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4300000006

第6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5)

汤川秀树是日本着名的物理学家,1949年他获奖时,年仅42岁,同时也是日本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理论物理学家。

汤川秀树兄弟五人,都是颇有建树的学者。这很大程度上都归功于他们的家庭教育。

在明治之前,外祖父驹橘是守备和歌山城的武士,他对汉学很精通;明治以后又从事西学的研究,一直到晚年都在孜孜不倦地吸取着各种知识。

汤川家的孩子们从五六岁起就随祖父读汉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四书五经”更是他们必读的课目,这对儿童来说是件苦差事,但当他们精通汉字后,读起这些书来就不怎么费力气了。

汤川秀树的父亲琢治,在日本是一位地质地理方面的专家,他曾多次到达中国,兴趣广泛,也喜好中国的琴棋书画。

琢治的特点是,一旦对什么感兴趣,就要收集其所有的文献,进行研究学习。

他迷上围棋,就买了好多围棋方面的书;他喜欢上了绘画就要搜尽所有绘画方面的书……

所以,汤川家中简直就是一所大大的书库。

汤川秀树在自传中这样写道:“家里的书抓住了我,同时也给了我想像的翅膀。”年少的汤川秀树每天要读很多的书。

琢治从不强迫孩子读书,他认为为名次学习就违背了学习的初衷。他尊重孩子们的独立人格,希望孩子们将来可以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有所成就。

汤川秀树的母亲则是一位温和的女性,她的教育原则是对每个孩子都要公平,并希望每个孩子都像父亲那样成为一名有学问的人。

父亲对性格内向的汤川秀树是否上大学表示怀疑,很少反驳丈夫的母亲开口说:“这样做对汤川秀树不公平。我们要公平对待每个孩子。”

母亲平时说话不多,她不爱对孩子们说教,但是从不拒绝孩子们提问题,只要孩子一问:“这是什么?为什么会是这样?”她一定会停下手里正在干的活,耐心地回答孩子们提出的问题。

汤川秀树在自传中写道:“母亲是女性中少有的思考力丰富的人。”

汤川秀树的母亲毕业于东洋英和女校,英文学得很好。

在东京时,她为了能使全家人吃上可口的饭菜,每周末都要参加烹调学习班。

到京都后,随着孩子的增多,她也和京都的主妇们一样,忙前忙后很少抛头露面,但她仍长期阅读一些代表先进思想的杂志。

专心家务的母亲生前在遗言中写道:愿意提供自己的大脑做科学解剖。

父亲琢治还是犹豫着是否送汤川秀树到大学读书,这时东京大学的校长森外三郎对琢治做了保证:“汤川秀树的思维是属于飞跃发展的类型,他构思敏锐,在数学上很有天赋,这一点,我可以向您保证。”

读小学时,幽默的数学老师竹中马吉激发起汤川秀树对数学的兴趣;高中时物理老师森总之助,更使汤川秀树成为酷爱读书的“书虫”。他几乎每隔几天就要去京都的书店购书,他买得最多的也是数学和物理方面的书。

不可否认,汤川秀树能取得如此高的成就,家庭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19、不一定要望子成龙

——冯友兰对女儿宗璞的教育

宗璞,文学家,本名冯钟璞。父亲叫冯友兰,原籍河南省唐河县祁仪镇,是已故北大教授、着名哲学家。

冯友兰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后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

他一生学识渊博,着有:《中国哲学史》(两卷本)、《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七卷本)。他从哥伦比亚大学留学回国后,1929年任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1952年调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授。冯老不仅是着名的哲学家,他在文学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这对宗璞老师以后走上文学之路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冯老给宗璞童年印象最深就是他老在书房里。很小的时候,父亲就让宗璞反复背诵唐诗宋词,每天早晨起来,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先背一段白居易的《百炼镜》。

