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1500000003

第3章 谈三种交往(1)

个人的品味性情,不必固守不变。我们主要的本领,在于懂得适应不同的活动。囿于一种生活方式而无法摆脱,仅够称得上为生存,而非生活。越是出众的人士,越是多姿多彩,灵活善变。

大加图的例子堪为明证:他思维灵活,善于从事各种活动,而且所事之事,均显露出好似具备与生俱来的天赋。

倘若如何培养自己由本人来决定,那么无论那种方法多么出色,我都不会执著不放,而不再旁顾其他。生命的进程高高低低,崎岖不平而又异彩纷呈。对于个人的喜好一味盲从,深受束缚而无法脱身,乃至到了无法扭转的地步,则不仅于己无助,甚而无法自主,而成为自身的奴隶。我此时作这番表述,是因为自己难于摆脱精神的羁绊。我的脑子一旦专注于某个主题,则全神贯注,紧张投入。无论给它多小的题目,它也会自行将其扩展、延伸,以便全力以赴。因此,如果精神无所事事,我就感到难过无比,甚至有损身体健康。大多数人靠外部事物使脑子活动起来,得到锻炼;我则借以使精神平静下来、获得休息。应以工作来摆脱无所事事的恶习,因为我的头脑从事的是一项最费事的主要工作,那就是研究自己。对于我的脑子来说,读书不过是使其暂时离开研究自身的活动。脑子刚出现一些初步想法,便兴奋起来,跃跃欲试,欲在多方面施展身手;它运用自己的本领,时而着眼于力度,时而着眼于秩序和美感;有时它又趋于归整,节制,坚定固守。它可以自行激发自身的机能。大自然一视同仁,赋予它充足的素材为其所用,也给予它足够的课题让其可以发明创新,进行判断。

对善于探察自我、努力认识自我的人来说,思索是一种极有成效、内涵丰富的研究手段。我宁愿塑造自己的头脑,而不愿意将其填满。与自身的思想进行交流乃是最佳的活动,没有任何活动能与之相比,虽然因人有异,或浅或深。伟大人物都以此为职责,对于他们,生活就是思考。况且大自然也赋予思考以特殊的地位和优势:人类的行为举止中,最普通易行、超越时间限制的,莫过于思索。亚里士多德说:"思考乃是神灵的活动,神人、凡人都从中获得至福。"我借助阅读,寻找题材,引发思考,锻炼的是判断力,而非记忆力。

我无法对缺乏活力和激情的谈话保持兴趣。的确,优美雅致和严肃深沉都一样叫我感到满足和惬意,而前者甚至胜于后者。正是因为我对其他平板的交谈心不在焉,才会漫不经心地出于礼貌,说出或答上空洞可笑的傻话,不及孩童的水平。我又或执意地缄默不语,更显得愚笨而且失礼。我常常胡思乱想,趋于内向;而另一方面又对许多常理之事一窍不通,非常幼稚。正是出于这两点,人们可以三番四次地把我作为真实的趣谈资料,把我说得比谁都幼稚可笑。

且接着说下去吧,我这种挑剔的性格,令我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我必须精心挑选交往的对象),连在普通场合里也显得笨拙不堪。我们生活于民众之中,跟他们打交道,如果我们与之交往感到厌烦,不屑于去适应卑微的平民--况且他们往往并不比高雅之士愚蠢低贱(聪慧睿智,倘若不能适应大众的蒙昧,也就平淡无奇)--那么我们只好对自己个人之事与他人之事均不过问;无论公私事务的处理,都与这些人相关。我们的心灵,在最舒展最自然之时,呈现出其最美的状态;同样,我们最乐意而为的事情,也就是最好的活动。天哪,人若明智,按自己的能力来决定欲望,则受益匪浅。最让人受用的道理,莫过于此了。苏格拉底最喜欢的口头禅便是"据能力之所及",堪为至理箴言。应当将自己的愿望引向最易为易达之事,并专注于此。

我的命运与成千的人联系在一起,不可分开,我却没有刻意与他们相处,而去攀附一两个非自己交往能力所及的人,或可说是固执飘渺虚无的欲望,这不正是自己的愚蠢癖好吗?我生性温和,任何粗鲁、乖戾都与我格格不入,这本来可使我轻易地免受敌视和憎恨:我指的是不受憎恨,而非得到爱戴;在这方面本人的条件是最好不过的了。尽管如此,由于我在社交场合态度冷淡,许多人理所当然地对我失去好感,他们另有看法,而且往坏处去想,那也无可厚非。

