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1200000004

第4章 知己(2)

历史就是这么奇怪和充满偶然性。北宋后期政坛和文坛的两个最重要的人物,在经历政治风波和个人磨难后,竟又重逢了。一个是罢相,一个是罪臣,重逢时却语及平生,亲如知己。他们谈旧事、论时政,涉及新法和个人恩怨也直言不讳,有时开起玩笑互相讥讽,或是放纵聪明互相比试,最后都大笑释之。他们心中装着社稷苍生,言语碰撞的却是生命智慧。

半山上杂花满树,一片绚丽。已风霜满面、历尽沧桑的两人在花下漫步,似乎重新焕发了少年精神。王安石说起了“乌台诗案”——这件本朝以来最大的文字冤狱。当年,苏轼还在杭州通判任上时,到两浙巡察灾情的沈括向苏轼索要诗集,苏轼想都没想就给了他。沈括回京后,摘抄诗中言语,除夕夜就写好弹劾苏轼的奏章。时任宰相的王安石当即把奏章扣下了。后来天下大旱,华山崩裂,王安石自请离开相位,挂职江宁,沈括又上了第二本奏章,直接送到皇上手里。神宗当时一心悬于天灾人祸,对他的奏章并未在意,要不然,“乌台诗案”恐怕要早几年发生了。

苏轼心中深感意外,对王安石秉公无私之举十分感激,这才是君子的境界,与那些小人行径有天壤之别。

王安石又讲到变法,这桩他付诸毕生心血的宏图伟业,已使天下发生了很多变化,他很想知道曾经作为反对派的苏轼的看法。苏轼拱手直言道:“荆公勇于任事,体恤显隐,锐意兴革,足可道哉。然而,小人追随王公,却以变法谋私,荆公搭台,小人唱戏,公做了冤大头,我做了阶下囚,天下百姓就可想而知了。”

王安石点头称许。他是不拘小节之人,自然不会介意苏轼直言。倘若苏轼心有顾虑,言有虚饰,那他也不是苏轼了。王安石深知变法艰难,朝廷颁令与地方施行,总会有实践过程中的偏差。加上人事任用,小人作祟,常常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要不然他也不会两次罢相,对变法遥遥观望而无能为力了。他又问:“这次变法,功过如何?”苏轼答道:“问心无愧即可,莫论功过。”

王安石想起当日在朝堂上与苏轼争辩变法,言犹在耳。苏轼强调变法须徐行徐立,急则易蹶,现在看来,是被他言中了。王安石感叹道:“老夫岂不知要取徐立徐行之策啊,此事,老夫也有难言之隐哪。圣上急欲建功立业,不是老夫能左右的,包括用人,皆由圣上说了算。有功皆归人主,有过皆因安石,老夫不下地狱,谁下地狱?不过,也有例外,比如子瞻你,对圣上有微词,便直言奏明。谁是谁非,概不掩饰。所以,吕惠卿他们见我对你屡屡迁就,大惑不解,可天下谁又能理解君子之交呢?”

苏轼忧虑地说:“荆公啊,此次变法,成则为大宋之幸;反之,大宋命运就不敢说了。”王安石惊讶地问:“子瞻此言有弦外之音啊!”苏轼直言道:“成则大宋兴,不成则动摇国本。何以如此呢?贬人太多,奸臣弄权者太多,谁也不能保证熙丰之法将成为几十年的不变之法。一旦有个反复,则党争日炽,一旦如此,我大宋危矣!”

王安石听罢,垂首不语。他何尝不愿新法长久施行下去呢?只是人事难为,天命难测,世事大概便是如此了吧。苏轼又说:“荆公是君子,行大道,为国事,对这小人之争,未曾在意,可往往千里之堤就溃于蚁穴。好比这《青苗法》,运行得当,也是百姓的幸事,到最后却成了小人邀功晋升的台阶,所以百姓怨声载道啊。”

王安石想起自己用人之失,痛心疾首,见苏轼公正直言,不由得心中佩服,感叹道:“都怪我刚愎自用,不听子瞻之忠告。”苏轼安慰道:“荆公不必自责,不历后事,哪知前事之失啊,如此也好为后来变法者留前车之鉴。”

王安石自嘲说:“只怕老夫从此要成为天下话柄了。有些人会拿祸国殃民的帽子扣在老夫头上。”苏轼说:“功过自有后人评说,然荆公真君子,足以千古流芳啊。”王安石大笑:“刚直敢言如子瞻也会恭维人了。”苏轼淡然一笑:“苏某说真心话,荆公心中了然。”

两人继续往上走,一路绿荫遍地,鸟声悠然。王安石问:“你说这下坡路好走呢还是上坡路好走呢?”苏轼答道:“上山容易下山难是俗人的看法。依我看来,上山费力,下山费神,只要能上能下,能走能动,就不难。真正难的是既不能下也不能上。”

