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9700000010

第10章 法会因由分(2)

佛,不是修出来的, 而是因缘所至。 当然“修”也是因缘, 因缘就该你去“修”。问题是任何一个修行人都不能以自己为标准去要求别人,乃至要求一切众生。你没有错,但你不是众生的标准,不是除你这一条路,别的人别的路都是错。

“如是我闻”就是因缘运动唯一的显化形式。

“如是我闻”也就是众生脱离苦海的必由之路。

“此方真教体,清净在声闻。”

切莫在“声闻”之外,再附加别的条件,这“声闻”便清净了。 对于“声闻”的一切主观臆想的附加条件,都只能使声闻不清净。找清净就没清净。

“如是我闻”、“我闻如是”。

任何一个有头脑的人都可以想一想,对于人,除了一个“知”,你比其他物体多了什么?“知”、“闻”不属于哪一个人,是“宇宙—生命系统的集中体现,宇宙运动的全部能量运动集中在“人”身上,唯有一知,唯有一闻,岂有他哉!

如此而已,岂有他哉?释迦不想建什么思想体系,是要惠以众生真实之利。就是这么多而已。“如是我闻”,也就是全部佛法、佛学,别无其他。

也说“一时”

“一时”,这个词,南老却说得特别好,“一时”直译就是“那个时候”,“那个时候”就是“这个时候”。现在释迦就在为我们说法。

南老却说理解这一点,非要悟道方可。我以为并不需开什么悟。我没有开悟, 怕这一生是难以悟道了,我这样的“五浊恶世”的罪人要能开了悟, 那“悟”不是不神秘了吗?但我以我自己平常而又平常的思维,完全明白,“那个时候”就是“这个时候”,这里也不存在唯心、唯物的问题。

我是中国人,认得中国字,读过两天书,对古汉语不陌生。为了好奇,出过两天家,对佛经的特殊表达方式也熟悉一点。《金刚经》的表面文字总是可以看懂的。既然如此,我不是也参加了这个“金刚般若”法会了吗?只不过我不能如须菩提那样直接与佛对话罢了。在这个法会的当时,有“千二百五十人”参加,不就是须菩提一个人有与释迦牟尼对话的荣幸吗?我的理解力当然差多了,但我不信当时参加法会的“千二百五十人”的理解力全和须菩提一样,没有和我差不多的。

我与《金刚经》有缘,我等于参加了那时的法会。我现在读《金刚经》,也等于释迦牟尼现在正在给我说法。

南老“一时”是要悟了道的人才“理解”的,而“一地”我则认为是古人无论如何理解不了的。就“一地”说,古人怕没有一个能悟的。我们今天有电视电话会议,你能说这个会议是在哪里召开的?世界杯足球赛是在巴黎举行,但我躺在我的“席梦思”上就参加了世界杯足球赛,六十四场一场不丢。这种“一地”,是古代的大禅师们可以想象的吗? 我这里提醒人们注意,释迦是想到了的。 请看《佛说无量寿佛经》说:

“欲见诸佛净国庄严。悉于宝树间见。犹如明镜。睹其面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犹如明镜。睹其面像。”实在就是电视屏幕。世界上的事有这么凑巧的吗?依自然科学的发展趋势,树荫、林荫道到处是电视的时代距人类恐怕不会太远。98世界杯足球赛期间世界各国的许多广场不就都出现了大屏幕电视吗?

“一地”。千处万处一地,对于现代人不是幻想,除非你非抱着“我执”不放,认为非是你自己有一双天眼、慧眼、法眼……先不说这些神通的可靠性,起码也是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未除。

电视,它已经是“宇宙—生命”系统的共同财富。我在电视中见到的全是佛,一切电视节目皆是诸佛在游戏。哭也好,笑也好,跑也好,跳也好,当领导也好,当罪犯也好……

说完“一地”,再返回头说“一时”。有神通的人了解过去未来,把过去未来的图像“调”到“现在”的眼前,他们是“天眼”开了的。这便是他们的“一时”了。我不像某些“唯物主义”者一样,对神通功能全盘否定,世界上毕竟有这方面的真实报道,我何必非说他是不可能的呢?问题是这种“一时”,与我现在读《金刚经》,就是与金刚法会“一时”,有什么区别?不都是一个“共时态”的“知”吗?

