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9700000003

第3章 南怀瑾及其佛说(3)

这些事实,很多研究佛学的人都不大留意,常常忽略过去。释迦牟尼佛的一生言行,无一不是孝的表现和扩大。佛一出生母亲就过世了,由姨妈一手带大,后来姨妈想出家,佛不答应,因为顾虑到女性出家,宗教团体内容易发生问题,恐怕影响佛法在世间的传布,但是由于阿难一再向佛请求,说姨妈自小养育您,您就许她出家修道嘛,最后不得已,佛才答应了这件事。佛在得了道后,也曾为了报答母亲怀胎十月之恩,上升忉利天为母说法。那时佛母摩耶夫人已因生佛功德,成为忉利天主,但是佛还是特别为她宣讲了令人感动的“地藏经”。我们学佛的人对“地藏经”都很熟悉,也时常诵念,看看它的内容,这不是多么可贵的孝道思想的流露吗?

佛教之所以能在中国传布,迅速而普遍地为中国民间社会所接受,正是因为它是一们重视孝道的宗教。中国佛教第一本讲孝道的经典《父母恩难报经》是在后汉时期(约公元一八九年间)安世高翻译进来的。假使没有这部经的翻译,中国知识份子是会起来抗拒的。他们一看《父母恩难报经》,哦,原来佛教文化也是讲究孝道的,和中国固有文化精神同路,二者便自然合流了。

度化阿阇世王的故事

然后,过了几十年,在曹魏时候,《无量寿经》又由康僧铠翻译进来。《无量寿经》谈的是观想阿弥陀佛的念佛法门,后代净土宗兴起,无疑是受了它的影响。净土宗念佛,念南无阿弥陀佛,这种修持方法,与孝道的关系很大。再来,“观无量寿经”又跟着传译进来(约当公元四百二十年间)。《观无量寿经》讲的是什幺呢?讲孝道的问题。其缘由是因为释迦牟尼佛在世时,印度有个不孝的国王阿阇世,他为了想早日荣登国王宝座,欲置自己的父王频婆娑罗于死地,因此把他关在监狱,不给吃,不给喝。阿阇世的母后韦提希夫人为了拯救自己的丈夫,偷偷做面食夹在衣服里层,又将衣服用水浸湿了,带去看老王,把面食剥出来给老王吃,把衣服拧出水来给老王喝。可是,这件事终于给这个棍蛋儿子晓得了,也将她同样关进牢狱。

像这样冥顽不灵的忤逆之子,碰上了也没办法。母亲韦提希夫人想到她认识佛陀的弟子目连尊者,便跪下来祷告,希望目连尊者赶快来救她。结果佛以神通知道了这事,慈悲地赶来帮助,感化了这个不孝的儿子,同时为他们讲“观无量寿“阿弥陀佛的修持法门。这是《观无量寿经》形成的来龙去脉,其基础就建立在孝道上面。至于净土宗的另一部经典《阿弥陀经》,则比较迟一点才翻译进来。

《无量寿经》和《观无量寿经》传入中国时,中国正处于三国以后,魏晋南北朝战火连绵,文化混乱的动荡时期。可是当时社会上每个家庭的子弟都很遵守孝道,此时正是中国门第观念最严重的时候。嫁个女儿或讨个媳妇,非常重视门当户对。在社会上,一个家庭里孩子的教育好不好,孝顺不孝顺,广为众人所注目。譬如大家会说,某某家里的孩子很有教养啦,他们家的公子,千金都很知书达礼,是世代书香啦,这些观念和宗法社会的孝道思想,非常紧密地连结在一起。

义在大孝的盂兰盆经同时,在西晋初期(约公元二百六十五年),中国佛教到了七月半一定要诵念的《盂兰盆经》,也经由竺法护的手中译成中文,流传开来。盂兰盆的“盂兰”两字,原义叫解倒悬,即是解救倒悬的痛苦。这部经同孝道的牵连,那更大更深了。

我的家乡就在台湾海峡对面,小时候,记得每年的农历七月半有个很热闹的节目,叫做“放河灯”。在夜里,河上驶着做法事的船只,和尚念经,一路叮叮当当,木鱼,铃铛法器等敲得很动听,唱诵的声音也很优美,然后一个莲花一个灯,从船上接连放到河面上,放荡开来,挤得整条河都是闪闪发光的莲花灯,很美丽,也很令人伤感。据说这是为了超度河里淹水死的冤魂,解除他们的痛苦。也算是属于盂兰盆会的一种。

