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91700000002

第2章 奔马似的白色群山

在山前岷江峡口。听说前面山口发生一次雪崩,一辆卡车被埋葬,而且不知道车内有几个,几人中的某一个能否侥幸生还。

倒车镜中,马路像一条带子飘飘摇摇。镜面深处,林场转运站的瓦顶渐渐缩小,水波一样闪闪地堆叠到一起。那一道律动在背线上的亮光,不知是镜子本身,抑或是夜雨后那瓦楞上湿润的光泽。雨后的土路像涂了一层油黑的胶泥,十分光滑。坚硬的岩石路坎,坎上深绿浅绿的植被滑过镜面,柔润而无声。

倒车镜是长方形,中央部分凸起。这样,映入镜中的一切自然都不会再是原来的形状。镜子改变一切,镜子伟大。从镜子里看身外物象的人不消说是充满多么的骄傲与自信了。

雍宗刚撮口吹出一支流行歌曲的引子,就扬扬手,大声说:“不行,不行。”曲子的速度跟不上疾驰的卡车的速度,脚下的油门不觉就松了。车拐过一道拱桥,现在白沫翻腾的河水映入镜中,车厢板咔咔作响。他很高兴,满师后第一次单独出车,他决心一脚把油门轰到底,疯了似的空车跑上五百公里,一直驶入草原深处。这是跟那破老头一起开车时要磨蹭上两天的路程。今天不能不发发疯,因为解放了。到上次出差为止,那怕死的老头还不断要在弯道上伸过手来帮着打动方向盘,叫人心里一个劲地骂他,但还得恭恭敬敬叫他师傅,给他点燃一根又一根纸烟。

到那林场时,路从两排木板房中间穿过。也就是说,所谓林场就是一些排列在汽车道边的简陋的木头棚子。这些棚子墙上溅满了来往车辆激起的泥浆。车子突然停了。他检查一遍车子没有故障,刚才不过是不自觉地把脚从油门移向了刹车。立刻就有许多人从房子中出来。他并不回头,只从倒车镜中窥视。一扇扇木板房门在镜中洞开,一切都无声,木门中的柴烟和水蒸气猛地涌出。这时,响起急躁的人声,几张脸歪歪斜斜地探在镜中,好像几块发酵过的面团。

“师傅,搭个车,师傅。”

“下来吃了开水走。”

“师傅,我们不坐驾驶台,坐车厢就是,师傅。”

“好商量嘛,师傅,一回生二回熟,老师傅。”

听着一声长一声短的师傅,他玩味着镜中那些摞成一叠并被镜子凸面夸张了的男人们乞求的表情,脸上的表情极具高傲冷漠。雍宗摆手的时候,镜片更深处闪出一红一绿两个光点,他摆动的手就放下了。

“呸!”红衣女子的声音。

“这些都是男人。”绿衣女子的声音。

那些男人的脸部都滑向镜子边缘,一下就消失了。每每出现于梦中的面孔才是这个样子。幸而今天雍宗心情很好,才不至于相信这真是一种梦幻。他看看身旁的两个座位,想那一红一绿两种颜色总要在这驾驶室里燃烧起来……他敢百分之百地断定:这两个嘴硬的女子肯定刚从什么学校里出来,学校里出来的人都是这个样子。她们全然不知山里车轮的重要。多少漂亮女子还不都投进了驾驶员的怀中,好福气的做了守窝的老婆,其余的只不过都落得相好一阵子罢了。

他哼了一声,启动了卡车。倒车镜里仍是一味的深绿浅绿向后流淌。

强烈的日光使谷中雾气蒸腾。现在卡车顺着岷江的支流之一驶向深山。

这里植被丰茂而人烟稀少。春五月,蓬蓬松松的黑土解冻不久,草、树正在伸展最初的新叶,新叶的气味芬芳而辛涩。鹧鸪山口已经遥遥在望。夜晚下半山的雨使河水显得无比清澈又无比鲜亮。上半山,大概是海拔三千米以上的新积的白雪在阳光下晶莹夺目。日光强烈,雾很快就散尽了。拥积了许多沟壑和林木群落的宽阔山谷一时显得十分落寞。那几乎无所变化的路,跟谷中的河流一样,给人一种不知其何来,也不知其何止的感觉。