熟读佛经者,皆知所有的佛经在后半部都要讲“流通”。也就是说,佛学是靠愿力流通的。这一点在《金刚经》中也有明显的表达。

“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这是对佛教徒们说的,也是释迦愿力。古代的文化媒体是有限的。文字媒体是一种传播手段,佛相、佛塔、佛庙,……皆是一种文化传播工具。

佛学不像其他的文化,他认为所谓传播,说到底是因缘的传播。佛经是文字——经文是一种传播,也是一种手段,相、塔、庙……都是与佛学结缘的手段也即是传播手段。观相、见塔、游庙比之读经,以至深解义趣,都是缘分,也都是传播手段,只不过层次不同而已。读《金刚经》,称“金刚”之名,见塔、游庙都是与释迦结缘,与在舍卫国听释迦直接讲法是一样的,就缘分讲就都是“一时”。

我们今天的人读史,看过去的记载、文物、录像、录音皆可说是“同时”。试想我们看电影《泰坦尼克号》之时,不是身陷其境,如自己和当年的遇难者“ 一时”是一样的吗?当然也不完全一样。但是,这世界上又哪有完全一样的事物呢?

还复佛学的人间本面,是我们这个时代人的任务。千万不敢把已经与佛学结了缘的人,推入神秘的迷宫中。

即便神秘,也莫过是一种因缘而已。因缘与因缘平平等等,区别只在熟与不熟。我想,“一时”未必是唯心,恰是唯“物”,唯“因缘”嘛。

“讲堂”异说

经文原文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

南老在这里没有解释“佛”这个字。

“佛”之一字在佛学界的混乱是很严重的。有一位特别有名的大师,在讲到释迦成佛时说,依佛经,释迦成佛必要升到××天上去,在那里成就无量身相。

我明白地告诉诸位,释迦牟尼早死了,真的死了。如果说“他”的肉身还剩下什么,那就是被佛教徒称之为“圣迹”的舍利、佛牙,法门寺的“佛骨”等等,这些“圣迹”与普通人死后的骨头,绝无二致。晶莹一点、透明一点,这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但凡修瑜珈有成就的人皆可达到。

释迦还活着,他的思维,他的愿力,永远活着,作为因缘入了一切众生心。这对中国人太好理解了,岳飞、文天祥不是“永远”活在人民心中吗?二者之间没什么两样。不过是一个时空长一点、广一点;一个时空短一点,窄一点。释迦发愿“灭度”一切众生,也即是“救度”一切众生,这个因缘必待无众生之日,才会消失。岳飞、文天祥是为中华民族的一时之难而献身的,这个“受难”的因缘,一旦划上了句号,他们的名字与思想也便消失了。你看,抗日战争时期那些英雄不都以文天祥、岳飞为榜样吗?这不就是岳飞、文天祥活在中国人心中吗?他的精神不是在后人的心中起作用吗?他们的精神不也是构成后人之心的千万万千因缘之一吗?

“佛”之一字,是需要好好“正名”的。在时下,在许多现代人心目中,“佛”之一字与“神”之一字,实无区别。也就是说,与“迷信”、“愚昧”这些词几乎是同义词。而“佛”字的本义恰是“觉悟”,对“宇宙—生命”系统本体的“觉悟”呀!

在社会经济、自然科学无比发达的今天,“佛”这个概念落得如此下场,和多少年来,千百大师过分神化他,不无因缘。

“佛”这个字决无神秘之处。

“佛”者觉悟也。哪怕这“宇宙—生命”系统中有一个个体生命觉悟了,也应看是“宇宙—生命”系统必有此特色,也应看作“宇宙—生命”系统全体觉悟了。若“宇宙—生命”系统本身就没有的东西,怎么会表现在个体生命身上呢?

所以,个体的任何觉悟,就是“宇宙—生命”系统整体的觉悟。在佛学中,“宇宙—生命”系统本身具备的这种觉悟,就是法身佛。

“觉悟”本身就是一种整体的生命智慧活动,它是宇宙整体能量运动造成的,反过来对“宇宙—生命”本体有了觉悟,便是“般若”,也就是报身佛。某个个体生命的觉悟,对“宇宙—生命”系统本体的觉悟,即他的思想、愿力得以入一切众生心(这种思想、愿力本是从一切众生心中来的),这个生命也可假名为报身佛。正因为如此,《佛说无量寿经》从不说是释迦发了四十八大愿,而是阿弥陀发的四十八大愿,其愿文总是指向“十方众生”、“十方世界”。在佛经中“十方众生”与“十方世界”与“十方世界诸佛”是同义词,又不是完全一样。不明白的人,完全可以认为他们是同义的,也没有什么关系。千万不可用现代名词硬套,“十方世界”是什么无量“银河系”、“太阳系”。那便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了。

