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4300000005

第5章 求索时光(2)

自此,孙武闭门谢客,集中精力和时间,整理他阅读、考察获得的资料,从事他著兵法的浩大工程。孙武考察完了古战场之后,就将自己的行李搬进了书房,吃、睡都在这里。

在这种简山牍海里,他更像是一位猎人或是一个考察求学者,不畏艰辛地跋涉于崇山峻岭,闯荡在莽莽林海;严寒酷暑,刮风下雨,都不会影响孙武的心情,著书成为他惟一的工作。天气骤寒,随意加一件外套,雪花飘飞,依然是薄外套一件,自己已经被胸中那团熊熊的烈火燃烧着,寒冷只是外表的感受,却不曾进入他的内心。一日三餐都是由仆人端到他的书房来,往往是午饭变成晚饭,热了一次又一次。饥饿时,随意填饱肚子;困倦时,冷水擦面。这间屋子彻夜亮灯已经不足为奇,通宵达旦,废寝忘食,正可以形容孙武这段时间著书的情景。

不到一个月,孙武明显地消瘦下去,体质也越来越差,脸色煞白,目光呆滞,在他的世界中,好像除了简牍、笔记、兵法之外,一切都不存在似的。母亲范玉兰看到儿子这样,心疼极了。但是,“知子莫如母”,没有人比她更了解孙武对著书的热情,以及对兵法研究的爱好。于是,她就推掉了可有可无的家务事,专门照料儿子的饮食起居,经常陪着儿子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漫漫长夜。有了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孙武的身体渐渐康复过来,眼神中充满了希望,脸色也变得红润起来,话语也渐渐多了起来,可以非常开心地将自己的一些心得、感受,或者痛苦讲给母亲,让其与他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范玉兰为了帮助儿子强身健体,恢复体力,偶尔会替儿子整理一些有关的资料,也会抽出一点时间陪儿子到花园里散步,还请了著名的拳师,每天早晨教儿子练那十八般武艺……

一个二十多岁的壮小伙,总是让母亲这样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总不是最好地办法,范玉兰意识到了这一点,就一边陪着孙武,照顾他,替他分忧解愁,一边开始张罗孙武的终身大事。孙武在练剑的时候,结识了一位叫刘淑贤的姑娘。她虽没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色,但也明眸皓齿、聪明颖悟、清纯可人;她虽不是什么名门贵族,却也是书香门第,从小受到了良好的熏陶,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且善解人意,知书达礼。刘淑贤性格温和,一双会传情达意的眼睛,晶莹剔透,泛着睿智的涟漪,闪烁着聪慧的灵光;她的心、情、性、气,无不成为范玉兰心中最佳的选择对象。阳光和煦,微风拂面。俊男靓女,一个习剑,一个吟诗,旭日为媒,东风是线,一对有情人就这样连接起来,形成了晨曦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由于孙武酷爱军事,而且又有著书立说的雄心壮志,他们的婚事就一拖再拖。可现在孙武急需一位能够体贴、理解他的人来照顾他,分担他的忧愁,为其完婚是最佳的选择。所以,在范玉兰的张罗下,孙武和刘淑贤终于走进了洞房。孙武与刘淑贤的完美结合,如鱼得水,和和美美。但是他们夫妻并没有沉湎于新婚的甜蜜之中,而是在为自己所追求的事业夫唱妇随,废寝忘食。

孙武对于著书的热情是任何一个人都无法想象的,也不是谁都能做得到的。盛夏的一天夜里,一弯细细的月牙儿挂在晴朗的夜空,树叶一动不动,屋子里就如蒸笼一般,就连马厩里的马也张着嘴巴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孙武穿着薄薄的衣衫,正在昏黄的灯光下奋笔疾书,只见他一会锁眉凝思,一会神采飞扬,炎热的天气并没有影响他著书的心情。这时,刘淑贤上身着粉红色纱衫,下身穿白玉色绸裙,手持团扇,不停地给丈夫扇风,静静地陪在丈夫地旁边。尽管她累得臂酸腕麻,还是坚持照顾丈夫。一会儿他给丈夫倒杯凉水解渴,一会又用一盆凉水,浸湿毛巾,轻轻地给丈夫擦拭周身。刘淑贤默默地为丈夫做着这一切,而孙武好像没有感觉到似的,只是沉浸在自己的天地里,头不抬,笔不停,继续写作。

