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8000000005

第5章 谁把中国捧上了天(3)

为了分析中国的走向,《时代》深入中国,从地产大亨、年轻民族主义者、特立独行的电影人、为同性恋维权的律师到善于倾听民众意见的政府官员,《时代》周刊用5个人物展现出变革中的中国社会。这些故事的背后,文章没有给出明确的结论,但是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其基调是赞许的。中国公民的自由度在增加、公民社会在成长、政府官员越来越具有现代意识、外企的先进理念逐渐开始被接受……

《时代》最终想探讨的是这样一个问题:中国的崛起会不会在内部压力或外部力量的作用下偏离方向?“新中国在境外有大批朋友。能不如此吗?从拉丁美洲的养牛场到法国的葡萄园,中国日益扩大的市场和对全世界各种商品的巨大需求使许多国家的公司和劳动者富裕起来。在美国,越来越多的低廉中国货使美国人提高了生活水平。中国的福祉取决于能否延续这种出口势头,因此美国对中国的政策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文章写道,除了在这方面给予胡萝卜之外,美国可利用的工具已十分有限。“1997年江泽民访美时,华盛顿尚可以阻挠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反对中国主办夏季奥运会、把进入美国市场与改善人权状况挂钩(不符合世贸组织的规定)。而现在,清华大学教授楚树龙表示:‘美国对于中国的国家利益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对这一说法感到怀疑的人不妨看看这组数据:胡锦涛上任后,中国政治局常委共出访36次,前往77个国家,其中只有一次是到美国,即2003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访美。”

三、北京令世界惊叹的开始

津巴布韦总统说,中国一直是我们信赖的朋友,“他们不会让我们失望”,“对津巴布韦人来说,去北京就是去我们的第二个家。”

赞比亚政府办公大楼是由中国政府援建的,并且该楼已成为首都卢萨卡市的一座标志性建筑

2006年10月,国庆节,笔者在河南登封采访《商业化下的少林寺》这样一个题目。期间,笔者由少林寺坐缆车索道至少室山三皇寨景区入口,再往里走,在少室山上步行两个小时寻访三皇寨,那里有一位少林高僧释德建在修行。这一路非常艰险,几乎全是悬空的栈道,窄处不足一米,旁边就是深渊,头顶的巨石则呈随时坠落之势。

没料到,笔者傍晚到达了三皇寨,却意外遇到了几个来自遥远的英国的同行。BBC电视台正在拍摄一组《虔诚的修行者》的纪录片,四个“英国佬”已经在这个深山里住了好几天,与僧人们同吃同住同劳作,其中的主持人甚至穿上了僧装。他们告诉笔者,中国太丰富了,他们对中国充满了好奇。这是他们穿越艰险来到这里的原因。

世界对于中国的好奇越来越炽热,就在2006年的6月3日至6月10日,被称作“阿拉伯世界之CNN”的阿拉伯半岛电视台隆重推出“中国周”大型报道活动——“聚焦中国”,用一周的时间全面深入地报道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方面的信息。这是阿拉伯世界第一次推出对中国的大型报道,也是半岛电视台第一次用一周的时间深入报道一个国家。节目甚至介绍了中国人如何以及为何用筷子吃饭。

为了此次报道,半岛电视台台长坎法尔亲赴中国,在北京饭店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在会上,笔者问坎法尔为什么半岛电视台把第一次的机会留给中国,坎法尔回答说,“阿拉伯人对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等方面了解得很少,我们想让阿拉伯人全面完整地了解中国,知道中国文化的根。中国在国际平台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半岛电视台必须对阿拉伯观众负责,有责任让阿拉伯人民了解现在的中国这样一个新崛起的力量。”

“半岛耗资巨大做‘中国周’,反映了阿拉伯世界在高度关注中国,观众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这是中国崛起在中东的效应。”着名国际问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时殷弘对笔者解读这个事件时如是说。

