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4600000008

第8章 大学时代(3)

纵然摩耳的影响十分大,但对于现代人而言,他所灌输的哲学似乎仍然相当混乱。以我们今天的知识而论,原子论乃是现代物理的基础,但是卢瑟福(1871~1937,190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在20世纪初期首先提出,认为在原子内还有更小的粒子存在。他的学说导致一种怪异的量子理论,由此又引出了德国理论物理学家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从此产生一种无法预测的理论和全新的哲学理念,和全能的上帝操纵宇宙的幻想相去甚远。虽然也有人还是能够想像,并且有信心将上帝和量子理论作怪异的结合,可是主流的现代原子论距离摩耳的那位充溢于宇宙、具备人性的神,已远得不能再远了。当然,摩耳无法预知原子论有一天会变成什么样子,只是认定那是可以证明全能的造物主存在的一种方法,也就印证了《旧约》。因为就如牛顿在笔记中所强调的,物质只能被分割到有限的程度,最终的基本粒子必定是经由神的指导而创造的。

如果说摩耳传授给牛顿结合神学与自然哲学的理论基础,那么牛顿是在自己研读伽利略和培根的思想时,学到了如何建立一套工作体系,并以之来证实自己的思想的。到了1664年的夏天,他已经有能力在笔记簿中写下这么一句话:“从事物的运作加以演绎,一一导出其性质,比单纯用感觉来获取更确实与合理,当我们由前一个实验发现物体的本质时,就能较清楚地察觉出感官的本质。”这段话的意思是科学家不能单纯相信他们的感官所观察到的,而是要在引申出宇宙及其内物体的本质之前,必须先做实验,这比我们用感官得到的表面观察蕴涵更多信息。

九、对光的理解

牛顿在1664年夏天开始做他的第一个实验,就是研究光的性质。多年之后,这实验首次出现在他的《光学》一书中,1704年出版发行。

他对光学最初发生兴趣是由于他在斯陶尔布里奇市集上买到一个玻璃棱镜。那市集是在离剑桥市中心约2公里远的一块河边空地上举办的,在魔术师、小丑、吟唱诗人、儿童游乐等摊位和戏篷的环绕下,有一个穿着跳舞服的人,经营一个出售各种奇珍异品的摊位,摆满自波希米亚带来的饰物、长生不老药、各类特效药水、各种玩具等,牛顿在这个摊位上,找到了那个棱镜。

康杜伊特说:“1665年8月,牛顿爵士在斯陶尔布里奇市集上买到一个三棱镜,便开始按照笛卡儿的书做一些关于光的颜色的实验。”可是,康杜伊特把这一事件的日期弄错了,牛顿是在1664年去那市集游玩,在那里买了三棱镜;事实上,1665年由于大瘟疫的关系,并没有举办市集。剑桥市的参事(后来出任市长)塞缪尔·牛顿(与伊萨克·牛顿无亲属关系)在日记中记载:“9月1日,宣布取消斯陶尔布里奇的市集,理由是伦敦正在流行大瘟疫。”而且大多数历史学家都同意,牛顿为了躲避瘟疫,早于1665年8月之前就离开了剑桥,回到伍尔索普老家,此后两年的大部分时间,他都向学校请假。

当时关于光的主流假说来自笛卡儿的思想,他认为光是经由以太传递的一种压强,而视觉就是因为这压强刺激眼睛的光神经而产生的。

牛顿熟知这种假说,还在他的笔记簿中写下它的要点,但是他大概为了维持对原子论的支持,早于1664年夏天就开始怀疑笛卡儿假说的精确性。那时他已经想到光有可能是一些微粒;如果把光设想为群聚的粒子,就很容易解释光的反射、折射,以及光与颜色的扭曲等现象。大约8年之后,牛顿在写给英国皇家学会秘书奥尔登伯格的信中,就曾描述他最早使用棱镜做实验的情形:我给自己买了一个三棱镜,用来实验著名的“颜色的现象”。为了做这实验,我需要一间黑暗的房间,然后在窗帘上开一个小洞,让太阳光线射进来照在棱镜上,其折射后的光线则照到对面的墙壁,显现出生动鲜艳的颜色,一开始觉得十分赏心悦目。以棱镜为工具,牛顿展示出白光是如何由许多颜色组合而成的,将白色光分解为颜色光谱,可以看到蓝色光比红色光弯折(即折射)得厉害,于是蓝色光显现在光谱的近端,红色光在光谱的远端。他更进一步(正确)指出,物体表现出来的颜色,是由于它的表面把光谱中的某部分颜色吸收掉,并将其他部分的颜色反射出来的结果。“因此红色和黄色,”牛顿这样写着,“是因为物体将跑得慢的光线截留下来,对跑得快的光线则不多作阻挡。呈现蓝色、绿色和紫色时则是物体将跑得快的光线消减掉,却不阻挡跑得较慢的光线。”