突然,只听见后院火光照天,人影攒动,接着,锣声阵阵,喊声、喧嚷声如潮。在寂静的深夜里,这喧天的吵闹声惊动了正在专心致志著书的孙武,他没有来得及考虑,急忙向后院跑去。原来是后院马厩起火,火是从马夫的房间里引起的。火势越来越大,厩前的人乱作一团,有的仆人想把十多匹骏马赶出来,可是马多,门小,那受惊的马纷纷挣断了缰绳,嘶鸣踢咬,窜来奔去,没有一个可以顺利地跑出来。马夫的房间里火光闪闪,熊熊的烈火就如一条火龙毫不留情地蔓延着,家丁们正在着急地救火,叫声、喊声、吵声、闹声混杂在一起,孙武突然发现一个年长的马夫不在,于是就盘问其他的马夫。所有的人都好像发现了什么似的,面面相觑,突然有一个人结结巴巴、胆怯地说:“他好像还在里面。”

孙武听到这里,毫不犹豫地冲进了烈火中。室内浓烟滚滚,门窗都向外窜着火舌,房顶烧得噼噼啪啪响,眼看就要落架,微弱的呼救声随着浓烟烈火从室内窜出。孙武身高力大,又有一身武艺,他还要对家丁负责,不能让马夫就这样丧生在火海之中。

大约半个时辰之后,被火熏得如黑人一般的孙武扶着战战兢兢、蜷缩一团的马夫踉踉跄跄地出了火海,马夫的脸已经成了黑色,只有两只眼睛还可以看到一丝光亮,头发也已经焦糊,衣裤冒烟,走了三五步,一头栽倒在地……

马夫很幸运地逃过了此劫,而孙武却被烧成了重伤。他肌肤溃烂,浓血淋漓,四肢已经没有知觉,而且高烧不退,呓语不止。孙府上下都在为他捏一把汗,请了城里最好的大夫为其治伤。一个月后,孙武的高烧才渐渐退去,度过了危险期。他的神志刚清醒过来,浑身还涂满了药膏、缠满了绷带,就强咬牙关,挣扎着开始了他的著书工作。但是,他的伤势未愈,活动一下,疼痛钻心,生活不能自理,连翻身都需妻子辅助,自然不能起身下床,更不能伏案挥毫。但他的嘴还露在绷带外边,能够说话和叙述;他的两眼还露在绷带外边,能够在妻子的帮助下阅读书简;他的两耳还露在绷带外边,能够听到妻子的读书声,不影响与妻子交谈、切磋、争论。有了清醒的大脑,他已经把皮肉之苦完全置之度外,他娓娓口叙,由妻子淑贤记录。记录一段之后,妻子再读给他听。小两口一起切磋琢磨,斟酌修改。说也奇怪,这样一来,肉体的痛苦反倒减轻了许多。

由于孙武浑身被绷带缠得紧紧,天气又炎热难耐,时常汗水和排泄物难以挥发,再加上他不能行动,只能长期卧床,骶部和髋部都已起了褥疮,每当换药解绷带时常带下疮痂,浓血崩流,这时的感觉就如撕掉一层皮,疼痛难忍。可孙武不吭一声,咬牙忍着,仍然坚持每天用口叙述,让妻子代笔。他觉得只有坚持不懈地著书才能够抑制身体的病痛。侍从和妻子看到疼痛的孙武,又爱又痛,泪流如雨,却又不知如何安慰他。妻子惟一能够安慰他的就是认真地记载丈夫口述的每一个字。

时间日复一日地过去了,那场灾难并没有在孙武的身上留下任何痕迹,恢复健康后的孙武依然高大英俊,精神抖擞。

春天的阳光总是暖洋洋的,孙武正在专心致志地撰写着自己的著作,却传来了外祖父去世的噩耗。按当时习俗,外祖父归天,外孙必须身着孝衫,头戴孝帽,腰捆荷垤,跪在死者灵前守灵。可这时的孙武正是著书的关键时刻,惜时如金,为了不耽误自己这如金子一般的三天时间,孙武提出只去吊孝而不守灵。家人都不同意孙武的建议,认为外孙不守灵,于礼不合。这时,刘淑贤挺身而出,自愿代替丈夫守灵,才平息了这场风波。不过这件事之后,孙武落下了“不孝”的罪名。

