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9700000002

第2章 世祖出家事考实(1)

清世祖好佛!延高僧人禁中,尊礼甚至。时有木陈、玉林二禅师,皆世祖所敬事。而玉林尤为本师,为取法名曰行痴。“行”字在龙池祖法派中,为“通”字之下一辈,玉公名通诱,其弟子皆“行”字排也。木陈较有世间法习气,世宗时深斥之,而独尊玉林。责木陈所著《北游集》乖谬,饬部行文各省查毁。然木陈归天童,诸御书已摹刻上石,作奎焕楼贮之。天童寺在明州万山中,当时无追迹者,故石刻至今尚存。二十年庚午,余游浙东西诸山,读奎焕楼壁嵌世祖与木陈敕及手札,并书唐诗轴。世祖书法苍劲,非康、雍、乾累朝可比。钤章有“尘隐道人”,有“懒翁”,有“痴道人”等各文字,札称“木陈师兄”。有一轴书《梵网经》及《莲池解》,说明僧人不拜人君之旨。余《明州杂诗》中有一首云:“禅榻安眠奎焕楼,乐师龛后敕书留。道人尘隐翁贪懒,万乘萧然第一流。”记此事也。

《玉林国师年谱》:顺治十六年己亥,谱有云:“世祖请师起名"师辞让。固谓师曰:‘要用丑些的字眼。’师书十馀进览。世祖自择‘痴’字,上则用龙池祖法派中‘行’字。后凡请师说戒等御札,悉称弟子某某,即玺章亦有‘痴道人’之称。然师珍重世祖之深信,未尝形之口吻楮墨。凡师弟子,俱以法兄师兄为称。至四月八日,佛诞道场圆满,师即辞归葬亲。上谕允所请。四月十三日,钦差内十三道张嘉谟近侍李国柱赍敕至万善殿,赐黄衣银印,师号大觉禅师,并赐帑金营葬,仍遣司吏院官张公嘉谟送归。师自前三月十五日面圣,留供西苑万善殿者两阅月,常不卸巾冒,不脱伽黎,上传师真,留供大内,恩蒙顾问者非一一。然上如不问,则不敢强对。语不及古今政治得失,人物臧否,惟以第一义谛启沃圣心,盖不敢孤征召僧伽之明诏也。”

世宗之斥木陈也,举其《北游集》所载。如述世祖谕旨云:“愿老和尚勿以天子视朕,当如门弟子旅庵相待。”

以为诞妄之至。又如云:“上龙性难撄,不时鞭朴左右。

偶因问答间,师启曰:‘参禅学道人,不可任情喜怒,故曰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者此也。’上点首曰:‘知道了。’后近侍国柱语师云,‘如今万岁爷不但不打人,即骂亦希逢矣’。”又“万岁爷极赞老和尚胸怀平坦,亦最慈和乐易”云云。谓此乃必无之事,明系凭空结撰者。木陈漏泄世祖言动较多,故为世宗所嫉。但世祖敬礼二僧,亦为世宗所承认。《北游集》中语,未敢谓其必无。世宗又举《北游集》有讥玉林语’谓其不知分量"而《玉林年谱》亦言木陈非议其世祖所传之真!为不脱帽之像!有违僧律!

玉林有驳正语甚详。然则二僧相轻,固自数见"今姑不论二僧之公案,要于世祖之人禅宗,礼本师,受法名,序辈行,虽不下堂阶,早与同泰舍身比烈。若不以攻乎异端为恶德,则于其乐道忘势,服善改过,反引为耻,乃世宗之偏心,非世祖所任受也。故木陈所记,吾以为无可反唇也。

然则谓世祖出家,正足道世祖之志。而世之所传,则又加以神秘,谓在位十八年,弃天下如敝屣,遁人五台为僧。其文字之证,则取之吴梅村《清凉山赞佛诗》。其事实之证,则谓圣祖奉太后屡幸五台,必有所为。又光绪庚子,两宫西狩,道经晋北,供御器具,地方无从措备,借自五台,宛然内廷法物,益坚信此中必为王者所居。并由梅村诗多言帝王内宠事,而世祖升遐之前数月,适为端敬皇后董鄂氏之丧,世祖哀悼过情,为世所叹异,因谓由悼亡而厌世,脱离尘网,回向空门,成万古钟情天子之佳话。

