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1300000001

第1章 中华天地开新篇(1)

五四运动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王朝,但是这次革命只打倒了皇帝取消了帝制,却没有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

历史列车要前进,这个重担落在了中国无产阶级肩上。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中国无产阶级走上了历史大舞台,五四爱国运动,就是无产阶级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举行示威游行,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天津、上海、南京、济南、广州等地学生响应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一个月后,上海、北京、唐山等地工人大罢工,声援学生运动,直接参加了斗争。

他们高高举起反帝的旗帜,成为运动的主力。

五四运动提倡要科学和民主。

五四运动反对迷信和专制。

五四运动后,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报刊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创办。

五四运动后,一批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脱颖而出,走进了与工人阶级相结合和社会实践的广阔天地。

毛泽东创办《湘江评论》1919年7月14日,毛泽东创办的《湘江评论》出版了。

毛泽东为办好《湘江评论》呕心沥血,付出了艰巨的劳动。据当时住在毛泽东隔壁的同事周世钊追忆:他很忙,白天除教课外,时间都花在推动学生运动的活动上面。他要到很多学校去联系,要和很多来访问者交谈,还要参加湖南学生联合会的会议,所以为刊物写文章常在夜晚。他要写的文章既多,要谈的问题又复杂,每每写到午夜以后还没有睡。我睡醒时,从壁缝中看见他的房子里灯光荧荧,知道他正在振笔挥写。有几次他睡得太晚了,早晨没有醒来,等到第一堂课铃声响后,才起床穿衣,来不及洗脸吃饭,就急忙拿着教本、粉笔到教室授课。我们劝他晚上应该早点休息,他总以约稿未齐,出版期紧迫,不得不多写一点,少睡几点钟没关系来回答。

毛泽东创办了《湘江评论》,他既是主编、编辑,又管校对、发行,还亲自执笔写文章。《湘江评论》的文章几乎都是他一手写作的,有时,还要上街卖报。

《湘江评论》迎合时代潮流,人们争相阅读,第一期原来只印了两千份,当天就卖完了,后来又加印了两千份,不到三天又都卖完了。于是从第二期起,就印行五千份。这在当时所发行的报刊中,是一个相当大的数字。

觉悟社:用数字代替姓名

1919年,天津成立觉悟社,这是一个进步青年的团体。

会议主持人周恩来建议:“我们已经决定献身于革新中国的事业,前途少不了危险艰难。用各人的真名发表文章或写信联络,难免不受鹰犬注意。我建议用数字代替各人姓名,大家抓签决定自己的数字。”

邓文淑(邓颖超)和郭隆真等用白纸条写好五十个号码,卷成小纸卷,放在一个铜盘里。

大家去取纸卷。

邓文淑抽到1号,代号“逸豪”,周恩来抽到5号,代号“伍豪”,郭隆真抽到13号,代号“石珊”,马骏抽到29号,代号“念九”……

周恩来说:“名字本来就是符号,不必看重。重要的是看我们大家今后的实际行动。”

会上决定出版《觉悟》杂志,杂志上发表文章,一律用数字代号。杂志由周恩来负责编辑。

第一本《共产党宣言》中译本诞生

1920年,陈望道翻译了马克思、恩格斯所著《共产党宣言》。

陈望道是在家乡浙江义乌西分水塘村的一间柴房里,靠着《日汉辞典》、《英汉辞典》,从日文版、英文版《共产党宣言》转译的。

《共产党宣言》的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文字也非常精练优美,要译为中文谈何容易。陈望道字斟句酌,细作推敲。诸如全文第一句话,就是难点。一次次尝试,都被推翻重做,最后才改定为“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后来,罗章龙打算从德文原版《共产党宣言》翻译成中文,第一句话就成了拦路虎。他推敲了很久,仍然不得要领,因为“幽灵”和“徘徊”在中文里都是贬义词,最后只得仍采用陈望道的译文。

陈望道花了平生译书的五倍功力,将《共产党宣言》译为中文,这是该书第一个中文全译本。

同年5月,陈望道将译稿带到上海,由陈独秀、李汉俊用英、日、俄三种文字版本进行校订。8月,陈独秀将《共产党宣言》作为“社会主义研究小丛书第一种”推出,一销而空。9月重版。