有一次,宗璞因为一点小事与小朋友吵架了,父亲就把她领进书房,拿一本《百炼镜》让她背,背着背着她就不再生气,和小朋友重新和好了。

抗战时期,小宗璞随着父母一起到了昆明,他们的住所和当时北大文科研究所离得很近,于是她每天跟随父亲到那里看书。

小宗璞看书的范围很广,哲学、自然科学的书无所不看,冯老也从不加限制,他认为:书读得多了,人才能增长见识。

上中学时,有一次宗璞跟同学们一起到滇池去玩,回家后她把对滇池的感受写了一篇散文,不久就被登在杂志上,这是她发表的第一篇作品,当时只有15岁。

后来,在报刊上就能经常见到她发表的文章了,人们开始称她为作家。当母亲把这一消息告诉父亲时,父亲虽然心里很高兴,但他却认为女儿虽然天资聪颖,但做文学学力还是不够。

后来在为《宗璞小说散文选》作序时,父亲写道:“世界上伟大的作家都是既有很高的资质,又有过人的学力。杜甫说他自己‘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上一句指的就是他的学力,而下一句指的就是他的聪明与才智,二者都有,才能写出他的惊人诗篇。”

宗璞的母亲是一位知书达礼的贤惠女性。她毕业于北京女子师范学校。说到母亲,宗璞老师深情地说,在我们家里,最不能想像的就是没有母亲的样子了。母亲病重住院后,父亲说:“没有了你娘,这房子太空。”

但是在1977年母亲还是抛下了父亲和儿女们离开了人世。弥留之际,她卧在病榻上用力抓住宗璞的手说,她可以放心地离开人世了,因为她的儿女们都很有出息。

四个子女确实都没有辜负自己的母亲,大儿子学机械制造,大女儿学外语,小儿子毕业于清华大学航空系,是一位出色的飞机制造专家。

一次,冯老在接受采访中回答提问时,列出对他一生最有帮助的三个女子:一位是他的母亲吴清芝夫人,也就是宗璞的祖母,一位是宗璞的母亲任载坤,还有一个便是女儿宗璞。

有一次,冯老还以这三位女性为题,作了一首饱含深情的打油诗:“早岁读书赖慈母,中年事业有贤妻,晚来又得女儿孝,扶我云天万里飞。”

1982年9月,已年届87岁的冯老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赠予名誉文学博士学位,宗璞随同父亲一起赴美。

在哥伦比亚大学欢迎仪式的答辞中,冯老概括地讲述了自己几十年来从事哲学研究的路程,最后他引用了“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这两句诗。

保持旧邦的同一性与个性,同时要促进实现新命——现代化是冯老一生努力的目标,这充分体现了老人一贯热爱祖国的精神。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陈荣捷,在对冯老的哲学思想做评价时说,在一片全盘西化的呼声中,当别人都贬低中国文化传统时,冯老先生以“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思想,写出了他的哲学史,使知识界重新认识了中国文化传统,他给了中国哲学尊严。

冯老先生认为哲学是对人类精神的思考。所以,他一生都在思考,都在考虑人类精神的问题。

他的生命就是为哲学而生,所以,不论遇到多大挫折,遭受多少批判,他都在顽强地思考,而且在思考中总会有一些新想法诞生。

他的学术成就使他中年便享盛名。

他80多岁才动笔开始写《中国哲学史新编》,许多人担心他体力不支会完不成,然而,他用了12年的时间,拼着性命、支撑着写完了这部共150万字的书,他的生命是与思想、与哲学连在一起的。

宗璞从自己父亲的身上看到了不依傍他人,“修辞立其诚”的做人态度。她说,“诚”字不能与“伪”相对地讲,这里的“诚”,是说需要提倡说真话。

在冯老的家族里,大部分人都有艺术气质,尤其是女性,似乎有出女作家的传统。冯老的姑姑是位女诗人,着有《梅花窗诗稿》,很有诗意,可惜生命很短暂,18岁便去世了。

冯老的妹妹,也就是宗璞的姑姑冯沅君,是“五四”运动时期的女作家,她的作品中歌颂了人性的解放和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还有侄女冯崃,能用英文写作,其作品也很有文采。而宗璞老师本人的作品则突出“诚”与“雅”,以文笔婉约细腻见长。

哲学家庭的氛围,中西文学的熏陶,使原本聪慧的她又加上了特殊的艺术气质。所以,冯老不无自豪地说:“吾家代代生才女,又出梅花四时新。”