以故传说益多,不可向迩。今先将世祖崩于宫中之明证,一一搜出,再以国史笺释梅村诗,不但了然于世祖出家之真伪,并将顺治末年宫中之恩怨,主德之污隆,为谈清宫情史者参一"解焉。

《玉林国师年谱》:“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三,中使马公二次奉旨至万善殿云:‘圣躬少安。’师集众展礼御赐金字《愣严经》,绕持大士名一千,为上保安。初四,李近侍言:‘圣躬不安之甚。’初七亥刻驾崩。初八日,皇太后慈旨,请师率众即刻人宫,大行皇帝前说法。初九寅刻,新天子登位矣。二月初二,奉旨到景山,为世祖安位,初六重扫笑祖塔,欲南还,礼辞祖翁耳。二月十五日,得旨南还。钦差内十三道惜薪司尚公护送,并赐千金到西苑。

师力辞。复送到。至第三次,尚公曰:‘和尚己亥出京,曾受大行皇帝千金,此番不受,恐持国大人致疑。’师曰:‘己亥之赐,实是太皇太后赐臣僧葬母者,今日之赐,虽感朝廷厚恩,受之实无名也。烦为实奏,决决不受者。’尚公复命。持国大人曰:‘我等素知此老和尚不爱财的,不必强矣。’(师自入京,巨细仪礼,例皆不受。)师乘御马,至景山大行皇帝前,绕持愣严诸品神咒,问讯而出。即晚到张家湾。”据此节,记世祖之因势而崩,崩于正月初七,至二月初二,移殡景山,历历可考。其时所谓内十三道,尽仿明代宦官十三衙门之制,遗诏中引为失德而罢之。清之惩奄祸,在康熙即位之后,事别详下。

《玉林年谱》就世祖信佛之近证,先为举出,同时士夫之记载最可据者,莫如王文靖公熙所述。文靖为亲受世祖末命之汉大臣,世祖遗诏出其手,此见之清初各家文集所撰王文靖公传状碑志。而各家皆言公于此事,面奉凭几之言,终身不以语人,虽子弟莫得而传,若韩英之为状,张玉书之为志,皆如是云云。检国史旧传,则略其事不著。大以为可疑,意其中必有讳言之故,则又假定为行遁五台’或有其事矣。既而购得《王文靖集》,中并有自撰年谱一首,载世祖病证及晏驾之事极明。韩(张之说,盖谓遗诏中世祖自责各款,乃皇太后及受遗之王大臣有所增改,文靖为原述旨之人,增改之后,仍以末命行之,文靖终身不泄宜也。年谱此段文如下:

“辛丑三十四岁元旦,因不行庆贺礼,黎明人内,恭请圣安,召人养心殿,赐坐,赐茶而退。翌日,人内请安,晚始出。初三日,召人养心殿,上坐御榻,命至榻前讲论移时。是日,奉天语面谕者关系重大,并前此屡有面奏,及奉谕询问密封奏折,俱不敢载。惟自念身系汉官,一介庸愚,荷蒙高厚,任以腹;^,虽举家生生世世,竭尽犬马,何以仰答万一,岂敢顾惜自家,不力持正论,以抒诚悃也。

吾子吾孙,其世世铭心镂骨,以图报效也。初六日,三鼓,奉召人养心殿,谕:‘朕患痘势将不起,尔可详听朕言,速撰诏书,即就榻前书写。’恭聆天语,五内崩摧,泪不能止,奏对不成语。蒙谕:‘朕平日待尔如何优渥,训尔如何详切,今事已至此,皆有定数。君臣遇合,缘尽则离,尔不必如此悲痛。此何时,尚可迁延从事,致误大事?’随勉强拭泪吞声,就御榻前书就诏书首段。随奏明恐过劳圣体,容臣奉过面谕,详细拟就进呈。遂出至乾清门下西园屏内撰拟,凡三次进览,三蒙钦定,日人时始完。至夜,圣驾宾天,泣血哀恸。初八日,同内阁拟上世祖章皇帝尊谥,又同内阁拟今上皇帝即位年号,又为辅政大臣撰誓文。”