1920年夏,上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不久,在北京、武昌、济南、广州、长沙等地相继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在法国、日本的中国留学生中也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都分别出版了自己的刊物,用通俗的文字向工人和其他劳动者宣传马克思主义,促进了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结合,使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有了它的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也在干部上和组织上给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共产国际也派代表参加了大会。由于所在地法租界巡捕的搜查,大会最后一天,迁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一只游船上进行。

大会确定了党的基本任务是在中国为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实现共产主义的目标而奋斗,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纲领,决定按照列宁的建党学说建设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周恩来邓小平在法国卖豆腐

据说五四运动以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去法国留学,缺少学费。一天,他们在商讨勤工俭学时,邓小平说做豆腐是个冷门,没准会好卖。周恩来赞同地说:“好!咱们试试做吧!”说定之后,就和同学开起了“中华豆腐坊”。大家轮流摇起豆腐磨,你说一个笑话,他哼一支小曲,非常乐观。周恩来吟起唐人豆腐诗:“旋轮磨上流琼液。”邓小平接着和吟下句:“煮月铛中滚雪花。”大家听了拍手叫好,在愉快中忘记了疲劳。

豆腐制出后,推销又是个难题,法国人不了解豆腐的吃法和特点,周恩来和邓小平又到餐馆帮厨做起炒豆腐、虎皮豆腐等豆腐菜,一面炒菜,一面向食客介绍豆腐的风味和营养价值。经过介绍和品尝,吃过的客人啧啧称好,一传十、十传百,传遍了巴黎,到餐馆就餐的人络绎不绝,“中华豆腐”名扬巴黎,豆腐供不应求,由此餐馆只能采取限量供应,卖完为止。就这样,周恩来、邓小平等靠做豆腐、卖豆腐解决了勤工俭学的学费。

李达去延安只要一碗饭吃

李达,后来由于一些原因离开了党,但他一直在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工作。

1939年初,毛泽东和周恩来曾托李达的学生、历史学家吕振羽看望并征求李达的意见:是否愿去延安。他当即表示:“只要有一碗饭吃,我就愿意去。”由于周恩来出国治病,吕振羽便将此话告诉了中共南方局另一位负责人博古。博古说:“去延安干革命,还讲什么条件?”李达便没有去延安。周恩来回来后,得知这一情况,很生气地说:“干革命难道就不吃饭吗?李达同志这个意思就是无条件去延安嘛!”李达最终没有去延安,毛泽东和周恩来都很惋惜。

1949年12月,经***介绍,党中央批准李达为中共正式党员。

七绝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四十周年

董必武

群英结党救中华,

脱颖人来换彩霞。

星火燎原谁料得?

卅年成就浩无涯。

邓恩铭的“男儿立志出乡关”诗

邓恩铭是出席中共一大所有代表中最年轻的一位,也是惟一的少数民族成员。

他是水族。1901年1月5日,出生于贵州荔波县水浦乡的一个水族农民家庭。

邓恩铭在县城桂花书院小学读书。1917年毕业那年,随婶母赴山东,投奔当时做了县官的二叔。临行前夕慨然落笔,改写了当时激励有志青年的那首诗:

男儿立志出乡关,

学业不成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间处处是青山。

中共“二大”首次喊出“共产党万岁”

1922年7月,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出席代表有邓中夏等十二人。

毛泽东也是代表,可是他没有出席。

原来是他到了上海,没有找到会址,错过了。

大会通过参加共产国际的决议和决定出版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向导》周报,由蔡和森任主编。

大会第一次喊出:“中国共产党万岁!”

