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06800000005

第5章 玩要有节制,父母做好监督工(1)

玩是有限度的,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后是可以玩的,但不能把学习抛到九霄云外。由于孩子年龄小,不能把握玩与学的尺度,所以要想玩出聪明,父母必须做好监督工作,使玩与学两不误!

1.会玩的孩子是幸福的

家长教育孩子时,挂在嘴边的总是“乖!听话”。家长都期望自己的孩子听话,少让家长操心。所以,在绝大部分家长眼里“淘气的孩子是坏孩子,听话的孩子是好孩子”,这种观念已经根深蒂固了。

其实,“男孩子淘气好,女孩子淘气巧”,这是很所家长不得不承认的事实。“爱玩的孩子很多都是聪明的孩子”,把聪明的孩子教育好了’,家长也就成功了。在上海,曾经因为“听话的孩子是问题儿童”这个问题引发了一场大讨论。

听话儿童为什么说是“问题儿童”呢?

观察发现,“听话”的孩子一般都不喜欢提问题,更不愿意和别人争论。任何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很多问题,如果家长一味地强调孩子听话,那么很多孩子的想法就慢慢消失了。在这种环境下,孩子容易产生服从性,逐渐失去独立性,长大后对问题没有自己的见解,有见解也不敢发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孩子就成了问题孩子。

拥有爱玩的孩子并不一定是问题。调查显示,一些成功人士,他们小的时候几乎都不是听话的孩子,有的还非常淘气顽皮,令家长心疼。事实证明,不听话的孩子有主见,思维活跃,对任何人或事情对不会随便服从,自信心较强,独立能力较强等。拥有爱玩的孩子是幸福,不是问题。

很多父母抱怨,我的孩子什么都好,就是太贪玩,玩起来就跟疯了一样。其实,会玩的孩子是聪明的孩子,你应该感谢上帝给你送来这么一个可爱的宝宝。当然,孩子玩过了头,不爱学习,不肯睡觉,也挺让父母担心,怎么办呢?

跟他明确提出你过分的要求。比如,如果您想让孩子每天学习30分钟,开始阶段就要提出学习2个小时的要求。这就是门槛效应。

推销员经常使用的手段之一是“希望给对方苛刻的条件时首先提出更苛刻的条件”。这就是说,如果想以100元卖出某种商品时,最初一开口就要说:“请用200元买下这批货。”大人在与孩子约定每天的学习时间时,是否也可以采取这种讨价还价的方法尝试一下。如果大人真心想“让孩子每天持续学习30分钟”,那么一开始就要这样对孩子说:“妈希望你每天努力学习2个小时”,故意提出的过分的要求,孩子当然不会接受。

结果,虽然确定为“每天30分钟”,但孩子的脑海里仍然深刻地记住了第一次提出的条件。通过两者的“对比效果”,尽管30分钟没有变,但孩子的感觉却比原来短,负担也减轻了。

另外,父母的责备往往易于说成“你要给我……”的命令型。可是,所谓命令,说起来是大人与孩子思想交流的单方面行为,在这里并未考虑尊重孩子的人格和自主性。孩子势必出现逆反心理,易于采取反抗的态度。聪明的父母在这个时候会想办法改变一下说话的方式。比如,以“某某,如果你试着……如何?”来代替“你要给我……”,采用这种“建议型”是种好方法。只从形式上看,这是在征求孩子的意见,这样做孩子必定会认真听。并且,“建议型”是让对方做出决断,所以便于自然地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

引导方法的策略之一,就是预先有意识地选择提问的内容。不了解这种策略的人很容易被诱导。这种方法也可以用来引导孩子学习。比如,当发现孩子无所事事的时候,不说:“你说清楚是学习还是出去玩”,而可以一开始就问:“你从什么开始学呢?”“你今天想学几个小时”等,因为孩子要回答这些问题,意识就会自然地通过父母的诱导指向学习的方向,这样孩子就会顺利地、不知不觉地开始学习了。