如上所言,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三日,即玉公所谓是日圣躬少安者,盖其前已甚不安也"文靖于是日奉谕,关系重大,俱不敢载,则必有遗诏中事项发生,或为与诏相符,或为下诏时所已改,其自言不敢载,而诸家所诵言其缜密者,盖在此一日内事。元旦即不行庆贺,黎明人内问安,可知不豫在上年之杪。而《东华录》书上不豫在正月壬子,即初二日,其前未以为当宣布不豫之消息也。初六日谕,有患痘势将不起之言,则病证亦明矣。康熙朝《东华录》之首云:“顺治十八年辛丑春正月辛亥朔,越七日丁巳夜子刻,世祖章皇帝宾天。先五日壬子,世祖不豫。丙辰,遂大渐。召原任学士麻勒吉、学士王熙至养心殿,降旨——自责,定皇上御名,命立为皇太子,并谕以辅政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姓名,令草遗诏,麻勒吉、王熙遵旨于乾清门撰拟,付侍卫贾卜嘉进奏。谕曰:‘诏书着麻勒吉怀收。俟朕更衣毕,麻勒吉、贾卜嘉,尔二人捧诏奏知皇太后。宣示王、贝勒、大臣。’于是,世祖崩。

麻勒吉、贾卜嘉捧遗诏奏知皇太后,即宣示诸王、贝勒、贝子、公、大臣、侍卫等。宣讫,诸王、贝勒、贝子、公、大臣、侍卫等皆痛哭失声。”此一段是世祖崩日之宣布遗诏。下云:“戊午,颁大行皇帝遗诏。”则布告天下之遗诏矣。夫云奏知皇太后而后宣示,又云即宣示诸王、贝勒、贝子、公、大臣、侍卫等,其间必有太后及诸王斟酌改定之情事。

就遗诏全文观之,未必世祖能彻底悔悟至此,而既有此遗诏,则清祚之所以灵长’太后诸王之所以能为宗社计也"俟后再详之"兹更言世祖崩御之证,则当时更有京曹中文学著名者之记载在" 民国二十年四月,上海《人文杂志》载杂记一篇,云系金山钱氏守山阁钱熙祚之后人名灿若者所助?曾,而不得其主名"余阅其中有云:“端敬皇后丧,中堂命余辈撰御祭文。山阴学士曰:‘吾辈凡再呈稿矣,再不允,须尽才情,极哀悼之致。’予具稿,中堂极叹赏。末联有‘渺兹五夜之箴,永巷之闻何日?去我十臣之佐,邑姜之后谁人?’等语。上阅之,亦为堕泪”云云。因举嘉庆《上海县志·张宸传》示人文社,乃于次期杂志中补载撰杂记者之名为张宸焉。宸字青瑪。向读魏源《圣武记》,于《康熙亲征准噶尔记》后附录《内大臣马思哈出师塞北纪程》,云见上海张宸《青瑪集》,所记乃康熙二十九年之事。既而读汪琬《尧峰文钞》,则有《张青瑪诗集序》,中言青瑪“官不越郎署,年不及耄期,最后遂憾轲困顿以殁”。又云:“异时天子右文。诏举博学鸿儒。”而青瑪之殁已久。“于是其女夫金生名定者,排纂遗稿若干卷,乞予序之。”然则宸之殁,在康熙十七年诏举鸿博以前。钝翁亦卒于康熙二十九年,所序《青瑪集》,决不能尚有二十九年甫人集之文,默深所记,或有误也。惟《上海县志》宸传,则可证杂记之出于宸笔。于世祖崩问极翔实。先录本传以证其人:“张宸,字青瑪,博学工诗文,由诸生人太学,选中书舍人。时词臣拟撰端敬后祭文’三奏草未称旨,最后以属宸。有云:‘渺兹五夜之箴,永巷之闻何日?去我十臣之佐,邑姜之后谁人?’章皇帝读之,泫然称善。寻迁兵部督捕主事。康熙六年,以求直言上疏请撤本邑客兵二千四百人,并巡海章京,以苏民困。报可。邑用安堵。旋罢归病卒。有《芦浦庄诗》《北征使奥草》。弟宿,字月鹿,著《田间草堂诗》。”宸之名定,其所记乃可据。记云:

