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6800000004

第4章 决战325(4)

塞了几次都没有将爆破筒塞进去。地堡里面至少有五六个人,七嘴八舌的说着鸭子话。刘文辉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将全身的重量都集中到了爆破筒上。他想起了看过的那本名叫《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小说中,那位黄英雄。用自己的胸口堵在敌人的地堡上,让战友们踏着自己的尸体夺下高地的战斗。

现在他明白,人的仇恨到了一定程度别说堵抢眼就是赌炮眼都有着勇气。爆破筒的白烟不断的冒出来,就像黑白无常手里的勾魂索,紧紧的束缚在几个人的脖子上。刘文辉没有退,他知道只要自己怕了,爆破筒就会被扔出来,非但轰不掉这猴子的地堡,自己也别想活着回去。既然如此那就同归于尽好了。

班里其他战友的面孔一个个在自己眼前闪过。最先出来的就是老班长史国良。第二个是说着一口普通话的王爱国,他是个城市兵,每天都将自己收拾的干干净净,头发上还要抹上一种叫做发胶的东西,格外难闻。他没有被敌人打死,却死在了毒蛇手里,死的时候依然干干净净。

孟平安,五大三粗说话瓮声瓮气,是班里的机枪手,在攻打朔江的时候被一颗子弹击中了前胸。王拴柱,是他的班副也是孟平安的副机枪手,也是在朔江被敌人的机枪打成了筛子。梁世荣最能说会道,也是山东人,山东快书说的那叫一个精彩,他在穿插时被敌人的冷枪打在后腰上。王军峰,八姑岭战斗结束后,清扫战场时被一个没死的敌军抱住拉响了手雷。如今崔小亮也死了。全班就只剩下他一个人。

最后一个人影有些模糊,想了老半天才记起。赵二蛋,只比自己大了两天,一天装的和个小大人一样,最喜欢找自己麻烦。他是怎么死的,刘文辉没有看见。就在刚才,或许被敌人的高机子弹打到了不知道什么地方。总之也死了。

虽然只有短短的几秒钟,却似乎很长很长。猛然间刘文辉感觉对面的力道一松。整个人狠狠的撞到了地堡上。与此同时剧烈的爆炸将刘文辉掀飞。刘文辉在笑,他在这场较量中赢了。比起敌人,我们的战士更不怕死,所以他赢了。

重重的撞在岩石上,后腰都要被装断了。幸好没有昏迷,双手胡乱的在地上抓起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刘文辉咬着牙竟然站了起来。自己受伤没有受伤他不知道,他也不想知道。他现在最想知道的是,里面的那些猴子是不是还活着。

听见山顶上的爆炸,胡麻子抬头看了看:“闪光弹!全部隐蔽,上面还有我们的人!”

第三颗闪光弹飞上天空。淡淡的白光再次笼罩下来。山梁上一个佝偻的身影手里提着一把AK47,正蹒跚的朝着地堡走去。指导员拿过枪就要搂火。胡麻子连忙摁住:“先看看,要是咱们的兄弟就不能打,咱们手里没人了!”

指导员扭头看了看。他们连过境的时候满员一百三十七人,十几天来,每天都有单位报告自己的伤亡。他是看着手下这些活蹦乱跳的兄弟一个个在花名册上变成了红叉。指导员放下了手中的步枪。

照明弹的光亮慢慢下落,刘文辉的影子拉的越来越长。敌人的地堡冒出滚滚浓烟。整个地堡的顶盖都被掀飞了,用于加固地堡的大石头和钢铁支架四下散落。刘文辉端着枪,朝着被炸的面目全非的尸体来了一梭子,打的那尸体不断的扭动,似乎要活过来。

看着刘文辉钻进了地堡,胡麻子一挥手:“看清了再打,老子今天要抓个俘虏,这帮龟儿子害的老子损兵折将,老子要好好修理修理他们。”

战士们摆开伞形战线朝着山顶一点点的摸来。325高地,是谅山外围扣马山上一个最不起眼的小地方。为了阻挡我军的前进,敌军将扣马山和与之相对的巴外山,作为防守谅山的屏障。在这两地他们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做足了防守的架势。

