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57000000012

第12章

圣-桑在《动物狂欢节》里对各种动物做性格化描写,音乐绘声绘色,对动物形态的模仿惟妙惟肖,其中暗藏的讽刺意味常逗人发笑。如组曲的第三首《野驴(敏捷动物类)》,描写快速奔跑的野驴,用两架钢琴的快速乐句模仿野驴的飞奔,音乐自始至终不改变节奏和力度,圣-桑在这里讽刺只掌握灵活快速指法的钢琴演奏者机械刻板的指尖运动,毫无乐感。圣-桑是一位优秀的钢琴家和管风琴家,他对键盘上呆板枯燥的手指运动深恶痛绝,在《动物狂欢节》里特意安排了两段同样的内容,第11首《钢琴家》,钢琴毫无表情地反复弹奏车尔尼的一首简易练习曲,意在批评不动脑子埋头于机械练习的拙劣演奏。不幸的是车尔尼这位优秀的钢琴教师也被关进了动物园。圣-桑与音乐评论界的关系看来不是很融洽,因为他在这里安排了一个可怜的家伙,第8首《长耳朵角色》,这是长着一对大长耳朵、善于放声嘶鸣的动物——毛驴。这首曲子没有任何旋律,从头至尾用两把小提琴模仿毛驴叫。组曲的第4首《乌龟》,彻底地搬用奥芬巴赫的轻歌剧《地狱里的奥菲欧》里的一首轻快舞曲,这首舞曲轻快活泼,曲调脍炙人口,圣-桑在这里用很慢的速度演奏,使乐曲丑化变形。第5首《大象》,借用柏辽兹的《浮士德的沉沦》中的《仙女之舞》,用低沉的音响描写笨拙的庞大身躯,跳着沉重的舞步,把一首原本轻快活泼的圆舞曲篡改得笨拙滑稽。很难想像圣-桑动手作这样的糟糕加工是什么主意,是恶意的扭曲,还是开玩笑的打趣,都不得而知了。

《动物狂欢节》里只有第13首《天鹅》是圣-桑在世时允许外传的。这首曲子与整部组曲里其他各首的气质完全不同,圣-桑在《天鹅》里突然一改前面的滑稽和嘲讽,变得一往情深。钢琴清澈流动的琶音象征平静的水波,大提琴深沉温柔的音色很适合表现天鹅优雅端庄的个性,旋律质朴素雅,音乐的气氛宁静柔美,给人以纯洁典雅的美好感受,又使人感到生活中的某种圣洁纯真的东西存在着,不能让它受到玷污。俄国着名舞蹈大师福金很快就根据这首曲子的意境和形象依据,编了芭蕾小品《天鹅之死》,由舞蹈家巴芙洛娃表演,曾红极一时。后来巴芙洛娃成立了自己的舞蹈团,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每到一地,必演《天鹅之死》,这首曲子也随着巴芙洛娃轻盈潇洒的舞姿走遍世界。《天鹅之死》这个芭蕾小品成了经典作品,女芭蕾演员都爱保留这个节目,而大提琴演奏者也经常在类似沙龙的小场合演奏此曲。

如今《动物狂欢节》成了经常性的音乐会曲目,时过境迁,作品的讽刺意味已逐渐消退,人们只把它当作成功地表现动物特性的音乐游戏,在为孩子们编的唱片里经常列入这部组曲。这一切都是圣-桑始料不及的。

圣-桑:《引子与回旋随想曲》

小提琴与乐队的《引子与回旋随想曲》是圣-桑的小型音乐作品里最流行的一首,这首乐曲感情奔放,情绪大起大落,很能触动人心。这首乐曲写于1870年,是圣-桑为初露头角的西班牙小提琴大师萨拉萨蒂所写,音乐有浓郁的西班牙风格,热烈狂放的阳刚之气与苍郁忧伤的悲凉情绪交织在一起,浪漫主义特征十分明显。

