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1200000006

第6章 在路上(2)

王珪满意地望着孙儿,问道:“好孙儿,今天背诵诗文了吗?”孙儿点点头说:“嗯,爷爷,背了。”王珪说:“那背一个给爷爷听听。”孙儿以清澈的童音背诵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王珪顿时惊愕不已。他没想到自己这么小的孙子都会背苏轼的词了。想起这些年来自己一直提防苏轼、打击苏轼,千方百计要把他排斥到朝廷之外,似乎是自己胜了,但又如何呢?苏轼的文章天下流传,连自己的小孙子也会背诵了,苏轼啊苏轼,你到底是怎样的人物呢?看来是自己彻底地失败了。

王珪顿时觉得万事作烟尘散尽,四周混沌无可依傍,心中尽是说不出的失落和绝望。他抬起胳膊想要去抓住什么,但终于垂了下去,气绝身亡了。

苏轼一路南下,一月有余就到达常州。常州府与江宁府相邻,正好算是与王安石比邻而居;与苏轼曾担任州官的杭州、湖州也相隔不远,都是旧地,所以令他感到无比的亲切。常州的宜兴县,古称“阳羡”,又因一条荆溪纵贯全境,注入太湖,所以又有“荆邑”的别称。苏轼所购置的田产就在宜兴县城外毗邻荆溪的塘头村。苏轼得知苏辙也在前不久由筠州调任绩溪县令,绩溪属歙州府,离此不远,将来兄弟二人可以常相往来,共践“对床夜雨”之约了!

苏轼一家车船行旅将近一年,终于可以在江南小村安歇下来。正是五月时候,荆溪水流潺潺,疏林鸟声繁碎,门前池塘里圆荷片片,不知是哪家的鸭鹅,成群结队地在水面游遨。一架大水车立在溪边,悠悠转动,将溪水注入沟渠,一直流到村外的水田里。几个农人,牵着耕牛在田间劳作,真是一派田园风光!苏轼高兴地说:“黄州做个农夫,在阳羡就做个渊明吧!”

众人来到宅院中收拾安顿。所谓宅院,不过同邻近的农家田舍一样,是几间简陋的房屋,好在收拾整齐,也清幽宜人。巢谷高兴地说:“房前屋后再种些橘树枣树,搭个瓜架种些瓜果葡萄,子瞻可尽陶渊明的诗兴了。”王闰之说:“田间地头再种些桑树,我和朝云重操旧业,采桑养蚕。”朝云笑盈盈地说:“平平淡淡地过田园生活,最好不过了。”

苏轼很欣慰家人都能安于田园,自己从今不再做官,与家人同享天伦之乐,也算了却平生夙愿。他高兴地说:“难得你们有这样的心情。我刚吟成一阕小词,念来给大家听听。‘买田阳羡吾将老,从来只为溪山好。来往一虚舟,聊从造物游。有书仍懒著,且漫歌归去。筋力不辞诗,要须风雨时’。”

朝云笑道:“真可谓乌台不改先生志,耕田不忘种新诗。”苏轼呵呵一笑:“朝云也会作诗了啊!”羞得朝云满面通红。王闰之却说:“只‘有书仍懒著’这一句不太好。”苏轼摆手笑道:“嘉祐策论二十六,熙宁又奏万言书。而今宏著竟何在?换取桑麻陌上居。能学会偷懒,也是来之不易。”

如此安闲平静地住了二十多天,苏轼觉得又像回到黄州一样。但政局的变幻不允许他过这样平静的生活。太皇太后高氏听政以后,朝廷政令在逐步改变,许多受“乌台诗案”牵连的旧臣纷纷遇赦回朝。王巩已回到汴京,写信告知苏轼说朝廷将要任命他为登州太守。苏轼将信将疑,但陆续听到许多风声,他担心圣上的诏命不知什么时候就要下来了。