大人常对没完没了看电视的孩子说:“马上把电视关掉,开始学习。”这种强迫性的做法值得商榷。在这种情况下,大人可以有意识地选择电视以外的问题问孩子,例如说,“我想让你到稍远的地方去办事,可是是否还要学习呢?”应该考虑提出比较难的差事让孩子选择,这比较有效,这样孩子就会很容易地选择学习。并且这样做,表面上是让孩子自由选择,没有任何责备的意思,也不易引起孩子的不满。

如果孩子无论如何坚持要看电视,那就试着问他:“你是看完电视再学习还是学习完再看电视呢?”这也是一种好方法。因为这样做,不论选择哪一种都必定要学习。所以,为了避免双方都不愉快,大人应避免直接说:“你给我学习。”

人对于含有两种选择的提问,一般的倾向是选择后一种。这出于人往往是在最后下决心作出结论的心理。大人如果有这种认识,就会主动地把孩子引向学习。

晚饭后,如果孩子总是慢腾腾地不想去学习,这时候,大人就可以对他说:“是再休息一会儿,还是这就开始学习?”大人坚持这样做很重要,这会使为何时开始学习而困惑的孩子,意外顺利地回到书桌旁。

父母亲千万不要把孩子看得太愚昧,以为他什么都不懂,便事事代劳,动辄约束他的行为,限制他的行动。有些父母对孩子,常常这个不许动、那个不许拿,孩子稍一跑跳便大声制止,美其名曰爱护孩子、怕孩子受伤,其实是限制孩子,阻碍孩子的自然成长。无论做什么事情,最好都能完全按照孩子的兴趣,让他自由发展。

而我们的一些家长把孩子搞得不会玩了,看见孩子回家就坐下来写作业,家长就很高兴:孩子只要一离开桌子,家长就心神不宁。这种家长非要把孩子毁掉不可。须知淘气的孩子是最有灵性的,不会淘气的孩子反而可能有问题。

在生活中不断出现问题的孩子,不叫“问题”孩子,这是成长过程中的一种经历。那种从小到大一点问题也没有,整天只知道做作业的孩子,可能才是真正的“问题”孩子。

童年的生活有多个层次,功课只是一个方面,人格、心态、兴趣爱好、行为习惯等等,都要在童年时期打下良好基础。比如说一个孩子的兴趣在十二岁之前是比较好塑造的,以后再学就比较难。如果你的孩子学习成绩不突出但其他方面有良好的基础,将来到社会上也会有自己的幸福和成功。

因此,家长从现在开始,树立“男孩淘气好,女孩淘气巧”的观点,从自己做起吧!

2.玩是有限度的,且要讲究方法

人不可以只学而不玩,也不可以只玩而不学,真正的好学生会学也会玩,他们懂得劳逸结合,懂得体验生活,亲近大自然!当然,玩也应该有个度,在完成了自己的学习任务以后,是可以玩的,但如果只知道玩,把学习抛到九霄云外,那也是不行的。因此,玩也要有个度!

当然,玩也要把握住一个“度”,从来不玩或一味地无限度的玩对孩子的成长都是不利的。玩的内容不好、方法不对,会使得孩子本可以从玩中开发的智慧和能力被白白地浪费。在如何玩、玩什么的问题上,家长目前普遍存在两种误区。

误区一:“为学而玩、玩变成学”。

父母总希望孩子的业余时间不被浪费,希望通过培训掌握一项功课以外的技能,于是不少父母为孩子报了各种培训班。这些活动如果不要求必须达到什么目标,仅仅是学习、了解一下,就都具有休闲的性质;如果父母并不是想通过这些特长培训使之成为孩子今后从事的专业,或者作为长大以后谋生的手段,也就没有必要制定目标。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兴趣班就是培养孩子业余爱好、增长知识,陶冶情趣、调节情绪的好地方,不仅可以丰富孩子的业余生活,还可以提高休闲质量。但是,由于特长班、兴趣班的教学中大多强调技能训练而忽视审美情趣的培养,加上考试、考级更使得业余休闲染上了浓重的学习色彩,不仅没有增加孩子的休闲乐趣,反而变成了孩子休闲的杀手,于是兴趣班变得索然无味,许多孩子“学”了两天就不爱“学”了。