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之一是注重民族风格的音乐,不仅是本民族的特色,异国情调也很受关注,因为异国情调无疑可以为音乐增添浪漫色彩,尤其是民族性格突出的国度,如西班牙和意大利,就很受音乐家的钟爱,很多浪漫派音乐家以这两个民族为题材创作。西班牙地理位置上与法国紧邻,两国的文化交流非常频繁,西班牙音乐鲜明的性格特点很吸引法国音乐家,有许多法国作曲家写西班牙风格的音乐,最着名的有比才的歌剧《卡门》、拉罗的《西班牙交响曲》、夏布里埃的《西班牙狂想曲》、拉威尔的《西班牙狂想曲》,圣-桑的这首《引子与回旋随想曲》虽没有在标题上注明,风格与内容也明确无误是西班牙的。

《引子与回旋随想曲》是小提琴音乐里的一首名曲,有幸接受这首曲子的西班牙小提琴大师萨拉萨蒂是19世纪晚期炫技派小提琴家,与维尼亚夫斯基同领风骚,他以神奇的小提琴技巧赢得欧洲大众的倾倒,作曲家们把作品题献给他,希望通过他的演奏使作品获得成功。题献给萨拉萨蒂的名曲有圣-桑的《第三小提琴协奏曲》、《引子与回旋随想曲》,拉罗的《西班牙交响曲》和《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布鲁赫的《第二小提琴协奏曲》和《苏格兰幻想曲》,维尼亚夫斯基的《第二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名师奥尔并不赞成炫技派的演奏风格,即使这样他也慷慨地说:“以精彩的表演使公众理解布鲁赫、拉罗和圣-桑这几首杰作的真正价值,是萨拉萨蒂演奏活动的最大功劳。”西方音乐界有一个流行说法——“名曲背后必有名演奏家”,看来的确如此。

圣-桑是一位多产作曲家,他的作品遍及各种音乐形式,数量颇丰。他同时也是一位很有造诣的钢琴和管风琴演奏家,10岁时就开始举办独奏音乐会。据说,他的手指很长,可以毫不费力地在键盘上演奏很困难的音乐。当时的报上有一幅漫画,把他的两手画成两只飞舞着触手的章鱼,把钢琴键盘完全罩住。也许是出于一位演奏家对另一位演奏家的专业性赞赏,圣-桑把自己的两部作品题献给萨拉萨蒂。

《引子与回旋随想曲》这个题目多少有些费解,引子、回旋曲、随想曲,究竟哪个为中心词,不太好确定,由于歧义的产生,有的音乐赏析书里索性把曲名译成《引子与随想回旋曲》。于是对此曲的理解出现两种含义,一个是“带有引子的回旋式随想曲”,另一个是“带有引子的随想式回旋曲”,两种解释各有道理,但是根据曲名的原文字面,还是按流行的《引子与回旋随想曲》为好。

随想曲,早期是指形式自由的复调音乐,也泛指轻快的快速度乐曲。巴罗克时期器乐演奏形式趋于复杂以后,随想曲用来指乐曲里的华彩乐段。在浪漫主义时期,随想曲被解释为活泼自由随表演者想像的音乐,因而具有意外而独特的效果。18世纪意大利小提琴演奏大师洛卡台里为小提琴写过24首随想曲,用以整理、演示小提琴技巧,这个做法后来形成风气,19世纪的演奏家和作曲家纷纷效法,写了许多技巧性随想曲,其中堪称经典的是帕格尼尼的《24首小提琴随想曲》。

回旋曲,是指主题音乐周期性重现,主部音乐至少要出现三次,中间插入新加入的音乐,回旋曲通常是活泼的。在古典时期,回旋曲用作协奏曲和奏鸣曲的末乐章。很多独立的短小音乐也采用回旋曲形式,贝多芬的钢琴小品《致爱丽丝》就是一首回旋曲。

圣-桑的《引子与回旋随想曲》的引子部分是小提琴奏出的幻想式的曲调,这个曲调忧郁苍凉,又不失优美华丽,预示出全曲的西班牙风韵。回旋曲的主题部分由小提琴奏出轻快敏捷的主部主题,节奏以切分音为基础,显示出热烈奔放的西班牙性格。轻快的主部旋律不断重复,把各种不同情绪的插部音乐引进来,插部音乐时而高扬、时而低回,有舞曲风格的、抒情性的、铿锵有力的西班牙节奏使音乐的性格化特点十分突出。音乐是绚丽多彩的,小提琴华丽技巧得以充分展示。