这只是中国受到持续关注的一个侧面。如果说2005年,中国在西方引发了很高的热度,那么2006年,中国与世界关系的主题词则是第三世界,尤其是非洲。

这是中国外交史上一场华丽的盛宴。2006年11月4日~5日,非洲53个国家当中48个与中国有外交关系的国家,全部派出代表团来到北京,其中包括41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他们前来参加的是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甚至6个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布基纳法索、斯威士兰、马拉维、冈比亚、圣多美和普林西比也派代表列席了会议。参加峰会报道的记者一共有1000多名,其中500多名来自境外,包括300多名非洲记者。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表示,北京峰会是中非关系史上的一次创举。他指出,这次峰会必将成为中非关系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一次会议能够把如此多的非洲元首都请到一国首都去,包括法非会议、法语国家首脑会议等会议都未曾做到过,在中非历史上,甚至世界历史上都是非常罕见的,不敢说绝后,空前是肯定的”。中国前驻摩洛哥大使程涛说。

如果说此前雷默先生提出“北京共识”以及其后美国三刊热议中国更多的是一种现象描述和总结,那么中非峰会则是检验“北京共识”或者中国模式的一个试金石——“北京共识”到底有多大的吸引力?它真的比西方模式更具诱惑吗?

在非洲大地上,中西模式的PK找到了一个绝佳的试验场。无怪乎西方媒体对此次峰会抱以极大的关注,而显然,他们认为在这场PK中,中国胜出了!英国《独立报》说:“中国的成功从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我们自己的失败。”英国《卫报》的评论更进一步:“这次峰会仅仅是北京令世界惊叹的开始……”

你们的时间是按照分秒来计算的

中非合作论坛是中国和非洲国家在南南合作范畴内的集体对话机制,由中国政府于2000年10月倡议发起。后来,中方提议将2006年论坛第三届部长级会议提升为一次中非领导人峰会,即召开“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此即中非峰会的由来。

中国对此次会议倾注了极大的心力。北京市进行了全体动员,甚至还进行了交通管制,80%的公车被封存,出租车司机说,这是北京少有开车顺畅的两天。北京市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有中非合作论坛的标语和广告。为确保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安全,北京全市81万人投入到安全保卫工作,其中专业协警力量9.8万人,义务协警力量71.9万人,另外还动员组织50余万群众,佩戴“红袖标”进行社区巡逻。

程涛在接受《欧洲时报》采访时透露,全体政治局常委都参与了会议工作。论坛的组织工作严密、高效,用摩洛哥首相的话来说,“你们的时间是按照分秒来计算的”。程涛讲到了几个细节,会议期间,在各国代表团下榻的饭店之间,饭店和会场之间,交通畅通无阻。代表团只要在每次出发前通知警卫部门出行线路和时间,几分钟之后,所经道路就全部清了。有一次,程涛陪同摩洛哥首相去长城参观,回来的时候,从长城脚下出发到下榻的东方君悦饭店,全路戒严,整个行程只用了45分钟,从来没走得这么快过。代表团成员们都非常震惊,负责礼宾的摩洛哥官员说,回去以后,要送人来中国接受培训。

由于40多个国家元首不同时间抵达中国,机场迎接也是个重要环节。国家领导人不可能“常驻机场”,就派出了20多位部长轮番前往机场,欢迎各国元首。为了欢迎仪式顺利进行,有关人员在事先进行了多次彩排,有人扮成国家元首和夫人,也有人扮成中国领导人,还有的扮成双方大使,其完全是按照正式的程序在进行排练。

峰会后,外交部部长助理翟隽、外交部非洲司司长许镜湖、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刘建超做客央视《对话》栏目,披露了峰会筹备幕后的故事:峰会开幕前,国家主席胡锦涛要站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逐个迎接48个领导人加上非盟的主席。每一个人到达的时间要算得非常精确,精确到秒,从这个房间里出来到楼下上车要几分几秒。胡主席的迎接仪式按预计是30分,最后实现的是31分钟,“没完全完成任务,不算完美,差了一分钟”。

同时,非洲国家对这次会议的重视程度也绝不亚于中国。摩洛哥国王穆罕默德六世非常想参加这个会议,但由于会期恰逢摩洛哥最重要的节日之一“绿色进军”节,按照这一节日的惯例,国王要向全国人民发表重要讲话。为了能赴会,穆罕默德六世建议中国政府将会期提前,并非常认真地给胡锦涛主席写了一封信。但由于这次会议牵涉到方方面面,会期未能提前。这令穆罕默德六世感到十分遗憾,特意派出他的首相率领外交和工商等重要大臣赴北京与会。

