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9500000006

第6章 凭本事——胸藏万机靠能耐(3)

刘秉忠虽身居深山,犹如闲云野鹤,但其心却依存经世宏愿。他留心天下时事,茹苦耕读,以待良机。后来,他的才华为天宁虚照禅师所知,特意派人入山招其剃度为僧,改名子聪,在寺庙里掌书记之职,因而留下“聪书记”的称呼。其后,他游历云中(今山西大同),留居南堂寺。

刘秉忠虽遁入空门,但壮志不泯。他每日于晨钟幕鼓之暇,潜心治学,博览群书,着意探究尘世变迁之基因,寻求治国安邦之良计。几年过去,刘秉忠学业日长,几无不通。他不仅“兼通儒释”,而且精于《易经》和宋代道学大家邵雍的《皇极经世书》。其它如天文、地理、律历以及三式、六壬、遁甲等卜算之术等,也无不精通。他学兼三教,洞察力敏锐,对古今治乱兴衰研究得十分透辟。

斗转星移,光阴荏苒,刘秉忠自遁入山中已过10年,27岁的他风华出众,声名渐著。机遇终于到来了。元太宗后乃马真氏元年(公元1242年),身居漠北和林(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哈尔和林)的藩王忽必烈蓄意争夺蒙古汗位,欲于天下大有所为,因此一心扩充自己实力,积极结识、网罗中原文士和释儒道三教名流。燕京(今北京)大庆寺高僧海云禅师,应忽必烈之召身赴漠北,途经云中,闻知刘秉忠博学多才,特意邀他同行。刘秉忠思欲一试胸中才学和平生抱负,干一番治国安天下的轰轰烈烈事业,决计与海云禅师一道北上,谒见忽必烈。这次和林之行,便成了刘秉忠一生中重大的转折点,使他的人生之路由此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刘秉忠到和林后,多次受到忽必烈的召见。他纵论天下时事,了然于胸,谙如指掌,受到忽必烈的欣赏,深为忽必烈喜爱。当海云禅师南返时,刘秉忠便被忽必烈留了下来。数年之后,刘秉忠回奔父丧,忽必烈赐金百两以供丧葬之用,派使送至邢州以表其爱才之心。刘秉忠服丧期满,又被忽必烈再次召回知林。这时的刘秉忠,已成为忽必烈开创基业的得力助手,参与策划各种方针大计。而刘秉忠为报知遇之恩,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智,为辅佐忽必烈完成一统帝业竭尽了全部心力。

元宪宗元年(公元1251年),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的胞兄蒙哥被立为大汗,命忽必烈总治漠南之地,忽必烈率众臣南下,开府于金莲川(今内蒙古正蓝旗闪电河沿岸)。

漠南地广民殷,财赋充实,忽必烈兼得天时、地利、人和,便雄心勃发,欲成大事。刘秉忠也认为这是建立基业的千载良机,不可丧失,并以周公辅其兄武王的故事为鉴,请忽必烈“思周公之故事而行之”。他以中国古代典章、礼乐、法度和三纲五常为指导思想,采撷蒙、汉历史上成功的统治经验,着眼于全局,为忽必烈兴邦治国设计了一幅较为完整的政治蓝图。

在政治方面,刘秉忠认为:兴邦治国,要选择贤相良将,内外相济。他还根据蒙古统治的实际情况,提出要选择开国功臣的子孙,分别担任京府州郡各级监守,督责旧官以遵王法,按察官守,根据其政绩以定升降。在司法方面,他主张明定法令,去其繁苛,严禁私设牢狱,取消鞭背之刑。

在经济方面,刘秉忠提出“国不足,取于民,民不足,取于国”,“有国家者,置府库,设仓廪,亦为助民;民有身者,营产业,辟田野,亦为资国用”,国与民之间的关系是鱼水关系的思想。

在文化方面,刘秉忠主张尊师祭孔,开设学校,进行科举,以选择贤达之才;还提出了兴礼乐,颁新历,修史书的建议。刘秉忠对知识分子非常重视。他提出,国家要出资以养天下名士宿儒中无营运产业者,使之不受贫穷的困扰;对其中有营运产业者,也应在税收方面给予优惠,使之能够得以自养。

