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9500000004

第4章 现实主义之真实境层(4)

天色已经十分昏暗,这时,他被一阵可怕的叫喊声惊醒了。天哪,这是一阵什么叫喊声啊!一阵阵那么不自然的声音,那样的哀号、狂叫、咬牙切齿声,眼泪、殴打和谩骂,他还没有听见过,也没看见过。他也想象不出这样的残暴和这样的狂乱。现在,他忽然听到女房东的声音,不觉猛吃一惊。她痛苦、尖叫、边哭边数落,匆忙地、急促地、不连贯地,所以弄不清楚她在哀求什么——当然在哀求别再揍她,因为她在楼梯上遭到了毒打。由于愤怒和发狂,揍她的人变得那么怕人,听起来只是一片嘶哑声,但这个揍她的人也还在说什么,也说得很快,含混不清,急不可耐,上气不接下气。拉斯柯尔尼科夫忽然像一片树叶般地哆嗦起来……

拉斯柯尔尼科夫浑身软弱无力,倒在沙发上,但已经不能合眼了;他躺了约摸半个钟头,心里痛苦非凡,并且吓得要命,真受不了呀,这么大的惊吓他从来没有经受过……(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第130~131页,岳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这是一段女房东遭到暴打的逼真描写,但实质上却是拉斯柯尔尼科夫发烧中的一种幻觉。这种幻觉正是拉斯柯尔尼科夫的灵魂从常人走向罪恶的杀人之后的灵魂惊颤,是他在杀掉女房东后灵魂颤抖的自语和坦白。而终于第一次因故到了警察局时,拉斯柯尔尼科夫的灵魂,则在颤抖中开始了辩驳和抗争:

……从远古的时代起,到后来的莱喀古士、梭伦、穆罕默德和拿破仑等,他们无一例外都是罪犯,唯一的原因是由于他们都制定了新的法律,从而破坏了被社会公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从祖先传下来的古代法律。当然,他们也不怕流血,只要流血(有时十分天真的人们为维护古代的法律而英勇地流血)能对他们有利。甚至值得注意的是,人类社会中绝大多数的这些恩人和建立者都是非常可怕的刽子手……至于我把人分成平凡和不平凡的两类,我承认这样划分有些武断,但是我也并不坚持数字上的不可变更。我只是相信我的主要观点。这个观点就是:人按照天性法则,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低级的人(平凡的),也就是,可以说,他们是一种仅为繁殖同类的材料;而另一类则是这样的一种人,就是说,具有天禀和才华的人,在当时的社会里能发表新见解的人……第一类人就是一种材料,他们大抵都是天生保守,循规蹈矩、活着必须服从并乐意听命于人……第二类人呢,他们都犯法,都是破坏者,或者想要去破坏……(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第302~303页,岳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然而,在索尼雅面前,在爱的面前,拉斯柯尔尼科夫为罪恶辩驳的灵魂又因爱而发生了变化:

杀了人后,我不会成为谁的恩人,或者一辈子像蜘蛛一样,把一切东西都捉到网里,从它们身上吮吸活命的血,在那个时刻,我应当毫不在乎的!索尼雅,我杀人的时候,需要的主要不是金钱;我需要的主要不是金钱,而是别的东西……这一切,我现在都知道了……你要了解我:如果我那样思考问题,我决不会再杀人。我必须弄清促使我出此下策的另一个问题:当时我要知道,要快些知道,我同大家一样是只虱子呢,还是一个人?我能越过,还是不能越过!我敢于俯身去拾取权力呢,还是不敢?我只是发抖的畜生呢,还是我有权力……

……

可是我是怎样杀的呢?难道人家是这样杀人吗?难道人家像我当时那样去杀人吗?……难道我杀死了老太婆吗?我杀死的是我自己,不是老太婆!我就这样一下毁了我自己,永远毁了!……是魔鬼杀死这个老太婆的,不是我……(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第487页,岳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爱是伟大的。当宗教和爱成为一体时,就是罪恶的灵魂也会发出耀眼温暖的光芒。法律可以不追究一个人的罪恶,但活着的灵魂不会对这些不管不顾。拉斯柯尔尼科夫的一切,皆源于他是罪人,是个杀人犯,又有一颗活着的灵魂。灵魂是罪恶的敌人,又是罪恶的同党。在《罪与罚》中,拉斯柯尔尼科夫的灵魂一刻也没有停止过灵魂是罪恶的敌人还是朋友的挣扎和抗争,它让拉斯柯尔尼科夫一刻一分一秒也没有安宁过,直到那颤抖的、活着的灵魂战胜了他罪恶的内心,成为罪恶的胜利者:

他(拉斯柯尔尼科夫)贪婪地向左右观看,神情紧张地细瞧着每个东西,但他的注意力怎样也集中不到一个东西上;一切东西都悄悄地溜过了。“再过一个星期,再过一个月,我将会坐在囚车里驶过这座桥,被押解到什么地方去,那时我会怎样看这条河呢?最好记住它。”这个念头在他的脑海里闪过。“这是一块招牌,那时我会怎样念这些字母呢?”……

……他忽然想起了索尼雅的话:“到十字街头去,向人们跪下磕头,吻土地,因为你对它们也犯了罪,大声地告诉所有的人:‘我是凶手’!”想起这些话,他不觉浑身哆嗦起来。在这一段时间里,特别是在最后几小时里,他心里这么强烈地感到束手无策的苦闷和惊慌不安,所以紧紧地抓住这个涌现出那纯洁的、从未有过的和丰满的感情的机会。这种感情和疾病发作一样,在他心里骤然涌现出来:像一星火花在心灵里燃烧起来,突然像火一样烧遍了全身。他一下子浑身瘫软了,泪如泉涌,他立即在地上伏倒了……

他跪在广场中央,在地上磕头,怀着快乐和幸福的心情吻了这片肮脏的土地。他站起来,跪下磕头。

……(路上那些向他叫喊的声音)使拉斯柯尔尼科夫不敢叫喊“我是凶手!”可是这句话也许要从他嘴里跳出来,但及时缩住了。他沉着地忍着这些叫喊,不朝四下看一眼,径直地穿过胡同向警察局走去(自首)……(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第612~613页,岳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一个前大学生从行凶杀人,到为自己的行为自我辩驳,再到最终经受不了自己灵魂对自己的审判而去亲吻肮脏的大地后到警察局自首——洋洋四十五万言的《罪与罚》,把拉斯柯尔尼科夫的灵魂颤抖浓墨重彩地刻写出来。这种超越人之常人生命的灵魂真实,在二十世纪伟大现实主义的行列,除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再也没有比他的写作更有力的例证。而且最为重要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让拉斯柯尔尼科夫的灵魂发出了照耀人类的光芒——并不仅仅是为了灵魂真实而停留在死灵魂的血肉上。让灵魂呼吸的真实发出照耀人类精神之光的,还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阿廖沙。阿廖沙对罪恶与苦难的理解,比拉斯柯尔尼科夫更为宽阔和博大,因此,这灵魂的光芒也更为耀眼和温暖:

他(阿廖沙)在门廊上没有停步,就迅速地走下台阶。他充满喜悦的心灵渴求自由、空旷和广阔。天空布满寂静地闪烁着光芒的繁星,宽阔而望不到边地罩在他的头上。从天顶到地平线,还不很清楚的银河幻成两道。清晰而万籁俱静的黑夜覆盖在大地上,教堂的白色尖塔和金黄色圆顶在青玉色的夜空中闪光……阿廖沙站在那里,看着,忽然直挺挺地扑倒在地上。

他不知道为什么要拥抱大地,他自己也弄不清楚为什么他这样抑制不住地想吻它,吻个遍,他带着哭声吻着,流下许多眼泪,而且疯狂地发誓要爱它,永远爱它。“向大地洒下你快乐的泪,并且爱你的眼泪……”(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第三部第一卷“阿廖沙”末段。)

让灵魂深度的真实发出照耀人类精神的光芒,这是在灵魂真实上“大灵魂”与“小灵魂”的区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写作,刻写出了无数人物灵魂的实在,也让阿廖沙和拉斯柯尔尼科夫等在人物的灵魂上闪烁、照耀出大灵魂的光芒。这种对灵魂真实的追究和提升,使陀氏完成了对十九世纪现实主义的超越和对真实最终穷尽的刻写,使后来者面对现实主义的主旨——真实时,宛若一棵小草在大树下的无奈生长,所有的努力,都必须在那树下呼吸和摆动。正因为这样,让人们感到二十世纪文学的变化,既是自然随时间的到来,也是一种十九世纪真实的强大对二十世纪写作的逼迫。