程涛透露,本来还有几个国家元首要来。乍得元首是因为国内突发事件被迫改变计划;民主刚果当时正值大选;科特迪瓦国内局势动荡;中非共和国总统人已到了巴黎,在与希拉克总统举行工作会谈之后,正准备转机去北京,突然接到报告,在该国边境地区有不稳定的局势,只好中途折返。

中国大礼包

峰会为期两天,11月5日下午,胡锦涛和埃塞俄比亚总理梅莱斯、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共同宣读了峰会成果《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宣言》。胡锦涛用中文宣读宣言的第一部分,梅莱斯用英文宣读宣言的第二部分,穆巴拉克用阿拉伯文宣读宣言的第三部分。宣言重点反映了中非对重大国际问题的看法和主张,宣示建立和发展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宣言特别呼吁发达国家切实兑现开放市场和减免债务等承诺。宣言还主张通过改革加强联合国作用。主张优先增加非洲国家在联合国各机构的代表性和充分参与。中国重申支持非洲国家联合自强,自主解决非洲问题,支持非洲地区组织和次地区组织推动经济一体化的努力,支持非洲国家实施“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

峰会的另一大成果是通过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07至2009年)》,该行动计划非常具体地规划了中非合作的未来动作。可以说,这份行动计划是中国开出的让非洲各国领导人觉得不虚此行的一个大礼包。根据行动计划,为推动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发展,促进中非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的合作,中国政府将采取以下8个方面的政策措施:

第一,扩大对非洲援助规模,到2009年使中国对非洲国家的援助规模比2006年增加1倍。

第二,今后3年内向非洲国家提供30亿美元的优惠贷款和20亿美元的优惠出口买方信贷。

第三,为鼓励和支持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设立中非发展基金,基金总额逐步达到50亿美元。

第四,为支持非洲国家联合自强和一体化进程,援助建设非洲联盟会议中心。

第五,免除同中国有外交关系的所有非洲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截至2005年底到期的政府无息贷款债务。

第六,进一步向非洲开放市场,把同中国有外交关系的非洲最不发达国家输华商品零关税待遇受惠商品由190个税目扩大到440多个。

第七,今后3年内在非洲国家建立3~5个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

第八,今后3年内为非洲培训培养15000名各类人才;向非洲派遣100名高级农业技术专家;在非洲建立10个有特色的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为非洲援助30所医院,并提供3亿元人民币无偿援款帮助非洲防治疟疾,用于提供青蒿素药品及设立30个抗疟中心;向非洲派遣300名青年志愿者;为非洲援助100所农村学校;在2009年之前,向非洲留学生提供中国政府奖学金名额由目前的每年2000人次增加到4000人次。

除此8项政策外,还有许多没有量化指标的合作项目。比如在金融领域,中国决定继续推动相关合作并支持双方商业银行间开展业务往来,充实中非经济合作的内涵。中方鼓励中国金融机构在非洲设立更多分支机构。在医疗合作方面,今后3年内,中方将根据自身能力及非洲国家需要,续派、新派和增派医疗队,并与非洲国家积极探索派遣医疗队的新方式。

这份大礼包无疑点燃了非洲大地对中国的巨大热情。中国宣布8项促进中非合作措施后,喀麦隆非洲第一银行北京代表处经理梁艳立刻拨通总行行长电话,详细口述了8项措施,“会议结束时,喀麦隆是凌晨四五点钟,刚从睡梦中醒来的行长,在听完8项政策措施内容后,和我一样兴奋。他甚至决定当天就组织所有高级员工在公司加班,开会学习中国的对非新政策”。

中国让非洲受益——这无疑是吸引非洲国家领导人齐聚北京的最大理由。非洲在1997~2000年间,其实际GDP增长率是3.3%,而在2001~2005年间,实际GDP的平均年增长率是5.2%。而且,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的实际GDP增长率在2004年也达到了5.2%,出现八年一遇的增长高度。

