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09500000006

第6章 天火(6)

四周的一切,都是那么不安。树林里的鸟不时惊飞起来,毫无目的在天空盘旋一阵,又落回到巢里。一些动物不安地在林子里跑出来,在暗红的月光里呆头呆脑的看上一阵,又窜回到林子里。连平常称雄于山林、总是大摇大摆的动物,都像乱了方寸。狼在月明之夜,总是久久蹲立在山梁上,对着空旷的群山歌唱般嗥叫。但今天晚上,狼却像饿慌了的狗一样,掀动着鼻翼,摇晃着尾巴,在空旷的大路上奔走。熊也很郁闷,不断用厚实的手掌拍打着胸腔。

溪流也发出了很大的声音,因为大火使温度升高,雪山上的融雪水下来,使溪水陡涨。大火越烧越大,一点也看不出来,那些去扑火的人做了点什么。火烧到这样一种程度,恐怕人也很难做出什么了。大火,又爬上了一道新的山梁。

格桑旺堆就在这时发下誓愿:只要能保住机村,自己就是献出生命也在所不辞。发完这个愿,他的心就安定下来了。他还对自己笑了笑,说:“谁让你是机村最大的干部呢?”

他已经忘记,因为老是跟不上形势,他这个大队长的地位,正受着年轻人的巨大挑战。再说,他要是死了,他们也就用不着跟一个死人挑战了。

他还是放心不下多吉。回到村子,他敲开了江村贡布喇嘛家的门。

他儿子恩波起来开的门,格桑旺堆只是简短地说:“请喇嘛下来说话。”

江村贡布下来了,格桑旺堆开门见山:“我要请你去干一件事。”

“请讲。”

“多吉回来了。”

江村贡布眼睛亮了一下,没有说话。

“他是逃跑回来的,公安正在到处抓他。他恐怕受伤了,我要你去看看他。”

江村贡布说:“喇嘛看病是封建迷信,我不敢。”

格桑旺堆说:“你是怨恨我带人斗争了你。”

江村贡布眼睛又亮了一亮,还是没有说话。

“那你就怨恨我吧。但多吉一个人藏在山里,我放心不下,我不敢叫赤脚医生去,我信不过这些年轻人,只好来求你了。”然后,他自己笑了起来,“你看,我斗你因为我是机村的大队长,求你也是因为我是机村的大队长。”

江村贡布转身消失在黑暗的门洞里,格桑旺堆等了一会儿,这位还俗的前喇嘛又下来了。他加了一件衣服,还戴了一顶三耳帽,肩上还多了一副小小的褡裢。

两人默默地走到村口,江村贡布停下脚步,说:“该告诉我病人在哪里了吧?”

格桑旺堆说:“答应我你什么人都不告诉,连你家里的人。”

江村贡布点点头。

格桑旺堆把自己备下的东西也拿出来,交给江村贡布,告诉了他地方,并说:“去吧,要是有人发现,你就把责任推到我的头上,正好泄泄你心里对我的邪火。”

江村贡布郑重地说:“你肯让我做这样的事,我已经不恨你了。”说完,转过身就上路,他的身影很快就消失在夜色中了。

这天晚上,格桑旺堆睡得很沉。

快天亮的时候,他做了一个梦。在这个梦中,他有两个角色。开初,他是猎人,端着猎枪,披着防水的粗牛毛毯,蹲在一个山口上,他在等待那头熊的出现。他已经有好几次梦到这头熊了。因为,这是他猎人生涯中,惟一一头从他枪口下逃生的熊,而且,这头熊已经连续三次从他的枪口下逃脱了。现在,他在梦中,蹲伏在树下,绑腿扎得紧绷绷的,使他更觉得这双腿随时可以帮他在需要时一跃而起。接着,那头熊出现了,这次,它不躲不闪径直走到他跟前,像人一样站起来,郁闷而烦躁地拍着胸膛说:“伙计,大火把空气烧焦了,我喘不过气来,你就给我一枪吧。”

格桑旺堆说:“那我不是便宜了你吗?我想看着你被大火追得满山跑。”

