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9400000007

第7章 经常学习,自抬身价(3)

大多数人的缺点,就是一心希望在顷刻之间获得渊博的学识。事情是慢慢成就的,因此人们应不断地努力读书自修,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宝库,本着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态度,渐渐地扩大知识范围。只有这样,知识才会越积越多,力量才会越来越大。

有一户人家,其父母子女相约每晚留出一部分时间用于读书或自修。晚餐过后,他们便一直休息和游戏,在一个小时之内,或谈笑戏谑,或制作各种玩意儿,极尽欢娱。但当一小时后,各自进行阅读、写作或自修,静得连细针坠地都可以听见。这是一种追求、一种志向,也是一种良好的习惯。

所谓“活到老,学到老”,表明人的一生都是受教育的时期。社会就是一所大学。人们所遇见的人,所接触的事物,所得到的经验,都是这所学校中的教师。只要人们开放耳目,生活或工作的每分钟,都可以摄取许多东西。如果你愿意,知识的无穷力量也会给予你无尽的快乐。

而且你要认识到成功并非终点,它只不过是你一段时间的小结而已。成功是下一个开始的起步,应该准备好,走好下一步,为了下一次的成功再接再厉。从古到今,凡是成功者都不是满足于现状,而是不断为下一次的成功做准备的。

一个真正成功的人,即使每天工作再多再累,也绝不埋怨,而且还能腾出时间来“进修”。这种人早已意识到学习的重要作用,并深谙活到老学到老的道理。

6.用知识指导实践

能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才能使事业不断发展,这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否则,就会学而无用。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用知识指导实践,如果学无所用,就违背了学习的初衷。

学以致用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不能把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不能充分发挥知识的力量。

知识只有在实践中才会发挥巨大作用,这正是获取成绩的关键所在。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就需要具备学以致用的习惯,使知识为你所用。

清朝有一个姓张的读书人。他讲古书时,可以滔滔不绝,讲得头头是道。可是若让他去处理实际问题时,就显得很迂腐。

有一天,他得到了一部兵书,如获至宝,把自己关在家里读了好几天,并自以为熟通兵法了。

正好赶上一群土匪聚众生事,于是他招集了乡兵,前去平乱。可是当他按兵书上所说的作战示意图行事之后,在初次交锋时,就被土匪击溃,自己还险些被土匪抓走。

后来,他又得到了一部关于水利方面的书,对此书进行一番研究之后,自认为可以把所有土地变成良田。于是让人按他设计的图纸兴修水利,结果水从四面八方的沟渠流进了村里,险些把村里的人全部淹死。

这个故事听起来让人捧腹大笑,但是也让人深思,它嘲讽了那些一切以书为法的读书人。那些书呆子不能将书本知识应用在实践当中,不知道把学与用结合起来,因此,关键时刻误了大事,还险些酿成大祸。希望所有人都能以此为鉴,将书读活,学以致用。

顾炎武在赞同这一观点的同时,亦用“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来表达自己的主张。

朱熹也提出:“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若出于吾之心。”

只要你掌握这种读书方法,便能在有限的时间内,阅读更多的书籍,取得更多的收获。

书本上的知识须变通,上面记载的是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发生的不同事件或一些奥妙精深的理论,所以需要因时、因地、因势的不同,适当改变方式方法,千万不可照搬书本,不思变数,不然就会成为第二个“纸上谈兵”的赵括,那样势必会贻笑大方。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就是此理。

读书的目的就在于应用,在于指导人们的生活,爱读书而不与实际相联系是没有用的。最为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便是与实际相联系地读书。

如果你想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真知灼见,就必须把知识与生活(工作)经验相结合,变成一种全面的认识。否则书本上的知识就是片面的、无用的了。

为了让知识造福人类,必须学习和掌握知识。如果不学以致用,那么拥有再丰富的知识也只能是个书呆子。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经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对他的儿子进行劝勉道: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如果认为书上的东西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那么就应把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这样不但可免于浮躁,还可为社会创造财富,并在学以致用中获得更多更丰富的知识。

学生们对于书本上的东西,往往只当做是一种知识形态,因此没有受益匪浅的感受。生活中的人和事才使他们感受到知识的重要作用。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高境界。要达到这一境界,就需要不断地锻炼自己,摸索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以便在将来的事业中更好地利用和发挥。

7.养成看报纸、电视新闻的习惯

现在社会是信息时代,不管是经商、从政,还是普通的公司职员,哪怕是一个打工仔也一定要多看报纸和电视新闻:因为报纸和电视新闻里有最新的商机、国家时政法规等与你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

很多人不爱看报纸和电视新闻,这是一个不好的习惯,为什么呢?