一般民间讹传,七月里鬼门关开了,阎罗王一年一度给鬼放假,让他们出来玩玩,到了农历七月三十晚上(地藏菩萨生日)又要回去。这个恩典,据说就从目连救母的盂兰盆开始,又说是地藏王菩萨大发慈悲,出面给阎王讲情。所以每到了七月三十晚上,我们这些孩子便拿着香把,一支支插在地上,然后老祖母叫我们跪下来拜,拜地藏王菩萨,因为菩萨做了保证人,现在他要把放出来的鬼魂收回去,只要有一个鬼留了下来,地藏王菩萨便没面子啦,这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构成了这幺一套民俗信仰的故事,很严重,其中大有文章呢!

这类的故事,和中国孝道的发展结下了不解缘。因此,有人问我,放焰口啊,烧纸钱啊,这些做法,鬼神收不收得到?会不会得益?我说,只要你确是一番真诚,为了给先人尽一点孝思,舍得这样花费,只要心安理得,还管他收不收得到干嘛?我有个美国朋友过世,我说也要烧一些给他,有同学听了一副很惊讶的样子。我说你不要怀疑,相信我的话去办,这个经办的同学听了,他知道这是外国人,给他做了一套西装,也买一辆汽车,又造一栋洋房,冰箱电话等等一样也不缺,然后找个地方一把火烧了,彼此相顾一笑。你别问有用没用,但问自心诚不诚?舍不舍得?再者,你真能把佛教教理研究透澈,自己有实际的修证,自然能看清这种事的真相,虚还是实。

南怀瑾自己十分相信因果报应,这也是他弘扬佛教文化的一个重点:

我们中国文化,尤其信佛的人应该晓得,佛教的基础建立在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上面。如果信佛却不了解这个道理,那幺你说信佛,根本是迷信。三世是指前世,今世,来世。前世的前世还有数不完的前世,来世的来世还有连绵不尽的来世。六道轮回包括天道,修罗道,人道(上三道),以及畜牲道,饿鬼道与地狱道(下三道),每一个生命就依他自身所作为,感得各式各样的因果报应,生生世世不停地在宇宙间轮回转世,这是佛教根本的道理所在。

古人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这类警句,我们小时候都念过的,这便是因果观念。佛说:‘纵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但是这因果观念,全是由佛教传来的吗?不是!中国固有的上古文化,也早已有了,"易经上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正是因果观念的明显表示。由这种因果观念的推演,发展出中国几千年来一贯的教育目标,教人如何做一好人,做一完人。然而时代不同,现在这种良好的教育目标几乎已丧失殆尽,学校教育只注重知识和生活技能的传授,迟早要出问题的。

不管你是皇帝也好,乞丐也好;或者挑葱卖蒜作小生意,开银行,办贸易公司,做大买卖,那都是职业不同,无论你作什幺,人都要学做人。我常常跟一些从政的朋友讲,不要说做官难,把人做好了,做官自然容易。上台做官要做人,下台一鞠躬也要做人。做人别做绝了,做绝了不会有好下场。中国人的教育,一向是为了达成完善的人格道德标准,这个标准和"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因果观念相通,也和孝道思想同流。而佛教的许多理念,尤其菩萨道的提倡,无不是从此种因果观念和孝道思想立论,扩而充之,神而明之,而臻于淋漓尽致的地步。

一个家庭能够常做好事,后代子孙一定好,如果你使坏,喜欢做缺德事,就算现在聪明能干,富贵荣华,将来后代子孙必然要糟。这是真的哦!我这辈子几十年来,因果报应的事情看多了,很多都是现世报。错事干下去,没几年光景便自食恶果,惨兮兮的,只是平常不好意思说明罢了。所以我们小时候受传统文化家庭教育有句话:‘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方寸地指的是良心,就是说为人必须心地善良,后代方能得福。

佛教讲因果涵盖三生,每一个人自己的前生,今生,来生,由此形成一条无穷尽的横线,和刚才所提祖先,父母,我,后代儿孙的竖线,又交叉成一十字架。其实,依据因果轮回,角色变易的道理来看,自己的前生,今生,来生同自己的上一代,这一代,下一代,二条因果线往往是彼此重迭,一而二,二而一的。所以中国民间长久以来,充满了三生因果,七世夫妻,乃至世世互为兄弟,互为夫妻的传奇故事,所在都有。所谓一切皆由因果,因缘而来,善因善果,恶因恶果,随人自取。‘祸福无门,唯人自召’,怨不得人。