拿学琴来说,美国琴童与中国琴童有着极大的不同,同样是学了三四年琴,美国孩子只会弹些简单的曲子,而中国的琴童已经在弹很难的乐谱了。相比之下,美国的老师与父母并不着急,他们认为只要孩子高兴,会不会弹高难度的乐谱并不重要。

误区二:“盲目地玩。为玩而玩”。

一些孩子喜欢没有目的地玩,由于缺乏大人的正确指导以及个人爱好的引导,只一味地胡乱奔跑或者玩带有赌博色彩的游戏。由于一些父母的过分管束,一些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越是不允许的越要尝试。一些孩子不会玩,一旦有了玩的机会就像从囚笼里解放出来的囚徒一样狂奔乱叫。有的孩子在游戏中总要唱主角,不愿、不会与别人配合,于是群体游戏往往不欢而散。正处于成长期的孩子,其时间是十分宝贵的,好的休闲活动可以有益身心健康,有益智力发展,而不好的娱乐则会损害孩子。

父母在孩子玩的问题上应当掌握好尺度,既不能放任自流、不管不顾,也不可事无巨细、横加干涉。教育孩子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以游戏的方式教育孩子更加困难。这需要父母有更大的智慧。

玩儿是孩子们的天性,但是必须要好好学习,做一个好学生的本分,这两者就像一个天平,如果哪一方面歪了,这个天平就不会保持平衡了。所以,应该把学习与玩的关系处理好。

有些孩子也非常爱玩儿,但是他们知道什么时候该玩儿,什么时候不该玩儿,什么时候该学。大家都说应该劳逸结合,其实真的是这样。如果一个人只知道整天学习,泡在书堆里,那就是书呆子,如果一个人只知道整天玩儿,而不去学习,那也不是不行的。所以,重要的就是在于怎样把学习与玩儿的关系协调好。

3.父母做好监督工作,提高孩子自觉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

一位家长说,她的孩子三年级了,总是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让他明白后,却坚持不了几天,自觉性很差,问要怎样做才能使孩子自觉。

自觉不自觉,往往跟他做的事有关,碰到孩子喜欢做的事,他就非常自觉,父母不要他干,他也会偷着干。因此不能轻易给孩子扣上“不自觉”的帽子,孩子更多的是喜欢干或不喜欢干。如果硬要强调孩子自觉的话,那就让孩子做他感兴趣的事,或者说让他对要做的事产生兴趣。

大人眼中的不自觉,多是因为孩子能力不足造成的,“愚公移山”的精神很多大人都没有,小孩子有的就更少了,由于能力不足,遇到“山”就绕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还是孩子聪明的表现。贪玩也是孩子不自觉的原因。小伙伴的笑声、叫声对孩子的诱惑力远远超过“枯燥无味”的学习,一旦玩起来,就会玩个天昏地暗,肚皮饿都忘记,作业没写更是忘得一干二净。

在家长眼里,孩子的自觉体现在按时完成作业、自觉复习功课、自己准备学习用具、收拾东西、自己洗衣服等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不论孩子是否需要这样的自觉,这对促进孩子学习,培养孩子生活能力都是特别重要的。孩子如果有了很好的自觉性,其前途就很光明了。

在尊重孩子玩的天性的同时、家长监督让孩子制订计划和学习制度等等。

针对以上原因,父母要如何做才能培养孩子的自觉性呢?培养孩子的自觉性,要从小事到大事,要循序渐进。

主要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顺应孩子兴趣,激发良好动机

同类推荐
  • 培养不服输的男孩

    培养不服输的男孩

    《培养不服输的男孩》内容:爱心可以造就未来,爱心也可以“葬送”未来,为了孩子,必须从小就给予他们体验挫折和困难的机会,进而使他们磨炼出坚强的意志,树立起竞争的意识,积极进取、力争上游。这样,父母给孩子带来的不仅是快乐,还有财富和智慧。
  • 男孩为什么要穷着养 女孩为什么要富着养