刘秉忠的各项建议,实际上为忽必烈如何推行“汉法”,承袭中原帝业,治国平天下定下了基调,深得忽必烈的赞许。后来,这些建议大部分都得到了实施。刘秉忠凭其卓越的才能终于赢来了仕途的光明未来。

【评议】

要想成大器,就得有本事。看那些在中国历史上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哪个不是从小立大志,悟性好,勤学苦练。只有拥有满腹经纶的人,才能捕捉到攀升的灵感,才能出将入相一展凌云之志。

当然,有很多有志之仕虽有才华,但也不可能如锥立囊中立马被发现,刘秉忠也是几经曲折才得以遇上明君。所以人生当中,失意时不要气馁,茹苦耕读以待他日成器。

5.身效法家谋比萧何——李善长不惑之年得重用

在封建官场上,有不靠真本事吃饭的:吃特饭的是皇上老子,他们凭的是世袭;吃霸饭的是豪门权贵,靠的是门第;吃软饭的是寅缘附会者,靠的是出卖自己的身体和灵魂。但这些人难以在历史的河流中流芳百世,他们不是匆匆的过客就是臭名昭著的小人。

李善长胸有大志,腹藏韬略,等候时机投靠明主朱元璋,身效法家谋比萧何,成就了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事典】

由于种种原因,历史上总会有许多有才之士没有被重用,终其一生郁郁而不得志。但也总有人是幸运的,即使是不惑之年才得志,也终究可以施展自己的宏伟抱负,一路攀升,直到权倾朝野。李善长就属此例。

李善长(1314—1390年),字百室,定远(今属安徽)人。他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从小博览群书,智谋过人。心怀襄助帝王成就霸业的强烈愿望。

至正十四年(公元1354年),郭子兴与孙德涯等起义将领不和,其麾下的朱元璋率徐达、汤和等24名骨干人物离开濠州,往南到定远一带发展。通过此举,李善长一眼就看出出身贫寒、暂居人下的朱元璋有成就大业的气势,绝非等闲之辈,心中顿生归附之意。朱元璋率军进攻滁州,行至途中,李善长率家乡老小前往迎谒。朱元璋得知李善长是颇有声望的乡贤,对他优礼以待。欢声笑语之际,李善长以韩非子的法家思想启迪朱元璋。朱元璋虽读书不多,却心有灵犀一点通,顿时对法家的法、术、势产生浓厚兴趣。朱元璋对李善长如获至宝,将他留在身边,执掌书记,负责军中文字事务。

这一年,李善长已40岁,正值不惑之年。他投靠明主朱元璋,兴奋不已,决心从此施展自己的宏伟抱负。

加入红巾军后,战事频繁。每逢战斗,李善长运筹帷幄,表现出惊人的政治和治军才干,逐渐成为朱元璋深为倚重的谋士。

有一天,朱元璋在军帐中置酒招待左右,论及天下大势,便问李善长:“四方战斗,何时能定天下呢?”李善长援引历史故事,侃侃而谈:“秦朝末年,天下大乱,汉高祖刘邦起兵。他虽然出身布衣,却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嗜杀人,仅仅五年就完成了称霸事业。现在,元朝统治秩序出现紊乱,天下土崩瓦解,与秦朝末年的时局极为相似,此时正是成就帝业的大好时机。主公出生于濠州,距离刘邦的家乡沛县不远,应当秉承这种山川王气,效法刘邦的所作所为,何愁天下不定!”一席话,说得朱元璋连声叫绝。李善长说这番话,主张朱元璋向刘邦学习,言下之意,自己就是红巾军中的萧何。

其后,李善长追随朱元璋督军攻打滁州,经战连年,朱元璋羽翼渐丰,常遇春、冯国胜等前来归附的将领越来越多。李善长听其言、观其行、察其材,告诉朱元璋这些人适宜何种职位。李善长在人才甄别方面独具慧眼,不仅使朱元璋满心欢喜,而且使前来归附的豪杰义士各尽其才,各遂其愿。有时,武将之间难免会有龃龉,李善长以三寸不烂之舌从中化解矛盾,使军队指挥系统趋于稳定。