目连尊者救母难

由于阐扬孝道的几部佛经:‘父母恩难报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地藏菩萨本愿经’以及‘盂兰盆经’等被介绍进入中国,当时的中国人自然而然接受了佛教。至于我们佛学上讲的净土宗,禅宗,华严宗,三论宗等等,在书本上空啊有啊的,那都是一些读书人,以及法师们专门研究佛教哲学,逐渐发展出来的。民间一般老百姓才不管你这幺一大堆名词,他们只要报父母恩,念菩萨名号,阿弥陀佛,地藏菩萨,观世音啊!双手直挥直拜,你要快快救我妈妈,快快保佑我爸爸啊!这种真诚,这种孝心,你反对个什幺呢?!

‘盂兰盆经’讲的是佛大弟子神通第一的目连尊者,以神通看到自己的母亲堕落地狱,受极大苦,他很难过,亲自下到地狱要救母亲,但由于业力的关系,地狱门无法打破,只好回转来求佛帮忙。佛说你有孝心,很好;但是真做了坏事犯了罪的人,就是儿子当了皇帝,或是神通第一,也没有用。罪就是罪,善恶之间,和地位,金钱,权势毫无关系。善恶自有果报,不是随便可以了结。因此佛只好教目连尊者举行盂兰盆会,广修一切供养,借重其它出家人(精进用功办道的修行人),由他们多人的福德功勋,深重的业力方由忏悔而得解脱。

这里我们要注意,佛要我们不只求解脱我们这一世父母的痛苦,更要发广大愿,发长远心,连自己七世父母的冤孽,都要超度。佛的这种精神,合于中国‘孝经’所说的‘大孝于天下’。天下人的父母就是我的父母,你不能只孝这一辈子的父母,你前生的父母,再前生,乃至七生,千万生的父母,都一样要追荐。由此而达众生平等,慈云普护一切。

目连尊者是得了道的圣者,但并不保证自己的母亲不下地狱,各自造业,各自感报。并且好的儿女,并不一定有好的父母,好的儿女有时还是坏父母生的。这之间的因果道理,非常复杂。有一些温柔敦厚的夫妻,偏偏生个胡作乱来的坏儿子。这在生理学上,目前还无法理解,不过我已有了答案,这叫做‘遗传反动’,不会错。老老实实的父母,生个儿子特别调皮。当然也有还是生老实的。老实人再生老实儿子,一代一代传下来,那要变笨了的,是不是?真有修证的人,才看得清楚这些千差万别,复杂难测的因果变化。

佛为了目连,开了盂兰盆会幽明两利的方便法门。在印度,每年夏季雨繁虫多,佛才规定弟子们结夏安居,集中在一起,专心修道。等到七月半,天气渐渐放晴,气候较为凉爽,方得解夏,可以到外面活动。就在这一天举行盂兰盆会,供佛斋僧,超冥济幽,乃是中国佛教依据佛典记载所形成的传统仪式,一般佛教徒都很重视这一天的法会活动。

梁武帝倡建盂兰盆法会

同类推荐
  • 庄子(中华国学经典)

    庄子(中华国学经典)

    《庄子》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相传“内篇”全为庄周所著;“外篇”和“杂篇”有的出自庄周门人或庄子学派之人之手。《庄子》注释本较多,以清末郭庆藩《庄子集释》最为详明。本书即采用该书为底本。注释根据语境用白话解释,力求简明扼要;翻译根据注释采用直译的方法进行,力求保持原意和文句的晓畅。本书在注、译中因本人水平所限,难免出现讹误。恳切地希望有关专家、学者、读者多提宝贵意见。
  • 人生的智慧(西方经典文库系列)

    人生的智慧(西方经典文库系列)

    1850年,时年62岁的大叔完成了一生中最后的巨著《附录与补遗》,这部著作给大叔带来了世界性声誉,结束了他几十年的不得志和默默无闻。《人生的智慧》即摘自此书,但其实也独立成书。在阿图尔·叔本华著的《人生的智慧(典藏版)西方经典文库系列》中,大叔放弃他一贯坚持的唯意志论的悲观哲学,而采用优雅的文体、简洁的笔触阐述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在书中,大叔完全从世俗的角度探讨了诸如成功、金钱、名利、健康,以及为人处世、接物待人等应遵循的原则。这些问题与我们日常生活最为接近,因而很适合大众阅读。大叔采用平易近人的论述方式,用深刻的思想利剑刺穿那繁杂纷纭、百口莫辩的复杂世俗和人间世惰,使问题变得清晰、简明、透彻。
  • 商人也要懂点哲学

