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94200000004

第4章 做一等忠臣,成一番大事(4)

当时,人们普遍认为曾国藩是主张严禁的。涂太守也认为他的做法会得到曾国藩的赞许。谁知曾国藩听后不置可否地一笑,然后不急不慢地对涂廉访说:“听说秦淮河灯船刚刚出现,数量并不如以前。我多年前经过此处时,只见千万只画舫来往如梭,笙歌之声彻夜不绝,人潮如涌,热闹非凡啊,也是太平年代的一大盛事啊!”涂廉访听后大失所望,只得怏怏而回。

几天后,曾国藩约了幕府中的僚属乘船共同游览了“十里秦淮”,并命江宁、上元的县令设宴款待太守涂廉访。席间,曾国藩饶有风趣地对大家说:“三十年前,我是心想游冶而不敢游冶;三十年后,我是心不想游冶而不禁别人游冶。”

片刻,曾国藩又说:“叛乱初平,国家处在太平之时,游船画舫不应该再禁了。我身为两江总督,处理事情绝不能仅凭自己的好恶,务要为金陵百姓恢复一个游乐场所,重建一个人文荟萃的江南名城。”

曾国藩对待秦淮灯舫的态度,对大家有很大的启发,对涂廉访也是一个极大的教育。

后来,涂廉访不仅撤除了禁令,还积极修复鸡鸣寺、莫愁湖、胜棋楼、扫叶楼等名胜古迹,使六朝古都名副其实,使龙盘虎踞的石头城重放光彩。

曾国藩不禁秦淮灯舫的消息传开后,大大促进了当地的经济繁荣。一时间,商贾云集,战乱破坏严重的地区又出现了白舫红帘,日益繁华起来。外地的富有人家闻讯,不少人家也都渐渐聚居于此,整个金陵出现了一派丰乐昌盛的气象。

曾国藩虽是一封建官吏,但是有着较先进的思想,能够从大局看问题,这是较难得的。在晚清官场日益颓败的情况下,还是涌现出了很多思想较为先进、开明的封建官吏,如曾国藩能够把积极乐观的心态注入日渐腐败的晚清官场,不以自己的好恶为标准,真正强调的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8.居官不败的三大铁律

封建官场是名利场,也是生死场,在官场上步步高升的屡见不鲜,身败名裂的也大有人在。曾国藩是满清政府的汉官,在满清贵族为主体的晚清官场上步步高升,他居官的秘诀的确值得后人研究。

凡是做官的人,尤其身居高位的人,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好的结局。但不少时候往往事与愿违。曾国藩以自己居官几十年的体验,认为主要在于领会居官之道。他有三大铁律用以防止居官之败。

曾国藩说,身居高位有三大铁律,一是不参与,就是自己置身事外;二是谨慎,身居高位能够始终保持独善其身的人太少了;三是不胜任,古人认为不胜任就像以腐朽的缰绳驾驭着烈马,万分危险,随时都会坠落到深渊里。《周易·鼎》上说:“如果鼎足折断,鼎中的食物便倾倒出来,比喻的就是不胜其任,这种情形是非常可怕的。”

曾国藩说:官位越高,失败的可能性越大,惨败的结局就越多。确实是高处不胜寒!所以,居官每高升一次,就要以十倍于以前的谨慎小心来处理各种事务。如果借用劣马驾车,并且绳索已经腐朽,那么随时都有翻车的危险。做官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曾国藩联系实际阐发说:国君把生杀予夺的权力授给督抚将帅,就如同东家把银钱货物授给店中众位伙计。作为督抚总督,如果保举太滥,那是对国君的名器不甚爱惜,如同伙计低价出售货物,是不爱惜东家的货财。曾国藩说:“偷人家钱财,还说成是盗,何况是借国君之名器获取私利呢?”曾国藩认为利用职权谋取私利,是注定要自食恶果的。如果一时一事想贪,那么时时事事都可能想到贪。

曾国藩虽身居高位,但为了得善终,依然小心谨慎,时时不敢忘却为官不败的三大铁律,这也许就是曾国藩成为内圣外王的原因吧。

9.戒除官场的三种恶习

恶习,顾名思义就是坏习惯。一旦沾染恶习,身受其害且难以悔改。官场的恶习害人不浅,有所好必有所投,一旦有人投其所好,恶习就会极度膨胀,妨害仕途的发展。

人都有一个通病,就是喜欢听颂扬的话,而厌恶听到自己的过错。尤其是当了大官,前呼后拥,就更忘乎所以了。即使是英明的君主,也难免世俗的习气。曾国藩洞悉人情世故,对此认识深刻,对乾隆时的大臣孙嘉淦尤其钦服,对孙的《三习一弊疏》十分推崇,经常督促自己和九弟曾国荃以此为戒。

在清代的谏臣中,乾隆朝的御史孙嘉淦以直言敢谏著称。雍正即位以后,为了防止大权旁落,不惜大肆迫害屠杀诸兄弟,大小臣工也惧于他的威势,不敢直言进谏,但孙嘉淦却上疏要雍正皇帝“亲骨肉”,令雍正佩服他的胆量。

