑文http://m.wkkk.net/info/m.wkkk.net两年父皇说只要两年!漫漫的两年,她要付出怎样的代价半年,她用泪眼承受他的残忍嗜血,恨不得手起刀落将他弑之!半年,她无故迎来他的缠绵对待,日日与他缱绻同床而眠!花开花落的一年,多么快,又是那么的慢。直到他温柔的进驻到她体内,她才知道,爱也依依,恨也依依。属于他的那天,竟是离开他的那天,但离了他,自己还是那个自己吗?伸出手,一寸一寸,穿越国恨如山,穿越两军对垒的烽火。穿越不知是谁辜负谁的思念之情。她只道自己真越过了那烽火,真越过了那不能越过的国恨如山痴情若遇家国事。竟真无一寸缠身之处举首,凝望天边她轻声呢喃真在喝孟婆汤后,全遗忘了前世的深情,所以才会有今生的冷酷无情或是前世奈何桥边天涯的等待不够长久还是我今生走的太匆忙忘了聚拢飘散在风中的誓言才会有我们之间这样无情的互相伤害他是草原上的雄鹰,旷世枭雄,天降之神,立于天地之间她是天地间最柔情的儿女,纤纤素手会抚琴,会抚去他的暴虐从伤害到相爱,从分离到厮守,不变的是他们那份永恒的爱
  • 一念之差

    一念之差

    润丰公司销售部经理伍巧芳从外地出差回来,匆匆忙忙往家里赶。伍巧芳四十五岁,虽然已到中年,但是身材依旧很匀称。不过此时她的眼神中似乎露出几分不安和焦急。伍巧芳低着头走进自己家住的楼栋,这时是上午九点半,她快步来到三楼,打开房门,里面的情景令她目瞪口呆,手里的旅行包情不自禁地掉在地上,人也随即瘫倒下去。正好对门的邻居买菜回来,看到伍巧芳这副样子也向房内看了一眼,直惊得她把刚刚买来的菜扔在地上。
  • 清宫词

    清宫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有一种梦想叫足球

    有一种梦想叫足球

    梦想这种东西,7岁的时候你会写在作业本上,17岁的时候你会埋在心里,到了70岁你会从故纸堆里捡起,对着它泪流满面。这是一个关于少年追求足球梦想的故事。
  • 媒人

    媒人

    因为电视曾被称作“最富魅力的大众传播媒体”,这部描写电视人的小说就叫了“媒人”,“拉郎配”也好、“诱嫁”也好,已经不是婚介场所独霸的买卖了。中国电视剧草创初期,呈现出日后必将大大发达的迹象。作为文化圈人,作者以荒诞小说为载体,以离奇夸张的故事来讽刺现实,将娱乐界的丑陋一面集中放大,揭示了当今商品经济的大潮之下,电视媒体人苦海沉浮、追逐名利的众生相,以此讽刺现实,以警醒世人,促使社会人和圈内人都反思,呼唤他们回归理性和人生的终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