现在,这个口号还在继续呼喊,而且遍及中华大地,响彻云天。

***借做礼拜读马克思

***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党的优秀工作者。早在二十年代初期,他就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

1921年,***在九江南伟烈大学求学。这是一所美国办的教会学校。学校不准学生阅读进步书籍,其中包括《共产党宣言》和《共产主义ABC》、《资本论入门》。

***和他的同学成立了“读书会”。可是很难在学校里读自己要读的书。当时学校里基督教的祷告仪式很频繁,学生每天早晨都要集中到教堂做一次“小礼拜”,星期四下午和星期日上午又要做一次“大礼拜”。***他们明明知道参加这些活动是徒然浪费时间,但学校制度规定甚严,每次做礼拜,学监要到宿舍查察;而那些洋牧师在礼拜堂上闭目作冗长讲道时,学生们实在是难受极了。***就此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每次去做“礼拜”,他和他的同学就各挟一本自己爱读的书去,当别人跟着牧师喃喃诵经的时候,也正是他们聚精会神读书的良好时机。

就是这样,他们读了很多书。

蓬勃发展的工人运动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成立了公开从事工人运动的总机关——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劳动组合书记部总部设在上海,后迁北京,在湖南、湖北、山东、广东等地都有分部。

在党的“二大”前后,中国工人运动席卷全国,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工人运动高潮。

据统计,仅1922年1月香港海员大罢工到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二七”大罢工),罢工斗争达到一百八十多次。

其中著名的,还有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它的发动者和领导者有毛泽东、***、李立三等人。那个时候,中国共产党的很多领导人都在各地从事工人运动。

诗歌

如今世界太不平

邓中夏

如今世界太不平,

重重压迫我劳工。

一生一世作牛马,

思想起来好苦情。

北方吹来了十月

的风,

拿起铁锤去进攻!

同类推荐
  • 带着论坛回古代

    带着论坛回古代

    新书《我要做神探》已经发布,内投过了,求一波支持 …… 网文写手秦余在码字的过程中,回到古代,脑子里有个论坛。论坛种类繁多,历史的、战争的、诗词歌赋的,应有尽有。秦余在论坛里不单不用网就能和别人聊天,还能通过各类论坛学到如何在古代活下去的知识。秦余:“萌新,萌新,我是萌新。”二楼:“兰州烧饼。”秦余:“o(?Д?)っ”PS:这是一本不正经的书,考据党慎入
  • 洛阳伽蓝记

    洛阳伽蓝记

    《洛阳伽蓝记研究》分主题篇、内容篇、时空叙述篇、文体篇、文学篇五个部分。主题篇讨论了作品主题与作者心声的传达这两个相关话题。内容篇则关注书中对人与物的展现。时空叙述篇讨论了《洛阳伽蓝记》全书独特的叙述框架,即以空间叙述为经、为主;在空间叙述中又加入时间叙述,以时间叙述为纬、为辅,最终形成时空交融、共时与历时叙述交融的叙述格局。
  • 人一生要知道的100件世界历史大事

    人一生要知道的100件世界历史大事

    本书选择世界历史上里程碑式的100件大事,以生动准确的语言讲述重大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及其对世界的深远影响,从而理清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把握世界历史的重点。
  • 中国历史上的劲旅

    中国历史上的劲旅

    自人类出现以来,战争就—直没有停止过。战争是政治集团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矛盾的最高斗争表现形式,是解决纠纷的一种最高、最暴力的手段,通常也是最快捷、最有效果的解决方法。中国的历代王朝,为了维护其统治,都极其重视自己的军队,而精锐的军队便可堪称劲旅。孙武的吴军、吴起的武卒、白起的秦军、项羽的楚军、霍去病的汉骑兵、沈庆之的南梁军、岳家军、成吉思汗的蒙古铁骑、戚继光的戚家军、曾国藩的湘军都骁勇善战、战功赫赫,并称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十大劲旅。《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历史上的劲旅》即是为您介绍这十只军队。
  • 三国之夏侯元让

    三国之夏侯元让

    夏侯惇,三国当中曹魏势力的二号人物,军方第一人,魏国第一任大将军,魏之元勋,但是却被很多人戏称为肉票将军、种田将军,不禁为其感到不公。这一次,战刘备,败周瑜,擒孙权,驱外族。就让我来写一个不一样的夏侯惇!
热门推荐
  • 瑰冠