雍宗摁下录音机的按钮,美国歌曲《山鹰》的吉他声像一些零乱的雨滴。继而,一个男子低沉的嗓音响起,因动情而略显沙哑。而他心中那角空洞不但没有被填充,反而被歌声扩展得更深更广。

汽车终于驶上了盘山道。积雪在车轮下发出咕咕的声响,像有一群觅食的鸽子在叫唤。清冽的冷气和汽油味混合在一起,扑入鼻腔,他的兴致一下又提高了许多。

盘山道上有两个人踽踽而行。从下面向上仰望,他们上身短小而又臃肿,双腿又细又长。他们的身影横倒在路基下面的斜坡上,随着地面的起伏,伸长又缩短,缩短了又渐渐伸长。半小时后,他赶上他们,并放慢了车速,跟在那两个穿牛仔裤、羽绒服,背尼龙口袋的两个人身后。那两人十分吃力地踏雪前进,一步一滑的样子使他开心死了。车子和那两人并行,他们没有举手要求搭车。根据以往的经验,这些背负东西的人都会站在路中央强行搭车。但两人只懒懒地看了他一眼。现在,他又从倒车镜里看那两人住了脚,抓下头上的绒线帽,口中、头顶许多白烟缭绕起来。那两人的手在镜中抬起,变得很长很长。他们指点一列列绵延不止的白色群山。

他感到又一次无端地受到人们的蔑视。

卡车停下。他把着方向盘莫名其妙地怔忡一阵。那两人反而放下背包。

支起三角架,把照相机镜头对准春冬两季并存的山坡。群山逶迤往西南方向,天上一长溜鱼鳞状的云彩也取与山脉相同的走向,并绵延得比山脉更为深远。最后,是蓝空、白云与雪峰的色彩融汇到一起,化为迷蒙中透出淡紫的山岚,成为一种难以把握的东西。它已经不满于物质世界,而只是凝聚着人的万千意绪。在司机雍宗看来,这意绪就是一种弄得自己一片茫然的困惑。他趴在方向盘上,眯缝着双眼望着远方。那两人收拾好家伙又往前移动脚步了。他随手捞了把扳手跳下车,伏在车头上装出一副在鼓捣什么的样子。

脚踏积雪的咕吱声渐渐迫近。

“这车抛锚了。”

“山里司机也挺苦。”那人大喘一口气又说“也挺寂寞。”

“这些人素养太差,没这种感觉。”

“要站在他的角度,以你的标准不能衡量人家……”雍宗撅着屁股侧耳倾听,这时那人提高了嗓门,“司机,要帮忙吗?”

“谢谢你。”他本想骂一句去你妈的。

“也是,换个角度也太不容易……”

“思维模式。”

那人只说了这么四个字就又踏着积雪回来。雍宗不禁从鼻孔里哼了一声,落寞的脸上又浮起自负的神情。

“请问你到山口还远吗?”

“三十里。”

“有小路吗?”

他踏下车来,用雪白的棉纱擦去手上的油污。

“小路?”他拉长声问。

“常在山里跑,很辛苦是吧。”

“你们倒来可怜我了啊。”他把脏棉纱扔在干净的雪地上。

那两人对视一眼,笑笑,神情显得高深莫测:“我们想从小路上去,近便一点。”

两人又问他这条小道叫什么名字。他告诉了,一个家伙在本子上记了下来,又问什么时候有了这条小道,这条小道有关的传说故事你知道不知道,他都回答不上来。

“许多东西都湮灭殆尽了。”

“我只晓得有了公路就没人肯走那条小道了。”他气冲冲地扔下那句话,砰一声关上车门,发动了机器。他尽力不往镜中窥探。终于还是看见那两人向他挥手道别。他骂了一声:“笨蛋!”加大油门,一股强大的废气掀起一阵雪尘,把那两只手从镜中抹去了。

那条小路隐约在雪中,依他目测,通到山口也不过七八里路程。镜中映出他歪扭的面孔,不知是光学原理还是自己的愤怒使然。

现在,他已经跑了一百八十公里,还要在山中跑同样的路程才能进入草原。眼下是十一点四十分,也就是说,走走停停,无意中他已耽误了一个小时,按计划,这时,他应该越过这山到了山脚那有三家加油站和四家饭馆的小镇了。饭馆中一个姑娘和他师傅相好一阵就嫁给了本地一个农民。

那个人用她的钱酗酒,却又为以前的事情把她揍得很惨。那次,师傅把车开过镇口才停下,掏出五十块钱要他去交给银花。银花是那个女人的名字。

他把钱塞到银花手中时,那汉子背倚门框狞笑起来:“哈,哈哈!”