“辛丑年正月,世祖皇帝宾天。予守制禁中,凡二十七日。先是正月初二日,上幸悯忠寺,观内铛吴良辅祝发。初四日,九卿大臣问安,始知上不豫。初五日,又问安。见宫殿各门所悬门神对联尽去。一中贵向各大臣耳语,甚怆惶。初七晚,释刑狱,诸囚狱一空,止马逢知(张缙彦二人不释。传谕民间毋炒豆,毋燃灯,毋泼水,始知上疾为出痘。初八日,各衙门开印。予黎明盥漱毕,具朝服将人署,长班遽止之曰:‘门启复闭,止传中堂暨礼部三堂人,人即摘帽缨,百官今散矣。’予错愕久之。盖本朝制度,有大丧则去缨,讵上春秋富,有此变也?早膳后出门问讯,则人复讯予,无确音。时外城门俱闭,列卒戒严,九衢寂寂,惶骇甚。日晡时,召百官携朝服人,人即令赴户部领帛。领讫,至太和殿西阁门,遇同官魏思齐,讯主器,曰:‘吾君之子也。’心乃安。二鼓馀,宣遗诏,凄风飒飒,云阴欲冻,气极幽惨,不自知其呜咽失声矣。宣已,诫百官毋退,候登极。群臣惟余辈及科臣就署宿,馀俱午门外露坐。是夜,彗星见中天!芒东北指"早!风日晴和,上升殿毕,宣哀诏于天安门外金水桥下。群臣有饥色,各退就本衙门守制。蚤暮哭临九日,在丧二十七日,毋得归私第。阅三日,辅臣率文武百官设誓。旗下每旗一誓词,各官每衙门一誓词。词正副三通,一宣读,焚大行殡宫前,一赴正大光明殿焚读上帝前,一藏禁中。词曰:‘臣等奉大行皇帝遗诏,务必力一心,以辅冲主。自今以后,毋结党,毋恂私,毋黩货,毋阴排异己以戕善类,毋偏执己见以妨大公。违斯誓者,上天降殛,夺算凶诛。’语小有不同,然大意如此。予是时始得人乾清门,仰观内殿,盖哭临在宫内外,惟一 二品大臣上殿哭,馀俱不能也。殿上张素帏,即殡宫所在。两庑俱白布帘,壷闱肃穆,非外廷可比。

宫门外大厂二,东释西道,竖旛竿,昼夜礼经忏。大光明殿在宫城太液池西,圆殿,白石瓷,瓷瓦金顶,干宵耀日,光奕奕动。十四日,焚大行所御冠袍器用珍玩于宫门外。

时百官哭临未散,遥闻宫中哭声,沸天而出。仰见皇太后黑素袍,御乾清门台基上,南面,扶石栏立,哭极哀。诸宫娥数辈,俱白帕首白衣从哭,百官亦跪哭。所焚诸宝器,火焰俱五色,有声如爆豆。人言每焚一珠,即有一声,盖不知数万声矣,谓之小丢纸。自初八至十六日,哭临毕。

二十日,始票本发所缮制敕。予因得登太和殿请宝。宝方匣,玉色不甚白,惟皇帝之宝系碧玉,俱交龙纽,贯以黄绒绳,如指大。两内相捧至殿。殿左设方矮桌,铺褥,用宝其上。殿九楹,每楹朱漆柱九’中楹柱绘盘龙。殿顶俱五彩隔尘,金碧灿烂,中一室悬镜如星,中悬一轩辕镜,直御座上。御座朱红漆镀金,嵌以绿色宝。座上大椅皆三泉,不设几。座四面俱丹陛三道,道各三累,有围栏。殿上俱黄龙地衣,下衬以棕荐篾席,惟御座一间,加以五彩蟠龙地衣。殿两旁近南,有二朱扉,东西向,不甚高大,上有金滴水。东西柱下各一方桌,黄绫四面围,东桌黄绫楸盖一物如方函,西桌金缎楸盖一物如盔,馀无所有。殿前月台,白石雕龙瓷,三层上有铜狮/ V,铜鹤铜龟各八,俱各炷香,烟从口出。殿后即中和殿,实一方亭圆顶如厅事。