我很善于结交精心选择、世间难得的友人,并且能够保持情谊,皆因我对于志趣相投的知己非常渴求,执著不舍。我主动追求,如饥似渴地投入这种交往之中,所以很容易就依恋此种友情,同时也留下自己的影响痕迹。我曾常常有此幸运的体验。而对于泛泛之交,我却相当冷淡拘谨,因为倘若我不能放纵性情,我的举止就会不自然。再说,我年轻的时候,命运已令我品味到一份绝无仅有、完美无瑕的友谊,这就使我先入为主,而对于别样的交情的确心存疑虑。况且我脑中还牢牢铭记着一位先人的话:友谊乃毕生相伴,而非乌合之聚。还应说明的是,我很难做到交心时还留有城府,转弯抹角。再者,人们也常因当今交友多而滥,谨小慎微,心存顾忌。尤其是现在,谈论他人时若说真话便得冒风险,类似的告诫,多有所闻。

然而如果像我一样,追求的是自己生活的方便(我指的是实实在在的方便),那就应当如避瘟疫一般,躲开这些困难,避免此种顾虑重重的做法。我特别赞赏具有多层面性格的人,能伸能屈,随遇而安,与住处的邻里都能交谈,谈房子,谈行猎,谈官司,还能与木匠、园丁愉快地聊天;我羡慕那些对仆役态度随和、与侍从关系密切的人。

还可一提的是,柏拉图说过,对仆人无论男女,发话时应以命令口吻为宜,不开玩笑,不显露亲密随便。我对他的意见却不敢苟同。除却上文提及的理由之外,对于命运所造就的地位悬殊给予这般重视,既不人道,也不公正。我以为尽量缩小主仆间差别的社会,才是最公道的社会。

有人竭力将自己的思想拔高,使之升华;我却让其降下来,使之浅近平实:正是将其夸大才令其缺陷暴露出来。

你大谈埃阿科斯的传人,还谈特洛伊城下的战事,但一坛希奥酒价值几何,哪个奴隶为我烧水备浴,何时何地我才能够栖身,以御佩里涅人所受的寒冷,你对这些反而只字不提。

--贺拉斯

斯巴达人骁勇无比,需要平和情绪,以免暴躁而鲁莽行事,战场上吹响的是柔和优美的笛声。而其他民族为尽量刺激和鼓动士气,通常采用的则是尖厉响亮的音响。同样,与平常的做法相反,我认为,我们之中的大多数好比斯巴达人,更需要的是沉实,而不是放纵,更需要的是冷静、平和,而不是激情和冲动。在不懂的人的中间显示博学,卖弄词藻,故作深沉高雅,在我看来,正是愚人之举。应当抛掉架子,接近对方的水平,有时还须佯作不知。姑且把实力和精明都暂搁一边。普通的场合运用一般的功夫也就绰绰有余。你就无妨将水平降至低处,以迁就对方吧。

饱学之士常常碰上这块绊脚石跌交。他们总是炫耀自己造诣高深,到处传播从书本中学来的知识。而今,就连闺中女子对他们的东西也听闻不少。她们即便汲取不到内容,起码已掌握其形式;对于各种问题和题材,无论它如何浅近、通俗,她们都能采用新颖的、学究式的口吻或笔调。

