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8500000005

第5章 青少时期(5)

毕业时,埃马努埃尔以优秀的成绩取得就读神学系、法律系、哲学系与古典学系的资格。虽然他也不排斥医学或自然科学,但他在这方面的基础不够,同时校方也不会支持他走这个路线。另一方面,腓特烈中学为他做好了踏入18世纪普鲁士社会的准备。不管他将来在路德教会发展或是在腓特烈·威廉一世统治下的普鲁士任公职,都已奠立良好的基础。

那不是一个鼓励批判性和独立性思考的教育。虽然当时的社会风气大致如此,但与当时日耳曼各地性质相同的学校比较起来,腓特烈中学可能更加强调服从与纪律。敬虔会教育最重要的理想之一,是自制能力的养成。敬虔会教友不仅想要控制一个人的身体,他们也希望藉由宗教及道德原则的移植来控制一个人的心。他们最高的目标是把学生从“世俗的子女”转化成“上帝的子女”。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们的教育不仅及于知识的传授,同时也深入道德意志。事实上,为哥尼斯堡敬虔会的教育带来启发的弗兰克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克服学生们自然的任性。老师教学的目的倘若只是知识的灌输,则他只能注意到知性的层面。这固然不坏,但仍不够,因为他忘了最重要的任务,亦即让意志顺服。要人们自愿地皈依,就得先使自然的意志屈服,这对一般人而言,听起来有点矛盾,但对敬虔会教友而言,则是理所当然的。他们认为这个屈服只是通往突破的所谓“赎罪历程”的第一步。同样的,学校要灌输给学生的宗教观念,当然也会很不寻常。虽然这个时期的其他学校也非常重视一般的宗教教育,但并不追求哥尼斯堡敬虔会教徒所想望的敬虔教派的信念。

可以预见的是,康德很明白敬虔教派的这个面向,同时也彻头彻尾地鄙弃它。康德认为以下的见解纯属“假设”:善与恶的区分(此乃人性当中不可抽离的要件)来自于超自然的干涉,换句话说,在忏悔时,心灵必须充满悔恨,甚而彻底瓦解;这样的痛苦会把人带到绝望的边缘,却只有在圣灵充满的时候,才可能到达所需要的强度。……而一个人只能祈祷得到足够的痛苦,并且时时以不够痛苦为苦。康德非常厌恶这种说法。他认为这种方式太虚伪了,因为对于皈依的人而言,他无法自己决定是否要痛苦与悔恨。那藉以区分真正的基督徒和虚有其名的教徒的彻底皈依,对康德而言,是不可能的事。根据那种假设,我们永远无法知道自己是否真正皈依,因为那预设我们可以窥见不可知的超自然力量。再者,敬虔会教徒与其他人的差别,将会是所有事情都绝对依赖神,而且完全拒绝任何形式的道德自律性。同时,敬虔会教徒还因自认是少数的“上帝的选民”而沾沾自喜,仿佛他们已经得救,并且是基督教世界的上层阶级似的。成年的康德拒绝敬虔教徒两个层面的生活方式。其一是他们的“奴性”表现,其二则是经常与“敬虔会”的标志联想在一起的“不可理喻的傲慢”。我们不知道康德在1740年是否对于敬虔教派有这样的感觉,但答案几乎可以说是肯定的,因为他的朋友鲁恩肯说过他们两人于1732—1740年间在狂热分子严酷的纪律之下“痛苦呻吟”。如果敬虔教派对康德有任何影响,那也只有负面的。很有可能正是因为他领教过了敬虔教派,所以他后来几乎把情感因素完全排除在道德以外,因此,我们最多只能说,康德的道德观与宗教观透露了明确的反敬虔会的倾向。康德强调自律性是道德的关键,也是在驳斥敬虔会强调超自然力量对人类意志的影响的说法。康德成熟期的哲学观点,至少就部分而言,其基本方向在于合理化那以自由意志为基础的道德自律性,因此也可以视为抵抗那些征服他人意志的奴役行径。他在年轻时便有了这种抵抗心态,尽管经过相当长的时间以后,他才以论证驳斥那些鼓吹奴性态度并贬抑人性的说法。把敬虔教派思想看作康德道德哲学的重要根据,那是很荒谬的。

埃马努埃尔的意志没有向腓特烈中学的老师们屈服,但绝不是因为他们的努力不够。埃马努埃尔承受了几乎是无法承受的压力。可以确定的是,他没有像许多其他的同学一样公开反抗或作战。他之所以“一回想到被奴役的年轻时代”便“不由地恐惧与害怕”,主要与宗教皈依的压力有关,不是因为沉重的课业。若我们想了解康德为什么对祈祷与唱赞美诗始终表示反感,而且抗拒以情感为基础的任何宗教,则答案必须在这个人生阶段里去寻找。从这个角度来看,埃马努埃尔接受的教育与腓特烈二世无异,同样可以称为“受难的历史”。腓特烈的虔诚而残酷的父亲,竭尽所能要让在他的眼中有点娘娘腔的儿子变成一个大丈夫,因而借用了一些敬虔教派的管束办法。虽然康德的年轻时代在外观上平静无波,但迹象显示,他一样也始终在抗拒着宗教的皈依。就像年长他十二岁的王子一样,康德扬弃了敬虔教派的“灵魂告白”与“自我谴责”,找到了其他的模式。对埃马努埃尔而言,其出路在于古典拉丁文学;年轻的腓特烈则在当代的法国文学里找到了替代品。两者都拒绝其父母的宗教色彩。