《引子与回旋随想曲》由萨拉萨蒂首演以后,很快成为风行一时的流行曲目,与萨拉萨蒂自己写的《流浪者之歌》有异曲同工之妙。自19世纪至今的小提琴演奏名家都把这首曲子列入自己的保留曲目,录制出版的唱片也难以统计齐全。在我国较早出版的外国名家演奏的《引子与回旋随想曲》有迈克尔·拉宾的版本,近年来激光唱片普及,各种演奏版本已经是琳琅满目了。

《引子与回旋随想曲》对演奏者的演奏技巧和风格处理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对音乐学院小提琴学生和青年演奏者是一个艺术考验,现在,不少小提琴国际比赛都把这首曲子列入比赛曲目。

萨拉萨蒂:《流浪者之歌》

小提琴曲《流浪者之歌》又叫做《吉卜赛旋律》,音乐爱好者俗称《流浪》,是小提琴通俗曲目里最流行的乐曲之一。它的曲作者是西班牙小提琴大师巴布罗·萨拉萨蒂,他是19世纪后半叶最伟大的炫技派小提琴家,也是小提琴艺术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与他同时代的人们称萨拉萨蒂是“活着的帕格尼尼”,是“花腔表演艺术之王”,可见萨拉萨蒂在当时声誉之隆重。

《流浪者之歌》是萨拉萨蒂的代表作之一,乐曲表现吉卜赛人孤寂凄凉的流浪生活和热情奔放、放荡不羁的性格,在西方文艺作品里,描写吉卜赛人的诗歌、戏剧、音乐有很多,《流浪者之歌》是流传广泛、脍炙人口的一首小提琴曲。乐曲一开始由乐队在强音上奏出一个狂放而又悲凉的主题,紧跟着由独奏小提琴接过来歌唱下去,在这个有悲愤意味的曲调上加入大幅度起伏的华彩,预示全曲华丽的一面。接下去小提琴继续唱出哀婉悲伤的调子,表现吉卜赛人无家可归、浪迹天涯的凄凉情绪。音乐一再玩味悲凉感情,悲伤得几近缠绵。突然精神一振,变成生气勃发的快板,哀伤与悲凉一扫而光,代之以狂放的热情,表现吉卜赛人放荡的性格和苦中寻乐的天性,音乐极为热情欢乐,小提琴以快速跳跃的乐句制造放荡不羁的欢乐情绪,其中夹杂着快得令人难以置信的左手拨弦,简直想像不出他是怎么完成这样眼花缭乱的技巧的,音乐在亢奋热烈的情绪中推向高潮,在两个干净利落的拨弦上戛然而止。

萨拉萨蒂的这首《流浪者之歌》与圣-桑为他写的《引子与回旋随想曲》像是一对姊妹篇,都有情绪的大起大落,苍郁悲凉与热情放荡形成鲜明的对比,为演奏者提供了展示技巧的空间。因此唱片商在录制唱片时经常把这两首曲子编辑在一起。

萨拉萨蒂是19世纪后半叶一位伟大的小提琴家,在小提琴演奏艺术里,他属于炫技一派。他的演奏风格是轻盈灵巧、流畅自然,他的音质纯净,不容有半点瑕疵。与萨拉萨蒂同时代的几位小提琴大师谈起他的演奏时都不吝辞藻,毫不掩饰对他的仰慕。卡尔·弗莱什一概而论地断言道:“现代的小提琴家之所以会懂得技术一定要完美无缺,演奏过程始终要拉得十分准确而不犯一点点错误,这都是从萨拉萨蒂登上艺坛之后才随之兴起的一种风气。”这等于说萨拉萨蒂是一切现代小提琴学派的蒙师。比利时小提琴家伊萨伊评论萨拉萨蒂说:“要拉得干干净净,这一点是他教会我们的。”小提琴一代宗师奥尔谈到他时说:“萨拉萨蒂是个多么走运的家伙呀,不像我们整年整月地当小提琴的奴隶,有一天不练琴也不行,可是他呢,根本用不着练琴,每天在那里舒舒服服地过日子。”奥尔对炫技派的演奏风格并不恭维,但是,对萨拉萨蒂轻松自如的演奏却赞不绝口。这里提到的几位都是能自立门户的演奏大师,弗莱什和伊萨伊,以他们名字命名的国际小提琴比赛是世界公认的高水平赛事,奥尔创立的俄罗斯小提琴学派人才辈出,海菲兹、波利亚金、津巴利斯特、埃尔曼等人都出于此门。