简言之,一个物体若看起来是红色,乃由于其他的颜色(即牛顿所说“跑得慢的光线”)被该物体吸收较多的缘故,因此红色光比别种颜色的光反射较多。同样的道理,物体若看起来是蓝色,乃由于它反射蓝色光多于其他颜色的光(牛顿所说的“跑得快的光线”)。将光谱中不同部分的光线吸收和反射的能力,是物体的自然性质,由此在宇宙间产生了我们所看到的缤纷灿烂的颜色世界。

紧随着这项发现之后,牛顿在笔记簿中抄下笛卡儿在其著作《折光学》中的一段话,并在这段话之下写道:关于光:

光不可能是由于压强而生的,因为来自上方的光如果是向下压迫的话,应该会使我们在晚上看到的光比白天看到的更强,或者至少一样强……光线就不可能折射,因为同样一个东西不可能向两个方向施压,而太阳发生日食亦不太可能,月球和行星都应该和太阳一样亮,人们在晚上走路和奔跑都清楚可见……1664年的夏天至秋天,牛顿做了许多实验,他仔细观察光线穿过羽毛和各种织物所产生的绕射现象,记载下“用羽毛或黑纱挡在我的眼睛和照射进来的太阳光线之间,就可以看见美丽的光彩”。但是,他对光的实验从狂热到失去自制,短短几天之内,就做了两个几乎使他眼睛全瞎的实验。

第一个近乎造成悲剧的,是他直视太阳过久。为了观察眼前因阳光产生的彩色光环和黑点,牛顿一次又一次地直视太阳。多年之后,他于1691年给他的政治哲学家朋友洛克(1632~1704)写的信中,提到那段1/4世纪之前的经验:我用右眼透过玻璃片看太阳,经过很短的时间之后,转过身来面向房间里的黑暗角落,张大眼睛来观察暂留印象。起先看到一圈圈有颜色的光环,接着光环逐渐减弱,最后终于消失……这样继续试了几小时之后,我的眼睛竟无法看见光亮的物体了……眼前总是有一个大太阳,使我既不能读又不能写,只好把自己关在黑暗的房间里。三天之后视力才恢复过来,那三天时间我用尽一切方法以逃出太阳的幻影。这桩意外事件或许可以归咎于牛顿自己,忽略了逼视太阳会危害眼睛的可能,但是再看看下面那个实验,我们又能作何解释呢?我用一把钻子顶住眼眶骨头和眼睛之间,尽可能地接近眼球处,将钻子的尖端挤压眼球的后面,使我的眼睛突出,就会看到好一些白的、黑的和有颜色的光环。当我不断地用钻尖搓揉眼球时,这些光环更加显著;但是,如果眼球和钻尖都停止不动,而眼球仍然被紧紧压住,光环会逐渐变弱而最终消失。在我再度搓动眼球或钻尖时,光环即重新出现。年轻与热情奉献是一回事,但是用尖钻来顶住眼球,大多数人都会认为是做得太过火了。这样做的结果搞不好会永久失明的,那么在牛顿几乎要展开其科学生涯之前,他就先将自己毁掉了。

十、碰到了难题——数学

牛顿纵然做出这些荒谬的事情,但还是从他的实验中学到了许多东西。培根的方法论,再加上天赋的资质和严谨的推理,可说是完美的结合,不过,他仍然缺少一项关键要素。

牛顿于何时、以何种方法获得他赖以探讨科学的数学知识,至今依然是个颇具争议的问题。他的哲学笔记簿中没有写下数学,但在他开始做光学实验,也就是1664年的初期,他用过他称之为“废纸簿”的笔记本——他继父史密斯用过的笔记簿——做了一些数学的笔记。到夏天将近结束之时,他已经熟习当时属于最为繁杂的数学了,那些知识大都是从该时期的主要著作中搜集而来的,包括英国数学家沃利斯(1616~1703)的《无穷算术》(1655)和笛卡儿的《几何学》。