守卫谅山的是隶属敌军第一军区第三师。这支部队又称为"金星师",其名取“南方的一颗金星”,象征胜利之意。在敌军中,除组建于五十年代抗法救国战争中的几个头等师外,便数这个第三师最彪悍。第三师下辖第2团、12团、141团、炮兵68团,其中12团曾获“英雄团”称号,擅长进攻,能打近战、夜战,功勋赫赫。141团则能攻善守,曾获“人民武装力量英雄”称号。

第三师从上到下,兵骄将傲,曾喊出过“打到友谊关吃早饭,打到南宁去过春节!”的狂言。很可惜,摩拳擦掌的第三师出师不利,在同登挨了我军狠狠一拳,丢了那个“英雄”12团。第三师余部一万余人退守谅山,利用谅山周围山地设防,密布明碉暗堡,准备将我军挡在此处。

因为敌人准备充分,我军的密集进攻队形经常误撞敌军火力网,遭到了很大伤亡。特别是敌军的“冰雹”火箭弹和高射机枪联合火力打击,我军伤亡惨重,进攻再次被压制。关键时刻,炮兵增援格外及时,进攻部队也改变了打法,将密集队形组成不同梯队,以营、连为单位,采用班、排疏散队形,交替掩护,多路攻击。炮兵观察所紧随步兵前进,随时为炮兵提供射击坐标,呼唤炮火支援。这才逐渐稳住了阵脚。

325高地争夺战算是谅山外围最后一处攻坚战,拿下325高地,敌军的谅山则门户大开。其他部队已经打通了道路,只有这个325高地迟迟不能拿下。所以团长高建军才发了火。

胡麻子领着所有战士出现在坑道外围的时候,心里总算一块石头落地,看着已经被炸毁的地堡,喉咙里发出重重的叹气声:“奶奶的,给团长打电话,就说老子拿下了325!”

通讯兵连忙打开步话机呼叫团部。战争的烟云渐渐散去,而战士们还处在高度的紧张中,他们对于这样的情形太熟悉不过,可怕的悲剧往往发生在你认为已经结束的时候。刚刚进入敌境之初,攻下一座山头,战士们便放松心情开始高喊。而就在这个时候,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冒出来一股火舌,瞬间就将几个兄弟的生命夺去。

敌人太狡猾了,他们的阵地上地堡层出不穷,明的暗的相互配合,有些甚至相互连通,我们吃过很多次亏,不得不长些记性。指导员左右看看:“警戒,派几个人四下看看,发现猴子的踪迹不用报告!”

胡麻子掏出上衣口袋的香烟,点燃一支递给指导员:“还剩多少?这仗打的窝囊!”

指导员是个南方人,说话带有浓重的地方口音,普通话不伦不类,深深的吸了一口:“都在这呢,能动的不到三十,还有七八个重伤,估计够呛!从现在开始,你连排长都当不上了。”

胡麻子拳头握紧,全身较劲,骨头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突然,几声枪响从身后传来,胡麻子麻利的拉过自己的步枪,子弹上膛一气呵成,调转枪口朝着枪声传来的方向冲了过去。

“那里,那里?是谁?”指导员跟着胡麻子一边跑一边问。

没有人回话,也没有惨叫,枪声还在继续,都是点射,一下一下,不急不躁。“哒哒,哒哒,哒哒……”枪声有些沉闷,似乎是在坑道中。

胡麻子大声问道:“谁进坑道了?都看看是不是自己认识的!”

战士们转头看看,他们已经不怎么认识身旁的这些人了,因为他们所熟悉的那些基本上都不在了。只能凭借军装来判断应该不是自己人。就在325高地后面一个不起眼的小坑之中。众人找到了发出枪声的位置。

“连长,是不是刚钻进去的那个家伙!”

胡麻子这才想起刚才有人钻进了坑道。几十杆枪静静的等在坑道口。一阵阵鸭子般的说话声从坑道里传来。两个敌军高举双手一边流着眼泪,一边哆哆嗦嗦的从坑道里走出来。他们的身后跟着一个穿着我军军装的人。胡麻子一看,连忙叫到:“是狗剩,别开枪!别开枪!”