萨拉萨蒂的确是个天才人物,但是他能成为“小提琴花腔之王”,一半是自身的原因,另一半则是时代的锻造。天才任何时代都有,炫技派大师却只可能出在浪漫派音乐发展到极盛时期。浪漫派音乐在感情宣泄上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强烈得多,音乐的戏剧化感情变化也丰富得多,在浪漫派音乐的乐谱上出现了大量表情术语,音乐中强弱力度对比足以令人发生心灵的震颤,这些都需要演奏者掌握复杂的技巧,炫技派因此产生。萨拉萨蒂不仅在演奏上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特点,他的音乐创作也说明他是一位浪漫主义者。他的作品数量不多,仅限于小提琴音乐,并且都是为自己演奏所写,这些小提琴曲几乎都成了经典曲目,是小提琴表演者最常选择的曲目。与《流浪者之歌》相提并论的是根据比才歌剧改编的《卡门幻想曲》,这也是一首技巧出神入化令人神魂颠倒的名曲。根据西班牙民间素材写成的《西班牙舞曲》是八首充满浪漫情调的小提琴珍品,洋溢着火热的西班牙风情,《引子与塔兰泰拉》和《安达露西亚浪漫曲》也是小提琴演奏者的保留曲目。萨拉萨蒂的所有作品都有浓郁的西班牙风格,他是西班牙民族乐派的最初代表。

使萨拉萨蒂留名青史的主要是他的演奏技巧和风格,他的小提琴曲毕竟数量有限,不可能像帕格尼尼那样只演奏自己的作品。但与他同时代的作曲家纷纷把作品题献给他,如拉罗、布鲁赫、圣-桑、维尼亚夫斯基、德沃夏克。这些人的作品随着萨拉萨蒂那把斯特拉底瓦里琴走遍欧洲。维尼亚夫斯基本人就是一位小提琴炫技派大师,他把《第二小提琴协奏曲》题献给同为演奏家的萨拉萨蒂,以示敬意。这部协奏曲后来成了小提琴经典曲目,在各种国际比赛上经常采用。

萨拉萨蒂在世时,留声机技术已经问世,他录制过不多的几张唱片,包括《流浪者之歌》、《引子与塔兰泰拉》、《巴斯克随想曲》,今天的人们还有可能听到一百多年前萨拉萨蒂留下的声音。那时候的留声机把声音记录在一个滚筒上,“唱片”的叫法比较勉强。

《流浪者之歌》几乎是当代小提琴家必备的曲目,当今活跃在舞台上的演奏家们出版的唱片里,几乎找不出有谁没录过这首曲子。在音乐会返场曲目里,《流浪者之歌》是风行不衰的曲子,听众们对这首曲子如醉如痴地喜欢,结果很有可能使演奏者迎合某种肤浅而庸俗的趣味,陶醉于轻易获取的成功感,而媚俗的表演对公众趣味的引导肯定是流于表面,不利于对音乐深层内涵的理解和复杂感情的体验,最终会导致《流浪者之歌》这首乐曲艺术价值的降低。有一件趣事可以证明这种担忧并不多余:在每年一度的高等院校选拔小提琴人才的考试比赛中,一位小提琴名教授的学生以一首莫扎特《第四小提琴协奏曲》名列第二。后来知道之所以没有得第一,是因为另一位学生拉了《流浪者之歌》,评委认为《流浪者之歌》难,《第四小提琴协奏曲》容易,所以把第一名给了拉《流浪者之歌》的学生。教授听了很动肝火,不是为了名次,而是为了对音乐价值如此这般的判断。以后就安排下一期的学生拉《流浪者之歌》,拉“难”的,拉评委中意的。

莫扎特的小提琴协奏曲典雅风趣,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又不失和谐的均衡,是古典主义罗可可风格的代表,演奏莫扎特需要有很高的艺术修养和较强的分寸把握能力,这种艺术表现能力才是真正的难。《流浪者之歌》虽然有一定的技术上的难题,但是现代演奏技术克服这些技术障碍并不困难,它刚柔兼济、狂放热烈的音乐风格毕竟表现起来要容易一些。但愿小提琴演奏者们在演奏《流浪者之歌》时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音乐表现上,而不要过分夸张演奏技巧,这样才会使这首流传了一个多世纪的小提琴名曲免受俗名。得其幸哉!