大熊就说:“那就火劫过后再见吧。”

格桑旺堆来不及回答,就在梦中变成了另外的一个角色。准确地说,是在梦中变回了他大队长的身份。梦中的大队长焦急万分,因为他看到村里那帮无法无天的年轻人身陷在火海当中了。索波、央金,还有好些村子里的年轻人,他们脸上狂热的表情被绝望和惊恐代替了。他们的周围,是一些高大的树木,火焰扑过来,那些树从下往上,轰然一声,就燃成了一支支烛天的火炬。焦急万分的他要扑过去救他们。但是,一棵满含松脂的树像一枚炸弹一样砰然一声,炸开了。一团火球迎面滚来,把他抛到了天上。

他大叫一声,醒了过来。先是听到床垫下的干草絮语一般簌簌作响,然后感到额头上的冷汗正涔涔而下。他睁开眼睛,看到射进窗户里的阳光像是一面巨大的红色旗帜在风中抖动!

一夜之间,大火就越过了大河,从东岸烧到了西岸!

大河从百多公里外的草原上奔流下来,本是东西流向的。到了机村附近,被大山逼着转出了一个巨大的弯。河水先北上一段,再折而向南,又变回东西流向。

大火,就起在这个巨大的弯弓似的转折上。

河的南岸就是那个半岛,半岛顶端森林茂密。半岛的后半部靠近县城。县城周遭的群山经过森林工业局一万多人十多年不休不止的砍伐,只剩下大片裸露的岩石和泥石流在巨大的山体上犁出的宽大沟槽了。所以,大火起来的时候,忙于史无前例的伟大斗争的人们并没有十分在意。反正有弯曲的大河划出了疆界,那大火也烧不到哪儿去。烧过的树林,将来砍伐,连清理场地的工夫都可以省去了。但是,森林毕竟是国家财产,谁又能不做做抢救的样子?

这个时代,把人组织成整齐队伍的效率总是很高。很快,一队队整齐的队伍就唱着歌,或者乘车,或者步行,奔失火的地点去了。而且,这些队伍还不断高呼着口号,但没有一句口号是有关保护森林的,那样就没有政治高度了。

他们提出的口号是:

“扞卫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扞卫无产阶级司令部!”

但这上万人的救火大军并没有开进森林,而是一卡车一卡车拉到森林没有失火的大河这一边,沿着公路一线展开,眺望对岸的大火,并且开会。

这场山火起因不明,一个干旱的春天,任何一点闪失都可以使山林燃烧起来。

但所有的会议都预先定下调子:阶级敌人破坏!人为放火!

所有会议都只有一个目的,把这个暗藏的阶级敌人揪出来。据说,有三个人因为具有重大嫌疑被抓起来,押回县里,投进了监牢。一个,混在红卫兵队伍里,却没有一个人认识他,他自己声称是从省城大学里来的造反派,来这里是为了传授造反经验,但没有人相信他,而被断定是空投下来的台湾特务。那些年头,确实有降落伞,或者大气球不时从天上落下,但是,除了一些传单、收音机,甚至糖果随之落下,从来没有见过有人跟着掉下来。这些东西,也确实是从台湾升上天空,一路顺风飞行,飞到这里,风遇到高大的雪山,无力翻越,降下山谷,这些东西也就跟着降落下来了。

还有一个,好多人都知道是个疯子。这个养路工人,老婆跟一个卡车司机私奔,他的脑子就出问题了。他是一个打过仗的转业军人。时时都有想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的想法。一部卡车翻了,他会声称,是他推到河里去的。一段泥石流下来,掩没了公路,他会声称,是他把山最后一点可以支撑这些累累泥石的筋脉挖断,才导致这样的结果。公路一阻断,卡车堵到好几公里长,他会对着这长蛇阵呵呵大笑。会还没开,看到上千人聚集在平常没有几个人的道班前,帐篷把所有空地都占满了,他又乐得哈哈大笑,宣称是自己放了这把火。全道班的人都来证明他是一个疯子,但没有用,疯子还是被一绳子绑了,让几个戴红袖章的人押走了。