还有一次,为了坚持自己的著书志愿,孙武再一次落下了“不义”的罪名。孙武有一个远房表弟端木良,准备择日成婚。表弟亲自邀请表哥为男傧相,这对于结婚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也是一个荣耀的差使,需仪表堂堂、道德高尚、受人尊重的青年,才有资格担任,一般要由被主人特别重视的人来做。孙武为了不耽误自己的时间,便婉言拒绝。本来心情愉快的表弟,听到表哥这么拒绝,顿时脸色变青,愤怒之极,拂袖而去。孙武与端木良虽不是亲生兄弟,却情同手足,关系融洽,如今请他做傧相,竟然拒绝,这个消息一传开,孙武在很多不知情人的眼中,就成为一个、盛气凌人、目无亲友、忘恩负义的小人。

冬去春来,花开花落,多少个风雪之夜,多少个酷暑之日,时间的轮回对于奋笔疾书的孙武来说好像已经不存在。他一直沉浸在古战场的硝烟中,被一次次战役、一个个军事家的谋略所吸引,对于他来说,那些自己整理出来的资料,那些历史史册是有生命的,才是自己现在生活的一部分。

春秋时期,家族之间的争权夺利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自孙武的祖父田书改姓为孙,另起门户之后,虽然孙氏家族在齐国仍然处于贵族地位,生活上也颇为优裕,但几乎齐国上下都知道孙家是田氏家族中一个新的分支。孙家不但与田家的关系渐渐疏远起来,并且也受到其他家族的排挤,在齐国的地位受到了严重威胁。孙武的祖父孙书越是受到齐景公的恩宠,就越加受到鲍、栾、高、国等家族的嫉妒,稍微松懈就会遭受莫名的暗算或者诋毁。为了逃离这种处处防人的局面,孙书一直借口各种理由赋闲家居,空有一身军事才华,却再也没有机会获得军事上的委任,统兵征战,再建功勋。

这些现实的局面根本逃不过孙武的双眼,祖父年纪已大,而自己正是青春年华,有一腔雄才大略,不能就这样空度一生。更让他担忧的是,齐国险恶诡谲的政治形势随时会给自己和整个家族带来不测之灾。当时,齐景公统治之下的齐国,政治腐败,吏治黑暗,刑罚残酷,赋敛沉重,统治者穷奢极侈,民不聊生。官员们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你争我夺,争权夺利,处心积虑,剪除异己,互相勾结,互相倾轧,整个朝廷表面看起来风平浪静,可在这平静的表面之下却蕴藏着汹涌的波涛。在齐国最具有影响力的田、鲍、国、高、栾诸大族之间的矛盾尤为尖锐,他们纷纷培植自己的势力,扩充私属武装,玩弄权术,控制经济,争夺政权。一场你死我活的大搏斗即将开始。

为了避免这种复杂的局面,让自己身处于真正平静的生活中,孙武萌发了离开齐国的念头。当他将自己的想法以及理由告诉祖父和父亲时,他们对孙武的观点也表示赞同。他们认为,年轻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应该脱离家庭,自己到外面去感受世界、创造自己的事业;还有一个理由就是当时齐国的政治、经济确实非常混乱,随时都会有巨大的灾变发生,离开齐国,也不失为避祸之举。

当孙武还没有完全决定去哪里时,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它成为促使孙武离开的“催化剂”。

司马穰苴也是田氏的支庶,与孙氏家族关系密切。他本姓田,出身贫寒,很早就投身行伍,由士兵当到卒伍一级的小军官,并在长期的军旅生活中练就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的才能,善于统兵作战,熟谙兵法,治军严谨,执法不畏强权,不徇私情,不谋私利,在军事理论方面有精深的造诣。

公元前528年(大约景公二十年),晋、燕两国联合攻齐,齐军屡战屡败,急需能征善战的将才,宰相晏子将其推荐给了齐景公。景公马上召见,同他长时间交谈有关兵争战策,运筹计谋,发现他确有真才实干,非常高兴,遂任命为将军,让他率军抗击晋燕之军。司马穰苴知道,他突然被提拔为大将军,肯定不会让众将领服从,也得不到士兵拥护,这样会给指挥作战带来很大的障碍,于是,就提议让景公专门派一位重臣为监军。景公再三考虑之下,选择平时宠幸之臣庄贾,与穰苴一起出征。