《非洲经济展望2005年》指出,商品及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是非洲出现这一繁荣景象背后的关键因素。而中国的经济发展在遥远的非洲地区的增长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很多非洲经济国家作为原材料和软商品(softcommodities)的重要生产国而与世界经济联系起来。在过去10年中,中国作为这类商品的净进口国的兴起,意味着中国能够通过影响全球商品市场,从而影响非洲大陆。中国与非洲国家存在巨大的互补性,非洲的欠发达地区因此也更能感受到中国的巨大正外部性。

数据显示,中国成为非洲出口最具活力的目标市场。峰会召开的时候,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非洲在亚洲的第一大出口国。1990年,中国只占整个非洲出口市场不到1%的份额。15年之后,已经增长到7.94%。非洲国家不仅大量增加对中国的商品出口,不少国家同时还成功将中国转变为最大的商品市场。2003年,中国分别占安哥拉、刚果(布)和苏丹石油出口量的1/4、1/3和4/5。

从2000年开始,非洲与中国之间的贸易表现出强劲势头。非洲向中国的出口在2000年左右开始增长,此后以56%的年增长率增长。到2004年,非洲向中国的出口额达到114亿美元,是2000年出口额的4倍多,也占非洲向世界出口的6%。

此次峰会对中非合作无疑是又一次强大的推动。温家宝总理在峰会后表示,中非双方应不断优化贸易结构,进一步挖掘潜力,力争到2010年使中非贸易额达到1000亿美元。

同类推荐
  • 我国体育无形资产法律保护的研究

    我国体育无形资产法律保护的研究

    《我国体育无形资产法律保护的研究》是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和体育产业发展条件下体育无形资产开发与保护的需要,本研究着眼于对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的体育无形资产问题,特别是对其中一些极具体育特色的特殊问题,进行专门的法学理论阐释和法制应用指导,力图对一些基本性和关键性问题的研究有所深化和贡献。《我国体育无形资产法律保护的研究》选择了四个在体育无形资产保护方面最具体育行业与专业特殊性的问题――体育标志权、体育赛事转播权、体育明星形象权、体育专有技术权来进行研究,力图从理论本源上进行深入的挖掘,填补一些理论空白,澄清一些模糊认识,进行创新性的学术探索,并且对现有的一些理论观点进行思辩与挑战。
  • 基于重庆实证的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机制研究

    基于重庆实证的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机制研究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新农村建设理论研究;农村土地流转制度背景与理论研究;重庆新农村建设现状与问题;重庆市农村土地流转研究等。
  • 城镇化转型

    城镇化转型

    在推进城镇化转型的过程中,传统融资方式面临挑战,如何进行投融资创新与改革,既能有效满足新型城镇化的融资需求,又能有效控制地方债务风险,值得深入探讨。《城镇化转型:融资创新与改革》一书,从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内涵差异,以及新型城镇化的融资需求与挑战出发,对城镇化融资的国际经验以及我国城镇化融资的历史、现状做了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勾勒了新型城镇化融资机制的基本框架,并详解了这一框架所需要的财税、土地和金融改革。
  • 逆袭:飞翔还是坠落

    逆袭:飞翔还是坠落

    作为“时代见证”系列丛书之一,《逆袭之路》通过对近两年来知名企业的市场表现进行分类,一类是在创意年代把握机会为消费者带来惊喜表现,在这场过山车的运动中成功的攀上更高位置;另一类是盛极而衰期待华丽转身的代表,他们更需要时间和市场来验证这一场运动是重上高峰还是荡到低谷。本书不是一般的企业案例书,它通过财经记者的专业分析,让读者看到企业的市场表现和战略特点,从中可以找到自已的判断分析。
  • 中国经济:增长的极限

    中国经济:增长的极限

    本书共有九章,包括:人口增长的极限、农业增长的困境、过剩经济学、富饶中的贫困、无尽的黑洞、转型期经济的体制矛盾、转型经济的社会非稳态等。
热门推荐
  • 佛说奈女耆婆经