这便是为什么康德对腓特烈颇为崇敬,不仅把他的时代称为“启蒙时期”,甚至称为“腓特烈的世纪”的原因之一。像腓特烈一样,他认为自己年轻时“被当作奴隶看待”。但他也像腓特烈一样没有屈服。屈服于老师们的奴役管教,无疑意味着一辈子过“作茧自缚的蒙昧生活”。我们不知道康德是否在学生时代就已经说过这样的话,但我们知道这是他在晚年深思熟虑过的看法。就像他所说的:对于每一个个人而言,要挣脱几乎已经成为本性的蒙昧难上加难……法规与定则等机械性的工具,与其说是理性的利用,不如说是天赋的戕害,为人们带来了永无止境的蒙昧,有如脚镣一般。而卸下脚镣的人,即使只是跨过最窄的沟壑,也都是踉踉跄跄的,因为他一时习惯不了自由的步伐。所以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以自己的心灵努力,挣扎暗无天日的蒙昧,稳健地往前走。至于1740年的康德,则根本还谈不上踉踉跄跄地“跨过最窄的沟壑”,甚至那条沟也不像他写下这段文字时看起来那么窄。

必须一提的是,在康德年轻的时候,可谓男女授授不亲,社会风气相当拘谨。因此,年轻女性甚至不可说出“‘怀孕”这样的字眼,不管是脖子的前面或后面,都严格禁止暴露太多。只有男孩才有受教育的权利,尤其是对工匠阶层而言。事实上,当时的女孩除了基本的阅读、书写与算术能力之外很少得到什么教育。三K,(小孩、厨房、教堂)包括了一个女性生活中的一切。因此康德与他同时代的人一样,在年轻的时候很少有与异性交往的机会。

三、小小眼睛看世界

康德的童年生活的特色,是家庭和学校的尖锐对比:温暖的家庭,在其中,他得到鼓励和接受;严格而阴沉的学校,在其中,他的自然倾向几乎遭到无情的打压。虽然他的家与学校都带有宗教色彩,甚至两者同属敬虔会,但我们恐怕很难找到一个更尖锐的对比。康德已经比他的朋友来得幸运。他不必寄宿在学校里,可以在傍晚逃回家里。由于他必须走很长的路上学,穿过哥尼斯堡大大小小的街道,因而甚至有机会见识到世间的另一面。

18世纪的哥尼斯堡常被形容为德意志的没落中的、偏僻的“后院”,或是普鲁士的“边陲城市”。但这两种说法都与事实颇有出入。它位于普鲁士东北角,靠近俄罗斯的边境,地理上离波兰比离西普鲁士更近,所以有一定程度的“岛民”性格。尽管如此,它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城市。哥尼斯堡于1255年由条顿骑士建城,于1340年加入汉撒同盟,直到1701年,都还是全普鲁士的首都。而到了康德出生时,它只是东普鲁士的首府,但依旧是整个王国里三四个主要城市之一,无数的政府机关仍留在海湾,所以也是重要的贸易据点,连接了整个东欧与日耳曼及欧洲的其他海港,其贸易对象主要是波兰、立陶宛、英格兰、丹麦、瑞典与俄罗斯。来自东欧的货物主要是谷物、麻、亚麻、咸灰、木材、焦油、蜡、皮革与毛皮;来自西方的主要货物则为盐、鱼类、亚麻布、锌、铅、黄铜、香料与南方水果。作为港口,其繁忙的程度不下于汉堡或其他汉撒城市,主要的竞争对手则为但泽市。

同类推荐
  • 诸葛亮传奇

    诸葛亮传奇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国家陷入了分裂割据局面。一介布衣刘备,自称是汉室血缘,中山靖王刘胜以后,流离失所,戎马终身,最后在诸葛亮的全力辅佐之下,才建立了蜀汉政权,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 名人传记丛书:伽利略

    名人传记丛书:伽利略

    名人传记丛书——伽利略——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生命的火花:“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国民党第一女将军

    国民党第一女将军

    20世纪30年代末期,太平洋上一个小小岛国的武夫们,竟用刺刀和大炮,将堂堂的中华民国政府机关从南京逼到了依山傍水的重庆。于是,原先并没有多大名气的这个山城,一下子成了举世瞩目的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国共合作的非常时期,各党各派的头面人物聚集在这里,不断地酿制出一个个令人莫测的故事。1939年9月,一位身着灰布军装、短发齐耳、双目炯炯的中年女性,风尘仆仆走进了这座城市,住进了紧靠长江岸边的白象街一个小小的印刷所里。此时,日本飞机几乎每天都要光顾这个国民政府的陪都。而凌空扔下的—枚枚炸弹,回回都要爆响出令人惨不忍睹的悲剧。
  • 夏洛蒂·勃朗特传(下)