听聪明人的谈话总是令人惬意,像这样随意简单的谈话,两位智者却能讲出别样的道理来。王安石明白苏轼所指的是新法的实施,如今既难裨补国政,又无法完全适用民生,正处在上下两难的境地。只是自己告老隐居,置身事外,新法已交给后来的新党人物主持,他再也无力插手,笑说:“正所谓人老步步难哪!”说着,拄杖迈动着老腿。

苏轼过来扶了一把,慢慢陪他走上一级级石阶,说:“人一生下来,面临的第一件事是学会走路,到老来,走不动了,面临的第一件大事还是走路。人生始终在走路啊。”王安石针锋相对地反问:“然则,人生有一半睡于床上,不知有道路乎?”苏轼笑着说:“守财者梦游于被追杀,求仕者梦游于赶考之路,风流者梦游于追欢逐笑,农人梦游于田间地头,商人梦失于道路,岂非无路可走乎?”王安石进一步说:“未梦者则不游。”苏轼诙谐地说:“未梦者称为睡死,又称小死,死者焉能游乎?”王安石大笑。

苏轼是出了名的机智诙谐,遇着王安石更是当仁不让。他笑说:“荆公啊,我听说你正著《字说》一书?”王安石兴致勃勃地说:“是啊,老夫研究汉字,颇觉有趣,比如这‘波’字,乃水之皮也。”

苏轼马上反唇相讥:“如此说来,‘滑’者,岂非水之骨也?”

玩笑总是机智敏捷,但绝不带半点恶意。王安石是心中通脱之人,自然也不会计较。他有点尴尬地说:“你休讥笑,也并非没有道理。只是这斑鸠的鸠字,何以旁数为九呢?”苏轼马上回答说:“荆公不记得《诗经》上说,‘鳲鸠在桑,其子七兮’?”王安石皱眉不解:“即使这样也只有七只,何来九呢?”苏轼笑着说:“加上它爹它娘,正好是九了。”王安石哈哈大笑:“好个子瞻,原来你在讥讽老夫!”苏轼忙说:“岂敢岂敢。以竹鞭马是为笃,以竹鞭犬,不知有何可笑?”两人会心大笑。

两人继续拾级而上,来到半山上一处荒废的宅院前。王安石见旧屋向东倾斜,戏言道:“子瞻,老夫出个上联。墙歪上东坡。”

苏轼看着屋下突兀的岩石,对道:“屋斜下安石。”

王安石兴致来了,大悦道:“对得妙!墙歪上东坡,坡上鸟自多。”

苏轼脱口而出:“屋斜下安石,石下虫不直。”

王安石大笑不已,又出一联:“半山非半山,一山飞峙大江边。”

苏轼立即说:“满月不满月,缺月高悬银河畔。没有绝联,你难不住我。”

苏轼自信满满,斗文斗智最能令他心神愉悦,更何况遇着王安石呢?王安石笑着说:“子瞻果然才思敏捷。你且出个对子难住老夫吧!”苏轼说:“我有一副绝对,得之于西湖之上,至今未能对上。携锡壶,游西湖,锡壶掉进西湖里,惜乎锡壶。”

王安石沉吟半晌,顿时犯了难:“此联乃绝联,老夫对不上,恐怕后人也对不上。”苏轼见王安石雄心未减,大笑赞叹。

两人来到半山佛堂,堂上匾额题曰“保宁禅院”。原来王安石退居江宁后,曾大病一场,病愈后舍宅为寺,潜心学佛,神宗得知,亲书题匾赐予王安石,算作优礼相待。可是对于一个信佛的人来说,这些厚赐又有什么用呢!王安石问苏轼:“子瞻信佛吗?”苏轼笑道:“信,又不信。我给荆公讲则故事。有一座庙,香火不旺了。这天来了个汉子,推倒神像,将神座料石扛走,回家砌了猪圈。第二个汉子烧香来了,见此甚为惊慌,搬来自己家中的料石,扶神归位。小神对大神说,第一个汉子应该严惩,第二个汉子应该给他好处。大神说,你错了,第一个汉子不信神,我又怎能奈何于他呢?”