①多看报纸、新闻可以增长知识,学到很多东西。

②多看报纸、新闻可以使你在和别人聊天中有话题、不冷场。

③多看报纸、新闻可以了解世界动态,在以后的业务工作中用得着。

④多看报纸、新闻可以了解党和国家的意向以及新的法规条令等,对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但是看报纸一定要杜绝一张报纸一杯茶,混完一天算一天的现象,这是不求上进、混日子的做法。所以,不能以看报纸来混日子。

有些人会找借口推说时间紧,无暇顾及看报纸,其实,大可不必为此犯愁,每天早上,几份报纸放在桌上,边吃早餐,边浏览报纸也是一件美事。于是,家长里短、国家大事、体坛动态、股市资讯都在咀嚼早餐的同时缓缓地进入了大脑。可以说这也是一份精神早餐,最起码也能算个精神甜点了。同时读报多了,对事物的敏感增加了。另外,看报是自我活动,自我把握时间,自我总结感受,什么时间有闲就什么时间看,看的也是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不用学习讨论,不用写心得体会。

很多人刚开始不太习惯,但是时间长了就会习惯,慢慢地你会觉得看报是每天生活的一部分,至于好处,不同的人群会体会到不同的好处:可以获得知识,这种学习方式有很多优点,学习内容多。报纸的信息量大,时政经济、文化体育、消费娱乐、健康养生,无所不有。通过看报,可以知道国家的大政方针,知道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知道社会发展的最新变化,等等。如果你是一个机关文字工作者,掌握这些东西,对于“炮制”材料是很有用的。报上所载的大多是最近发生的事情,“新闻”多,“旧事”少。

看报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有助于与他人沟通感情,增进了解。如果你知道一个人很喜欢足球,你就可以把从报纸上了解到的足球方面知识用上,同他聊曼联、AC米兰、皇马、马拉多纳、贝克汉姆,与他“套近乎”,这样就会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如果你知道一个人喜欢艺术,你就完全可以把你在报纸上了解到的艺术知识用上,同他探讨一番。

总之,经常看报能够拓宽知识面,丰富“谈资”,在与他人交往时就会有更多的共同语言,这对于活跃气氛,加深感情,无疑是颇有帮助的。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学习的方式有很多,每天看看报纸,倒不失为一种既有效果,又经济实惠的学习方式。

同类推荐
  • 特蕾莎修女给青少年的12堂人生必修课

    特蕾莎修女给青少年的12堂人生必修课

    平实的文字讲述了至深的哲理,凝练的话语浓缩了人生的精华,博爱的思想传达了生命的真谛。本书精选特蕾莎修女所讲过的感人箴言和演讲辞,旨教会青少年们做人之道,学会如何放宽胸襟,胸怀大爱,扶危济贫,不弃小事,坚强勇敢,勤奋谦虚。为自己的人生道路树立一个最明亮的指示牌。
  • 人生不可不知的100个经典教训

    人生不可不知的100个经典教训

    人生没有不犯错的,可有些错是一次都不能犯的。一位妈妈恨铁不成钢,打了儿子一巴掌,不想把把儿子打成了植物人。有一名女记者,为了帮助男友戒毒,想用亲身体验说明毅力可以战胜自我,结果不但没有帮助男友戒掉毒瘾,自己也成了隐君子,抱恨终生。一位司机喝了一瓶白酒,带着几位好友兜风,结果撞上一辆大货车,车毁人亡……这些惨痛的教训给我们每个人都敲响了警钟。但一个人如果拒不接受教训在同一个地方跌到两次,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恐怕上帝也帮不了他。
  • 马云就靠这些人

    马云就靠这些人

    本书通过马云自己和他的朋友和盟友,详细讲述了这个“长相与才华成反比”的传奇人物的创业经历与人生历程,读者可从中一窥马云的诸多性格特色与行事风格,洞悉从阿里巴巴到淘宝网的创业内幕,揭示“不走寻常路”的马云独到的管理风格与经营策略。书中首次毫无保留地深刻剖析了马云的人生各个环节,讲述他是通过朋友成就事业之道以及他自己的为人处世之道。全书文笔诚恳真挚,朴实无华,往往寥寥数语就让你豁然开朗,直达成功的本质。
  • 西点最神奇的24堂员工课