在出征前,司马穰苴与庄贾约定:“明日中午时分,在军门会面。”

庄贾自恃是宠臣,平时对军队的纪律也不熟悉,所以,他根本没把跟司马穰苴的约定放到心里去。那天上午,他在家里大摆筵宴,招待前来为他送行的亲朋好友,直到傍晚时分才姗姗而来,以至延误了与司马穰苴约定的时间。司马穰苴一向从严治军,最痛恨这种目无纪律的狂徒,他喝令左右把庄贾抓起来,说:“按照军法,应该立即斩首!”

庄贾闻言,大为震恐,急忙派人驰报景公。齐景公闻讯,急派使臣来军帐说情,请求赦免。司马穰苴认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果断按军法从事,果断将庄贾斩首。当景公的使者拿着赦免令牌闯入军营时,已经晚了。不仅如此,司马穰苴还以未经许可私闯军营为由,处死了使者的车夫及马匹。这两次事件之后,三军将士受到极大震动,深感军纪威严,莫敢不听将令。

齐军开上战场后,将士们个个奋勇争先,莫敢懈怠,以一当十,打败了晋、燕联军,收复了齐国失去的全部领土,获得了全胜。

景公看到司马穰苴确实具有领导和军事才能,于是加封他为“大司马”。这是齐国级别最高的将官。

孙武知道司马穰苴的故事之后,对司马穰苴的过人胆略和治军之方敬佩之极,于是,他便亲自登门去拜访这位令他敬仰的大将军。司马穰苴热情地接待了这位早就以军事才能出名的年轻人,他仔细地听了孙武对领兵打仗的一些看法,也询问了他一些关于兵法韬略的知识,非常赞同孙武的一些看法。两个人一见如故,大有相见恨晚之感。最后,孙武把自己正在著述兵书的事情告诉了司马穰苴,并希望获得他的指点。

司马苴看着眼前这个怀有壮志的青年,耐心地给他讲述了一些关于作战的战略战术,最后又为其讲了当时齐国的具体状况。孙武受益匪浅,告辞之后,还想再去拜访。

但是,俗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正当司马穰苴踌躇满志、春风得意的时候,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已经引起朝中政敌们的嫉妒,鲍、高、栾、国等氏联合起来,向齐景公屡进谗言,诬陷司马穰苴拥兵自重,欲图谋乱。

齐景公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墙头草”,一般都是“随风倒”,对于任何事情都没有自己的主见,耳根比较软,轻易就相信了别人的谗言,一怒之下,撤掉了司马穰苴的官职,剥夺了他的兵权。

同类推荐
  • 名人传记丛书:居里夫人

    名人传记丛书:居里夫人

    名人传记丛书——居里夫人——第一个荣获诺贝尔科学奖的女性科学家:“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海明威: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

    海明威: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

    1899年7月21日,芝加哥郊外的奥克帕克村,盛夏的天空,万里无云,阳光灿烂。一位普通的母亲欢欣地记下了自己的长子出生的情形:小鸟儿唱着它们最悦耳的歌来欢迎这个幼小的陌生人来到这个美丽的世界。这个幼小的陌生人生下来身长2尺3,体重8斤6两,头发又浓又黑(长大后变成赤黄色),眼睛深蓝色(长大后变成棕褐色),皮肤赤褐色,胖乎乎的脸颊上一边一个小酒窝,出生后的第一声哭喊孔武有力。他就是日后在20世纪的世界文坛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的厄内斯特·米勒·海明威。
  • 感动中国孩子心灵的60个杰出人物

    感动中国孩子心灵的60个杰出人物

    愿这些动人的故事如同清泉般自然地流淌,直过你我的心灵。让我们一同感动于我们民族的伟大力量,分享那些永远美丽的人生。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展示那些虽然普通、平凡却蕴涵意义的人生。60位人物来自不同的领域,从事不同的工作,但他们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动了整个中国。
  • 告诉你一个杜甫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杜甫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杜甫的故事》从杜甫的儿时生活写起,一直写到他所创作的大量流传千古的著名诗篇 ,再现了这位中国古代伟大诗人坎坷、波折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并从中学习他那种在面 对困难和挫折时,始终都能以积极的入世精神,勇敢、忠实、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的崇高品格,以及他那种遭遇磨难后一直都未曾动摇过的爱国主 义精神,同时也可以对他的诗歌进行全面的认识和评价。
  •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传(百万宝刀不老)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传(百万宝刀不老)

