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9900000008

第8章 八年幕府露锋芒(1)

初入湘幕献妙计

咸丰二年(1852年),40岁的左宗棠进入湖南巡抚幕府,这是他正式跻身于政治舞台的开始。

左宗棠虽然考取了举人,但没有取得“甲科出身”的进士功名而不能“学而优则仕”,走上仕途。同时,家里也不富有,没有多余的闲钱像社会上流行的那样通过捐纳方式捐个一官半职。

这样一来,虽然左宗棠一直以“淡泊明志”来激励自己,但为了实现“儒术策治安”和“心忧天下”的抱负,就非得入仕途不可。所以,摆在他面前的唯一途径就是靠举荐,凭借自己非凡的才华,日后跻身在上层统治集团。

如今,左宗棠被张亮基三番五次邀请出山,如果不露两手,不仅自己没面子,也会被别人小看的。此时,太平军攻打长沙之役方兴未艾,这正是左宗棠展现才华的绝佳时机,他仔细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向张亮基献上了一计:向西渡过湘江,据守龙回潭、土墙头,将太平军粮食补给线及其西进之路切断。

看来,左宗棠是试图将太平军扼杀在长沙城南,胃口不小。要是真能实现此计,太平军很可能全军覆没。但援湘清军大多是一群乌合之众,并且分别隶属于十几个总兵和提督,指挥不一。张亮基虽然两次传令城外清军依计行事,可清军总兵常存、马龙拒不遵命,龙回潭等地最终被太平军占领了。

清军虽然人数众多,却各怀鬼胎,都想歼灭太平军,又想保存实力,对张亮基的命令自然是阳奉阴违。行军打仗要团结一致,令出如山,最忌讳这种窝里乱了。就这样,清军错失了全歼太平军的大好时机。

因为太平军对长沙城的攻势越来越猛烈,城垣多次被太平军所用隧道爆破战术“轰塌”。但张亮基率领官兵在城中死守,所以,太平军连攻80多天,也未能撼动长沙城。到九月下旬,长沙城外各路援军赶到,城内城外的清军已达五六万人之多。

于是,洪秀全决定从长沙撤军,十月十九日(11月30日)深夜,太平军主力从长沙经龙回潭转移,后转战于益阳、岳州等地,冲出湖南,进入湖北。

此时,清军各将帅才后悔没按照左宗棠的计策行事,错失了全歼太平军的良机。左宗棠初次出山就显示出高人一筹的军事才能,虽然计策没有实现,但让清军将帅对他刮目相看。

长沙的坚守战结束了,朝堂开始论功行赏,左宗棠由于防守湖南有“功”,被赏以知县用,并加同知衔,已进入不惑之年的左宗棠总算第一次捞到了官衔,步入仕途。

太平军虽然撤围了,但湖南并不太平,不仅吏治腐败,而且各地的起义也很闹心。于是,左宗棠协助张亮基一方面整饬吏治,另一方面镇压会党起义。比如,浏阳“征义堂”会党聚众四千多人起义,左宗棠建议用攻心政策加以分化瓦解,但在军事行动上,则强调一个“快”字。于是,张亮基派江忠源仅用12天就把这股起义势力镇压下去了。

左宗棠初次出山就凭借两个高明的计策而建立不小的战功,声名越来越响。吃水不忘挖井人,对于张亮基的慧眼识珠,左宗棠深怀感激之心和知遇之情。在他们的齐心努力下,终于稳住了清廷在两湖地区的局势。但大清的官员并不都像张亮基这样有勇有谋,根本无法阻挡太平军凌厉的攻势。

咸丰二年十月二十二日(1852年12月3日),太平军占领益阳城,缴获数千船只,并且吸收许多船户、水手参军。然后,太平军乘船从临时搭成的浮桥上渡过资江,由临资口进入湘江。十一月初三日(12月13日),太平军没费多大工夫,就攻下了岳州。在岳州缴获大批粮饷、火药、枪械,极大地鼓舞了全军的士气。十一月十二日(12月22日),太平军夺取汉阳,十一月十九日(12月29日),攻克汉口,接着自汉阳晴川阁至武昌府汉阳门之间建造了一座横跨长江的浮桥。十二月初四日(1853年1月12日),太平军由地道轰城,将武昌也纳入了自己的腰包。这一系列的攻势把清军打得眼花缭乱,太平军一时声名鹊起。