    夏洛蒂·勃朗特传(下)

    这部传记早已被公认为是英国最伟大的传记之一,而且也属英国最有成就的小说家之一盖斯凯尔夫人的最佳作品。夏洛蒂·勃朗特以一部《简·爱》轰动文坛,但她从职业和性格上讲都是一个隐者,她对不求闻达的追求近乎疯狂:在其短暂的一生中,人们对其知之甚少。但就在她去世几个星期后,在她父亲的请求下,盖斯凯尔夫人就着手这本“正本”传记的写作了。
  • 刘伯温传奇

    刘伯温传奇

    元末明初,是一个风云变幻,群雄逐鹿的时代,各种英雄豪杰纷纷登上历史舞台,写下了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刘伯温就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位。
热门推荐
  • 豪气干云石达开

    豪气干云石达开

    翼王石达开是太平天囯中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十六岁便“被访出山”,十九岁统率千军万马,二十岁封王,英勇就义时年仅三十二岁。他是天平天国中最完美的男人,生前用兵神出鬼没,死后仍令敌人闻风丧胆。没有靠山,石达开的逆袭之路艰辛异常,不仅仅是靠运气和勇气,还有豪气、义气。重读太平天国最真实的历史。读历史,更懂政治。
  • 佩玉斋类稿

    佩玉斋类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Belgian Twins

    The Belgian Twin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红靥

    红靥

    他是性格乖戾总是让人琢磨不透的A大校草,亦是A大理事长的儿子,学科优异,是A大女生们的假想情人初见,她莫名其妙地被他所认知,“我只想认识你,夏北北”再见,她被人推下湖中,醒来时在他的怀里为躲别人追捕,他拿她当了挡箭牌.她以为总得说一句谢谢,得到的却是他的你我两清她以为只是命中过客,却不想被他骗来做了专属保姆他肆虐的欺负她,玩弄她,不想却把捉到她心底的那股悸动......她是他的傀儡娃娃别人不可以随意欺负他,只有他可以===★☆☆★===他性情阴晴不定,主仆为名.让她承受痛苦.她百般容忍,渐渐日久生情.想爱却被他冰冷的否决,他让她痛不欲生.她决定放弃的那一刻,他却痛得撕心裂肺.他放下所有的恨,陪在她的身边哪怕那一刻她已经把他忘记,在另一个人的怀中.她是不知,命运已经把他们紧紧捆绑,至死不渝===★☆☆★===开始,你把我绑在身边不肯放手后来,我跟着你,不弃不离【喜欢收藏哦~大大的动力的撒~】
  • 爱的小屋

    爱的小屋

    左小凡租房被骗,与帅哥同居一屋檐下,经朋友诺诺才知道此人为学校的风云人物,但两人已成死敌,关系无法缓和,久经时间磨合虽都喜欢上对方,都不愿承认这点,只到莫归尘出国前两人才想尽办法在一块,被父母左右的事情他们能否改变?
  • 后汉门 马后

    后汉门 马后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冷王的逍遥医妃

    冷王的逍遥医妃

    她一朝旅途探险,意外死亡。竟重获新生,成为五岁小女娃!然,摔得不成人形,重生的她几乎二次死亡。得高人所救,习武学医……十年后,她风华毕现,聚钱集势,只因她有了想要守护的人。然而,她喜低调爱逍遥,她说:“既然避不了,那就让她做个大隐隐于市的隐士,江湖逍遥。”他,冷面暖心;他,面若春风却心冷如寒冬;他,邪魅诡异,却冷心冷情;他,侠肝仪胆,热情似火。他们,个个人中之龙,然而,这几人痴恋于她,她将如何抉择?何去何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佛说楞伽经禅门悉谈章

    佛说楞伽经禅门悉谈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唯武世界

    唯武世界

    苍天哭泣,武道天途,天路以散。亦生亦死,捍卫我的武道,终是明了天意,负了身后人。落地成凡,一朝醒悟。天可有尽头,地可有无边,人可有完人,生来做做,岂不随心。待我登上这武之巅峰,我定让世人皆知你我。如今我凡事以了,此后余生,深情伴你三千青丝。武之路幽幽长,一重生一重。天之路早已散,一生又一世。武的世界,一个人的天下,漫漫人生最后谁又能陪你走完,这看不见归途的人生路。面对一座又一座的大山,你畏惧过吗?“
  • 成长比输赢更重要

    成长比输赢更重要

    成长比输赢更重要。如果把人生比做一次充满艰辛和风险的旅行,那么输赢就是人生旅途中的几处驿站,而成长则是艰苦的旅程以及动人的风景。输赢是人生某一阶段的某一个结果的呈现,是一个人人生态度的一种彰显;而成长则是持续的自我超越,只有通过成长,一个人才能最终找到人生价值和内心平静。这一辈子你可以不成功,但是不能不成长。《成长比输赢更重要》正是基于以上认知而编著的,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成长的意义、选择的价值,让青少年朋友们对人生、对自己都有更清醒的认识、更完美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