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2300000007

第7章 药王谷(上)

【落尘谷.东南.三百里】

“的确是一根再普通不过的竹子。”连朔摇头叹息道。

回谷的路上,连朔不知想了多少办法来用从赤竹林得到的翠竹御空而行,结果别说是御空,连“御地”也没有办法。

连朔心中直叫苦,“本来说出谷找件厉害点的法宝,让师父高兴高兴,法宝能提高自己的一些修为也不一定。谁知道却捡了这么根破竹子。”想到竹子,他就想到了逍遥半仙,眼前渐渐浮现出了逍遥半仙的轮廓,是微笑着的样子。

连朔想到了逍遥半仙就想起了《逍遥心法》,他正好现在也是无聊的很,便打算找个宽阔的地方习练一下心法。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逍遥心法》逐字逐句的在他的脑子里蹦了出来。他闭上眼睛,双腿盘坐,把气息调到最佳,慢慢地习练起了《逍遥心法》。

沧桑古树下,淡淡泥土气。

“喂!小鬼,你在干什么?”

连朔急忙控制住流窜的真气,猛然睁开眼睛,眼前是一个高大的和尚,身上穿着破旧的黑色衣服,因为太破,颜色已经不算黑了,看样子好像是件僧袍的模样,可连朔从没见过有和尚是穿黑色僧袍的,起码法印寺的弟子没有穿的。连朔问他:“你是哪个寺院的和尚啊?为什么来这儿给我捣乱?”

那个高大的和尚两眼一瞪,粗声道:“你这小鬼放的是什么屁!”

连朔没让他说完,便截住了他的话,嗔道:“你好不通情理,我好好地问你是哪间寺院的,你干嘛骂人!”

和尚笑道:“小鬼别生气啊!你刚才非说我是来给你捣乱的,我就有些急了,别在意啊。”

连朔道:“没事,你快告诉我,你是从哪来的?”

和尚道:“我从哪来的嘛,这就不方便告诉你了,因为告诉你,你也肯定不知道。”

连朔道:“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就算我不知道,我的师父师兄们也不一定不知道呀!你快说吧!”连朔的好奇心一起来可是什么也拦不住的。

和尚挠挠了光秃秃的后脑勺,笑道:“我就是想说也不知道怎么说呀!得了,你告诉我你是哪的吧!”

连朔笑道:“原来是你嘴笨,不知道怎么形容自己的寺庙,你不会连寺庙名字也忘了吧!自己的名字还记得么?”

和尚大怒,“放你的个狗臭屁!我什么时候说我是哪个寺庙的呀!和尚我就和寺庙没有屁点儿关系,知道吗?”

连朔道:“怎么说着说着又生气了。好吧,我说我的来历。我是落尘谷的弟子,叫连朔。”

和尚惊讶道:“不对呀,你刚才习练的心法一点儿也不像落尘谷的《无上心法》啊!”

连朔也吃了一惊,没想到眼前的这个怪和尚也知道落尘谷的《无上心法》,便问道:“你是怎么知道我是不是在习练《无上心法》呢?”

和尚笑道:“一般有点江湖阅历的人都能看出来,你还是别太高估我了,我可没什么让你高估的。”

连朔点头道:“原来是我阅历太浅,对了,我怎么称呼你呀?”

和尚正色道:“你可以叫我鬼僧、鬼僧人,也可以叫我鬼和尚,我最讨厌别人叫我龟秃驴了,你最好叫我鬼僧。”

连朔道:“我为什么非要叫你鬼僧啊?不是三个都可以吗?”

鬼僧淡淡地道:“因为我的师兄叫‘鬼医’,我们的名字都是两个字。”

连朔道:“那你直接让我叫你‘鬼僧’不得了,我干脆叫你鬼大哥吧!”

鬼僧摇头道:“不行,我师兄是大哥。”

连朔道:“那我叫你鬼二哥吧!”

鬼僧又摇头道:“不行,‘鬼二哥’不好听。”

连朔苦笑道:“好吧,我就叫你‘鬼僧’了。”

【落尘谷.东南.一百里】

树影婆娑,两个身影,一前一后。

“我说鬼僧啊,你能不能别跟着我了?你到底要去哪呀?”连朔苦苦地看着他身后的鬼僧。

鬼僧笑道:“不是和你说了么,我和你同路。”

连朔道:“现在这条路只能通到落尘谷,你要去?”

鬼僧道:“你就走你的路吧!我就是和你同路。”

连朔无奈道:“我真的很不习惯有人在后面跟着我。”

二人又继续一前一后的走着。

前面长长的路上突然显现出一个身影,不,是两个。

——一个男子,和一个被他背着的女人

“这位小兄弟,你知道药王谷怎么走么?”那个男子对连朔开了口。

连朔不好意思地笑道:“我只知道落尘谷怎么走。”

男子的脸上有些难看,又道:“谢谢你了,小兄弟。”

“等等,我知道。”鬼僧竟从后面跃到了那个男子的面前。

男子神情激动,连忙道:“在哪?”

鬼僧诡异一笑,右手突然光华流动,猛然落在男子的身上。

男子身上亮起淡黑色的护体光芒,连退三步,愤怒道:“你要干什么?为何出手伤我?”

鬼僧笑道:“我已经等你很久了!”

