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1000000004

第4章 盲目增加孩子的作业和家教

现在的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生怕自己的孩子落后,希望孩子能做完学校的家庭作业后再多做些题目,学习成绩能够名列前茅。所以,每天不但为孩子增加了许多“家庭作业”,还为孩子请来一科又一科的家庭教师。

据对某区31所中学初三年级学生“课业负担是否过重”的抽样调查表明,3050人当中有近37%的学生认为课业负担过重,而其中成绩较差生占较大比例。某校初一一个班的学生写一篇以“我想说……”为题的作文,全班50名学生中占76%的38名学生写出了“我们太累了”的内容。学生课业负担重,学习太累,这其中有一部分原因固然在学校,然而不少父母在增加学生负担方面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般来说,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授课、课堂练习、家庭作业,是能够促使学生接受并掌握知识的,它是有计划性的。当然,在精力允许的情况下,学生自己合理安排、适当阅读课外书籍、增加适量练习等,对于扩大知识面、巩固知识都是有很大好处的。但是,有些父母却不管孩子时间是否充足、精力是否充沛、主观上是否愿意,为孩子买资料而寻寻觅觅,让孩子不断地做练习,可是绝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的教材毕竟不是很熟悉,因此,他们在选择资料时,很难买到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资料。而一题接一题机械地重复,对培养孩子的解题能力也很难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因为父母为孩子增加的作业题,一是缺乏计划性,与学校教学往往没有很密切的关系;二是缺乏目的性,往往超过教学大纲的要求。

不可否认,父母的主观愿望是好的,也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好的愿望就一定能带来好的结果吗?不然,不管是父母为孩子增加作业也好,请“家教”也好,都是以牺牲孩子的休息时间、娱乐时间和发展业余爱好的时间为前提的,一旦孩子长时间处于单一的思维状态,缺乏新鲜感,大脑会非常疲乏,导致反应迟钝。负担过重,会使孩子创造性思维能力得不到培养,兴趣爱好被扼杀,个性发展被抑制。而孩子的学习成绩往往会与父母的期望背道而驰,即使有所提高,但相对于付出的时间、精力来说,也是得不偿失的。

父母为孩子请家庭教师、增加作业、加给孩子的负担都是有形的,但是父母给孩子心理上造成的压力却是无形的。望子成龙的思想、殷殷期盼的目光常常会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有少数父母,对于成绩不尽如人意的孩子,动辄说些刻薄的话,损伤了孩子的人格尊严。而且过重的学业负担,会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欣欣上的是一所普通的初中,成绩在班里排在中上游,考上普通高中是不成问题的。但她的父母却一心想着让欣欣考个重点高中,但是欣欣的成绩却始终上不去。如何才能使欣欣中考成绩有所突破,让她的父母伤透了脑筋。

于是,她的父母只好到处向别人取经。大家给他们提供了很多的主意。爸爸妈妈总结来总结去,觉得有几个办法还挺好:一是多买复习资料,老师讲课怎么说也是对全班同学,自己的问题要通过复习资料来解决;二是多做习题,找重点学校的卷子,熟能生巧嘛,如果各种题目都能做到烂熟于心,考试时自然就没问题了;最后就是请家教,虽然价格不菲,但毕竟是一对一的辅导、答疑,针对性强,时间上有保证,也是物有所值的。在妈妈对欣欣宣布了他们的决定后,信心十足地对欣欣说:“我就不信,这样三管齐下拼搏一年,你的成绩还上不去。”

欣欣想着书桌上的教参、习题越摞越高,自己整天掉在题山书海中,连周末也要被几个家庭教师占得满满的,心里就一阵阵发紧。可想着父母为她做出的努力,却不知该说些什么。

如今,为孩子请家教的父母越来越多。在孩子学习出现问题的情况下,根据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请家教对孩子进行辅导,能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但不少父母在请家教的时候显得相当盲目:或者有病乱投医,找来的家教不合适,不能给孩子应有的帮助;或者看到别人请家教,不管自己的孩子是否需要,也跟着请家教;或者请来的家教不注意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得孩子对家教产生越来越大的依赖性,原本好心却带来了负面效果。

老王两口子工作很忙,平时没有时间顾及孩子的学习,就专门请了一位家教,刚请家教的那阵子,孩子的学习热情有所高涨,平时的作业也完成得比较快了。老王心里踏实了很多,觉得这一步算是走对了。没想到,这种状况持续了没多久,孩子参加考试,成绩一塌糊涂,比过去退步了很多,家教也借口不来了。孩子写作业拖拉的毛病又显现出来了。老王觉得疑惑,反复对孩子追问才知道,原来以前每次孩子不会写作业,都是直接问家教,家教都是直接将答案告诉他。结果,孩子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大大衰退,成绩自然不如从前。