宗璞与父亲之间很有默契。她觉得与父亲谈话特别得心应手,父亲常常勉励女儿,人在名利途上要知足,而在学问途上要知不足。

冯老认为在学问途上,天资聪慧的人,认为一切来得容易,很容易满足于现状。而靠学力的人则能知不足,不停于现状。而知不足就要读书,只有这样才能成其大事。

在宗璞的生活中,读书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内容。

冯老曾写过这样的一首诗:“虽然大器晚年成,卓荦全凭弱冠争。多识前言畜其德,莫抛心力贸才名。”这首诗的用意,特别是在最后一句。

冯老一生克勤克俭,对公益事业很热心,1948年他到美国办事,带回一个电冰箱,在当时的北京城,电冰箱还是稀罕物,许多人连电冰箱是干什么用的都不知道,但冯老听说校医院需要电冰箱时,当即毫不犹豫就捐出了。

在北京大学,冯老用自己捐献的五万元人民币,设立了冯友兰学术基金,并同期在北大中文、历史(中国历史)、哲学(中国哲学)三系设立奖学金,规定每三年一次面向全国奖励对哲学有创见的人,他希望有更多的青年学子加入到阐旧邦以辅新命的行列。

在清华大学任教期间,他还向家乡河南省唐河县祁仪镇中学捐赠一万元。

冯老在95岁高龄与世长辞,他与这个世界最后告别的话是:“中国哲学将来要大放光彩!”

冯老一生都关心着哲学,用他的生命谱写着:爱中国、爱哲学这六个字。他的思想境界之高,令世人叹服。

同类推荐
  • 聪明宝宝必吃的30种益智食物

    聪明宝宝必吃的30种益智食物

    给宝宝最天然的脑黄金。天然的食物是帮助宝宝大脑发育的最佳营养,是宝宝大脑发育的基础及大脑发育的保障,选对食物巧手烹调,让宝宝越吃越聪明。
  • 家长是孩子的人生规划师

    家长是孩子的人生规划师

    帮孩子找到好工作、建立幸福家庭,是许多家长心中盼望的。成熟的家长会面对现实,明智地解决问题,帮助孩子健康成长。本书共7章48节,介绍了家庭教育生涯的科学知识和有效方法,帮助家长解读生涯规划,感悟丰富人生,从容解决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孩子生涯规划问题。本书内容丰富,可读性强,极具操作性,可供家长阅读,也可供家庭教育研究者参考。
  • 孕期保健百事通

    孕期保健百事通

    生育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是每一对准父母最美好的心愿。然而,如何才能实现这个美好的愿望呢?从怀孕前的准备,到宝宝的出生,这期间要经历许许多多的问题,如怎样才能做到优生、最佳的受孕时间、孕前如何调整身体、孕期有什么妊娠反应、孕期如何摄取营养、孕期如何自我保健、产褥期有哪些注意事项、产后如何自我保健等,这其中涉及了生理学、保健学、妇产科学、心理学、营养学等一系列科学知识。本书详细介绍了孕前、孕期、产后女性可能经历的各种生理和心理变化以及每月胎儿在子宫中的发育情况,并提供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需要特别掌握的知识。相信本书能让每对年轻夫妇安全、幸福地度过孕产期。
  • 富养女孩全书

    富养女孩全书

    本书指导父母如何教导女孩懂得关爱他人、尊重他人,从而赢得他人的爱护和支持,在未来的人生路上左右逢源。
  • 中学就去加拿大

    中学就去加拿大

    为什么要留学加拿大?什么年龄留学最合适?选读私立学校好还是公立学校好……面对想要送孩子远赴异国他乡的父母们层出不穷的疑问,作为一位老海归、两个留学加拿大名校的女儿的父亲、长期致力于中西教育研究的专家,本书作者朱凡现身说法,以自己送两个女儿留学加拿大名校的亲身经历,事无巨细地讲解了如何规划留学的全过程。从教育特色、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宏观层面,到课程设置、课外安排、生活环境、升学情况、工作前景等微观角度,均有真实案例供家长参考,帮助家长全方位地规划好孩子的留学。
热门推荐
  • 管理员工有绝招

    管理员工有绝招

    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有句众所周知的名言:“办公司就是办人。人才是利润最高的商品,能够经营好人才的企业才是最终的赢家。”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从这个角度来说,人才是企业之本。所谓企业管理,其实就是员工管理。人心不一,招法不一。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或手段才能有效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使员工更加忠诚于企业,尽心尽力地完成工作,是每一个企业管理者都希望解决的问题。不错,管理员工确实有难度,但并非没有办法,关键是要对症下药,找准规律,遵循规律,以心养心。按照规律管理员工,那么,“刺儿头”员工也会变成得力助手,低效的团队也会变得生机勃勃。
  • 神不可触之秘