后过道又一层为保和殿。殿后玲珑雕墙,即乾清门外院矣。予思仕宦至大僚,非政府,有终身不得上殿者。予小臣,乃得奔走执事其间,一何幸也!阅几日,议谥号。应曰‘高’,而以为逾于太祖太宗,故庙号‘世祖’,谥曰‘章’。予辈撰玉册文,中堂示明穆庙时归震川先生所撰世宗册文为楷式焉。又几日,移殡宫于景山寿皇殿。先一日陈卤簿队,象辇。象出东华门,俱流泪簌簌不已,共异之。明日,微雪。黎明,百官排班自东华门至景山,鱼贯跪道左。予是时始见齒簿之全。开道二红棍,有黑漆描金如竹笛上广而下锐者,凡十馀对。又二红棍,如前笛而剖其半,又十馀对。自后则有若枪者,若戟者,若戈若矛者,蛇其首者,若锥者,如瓜者,如手执锥者,皆镀金朱杆。有若节者,幢者,旛者,旌者,旗者,麾者,锦绮辉耀。

每每色各数十对,每易一仗’即间二红棍。诸仗俱直立持,不横仆。惟箦伞最多。扇有圆者,方者,兜者,如鸟翅者,每式具五色,色各一。伞亦具五色,每色五顶,俱刺绣五檐,惟黄罗曲柄者止二顶。队中有散马,辔而不鞍,八十馀匹,有鞋马数十匹。刻金鞍辔镫,黄鞦軔,鞍首龙衔一珠,如拇指大,鞍尾珠三,如食指大,背各负数枕,备焚化,枕顶亦刻金为龙衔珠,如鞍首,共百馀。驼数十匹,繁缨垂貂,极华丽,皆负绫绮锦绣,及帐房什器,亦备焚。腰弓插矢者数十人,俱乘马。捧御弓箭者数十人,牵猎犬御马者数十人。御箭皆鸦翎粘金,御撒袋俱黄绮,针缝处密密贯明珠,计一袋珠,可当民间数妇女首饰,真大观也。

同类推荐
  • 龙的传人游三国

    龙的传人游三国

    龙越千年定三国,群雄并起百姓苦,龙领豪杰天下定,日光普照百姓福。驭风转向笑苍天,龙腾世间傲气存。多少豪杰造时世,却看今世吾顶天。
  • 邻家有女名貂蝉

    邻家有女名貂蝉

    邻家有女初长成,回眸一笑百媚生。群雄割据风云变,气吞山河入我坑……
  • 崇祯故事

    崇祯故事

    华裔士兵开着炮车穿越明末,去追寻一段历史,追求一个女人。QQ书友群:912093696(风清月莹)
  • 上品衙内

    上品衙内

    宋徽宗期间,大将王厚扫河煌虐得吐蕃跪地求饶,名将种师道马踏横山逼得西夏俯首称臣,武装太监童贯南下平方腊,大奸臣蔡京兴学办全民教育,赵佶妙笔生花玩起石头更不亦乐乎,大宋双绝李师师、赵元奴争奇斗艳难分高下,这是一个世风开放文明爆发的大时代,当金兵铁蹄入侵,一切烟消云散!现实社会职场大鳄,意外穿越到水浒世界小种经略相公的儿子种彦峰身上,利用现代知识和对水浒世界的了解,让好汉任其驱使、美女任其戏耍,国难来临,一雪种家军前耻。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种家军千古!
  • 权鉴

    权鉴

    权鉴,鉴前世之兴衰,考权谋之得失,撂放枕边,可以参悟歧途迷津,提首案头,可以明理进退规则。本书搜集了大量的史料,并旁征博引,总结出历史人物求权的几大途征,既揭示出奸臣贼子的丑陋嘴脸,也展现出忠臣义士的良苦用心。
热门推荐
  • 医妃冠天下

    医妃冠天下

    (文文已完结)她,王牌杀手,医冠天下,毒霸九州。她,名门嫡女,草包废物,外加白痴二货一个,没才没貌,没爹没娘,寄人篱下。当她成为她,草包废物?笑话!没才没貌?扯淡!白痴二货?乱讲!乱世风云起,金戈铁马来,乱世浮沉中,她华丽转身,风华绝代,医术无双,毒倾天下。他,一字并肩王,绝色倾城,狠绝毒辣,病弱之躯,废人一个,无人愿嫁。一旨赐婚,一场羞辱,她嫁与他为妻。大婚夜,盖头揭开,看着传闻中的男人,语笑嫣然:“白痴配残王,绝配!”他但笑不语。当杀手遇上魔王,当狡诈遇上腹黑,他们又将上演怎么样的激情?当他们一起褪去伪装,站在众人面前大放异彩时,又将是怎样的惊艳天下?
  • 我心柔软,自有力量