所谓化身佛,可以说一切众生心都是个化身佛。现在,在我们这个时代,把一切众生都理解为化身佛也不为错。“化身佛”又可以单指释迦一人。因为“宇宙—生命”系统本有的,对“宇宙—生命”系统的觉悟,完整表现在他身上了。虽然这是因缘合和的产物,毕竟是表现在他一人身上了,所以他是化身佛。但是他在讲法时,已经发愿救度一切众生。他的智慧就必成为众生的智慧。他讲法之时、发愿之时他这个化身的思维、愿力就已经进入了一切众生的因缘之中,只是一闻,就此同时,众生也都可称之为“化身佛”、“未成之佛”。虽是“未成”,但因缘已经决定,那就非成不可。说众生皆已是“化身佛”也不为过错。这并不是说释迦有什么特殊的神通,而是说这种般若智慧是法身本有的,即“宇宙—生命”系统本体本有的功能,能在释迦身上显化出来,也就可以在一切众生身上显化出来。能在释迦身上显化出来,就说明因缘已熟,那也必然会在众生身上显化出来。

个体运动就是整体因缘的显化,这个“显化”也必然反馈到“整体”。整体到个体、个体到整体永无穷尽。其中的一切生命活动就是:“如是我闻”,“我闻如是”, “闻如是”,“如是闻”,再无其他。

这恰是要好好脱离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去“悟”的。稍微细心一点,任何一个现代人都可以办到,毫无神秘之处,在世界文明发展的今天,“悟”,不该是某些人的专利。

说完了一个“佛”字,该说“讲堂”了。

我记得禅宗庙有“法堂”,“法堂”中没佛像,只有讲法的高座法坛。这应该说是很伟大的事。如今这个惯例似乎已经被人遗忘了。

同类推荐
  • 走进神秘高僧

    走进神秘高僧

    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它们背后的故事,深藏的历史,蕴蓄的文明,让那些渐行渐远的动人往事重新焕发生机,让那些早已离去的作古先人变得生动可感,在这里,每个人都会获得“不一样”的感觉。
  • 佛教故事经典(一)

    佛教故事经典(一)

    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即与中土传统文化相结合,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不同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影的不同,中国佛教形成了三大系,即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汉传佛教的思想博大精深,我们只择取其中对我们有指导和教益的部分加以学习和借鉴,这也正是本书搜集汇编汉传佛教故事成书的一大原因。本书中的100个故事,取材于佛家的经典典籍,或佛学文学,或关于佛教的民间传说,较为全面地反应了如慈悲、行善、放下、随缘、度己度人等佛学思想,通过对这些故事的阅读和感悟。
  • 佛教故事选萃

    佛教故事选萃

    本书选取的佛教故事包括:鹦鹉救火、女颜象、弟兄俩、看远不看近、火灾、摩诃罗学祝词、牛奶变醋等。
  • 中国佛教(第一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第一卷)(方立天文集)

    今年是方立天先生从教五十周年,明年即将迎来八十大寿,值此欣盛之时,结集以为纪念。方立天先生为人可敬,为学可信,毕生孜孜矻矻,专注于中国哲学、佛学与文化的研究,著作颇丰,影响非凡。文集共12卷,凝聚方先生一生心血之作,堪为集大成,在中国哲学与中国佛学研究领域,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关键意义。
  • 淡定·从容·心安(全集)

    淡定·从容·心安(全集)

    《淡定·从容·心安》是民国四大高僧中弘一法师、虚云大师的佛法启迪套装书,书中大师亲述人生经历,给人探索生命真谛的经验与智慧、改变人的人生方向。弘一法师、虚云大师两位高僧的思想代表着近现代佛学界的权威思想,《淡定·从容·心安》将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结集出版,把深奥的道理化成通俗易懂的话,使人以读书的方式亲近高僧大德善知识,启迪大众思维,唤醒世人迷梦,是一套值得细细品味、永久珍藏的经典之作。
热门推荐
  •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生活常识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生活常识

    本书从现代家庭生活的实际需要出发,把生活中的常识尽可能多地罗列出来,把浩渺的知识融入到一个一个小常识中,从科学性、便利性、大众化的角度精心编辑,分门别类地为人们提供日常生活中必备的各种常识,如食品选购、食物禁忌、食品营养、家庭医疗、电器使用、美容等等。通过了解这些常识,可以让您在居家过日子中,掌握一些生活的诀窍,让生活过得更加美好。
  • 回家的路

    回家的路

    本书是一个充满家园、父爱、温暖的都市乡土文学。讲述主人公豆豆一出世,三个亲人相继离奇去世;成长过程中再起风云,几次险将殒命,最终是平凡而伟大的父爱让豆豆获得新生!父母给孩子一次生命是正常的,《回家》的父母却给了小主人公豆豆三次生命,让人更感家的温馨和眷恋,深感回家的不易和幸福,是一部爱铺满了孩子回家路的温馨礼物!本书为第一届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
  • 萌妃你要乖