银花一松手,那几张纸币被风扬起,越过了屋顶。风在空旷的河流上空尖啸。银花几乎是毫无知觉地接受了男人的两记耳光。

雍宗咬牙切齿骂了一声“:杂种。”

“你骂我杂种。”

那汉子的拳头砰一声落在他脸上。他不敢还手。那汉子的面孔太狰狞了。

“你骂我是杂种?”

“杂种。”他吐出一口血水说。

他坐进驾驶台时,摸着青肿的半边脸腮,又骂了一声:“杂种。”

“你骂谁?”师傅停下车,问。

“你。”

“再骂一句。”

“杂种,狗杂种。”

师傅和他恶狠狠对视一阵。掀开车门,在水箱上忙活一阵,上车时把一张滚烫的毛巾扔在他手上说:“敷住伤处。”

车子穿过滚滚尘土。

雍宗把车速降到一挡,不断摁动喇叭,穿行在一大群一步一长跪的朝圣者中间。他们身上沾满泥水,那些老者的面孔更像一段段糟朽的木头。

使人难以理喻的是:他们的眼中却闪烁着如此坚定如此明亮的光芒。

那两人抄他所指引的小路已先他赶到山口,正和一个中年汉子坐在雪地上攀谈。雍宗打开车门,一只脚落在踏板上,探身车外缓缓向前行驶。

“上车吧!老乡们乡亲们,现在朝佛的人都坐汽车去拉萨!”

一个老太婆拉住了车:“魔鬼也不能诱惑我们,而你不是魔鬼。连魔鬼你都不是,小伙子。你走吧。我们去我们的东方海螺神山。”她脸上出现似笑非笑的难解神情,“我看你也是藏族人,那雪峰呈现过的金色海螺也属于你,属于你。”

“东方海螺神山?那你们往日落方向走?”

“你是白痴,孩子,你有你的东方,我们有我们的东方。你怎么知道这样就不能到达东方。”

他答不上话,启动了车再往前走。不几步又停了下来。紧紧注视一个姑娘那双又黑又亮的眼睛,直到她尖叫起来:“滚开,别像条饿狗。”她把手掌合在胸前,“求求你赶紧走开,不然我会诅咒你滚下山谷。”倒是她被自己吐出的恶毒惊呆了。

雍宗却嘻嘻地笑了。

他说“:喜欢我吗?”

姑娘赶紧合拢双目,长跪下地。

长长跪拜的人们从他身边一一超前而去。每人脸上的神情却凝固了,恍若泥塑石刻。一时间,使他觉得世界显得奥义繁杂,难分难解。积雪反射的阳光异常强烈。男人们大多都戴着墨镜。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进驻部队带布罩的绿色风镜,到最新潮的港式太阳镜和变色镜,仿佛是一次墨镜历史回顾展览。女人们没有眼镜,脸腮上挂满被强光刺激后不尽的泪水。

积雪融化后露出下面脏污的陈年积雪,融雪水混浊无比。

汽车发动不起来了。

鼓捣许久,车子仍然发动不起来。刺鼻的汽油味弥漫开去。经过车旁的人们,有的用皮袍袖掩住口鼻,有的却贪婪地呼吸这奇异的芬芳。

朝拜队伍中的那中年汉子和刚才那两人一齐向他走来。

“你说那山崖上真的出现过海螺的形状?”

“还有声音。”

“老辈人这样说。”

“你见过吗?”

“我第一次去,这不还在半道上。”

“你去拉萨吗?”

“太大的愿可不敢随便许下。”这汉子拍拍雍宗的肩膀,“看看你的火花塞吧。”

果然,火花塞被汽油闷住了。这都是他时时停车,发动机转速太低燃烧不好的缘故。他用棉纱把多余的油吸干,车子果然就发动了。

“汽油标号太低,高山上不要有事无事老停车熄火,伙计。”那汉子说。

他规规矩矩地答应了,随口说道:“你们搭我的车吧,不然今天你们到,不了山下。

“山上山下都有天有地。”

那汉子又转身对那两人说:“我以前在部队开了六年汽车。我们河北人连长凶得很。后来我翻车死人,在军事法庭上判了刑。”他吃力地吭哧笑。

“那你还信佛?”