担心很快就变成了现实。太守滕元发策马疾驰而来,兴奋地喊道:“子瞻兄,朝廷下圣旨了!”众人惊疑未定,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滕元发拿着圣旨,翻身下马,对苏轼说:“圣上有旨,苏轼官复原职,擢升登州太守。”

巢谷与王闰之等人面面相觑,不知该怎么应付这种局面。刚刚获准归家,难道又要催促着上任吗?苏轼摇摇头,叹气道:“太守大人,这圣旨苏某不接。”滕元发大惊失色:“子瞻兄,这是为何?”苏轼说:“归老阳羡,哪里也不去了。”

滕元发说:“子瞻兄,你这天纵奇才,怎能荒废于田间地头?”苏轼否认道:“达道兄,此言差矣。严子陵钓于富春江,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我何尝不能耕作于这荆溪的田间地头呢?只要心中痛快,即是大富贵。我哪里也不去,我要老死在这片地上。”滕元发面有难色:“子瞻兄,这可令我为难了……”巢谷也过来劝道:“还是接旨上任吧!圣命难违,再说,也是太皇太后的一片好意,不接怕是不行啊!”

苏轼长叹一声,走到溪边沉默不语。良久他才说:“我这匹老马已任由朝廷驱驰,你们却还要拿鞭子抽我。”王闰之忙过来安慰。苏轼望着收拾一新的宅院,万分无奈地接过圣旨。

又要奔波上路了!苏轼将田宅交给单锡照管,自己带着家人往北而去。苏轼满怀惆怅地对巢谷说:“真想在荆溪种地,享享田间之乐。看来这一愿望到老也落了空。”巢谷说:“不管子瞻兄是做官还是种地,巢谷都陪在你身边。”朝云说:“先生在黄州,躬耕田园而不忘为民之心。如今将田园之心移之于仕宦途中,不是就了无差别了吗?”苏轼大笑说:“还是朝云能解人心意!”

太皇太后陆续将熙丰年间被变法派排挤出朝的大臣召回朝廷,重授官职。宰相王珪新死,太皇太后当即任命司马光为宰相,主持朝廷政务。司马光提出,朝政当务之急是广开言路,建议朝廷拟旨告示天下,百官职无大小,皆可言熙丰朝政得失,广听各路和兆民之见,布衣百姓也可上书言政。司马光是反对新法的,此举一反神宗旧政,意在搜集天下指陈新法弊端的意见,为全面废止新法作准备。他还提拔吕公著、范纯仁等人,来组成自己的官员集团,对抗新党势力。

蔡确、张璪、李定等人着了慌。蔡确眼看自己相位难保,找他们二人商议道:“太皇太后已下懿旨,命中书省将司马光的《乞开言路劄子》贴于明堂。这如何是好啊?”李定说:“这明摆着是冲新法来的。”张璪也说:“言路一开,则如洪水猛兽,万万不可,必须设法制止。”

蔡确摇头苦笑:“难哪!若不按太皇太后旨意办,岂不要罢职?太皇太后可是个女中豪杰呀!今日诸事,似是冲着熙丰党人来的,也就是冲着我等来的。”张璪说:“依我看,劄子该怎么贴就怎么贴,但一定要注上几条说明,看谁敢说话。”李定是极会耍手段的,奸笑道:“如此甚好!这第一条就说让怀有不可告人之目的者不得进言。还有,非职分之内者,反对已行之法令者,皆不得进言!”张璪补充道:“揣摩圣意者,惑乱人心者,言必重罚!”蔡确大笑同意,立即将告示拟出发放张贴。

这样一来,还有谁敢上书言事?太府少卿彭永年、水部员外郎王谔等人愤然上书,竟被罚铜三十斤,一时朝臣惶惶不安,不知如何是好。司马光闻讯大怒:“除非不言,言必犯六禁!这简直是阻塞言路!”当即上奏太皇太后。太皇太后与哲宗升殿召见群臣,训斥蔡确道:“好大胆子!你的‘六条禁令’经过哀家准许了吗?你身为右相,就是告诉臣民,朝廷是这样广开言路的吗?”

