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30000000002

第2章 序章棱镜窃听门:被斯诺登推向前台的美国国家安全局(1)

2013年6月初,一项惊天窃听计划浮出水面,在全球舆论界投下一颗“炸弹”的同时,也将美国最神秘的情报机构推到了聚光灯下。

“棱镜”计划,这项由美国国家安全局全权负责的监控项目,其范围几乎覆盖全球,将每一个公民的隐私赤裸裸地置于“放大镜”下进行分析解读。

“棱镜”如同一场飓风,席卷了虚拟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在质疑与指责如潮水般涌向美国政府的同时,“无法无天”的美国国家安全局也成了世人瞩目的焦点。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情报机构,竟拥有如此强大的实力,将偷窥的视线遍布了全球?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得以如此堂而皇之,无视法律的权威,打破公民隐私的壁垒?

这场震惊全球的泄密事件在持续发酵,一个个耸人听闻的秘密相继被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藏在黑暗中的“情报工厂”美国国家安全局逐渐显现出其神秘的“容貌”……2013年6月10日,英国《卫报》公布了一段事先录制好的视频,在这段仅有12分钟的视频里,一个形容消瘦的年轻人戴着半框眼镜,缓缓开口对全世界说道:“我叫爱德华·斯诺登,29岁,曾经在美国中央情报局任职,担任技术助理职位……”爱德华·斯诺登,一个引起了世界关注的名字,仅仅在五天以前,他还是个默默无闻的年轻人。

2013年6月5日,英国《卫报》率先在新闻界扔出了一枚重磅炸弹:美国国家安全局一直在进行着一项代号为“棱镜”的秘密行动,每天都有数百万用户的通话记录被美国电信巨头威瑞森公司上交给国家安全局,这些通话记录包括用户的通话次数、通话时长以及通话时间等,但并不涉及具体的内容。就在人们还未从震惊中恢复过来之际,第二枚重磅炸弹再次抛出——次日,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称,美国国家安全局与联邦调查局两大情报机构合作,通过进入微软、苹果、雅虎以及谷歌等九大网络科技公司的后台服务器,监控美国公民在网络上的一切活动,包括电子邮件、聊天记录、视频、照片,甚至其个人文件等隐私资料。美国舆论界随之一片哗然。而抛出这些消息的人,就是这个形容消瘦的年轻人——爱德华·斯诺登。随着斯诺登的爆料,神秘的“棱镜”计划也逐渐浮出水面。

“棱镜”计划始于2007年,是一项由美国国家安全局实施的绝密电子监听计划。该计划的正式名称为“US-984XN”。据悉,该计划投入的年度成本在2000万美元左右。在斯诺登爆料之前,这项计划从未对外公开过,对于一直占据互联网精神道义高地,并叫嚣着要扞卫互联网精神以及公民隐私的美国政府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讽刺。

据悉,“棱镜”计划能够对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监控,一是即时通信的内容,另一个是既存资料的内容。“棱镜”计划所针对的监控对象主要是与国外人士发生通信的美国公民,以及参与该计划的公司所服务的境外客户群等。通过这个项目,美国国家安全局随时可以锁定某个特定的目标进行监控,了解他在网络上的实时动态。而但凡在互联网上的内容,包括照片、视频、电子邮件、语音交谈信息,甚至档案传输和社交网络细节等内容,国家安全局都能够通过棱镜项目进行监控。

据《华盛顿邮报》披露,“棱镜”项目对国家安全局至关重要,该局的大部分报告,原始材料都来源于通过“棱镜”而获得的消息,甚至美国总统的日常简报内容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来源于“棱镜”所监控到的内容。据数据显示,2012年,美国《总统每日简报》文件中所涉及的1477个计划都来源于通过“棱镜”项目所获得的信息。而美国国家安全局所提供的情报中,大约有近1/7来自“棱镜”项目。

6月9日,英国《卫报》宣称,从斯诺登处取得了一项机密档案。档案透露,国家安全局拥有一个强大的情报收集工具,该工具被称为“无界告密者”,它能够从电脑以及电话网络中搜集大量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建立一个“全球热力图”来对信息资料进行解读。也就是说,使用者选定地图上的任何一个国家后,“无界告密者”都能够通过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检视,自动筛选出关于指定国家的资讯,以提供给国家安全局进行分析解读,从而推测出该国各领域的发展趋势。