对于清军这些无能的将帅,左宗棠非常气愤,他在给女婿陶桄的信中说:“孤城被围二十多天,救援清军不能乘机快速跟进,守城清军不能严密固守,致使太平军如此猖獗,真是可恨!”

照这个速度下去,大清还能支撑多久?这个问号在左宗棠的脑海中越来越大。

清朝正规军的战斗力低下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左宗棠便设想在湖南练就一支新型团练武装来筹办防剿。于是,十二月十九日(l月26日)由左宗棠草拟、张亮基签署的《筹办湖南堵剿事宜折》中提出了这样的主张:建立起一支由绅士管带、招募乡勇并采用戚继光的成法进行编练的军队。其实,这就是后来威震八方的湘军的雏形。

接着,一位在晚清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的重量级人物也出现在了左宗棠的生命轨迹中。

没过几天,被任命为帮办团练大臣的曾国藩由湘乡赶到长沙,他也向清廷上奏了类似的想法。

提到曾国藩这个人,大家一定不陌生。

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人。于公元1811年(嘉庆十六年)出生在湖南长沙府湘乡荷叶塘白杨坪的一个普通耕读家庭。他是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

可以这样说,湘军最初是由左宗棠倡议建立的,而后由曾国藩具体完成的。那么,倡导者左宗棠干什么去了呢?

原来,曾国藩到长沙仅5天,因“保全湖南”有“功”的张亮基被清廷升任湖广总督,在咸丰三年正月二十二日(1853年3月1日)抵达武昌,左宗棠也一同跟随前往了。看来清廷是希望张亮基来扭转湖北的不利局面。

此时,太平军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咸丰三年正月初二日(1853年2月9日),洪秀全率领太平军撤离武昌,水陆大军直下三江。太平军依次突破九江、安庆、芜湖三道防线,兵锋直逼南京。二月十一日(3月20日),太平军攻入南京内城。9天后,太平天国正式建都南京,改名天京。后来又在四月开始了北伐和西征。

所以,当张亮基、左宗棠赶到武昌时,太平军已经按新的战略部署弃武昌下江东。张亮基便对左宗棠委以重任,让他全权处理军政要务,在湖北加强军事布防。

这年六月,太平天国西征军攻入江西,张亮基、左宗棠赶到湖北黄州,在与江西九江临近的田家镇设防。

在左宗棠的指挥下,八月(9月),三千武昌疲弱兵勇在团风镇设伏,击溃由湖南进入湖北的北伐太平军余部,又一次取得了“奇捷”。

虽然左宗棠得到了张亮基的重用,但他并不满足于仅仅是谋士身份的幕宾,他的理想是出幕为官。本以为有张亮基这个大靠山,自己也会飞黄腾达一番,可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

后来,张亮基因为得罪了满洲贵族胜保而被免职,九月(10月)调任山东巡抚。当时,左宗棠被两湖官绅视为诸葛亮式的传奇人物,所以,张亮基坚持邀请左宗棠和他一道前往山东。但是左宗棠不想离自己的家乡太远,便决定离开张亮基幕府,回到白水洞家中继续避难。

左宗棠初入湘幕的经历就这样告一段落,他转了一个大圈,到达终点后发现原来是自己的起始点。虽然结局不是很完美,但他已经尽力了。

我胡汉三又回来啦

每一个终点都是新的起点,对于名声在外的左宗棠来说,略显寂寞的隐居生活注定不是他的归宿。

新任湖南巡抚骆秉章得知左宗棠返乡的消息,便又是写信,又是送礼,又是派人,多次诚心诚意去左宗棠家中相邀,请他再入湘幕。但一年多以来,左宗棠的幕宾生涯让他感到心力交瘁,便找了个心血耗竭的理由,谢绝了骆秉章的盛情邀请。打算从此匿迹销声,在山林间做个逍遥自在的隐居者。