蔡确战战兢兢地说:“太皇太后,先帝驾崩不久,天下当须安定。微臣以为,时下不宜运动众议。”太皇太后冷笑道:“你怕众议难违,危及你的相位吧?”蔡确吓得赶紧磕头谢罪:“太皇太后,微臣忠心为国,不敢有半点私心!”

太皇太后当即下旨:遣散修筑京城之役夫,减少皇城巡逻士兵,放宽《保马法》,停止《市易法》。蔡确大惊失色,想不到废止新法的诏令这么快就下达了,一时面带难色,不敢遵命。太皇太后大怒,喝道:“蔡确,你要抗旨吗?”蔡确吓得连话都不敢说,畏畏缩缩地退下。

李定出班奏道:“陛下,太皇太后,万万不可啊。《保马法》和《市易法》皆是先帝所定。《论语》有云‘三年无改父之道,可谓孝矣’。先帝尸骨未寒,即改新法,必为国人所笑,请陛下和太皇太后收回成命。”

司马光出班反驳道:“李定之言谬也!先帝之法,其善者虽百世不可变也。若王安石、吕惠卿所建,为天下害,并非先帝本意,改之当如救焚拯溺,犹恐不及。朝廷当此之际,解兆民倒悬之急,救国家累卵之危,岂能等三年以后改之?再说,太皇太后权同行政处分国事,是乃母改子之政,非子改父之道也,并不违反圣人之言!”

太皇太后颔首同意。李定悻悻地退下。

退朝后,司马光找吕公著商议朝廷的人事安排。吕公著字晦叔,已经六十多岁了,长着一副美髯。他是仁宗朝名相吕夷简的儿子,为人清正忍让,有君子之风。司马光向他询问参知政事一职当由谁来担任最为适合,他当即推荐了苏轼。司马光却摇摇头。吕公著大惊问道:“怎么?子瞻人才难得,天下谁人不知?无论作文还是执政,鲜有与其比肩者,就是当个宰相也未尝不可,为何不可任参知政事呢?”

司马光笑道:“论文章学问,介甫亦是佼佼者,论能力不在你我之下。子瞻虽与王安石势不两立,然而他们俩却属同类人物。像这种主意多、才学高的人,位在侍从尚可,让他掌舵,就难说了。”

吕公著说:“苏子瞻受‘乌台诗案’的影响,贬谪黄州,如今超升擢用,正是众望所归。他若能回到朝廷,乃是我大宋之福。不知授予他谏议大夫之职如何?”司马光说:“朝廷无此职位,因人授任恐不足取。”吕公著不知司马光心中早有人选,继续问道:“依君实看来,谁堪此大任?”司马光说:“范蜀公(此时范镇已封蜀公)国之元老,忠正耿直,最为合适。晦叔若同意,明日就禀明太皇太后。”吕公著只好答应。

范镇已致仕闲居多年,听说朝廷下旨任命他为参知政事,大为诧异,嘟嘟囔囔地埋怨司马光:“我六十三岁退隐,七十九岁再上朝,岂非笑话?君实有病吗?如何从棺材瓤里找鬼才?参知政事这把椅子该由子瞻来坐,为何搬到老夫的屁股底下?”忽然又叹气道:“用我做参知政事,只怕朝廷从此又要多事了……”

苏轼一路北上,八月到了扬州,十月才到登州治所。登州在密州更东边,是座靠海的城市,素来以“海市蜃楼”闻名于世。每年春夏之间,当海静天清之时,往往可以看到海面上峰峦突起,忽隐忽现,琼楼玉宇列峙其间,人物车马依稀可见,人们说那便是传说中的蓬莱仙境。秦皇汉武都梦想长生不老,派人乘船到海中寻访仙山,但最终都没能找到。