乾隆即位时,孙嘉淦已经凭借直谏的名声震动朝野,当时只要朝廷出台一项好的主张或政策,朝野就有人会问:“这是孙公的建议吗?”乾隆即位后,对孙嘉淦的直谏精神十分欣赏,将其升为左都御使。孙嘉淦也明白,这位新皇帝和康熙、雍正皇帝并不一样,前两位皇帝都是经过个人的艰巨努力才掌握朝政大权的,并经历了不少的政治艰难险阻,深知为君不易的道理,而乾隆皇帝自幼生于深宫之中,生活舒适安逸,帝位来得顺理成章,再加上时逢太平盛世,耳边是奉承之语,本人又聪明博学,大权独揽,极易滋长各种享乐和骄傲情绪,而这对大清帝国的前途是极为不利的。怀着这种庄严的责任感,1736年,孙嘉淦上了一道著名的奏疏,即《三习一弊疏》,这堪称是清代大学士关于皇帝的道德修养方面最著名的奏疏了。在奏疏中,孙嘉淦说:

今夫治乱之循环,如阴阳之运行。坤阴极盛而阳生,乾阳极盛而阴始。事当极盛之际,必有阴伏之机。其机藏于至微,人不能觉。而及其既著,遂积重而不可返。此其间有三习焉,不可不慎戒也。主德清则臣心服而颂,仁政多则民身受而感。出一言而盈廷称圣,发一令而四海讴歌。在臣民原非献谀,然而人君之耳,则熟于此矣。耳与誉化,匪誉则逆,故始而匡拂者拒,继而木讷者厌,久而颂扬之不工者亦绌矣。是谓耳习于所闻,则鼓谀而恶直。上愈智则下愈愚,上愈能则下愈畏。趋跄谄胁,顾盼而皆然。免冠叩首,应声而即是。在臣工以为尽礼,然而人君之目,则熟于此矣。目与媚化,匪媚则触。故始而倨野者斥,继而严惮者疏,久而便辟之不巧者亦忤矣。是谓目习于所见,则喜柔而恶刚。敬求天下之士,见之多而以为无奇也,则高己而卑人。慎办天下之务,阅之久而以为无难也,则雄才而易事。质之人而不闻其所短,返之己而不见其所过。于是乎意之所欲,信以为不逾,令之所发,概期于必行矣。是谓心习于所是,则喜从而恶违。三习既成,乃生一弊。何谓一弊?喜小人而厌君子是也。

这段话翻译过来的大意是:国家治乱的循环,正如阴阳的运行,坤阴极盛的时候阳就开始产生,乾阳极盛的时候阴就会逐渐出现,当国家处于极盛的时候,必定有阴可以潜伏的地方,阴的潜伏是非常微妙的,人无法觉察,而当它显著的时候,就积重难返、悔之晚矣。

因此,有三种习气不可不予以谨慎和小心:

第一种习气,人君喜欢听颂扬的话。对于道德高尚的皇帝,臣僚会心服口服,不免加以颂扬;国家的仁政多了,百姓受到恩惠就会感激,于是皇上的一言一行都会得到满朝文武和四海百姓的称赞和讴歌,尽管臣民不是有意奉承迎合,但人君会逐渐习以为常,如果一旦习惯听赞扬之声,就会对实事求是的言辞感到反感,对进谏之言予以拒绝,对不说颂扬话的人十分厌烦,久而久之,对不擅长颂扬的人也就不满意了。这就是说人君习惯于听赞扬的话,渐渐变得喜欢阿谀的小人而厌恶正直的君子。

第二种习气,人君喜欢一呼百应,喜欢柔顺的人而厌恶刚直的人。皇上愈聪明,臣下就显得愈愚蠢;皇上愈能干,臣下就变得愈畏惧,满朝的臣僚争相献媚,人人歌功颂德,在臣工看来这是对皇上应尽的礼节,而人君却习惯于这一呼百应的场景。习惯于臣僚的媚态的皇帝会对不献媚的人产生反感,由开始排斥傲慢的人到开始排斥对自己畏惧不够的人,时间长了,会把阿谀奉承不够的人看成对自己不恭的人,这就是所说的“喜柔而恶刚”。

第三种习气,自以为是,喜欢顺从而厌烦拂逆。人君访求天下的贤才,见的贤才多了也就以为平常,于是自视很高,而将人才看得很低;人君经常处理天下的事务,时间长了也就以为自己雄才大略,凡事都认为不难区处,和别人交谈,听不到不同的意见,也发现不了存在的问题,于是认为自己是正确无误的,这就是说人君逐渐习惯自以为是。这三种习惯形成之后,就会产生一种弊端——喜小人而恶君子。