同类推荐
  • 独尊天下

    独尊天下

    修士之路,逆天而行,练己身、破生死、掌轮回,方能证道不朽!少年林叶,魂穿九州,得神秘玉蝶,修无上宝术,繁华盛景,谁主一世浮沉。
  • 万元修身

    万元修身

    一次意外的穿越,让地球上天道门的修炼天才柳天赐,莫名其妙地来到了天衍大陆。一部无人问津的武学经典,为何会在来到异世后大放异彩?而那一颗造成主角时空穿行的师门重宝,无名的宝珠,又会在陌生的世界中,为刘天赐带来哪些意想不到的变故。神奇的魔兽,奥妙的武学,绚丽的魔法,精彩绝伦的神奇际遇,即将会在天衍大陆上掀起怎样的滔天巨浪?
  • 吞天战皇

    吞天战皇

    谁拳头够硬,就由谁说了算的异界,喜欢彰显个性的纨绔子弟太多,王恺实在没有办法,只能抡起沙包大的拳头,教教他们做人的道理。
  • 百才盛世

    百才盛世

    五代十国是一个混乱的时代,他的到来,加速了历史的演变,也几乎在一开始就彻底改变了这个世界的运行轨迹,或者说,这里只是一个平行世界。拜了一个历史上没有的一位道教高手为师,学艺下山便加入了军队,开始随波逐流,只因为不屈服,所有才会有无尽的争斗,颠覆皇朝也只为保全自己,保全自己的爱人不受伤害罢了
  • 天武战纪

    天武战纪

    万物苍生,寰宇苍穹,一切存在皆有其存在的道理。我必挥剑斩狂澜,还道天地间!
热门推荐
  • The Evolution of Modern Medicine

    The Evolution of Modern Medicin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唐朝小庄主

    唐朝小庄主

    在一个诗仙、诗圣、诗佛并立的时代,在一个豪放与腹黑到了极致的时代,穿越过去的吴天发现自己啥也不是,只能看着别人风骚显摆,自己默默的转身种田、赚钱
  • 夏阳和多多的假日(中国好小说)

    夏阳和多多的假日(中国好小说)

    本文叙写怀揣文学梦想和文艺情怀的一对儿恋人的故事。夏阳是学校老师,多多是夏阳的学生,离了婚的夏阳在学生多多的身上看到了新的热情和希望。于是想约旅行,中途发生过不愉快,但唯其如此,考验出恋人对文学和生活的向往。
  • 《战国策》研究

    《战国策》研究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战国策》背景研究”,主要讨论了《战国策》文形成的原因、《战国策》材料在战国的流传,对《战国策》的作者进行了考察。下编为“《战国策》文本研究”,作者阐述了对《战国策》系年的看法、《战国策》体例上的创新,分析了《战国策》夸饰与虚构的表现手法在文学史上的意义,总结了《战国策》在女性与刺客形象刻画上的艺术成就,从叙事方式的转变探究了《战国策》的文学价值,最后提出了《战国策》文艺自觉的理念。本书为修订版,第一版于2003年在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此次作者根据近十年来的研究做了大量修订,展现了《战国策》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
  • 兵法藏书

    兵法藏书

    本书共分三个部分,分别是《孙子兵法》、《五轮书》、《战争论》。《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其中的经典法则受到古往今来各类读者的追捧。《五轮书》是日本兵法大家宫本武藏的毕生之作,全书分为地之卷、水之卷、火之卷、风之卷、空之卷五部分。书中阐述了剑道与兵法原则、思想、策略,简单又实际,不仅适于武士,也适合任何形式的竞争,更是各行各业危机处理、策略训练的经典之作。《战争论》是作者总结了自己亲身经历的普法战争和法俄战争的丰富经验,研究了130多个典型战例,写下了这部内容丰富的著作。
  • 俯瞰球场

    俯瞰球场

    5X5的数据是谁的招牌?90年代的奥拉朱旺?5项数据领先全队的狼王加内特?还是爵士的5X5机器基里连科。不过从安生获得摄像头系统进入这一个联盟之后,这个问题再也没有异议。新书发布:我的突破是在太强了
  • 我说你好,你说打扰

    我说你好,你说打扰

    他们的“孽”缘,一路从米兰追溯到北京;又从北京辗转至纽约。他曾亲手把她送进警局,却又亲自保释她出来;他曾明知她的图谋不轨,却又纵容她的故作矜持——让我讨厌或喜欢一座城市的理由,皆是你。
  • 捡到一座金靠山

    捡到一座金靠山

    前世季云菀救了座金靠山自己却不知道,把他当成了杂役使唤,后来过的是战战兢兢,生怕金靠山找她算账。重生后季云菀在见到金靠山的第一面,就是把他带回去当贵客供着,讨好的朝他笑,你以后可要报答我呀。再见面,金靠山竟然假装忘了她的救命之恩,半点想要报答的意思也没有。季云菀:呵,男人。金靠山那么多,我要换一座。祁承:……不许!--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侠义叹

    侠义叹

    武功傲世,为人歹毒也为世人所不耻,一介书生,若有一身傲骨也可惊天动地。心向侠义,愿为天下苍生先
  • 思维补丁:修复你的61个逻辑漏洞

    思维补丁:修复你的61个逻辑漏洞

    古代哲学家曾说,人是理性的动物。但随着哲学、生理学、心理学、行为经济学等领域的学者的研究,发现在人的潜意识中存在不为自己意识到的偏见、谬误和错觉,比如先入为主、事后诸葛亮、对人不对事(因人废言)、多数人说的就一定是对的、迷信权威,等等。本书总结了在我们的思维中存在的61个偏见、谬误和错觉。针对每一个问题,作者用一篇生动的文章来介绍这个问题在我们生活中的表现,哲学家、生理学家、心理学家、行为经济学家怎样通过思考或实验来解释它们产生的原因、在历史上或现代生活中有哪些典型的案例,以及我们如何才能克服这些偏见、谬误和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