更没有人想到,公社林业派出所的老魏也在这三名纵火嫌疑犯之列。这个指控是他手下造反的警察提出来的。他的纵火嫌疑是推论出来的。他数次对机村的纵火犯多吉的罪行进行包庇与开脱,这是前科。而近因是他对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有严重抵触情绪,对运动中失去了所长职务心怀不满。

起初,老魏坚决不承认这个指控。但是,当他要被带走时,他提出如果让他留在火场,他就承认这个罪名。他说:“我懂得这些山林的脾气,又常跟当地老百姓打交道,也许能对你们有什么用处,来减轻我的罪过。”

这样,他才在火场留了下来。

这时,大火距离他们只有两三座小小的山头了。灼热的气流一股股迸射过来,所到之处,人掩面而走,阔叶树上刚刚冒出的一点新芽立即就萎缩成一个乌焦的小黑点,参天的老松树干上凝结的松脂融化。看到这情景,留下来的老魏提出建议:“看见了吧,对面坡上,那些老松要赶紧派人砍掉!”

“故弄玄虚,山里这么多树,为什么只砍那些松树?”

老魏指指身边这些冒油的松树:“就为这个。”他要来一把斧子,对准一个突起的树瘤,狠狠地砍了下去。融化的松脂立即涌了出来。老魏说:“这样的松脂包就是一个炸弹。”

但没有人听他的。

他又提出了下一个建议:“请你们把那个多吉找出来。”

“那个反革命畏罪自杀了!”

“我想他没有死,只要给他平反,宣布无罪他就会从山林里走出来!”

“让他出来干什么?”

“虽然我们有这么多人,只有他最知道山风的方向。”

“山风的方向?”

“就像毛主席指引运动的方向,火的方向是由山风指引的。”为了这句话,老魏挨了造反派两个重重的耳光。

河对岸的大火轰轰烈烈。河这边紧锣密鼓地准备召开一个誓师大会。河边排开了百来个新扎的木筏,只等誓师大会一完,人们就要乘着木筏冲过河去,迎战大火。山坡上很快挖出了一个巨大的土台,土台前面竖起的柱子不为支撑什么,而是为了张贴大红标语。标语一左一右,十六个大字:“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

土台旁边,几辆并排的卡车顶上,高音喇叭播放着激昂的歌曲。这时,大火越过最后几个小山头,扑向了河岸边的山坡。大火从小山背后起来之前,曾经小小地沉寂了一下,浪头一般的耸动翻卷的火焰沉入到山谷里看不见了,空气被火焰抽动的声音也好像消失了,灼人的热度也降低了一些。但这种寂静只维持了很短一段时间,然后,轰然一声,火焰陡然从小山背后升了上来,高音喇叭里的歌声消失了,应和着火焰抽动的节奏发出刺耳的啦声。火焰升上去,升上去,升上去,一直升到火焰的根子就快要离开树梢了。火焰要是再这样继续上升,那就飘在天上成为霞光,慢慢消散了。人们都屏息静气,看着烈焰升腾上升,那毁灭的力量里包含的宏大美感很容易跟这个动乱时代人们狂躁的内心取得共振。人们禁不住为那狂欢一般的升腾发出了欢呼!

上升的火焰把低地上的空气都抽空了,缺氧的轻度窒息反而增加了肉体的快感。人们先是伸长脖子,然后踮起脚尖,也要一起往上,往上,在一种如痴如醉的氛围中,脸上的表情如梦如幻。

但是,正像这个时代的许多场景一样,这种欢腾不能永远都是轻盈的飞升。火焰自身所带的沉重质量就使它不能永远向上,它就像一道排空的巨浪在升高到某个极限时崩溃了。一股气流横压过来,滚烫,而且带着沉沉的重量,把踮脚引颈的人群压倒在地上了。

空气更加剧烈地抽动,嚯嚯作响。

火焰的巨浪崩溃了!落在河岸边大片依山而上的树林上。那些树不是一棵一棵依次燃起来的,而是好几百棵巨大的树冠同时燃成耀眼的火球。然后,才向森林的下部和四周疯狂扩展!