宋代读书人大多学佛参禅,这是时代风气。但学佛又不离弃世俗,这是讲究精致生活的宋人对学佛的巧妙转化。苏轼是积极学佛的。在黄州时,他就常常到佛寺去听经念佛,排解现实的苦闷,最终以自己的智慧为主,以佛禅为辅,挣脱出来。他曾跟友人说,自己学佛好比吃猪肉,不但味美,还能饱肚,不像有些人,空学禅义,如吃龙肉,纯粹是诈唬人。苏轼对王安石说:“对于少数人来说,佛是一种哲境;对于多数人而言,佛是一种安慰。有大安慰,小安慰。大安慰是悟自然之道,小安慰就只能满足一时之需。”

王安石不同意他的说法,反驳道:“你所说的自然之道乃道家之言,非佛家之语。”苏轼说:“佛家的四大皆空,并非真空。开大法眼,三教殊途同归,皆为道也。”王安石大喜,欣喜地说:“子瞻,你何不来江宁买一宅院,与我同住,我二人天天谈玄论道,岂不妙哉?”苏轼拱手笑道:“能与荆公同住,是求不来的福气,只怕身不由己,事与愿违啊。”

其实苏轼何尝不想归老田园,与王安石比邻而居呢?自从接到圣上量移汝州的诏书,苏轼犹豫了好久,不知道该不该上书请求留居黄州。但最终圣意难违,他上了谢表,表示愿意到汝州继续思过待罪。他一路东下,行程迟缓,沿途又不断上书,希望朝廷能恩准他买田归老,可是批文迟迟没有下来,苏轼只好一步步走下去。如今王安石的盛情邀请,又触动了他归隐的念头,可是登上半山,遥望茫茫江水,身不由己的无奈又袭扰心头。他当即写了首诗赠给王安石:

骑驴渺渺入荒陂,想见先生未病时。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

王安石感叹道:“老夫无缘与子瞻比邻而居,实乃憾事啊!子瞻此去,当大有作为。将来国事要交付给子瞻了!”王安石此意,是料想神宗必定重用苏轼,将来新法的纠正补救,还仰赖他从中施行了。

可王安石哪里料得到以后政局的急剧变化呢?他已无法亲眼看到日后新旧党轮番上台,政治斗争激烈残酷的情景了,而苏轼将深陷在这旋涡里。

苏轼一家在半山园逗留了几日后,又去拜扫了采莲表姑的坟墓,即准备告辞。在短短数天里,苏轼与王安石携手出游,纵横谈论,实在是大快平生,留下一段文人交往的佳话。王安石与吴夫人送苏轼一家到码头,目送他们离去。王安石感叹地说:“世上不知更几百年,才出如此人物啊!”

苏轼拜别王安石,对身边的巢谷说:“荆公是真君子,可举世不能识之。苏某能从游数日,已是莫大的缘分了。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啊!”这是二人最后一次见面,大约两年后,王安石便去世了。

同类推荐
  • 80后中国

    80后中国

    范冰冰、文章、李宇春、韩寒、郭敬明、嘻哈包袱铺……80后代表人物,各有活法,他们的体温与灵魂,是这个时代的历史与影像。80后,是中国未来的力量、智慧与担当。80后的活力就是中国的活力,80后的生活态度就是决定着中国未来的走向。活的真实,活的自在,活的有尊严,是80后集体的梦想。
  • 名人传记丛书:达尔文

    名人传记丛书:达尔文

    名人传记丛书——达尔文——生物学界的马克思:“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李自成第十卷:巨星陨落

    李自成第十卷:巨星陨落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 隋炀帝

    隋炀帝

    本书以隋炀帝为中心,采用人物传记的形式,描述了隋炀帝的一生,再现了隋朝的建立兴盛、衰落、灭亡的历史画面。
  • 刘东(棒棰岛·“金苹果”文艺丛书)

    刘东(棒棰岛·“金苹果”文艺丛书)

    本卷为刘东卷,刘东是我市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至今已发表各种体裁作品四百余万字。著有长篇小说《镜宫》等十部,小说集《轰然作响的记忆》等六部。担任多部大型动画片及影视剧的编剧。作品曾获得第六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等数十项国家及省市级奖励,多次被收录于各种重要文集中,并被翻译介绍到日本等国。其作品关照青少年的内心、成长、生活,无论内容、题材还是文字都有自己的独特创造性。
热门推荐
  • 宋公明

    宋公明

    征方腊后回到故乡的阮小七,面对着种种不堪的事实回忆起自己的过去。他将对他生命中发生过最大影响的人进行回想。刀笔小吏出身的宋江,通过一系列事情成就了其江湖地位,在他上梁山后又做出了许许多多的事情成就了他最后的目标。目标虽然在名义上成功了,可他却又面临了巨大的失败。梁山的一草一木似乎都记录了不同的故事,梁山上的每一个人物似乎也有着许多话要说。梁山易位的阴谋,梁山排名的背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用他们自己的叙述方式,讲述他们眼中不一样的宋江。《诗经.王风.黍离》中说“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我想,争议颇多的宋江,同样隐藏在文学的深流下如是感叹。这里我以《水浒》故事为蓝本,通过多名水浒人物各种角度对宋江的审视,勾画一个饱满的宋江。试图以此颠覆传统的宋江形象。我要说的都凝聚在语言里,写下这些语言的时候,我的心里只带着自己的诚意。
  • 王妃每天都想和离