苏轼对登州海市向往已久,但初到登州,还是公事要紧。到府衙交接完毕,他便出门遍访父老,察看民情。登州靠近北边,与辽国隔海相望,苏轼想到应该抽调兵丁屯驻巡逻,加强海防;又看到登州地瘠民贫,朝廷榷盐禁止民间私贩,致使民生凋敝,就上奏乞求朝廷罢废盐政,准许百姓自行买卖。忙完了这两件公事,才在僚属的陪同下来到蓬莱阁。

蓬莱阁位于城北靠海的丹崖山上,是仁宗嘉祐年间所修。此阁高踞崖壁,俯瞰大海,专门供人观赏海市。苏轼登阁凭栏远眺,只见一望无际的大海之中漂浮着一座座小岛,在云遮雾绕中,显得如梦如幻。便问随行官员:“好景致!那是什么岛?”一个僚属介绍道:“那是沙门岛,岛上有不少奇观,尤其月亮湾和九丈崖最有可赏之处。月亮湾的石子七彩纷呈,白日与阳光相辉,月夜与月光交映,水底似贝宫珠阙,实为人间仙境。”苏轼高兴地说:“可准备一只小船上岛上看看。我听说登州的海市颇为神奇,不知何时可以看到?”官员答道:“每年春夏之时,常可以见到海市。现在已近深秋,恐怕很难见到了。”苏轼心中怅然,但并不说什么,随众人驾舟上岛去了。

苏轼很晚才回到家中,高兴地喊迨儿和过儿,拿出一只竹篓,神秘地说:“这里面是我今天上海岛拾来的宝贝。”说着从竹篓里倒出一片片色彩缤纷的海石和贝壳来。众人围过来,都欢喜地拿在手里赏玩。王闰之埋怨道:“看你,有没有太守样啊,倒像个顽童一般!”苏轼笑道:“夫人,你看这仙人岛,实在是人间仙境。变成顽童又如何?传说中的蓬莱、瀛洲、方壶三仙岛,大概就以此想象而来。东海龙王与吾邻,但愿永做蓬莱人。”朝云笑道:“如今先生有羽化而登仙之感,有神仙味了。”王闰之笑着说:“我怎么闻到他一股鱼腥味。”巢谷和苏轼都大笑。

苏轼到登州第五日,巢谷突然拿着一封文书跑来,大喊道:“子瞻兄,这回又做不成蓬莱人了。”苏轼忙问怎么回事。原来朝廷公文到了,擢升苏轼回京任起居舍人,即刻起程。苏轼看罢公文,苦笑道:“才来五天,又要走?”众人也都跟着叹息。苏过问:“父亲,起居舍人是什么官儿?”苏轼说:“就是待在皇帝身边记录他起居生活言行的官。”苏过说:“那可是大官呢,父亲又升官儿啦!”苏轼叹口气说:“老夫什么官也不想当,只想当个渔夫,看看登州的海市蜃楼。”朝云知道先生为宦途奔波而烦恼,默默地帮王闰之收拾行装。

众官员在蓬莱阁设宴饯别苏轼。苏轼满怀怅然,举杯对众人说:“苏某来登州才五日,公事还未开始办理,朝廷就要苏某离开了。登州美景绝佳,唯有一件事令我心中遗憾,那就是未能眼见闻名已久的‘海市’。”众官都举酒劝慰苏轼。忽然有人大喊:“‘海市’出现了!”众人纷纷涌到栏杆边,向海眺望。只见海面上隐隐凸起一片山峦,高阁回廊布列其上,云烟缥缈,令人心醉神摇。众人指指点点,都说海市很少出现在秋季,如今苏太守到此,才特地现身与太守相见。

苏轼惊喜不已,拿着酒杯大笑道:“苏某昨日祈祷于海神庙,想不到第二天就得以见到海市,真是神奇灵验!昔日韩愈游览衡山,正逢秋雨阴晦,韩愈祷祝山神,一夕之间,云雾消歇,峰峦挺出。如今老夫不仅是心诚感动天帝,天帝也哀悯苏某年迈衰朽,所以才肯将奇景献于目前。苏某五日而离登州,能亲眼见到此等美景,意已足矣!”众官齐声喝彩,请苏轼写下华章,为蓬莱阁添色增辉。苏轼豪兴满胸,也不推辞,喝干了酒,拿起笔来写道:

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荡摇浮世生万象,岂有贝阙藏珠宫?