    萌妃你要乖

    她本是九重国一个不受宠的长公主,却未料远嫁他国做太子妃。又因长得丑被太子当众毁掉婚约,一夕之间成为整个陵国的笑话。有人说她丑?那便倾国倾城,艳羡世界。有人说她无才无德,那便琴棋书画,夺魁天下。她才不乐意做什么长公主,什么太子妃,相府千金倒也自得其乐。陵国英俊潇洒,无人敢惹的四皇子?她还偏要去惹。他道:“本王腿已经残疾,眼睛失明,不能行军打仗,不能出门找乐子,是时候娶个几房小妾平日解闷了。”她奸笑,“王爷难道忘了,您已不举,倒不如娶上几个壮汉?”
  • 红颜乱冷王追妃

    红颜乱冷王追妃

    青梅竹马的准夫君为了不娶她,偷龙转凤错配了她的姻缘。错配就错配吧,原本以为寻到了可依之人。谁料,一场浩劫改变了她的命运。几国腹黑的王爷,倾国倾世的红颜!都说红颜为祸水,那又是谁祸了红颜,毁了卿卿女子一生!
  • 太空奇观百科(奥秘世界百科)

    太空奇观百科(奥秘世界百科)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奥秘现象及其科学探索,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学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奥秘现象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掌握开启人类和自然的金钥匙,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和自然的主人,不断认识世界,不断改造自然,不断推进人类文明向前发展。
  • 旧制度与大革命(政务版)

    旧制度与大革命(政务版)

    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的开篇即写道:“关于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已经有前人绘声绘色地书写过,我不愿意再写。我现在所创作的这部书绝不是为了讲述这一段大历史,而是志在思考、研究、透视这一场大革命。”这部作品从宏观角度揭示了大革命的本质、使命与功绩,从中观角度解析了引发大革命的各种制度性诱因,从微观角度解析了引发大革命的各种社会性诱因。这部作品,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法国大革命,并从中获得历史的启示。
  • 天歌,三生情三世劫(完+出版)

    天歌,三生情三世劫(完+出版)

    天歌系列之一:好脾气好身材好腹黑的师父VS伪文艺呆萌小徒儿!身为一只妖精:静心修炼,成功渡劫后位列仙班?NO!精研妆容,让自己美若沉鱼落雁闭月羞花?NO!进入六道轮回,祈求阎王爷给自己投到皇家当格格?NO!小妖飘萝用她的亲身经历告诉你,修得好长得好嫁得好都不如——拜得好!拜对了师父,人生岂得完美二字!师父,三十三重天,离恨天最高!若有一天我住进了离恨天,你可还能将我救赎?飘萝,四百四十病,相思病最苦!若我苦至心底,可还有机会闻到独属你的温香?
  • 萌萌小娇妻:叶少的大小姐

    萌萌小娇妻:叶少的大小姐

    故事一:人生嘛!当然是打打游戏,逃逃课,顺带挖挖坑,坑人……咦,一不小心就把坑挖的太大了把自己也给坑进去了?肿么办?“哎哎!我都说了不是故意的,你还想怎么样?”沐罂怒吼道,“……”某大少黑着脸不说话,一把把人拖回家……
  • 电影世界逍遥行

    电影世界逍遥行

    一直倒霉的叶玄意外的得到了一套能够让他进入梦幻世界历练修行的幻梦系统,在《黄飞鸿》中学习武术;在《赌圣》中学习赌术、异能;在《生化危机》中与丧尸共舞;在《灵幻先生》中与九叔一起打僵尸;在《笑傲江湖》中纵横嬉戏;在《环太平洋》中驾驶机甲打怪兽;在《死神来了》中与死神斗智斗勇;在《风云》中获取长生不死还有《变形金刚》、还有《复仇者联盟》、还有《蜀山》,还有《大话西游》……无尽的梦幻世界,无尽的幻想,在层层的枷锁中解开系统的束缚,还得真我自在逍遥……PS:本书属慢热文,不喜勿入,谢谢!群号:76449097
  • 山顶上的男孩

    山顶上的男孩

    这是一本关于一个男孩的故事。当皮埃罗·费舍尔成为孤儿时,他不得不离开自己在巴黎的家搬去德国,和他的姑姑碧翠丝住在一起,他们在这个山顶上的富有人家做佣人。但这并不是寻常年间所发生的事情,这是193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这也不是一个寻常的地方,这里是贝格霍夫,阿道夫·希特勒的家乡。由于生活在希特勒的控制之下,并受到希特勒的言传身教,这个原本善良、淳朴的男孩,陷入一个越来越危险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