    商人也要懂点哲学

    准确地把握了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到当代的发展演变线索和历程,立足于揭示当代 中国人的价值观概貌,对中国人在生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维度上的价值观内容进行发掘,重点突出当代中国人的“生”、“和”、“礼” 、“义”、“惠”、“进”、“美”的核心价值观,展示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
  • 看破不说破

    看破不说破

    本书收录了胡适研究中国禅宗思想的精华文章。全书对禅宗的传播、流布,以及对中国历史上各个时代思想、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严谨细致的分析。胡适本人不信任何宗教,但他对禅宗的见解,对于那些从事禅宗文化研究的人士,以及文化爱好者而言,至今仍有着影响力。
  • 培根论理想人生(世界大师思想盛宴)

    培根论理想人生(世界大师思想盛宴)

    本书介绍了培根“关于真理”、“面对死亡”、“宗教信仰”、“论复仇”、“父母与子女”、“婚姻与独身”等方面的人生哲学。
热门推荐
  • 走进宁波

    走进宁波

    本书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情节和一幅幅珍贵的新老照片,集中展现了宁波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及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发展成就和活力四射、生机盎然、潜力无限的广阔发展前景。手法新颖,独具匠心,集趣味、意味、回味于一身,集文气、大气、雅气于一体,既蕴涵了宁波磅礴发展的原动力,又体现了宁波人民的自豪感,图文并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 逃婚太子妃

    逃婚太子妃

    柳眉心穿越而来,被许给天子为妃,不满之下,女扮男装选择逃婚,半路与男主赵钰相遇,二人结伴同行。七夕节,二人去凑热闹,结果被人捉弄,赵钰对柳眉心产生异样感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快穿偏执大佬她又在被攻略

    快穿偏执大佬她又在被攻略

    【快穿1v1】谁都知道,身为真·满级大佬的南祇一向孤身只影,走上反派道路本来只是为了简单的逆袭。但好巧不巧的是,每个世界,都会遇上个纠缠不清的炮灰。双目失明的医师攥紧衣角,下唇咬得微微泛白,“抱歉……我的出现,会打扰到你吗?”会。娇软可人的小少爷低下头,弯翘的眼睫轻轻颤了颤,带着盈盈水光,“可不可以,喜欢我一下?”不可以。命途多舛的病娇弟弟半跪在身旁,眼尾泛起些微红,向她祈求,“姐姐,请不要离开啊。”南祇:……你直说吧?反派到底有什么好攻略的?·女主真大佬,男主真小白花,甜文不虐,over
  • 袁督师诗集

    袁督师诗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友情对白(读者精品)

    友情对白(读者精品)

    这过的是什么日子。我这心上压得多重呀!眉,我怎么好呢?刹那间有千百件事在方寸间起伏,是忧,是虑,是瞻前,是顾后,这笔上哪能写出?眉,我怕,我真怕世界与我们是不能并立的,不是我们把他们打毁成全我们的话,就是他打毁我们,逼迫我们的死。
  • 重生混元道

    重生混元道

    大梦不觉醒,周成溺水后幸运地回到了开天辟地之前。天地未开,大道未定,生灵未出,诸多天材地宝也散落在混沌各方。万般重宝,俯拾皆是,一一收入囊中。盘古开天后,周成杀仙屠神,斩妖镇魔。大战元始天尊,逆天证道,最后成为天地间最强至尊。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若夫天地相忘,则为混元大道。
  • 云中事记

    云中事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2)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回首你已远走

    回首你已远走

    18岁那年,韩雨薇遇到了生命中应该遇到的三个人,她的好朋友司蕊,是另一个她自己,她们承诺永远相亲相爱;她的初恋王乐程,是她最爱的人,使她明白了爱的感觉,也有了痛的领悟;另一个男生王子,或许是最爱她的人,默默跟在她身后想要一生守候,却终于慢慢渐行渐远……时隔15年,她遇到了她生命中的第四个人,是否能真的从此柴米油盐平淡从容?
  • 黄箓五老悼亡仪

    黄箓五老悼亡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