    王妃每天都想和离

    “陛下,臣妾为您算了一卦,追妻之路漫长又艰辛,不如就此放弃!”“是吗?”男人薄唇邪魅一勾,反手一物塞到司徒瑟怀中。软萌包子瞪着水汪汪的大眼睛:“娘亲,说好的妹妹?”重来一世,司徒瑟目标明确:虐渣!报仇!与家人过安稳日子!祁熠霆看一眼一旁娇妻:追妻!宠妻!和娘子生一堆大胖小子!【这是一篇无上限宠妻虐渣的双重生巨甜文】
  • 少林剑侠传

    少林剑侠传

    言空未必空,曰痴未必痴。黄粱一梦,三生浮屠。易松子年少之时,被和尚本初及山游浪打断全身经脉,得慧海高僧及“竹林七贤”救治,重塑经脉。后被绝情然然带回蹼足抚养,学得落棠剑法、北溟剑法。绝情然然病死后,流浪落魄江湖,被木婆婆救下带往瀚海。五年之后,逃离瀚海,偶入少林,又被逐下少林。失意之时,偶遇绝情不复,武道会盟主大会上,偶遇楮贤。一生离奇故事、爱恨纠葛,由此展开。
  • 阴魂秘录

    阴魂秘录

    天地初开,-------------------
  • 凰君

    凰君

    穿越来的君悦运气不太好,被当作人质困在别人屋檐下。一天,追求她的人问她:“你想要这天下吗?我打来给你?”君悦嗤之以鼻:“不能吃不能喝的,还得担心别人来抢地盘,要来干嘛?”她老爹问她:“孩子,你想要这天下吗,想要自己去打。”君悦赶紧摇头:“太累,而且容易死死翘翘。”后来,再没有人问她要不要天下了,君悦仰天长啸:“老子要这天下。”
  • 田野上的风

    田野上的风

    七岁的山子跟爸爸和娘从昌城搬到东湾村,上了小学二年级。书读得多、歌唱得好、作文觉得好的山子很快成了学校里的小明星。善良胆怯的他有了许多新朋友:梯田边上的小野兔、家里养的小羊羔、学校里的小伙伴……父母的呵护、小伙伴的友谊,乡亲的赞扬都成了催化剂,帮助山子很快融入了东湾村有趣的新生活,他一天天成长起来。
  • 重生之复仇小白花

    重生之复仇小白花

    幸运的小白花,会被瞎了眼的男人捧在手心呵护关怀备至,倒霉的小白花,会被猛然清醒的男人弃之如敝屣,恨不得她立刻消失在他的世界。古琳琳,小白花的代名词,幸运的认了亲妈攀了高枝嫁了个瞎了眼的高富帅,却也倒霉的遭遇了渣男劈腿最终被推下楼梯摔死的狗血剧情……重生一世,小白花努力不做小白花,还尽曾经欠下的债,讨回前世所受的委屈!
  • 别久必婚:总裁,别霸道!

    别久必婚:总裁,别霸道!

    家族破产,父亲入狱,母亲心脏病发住进医院。一夜迷情,男友不知所踪。她揣着肚子里的小包子,狼狈逃命。本以为自己带着小包子就这样过了,没想到五年后,黑化的包子爹来找她报仇。说自己五年前甩了他,他要在甩她一次才算公平。小包子:“妈咪,逃吧?”沐轻轻:“逃,儿砸,赶紧收拾家当。”陆锦言一脸冷酷的出现在门口,“沐轻轻听说你又想逃跑?”沐轻轻:“……”儿砸你个叛徒。小包子无辜举手,妈咪爹地太厉害,你还是从了吧!于是,她被黑化的男人扛回家……--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朝元

    朝元

    上古年间,荒兽自天域降临,染血亿万禽兽鱼虫,以至禽凶残,兽嗜血,虫诡毒,鱼阴邪。有那怪岭上的千万蛟鼠,所过境土,生灵不存。有那水桶粗的金背蜈蚣,吞吸云雾,爱吃人畜。更有深湖中的如龙巨蟒,张口便吞下一座郡镇。……生在如此世间,小少年为护亲友,为争天命,踏入武道修途。从此争来神秘人书,争来万古传承;更争来那道门小和尚做兄弟,佛门小妖女做媳妇儿;再有活了亿万年的小乌龟喜欢搞一票就跑,贪食的小蚕龙最爱吞一肚子宝…………煌煌一生,终得万仙朝元,一切便从这里开始……
  • 剑起风云主苍穹

    剑起风云主苍穹

    传说,上古有至宝鸿蒙珠,得之可成为鸿蒙之珠,拥有无上的能力。而也正因为如此,众强者围攻鸿蒙之主,使其终究身亡。无尽位面之下,一个莫名少年,偶然得到一颗神秘石珠,开启了他的逆袭之旅。。。ps:本书前面节奏较慢,后期会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