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有人还说21世纪最缺的是人才,其实,人才在乱世的作用更加重要。所以,左宗棠想远离尘世的烦扰注定是个难以实现的梦想。

这不,骆秉章虽然屡次碰了钉子,但他并不灰心,既然软的请不来,完全可以来硬的,把左宗棠绑来。这对于一个大权在握的巡抚来说,就不是个事儿。但强扭的瓜不甜,如果来硬的,万一物极必反,这乱摊子就不好收拾了。必须得想个法子,让左宗棠心甘情愿地来长沙。

爱看谍战片的人都知道,国民党特务的一个杀手锏就是拿家人作威胁,逼迫当事人从命。现在,骆秉章也想到了这一点,决定设计诱骗左宗棠来长沙。

据《清史稿》记载:骆秉章派人将左宗棠的爱婿陶桄抓了起来,原来巡抚命他捐资巨万,以助军饷,但陶桄抗捐,就被抓了起来。左宗棠听到这个消息很生气,这哪里是捐资,简直就是明抢,急忙赶到抚署,打探消息。没想到,骆秉章大笑着迎了出来:“陶文毅公的儿子,左季高的女婿哪里有被抓的道理。”结果,左宗棠就被骗到了抚署。

虽然左宗棠可以对钱财礼物无动于衷,也可以对骆秉章派去的人视而不见,但如今站在骆秉章面前,面对巡抚的当面邀请,他就得掂量掂量了。

多一个朋友多条路,尤其在乱世,更不能处处树立敌人。如果得罪了巡抚大人,就得吃不了兜着走了。所以,左宗棠决定留下来,就这样,咸丰四年三月初八日(1854年4月5日)左宗棠接受礼聘,又一次进入湘抚幕府。

其实,左宗棠也是顺应形势的发展才做出这样的决定。因为太平军又一次打到了他的家门口,而且还放出狠话:捉拿左宗棠。

太平天国西征大军进兵异常神速,九月十三日(10月15日),就在左宗棠离开湖北仅9天,石祥祯所部太平军一举攻克田家镇,打开了湖北的门户。九月十八日(10月20日),太平军第二次攻占汉口、汉阳。没过多久,石祥祯等退守蕲州、黄州(今黄冈)一带。

腊月十六日(1854年1月14日),在皖北战场,西征太平军第二次占领庐州。咸丰四年正月(1854年2月),皖北战场的西征军又进攻湖北,十五日(2月12日),太平军在黄州大败新任湖广总督吴文镕所率清军,吴投水自杀殉国。太平军第三次占领汉口、汉阳。紧接着,石祥祯率领太平军又由湖北挺入湖南,从二月初一日(2月27日)至十三日(3月11日)的13天中,太平军连续攻克岳州、湘阴、靖港、宁乡等地,长沙震动。

据说,当西征太平军夺取湘阴县城后,曾经派人到梓木洞捉拿左宗棠,没有成功。左宗棠也感到白水洞不是久留之地,一旦太平军攻入省城,后果不堪设想。这也是左宗棠选择入湘抚幕府的深层次原因。

退一步讲,如果当时太平军能像刘备一样三请诸葛亮,左宗棠会不会站到太平军的一边呢?也许有可能,毕竟,开始左宗棠是持观望态度。也许没这个可能,毕竟信仰不同,左宗棠未必相信万能的上帝。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只能猜测一番。既然左宗棠选择了为大清效力,我们就得尊重他的选择。

老左成了香饽饽

也许,在左宗棠看来,此次再番入幕,是权宜之计而已,可让他没想到的是,在骆秉章幕府一下就度过了近6年的幕宾生活。

入幕后,骆秉章十分佩服左宗棠的才能,他将巡抚大权拱手让给左宗棠,让左宗棠全权操办各项事宜,自己当起了甩手掌柜。于是,左宗棠从撰写奏折到批答地方禀函都一手包办,身为巡抚的骆秉章则只管签个字而已。