牛顿进入剑桥大学之前,他的数学知识仅限于简单的算术而已,或许也懂点代数和少许三角学。但是在两年之内,他能够以自修的方式研习了高等数学,甚至还独自发展出微积分来,这显示出他的确是个了不起的天才。

在他的晚年时期,牛顿准许少数亲近的门生翻检他的信函和文稿,从这些文件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牛顿探索数学的热忱,与他少年时期在克拉克家追求知识的狂热是一样的,但这次的热忱却让他省略了数学的基础部分。法国数学家棣莫佛曾经对牛顿早期研习数学的经过做了彻底的研究,他觉得牛顿学习数学似乎是杂乱无章的。1727年,在棣莫佛写的备忘录中,他给我们一个如此的印象:1663年,牛顿在斯陶尔布里奇的市集上购回一本占星术的书,他想知道那里头究竟说些什么。当他读到一幅星空的图形时,他根本看不懂,因为那需要具有三角学的知识。于是他去买了一本讲三角学的书来看,然而又看不懂三角运算,便再去找来一本欧几里得的著作,希望学到一点三角学的基本知识。然而,他只不过把一些名词定义看了一遍,就认为那东西太简单了,还奇怪为什么有人要写书中的例题来自我满足呢!在剑桥大学的第二学年将近结束时,牛顿是否得到什么人来指导数学很难加以考证。1664年3月,有一位名叫巴罗(1630~1677)的教授开始讲授一系列的数学课程,因为他在那个冬天才刚获得第一任卢卡斯讲座教授的职位,开讲数学课程是他职责的一部分。我们现在知道他俩在那时之后几年才开始相熟,也晓得到了1669年时,巴罗还推举牛顿继他担任卢卡斯讲座教授,可是我们不能确定牛顿是否听过巴罗所开的数学课。依据英王颁定的规章,这些课程是专为自费生开的,牛顿可能没有资格正式选听。可是那些规定一向不被师生遵守乃是公开的秘密,像牛顿这样的学生,有这种令他感兴趣的课程,很可能不理会自己在大学里的卑下社会地位,而跑去听课了。

在科学上要有进一步的发展,努力自修高等数学是十分必要的功夫。牛顿若是不懂得代数,就不可能自行发展出微积分来;若是没有微积分,他就无法运算以及表达出他的物理理论。将重力的概念转变成坚实的物理学理论,必须用微积分才能提出完整的正式结构。

可是在1664年,这种伟大体系的设计尚遥不可及。牛顿向来十分用功,大学的必修课程也要求得十分紧迫,可是他的努力却大都花费在学习课程以外的知识上。牛顿和达尔文、爱因斯坦、霍金(1942~)以及另外一些牛顿之后的伟大科学家一样,对于作为一个好学生所必须通过的许多考试,往往会准备不足。

牛顿的指导教授普林了解这位学生对于学校正式课程不感兴趣,而是比较喜欢研读数学和来自欧洲大陆的近代哲学,于是将牛顿推荐给巴罗教授,由巴罗负责他的学术资格审查。牛顿必须在1664年4月通过一项测验才能成为准毕业生,以使他有资格在下一个春天取得学士学位。普林以为巴罗是位数学家,来衡量这一个年轻人的数学天分最为合适,然而,很不幸地,巴罗决定以欧几里得几何学来测验牛顿。这可是个大灾难,因为牛顿在向高等数学进军时,根本没注意那么简单的欧氏理论。康杜伊特如此叙述这件事:当他将要成为准毕业生的时候,他的指导老师送他去接受数学教授巴罗博士的测验,巴罗教授考问他欧几里得的几何学,那正是牛顿爵士忽略的东西,他对此所知极少或者完全不知,而他极为熟练的笛卡儿几何学却未被问及。他是很谦虚的人,没有自行提出他对笛卡儿有深入认识,巴罗教授则想不到有人在不熟习欧氏几何的情况下,却有能力研究笛卡儿的书。于是巴罗博士认定他的数学程度不足,给了他不好的评语,但他仍然取得了准毕业生的资格。牛顿深悟到自己学习的不足,立刻再回头去攻读基础数学,很迅捷地把欧氏几何及简单代数理论都念了一遍,他的努力用功可以从他个人图书室里最多折角、最多破页的一本书中窥知,这本书就是巴罗所著的《欧几里得几何学》。