根据斯诺登所提供的一份全球热力图显示,在2013年3月间,美国国家安全局透过网络所搜集到的信息达970亿条,其中对伊朗的情报搜集数量最多,超过140亿条;其次是巴基斯坦,大约135亿条;而作为美国最亲密的阿拉伯盟友,约旦也以127亿条排在了监控名单的前几名;埃及和印度也分别以76亿条和63亿条的信息搜集量名列前茅;而美国本土所搜集到的情报也多达30亿条。根据各国情报搜集的多少,全球热力图中对各个国家和地区标上了不同的颜色。其中,红色表示监控情报最多。从中国大陆上所标记的橙色来看,虽然其情报获取量未能达到监控名单的前五,但显然,中国也被美国列入重点监控对象。值得一提的是,与美国来往甚密的德国竟也属于橙色标记等级,而其他欧洲国家则几乎都是绿色,可见美国对于德国依然存有戒心。

“棱镜门”事件愈演愈烈,斯诺登却依然没有罢手的打算。6月16日,英国《卫报》报道,斯诺登披露了一份国家安全局2009年8月的文件,文件显示,在俄罗斯时任总统梅德韦杰夫出席伦敦G20峰会期间,美国驻英间谍曾密切监控其通信信息,而英国情报机构也在峰会期间对外国政治家和官员的电脑及电话进行了监控,以截获其通信信息。

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的国家安全局和美国政府迅速作出了反击。6月21日,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联邦检察官已正式对斯诺登提起诉讼,指控他涉嫌间谍罪以及窃取和转移政府财产等罪名。但即使如此,美国也未能阻止斯诺登的继续爆料。6月23日,斯诺登再度发表声明称,国家安全局曾入侵中国移动公司的网络,试图获取中国地区的手机短信信息,并曾对清华大学的主干网络以及Pacnet电讯公司香港总部的计算机进行了持续攻击。据悉,Pacnet公司拥有全香港地区最庞大的海底光纤电缆网络。

随后,斯诺登又提供了一份国家安全局的机密文件,文件显示,美国国家安全局对意大利、韩国、法国、日本、墨西哥、土耳其、印度等38个驻美大使馆以及联合国代表处都实施了监听。美国所采取的监听手段多种多样,包括全面复制电脑硬盘内文件以及在传真机内安装窃听器等。据悉,在对欧盟以及各国大使馆的监听活动中,美国设立了名目繁多的监控项目代号,比如对欧盟在华盛顿办事处的一部传真机的监控项目被称为“卓普米尔”;而对法国驻纽约和华盛顿办事处的监控项目则分别被称为“黑足”和“瓦伯什”;对欧盟在纽约办事处的监控项目被称为“珀迪多”等等。这一消息的披露引起了各国的不满,但美国政府却似乎不以为然,国务卿克里对此的回应是:“美国人认为搜集其他各国的信息并没有什么不寻常,各种各样的情报对于维护国家安全都是有好处的。”

“棱镜门”事件无疑是美国有史以来影响最广的监控事件,它将一直隐藏在美国情报领域的秘密“情报工厂”美国国家安全局推到了聚光灯下,同时也扯下了美国政府“人权扞卫者”的面具。表面上,以谷歌为首的美国IT巨头公司一直标榜着网络自由,反对其他国家的政府对网络进行监管。但在暗地里,这些公司却早已经与国家安全局结盟,成为了妨害网络自由的“帮凶”。

“棱镜”计划的曝光无疑是对美国政府形象的致命性打击,这个一直标榜着网络自由的国家,却在背地里干着侵犯隐私的勾当,可以说,在网络自由的议题上,美国政府已经失去了发言权和公信力。

始于2004年的监听电话和网络项目

在“棱镜”项目的曝光引起轩然大波之际,《华盛顿邮报》继续抛出了令人瞠目结舌的消息:“棱镜”计划不过是美国监控项目中的“冰山一角”,其缘起于一个代号“星风”的监控计划,该计划包括四个秘密监控项目,除“棱镜”计划外的另外三个计划分别是“主干道”、“码头”以及“核子”。