刘文辉的小名叫狗剩,连长胡麻子是当年接兵的时候认识他的,因为刘文辉是市散打队的,所以胡麻子对他格外重视,新兵连一解散,胡麻子软磨硬泡,硬是让团长将这个刘文辉划到了他们连。

刘文辉似乎完全没有注意到身旁那些黑洞洞的枪口,AK47里面的子弹还在不断的打在前面两个敌军的脚下,催促着两个家伙继续走。敌人见到外面的人,叫喊的声音更大了,嘴巴里面的鸭子语言呱呱的越说越快。穿过战友们的包围圈,刘文辉押着两个敌人绕过山头,停留在崔小亮的面前。

狠狠一脚踩在敌人的小腿上,两个家伙连忙顺从的跪了下去。跟在身后胡麻子意识到不对头,刚要阻拦。刘文辉的枪就响了。两名敌军的后背也开花了,比崔小亮身上的更多。

同类推荐
  • 最强训犬员

    最强训犬员

    想过么?当有一天灾难来临,能发现你的,不一定是生命探测仪,而是救援犬;试过么?当你身处险境,能找到你的,不一定是卫星,而是救援犬;它们不被人熟知,但却一直无言战斗。它们是萌物,但它们也是战士!没错,这是一个关于无言战士的故事……
  • 兵的荣誉

    兵的荣誉

    这是一部关于人民子弟兵及思想升华的故事。
  • 特种部队之俄罗斯篇

    特种部队之俄罗斯篇

    阿尔法作为世界最精锐的特种部队之一,具有非常丰富的反恐实战经验。曾被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称赞为“全球最优秀的特种部队”。由于阿尔法小组成员在执行任务时,脸上总是涂着黑色的油彩,所以人们称其为“超级黑兵”。这支黑兵是当前俄罗斯执行反恐、反颠覆、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的中坚力量。
  • 一抹残阳映青山

    一抹残阳映青山

    在烽火岁月中,一个富家子弟,在国难当头之时,决定投身于抗战救国的洪流中去,无论是在青山绿水的千年羊城,还是在龙蛇混杂的十里洋场,他依靠着信念,勇气和才智闯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关口,挫败了敌人一个又一个的阴谋,建立了一个又一个的功勋。
  • 我是一个老1

    我是一个老1

    和平年代的普通军人,在一些有钱人眼里是穷当兵的,在一些百姓眼里又是国家高薪养的一帮闲人,有这些看法的人在我眼中是极其肤浅的,因为我知道他们其实只是一群有家不能回,有情难去守的可怜人。这群人中有无畏、豪迈的英雄,有兢兢业业的精英,有得过且过的庸人也有不思进取、不务正业的渣子。当有一天,烽烟起,和平不再,你会发现这一群人,不管是英雄还是渣子,他们全都会毫不犹豫的去做同一件事--用生命来诠释军人这一词的真正含意。我是李白,恰好是他们的一员,如果你想真正了解这群人,就请和我一起进入老兵的世界!
热门推荐
  • 罗素:唤起少年中国

    罗素:唤起少年中国

    1920年,罗素来到中国作了一年的讲学,对中国文化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性格特征、行为习惯作了大量深入的考察和研究,他以自己特有的睿智、远见和洞察力,对传统的中国文化和文明作了深层的分析、透视,站在全人类文明进步的高度,评析了中西文明的特征、优劣和价值。他当时在中国各地的演讲以及回国后不久就出版的有关中国的著作(后来结集为《东西方文明比较》),受到我国进步人士的热情欢迎和赞赏。孙中山先生称他是“唯一了解中国的外国人”。在20世纪20年代,也是中华民族多灾多难的年代,罗素对未来中国的走向作了许多天才的预言。本书从这一角度摘选了罗素的众多言论以及同时代中国名家对其的评价。
  • 重生之嗜血庶女

    重生之嗜血庶女

    “姐姐今日真是美极了。”苏锦珍将最后最后一只金钗插上坐在铜镜前那个一袭红衣的美丽女子的鬓上,眼前全是羡艳和奉承。红衣女子扬唇轻笑,并不做声,倒是一边的嬷嬷开口道,“皇后娘娘可是西凉第一美人呢!”红衣女子听了嬷嬷的话唇边的笑意更深了些,那个嬷嬷看了看苏锦绣的样子心里喜悦更甚,看来自己的马屁是拍到了,如今心里只想着等一会子皇后娘娘会赏自己什么东西,今日可是皇后娘娘与皇上的大婚之……
  • 一语多译英语

