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邮报》女掌门人凯瑟琳·格雷厄姆是美国传媒业极具影响力的人物,她为《华盛顿邮报》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她担任董事长期间,她的集团曾在《财富》杂志500强中排名第271位,而她本人也成为美国苐一位名列《财富》500强中的女企业家。
凯瑟琳·格雷厄姆的父亲尤金·梅厄是一位投资银行家,母亲是《纽约太阳报》的特约记者。1933年,在一次破产拍卖会上,尤金·梅厄通过中间人以82.5万美元购下了《屮盛顿邮报》,从此,这家在当时影响并不大的报纸便成为梅厄家族的资产。
1940年6月,凯瑟琳·格雷厄姆与菲利普·格雷厄姆结婚了。1945年,凯瑟琳·格雷厄姆的父亲将《华硌顿邮报》的大权交给了菲利俦·格雷厄姆,因为他认为女了根本不适合做新闻,就应该在家里相夫教子。而凯瑟琳·格雷厄姆也没有怨言,她甘愿在家做全职家庭妇女,养育4个孩子,并很少在公共场合露面。
1949年,菲利锊与一位年轻女记者发屯了婚外恋后,向凯瑟琳提出离婚并带着情人离家出走。后来,他又逼迫凯瑟琳把《华盛顿邮报》的股权转让给他,凯瑟琳不肯出让股权,为此,丈夫曾多次辱骂、殴打她。1963年,结束婚外恋的丈夫在家中自杀。3时的凯瑟琳·格雷厄姆己经40多岁,当了多年的家庭宅妇的她,一时不知道该何去何从。没有人看好这个缺乏光彩的女人,几乎所有人都预言《华盛顿邮报》必将被出雋。经过一个月的彷徨和考虑,凯瑟琳·格雷厄姆决定自己经营《华盛顿邮报》。
凯瑟琳·格雷厄姆接手公司后,一切从头学起,她学管理、谈判、商业、财务及电脑等各种知识,并不断地虚心句人请教。她用女性特有的宽容和无私作为自己管理的核心,更重要的是,她学会了任用比6己更优秀的人才。
当时著名的专栏作家李普曼告诉她:《华盛顿邮报》下诚的《新闻周刊》有个人才,叫布拉德利。凯瑟琳·格雷厄姆立刻约布拉德利吃午饭。
席间,她问布拉德利对《平盛顿邮报》的仆么职务感兴趣,他半开玩笑地说:“如果总编的位子让出来的话,我愿意去补这个空缺。”如果遇上别人,布拉德利的话肯定就是一个玩笑,但是凯瑟琳·格雷厄姆居然真的让他掌管了报社的总编辑大权,而布拉德利也不负众望地改变了报社传统老旧的风格,开创了新局面。
1971年,凯瑟琳·格雷厄姆做出了一项至关重要的决定。当时,她面前摆蒋五角大楼的一份报告,报告证明政府在越南战争问题上撒了谎。报道还是不报道?这个问题尖锐地摆在她面前,即使她说“否”,也不会有任何人会对此产生异议。但是,这个女人做出了最勇敢的决定,她站出来,说了“是”。
凯瑟琳·格雷厄姆就像一个赌徒,倾其所有押在了一篇报道上,结果是她窳了.从那时候起,《华盛顿邮报》就不再是一张小报,人们提起它时的口气就像提起了《纽约时报》。
1972年,5名男子因私自闯入水门饭店旁的民主党全国总部而被捕,绝大多数传媒只把此亊当作不入流的新闻,但《华盛顿邮报》的工作人员却进行深入调S,终于发现事情的真相:共和党政府试图在民主党总部安装窃听器,破坏民主党的竞选活动。
当时执政的尼克松政府为了掩饰丑行,不断向《华盛顿邮报》施压,聱告凯瑟琳·格雷厄姆不要“出风头”。当时的刁法部长更是暴跳如雷,还说出了整个事件中最著名的一句话:“凯瑟琳·格雷厄姆的奶头会被大绞肉机绞住的!”在白色恐怖的气氛中,面对总统集团的巨大压力,凯瑟琳·格宙厄姆一直支持和鼓励公司的编辑、记者:“我们己游到河水最深的地方,再没退路了。”她还把司法部长的话刊登在第二天的报纸上,所有的读者都被惊呆了。
由于《华盛顿邮报》揭露了水门事件丑闻,凯瑟琳·格雷厄姆的公司差点被吊销营业执照。此后,一直孤军奋战的《华盛顿邮报》终丁唤醒了美国各大媒体,舆论的洪流迫使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于1974年辞职。这一年,《华盛顿邮报》获得普利策艾,在美国确立了自己的大报地位。亊后,她的一位朋友送她一个小小的金质绞肉机,她还常常将它戴在脖子上。
从此,凯瑟琳·格·厄姆被称作“新闻界最有权势的女人”。因为她凭借勇气与正直,以一份报纸扳倒了美国总统。在由男人主宰的华盛顿新闻圈、政治圈,凯瑟琳·格雷厄姆光彩夺目,备受尊敬。1974年,凯瑟琳·格雷厄姆成为美联社历史上第一位女董事,并任满最高的9年任期。
由于凯瑟琳·格雷厄姆孜孜不倦的奋斗精神,《华盛顿邮报》越办越好。到1993年,《华盛顿邮报》已发展成为包括报纸、杂志、电视台、有线电视和教宵服务企业在内的庞大新闻集团,总收入达到了14亿美元,进入了“世界500强企业”。凯瑟琳·格雷厄姆对新闻事业划时代的贡献,受到了新闻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人们称她为“改造了20世纪历史的伟大女性”。
1975年,凯瑟琳.格雷厄姆为了控制成本,采取了一连串开源节流的措施,然而部分举措却招来印刷北工会的不满.10月份时,《华盛顿邮报》下属的印刷厂以及广告部门的工人决定大罢工,罢工者还放火烧《华盛顿邮报》印刷厂,导致罢工。
《华盛顿邮报》工人大罢工
当天的报纸无法刊印出版,部分工人还袭击报社的采编人员,在凯瑟琳·格雷厄姆的镇定领导下,报社里的记者和编辑没有动摇,继续坚守岗位,然后,凯拉琳·格雷厄姆派人接洽广告甚至搮作印刷机,又用直升机从报馆天台将版样运到邻近州府的印刷厂印刷。经过长达5个月的谈判,危机终于化解,《华盛顿邮报》也安然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