    神不可触之秘

    谜之少年出于对自身的探索,一瞬间绝世武功、妖怪、神仙、吸血鬼、狼人······等种种传说中的人事物纷至沓来。由此,这世界的真正面目一点点浮出水面,随着一点点靠近真相,这世界也变得越来越险恶。
  • 小小娇妻驯将军

    小小娇妻驯将军

    她,父亲行商时遭遇强盗,货物银钱被抢,身受重伤。家中倒了顶梁柱,未婚夫家却怕摊上债务,赶着上门退了亲。父伤母弱,年轻美貌的闺中少女不得不站出来撑起这个家。他,少年高中,文武全才,少年将军一时风头无两,是无数闺中少女的理想夫婿。不想战场上刀剑无眼,他重伤瘫痪。紧接着,未婚妻家立即上门退婚……原本不会有交集的两个人,因为两场灾难同病相怜,天定的姻缘让他们居然走到一起。当他重拾信心再一次站起来,势必为她撑起一片郎朗晴天。PS:宠文,一对一,即便有两个女配神马的都是浮云推荐自己的完结文《小小王妃驯王爷》
  • 宠妻有瘾:总裁请吃药

    宠妻有瘾:总裁请吃药

    在二十岁失去双亲的泠梓柔,还没来得及接受现实,紧接着被叔叔婶婶用计赶出泠家,并把她拱手送给花心顾三少,被虐得体无完肤。亲历双亲死亡、家族遗弃、渣男凌虐……经受多重伤害的她最终决定,答应曾救过她两次的老古,加入天帝集团,一个神秘的组织,她用三年的时间让自己蜕变…………闫氏集团总裁:闫寒夙,在闫氏家族同辈里排行老大。因家族内斗关系,他把自己的身体伪装成多病的样子,误导别人对他放下戒备心……传闻:药罐闫少病态美,美到让女人见了嫉妒,让男人见了心动,唯一缺憾:每天都要吃药……吃药……吃药…………天帝集团内部基地传出泠梓柔夺取至尊测试,闫寒夙指名要泠梓柔做他的私人助理……一切的一切,只为圈住她……
  • 一路上有你

    一路上有你

    一个男人和女人大半生的爱情故事。男主人公黄灏,女主人公肖怡然,从青年时代到中年时代,从中年时代到老年时代,情路坎坷,历经磨难。所经历的风风雨雨,令人唏嘘……2012年2月,九州出版社出版。
  • 云朵上的歌

    云朵上的歌

    钢琴少女唐云朵和哥哥夏时,妈妈唐欣在生活在一个叫长乐的城市。可是她的记忆,有十年空白。在寻找记忆的途中,一切开始转变——夏时的真实身份,唐欣的欲盖弥彰,好友的躲躲藏藏。十年的记忆背后到底暗藏了一个怎样的秘密?她与夏时、曲方歌又将陷入了怎样复杂的感情漩涡中……
  • 太上正一咒鬼经

    太上正一咒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沙平站

    沙平站

    林哲佑1954年生于韩国全南莞岛。全南大学英文系毕业,获得西江大学英文系硕士、全南大学博士学位。1981年以小说《骗狗》入选《首尔新闻》“新春文艺”,从而登上文坛。主要作品有《他们的凌晨》《后院的风声》《沙平站》《父亲的土地》《苦头运动会》《同行》和长篇小说《春天》。他的作品多通过写现实被扭曲的真相来探讨人绝对的存在意识。曾获得“李箱文学奖”。现任韩申大学文学创作系教授。
  • 江山战图

    江山战图

    隋末烽烟起,英雄出边荒。河北窦天王,雪夜战金刚;瓦岗枭雄密,火并杀翟让。奸雄宇文氏,弑主谋萧娘;长安李二郎,两战洛阳王。巴陵萧梁帝,跨江取荆襄;东南杜伏威,自号江淮狼。大浪卷苍天,猛将猎隋杨。隋国江山入战图,败者为寇,胜者为王。
  • 临济宗旨

    临济宗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