大火烧得那么欢势,狭长谷地里的空气迅速被抽空,以至于大火本身也被自己窒息了。火焰猛然一下小了下去,现出火舌舔噬之后的树木。那些树木的顶部都被烧得焦黑,树木下部的枝叶,却被烈焰灼烤出了更鲜明的青绿。大火小下去,小下去,好像马上就要熄灭了。被热浪击倒在地的人们慢慢缓过气来,但随着新鲜空气的流入,火焰又轰然一声,从某一棵树上猛然炸开,眨眼间,众多树木之上又升腾起一片明焰的火海!不要说树林,就是空气,也热得像要马上爆炸开来了!

人们都像被谁扼住了喉咙一样喘不过气来,再次被强大的气浪压倒在地上。

有人勇敢地站起来,要像战争电影里那些英雄一样振臂一呼,但那手最后却没有能举向空中,而是捂向自己的胸膛倒在了地上。

人群顺着公路,往峡谷两头溃散了。直到空气不被大火吸走的地方才停下脚步。这时,大火已经从树冠上端烧到河边。大火又把自己窒息了一次。再燃起来的时候,已经没有茂盛的树冠供它疯狂舞蹈了。于是,火龙从空中转到了地面。一棵又一棵的千年老树从下而上,燃成一支支巨大的火炬。大火的推进变慢了一些,显得更从容不迫,更加势在必得。一棵又一棵的树自下而上燃烧,大部分的树烧光了枝叶,就熄灭了。树干饱含松脂的松树枝叶烧光后,巨大的树干却燃烧得更加猛烈。

那些树干里面还像埋藏着火药一样,噼噼啪啪地不断有火球炸开。耀眼的火光每闪耀一次,都有熊熊燃烧着的木头碎屑带着哨声四处飞舞。间或有一次猛烈的爆炸,便是火球本身飞射出来。松树的爆炸越来越猛烈,有火球竟然飞越过了三四十米宽的河面,引燃了河岸这边的山林。

最初的几个火点,被奋不顾身冲上去的人们扑灭了。但是,在那么稀薄的空气中,大多数人都躲在很远的地方,真正的勇士都倒下了,像一条条离开了水的鱼一样张大了嘴,拼命地呼吸。

老魏也躺在这些人中间,在这次喘息和下次喘息之间念叨:“我提醒过的,我提醒过的。”

人们这才记起,眼下这局面,他确实是提醒过的。

好几双手同时伸出来摇晃着他:“现在该怎么办?”

他无奈地摇摇头:“还能怎么办,不要管我,大家逃命吧。”

老魏被人架起来,大家一起逃到了安全的地方。

山谷里沉寂了片刻,燃烧的老松再次猛烈爆炸,把一个巨大的,在飞行中一分为三的火球抛到了茂密的树林中。本已燃到尽头的大火又找到了新的空间,欢快地蔓延开来。

老魏被召到那台充当临时指挥部的救护车上,本来问罪于他的领导现在需要他的意见了。

老魏是打过仗的老兵,他说:“灭火不能打近身肉搏战。后撤吧。”

“后撤?那不是逃跑吗?”

“不是逃跑,你们也看到了,这么大的火人是近不了身的,后退,找合适的地形搞一个防御带,把大火的去路阻断。”

“后退到哪里?什么样的防御带?”问话者不再是气焰逼人的审问式的口气了。

躺在椅子上缓过气来的老魏坐直了身子,说:“怪我说得不清楚,防御带的意思就是用人工把连绵的森林砍出一条空地,让火烧不过来。我晓得你们的意思是这需要多少人,需要砍多少树木,但只有这么一个办法,再说借一点地势,溪沟呀,湖水呀,山岩呀,草坪呀,耕地呀,这样,可以少费很多工夫。”

“可是,一条大河都阻不住……”

“防火带还要避开有这种松树的地方。”说着,说着,老魏又支持不住了,重新躺在了长椅上。

“这条防火带该在哪里?”