心知所见皆幻影,敢以耳目烦神工。岁寒天冷天地闭,为我起蛰鞭鱼龙。

重楼翠阜出霜晓,异事惊倒百岁翁。人间所得容力取,世外无物谁为雄?

率然有请不我拒,信我人厄非天穷。潮阳太守南迁归,喜见石禀堆祝融。

自言正直动山鬼,岂知造物哀龙钟。伸眉一笑岂易得,神之报汝亦已丰。

斜阳万里孤岛没,但见碧海磨青铜。新诗绮语亦安用?相与变灭随东风。

苏轼写完诗,颓然而醉。众人高声念着此诗,再看海面上,海市已经消散,只剩下碧海长天、茫茫无际。

同类推荐
  • 镭之母:居里夫人(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镭之母:居里夫人(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镭之母:居里夫人(青少插图版)》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名人——镭之母居里夫人,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入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
  • 亡友鲁迅印象记

    亡友鲁迅印象记

    本书收入许寿裳先生回忆鲁迅的两本重要集子:《亡友鲁迅印象记》和《鲁迅的思想与生活》。许寿裳与鲁迅有长达三十五年的交谊,自留学日本起即“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不异骨肉。鲁迅去世后,许寿裳曾陆续撰写多篇回忆鲁迅的文章,资料翔实,理解深切,文笔生动,是研究鲁迅和我国现代文学史的珍贵材料。
  • 大艺术家的审美故事

    大艺术家的审美故事

    艺术可以再现历史,概括生活,表现人类的内心世界。艺术是人类精神的集中、高度的反映。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许多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达·芬奇便是这一时期伟大的艺术家和哲学家。达·芬奇的艺术之手,着重描绘人类的精神领域,著名的壁画《最后的晚餐》和肖像《蒙娜丽莎》是世界绘画史上的传世之作。
  • 冰川之父:施雅风传

    冰川之父:施雅风传

    《冰川之父:施雅风传》中“创”和“闯”是施雅风的妻子沈健对他的评价。她将她对他的了解和认识只用了这两个字加以概括。创!他创造性地在中国兴建了“冰川学”这门新学科,开辟了“冰川”这个新领域;闯!他不畏艰险勇闯高原山峰进行科学考察,也无所畏惧敢于挑战权威。
  • 玄奘精神

    玄奘精神

    《玄奘精神(盛世下的传奇故事)》以玄奘一生中的重大事件为线索,通过解读玄奘西行之旅的曲折经历及其相关历史事件,向读者展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玄奘形象。他在充满艰险的西行之旅中所彰显出的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不屈的人格、精深的知识、优秀的团队意识和不求名利的品格,正是他获得圆满人生的关键。
热门推荐
  • 无恒斗灵

    无恒斗灵

    平凡的少年,怎么创造奇迹?一个外地外来者,谁又了解他的内心。平淡的生活,又因为一女孩而改变。两块冰封之石,又暗藏多大的秘密?
  • 成功人士必知的100个生活哲理

    成功人士必知的100个生活哲理

    一杯清茶,三两知己。不妨坐下来读一读《成功人士必知的100个生活哲理》,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哲理,化解你所面临的人生难题。本书共分为七篇:第一篇:心态是成功的关键;第二篇:性格是成功的主要因素;第三篇:选择是成功的前提;第四篇:态度是成功的原动力;第五篇:社交是成功的基础;第六篇:学习是成功的助推器;第七篇:口才是成功必备的能力。
  • 自然与生物·译言古登堡计划