当时,朱元璋累建战功,陆续收复了滁州之外的一些城镇,手下兵强马壮,自成一番气候。功高盖主,郭子兴听信流言,怀疑朱元璋谋夺其位,便欲削夺其兵权,私下策动李善长离开朱元璋,前来辅佐自己。李善长坚信朱元璋实为人中俊杰,不离其左右。正身遭厄运的朱元璋对此极为感动,愈发倚重李善长。

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朱元璋收降巢湖水师后,拥有步、骑、水军各兵种,声威大振。此时,李善长力主朱元璋急速渡江,攻取集庆(今南京),作为平定天下的大本营。这一充满远见卓识的英明决策获得大将徐达等人的支持,胸有远谋、志得天下的朱元璋当即采纳李善长的意见,旋即挥师渡江,拔采石,趋太平。

次年二月,一举攻克江南重镇集庆,改集庆路为应天府。大军进城三日,李善长忙于起草布告、军令,严禁士卒扰民。这时,郭子兴已死,朱元璋独揽兵权,表面上称臣于小明王韩林儿的宋政权,自兼太平兴国翼大元帅,任李善长为元帅府都事。朱元璋在集庆站稳脚跟不久,打算攻取江南另一重镇镇江,但担心将领们统兵不严,便与徐达合计搞了一个“苦肉计”。一日,朱元璋升帐,当着一班文臣武将的面厉声指责徐达纵兵扰民,下令将其绑了,推出斩首。李善长深知其意,急忙替徐达求情,声称打天下不能没有徐达,恳请释放徐达,让其将功赎罪。朱元璋达到了预定目的,命人替徐达松绑。于是,朱元璋率军在徐达的带领下攻取镇江。攻取镇江后,朱元璋任江南行中书省平章,以李善长为参议。当时,朱元璋身边还有宋思颜、李梦庚、郭景祥等幕僚,李善长兼领大都督府司马,升任行省参知政事。

同类推荐
  • 水浒之史进

    水浒之史进

    史进,水浒中被忽视的武学天才。水浒中被忽视的天才还很多。看穿越者史进能否逆天改命,改变这些人的命运。当然还有大宋的命运
  • 大明铁骨

    大明铁骨

    “我大明终其一朝315年,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铁骨铮铮,唯我大明;甲申天变,神州陆沉;大好河山,遍染腥膻;汉家儿郎,誓不为奴!永历十三年,郑成功北伐,这本是一场毫无快乐的痛——最优秀的将领阵亡了,再次北伐的本钱输光了。这一年,朱明忠意外的来到大明,成为郑成功麾下一小卒……建了两个读者群欢迎加入大明铁骨:150536833大明铁骨VIP读者群:150536544新书《这个大明太凶猛》已经发布!还请大家继续支持无语,支持这个与众不同的明末故事……
  • 盛唐小侯爷

    盛唐小侯爷

    屌丝化工男李思聪魂越大唐县侯爷,在大唐搞工厂,开超市,发快递,卖彩票......巨富商贾对其名忌讳莫深,朝廷官员对其恨之入骨,可是那有怎样?老子就是活得精彩,不服来干!(本书不出意外,月底完本,将近三分之二免费字数,相当于免费看了,大家若是可以的话就支持一下正版吧,哪怕是一分钱也可以叫作品走的更远一些。)
  • 后汉

    后汉

    “蔡东藩中华史”系列是蔡东藩所著历史演义的白话版,全书浩浩一千余回,写尽几度春秋,上起秦始皇,下至1920年,共记述了2166年的历史,共计11部1040回,约601万字。其内容跨越时间之长、人物之众、篇制之巨,堪称历史演义之最。被人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
  • 孟获立志传