    瑰冠

    如无意外,克里斯汀·彭德拉根应该作为亚历山大帝国最无忧无虑的公主长大,成为一国王后,生下继承人。但是阴差阳错,她被卷入历史的洪流之中,成为这段充斥这斗争、谋算、利益纠葛却又饱含温情、大义、浪漫传说的故事的见证者。克里斯汀从被命运摆布到克服命运的道路中意识到:这不仅仅是自己的故事,每个人都是他自己故事的主人公。(偏群像剧,努力正剧,不存在作者定义内的玛丽苏。)
  • 虐世神通
  • 亦清短文集

    亦清短文集

    一篇文章一个感悟,即使它不是故事。一种思维一种变化,即使那样又如何。
  • 九龙狂帝

    九龙狂帝

    最新最火玄幻小说,火爆连载中!百万追读,欢迎收藏!少年龙帝之墓出世,承袭龙帝记忆,练就惊天神功,神挡杀神,魔挡屠魔!天下万物,莫敢不从。
  • 人生应该悟一下

    人生应该悟一下

    人生路上,别走得太匆忙,太匆忙会错过许多美丽的风景。停下来,驻足欣赏,处处好景致。往事如烟,虽已过去,但总有些沉重,总有些难以释怀。静下来,品一下爱恨情仇,悟一下成败得失,恨已消爱仍暖,成败得失已淡然……人生需要悟一下,只有悟,才能体味世间的悲欢离合,才能洞察人性的卑微与高贵,才能反省自我提升自己,才能获得真知灼见,才能走出心的迷途……
  • 抬起头,世界很美

    抬起头,世界很美

    《抬起头世界很美》故事精悍简练,包含深刻哲理:《出卖》讲述青年为了买房而出卖理想的故事;《歪打正着的E-mail》则讲述一个调皮捣蛋的中学生 如何被老师的真情感化的故事……《抬起头世界很美》由阿辞所著。
  • 悍妻之老公太娇气

    悍妻之老公太娇气

    巴顿。乔治193的身高,俊朗的五官,高贵优雅的外表,是巴顿集团大财阀的独子;他不务正业,看清了家族企业那股涌动的黑暗。***贺敏,只是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的大高个,即使有着天生丽质的外在也因为身高而不受待见。她大学毕业后到了美丽的风车之都荷兰,只为实现灰姑娘穿高跟鞋的梦想。***★相见他耍赖要睡在她的房间,只为试探她。她妥协,因为她相信他。★相处他与她达成协议只为博得老爷子的认可,得以实施他的计划。她同意她的协议,只因不希望再成为同伴的累赘。她夺走他清白,拿了钱从人间蒸发。她献出她的身子,销声匿迹只为抚平那颗不安的心。再次遇到他,他变得阴沉暴戾,口口声声让她还钱。再次遇到她,她怀了他的孩子,她变得懦弱爱哭。
  • 带着宝贝嫁豪门

    带着宝贝嫁豪门

    “嘀铃铃……嘀铃铃……”午夜电话再一起的响起。程晨立马接起,就怕吵醒了在熟睡中的女儿。午夜凶铃也不过如此,只要是丈夫不在家的夜晚,家里的座机总会准点响起。好像就是从一个月前开始的。接起,“啊……啊!”又是如此劲爆的又销魂的声音,还夹杂着男人粗重的喘息声。这样的电话,快要将程晨给折磨疯了。不是没有想过不去接这个电话,甚至她将电话……
  • 致沈曾植尺牍十九通

    致沈曾植尺牍十九通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西游八十一案:大唐梵天记

    西游八十一案:大唐梵天记

    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大唐使者王玄策受李世民之命,横跨流沙河,前往天竺,成为玄奘的第三个徒弟“沙僧”。此时玄奘已在天竺修行十二年,声名赫赫,却面临一场空前的阴谋诡局。原来,波斯与天竺两大帝国正在举行辩经大会,与会三千教众、上万观众都可与玄奘斗法,一决高下。这场看似寻常的大会,背后杀机四伏,稍有不慎,不但玄奘灰飞烟灭,而且西域将战火四起。王玄策深谙大国谋略,他的出现,让玄奘获得了整个大唐的助力,同时也搅动了整个欧亚大陆的政治格局。突然之间,暗杀、绑架、谍案接踵而来。风云际会的西域,玄奘和王玄策一前一后、平静地步入这场人间大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