她们表达惊恐、愤怒、欢乐、忧愁、乃至心灵隐秘,都有一套措辞口吻,就连床第间的谈吐也显得高深过人。

--尤维纳利斯

她们对那些任何人都能证明的事情,却动辄引述柏拉图和圣托马斯。学问没能进入她们的头脑之内,却留在了言谈之间。

天资聪慧的女子,如果愿意听我一席话,她们只需着意开发自身的天赐财富就足够了。她们正以外加的美色来掩盖天生丽质。借外来的光彩去盖住自己的光辉,这是多么愚蠢的行为。她们完全被人:勾的装饰所遮盖而至湮没。她们从头到脚都像是从化妆盒中出来的。这是因为她们尚无自知之明。其实她们才是世上的瑰宝,是她们给艺术增了光,使美的事物倍添其美。她们除了生活在别人的爱怜和敬重之中,难道还有别的什么需要吗?她们在这方面具备足够条件,所知也绰绰有余。只须略微唤起和激发她们自身固有的才能就可以了。当我看到她们潜心学习修辞、法律、逻辑以及诸如此类对她们无益无用的杂七杂八的东西之时,我不由担心,那些建议她们这样做的男子,不过是借此控制她们而已。难道还可能有别的原因吗?她们其实无需我们的帮助,凭自身的魅力便已足矣;她们美丽的眼睛可以透出欢愉、严肃或是温柔,拒绝否定之时可以掺进严厉、疑问或爱意。只要她们不刻意深究别人逢迎她们的言辞,就算可以了。凭此本事,她们尽可以随意指点支配学人乃至学派。不过,倘若她们不愿意在任何方面比我们逊色,出于好奇心也想接触书本,那么最切合她们需要的莫过于从事诗歌活动了:这门艺术正好比她们,轻盈、纤巧,带有装饰意味,言词绚丽,富于乐趣,以展现自己为能事。她们也可以从学习历史当中获得多种消遣,还可以从哲学的有关生活的阐述中,学习判断我们男人的性格和行为方式,对我们的背叛加以设防,减少自身轻浮虚妄的欲望,爱惜自己的自由,延长生命中的欢乐,以宽阔的胸怀承受恋人的变心、丈夫的蛮横、年岁和皱纹的折磨,如此等等。我给她们指出的学术范围,最多也就到此为止了。

有的人注重个人,生性内向,不易合群。我的举止则宜于交流而且易于外露:一切表现在外,毫无遮拦,自然合群、喜爱交友。我之所以钟爱和提倡独处,不过是意味着收拢自己的感情和心思,并非固步不前,而只是遏制自己的欲念和惦挂,决意不过问外部的事情,彻底抛开各种义务和差事,躲避的与其说是人群,倒不如说是成堆的事务。说实在的,闭门独处,倒使我心胸开阔,放眼外界:我于独处之时更愿意考虑政府公务和外界事务,而置身于卢浮宫内和人群当中,我倒变得紧张内向,精神萎缩于自己的躯壳皮囊;人群予我压抑之感,我往往在隆重、拘谨的场合陷入与内心自身的交流,恣意放纵、无所顾忌。我觉得可笑的不是我们的荒唐无稽,而是我们的聪明智慧。我本性并不厌恶宫廷的喧闹,我在其中还度过了一段光阴。我也习惯于与达官贵人轻松愉快地相聚,只要这种聚会间或为之,而且在我合适的时间举行。然而,我刚才所提的精心择友的做法不免令我偏好独处,即便在妻小仆从成群、客人往来频繁的家中也不例外。我结识的人为数不少,真正乐于与之推心置腹交谈的不多。为此,我在家中为己、为人都保留了别处不多见的自由。无须繁文缛节,不必相伴、相随、相送,凡此种种的礼仪规矩尽可不顾(卑躬屈膝的礼节多么令人生厌!)。各人按自己的方式行事,愿意交流想法的悉听尊便。而我则置身于个人世界之中冥思遐想,客人们也不觉得失礼而感到不快。

同类推荐
  • 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学者卷(下卷)

    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学者卷(下卷)

    本书由袁贵仁、杨耕主编,汇集了当代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种种解说和阐释,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当代境遇凸显出来,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课题的联系多方面地显示出来。
  • 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研究

    本书力求把文本研究和理论探索结合起来,在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分别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出发点、基本方法,以及价值与事实的关系、价值意识的产生及其本质、价值观念的结构和历史变迁、价值评价及其基本形式、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等重要问题,不仅梳理了价值论研究的发展历程,而且厘清了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概念,对于推进我国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当代意义具有重要的作用。
  • 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形态研究

    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形态研究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从中国传统哲学的“两个世界”出发,提出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的“三重形态”,并分别论述了这三重本体论的内涵、特点和意义,又考察了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形态中的具体表达、象征言说和终极关怀,并对此作出了创新性阐释。
  • 柏杨的智慧忠告