同类推荐
  • 传媒实践力

    传媒实践力

    来自传媒一线学者的经验总结。内容涵盖新闻、传播、出版、公关以及广告等方面,描绘新媒体发展现状,阐述传统媒体的行业特色;探讨手机媒体的优劣,分析网络媒体的趋势;详解新闻传播理论,梳理伦理法规脉络。持论有据,案例经典,既可领略草根博客的犀利,又可触摸学术论文的深邃。
  • 马航MH370失联十七天

    马航MH370失联十七天

    (限时促销价5.99元,原价18元,欲购从速哦)2014年3月8日,马航MH370客机失联,从“失联”到“失事”,MH370牵动国人走过了煎熬的一年。安邦智库首席研究员陈功从信息分析的角度,从MH370失联的当日开始,以大量的事实信息为基础,进行了连续17天的追踪,并在极短的时间里建立起专业的分析模型,提出预测和判断,率先建议将搜索区域锁定在南印度洋。在信息的洪流里捕捉理性,从混乱和无序中找出逻辑,是信息分析实战运用的极佳案例。时值事故一周年,这本书的出版既是对事故的全景回顾和深度分析,也是对生命的彻底尊重。这一天已经过去一年了,而事情远未结束,只是掀开了耐人寻味的新篇章。
  • 中国党政公文解疑全书

    中国党政公文解疑全书

    《中国党政公文解疑全书》共四篇,第一篇公文文种解疑;第二篇公文格式与行文解疑;第三篇公文写作技巧解疑;第四篇公文处理规范解疑。所列题目,均是长期研究和讲学实践中积累的,是与公文工作者及教学人员广泛接触和交流中的经验总结。 这些题目反映的问题源自公文处理工作的第一线,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实用性。读者通过阅读本书,能全面地掌握公文写作中的规范与技巧,了解公文处理实践中的热点、 焦点和难点。
  • 母语传播概论

    母语传播概论

    在人类跨文化、跨国界的信息传播活动中,存在着一种极为普遍的传播形态——母语传播。由关锐和李智主编的《母语传播概论》从国际传播和大众传播双重视角观照母语传播,理论与实践、学理与案例相结合,论述了母语传播的基本内涵和特点、基本模式和作用、语言转换、文化对接及效果评估等基本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母语传播实践为例,介绍了母语传播的两大发展趋势——新媒体化趋势和本土化趋势。
  • 林纾:译界之王

    林纾:译界之王

    从晚明的波澜诡谲,到民国时期的风起云涌,历史孕生出许多独具特色的人文大家。真正的时代人物面孔始终是大众读者感兴趣的题材,本套丛书以近代文化怪杰为主题,集结十位文化名人,由专家分写,详述其不同于凡俗的言行。作者深入浅出,对文化名人中的怪杰现象研究分析,以故事化哲理。图书叙述通俗,笔法精彩,立意新颖的同时具有严谨考为基础。兼具可读性与收藏性。民国人物及历史图书的热度始终在持续中升温,内容概有名人轶事类、今人印象类、崇古比今类等。
热门推荐
  • 武炼诸天

    武炼诸天

    神龟相助,废体重修,逆天修武,登临巅峰。得天地奇遇,赢诸天造化,看尽人情冷暖,问鼎武道长生。他天才之资,无敌当代,为了家族浴血奋战,然,筋脉寸断,修为尽废后却被家族发配边荒,任其自生自灭。万古三十帝与皇,只字不言泪和殇,且看凌霄如何搅乱风雨,于血与骨的修途中崛起……
  • 王爷药别停