    男孩为什么要穷着养 女孩为什么要富着养

    “俗话说:富家子弟多骄,女家子弟多傲。在生活上,再富也要穷孩子,不要给男孩子太丰富的物质基础和太好的成长环境。要让他吃点苦,受点委屈,体会艰辛,这样长大了他才懂得坚韧,学会坚强。明白责任,自立自强。 “富养”不是娇生惯养,而是要充分关心和引导。使女孩见多识广、独立、有主见、明智。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什么是真正值得自已追求的东西,从而能够在这个花花世界里坚守自己的信仰。有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心境,即便是在清贫的环境中,一样可以培养出卓然的气质。”
  • 我们怎样做父亲

    我们怎样做父亲

    这是一本现代文化名人关于青少年教育的文集。书中所收的文章,有散文、杂文、随笔、论文,还有讲演稿、书信。作者中有作家、艺术家,也有哲学家、美学家、教育家。他们都是中国现代史上成就不凡的文化名人,如鲁迅、蔡元培、陶行知、徐志摩、丰子恺、老舍、叶圣陶等。他们的文章中蕴含着对孩子赤诚的爱、谆谆的苦心、人生的智慧,以及对国家的抱负、对社会的责任、对理想的坚持、对进步的追求。
  • 培养你的完美女孩

    培养你的完美女孩

    本书通过众多的教育事例,向渴望将女儿培养成为完美女孩的父母们全面介绍了教育策略、培养方法,并针对女孩独特的个性特征、心理特征、性别特征、成长过程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育建议和指导。《培养你的完美女孩》中数十种教育技巧和培养方法的提供让父母们对女儿的培养水到渠成,帮助父母们将女儿培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完美女孩。
  • 0-2岁的保育在伙伴关系中培养孩子的能力

    0-2岁的保育在伙伴关系中培养孩子的能力

    本书是藤森平司先生“守护型保育系列丛书”之二,探讨少子化社会如何为0~2岁的孩子提供健康发育的环境。不具备共食条件、只有母亲在家的家庭,不及有混龄孩子集体的保育园更适合孩子成长。人都是通过别人来了解自己,不同意见有助于自我了解。只听母亲的话,孩子将来走上社会如闻逆耳之言会受打击,从而封闭自己。孩子只有在“孩子的世界”中,在关心他人和被他人关心的关系中,才能共同成长。
热门推荐
  • 葬爱

    葬爱

    公司破产,父母自杀,弟弟因为没钱延误治疗,苏沫儿一直以为这些是她的命。可事实却是,她一直爱的那个男人才是导致这一切发生的根源,而她不仅对此一无所知,还为他孕育了孩子!更可恨的是,他居然还是已婚人士!骗情,骗人,很好玩吗?苏沫儿看清了这一切,发誓要给顾时一个终身难忘的报复!
  • 聊斋大圣人

    聊斋大圣人

    良田万亩,奴仆数百,豪门大宅......李修远穿越成为了地主家的大少爷,毫无志气的他本打算做一回败家子,当一个纨绔弟子,调戏美俾,鲜衣怒马。直到有天他突然发现自己家在郭北县,县外有个兰若寺......
  • 大嫁光临:宝贝,我宠你

    大嫁光临:宝贝,我宠你

    他说婚礼没有新娘,她立马穿上婚纱跟他结婚。他说生意不好谈,她立马化身小秘书为他张罗事业。他说晚上好饿,她立马卷起衣袖准备下厨。“我说的不是这个饿。”他的眼睛直盯她脖子以下的部位,贼光闪闪。她一愣,立即明白过来,但是……要不要脱衣服呢?
  • 傲娇魔帝呆萌妃