“一部落人都信,我能不信?我们到那山下还有二十三天,刚赶上六月六的庙会。那里就可以喝酒,女人们也可以打扮漂亮了。”

汉子把墨镜从额头上拉下来,返身加入了朝圣者的行列。

剩下三人站在空荡荡的路上吸烟。

“盲从。”一人扔掉烟蒂说。

“不那么简单。”

“你总那么冷静。”

“以往我的诗作中就太少这种冷静了。你看这莽莽群山的缄默。”

雍宗真诚地说:“请上车我们一起走吧。”

“谢谢,我们不能坐车。”

“晕车?”

“不,我们徒步旅行考察。考察民情风俗,研究文化。”

“我不懂。”

“我们是作家。”

“我们想当作家。”

“哦……”两人同时和他握手。

再见。再见。

再见。

卡车又往前行驶了。并越过了那些朝圣者,那些人在镜中变成细细的一长串黑点。一抹阳光闪烁一阵,那些人就从镜底消失了。

他感到心中茫然若失。

前面一列列无尽头的白色群峰,像一群群昂首奋蹄的奔马,扑面而来。

又从倒车镜中飞速地向后堆叠,堆叠,又复消失。

他的内心也如这镜子一样,许多感触交融其中,又落入一个无底的空洞。那些白色群山成为活的奔马,奔涌而来,奔涌而来。他加大油门迎向那些奔马,结果触发了一次小小的雪崩。他的感觉是那些奔马的铁蹄发出金属特有的声响,它们白色的鬃毛遮住了他的眼睑。

年年五月,在峡口都可以听到山里传来雪崩和车祸的消息。这次的消息是说一个年轻司机搭乘了两位女客,一位还是城里的暗娼,路上过于张狂,致使卡车撞上雪墙,因而触发了那次雪崩。也有人说,驾驶室里闷死的只有司机而没有什么女人。因为驾驶员是一个拼命捞钱的六十岁的老头。

传说中只有一点一致:卡车上原装的收录机能自动翻带,所以,三天后人们还听到雪地里传出歌曲的声音。那盘磁带也很特殊,两面十四支歌,每支都是美国歌名叫《山鹰》,只是演唱者不同而已。

同类推荐
  • 世纪回声

    世纪回声

    《世纪回声》内容简介:中国巨轮,乘风破浪,高歌猛进,短短六十载,已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成为人类文明史的一个伟大奇迹。中国文学,风起云涌,蒸蒸日上,流派异彩纷呈,名家力作迭出,同样令世人瞩目。为庆祝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我社启动“共和国作家文库”大型文学工程,力图囊括当代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重要作家的代表作品,以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文学价值观上的人民立场,展示东方文明古国的和平崛起、历史进程、社会变迁与现实图画,表现中华民族的艰辛求索、勇敢实践、创新思想及生存智慧。
  • 从未名湖到清华园:在北大与清华听讲座

    从未名湖到清华园:在北大与清华听讲座

    追随先哲大师的足迹 聆听智慧流淌的声音。比尔·盖茨、大江健三郎、俞敏洪、林语堂等商界奇才、文学大师与你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大学者,非大楼也,大师之谓也。
  • 三峡交响曲

    三峡交响曲

    这是一首表现三峡工程建设的长诗。诗人将长诗置于广阔而深远的历史背景上,经过精心选择,择取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事件、人物、场景和画面,歌吟了三峡工程的宏伟与壮丽,描绘了三峡工程建设者的英雄群像, 现出他们朴实的品质和献身精神,使长诗涵蕴工程可歌可泣的场景、人物和故事,从而使长诗具有了深远的历史感和浑厚的文化意蕴。
  • 往事与怀念

    往事与怀念

    这本回忆文集从作者的童年经历写到青年求学,从作者一生的学术追求写到命运的多次坎坷。书中的那些往事,特别是关于翻译《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回忆,体现了共和国老一代知识分子在残酷历史年代里的命运沉浮。回溯的视角更增添了理性的视野。作者那种历经坎坷,却对理想矢志追求的情怀令人感慨而感动。
  • 哲理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哲理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热门推荐
  • 我和猫咪有个约会