    自然与生物·译言古登堡计划

    寺田寅彦(1878年~1935年):物理学者、随笔家、诗人,曾用笔名吉村东彦、寅日子、牛顿、薮柑子,著有《漱石俳句研究》、《寺田寅彦随笔集》等。《自然与生物》是《寺田寅彦随笔集》中的一卷,收录了《花物语》和《龙舌兰》等随笔共13篇。这些作品不仅仅是寺田寅彦对自然和生物的观察记录,也是文学作品。它们语句优美,阅读性强。与他的其他随笔作品不同,寺田寅彦从对自然的观察这个角度出发,以故事的形式写下了他对生活的思考。
  • 听说,爱情回来过

    听说,爱情回来过

    从十七岁到二十七岁,漫长的十年。苏陌用一个女子生命里最美好的年华去爱他。三年等待,等来他婚纱照一张,附言:从此你自由了。苏陌丢盔弃甲,溃不成军。*原本以为时过境迁,梦里的人摇身一变,成了男友亲妹的未婚夫。从此抬头不见低头见。苏陌想,是他不要她,她怕什么?*顾子铭长这么大第一次被嫌弃是在苏陌继父那里。那个地质学教授端着眼镜一板一眼的对苏陌说,有钱有权还有色的二世祖,99%都是钻石王老五,花心大少,比皇帝还不靠谱。苏陌解释:皇帝佳丽三千好歹还有个花名册,见不到至少也知道皇帝在哪儿。现在世界那么大,诱惑那么多,谁知道二世祖歇在哪儿,小三小四小五一路排下去有几个?顾氏集团太子爷顾子铭怒从心头起。想做我的女人,没本事守就别来抢。后来他才知道,有些人从一开始就不需要守,不需要抢。*爱情和时间一样,是一场浩大的劫难。骄傲如顾子铭,固执如周文远,迟钝如苏陌,都无法躲过这场劫难来袭。那么就不要躲好了。*谨以此文,纪念遗失的过去。青春不朽,因我们那般执着过。小安新浪微博:雁心匪石,http://wkkk.net/u/5320547476/home?wvr=5&uut=fin&from=reg#!/5320547476/profile?rightmod=1&wvr=6&mod=personinfo。因为没用过微博,所以不知道是不是这个网址,囧。
  • 重生之大风水

    重生之大风水

    她,魏小沫不过是普通的打工族。一朝重生,风起云涌。生带素女血,拥通灵之术。后有得道先祖,享九宫飞星权。叱咤风云的背后,却有着魏氏血咒。魏者,半鬼也。那,又何妨。灵童阴女为她开道,河图洛书为她所用,且看她调教冷面师兄,踹翻巨子,驯服战争之王。
  • 大江东来

    大江东来

    大江流日夜,黑云牛马行,风尘三尺剑,万里未归人。一个落魄孤儿,以枯脉劫火之躯,解开多年之前鬼道内幕,劫尽天倾,剑挽狂澜,平复宗门之乱,决战昆吾之巅,剑道存千古,冷眼看轮回。
  • 情感名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情感名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作为人生的追求者,茫茫人海,关键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名家导师,关键在于找到鼓舞自己的名言警句,当然,最关键的是在这些金玉良言的指导下付诸切实的行动。
  • 旧梦瑾年

    旧梦瑾年

    漫漫修仙路,大道始无情。溺水三千,我偏要多取一瓢饮。
  • The French Revolution

    The French Revoluti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最强升级

    最强升级

    一名少年没有武魂没有天赋,不料打架竟然能升级,从此一飞冲天战神系统,战斗升级,杀敌升级,不修炼,不吃丹,不吸收灵气,最强升级非我莫属天元大陆,强者为尊弱者受欺,少年誓要超越一切强者!睥睨亿万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