这样,骆秉章不过是虚顶着湖南巡抚的牌子,而左宗棠几乎成了把持湘抚衙署的人物。属僚有事找骆秉章,这位巡抚大人总是说:“去问季高先生。”凡是左宗棠同意的,骆秉章从来就没有摇一下头;凡是左宗棠不同意的,骆秉章也从来没有点一下头。骆秉章对左宗棠依赖程度之重、信任程度之深可见一斑。

有一次,巡抚衙门的辕门(外大门)发炮,骆秉章听到后,不知何故,赶忙询问发生了什么事情。旁边的人告诉他:“是左师爷在发军报折子。”按例,发军报折是很隆重的一件事情,一般都要巡抚亲自主持。骆秉章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说明他连折稿都没有看过,左宗棠就把折稿发出去了。左宗棠专权到这种地步,让人咂舌。

从咸丰四年三月初八日(1854年4月5日)到咸丰九年十二月二十日(1860年1月19日)的前后将近6年的时间里,左宗棠威震湖南,成了名副其实的香饽饽。据说那个时候湖南全省文武官员、地方乡绅都以得到左宗棠的赏识而春风得意,而左宗棠也充分利用掌握湖南巡抚职权的千载难逢之机,全力以赴,实现自己经天纬地的人生抱负。

左宗棠之所以能得到如此重用,不是靠溜须拍马,而是靠自己肚里的真才实学。就说他刚入幕的这段日子吧,说实话,不是那么好过的。

当时,正值长沙危机之时,长沙上下数十里都是太平军,处在包围之中,守城的部队主力是新建的湘军,统帅是在籍侍郎曾国藩。

当太平军从湖北进入湖南时,曾国藩在衡州编练的湘军成军,陆师15营、水师10营,共一万多人,实现了张亮基、左宗棠等人在湖南创设由绅士统领军队的初衷。咸丰四年正月二十八日(1854年2月25日),曾国藩督湘军从衡州出动,迎战太平军,同时还发布了轰动一时的《讨粤匪檄》。太平军虽接连攻占岳州、湘阴、靖港和宁乡,但湘军的攻势猛烈,太平军一时还不适应和这个新对手作战。于是,放弃这些地方,撤回到湖北。

不久,石祥祯与林绍璋部太平军在湖北会合后,又重整旗鼓杀进湖南,在三月初十日(4月7日)再克岳州。接着,太平军乘胜南进,湘军纷纷溃逃,曾国藩也狼狈地逃回到长沙。

由于骆秉章、左宗棠在长沙严密防守,太平军决定由石祥祯扼守长沙北面的靖港,林绍璋则率主力绕道宁乡攻占长沙西南的湘潭,对长沙形成了南北合围的态势。

三月二十七日(4月24日),太平军又攻占了湘潭。到长沙仅20天的左宗棠急忙与曾国藩等人商讨对策,提出以湘军主力南攻湘潭而暂不北取靖港的建议。曾国藩原定计划动身赴湘潭,却在临行前改变了主意,自己带湘军一支向靖港进发,结果被伏击的太平军打得大败而归。

本想凭借湘军大展拳脚,结果却被打得满地找牙,曾国藩灰心到了极点,觉得愧对皇上的厚望,朋友的信任。于是,万念俱灰的他找不到活下去的理由了,当逃到铜官渡时跳入湘江自溺,幸好被随从章寿麟救起。

曾国藩虽然败了,但湘军的主力还在。当听到曾国藩不想活了的消息后,左宗棠微微一笑,想不到湘军的统帅竟然这么经不起挫折的打击,于是,他决定去给驻扎在长沙城外的曾国藩打打气、鼓鼓劲。

在江边,映入左宗棠眼帘的是一口黑漆棺材,一打听才得知是曾国藩让他弟弟曾国葆特意给他买来的。

一场败仗就让他又是跳江又是买棺材的,真是一个输不起的主儿啊。必须得让这位湘军主帅振作起来,否则将无人能控制眼前的局势。

同类推荐
  • 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先驱(下)