“星风”监控计划成立于2004年,在斯诺登爆料之前,从未对外公布过关于此项目的任何消息。“星风”计划成立之初主要是为了对付针对美国的恐怖活动,在2001年发生的“9·11”事件后,如何避免恐怖袭击成为了美国情报部门的工作重点。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家情报局的情报分析师提出了“联系链”这一概念,试图建立一个足够宽广的监控网络,从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并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来掌握“敌人”的动向,从而更快更精准地对付恐怖活动。

2004年,在总统乔治·沃克·布什的授意下,美国政府核心领导人采取了一些“非常手段”,成功绕开了有关“公民隐私”保护的法律法规,秘密启动了“星风”监控计划。为了避免触犯法律禁区,并保证“星风”监控计划的顺利实施,小布什政府将该计划拆分成为四个监控项目,全权交由国家安全局来执行。此后,打着“反恐”的旗号,“星风”监控项目在小布什及其接班人奥巴马的支持下不断扩充,时至今日,其监控范围几乎覆盖全球。虽然美国情报部门声称,该计划所监控的对象仅限于“外国人”,但实际上,美国本土所有公民几乎也都处于该监控网络之下。

在四个项目中,“主干道”和“码头”拥有最广泛的监听范围,其主要依赖于国家安全局对“元数据”信息的处理。这里的“元数据”主要涉及通话或通信的参与者、时间、使用地点及设备等信息,其监控范围内不包括通信的具体内容。这些“元数据”也被称为“数字网络信息”,国家安全局通过对这些数字网络信息的分析,能够清楚而准确地判定一个对象是否与恐怖分子有所关联,甚至能够知悉该对象的健康状况、宗教信仰、政治立场,甚至是否存在婚外情以及其所涉及的商业谈判等信息。

“主干道”项目主要以监听电话网络为主,斯诺登所爆料的关于威瑞森公司秘密将客户通信信息提供给国家安全局的事件便是“主干道”项目中的一项活动内容。其中,威瑞森公司所提供的电话记录不仅包含美国境内通话记录,还包括了通过美国境内接入或打出的通话记录,而该公司正是“主干道”项目其中的一个原始情报信息提供者。

“码头”项目以监控互联网为主,该项目是国家安全局所实施的监控项目中最为神秘的一个,即使是参与其中的情报专家,对该项目的了解也仅仅限于自己的工作范围之内。由于互联网在全世界的普及,电子邮件、网上聊天系统等借助互联网为媒介进行交流的工具,使用频率及涉及信息已经远远高于普通的通话设备,据此也可推断,“码头”项目所获取的情报信息量很可能远远超过其他三个项目。

“棱镜”项目,主要要求国家安全局通过美国科技公司的服务器实现对个人信息的搜集。

相较于以上三个项目,“核子”项目的监控范围要小得多,它主要通过对通话信息的拦截以及通话内容中所涉及的地点实现日常监控。也就是说,“核子”项目主要聚焦于对信息内容的获取。

2004年3月12日,在“星风”监控计划实施后不久,美国政府高层出现了意见分歧,以代理司法部长詹姆斯·科米为首的众多司法部高官以集体辞职作为威胁,反对“星风”监控计划的实施。小布什被迫妥协,签署了缩减秘密监控项目规模的新法令。当时一直积极推动秘密监控项目发展的副总统迪克·切尼并不愿意妥协,他找到当时的国家安全局局长海登,要求国家安全局与美国四大电信运营商合作,秘密搜集电子邮件以及网络语音通话数据。

同年7月15日,一个秘密法庭正式授权国家安全局对美国电信运营商的数据进行大规模搜集。事实上,从2002年开始,美国四大电信运营商与国家安全局就已经展开了秘密的合作。据透露,国家安全局在当年投入了1.46亿美金的巨款作为反恐基金,其中一部分费用便是用来支付给电信运营商,以交换其提供的客户信息。此事件曾在2005年与2006年间遭到《纽约时报》和《今日美国》等媒体的曝光,引起了轩然大波。电信运营商们为了“撇清”关系,纷纷申请国家安全局强制出示法院命令来让它们“被迫”提供信息。