早在曾国藩在京师学习时,常常临摹孙嘉淦的《三习一弊疏》。尽管孙嘉淦的奏疏有数千言,曾国藩能够一字不漏地背诵下来。同治初年,曾国藩统领东南四省的大权,他的湘军将领们也一个个飞黄腾达、身居高位。这时,他要求部下也诵习孙嘉淦的《三习一弊疏》,并引以为戒,驱除自身的三种不良的习气。他专门为在前线打仗的九弟曾国荃抄录这一谏言,并说:官员实属不易,一方面,经过自己多年的不懈努力,才从下层走上升发之途,多年的志向似乎可以得到舒展,这固然是好事,但也潜伏着危机。但人臣一至中位,就开始自以为是,认为限制自己、约束自己的东西减少了,而开始限制别人、约束别人。这是最危险的。

同类推荐
  • 穆里尼奥传

    穆里尼奥传

    在2003/04赛季欧洲冠军联赛开赛之初,有人问穆里尼奥,他的波尔图队能否一路高奏凯歌,最终获得这项欧洲俱乐部的最高荣誉。从表面上看,这个问题似乎问得很合理:就在四个月前,波尔图捧起了欧洲联盟杯,成为葡萄牙历史上第六支在一个赛季里同时赢得国内联赛冠军和欧战锦标的球队。然而,尽管有如此光荣的执教战绩,尽管这个葡萄牙人有着天生的自信,他还是认为举起“大耳朵杯”不过是在痴人说梦。在穆里尼奥看来,冠军杯的终极荣耀应该属于皇家马德里、尤文图斯和曼联这样的欧洲足球巨人。据他说,当时很多人和他的看法一样--波尔图这样的“鱼腩部队”在欧冠赛场上仅仅是陪太子读书,挣一些俱乐部需要的电视转播费而已。
  • 李自成第二卷:商洛壮歌

    李自成第二卷:商洛壮歌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 沧海(下)

    沧海(下)

    这是著名画家刘海粟唯一的研究生简繁为刘海粟写的传记。该书不为尊者讳,不为长者讳,真实记录了简繁在刘海粟身边生活时候的所见所闻,记录了刘海粟的生平、艺术观点和性格特征。可以说,该书是用一种“说真话”的方式、将作者眼中的“真实”对读者和盘托出。该书曾出版过三卷本,也引起了一些争议,之后,作者做了删改修订,出版了两卷本。
  • 千古风流话周瑜

    千古风流话周瑜

    周瑜,字公瑾,东汉末年名将,有姿貌、精音律,少与孙策交好,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建安十三年(208年),周瑜率东吴军与刘备军联合,在赤壁击败曹操,自此三分天下。究竟孰是孰非,君子小人,就从这里开始!
  • 运筹帷幄的谋略家(3)(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运筹帷幄的谋略家(3)(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运筹帷幄的谋略家(3)》本书分为所罗门、管仲、范蠡等部分。
热门推荐
  • 无尽复制

    无尽复制

    无敌虚仙,惨死混沌河中,灵魂转身,偶获青铜仙鼎,复制万物,丹药,仙器,特殊血脉,远古神诀,统统复制,归我所有!你有的手段,我全部都有,你没有的手段,我也一种不缺!亿万手段,加诸我身!踩天才,收美女,血站八方唯我独尊!养气,脉轮,内丹,阴阳,空冥,灵虚,九变,圣体,虚仙,九大境界,步步登天,举手投足,镇压诸神上仙!
  • 流年仙缘

    流年仙缘

    那一世流年,那一段仙缘。那一念枯寂,那一剑断天。
  • 你好,请将我遗忘

    你好,请将我遗忘

    我想我是喜欢你的,很喜欢很喜欢,但是我不知道怎么开口,也不知道怎么和你说清楚。——我呀,我更喜欢自己。所以,拜托你,把我忘记,再也不要想起。
  • 继承者到来,校花校草的终极对抗

    继承者到来,校花校草的终极对抗

    她们是首富的女儿,出去”逛个街“车就被人撞了,别以为你们长的帅就可以被原谅!准备报警的时候,帅哥们居然跑了。上帝仁慈的让她们再次相遇,是报仇,还是被报仇,就......
  • 老君变化无极经

    老君变化无极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卿本红妆:凤城飞将

    卿本红妆:凤城飞将

    北方边境,狼烟四起,屠城之祸,迫在眉睫……金戈铁马、纵横天下,指挥百万大军笑傲沙场——如果,没有人知道她的身份,凤城飞帅是不是可以这样辉煌自在一辈子?可是,厚厚的盔甲遮挡不住绝世的风华和璀璨的容颜,她的归宿是青梅竹马的宰相之子还是半途结识的神秘教主?或者是窥测一旁的野心帝王?
  • 替天行道

    替天行道

    爷爷生前行为不端,害死了不少孤女寡妇,死的那天引来天雷劈尸……
  • 玄精碧匣灵宝聚玄经

    玄精碧匣灵宝聚玄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梦笔生花集

    梦笔生花集

    全书收录散文随笔百余篇,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心灵咏叹调、风景调色板、人间情景剧、芸芸众生相。作者“用一双冷静的眼、一颗真诚的心和一支独特的笔”观察生活、体验人生、描摹世相百态,他在书中分享了自己几十年的人生经历和生命感悟。书中还配有精美手绘漫画近百幅。
  • 高窗听雪

    高窗听雪

    《高窗听雪》是1998年7月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文集,作者是刘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