    我心柔软,自有力量

    现代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人都认为柔软、敏感等特质是人身上的弱点,以为背上坚硬的外壳,就能变得强大。殊不知,把那颗柔软的心隐藏起来,戴着盔甲负重前行,才真正让人疲惫不堪。本书用心理学的知识告诉人们,我们要正视柔软、敏感等特质,它们其实对我们有极大的帮助和正面意义:敏感的神经让我们洞察更多美好的存在;感性是对理性的最好补充;懂得感恩,生命中的美好就会扑面而来;自己简单,世界就不会复杂……因此,每个人都要有接纳自己、省视内心的勇气,这样才能唤醒内心深处的纯真与美好,更真实自在地迎向新的人生旅程。
  • 陆先生的第N次求婚

    陆先生的第N次求婚

    在深城。他们的婚姻是场闹剧,她却心甘命抵,独角戏也能入戏太深。连他抽过的烟蒂,她都细细亲吻。她也曾狠决一时,逞口舌之快,“要离婚,你休想。”然十里春风,花一开满的好时节,她留下一纸离婚书,从此销声匿迹。豪门秘事传入坊间,有人说,她是一颗肾才换来这场婚事,也有人说,她是丢了孩子才放弃这桩婚事。也有人好心,说她只是误入妻途,爱到偏执罢了。后来,深城出了一号人物。她只打离婚官司。只赢不输。深城里想离婚的官太太和富太太,都找她伸张正义。有一回他醉了酒,深夜敲她的门:“你打赢再多离婚官司,打不赢自己的离婚官司,还是结不了婚的。你想结婚,只能嫁给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养成好习惯的150个智慧故事

    养成好习惯的150个智慧故事

    本书从保持积极面对的心态、积极进取独立不依赖、勤于学习敢于创新等十八章入手,从不同方面阐释了青少年养成好习惯的种种道理和方法。所辑故事短小精练,所阐释的道理简单实用,将习惯的培养娓娓道来。
  • 丹武神尊

    丹武神尊

    宸大陆,丹途称神,武道号尊。当不老药神——项放再度醒来时,已是换了人间,沧海变桑田。前一世,他是无上的巅峰至尊,而今世,自己恶奴欺门、族人算计,更九龙桎身…不为孺子所欺,亦不落平庸,项放化身成炉,以身淬火、以血养火、以魂驭火,重开自己的武道丹途!一梦三千年,项放再度踏上强者之路时,携一世之火,焚尽苍穹!再世、即为神尊!!!
  •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林徽因传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林徽因传

    哪个女人不想温柔如水,貌美如花,把生活过得如诗如画?可是生活往往给予我们一段平凡的人生,饮尽世事的无奈与繁杂。如今,虽然我们投身生活的洪流,却不曾忘却那最初的梦。于是,当历史的画卷里隐现那一抹优雅的身影,许多人会不自觉地爱上她,爱她的才情,爱她的美丽,爱她的温柔。她成就了一个女人幸福的理想。她是民国画卷里一抹婉丽的倩影,她有一个诗意的名字——林徽因。
  • 童年(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童年(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墨染之泪1

    墨染之泪1

    这里有幽默、真挚、天马行空,又充满了厚重的这里和感人的温情!这里是灵慧逼人、瑰丽恢宏的国度,让我们共赴想象力的盛宴。 胡伟红加盟新作,180°完美变身。 全新中国奇幻风时尚进化《墨染之泪》!2011年初春,用优美的文字和超凡的想象力带给你心灵的震撼!他的爱如海洋般深邃,他的心如天空般寂寥;而她在宠爱与呵护中陷入了阴谋的旋涡。
  • 叛逆青春

    叛逆青春

    在遭受到中大人生挫折之后,他开始了漫漫的反思、求索及自我救赎之路,经过了穿行西部的顾及与迷茫,最终在西昆仑山的慕士塔格峰下豁然顿悟,为自己、亦为通道中人找寻到打开幸福之门的精神密码。真是的人物原型,通俗的写作手笔,由浅入深,由轻松入沉重,揭示了黄、赌、毒对于社会的危害性,凸显出年轻一代在社会转型期所面临的思想困惑及精神迷惘。
  • 巅峰造诣的科学家(4)(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巅峰造诣的科学家(4)(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巅峰造诣的科学家(4)》本书分为诺伯特·维纳、沃纳·海森堡、卡特·哥德尔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