    柏杨的智慧忠告

    磨难是柏杨一生的主基调:周碧瑟为柏杨执笔写回忆录,在写作过程中常常情不自禁地停下笔来,看着柏杨叹息:您的灾难怎么没完没了!求真,是柏杨文章的大方向:杂文在柏杨的各种文体中成就最高,这里有深刻的剖析、幽默的谈吐、犀利的文风。求真,让他的文章具有了无与伦比的力量,令浊者惧,使清者快。
  • 听南怀瑾讲《论语》全集

    听南怀瑾讲《论语》全集

    南怀瑾先生是一位学贯古今的国学大师,他潜心研究《论语》几十年,具有很深的造诣,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南怀瑾先生对《论语》的解读因迥异于其他人而独树一帜,其语言通俗易懂,所言之事都是人一生中必须面对的事情,在深入浅出的文字之间将人生道理阐释得清清楚楚,尤其是对做人与做事有着精辟的见解。每一位读者都可以从南怀瑾先生的精彩讲述中,领悟《论语》的思想内涵,从而将《论语》蕴藏的人生智慧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开阔自己的人生视野,在为人处世等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成就成功的人生。
热门推荐
  • 家庭养花万事通(居家生活宝典)

    家庭养花万事通(居家生活宝典)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希望在温馨舒适的环境中享受生活的乐趣。鉴于此,我们编撰了《居家生活宝典》丛书。该丛书包括《四季养花一本通》、《家庭养花万事通》、《钓鱼技巧大全》、《家庭养狗一本通》、《家庭养猫一本通》、《生活小窍门》、《针灸按摩一本通》、《糖尿病食疗与养生》、《高血压食疗与养生》和《心脏病食疗与养生》10册,对现代人最关心、最敏感的问题作了全面、详尽、科学、完备的阐述,是每一个现代家庭必不可少的良师益友。《居家生活宝典》的宗旨是做您的生活顾问,让您对家的感觉更好,给您紧张而忙碌的生活增添休闲的色彩。
  • 肥喵侦探是我师哥

    肥喵侦探是我师哥

    一只28斤重~(注意,这只是开篇的体重噢!)喜欢作死的“唐仁”式肥喵大侦探~与它非正常的小伙伴儿们日常碎嘴,并肩破案,找寻世间罪恶渊源的故事…………【Ps1:“唐仁”是何方大神?请参考唐人街第一……咳咳,神探!】【Ps2:此书风格迥异,画面太过妖孽,请谨慎入坑~】
  • 荡之什

    荡之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儿童营养食谱

    儿童营养食谱

    《吃出聪明智慧丛书》针对不同年龄婴幼儿生理特点,系统地介绍了成长发育期婴幼儿食谱的制作方法和营养搭配知识,科学地解决了婴幼儿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等营养进食的问题。
  • 佛说目连所问经

    佛说目连所问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Hunchback

    The Hunchback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国十大珍品小说文库

    中国十大珍品小说文库

    中国古代小说浩如烟海,经过长期的演化,到明清进入了繁荣期。在众多的小说中,才子佳人、名士英雄的悲欢离合故事,历来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我们选编的这套《中国十大珍品小说文库》,选取了其中有代表性的十种小说。它们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时代风貌,堪称小说中的珍品。
  • 王爷大大,死开啦

    王爷大大,死开啦

    鹿弥,当朝右相之嫡女,尊贵无匹的睿王妃,温柔娴雅,宽容善良。本应拥有世间最美好的生活,但事实是,她幼年丧母,父亲淡漠,后母百般刁难,姐妹肆意欺凌,兄弟鄙弃厌恶。嫁入睿王府三年未见夫君一面,看似相敬如宾,实则搁置一旁,而如海潮一般的恶意汹涌而来,她最终......而当箴言逆转,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灵魂强势来袭,面对王府的勾心斗角,娘家的淡漠讥笑,她傲然独立,轻笑说:想要欺我的往左排,我接招;想要阴我的靠右站,我领教。想要重新开始?......王爷,给我死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古玩指南

    古玩指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他的陆太太很甜

    他的陆太太很甜

    风光无限时,她遇到他;穷途末路时,她又遇到他。从云端到地狱,姜珂看淡世态炎凉。与陆靳城再遇时,她才知道,这个男人给她的荣宠,足够她做一辈子的公主。陆靳城说:“我押解犯人无数,遇到你,却束手无策!”姜珂说:“别让我看见你,不然见你一次,我就喜欢你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