6真实相互

把真实区分为控构真实、世相真实、生命真实和灵魂深度真实,这其实是在写作中把浑然天成刀劈斧砍为零七碎八。但也正因为一个屠夫武断残暴地把一个生命肢解开来,我们才得以深入到生命体的内部,看到生命的五脏六腑和对生命有害无益的阑尾。控构真实正是一个人体的阑尾,世相真实是人体的皮肉,生命真实是现实主义之人体的骨架,而灵魂真实是人体之骨髓。有了这些,才完整地构成了现实主义的人体结构,包括对文学百害无益的后社会主义时期的控构现实主义。

当然,在今天中国的后社会主义时期的创作中,现实主义的复杂性在于这四种真实境层彼此的隔离又都有网漏的存在。第一层真实很容易就可以突破层隔,借来或盗得第二层真实的脸谱,来化妆或装点自己的空洞。这也是第一层控构真实在前社会主义时期合法化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到了后社会主义时期的发展与“成熟”。中国读者单纯得可爱,面对文学的真实,常常如从远乡进城的孩子,要么憎恨文学如农民工对城市的情感,要么热爱文学如那单纯的乡下孩子,觉得都市的垃圾箱和厕所都好得无以言表。控构真实的空洞写作,只要去世相真实中借一些人物世俗的脂粉,都可以让一些拙劣、投机的批评家和乡下孩子般可爱的读者击掌、欢笑和落泪,在报纸、电视和网络媒体上攥起双拳来欢呼和跳跃。一些永远都是好好先生的批评家和今天发达而失去良知的媒体合谋欺骗着读者。读者被蒙骗在鼓里,相信控构真实是多么的生活、存在和真切,因为那些故事中的人物,站在高高的脚手架上,面向他们要教育的众生说了几句世俗的人话、粗话和做了吻合世俗行为的几个动作。比如那些拿奖小说和泛滥在影屏中着力控构的典型人物之“新英雄”,因为爱骂人和敢于向女性表达粗鲁的爱,而被读者、观众和因顶着批评家的帽子混饭而日理万机的读书人谈论表述为“史诗”和人物画廊中新的“这一个”。其结果,得利的是作者和那些批评家,被污辱和被损害的是被愚弄的读者们。

控构真实常常越过真实层的网漏去借来世相真实的技法来掩盖自己的空洞、虚假和向权力献媚的姿式和行为,但它决不会在越过世相真实之后,再向生命真实去讨要和请求。因为世相真实多可证明它的“真实性”,而生命真实却可恰恰证明它的虚伪性。一如这些人总是拿鲁迅来佐证自己的深刻和正确,而决不会真的在写作中把鲁迅之笔握在自己手里样。

其实,在世相真实中,最成功的周作人、张爱玲和胡兰成,是可以给他们许多切实营养的,可又恰恰因为政治立场的隔阂让他们无法接受周作人、胡兰成和张爱玲的写作与作品。沈从文也是他们最好借鉴以修饰自己文学性的装点和挂饰,可毕竟沈从文的许多小说,又远远走进了生命之真实。《边城》的空灵又是控构真实中难以接纳和融入的。高尔基也不被人提及了。保尔·柯察金也不被人提及了。文学失去了源头的榜样,总会有一种被悬置的摇晃,这是控构真实在文学内部的不安与焦躁。但无论如何要明白这一点:如果以为控构真实是如气球和芒刺的关系样,一捅就破,会真相大白,瘫倒在地,那就大错特错了。控构真实是在发展的,向世相真实的靠拢不仅是技法和无奈,而且是它“艺术”的完善和修补。

同类推荐
  • 中年

    中年

    《中年》这本散文,是从俞平伯先生一生创作的大量散文作品中遴选出来的名篇佳构,也是俞先生散文精华之所在。俞平伯先生兼诗人、散文家和学者于一身,他的散文也兼有诗人、散文家和学者的长处,收在这本书中的作品,既有诗的韵致,又有散文的冲淡恬美,同时还兼有学者的理性与绵密。俞平伯先生的散文就像一杯陈年佳酿,不宜可乐式地鲸吸牛饮,更适合夜阑人静时细细地品尝。
  • 古希腊悲剧喜剧全集7:阿里斯托芬喜剧(下)