    在半个世纪的电影生涯中,克林特·伊斯特伍德(1930- )不仅塑造了一系列令人难忘的银幕硬汉形象,而且成为了全球公认的男性阳刚气质的代表。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无论作为演员、导演、制片人、政客,还是作为丈夫、父亲、情人,他都以独断专行、标新立异的风格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故事。伊斯特伍德作为公众人物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电影范畴,他所秉承的传统价值观、他的成功法则以及他在银幕上下所体现出的坚韧意志都值得年轻一代去体味和效仿,而年近八旬的他依然驰骋影坛的事实也足够让同龄人获得精神上的鼓舞——这就是所谓“偶像的力量”。
热门推荐
  • 素刃雍刀

    素刃雍刀

    五年前,神女降世。接踵而至的,却是连绵的战火。西方的骑士与东方的玄师,你死我活,百折不挠。人们都以为那会是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却没想到,它却因为一名玄师的背叛,而草草地落下了帷幕。五年后,少年归来。新安之下的战火伤痕,能否被平静的生活所淡忘?赤子之心的复仇烈焰,又可否找回自身的初衷?超能力系战斗轻小说,素刃雍刀,值得一看。
  • 三国之黄巾传说

    三国之黄巾传说

    这是个有些疯狂的异界三国。《山海经》中的奇异灵兽依旧存在,工匠祖师鲁班发明了可以载人飞行的木鹊。董卓成了上古赣巨人,关羽真的是青龙转世……主角张大山穿越到了黄巾军首领天师张角儿子的身上,正赶上张角身死,黄巾军兵败,张曼成、波才这些著名的黄巾军将领都已经战死,他又该何去何从……
  • 飞星集

    飞星集

    你好,读者。是不是该写点什么了?本随笔集来源于生活,希望你能从中得到些灵感。
  • 精品典藏散文

    精品典藏散文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三国的人生智慧课

    三国的人生智慧课

    《三国演义》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呢?与其说它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不如说它是一部史书、兵书、人生之书,或者说,它是一部智慧之书。读《三国演义》,重要的是挖掘其中的大谋略、大智慧,这种智慧并非就事论事,而是通过对三国原著的许多故事分析、综合、升华而成,这才是真正的人生大智慧、大领悟、大道理。《三国的人生智慧课》深入品读《三国演义》中的人生经验与智慧,语言生动、见解独特。
  • 私语时

    私语时

    游魂野鬼叶南艺自小就能看到早就见怪不怪,可守护石化灵这种事她还是第一次见到,好在她心脏够强没有被吓死,更让她想不到的是这个救了她的男人居然是条龙?就连从小一起长大的白墨都是狼族!原以为只有在玄幻剧里才能看到的东西,也存在于现实世界中,真是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 九还七返龙虎金丹析理真诀

    九还七返龙虎金丹析理真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Diary of an Old Soul

    The Diary of an Old Sou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的系统很任性

    我的系统很任性

    剧情不恶俗,怎么打脸?系统不任性,怎么装逼?一个来自未来的系统,落在了因入水救人而昏迷的赵辰身上,从此赵辰开启了不一样的人生。这不是一个单纯装逼打脸的故事,但如果你把脸伸过来,赵辰不会放弃这个装逼的机会……
  • 成年孤儿

    成年孤儿

    直到父母离开,我们才真正长大成人。一部帮助成年孤儿找到归属的心灵读本!近20年口碑流传经典,美国《图书馆杂志》特别推荐。“我不再是谁的小孩了……”当那一刻来临,为什么要坚强以对?为什么不敢放声哭泣?剥去成年的外壳,我们只不过是没有了爸爸、妈妈……的孤儿。成年丧亲,其实是极普遍的现象,那种失去归属的感觉,需要受重视、受疼惜,却往往被社会避而不谈,更被我们自己刻意视而不见。可是,如何为失亲之痛找到出口,面对身边关系的转变,并重新定位自我,每一个人都必须学习:“失去了爸/妈,我要如何自处?悲伤,又能如何面对?不去想,它会自己消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