随后,美国政府对其法律框架进行了重新修订,使得“星风”监控计划有了新转机。小布什打着“反恐怖主义”的旗号再次启动了“星风”监控计划,美国情报部门对情报的搜集范围也随之不断扩大。该监控计划几乎将全球范围内的现代通信设备包揽眼下,为小布什以及奥巴马政府提供了重要的情报帮助。

令人困惑的是,在“星风”监控计划披露后不久,斯诺登在接受采访时再次表态称,庞大的“星风”监控计划不过只是美国政府庞大监控网络计划中的小小一环。在“星风”监控计划的背后,美国政府究竟还隐藏了怎样的秘密?

全球公民的隐私究竟面对着怎样的危机?这一切,我们不得而知。

面对斯诺登的爆料,美国前副总统迪克·切尼愤怒地称他为“叛徒”,甚至无端臆测斯诺登是受雇于中国政府的“间谍”。切尼这一“狗急跳墙”的做法并未能成功转移媒体的视线,反而引起了美国媒体的揣测,认为他之所以打破沉默,是为了扞卫这些项目,而其也正是推动“星风”监控计划的真正幕后主使。

被监视的科技公司:谷歌、苹果都在其中

作为互联网的来源地,美国在计算机网络领域无疑是世界领先的,尤其随着云计算的发展,人们的大多数信息数据都集中存储在了美国IT业几大巨头公司的服务器中,这些巨头公司无一不曾承诺过其云计算的安全性及隐私性。

随着斯诺登的爆料,除了美国政府陷入信用危机外,这些曾信誓旦旦宣扬网络自由和用户隐私保护的公司也纷纷卷入了“棱镜”计划的阴影,不可避免地遭到了人们的质疑。尽管这些公司纷纷否认参与“棱镜”计划,但在越来越明朗的事实面前,它们的否认已经不具备任何公信力了。

据斯诺登的爆料,谷歌、微软、苹果、雅虎、Facebook、美国在线、YouTube、讯佳普、PalTalk等九大科技公司都是“棱镜”计划的参与者,涉嫌向美国国家安全局开放“后门”,让该局能够轻易进入其服务器,对民众的通话、照片、文档、电子邮件等个人数据进行秘密的搜集和分析。通过九大科技公司提供的方便,美国国家安全局几乎能够监控所有与境外进行联系的美国公民,以及欧洲与亚洲地区的网络用户。斯诺登称,Dropbox也即将成为“棱镜”

计划的参与者。

同类推荐
  • 武勋大贵族

    武勋大贵族

    带着现代思想来到了异世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类似于古代的华夏文笔不好但尊重事实来了客官请一看不行在去别的小店看
  • 世界军事百科之古代军事

    世界军事百科之古代军事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雷达兵

    雷达兵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军队梦,曾经的他文弱,如今的他,却如大树般扎根在部队,魔鬼般的训练,不断的严格要求,军队的氛围,早就了军人,钢铁般的军人,一个特殊军种的军人,是如何在铁与血中磨练成长的。
  • 军事常识悦读

    军事常识悦读

    就目前的军事发展方向而言,以高技术兵器为支撑的战略逐步取代以核威慑为主的战略已经势在必行。所以说,作为新时代新青年,我们有必要了解和学习一些军事知识,以免自己在时代的发展中成为思想落后的人。本书把军事常识进行了编辑整合,搜罗了众多古今中外的著名军事将领,跟随本书去认识他们吧!
  • 烽烟尽处

    烽烟尽处

    所有发生在过去的事情,无论是非对错,都已经成为历史,无法改变,也不能改变。所有生活在过去的人,无论贤愚不肖,都已经成为逝者,不必涂抹,也无法涂抹。历史只是过去留下来的记录,无论后人喜欢与否,都将存在。正如白垩纪的化石,经历数十万年光阴变换,依旧鲜活如生。
热门推荐
  • 明末之李岩传

    明末之李岩传

    读书的时候常想,如果当年李岩不被李自成冤杀,历史会不会有点不一样?他的死令人扼腕不止,这次就写一个不一样的李岩,一个闷骚狗血,一言不合就掀桌子的李岩。
  • 儿科醒