“这要满足两个条件,一个有地形可以依靠,再一个,靠距离赢得时间。”

“你干脆说个你认为合适的地方吧。”

“机村。”老魏又说,“还有,打防火带,要请林业局的工程师指导。”

“这些反动权威都打倒了。”

老魏苦笑:“那就像我一样,戴罪立功吧。”老魏还想进一步提出要求,“要是让老书记也……”

“你想把所有被打倒的人都请回来,趁机复辟是吧?”

老魏只好闭嘴不说了。

同类推荐
  • 1976年的母亲

    1976年的母亲

    那天下午,学校里早早地就放了学。我回到家,家里却一个人也没有。母亲不在家,妹妹也不在家。大门是敞开着的,家里却一个人也没有。厅堂里没有人,厨房里没有人,房间里也没有人。我大着声音叫:“妈妈,妈妈!”没有人回答我。家里没有人,我抬头看了一眼正墙上头的毛主席像。毛主席非常严肃地看着我。我心里感到了害怕。家里实在是太静了,静得有些怕人。我从家里冲出来,在大门口那儿差点摔了一跤。我跑到菜园里,在那里也没有找到妈妈。妹妹也不在。妹妹还小,她总是和妈妈在一起的。妈妈无论到哪里都把妹妹带在身边。我又从菜园往家里赶。
  • 像天一样高

    像天一样高

    本书像许多成长小说一样,主人公都是一些年轻人,小西、康赛、阿原、晏子,是诗歌、高原、反现代的朴素的生活理想使他们走到了一起。然而,随着生活的次第展开,现实与理想的冲突越来越激烈。阿原似乎一开始就没有真正走进诗性世界,或者说,他是一个企图在精神与物质层面都得到圆满的人,有着极强的社会适应性与生存能力,是第一个“清醒者”。
  • 大宋江山(第四卷):澶渊和盟

    大宋江山(第四卷):澶渊和盟

    咸平年间,辽朝陆续派兵挑衅,西北地方势力趁机叛乱,大宋王朝内忧外患,期待贤君良臣。寇准出身寒门却文韬武略兼善,征西屡立奇功,又率军与辽决战,以夜袭和火攻在定州大败辽军。正是战争让寇准认识到和平的可贵,进而助宋辽签署檀渊和盟,奠定了大宋江山百年和平大业。
  • 第二十九个

    第二十九个

    吴海中,吉林省梨树县人。在《山花》《鸭绿江》《芳草》《小说界》《小说林》等刊发表过中短篇小说。有作品被《小说选刊》转载。著有中短篇小说集《人面桃花》、评论文集《三国演义格言智慧》、长篇小说《职权》等。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寓居贵州贵阳。八年前,房生杀了一个人,一个叫刑七的混蛋。房生要在清明这天回家给爷爷上坟,人已经到了客运站,脑子里突然泛起一堆白沫,想起给爹准备的虎骨膏药忘记带在身上了,转身回家去拿。刚到家门口,就听见青娅在屋里没好声地喊叫。
  • 三个女人一条河

    三个女人一条河

    黄鼠狼下老鼠,一代不如一代了。我母亲坐在灯晕里,唉声叹气地说。灯晕里,还有我和我父亲。我们坐在一盏昏暗的洋油灯下,听我母亲说过去的事情。我母亲是在讲我们何家的历史,主要是讲我爷爷的往事。于是,与我爷爷相关的人,也一一从我母亲嘴里蹦到了灯晕里。按理说,对家史最有发言权的是我父亲。但我父亲是个沉默寡言的人,虽然家史了然于胸,但他却和我一样,默默地做了我母亲的听众。偶尔,也会插上一两句。我母亲不时看我父亲一眼,笑容挂在嘴角。你爷爷浓眉大眼,阔嘴厚唇,一米七八的个子,脊梁直得跟铁板似的。
热门推荐
  • 首席前夫太难缠