    古希腊悲剧喜剧全集7:阿里斯托芬喜剧(下)

    权威版本:以剑桥勒伯古典版古希腊文本为依托,收集所有古希腊的传世戏剧作品。名家名译:古希腊罗马文学、文化专家张竹明教授和王焕生教授倾十年之功,从古希腊原文精心译成。全新亮相:绝版多年,全面修订,装帧升级,典雅尊贵,极具收藏价值。大奖作品:曾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重大奖项。位于地中海东北部的希腊,是欧洲文化的摇篮,人类戏剧的最早发源地。古希腊悲、喜剧都与酒神庆典和民间滑稽演出有着血缘关系。
  • 蒋勋说红楼梦(第六辑)

    蒋勋说红楼梦(第六辑)

    这是蒋勋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数十次阅读《红楼梦》后的心血之作。无关红学,不涉及考证,作者从青春与美的角度出发,带领读者逐字逐句细读小说本身,梳理《红楼梦》中的人物与情感,探寻书中表达的繁华的幻灭、逝去的哀伤,讲述青春的孤独、寂寞与彷徨。这是一个生命对其余生命的叩问与聆听。跟蒋勋读《红楼梦》,仿佛是在阅读自己的一生。蒋勋说:我是把《红楼梦》当“佛经”来读的,因为处处都是慈悲,也处处都是觉悟。
  • 刘心武文学回忆录

    刘心武文学回忆录

    《刘心武文学回忆录》收集了刘心武回忆自己家世、出身、成长、求学并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一组文章,记录了他在文学路上的成长故事,真实还原了其从青涩到成熟的创作历程,体现了他对文学的认识和感悟。刘心武是我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作家,其人生和创作历程堪称一个文学时代的缩影,刘心武文学回忆录是阅读和研究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读本。
  • 生命穿越死亡

    生命穿越死亡

    《生命穿越死亡》是朱增泉将军的军旅诗,共分五个部分,是作者在自己漫长军旅生涯中的感悟和思考。因为将军特殊的身份,他的军旅诗也被赋予了独特的个性:直面战争、呼唤和平、赞美生命、书写英雄。从古至今,战争都是人类逃避不了的话题,和平更是人类一直在追求的目标。而作为将军的作者,对战争与和平更是有着不同常人的思考。几十年的军人生活给作者留下了沉重而深邃的人生思考,看着自己身边的生命一次次穿越死亡,作者对生命的珍惜和渴望显得尤为真诚与强烈。其中《猫耳洞奇想》是一组很独特的军旅诗,更是一个军人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后的思考与感悟,充满着血的浓烈与烫热。
热门推荐
  • 向左看,向右转

    向左看,向右转

    俞又暖签了两次离婚协议,都败给了民政局。左问给民政局送了一面锦旗,“人民的好公仆”。
  • 娇女嫁恶夫

    娇女嫁恶夫

    夏泠烟穿越的第一天就嫁给了恶名在外的阮玉,本着捡回一条小命的夏泠烟只想好好体验小农女的生活,奈何极品处处有,只好在悠闲之余拿他们来调剂生活。
  • 薨之灵(一)

    薨之灵(一)

    该说说法医吕鸿的故事了。此时她正赶往一个案发现场。城市已经入睡,喧闹渐渐停息,在行进中,吕鸿从越来越厚的寂静中辨别出一种声音。对于这个声音,她久违了。那是蟋蟀的叫声。不是因为城市中很难听到蟋蟀叫,而是,这种叫声,在吕鸿的心理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叫声远远的,躲在某个地点,很弱,却不停歇。吕鸿乘坐的警车在公路上像一个夜行侠,快速安静地移动。
  • 向爱则暖

    向爱则暖

    作为资深婚礼策划,以旁观视角讲述都市中那些或缠绵悱恻、或平淡如水、或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并以此引发一些让读者值得感慨和深入思考的心灵鸡汤式婚姻爱情公式。里面每一个别人的爱情小故事,都是难能可贵的幸福,遇见彼此,皆是小幸运!
  • 重生之富豪影后