这样努力可能弥补了牛顿学习上的失误,但是单纯地来看那种情况,显然他还是十分忧心,他必须找人帮忙,设法说服教授们相信他的真正实力。如果那次巴罗的面试真是如康杜伊特所说的那么糟糕,初次的不良印象业已造成,熟知牛顿的朋友势必尽快运用所有影响力,才能挽救这个青年的前途。巴宾顿在学校里的地位很高(1667年他成为资深研究员),还受到英王的恩宠,他与牛顿的关系在正式文献中也有记述。在大瘟疫的那几年里,他们都回到伍尔索普居留,其间牛顿经常去看望他。牛顿在剑桥的早期岁月里,显然和巴宾顿一直保持接触,而且巴宾顿既然协助牛顿进入三一学院,也就不愿意见到牛顿考试不及格。他大概深信这位青年极具天分,所以也就很同情牛顿无法接受大学里过时的课程。

牛顿虽然在欧氏几何方面的知识加强了,但是对于翌年春天即将到来的学士学位考试仍然不全力准备,在考试所需复习的正式课程方面不甚用功,结果他毕业时没有得到什么特殊荣誉。依据斯蒂克利的记述:“牛顿爵士在接受文学士学位的仪式上被安排在第二列,属于人们戏称的‘输掉银币者’,是被人看不起的一群。”

牛顿以第二等成绩取得学士学位这件事未免可笑,但是,这并非不寻常,许多科学伟人都是如此。达尔文让他的儿子查尔斯·达尔文自爱丁堡医学院退学,因为他知道儿子不会成为名医;爱因斯坦放弃了他的学位,将自己弄得几乎找不到工作;霍金非常不受牛津大学当局的欢迎,因为他坐在河边发呆的时间比留在教室里读书的时间多,偏偏他后来在剑桥大学以第一名取得博士学位。因此,对22岁的牛顿而言,无论以何种成绩毕业,只要能让他继续在大学中寻求发展,为无数的科学后继者开天辟地就可以了。

长久以来,牛顿把阐明是什么法则支配了神的宇宙这项目标,当做自己的志业,通过一项学位考试不过是达到目标的手段而已,使用最少的工夫就可以了,今后,他可以正式地全心投入于他真正的目标。然而,纵然他是一个那样高傲的青年,具有如此超凡的意志力,也不可能料到自己在通往梦想的路上,竟然那么快就获得了第一项成就。

同类推荐
  • 彷徨歧路:晚清名士李慈铭

    彷徨歧路:晚清名士李慈铭

    晚清名士李慈铭,在当时身名显赫,死后却渐不彰。处身于时代大变局中的古代知识分子,其人生选择的得失颇可值研究借鉴。本书围绕李慈铭的生平、学术思想、学术贡献、诗文创作等方面,着重论述了李氏在诸方面的重要成就,也解剖了他在选择中的困局,并辟专章讨论了19世纪中期的乡村文学生活。
  • 救世伟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救世伟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全世界最著名的领袖人物事迹,精彩万分!
  • 多情爱因斯坦

    多情爱因斯坦

    本书本着不“为尊者讳”的出发点,带你走进爱因斯坦鲜为人知的情感世界,客观、公正与生动地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血肉丰满的爱因斯坦。正如有句话所说的那样:“你不会因为大师的走下神坛而否认他的价值,反倒会因为他的真实而更加热爱他”。三开情窦,两次婚姻,N次情感走失、多场黄昏恋,特别是近期随着一批爱因斯坦私人信件的公开,终于掀开了相传已久的M夫人神秘的面纱;揭秘了爱因斯坦与前苏联女间谍码加丽塔及“末代女友”——普林斯顿大学图书管理员范图娃不为人知的地下情。
  • 过往红尘:八个女人的人生解读

    过往红尘:八个女人的人生解读

    作者品评的八位女性,均在上个世纪留下过深刻的人生印记。她们以各自不同的人生姿态和生存际遇,仍让今天的我们萦怀于心。顺着作者的笔触,品读她们的命运和人生,竟会是如此的苦涩而又温馨,仿佛有干愁百结,欲罢不能。
热门推荐
  • 带着农场闯古代