其实,每个孩子的学习成绩的好坏,是有多方面原因的。如果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或是孩子并没有明白该如何解决问题时,父母只是根据自己的想法,靠增加作业量、请家教等方法以期提高孩子的成绩,只会使孩子在这种“疲劳战术”中身心过度紧张,甚至因此而厌学。而且,孩子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过多的家庭作业必然会占用孩子很多的休息时间,影响孩子体力、脑力的休整和恢复,以至影响到孩子的正常学习,反而起到相反的效果。另外,父母为孩子又是买教参、习题,又是请家教,无形中给孩子一个信息:你的成绩很差。这会使孩子因为感到无法达到父母的要求而焦虑不安,心理压力增大,影响了正常的发挥。即使孩子的成绩有点提高,但付出了更多的时间,丧失了独立思考的机会,不划算;即使孩子吃进去的多了一点,也是以减退了消化能力为代价的。

试想,如果孩子在学校学得已经很好了,再盲目请来家教领着孩子重复学习,对孩子能有什么益处呢?另外,学校才是学生学习知识、锻炼能力的主要场所,如果硬给孩子请家教。有些学生在学校上课时就会不认真听讲,光等着回家让家教帮自己补习,恐怕这不是父母的初衷吧?还有些父母请来家教,实际上是想让家教同时起到保姆的作用。这样把孩子完全推给家教,无疑是对孩子不利的。孩子的成长,最需要的还是来自父母的关怀和爱护。

那么,当孩子的成绩不尽如人意时,想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父母又该怎么做呢?

要帮孩子分析成绩不好的原因

很用功但成绩不好的孩子,一般是因为学习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父母应该与孩子一起分析成绩上不去的原因,必要时还可以向老师咨询,找到改进学习方法的最佳途径。

多方征求意见再请家教

即使想给孩子请家教,在请家教前应多了解孩子的想法,多征求老师的意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孩子是否需要请家教,请家教来做什么。要注意孩子在家和在校学习应辩证统一,起到互补作用。

挑选适合孩子的家教

根据孩子学习状况和年龄、性格特点,为孩子挑选家教,最适合孩子的就是最好的家教。大学生家教跟孩子年龄更接近,容易和孩子沟通,授课价格也稍微低一些,但教学大多不够系统,不熟悉教学规律;经验丰富的在校老师往往教学更有针对性,不过在价格和跟孩子沟通上不一定有优势。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父母应该挑选能跟孩子进行很好沟通的有经验的家教,不仅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还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

其实,父母大可不必为孩子盲目增加作业和请家教。因为,学校和老师一般会根据学习内容、考试重点,为孩子合理安排复习、练习、模拟测验等必要的学习环节。父母不必再为孩子大量地购买教参、习题,没有特殊的原因也不必为孩子请家教,否则反而会增加孩子的负担。

多与孩子沟通,鼓励、信任孩子

孩子自己也会因为怕成绩不好、考试失常等,感到精神紧张、压力加大。所以,更需要父母能够以平和、冷静的态度来对待孩子。应该多和孩子沟通,多鼓励和多表扬孩子,让孩子知道父母对他的聪明和良好表现都是知道的。同时,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父母很信任他,相信他能通过努力取得好成绩,使孩子能够轻松、平和地面对大考。因为,对孩子来讲,父母的信任和支持比什么都重要。

诚然,对一些薄弱学科适当补缺补差是可以的,但如果长时间地请家教,只会导致孩子的依赖心理,上课不认真听讲了,心想反正有家教辅导,以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俗话说:“欲速则不达。”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味地强化、灌输只会使学生被动地接受,从而产生厌学情绪。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的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总之,家庭教育要与学校教育相协调,若脱离学校教育另搞一套,就会造成极大的浪费。

同类推荐
  • 慢养好习惯,快改坏毛病

    慢养好习惯,快改坏毛病

    本书告诉我们一个家庭教育的宗旨:家庭教育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教育。而良好的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家长应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入手,有小毛病马上令其改之,有好行为让其坚持之,不求一时的速度和效率,尊重每个孩子的差异,长此以往,必然能养出一个习惯良好的孩子。本书倡导“小毛病快快改,好习惯慢慢养”的教育理念。用生动、翔实的事例为支撑点,为广大家长提供了一系列习惯培养的具体方法。针对性强,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 孩子厌学怎么办

    孩子厌学怎么办

    孩子厌学怎么办?已经成为现代教育所面临的重要问题。要改变它,必须对其产生的原因作出探析,而其产生的原因又是十分复杂的,既有来自社会的因素,又有来自学校的因素,更有来自家庭和孩子自身的因素。因此,孩子厌学这个严峻的现状,不仅是一个个人或者家庭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广大家长、老师、教育工作者、决策者乃至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共同努力。《孩子厌学怎么办?(家庭教育的N个关键点)》从孩子厌学的现状谈起,深入浅出地为广大家长和老师分析孩子厌学的各种原因并且提供相对应的解决方案,力争让每一个厌学孩子的父母都可以对症下药,找到解决孩子厌学问题的正确方法。
  • 不能错过的儿童敏感期

    不能错过的儿童敏感期

    在孩子生命成长的某个时间段,他们会本能地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专心尝试或是学习他所感兴趣的特定事物,直至他们满足内在需求,这就是所谓的“敏感期”。本书旨在指导父母捕捉孩子生命中的每一个敏感期,并顺利帮助孩子过渡成长,用爱和智慧开启孩子的一生。
  • 扎克伯格送给男孩最好的礼物