    重生之富豪影后

    商界精英苏锦一朝身患绝症,孤独无助,却遭男友和闺蜜的双双背叛。和她同年同月生的过气影后萧夙于她同病相怜。来自25世纪的子莫帮助她重生十年前,没料到萧夙的求生意识已被重重打击磨得消失殆尽,或许是因为她俩从出生到死亡的缘分,苏锦阴差阳错的寄生到了十五岁的萧夙身上,重新踏入娱乐圈,势必要让那些狗男女付出代价……
  • 神医代嫁妃

    神医代嫁妃

    推荐影子新文《盛世独宠,侯门毒妻》——不一样的夫妻重生,不一样的精彩宅斗,不一样的绝世独宠!推荐爱人暮雨林新文《邪王独宠,庶女为后》——当执掌现代财团的商界神话变成贺兰侯府懦弱无能的庶出之女;当封夙王朝邪魅冷峻的邪王变成妻奴……==================一纸诏书,姐妹易嫁。她从默默无闻的庶女一跃成了皇子的代嫁王妃。然而,无人知晓她早就不是那个卑怯懦弱的柳静菡。美目波光滟潋之间,她已成为身负绝世医术的风华女子!前世,曾伤她叛她者,必定不得好死,今生,欲欺她辱她者,注定自取其辱。素手一翻,前朝震动;星眸微转,后宫难宁。===================他,本将她当做夺权途上的踏脚石,可是最终到底沦陷的是谁?他,与她前世结缘却痛失所爱,今生能否再续情缘?他,倾心于她的绝世才华和独特姿容,难道只能和她相忘于江湖?究竟谁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陪她共看云卷云舒?===================小剧场:家丁甲:“王爷,不好了!王妃用毒把长安郡主的头发都弄光了。”某王爷:“拔得好!本王早就觉得她有慧根,适合剃度出家。”家丁乙:“王爷,死定了!王妃给贵妃娘娘下了泻药,如今贵妃都无法起床了!”某王爷:“泄得好!本王一直就看她过于丰腴,该减肥了。”家丁丙:“王爷,没法活了!”某王爷:“你们有完没完!我怎么就不好了,死定了,没法活了!”家丁甲乙丙:“王妃迷晕了所有的护卫,和人私奔了!”某王爷:“私奔得好……什么!柳静菡!你个恃医行凶的流氓王妃!”某王爷如一阵风,不带走一片云彩……“哇!王爷是不是也吃了泻药啊……跑得真快!”
  • 木叶之一修大师

    木叶之一修大师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一修大师名言。没看过火影忍者的一修是如何一步步踏上忍界巅峰,成为一代大师。
  • 荡之什

    荡之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王妃最大

    王妃最大

    上一世,她是心狠手辣的杀手。再睁眼,她是唐家备受欺辱的庶女。嫡母怨恨,外人嫉妒,她见招拆招,坏人名声,逐人出府。爹爹哥哥集体坠崖,家中成年男丁集体被暗杀,族长上门逼迫,她以一己之力护住唐家满门,带血的剑尖挑断了某人的手脚筋:“想要这唐家万贯家财,好,用你的命来换。”皇商连华飞之妹连半夏,堪比男儿,朕心甚慰,特赐予安王正妃之位,下月十九大婚。谁料太后突然薨逝,国丧三年,某王爷心中郁闷,拐个妻子也这么难。王爷很烦恼,情敌怎么那么多。那一天,她一人屠了十万大军,满身鲜血,回到皇城,她被人以妖孽之名关入满是经幡的笼中,受尽折磨。那一天,他长剑直指自己的父亲,逼父退位。手刃八十一名得道高僧,受万民唾弃。金瞳白发,满身是伤,她倒在他怀中:“花问青……他们说我是祸国妖孽。”擦拭着她脸上干涸的血污,他哽咽:“夏夏,你是我最爱的娘子,仅此而已。”
  • 毛泽东的青少年时代

    毛泽东的青少年时代

    毛泽东同志是位伟人,他始终把调查研究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并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汲取中国文化中的精髓,从中国的社会实践中寻找革命的力量,从自己的不断思索中摸索前进的方向,从中外博大的教育理论中吸收营养,勤思考、勤实践。正是因为他将自己的所有精力都奉献于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去,所以才会对中国革命的道路有着正确而深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