    傲娇魔帝呆萌妃

    她是特种兵中的诡医天才,纨绔狠辣,人称罗刹,一朝穿越,却成了被剜心取骨的废柴!灵脉断绝,人人可欺?别闹,她可是诡医罗刹!一锅在手,天下我有!吃遍美食,是她的追求;坐拥金山,是她的梦想;看遍美男,是她的夙愿,可是……可是美男当前,却发现,要不起,这可咋办?
  • 春色晚

    春色晚

    前世,她自以为幸福无忧,却所托非人,不得善终;睁开眼,相同的命运再度袭来,谢晚桃这才发现,原来自己,只不过是圈套中的一颗棋。既然老天爷给了她重来一次的机会,那就绝对不能再重蹈覆辙!谢家四丫头能犯二,会卖萌,斗得过小白花,打得过大豺狼,应该被踩在脚下的,就决不能让他们再爬起来,而那些伤害过她的人,她会一个一个,加倍讨回来!这辈子,她只想牵着那个人的手,一世安稳自在。
  • 一本书读懂大秦史

    一本书读懂大秦史

    大秦帝国,一个神秘的王朝,它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真正统一的封建王朝,它有着亘古未有的辽阔疆土,它奠定并延续了其后十五个封建王朝的统治基础。自立国到统一天下,前后连绵数百年,其间征伐无数,群雄并起。就是这个王朝,最终成为历史长河新的浪头,引领了那个时代的潮流。
  • 动物庄园

    动物庄园

    曼娜庄园里的一头猪“老麦哲”(Old Major)临死前号召庄园里的动物反抗人类剥削,建立动物自己当家做主的共和国。老麦哲死后,庄园里的两头猪继承了他的思想,将其总结为“动物主义”,并以此为革命纲领领导了一场起义,将人类赶出了庄园,实现了“动物当家做主”的愿望,并把庄园更名为“动物庄园”,同时制定了宪法性质的“七诫”。但起义成功不久以后,作为领导集团的猪发生内部政治斗争。革命领袖之一“斯诺鲍”(Snowball)被宣布为革命的叛徒遭到驱逐,而另一革命领袖“拿破仑”获得了庄园的绝对领导权。此后,猪领导集团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特权,最终变成了比人类更甚的剥削者……
  • 世界简史

    世界简史

    《世界简史》(又称《韦尔斯世界简史》)是英国著名作家H.G.威尔斯撰写的一部颇具特色的世界史,内容上溯人类文明的开端,下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古代埃及、古代希腊罗马、欧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英国工业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等,都有独到的叙述。对东方文化,包括儒家和道家,均有所涉及。威尔斯以作家身份著史,文采蔚然,因而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自问世以来一直深受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
  • 孟子与离娄

    孟子与离娄

    《离娄》重点论述了君臣之道、父子家人相处之道,说明了为君王者治国施政的最高修养境界—--至诚,为人臣者。高官厚禄者的责任——能格君心之非,为人师者的文化修养和教育的职责——促成完整的人格,为人子女者事亲尽孝之道——守身,即坚持一种人格、行为的标准。此外,还讨论了君子修养的目标,即“自得”以恢复“赤子之心”。南先生特别指出,后世学者对《孟子》多有误读,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其他两不孝是什么,朱熹认为是“贫不仕”,“陷父母于不义”,他则反对此说,认为应依《孟子》本文,理解为不能事亲、不能从兄。
  • 实用口才全书

    实用口才全书

    人的一生需要许多“资本”,口才就是其中重要的资本之一。为了让千千万万因嘴巴上功夫不到家的人不再有人生遗憾,都能够有机会通过提高口才改变自己的命运。于是有了这本《实用口才全书》。本书除了在用材、选材上细分不同层次人才的个性需求上下功夫外,更注重从具体情景出发,尽力增强其可读性和实用性。在读者面的覆盖上,既强调了通用性,又照顾到了不同行业、专业人才对口才的独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