    扎克伯格送给男孩最好的礼物

    《扎克伯格送给男孩的最好礼物》全面揭示了扎克伯格成功的秘诀,深度剖析了扎克伯格式的智慧精髓和人生哲学。领悟扎克伯格给男孩的忠告,你将会发现一个全新的自我。就让我们追随扎克伯格的脚步,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那条成功之路吧!
  • 中国式教育应规避的16个问题

    中国式教育应规避的16个问题

    中国式家庭教育最终让孩子收获了什么?是人格缺陷、心理障碍、心态冷漠、独立性差、社会适应的能力差,以及两代人之间的沟通障碍……本书目的在于:提醒父母在家庭教育中一直重复的错误,并提供规避这些问题的方法,让父母跟孩子共同成长,最终成为一个成功的父母,让您的孩子变得卓越、杰出。
热门推荐
  • 神域天君

    神域天君

    推荐好友小说《宁可负天下不可负毕之》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浩瀚离愁,百怪莫测。世界大千,英豪无数。群雄林立,再现辉煌。一条木,两条木,万物生灵由此林。一重山,两重山,多变风蹙自此出!大千世界风云变,实力为尊镇天下。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天下之朝花夕拾

    天下之朝花夕拾

    相公出轨,小三上位,分明是受害者的她却被闺蜜背叛,成了人人可欺的盗号贼。在她绝望无助之时,是那个人突然出现,他携着众人将那些欺她辱她之人杀遍。步步惊心。
  • 只欢不爱

    只欢不爱

    左娅应邀来到了一家有名的咖啡屋,来之前很高兴,因为,约她的人是她暗暗喜欢了好久的周大哥。可是,她怎么也没想到,周大哥会满脸甜蜜的对她说,“小娅,我和你姐姐交往了,你是第一个知道的人,惊喜吗?!”姐姐一脸甜蜜略带羞涩依偎在周大哥怀中,长长的发,小小的瓜子脸,文文静静的,像一幅画,美丽惹人疼爱。她哑然,嗓子干哑的说不出话来,心抽痛的快要失去呼吸。这就是姐姐今天神秘兮兮的说给她的惊喜,这……
  • 交际的语言艺术

    交际的语言艺术

    人,是社会的人。一个人从呱呱堕地到离开人世,无时无刻不再与他人的交际之中。而一个人所取得的成功,也一定是和良好的交际离不开的,古今中外莫不如是。本书旨在帮助人们在生活、工作中提高交际能力,更好的顺应社会需求。
  • 重生校园:女神黑化,请注意!

    重生校园:女神黑化,请注意!

    前生,阮翎遭人背叛惨死。今世,阮翎誓要虐尽所有背叛之人。但,你若对我一心相许,我必不弃。
  • 北大人文课

    北大人文课

    北大人文泰斗畅言文化、美学、教育、哲学……高擎人文精神之大旗,体验独特的人文理念,感受大师们思想精髓的独特魅力。章太炎如何做到以人为本,季羡林怎样看待社会,周国平又有什么样的价值观……联系当下热点话题,涉及众多精神领域,谈人文思想、人文素养、人文关怀。本书借北大人文大师的智慧,深入探寻各个领域里深藏着的人文力量,立足生活、教育、文化、哲学、社会等各个方面,让读者把握当下,沐浴人文气息,修养人生智慧。也许你不能抵达大师的思想境界,但你能从中寻到一盏指引你前行的明灯,抵达人生的豁然之境。
  • 添品妙法莲华经序

    添品妙法莲华经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到底是谁病了

    到底是谁病了

    宋雨荷上气不接下气地赶到了单位,连早饭都没来得及吃。蒋局长这个人不讲情面,谁要是上班迟到铁定要被罚款的。“雨荷,你没听说吗?蒋局长出血了!”雨荷刚进单位,局里的司机赵楠就跑到走廊上大声嚷嚷起来。“局长怎么啦?”雨荷很吃惊地问。“局长昨晚突发脑溢血被送进了医院,咱们单位的赵局长、王局长他们一早都去看他了。”雨荷这才听明白赵楠那明显存在岐意的话。蒋局长的身体那叫一个胖,不得这个病才怪呢!“雨荷,你过来一下。”这时韩小媛从她的办公室探出头来叫道。宋雨荷就径直进了小媛的办公室,办公室里只有小媛一个人在。
  • 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宋元卷

    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宋元卷

    论述传统伦理思想的定型对道德生活的影响;存天理灭人欲的禁欲主义道德在道德生活中的表现;元朝种族歧视政策、民族矛盾对道德生活的影响;蒙古族的道德生活对中原地区的影响,中原地区的道德生活对蒙古族道德生活的影响,揭示这一历史时期道德生活的发展状态及其特点。
  • 礼仪全书4

    礼仪全书4

    在现代社会,礼仪可以有效地展现施礼者和受礼者的教养、风度与魅力,它体现着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水平、尊重程度,是一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的外在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