    儿科醒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绝世神医:腹黑女帝,太妖孽

    绝世神医:腹黑女帝,太妖孽

    她,21世纪金牌杀手,同时也是享誉世界的神医,一身天赋冠绝古今,一夕穿越,却成了人人任意欺辱的废物秦家四小姐。王者归来的她,拳打恶仆,脚踢贱人,快意恩仇,好不痛快。意气风发的她,却不料惹上邪魅冷傲的他,从此身后多了一名跟屁虫。“王爷,我们性格不搭。”某女头疼无比地说道。“丫头,说啥呢,本王我百搭。”某人理直气壮地地说道,脸上挂着人畜无害的笑容。
  • 鬼马女神捕②:绝命预言(下)

    鬼马女神捕②:绝命预言(下)

    为了保护蓝翎,众人各出奇招,墨羽送给蓝翎一个手镯防身。不料,在圣诞化装舞会上,防御手镯被盗,蓝翎陷入无休止的危险。这时,蓝翎的童年伙伴鼻涕龙潜入学校,提醒她身边的人不可信,尤其是姬十四和墨羽!蓝翎这才发现,身边的每个人都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姬十四一直在暗中监听蓝翎的房间,而墨羽竟然是导致蓝翎父亲失踪的“元凶”!蓝翎决定查出一切的真相。她从多年前的“拉布拉多惨案”入手,寻到墨羽父亲所在的自由世界,并在那里找到了被囚禁多年的父亲。此时,姬十四尾随而至,而他的目标正是蓝翎的父亲……
  • 昏暗的光

    昏暗的光

    双塔镇往东六里地,微山湖的支流檀香河紧挨着双塔矿缓缓流过来,水深三米且是墨绿色的。河的两边,平坦的麦子地金灿灿地伸展到了距离河岸八百米的双塔矿,到了近前,麦子地灵巧地绕过煤矿,接着又是一马平川的金黄色。岸边的杨树因为河水的滋养每年都以十公分的速度往上疯长,枝叶又滑嫩又苍翠,形成了长长的两溜荫凉。要是遇到狂风暴雨的天气,杨树叶就会落下厚厚的一层,加上雨水浸湿过的原因,人走上去就像走在地毯上一样。而到了朦胧色的傍晚,野兔也会从金灿灿的麦子地里跑过来,坐在树叶上乘凉。这时,知了的鸣叫声盖过了麻雀们的争吵,还有叫声奇怪的布谷鸟也好在这里乘凉。
  • 师傅徒儿想回家

    师傅徒儿想回家

    一直被师傅宠爱,疼惜,保护着,从来不知情为何物,便想着来人间一趟,寻找真正的爱情,可是经历无数次的失败,才幡然醒悟原来最爱我的是师傅,师傅,徒儿想要回到你的身边,有手写稿,未经本人同意,禁作它用
  • 智慧理财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智慧理财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理财术》讲述的是教你怎么巧用智慧去理财。
  • 万界之独霸天下

    万界之独霸天下

    信者,诚也。常言道,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在本书中,诚信值,可以用来换取丹药、灵技、功法、灵兽、天赋……等等一切你可以想象的到的修道外物,在这里,诚信,真的可以化为一种力量,在这里,拥有了足够的诚信值后,真的可以为所欲为!
  • 心系两岸

    心系两岸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研究台湾政局和两岸关系发展的一部文章合集,全书将岛内蓝绿较量、观察国民党、观察民进党、剖析“台独”言论和两岸政治大局及政治难题等内容分为两个部分:观察台湾和关注两岸。研究范围涉及2012年“大选”后岛内政治生态、马英九第二任期执政理念、两岸间政治难题的解决方案等等。
  • 左手沉思录,右手道德情操论

    左手沉思录,右手道德情操论

    温总理推崇备至的两本书:《沉思录》:给您浮躁的心灵带去宁静的思考的伟大著作;《道德情操论》:全面系统地剖析人类情感的传世佳作。在市场经济变革大潮中的今天,这两本书能给人们浮躁的心灵带来宁静和思考,本书将这两本书合而为一,一本在握,即可以领略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