    首席前夫太难缠

    结婚纪念日她收到的礼物是离婚证书。可即使离婚了却依旧被常逸宸纠缠不放。低调做老婆,高调做情妇,即使遍体鳞伤他也放手。人生惹上他,也算是三观俱毁了。“你要折磨我到什么时候,才肯罢休?”他却温柔的抚着她的脸颊,冷酷的话语:“就算你死,我也不会放手。”(准备好了吗亲?语ing要开始施虐啦!)
  • 穿越三界的爱

    穿越三界的爱

    ——初始的梦中相遇,命运之轮已经开启,千年的缱绻,三界的追寻,原来只为遇到你……第一卷《魔鬼契约书》第二卷《黑白羽翼爱》第三卷《魔王守护星》第四卷《缱绻三界情》
  • 佛说大意经

    佛说大意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夜穹剑

    夜穹剑

    夜穹剑之上,传说隐藏着这个世界终极的秘密。……景国成庆年间,皇帝昏庸,产生诸多乱象。权力失去了限制,庙堂与江湖的界限被打破。武乱天下的时代,强者挥刀向弱者,弱者扑向更弱者。旧秩序被破坏,新秩序当建立,若以天下为棋盘,万民为棋子,谁又是那一决胜负的棋手?一位身世成谜的少年,从太和山走下,成为了一枚跳出棋盘的棋子,在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流中,写下惊心动魄的篇章。
  • 狂啸九重天

    狂啸九重天

    诸圣驾临,梵音沐浴,荒乱大世界的命运之神,操纵着轮回的齿轮,我要逍遥,我要热血......尽在齐天大陆
  • 青年作家(2015年第3期)

    青年作家(2015年第3期)

    《青年作家》是一本老牌纯文学读物,创刊于1998年,由文学巨匠巴金先生撰写创刊词,曾被誉为中国文学刊物“四小名旦”之一。
  • 同桌高乐高(同桌好好玩)

    同桌高乐高(同桌好好玩)

    《同桌好好玩》从同桌到邻桌,从校园到家庭和社会,形成环环相扣的教育链条。主要人物有“福尔摩斯”巴奇,调皮鬼周大齐,爽歪歪李晓果,见义勇为的侯洋,学习好的小美女纪阳,等等。别小瞧这些爱玩的孩子,他们的本事可不小,他们在玩侦探中竟能让一个快破裂的家庭获得重生,他们通过卖花给贫困的小伙伴温暖;他们在集体的力量中让顽劣的小混混尝尝拳头,也让他们自己从恶作剧中醒悟。
  • 余生换你一微笑

    余生换你一微笑

    她天生子宫壁薄,第一胎若流产必定终身不孕。他却身体力行,亲手扼杀,在她耳边轻喃,“叶凝,就算是我的孩子,我也不要他,你和他都不配出现在我的世界里!”一朝心死,躺在手术台上,才瞬间清醒。原来,你真的是我不能爱的深爱,触手可及的遥不可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院墙

    院墙

    吴佳骏是当代散文新俊,本精品集以幽微的洞察、冷静的笔调,叙写了生活卑微者的血泪与悲歌,写到了人的局限与可十白。这里,没有田园的牧歌,没有抽象的抒情,只有实实在在的苦难与困境,其中充满宗教情怀的思索,以及颇具深度和诗意的人性开掘。让人看到在生存的磨难和耻辱面前,如何有尊严地活着。同时,书中还充满了作者对物性的体悟,对于人之外的动物和生物的体恤与深情,这是中国作家最为缺乏的。这反映了作家的天地情怀,一种“天容地载”的担当与超越性意向。
  • 最后一课

    最后一课

    《最后一课》描写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普鲁士的一所乡村小学,向祖国语言告别的最后一堂法语课。通过一个童稚无知的小学生的自叙,生动地表现了法国人民遭受异国统治的痛苦和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作品题材虽小,但精心剪裁,详略得当,有着都德一贯的委婉、曲折、富于暗示性的风格,主题开掘很深。小学生小弗郎兹的心理活动,写得细腻动人。教师阿梅尔先生作为一个爱国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