    带着农场闯古代

    一朝重生,单妍成为大风村刚被退婚的古代小农女,上父母双亡,下还带着个五岁的拖油瓶弟弟,既不讨爷奶喜欢,叔婶一家还个个是极品。可那又如何?她有农场在手,褪去红妆换男装,带着弟弟哪里不能去,还怕将来日子会不好过?只是那啥纨绔世子,咱们门不当户不对,还请你边上待着去……
  • 金盏花

    金盏花

    讲述的是一个26岁的女孩韩佩吟,收到了好朋友虞颂蘅的结婚请柬,她想起自己,因为母亲生病在床的原故,整天忙着工作,赚钱付母亲的医药费,从不敢奢望爱情。同情她的一位老师给她介绍了一份家教工作,给一个著名律师赵自耕的女儿补习。韩佩吟来到赵家,看到了一座像小说中的房子,赵自耕的男秘书苏慕南给韩佩吟开了门。她看到了顶顶有名的大律师,活跃在商业界、司法界及新闻界的人物赵自耕……因为金盏花,纤纤(赵自耕的女儿)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单纯的快乐;因为金盏花,佩吟与自耕由热恋而走入婚礼。
  • 囵吞印

    囵吞印

    命案现场惊现双重意思的六字血书,究竟哪一个才是正解?隐于都市的妖监局探员付清之带队追查。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他想要条狗,老天却塞给他一只妖狐。狐狸就狐狸吧,狐狸也算犬科~【悬疑、奇幻、妖宠】(此文已完结?感谢书友们的陪伴?)
  • 驱魔信条

    驱魔信条

    人生有如一场梦,有的人是美梦,有的人确实噩梦。因一场游戏而带来的噩梦或许只是一个开端,噩梦可能会接踵而来如附骨之蛆缠绕着你,使你感到冰冷刺骨。作者是新手可能没有华丽的辞藻、引人入胜的情节,有的只是讲故事而已。
  • 两朵玫瑰

    两朵玫瑰

    正是下午两三点钟的光景,阳光透过空气中若有若无的雾霭及已经泛黄的法国梧桐的叶子,懒洋洋地洒在墙上,留下了一些很抽象的橘黄色的影像。衣然靠墙坐在那些影像的对面,正在认真地做着手工,一种市面上正在流行的女红活计,叫做“十字绣”。她选择的图案是两朵玫瑰,纯净的玫瑰红的底色,花瓣上带着晶莹的露珠儿。衣然正在绣着那露珠儿,她偶尔会停下针线,端详一下手中的活计。玫瑰还没有成形,但露珠儿却是有些端倪的了,不过在她看来更像两滴泪珠儿,于是凭空地,就给了自己一个叹息的机会。
  • 逐梦NBA之冠军成员

    逐梦NBA之冠军成员

    看重生后的李艾,怎么一步步实现自己在NBA梦想的冠军神话!先从黄粱一梦般的奇遇经历开始,先拿下NCAA总冠军吧!
  • 英雄联盟之睥睨天下

    英雄联盟之睥睨天下

    S3时期,他作为中国黄金一代翘楚,征战四方。为了家人,他被迫离开了自己梦想的战场。一年之后,原本已经消失在所有人视野中的他,悄悄的在小型联赛上展露头角。真正的金子,就算是一整片沙漠,都掩盖不了它的锋芒。当猛虎下山,王者归来,必定又是一个时代的降临。终究有一天,他会听到所有人为他呐喊!那时候他将——睥睨天下!
  • 黛色正浓

    黛色正浓

    庆功会上有人问:“陆总谈过恋爱吗?”陆迟淡漠答:“没有。”沈黛腹诽:当年谁抱着她喊宝宝了?慢慢轮到沈黛:“最喜欢男票什么?”沈黛甜蜜笑:“高大英俊,温柔体贴。”陆迟点评:眼瞎心瞎,明明他更好。沈黛嫌弃脸:最不喜欢你这种高冷款!陆迟扯领带:我现在就热给你看。
  • 女配修仙:重修宝典

    女配修仙:重修宝典

    穿书后逃离女主主线,宋落落还是死了。再次归来,重生在完美弟弟未死之前,还绑定了宝典系统。剧情大量推翻……——她不是女主,她只是见证一个个女主角诞生的旁观者。
  • 逆袭总监

    逆袭总监

    人生,坚持和永远才是炙热吗?太阳也许也不知道自己的终点!职场,生活,爱情,友情,亲情,加薪,奋斗,青春,回忆,展望,让我们从酒店说起,从销售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