    王爷药别停

    穿越?呵呵,不死是她命大!不过栽到他手里,只能说是她倒霉!事实再次证明,长得好看的男人都是披着羊皮的大尾巴狼!惹不起她还不能跑吗!夜黑风高杀人夜,正是爬墙好时机,某女脚下踩滑,一头栽进了王爷的浴桶里。某人不温不火,笑得温柔:“想看本王洗澡可以走正门。”某女吓得直摇头:“不要,炖鸡好看又好吃,炖人好凶残。”某人看着药浴的药材一阵无语,仍是步步紧逼:“既不是来偷窥本王美色,为何半夜爬本王的屋顶?”某女一派天真:“听说月光能治痔疮,所以我来帮姐姐揭一片瓦。”这是什么偏方?某人黑线,不着痕迹拿过她的细软:“还带着包袱?”某女弱弱的瞄了一眼王爷怀中的包裹,心一横,霸气抢过:“我看上这间房了,今晚搬家!”
  • 自有暗香来

    自有暗香来

    自断桥东边走来一个喇嘛,遇上西面来的剑客。剑客一身黑衣,头戴斗笠,光天化日之下,朝着喇嘛就拔出了剑,剑长三尺六寸,薄如纸片,色如银月。喇嘛使拳,与剑客过了百十来招,不敌剑势,节节败退。剑客乘胜追击,一剑割下了喇嘛的脑袋,明黄色的喇嘛帽掉到了地上,光溜溜的喇嘛脑袋落进了护城河里。剑客往剑上啐了口,收剑入鞘,大步朝西面去。
  • 希利尔讲艺术史

    希利尔讲艺术史

    作者化繁为简,将艺术知识和艺术鉴赏变成孩子们熟悉的生活片段,以平实的方式,揭示出了伟大艺术最平易近人的一面。旨在为孩子们注入持续一生的对于真、善、美的热爱。
  • 论语·中庸·大学

    论语·中庸·大学

    《论语·中庸·大学(全新典藏本)》为中国古代官方指定教科书,集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于一身,为全世界最为盛行的国学启蒙经典。《论语》,为人处世的根本;《大学》,为人处世的总纲;《中庸》,为人处世的精髓。圣贤语录,四书精华,济世修身,必读典藏。
  • 背影·匆匆:朱自清散文精选集

    背影·匆匆:朱自清散文精选集

    本书囊括朱自清先生精华的散文名篇,有踪迹、匆匆、歌声、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温州的踪迹、“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绿、白水祭、荷塘月色、我所见的叶圣陶等,还有朱自清少见的诗歌和文论名作等,特点就是全面和精粹,读者可以通过本书找到先生每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布局方面,主要以先生的创作时间为主线,对其各时期创作的作品进行了归纳划分。这样不仅展现了先生的作品魅力,同时也可以通过作品风格的转变,解读先生的创作经历和创作心路。
  • 祇园正仪

    祇园正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魔兽战神5:神之墓地

    魔兽战神5:神之墓地

    九雷轰体,天劫噬魂。“我的痛,我的恨,只有天知,只有我知!这最后一世,我要以魂返虚,逆转时空,我要重活此生!或生或灭,只此一搏!”……少年战无命偶得前世的战神记忆,自魔兽森林杀出,手持天辰棍,座下玄冥虎,冲向那五彩缤纷的武者世界。他炼真丹,控魔兽,抓傀儡,败尽各界天骄,一步步走上武道巅峰。战无命将踏在自己的肩膀上,超越自我。无论为人、为灵、为兽、为仙、为神,他定要突破天道,掌我运程,控我命魂。战无命发誓,即使拼却魂飞魄散,也要消灭一切曾经陷害自己、背叛自己、出卖自己的人。他一路遇神杀神,遇魔杀魔,纵横三界六道,成就最强魔兽战神!
  • 明末王爷之系统在手

    明末王爷之系统在手

    朱平柾莫名其妙的穿越到了明未崇祯十五年,还光荣的成为了蜀地朱氏子孙。让小朱同学泪奔的是蜀王这一系被张大胡子在崇祯十七年八月就把人头给抢完了。不过幸好系统在手,天下我有。张大胡子,李驿卒,大辫子。都在本王的脚下颤抖吧!
  • 岩下放言

    岩下放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