    我和猫咪有个约会

    阴差阳错之下救了一只猫,可谁又能想到,这只猫居然就是自己朝思暮想的男神?男神=猫?这可怎么办?还是坚决做只铲屎官的好,不然会被挠啊啊啊
  • 我的第一本健康书:四季养生

    我的第一本健康书:四季养生

    是以“一年365天,健康每一天”的观点为出发点,着眼于四季寒暑变化及24节气的气候特征对生命健康的影响,告诉人们在保健养生时应注意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不同的节气里,从饮食、起居、防病、精神、运动等方面对自己的健康进行全方位的呵护。
  • 蕉叶帕

    蕉叶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甜妻V5:神秘老公有点酷

    甜妻V5:神秘老公有点酷

    咵嚓,唐依依中奖了!头牌君说“消费了我,就要对我负责。”霸道总裁说“第一次给了你,你看着办。”噢,买噶得!唐依依气的鼻子都歪了,到底是我人格分裂,还是你精神不正常!
  • 中国佛教近代转型的社会之维:民国上海居士佛教组织与慈善研究

    中国佛教近代转型的社会之维:民国上海居士佛教组织与慈善研究

    居士佛教是近代中国佛教复兴的发起者与主力军。民国时期,居士佛教摆脱了依赖寺院与僧人主导的传统模式,建立了独立于僧团之外的自身组织形态,开始独立进行讲经说法、皈戒修持、研究传播,以及广泛地开展各种有别于传统的社会慈善事业。本书借助民国时期的佛教书刊、报纸、书信以及相关档案、史志、传记等文献资料,运用佛教史、社会史与城市史相结合的方法,对民国上海居士佛教组织与慈善事业进行了实证研究,考察了近代居士佛教转型的社会化之维及地域性特征,指出了近代佛学义理的发展与佛教实践转变之间的交互影响,揭示了佛教在社会转型期的自身变革。
  • 风轻轻吹过

    风轻轻吹过

    人是很善忘的,记忆就像是缕缕的青烟,而时间就像是和煦的微风,风轻轻地吹过,不经意间就把我们的记忆给吹散了。现在即使干柴烈火烧得熊熊炀炀红光满天,记忆也只不过是冒出来的缕缕青烟,火灭了,烟丝苟延残喘继续着,渐渐地,到最后连烟丝也消失不见了。
  • 可不可以不结婚

    可不可以不结婚

    讲述了大龄青年在家里逼着相亲、催婚的情况下,坚持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在坎坷的恋爱道路上坚定不移,最终修成正果的都市爱情故事。
  • 魔法学院与黑暗复活

    魔法学院与黑暗复活

    《玛雅咒语系列:魔法学院与黑暗复活》是一部有关勇气与成长的幻想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四个魔法学校的学生阿修、安可可、祖国杰和希娜华。他们在学习魔法之际,遭遇黑暗势力牛博士的突袭。至此,他们展开了殊死搏斗。最后,正义与邪恶究竟如何分出胜负?
  • 毁灭重生传

    毁灭重生传

    盘古一斧开混沌,清气上升为苍天,浊气下降为大地,身体崩解化万物,数亿万年来由苍穹主宰一切,试问三届六道里有谁敢违其之意。某年、某月、某日、某时,游离在天地间最后的一丝混元之气,得天之巧进入混沌太古隧道,几经岁月轮转,修的自我意识,之后又得神之助……某个世纪一个神情冷傲的少年仰视苍穹道:“世间万物何处来?归根结底天地生,万物归根也归本,延续毁灭与重生。苍穹你虽可主宰三届六道但你不能约束于我,苍穹三届六道没人敢违你之意,可我却敢斗你一斗。”此言既出,三届动荡六道不安……
  • 异界之御灵师

    异界之御灵师

    对顾明析而言,灵的世界无疑是给她无聊的人生开启了一片新的天地,植灵系、兽灵系、虫灵系、自然系、神秘系各种奇特的灵......而随着顾明析走出洛林镇带来的不仅是丰富多彩的世界,还有她的身世之谜。生来便是天灵之体,原本应是天之娇女,却在觉醒时被注入魔石,还被扔下万魔窟,顾明析从万魔窟爬出的那一刻也代表着魔终究生于天道之下,重见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