    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先驱(下)

    文学作品是作家根据一定的立场、观点、社会理想和审美观念,从社会生活中选取一定的材料,经过提炼加工而后创作出来的。它既包含客观的现实生活,也包含作家主观的思想感情,因此,文学作品通过相应的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承载性,这就是作品的具体内容。 文学简史主要指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这跟各国历史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历史的发展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时代背景,而文学的发展也形象地记录了历史发展的真实面貌。
  •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大师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大师

    《图说世界名人: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大师)》介绍了,奥诺雷·德·巴尔扎克,法国小说家,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擅长塑造被贪婪、仇恨、野心等强烈情感所控制的人物。一些评论家认为他的文学造诣仅次于莎士比亚。巴尔扎克计划以《人间喜剧》为题,撰写描绘和分析法国社会各个层面的系列小说共137部。至其逝世时,《人间喜剧》已完成91部小说。这些小说主要分为三组:道德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究。每一组又可以分为个人生活、外省生活、巴黎生活、政治生活,及乡村生活等场景。
  • 名人传记丛书:华盛顿

    名人传记丛书:华盛顿

    名人传记丛书——华盛顿——一个让世界为之改变的大国之父:“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青少年走近伟人丛书·传记故事·列宁

    青少年走近伟人丛书·传记故事·列宁

    列宁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布尔什维克党创建者、苏联缔造者。列宁出身于俄国一个进步知识分子家庭,从青少年时代起就站在穷苦劳动人民一边,投身于反对沙皇专制制度的斗争,并成为苏维埃国家、苏联共产党、苏联军队的缔造者和伟大领袖。他曾数次坐牢、流放和流亡国外,多次遭敌人暗杀,历尽艰险,他领导发动了俄国十月革命,终于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新型的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政权。
  • 蒋氏家族全传

    蒋氏家族全传

    蒋介石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是一位毁誉兼有的人物。本书详细记述了蒋介石的生平、婚姻家庭和军政生涯,涉及身世秘密、辛亥革命、上海证券交易所工作、黄埔军校时期、北伐战争、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蒋宋联姻、统一中国、围剿红军、西安事变、抗日战争、国共决战、退守台湾、传位蒋经国等内容。本书客观地描述了蒋介石领导北伐统一中国以及领导抗战抵御外侮的历史功绩,同时指出,蒋介石的独裁统治、政府的腐化堕落、民心的丧失是其失去政权的重要原因。
热门推荐
  • 动物庄园

    动物庄园

    曼娜庄园里的一头猪“老麦哲”(Old Major)临死前号召庄园里的动物反抗人类剥削,建立动物自己当家做主的共和国。老麦哲死后,庄园里的两头猪继承了他的思想,将其总结为“动物主义”,并以此为革命纲领领导了一场起义,将人类赶出了庄园,实现了“动物当家做主”的愿望,并把庄园更名为“动物庄园”,同时制定了宪法性质的“七诫”。但起义成功不久以后,作为领导集团的猪发生内部政治斗争。革命领袖之一“斯诺鲍”(Snowball)被宣布为革命的叛徒遭到驱逐,而另一革命领袖“拿破仑”获得了庄园的绝对领导权。此后,猪领导集团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特权,最终变成了比人类更甚的剥削者……
  • 产鉴

    产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快穿之无关风月

    快穿之无关风月

    九天之上,白玉之巅。万仙拜服,众生皆畏。她是世人心中的神祇,掌无限因果,控三千世界,无情无爱,无欲无求,高高在上。她不爱苍生,不曾有丝毫动容,却赢得苍生敬畏;他心系苍生,为此湮灭于天地,却无人知晓。他为苍生利用她一丝悲悯,她入三千红尘品味人生百态。当一切结束,她是沾染尘缘就此沉沦,还是依旧纤尘不染俯看众生?无cp文,番外大多是人物的单相思,不喜可跳过。(不虐女主,女主不喜欢任何人!)
  • 一品神医倾城