    孟获立志传

    梦想成为小霸王孙策的主角,不幸变成了小蛮子孟获,由此展开了号称史上最衰之穿越的悲情旅程……
热门推荐
  • 为霖禅师旅泊庵稿

    为霖禅师旅泊庵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善待自己,宽容他人

    善待自己,宽容他人

    一部改变几代人,生活观念的心灵读物。刘墉、席幕容首次联袂推荐。也许自私是每个人的天性,也许忌妒是每个人的本能,可是,当我们选择放下心灵的包袱时,自私就会转化成奉献的基石,忌妒也会转化为向上超越的动力。打开心窗,与世界相拥,与快乐同行。我们的人生会因为忘掉不愉快而变得春光灿烂。
  • 死者的琴声

    死者的琴声

    芦川夕子站在了门口。为了稳定一下自己的情绪,夕子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时间是晚上6点半钟,四周被夜色笼罩着。在众多的同一样式的建筑中,演员真田美的家显得格外富丽堂皇。芦川夕子按了门铃,随着一阵脚步声和“来了”的答应声后,真田美迈着轻快的步子来开大门,她是一位二十岁上下、浑身散发着青春气息的美人。“我是芦川的妻子,我有话要对你说。”一听这话,真田美的脸上露出了紧张神情。“请进吧!”说着她递过了一双拖鞋。
  • 异世界的东方帝国

    异世界的东方帝国

    东方文化与异世界的碰撞,世界观之间的交汇,不一样的战斗,不一样交流,不一样经历。华夏武将与二次元武士的战斗!华夏儿郎宁有种乎!?(随缘更新,QWQ)
  • 权宠:奸相的至尊毒妻

    权宠:奸相的至尊毒妻

    成婚的前一日,陈云诺被心上人诛杀满门。空有医术无双,却只能看着至亲血肉葬身牲畜腹中。九年之后,她从地狱归来,虐杀贱男渣女,以报灭门之仇。都城暗潮汹涌……她将一个个衣冠禽兽剥皮拆骨,逼的原形毕露。四面仇敌,唯他气度翩翩立于她身侧:“为夫难道没有教过夫人?毁他所爱之人、夺他所图江山,方是解恨正途。”红罗帐里,他温声诱哄:“生一个,我替你雪恨,生一双,保陈家昌盛更胜往昔。”陈云诺拢衣襟:“高高在上,不近女色,他们说的真是你?”“不近别人,只想近你。”
  • 我有个极品女友

    我有个极品女友

    那天,家里突然出现了个冷艳的女人,她不经意间闯入我的生活,在我黑白的人生中拿着颜料盘画来画去,听得懂我的胡言乱语,看得懂我没有微笑的表情,纵使我将她写进爱情的扉页里.....
  • 穿越之成龙历险记

    穿越之成龙历险记

    成龙历险记同人作品,剧情中不合理处,会做出新的设定,副本设定为游戏古墓丽影9、10、11,仅有一位女主,暂定劳拉。
  • 许你一世无伤

    许你一世无伤

    双胞胎姐姐在结婚的前一天失踪,南栀不得不代替姐姐嫁给陆离。她卑微的说着:“陆离,我是爱你的。”陆离却冷冷对她说:“我要你生不如死,因为,你害死了我最爱的人。”一场代嫁,却因姐姐扑朔迷离的死因而将她卷入无底深渊,她忍受着最爱男人无情的羞辱。就在她以为她快要撑不下去的时候,他却忽然搂住了她,说,“南栀,余生,我许你一世无伤。”--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幸运不是天生的是设计出来的

    幸运不是天生的是设计出来的

    幸运不是天生的,变得幸运的第一步就是要选择争取幸运。当你遭遇挫折时,不要认为幸运已经离你而去,应该牢牢抓住当前机遇,为自己制定一个奋斗目标,只有具备实现梦想的动力,才有获得成功的可能。同时,你应当知道,幸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只有失败的人才会永远把机会押在别人身上。
  • 仙药供应商

    仙药供应商

    新书“兰若仙缘”已发,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谢谢。一个闭塞的乡村,半座山,几间房,有人不远千里而来,豪车挤满了山间的小路,因为这里有一个年轻人,一副药可医白骨,活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