    佛说奈女耆婆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女工上访

    女工上访

    五个姐妹出来送她。这时候,有许多女工都凑到窗前,目送她们六人在视线坐消失。说来也怪,很多人此时的心情比小苟子还错综复杂,她们一下子怅然若失;小苟子调离,使她们心中的支撑瞬间坍塌;小苟子在她们中间,万宝全不敢宣布下岗;而从此后呢?一种不祥之感顿时笼罩心头,她们都在心里默默地遗憾:小苟子,你咋走了呢?在十字路口,小苟子与五姐妹一一握别后,扭头大步流星地走了。边走边流泪不止。调转工作的内幕,小苟子并不知道。万宝全给小苟子的丈夫八万八千块现金,故意凑个吉祥数,前提是叫他不许泄密;其二是拢住小苟子,如果拢不住……下面的话故意没说,叫他充分发挥想像。
  • 姥娘土

    姥娘土

    《姥娘土》这部作品集里,作者采用的是传统的写法、传统的语言、不求表面华美,不求所谓新潮,没有花花梢梢,不慌不忙,娓娓道来,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贯穿于每一篇作品中,显示了作者的文学才华和高远的追求,引人入胜。
  • 烬风雪

    烬风雪

    新手勿喷道尽一切,书尽一生,大喜大悲,却只有沉寂————吾
  • 农家医女养成记

    农家医女养成记

    霍希媛穿越了,竟然穿越了,大龄剩女摇身一变成了农家女娃娃,没有报表和发票,也没有雾霾和噪音,只有鸡鸣狗吠,小桥流水人家……
  • 瑾色撩人

    瑾色撩人

    身患重病的现代女子苏瑾,一朝穿到古代,同名同姓的苏秀才家的次女身上。能重活一世,是上天的垂怜,苏瑾只想做个安静的美女子,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静静的享受活着的美好。
  • 人生三绝:我想,我做,我成功

    人生三绝:我想,我做,我成功

    孤独的夜行者常常听到身后的落叶上有沙沙的脚步声。这当然是一种错觉,因为威胁始终来自前方。他不过是成功地说服了自己去观察退路。其实,一只眼睛就够用了,第二只眼睛是让你确信所有事物都有深度。十年和一百年不同,一百年和千年万年是相同的。生命是一把尺子,可被丈量的是生活,其余是永恒。警惕你的幸福,唯有它能摧毁你。品格不是由你已经占有的东西决定的,恰恰是由你匮乏的那些东西塑造的。
  • 妃常彪悍之娘亲揍他

    妃常彪悍之娘亲揍他

    新书已发《最强医妃:邪王,太狂野!》,她是众所周知的废物,胆小懦弱人可欺,被亲姐害死;她是21世纪的医生,车祸穿越,从此废物翻身,斗继母,惩亲姐,习魔法,把第一天才踩在脚下;惹上腹黑男,招来小包子,异世的生活也可以风生水起、甜甜蜜蜜!--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惊天悍妃

    惊天悍妃

    什么叫喝口凉水都塞牙,风嫣然是最好的例子。先是猪一样的队友,在她没有退出爆炸区域引爆炸弹,害她魂穿她人身。好吧!至少活下来了,还混个将军嫡女的名头。两天好日子没过,他那个老爹的女人和孩子们有计划把她嫁出去,嫁就嫁吧!结果还是个病秧子,这下一下子就点燃了风嫣然的火爆脾气。“老娘不发威,你们不知道老娘是谁是不是?”罗刹一脸扭曲的看着自家王妃,他已经无力吐槽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宠你成瘾

    宠你成瘾

    贺兰卓是军中最年轻的少将,有着符合年轻人口味的标准男友的完美条件,沉稳内敛且英气逼人,苏小落爱上他似乎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而贺军卓接近苏小落不过是为了查出苏家把苏小落嫁进贺兰家到底是不是为了让她做间谍,窃取关于警察调查苏家私贩古董的情报,同住一个屋檐下,年轻的两颗心发生碰撞,而苏小落更是在贺兰卓被人陷害之后义无反顾地用自己和母亲的前途拯救了他,可是这段恋情注定不被人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