    一品神医倾城

    “宝贝,天冷了,不如热热身子?”妖孽搂着腰缠上来。“拒绝,我有大白。”“宝贝,我比大白有用,不信试试……”“大白有毛你没有。”她一代绝世魔女,却穿越到一个废柴身体,容貌尽毁,丹田被废,家也被屠杀殆尽……乖乖女变大魔女,她风华无双,手染仇人血,虐渣打脸专业户……上古神兽、灵丹妙药信手拈来,千金难求的进阶丹药拿来喂狗……世人流泪悲叹:活得还不如狗!第二天,大白变成了一条没有毛的大狗……(女强爽文宠宠宠!女扮男装!)
  • 溺宠之妃常到位

    溺宠之妃常到位

    一场痛心的背叛,一朝重生,睁开眼,眸光锐利,她已不再是她,这一世,她决定为自己和自己在乎的人倾尽所有。当“傻女醒,天下定,得她者,得天下”的谣言肆起,她,洛雨寒,是否要将这谣言变成事实?他,赤炎夜冥,这个风华绝代的男子,只一眼,便将她融入骨血。世人都传他冷酷无情,却不知他的满腔柔情只给了她一人。他说:“女人,我的心有洁癖,它只认你!”他说:“女人,谁也不能介入我们中间,不然,毁之!”他说:“女人,如果你有事,我会让整个天下陪葬,包括我自己!”他说:“……”两个同样骄傲的人儿,又将怎样谱写他们的一生。[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一对一宠文][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一对一宠文]
  • 逆战神皇

    逆战神皇

    “没想到你的武魂居然是不死剑魂。你练什么剑法?”“我就是剑。”少年从逆境崛起,一路逆袭,凭借着不死剑魂,练奇功,得奇宝,闯绝地,战天骄,鏖战天下,逆战神皇。
  • 执手江山:嗜血女皇戏美男

    执手江山:嗜血女皇戏美男

    二十一世纪金牌杀手——莫离忧,代号——嗜血暴君,经历双重背叛后,落入圈套身亡。穿越异世,成为离王,看她如何步步为营,在吃人不吐骨头的朝堂上,登上那宝座!发誓再也不相信爱情的她,遇上了一个比她更无赖的“邪尊”,两个倔强的人,最终只会伤人伤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读史有学问全集

    读史有学问全集

    东汉末年,黄巾大起义爆发,东汉政权岌岌可危。作为功名心很强的封建士大夫,贾诩认为匡危济难,建功立业的时机已经到来,便投身军中,在董卓的女婿、中郎将牛辅手下任讨虏校尉。东汉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袁绍、刘表、孙坚等各路军阀为了争权夺地,便以讨伐董卓为名纷纷起兵,他们共推勃海太守袁绍为盟主,从北、东、西三面包围洛阳。董卓受到威胁,便挟持汉献帝由洛阳迁都长安。不久,暂时联盟的讨伐大军没有进逼长安,而是为各自利益相互攻伐起来。
  • 重生后我成了王爷的心尖宠

    重生后我成了王爷的心尖宠

    她是将军府嫡长女,为人所害,凄惨而死,许是老天怜悯,再次重生,回到了四年前,不但身带异瞳,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还有随身空间,她发誓,此生一定要将伤害她母女之人,得到报应。他是莫离国的异姓王,手握兵权,威震八方,相传莫离国大半江山都是他打下的,皇上对他都他礼让三分,相传他是一个嗜血王爷,杀人不眨眼。某日,在大街上碰见一个衣衫褴褛,长相俊俏的美男子,追着她喊:“娘子,娘子。”某女:“丫的,谁是你娘子?姑奶奶还没有订亲呢!哪里凉爽哪里呆去。”某男:“你就是我娘子,这辈子跟定你了。”《爽文,男强女强,1v1宠文》
  • 伊旦之书

    伊旦之书

    神明?人类?天堂还是地狱?这是我们要寻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