    一语多译英语

    本书内容丰富,分类明朗。内容涉及日常生活,求职工作,休闲娱乐,出门旅行,友好交际,情感表达等。表达灵活,语言地道。多种灵活的表达,易于吸引读者的学习兴趣,多种表达源于大量英文作品,避免汉语式的英语,是说一口流利、地道英语的最佳选择。形式活泼,易学易用。让读者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易于接受。
  • SA校草:爱上坏心男友

    SA校草:爱上坏心男友

    【“SA校草:”系列文——南宫稀VS杜紫玲】冤家冤着就被对方看上了。杜紫玲不明白南宫稀的脑子到底哪根筋不对劲了。他多金,不缺才,还天生一张偶像脸,到底看上她这个穷鬼哪一点。不过,像他那种出色的人耍赖起来,厚脸皮起来,专情起来,真的是天下无二……
  • 这个小厮初养成

    这个小厮初养成

    (冒险修仙文、有男主、女扮男装)谁说做小厮的就不能作威作福?听说过奴大欺主吗?为了护她,风无律的亲娘不仅要她女扮男装,还将她送进了叶家做小厮。 奈何这个小厮看似乖巧实则任性,叶双舟只觉得他这个少爷当得格外不对劲!不称职!不体面!这是一部女扮男装假小厮的冒险修仙记。 (更新挺慢,完结前入坑请攒文。比心?)
  • 黑老大的迷糊卧底妻

    黑老大的迷糊卧底妻

    (男主:腹黑、霸道、冷血、专一,女主:前期是搞笑受气包,中期装萌卖傻往上爬,后期强悍雷厉风行)*伊曦儿,顶着一张娃娃脸插科打诨的卧底。为了追捕抢劫犯,不小心失足‘跳’海,以为这辈子要因公殉职了,不料竟漂到金门海域,被当地渔民发现救起。脑子进水之后,曹爷爷笔下面的虚拟人物——王熙凤的记忆涌进她的脑海,伊曦儿华丽丽地精神分裂症了。可怜她无父无母,还要受到虐待,魔鬼上司不顾自己有病,强迫她去令人闻风丧胆的烈焰会当卧底。可是,谁告诉她一下,这黑老大怎么会在自己身上找到为人父的情感?难道他也脑子进水了吗?*宇文博,东南亚黑帮老大,铁血无情。第一次看见那一双明亮得耀眼的眼睛便开始注定了,这个女人,是他的。伊曦儿身上的温暖,让他多年来处于黑暗的心忽然明亮起来,于是,他决定这个女人只能留在他的身边。
  • 新史太阁记(全集)

    新史太阁记(全集)

    日本最受大众欢迎的历史小说家司马辽太郎,讲述战国第一出人头地之人丰臣秀吉传奇的一生。自幼出身寒微、少年饱尝苦难的丰臣秀吉,得到织田信长赏识,在战国乱世大放异彩。墨股“一夜城”,金崎退却战,粮困鸟取城,水攻高松城。中国大反攻,平息光秀叛乱;决战贱岳岭,消灭胜家势力;安抚毛利,怀柔家康,最终结束战国乱世,统一日本全国,完成称霸天下大业。
  • 步步生泉

    步步生泉

    撒得了小谎,吹得了小牛,吵得了小架,打得了小人,骂得了小街,说得了小段子……强大无比的女汉子因为旅行时发现了一个不该发现的秘密,被人一棍子敲回几百年前,重生成为一个小小萝莉。当水都没有得用的时候,你可能也不会去抱怨吃不饱饭了。什么什么,竟然将洞庭湖一起带来了?发达了发达了,从此不再缺水不说,洞庭湖那可遍地是宝啊……
  • 收将凤纸写相思:李商隐

    收将凤纸写相思:李商隐

    朱丹红编著的《李商隐(收将凤纸写相思)(精)》 讲述了:李商隐,是晚唐*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 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由于一 直处于“牛李党争”之中,所以一生郁郁不得志。但 他的诗歌是唐诗里的一朵奇葩,其构思新奇,风格婉 约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 优美动人,成为几千年来,人们不断咀嚼回味揣测的 名篇,连带着他的人生在后人眼中也显得神秘。《李 商隐(收将凤纸写相思)(精)》即是以小说体的形式, 来写李商隐郁郁悲苦的一生。
  • 垛口

    垛口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