    西点最神奇的24堂员工课

    西点军校素有“将军的摇篮”之美称,培养了无数世界著名将领。不仅如此,又有人把她比喻为世界上最大的“商学院”。西点军校到底有何独到之处?本书以西点的经典故事、名人名言为线索。辅以深刻的职场感悟,为您讲述西点人的精彩故事。带给您全新的职场理念,让您上完24堂课之后实现精神上的脱胎换骨!
  • 经营好自己一生中的三天

    经营好自己一生中的三天

    每个人都有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但无论哪一种方式都需要进行理性规划和管理,并用心去经营。《经营好自己一生中的三天》站在人生的基准线上,从人生定位、调整心态、选择放弃、失败挫折、珍惜时间等方面入手,深刻而细致地为你解读人生的主宰,成败的关键,让你在振奋人心的阅读中给自己一个清楚而准确的定位。
热门推荐
  • 南窗纪谈

    南窗纪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ra3之异世冒险

    ra3之异世冒险

    简介太花里胡哨没什么用,我就直说吧!这是一个普通现代人带着红警3系统到魔幻世界的故事。
  • 重生九零好时光

    重生九零好时光

    重生九零年。护父母家人、赶走极品亲戚,对凌茵来说是最为重要的事情。极品上门要酸梅汤配方,赶不走?既然你不想让面子,那她必定会让你知道后悔两个字,怎么写!重活一世,发家致富对凌茵来说轻而易举。带着家人赚大钱,全国皆有我家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RE从零之吾爱在君心间

    RE从零之吾爱在君心间

    意外穿越RE从零,完成动漫中的遗憾。蕾姆的空白的信,美食猎人那些没有的美食,一切的一切将在此书展示。(蕾姆拉姆是我的真爱,拔剑吧!)
  • 绝色狐妃倾后宫

    绝色狐妃倾后宫

    冷蝶冰冰被一直跟踪她的绝色美男扔到雪地上,虽说不痛,面子上却如何也是挂不住的。头脑一阵昏沉,她“唰”的一下从雪地上跳了起来,满脸通红的窜到那人身前,大声道:“你欺负我,我要告诉我爹爹听,你叫什么!快报上名来!姑娘绝对不要饶你!”男子却不慌不忙,邪魅的一笑欺身上前……
  • 许你一世之浮生若梦

    许你一世之浮生若梦

    西岳六年一月,大雪纷飞,长达半年的战争使两国人民苦不堪言,在这寒冷刺骨的日子里,新年到了。死寂的大街小巷终有了些热闹的气氛,又一年来了,这战也要打完了。
  • 爱情观

    爱情观

    在宋庄,大大小小的美术馆、画家工作室,一年到头似乎都在对外开放,画展的消息像春节时燃放鞭炮的声音,这边还没有炸完,那边就已经点燃,噼噼啪啪,有时同时开炸。每天都有观展的人三三两两结伴而来,看着画面评头论足。也有媒体扛着摄像机来采访、做专题,画商和收藏家到来时似乎都不动声息,静悄悄地把好几万元、几十万元的画卸下,提走。每年从这里送出去的画难以统计,流进来的资金是个天文数字。有人说当今中国的宋庄相当于十九世纪的巴黎,聚集着国内外一大批当代艺术家。有的画家近年收入千万,有的画家长年累月卖不出一幅画,几年下来,连房租都交不起。
  • 君之雪孤之尘

    君之雪孤之尘

    作为帝国的秘密武器,还没上战场,就在假期逛街时莫名其妙地成了北暝家废材,一个自称与她前世有婚约的人找上了门。某帝君:“爱妃,该回去完成婚礼了。”某女帝:“错,你是孤的爱妃。”
  • 云南看云集

    云南看云集

    这是“沈从文散文新编”书系之一,收入沈从文抗战时在大后方云南所写的《昆明冬景》《云南看云集》《新废邮存底》《新废邮存底续编》四种小册子。除了《昆明冬景》《云南看云》几篇散文外。很多是书信体,内容却是发表自己对文学和人事的看法。
  • 千里江山只为你

    千里江山只为你

    他是人们眼中的作画才子,有“天才少年”的美称,他就是王希孟。她是清新“女子”,叶翎。一夜的邂逅,二人心生情愫,在得知杀父之仇的真相后,是相爱还是相杀?前世之缘,来世再续?清新虐恋,华丽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