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2800000013

第13章 第一讲 文化政治的概念:比较与可比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法(10)

杰姆逊大家都知道。他著作等身,但他的书都不太容易读。他对后现代现象有一个系统的、庞大的阐释体系,其要点是:后现代说到底,就是thebecomingculturaloftheeconomicandthebecomingeconomicofthecultural。这句话也好译也不好译,翻译成中文很容易造成误解。经济的变成文化的,文化的变成经济的,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这个becoming翻译起来有点麻烦。但它的意思是清楚的。经济因素现在化入了文化因素,文化因素化人了经济因素。文化是最大的经济,经济是最大的文化。这就是后现代。复杂一点的译法就是:后现代的特征,在于经济的因素融于文化,而文化的因素融于经济,它们彼此在对方的领域实现了自己。

杰姆逊是马克思主义者,他对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分析带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特征。直观上,这个命题指向大众消费社会的一个基本日常现象:每天我们都能感受到广告、符号、各种各样的形象,从身体和性的层面上都能感觉到的,这当然是一种赤裸裸的经济关系,但这种经济关系早已经作为“文化”而渗透进我们的“无意识”;反过来讲,我们的无意识也已经被“开发”,被商业化了。商家在卖鞋和香水时,总会雇人做许多非常性感的广告,会有种种有关“生活方式”和“自我感觉”的新说法。在这种广告语言和形象的包围下,你会觉得城市空间都改变了,生活世界改变了,生活哲学也随着改变了。你会忽然发现,自己其实已经生活在一个现代的、新潮的世界,下班路上迎面看见一个广告画上半裸的人体,听到一首流行歌曲的节奏,就会觉得有种莫名的兴奋,对未来都产生出一种新的、白日梦式的想入非非。这种“文化”,却是经济因素在潜意识层面上造成的“震惊”。它虽然作为形象出现,却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和政治态度。比方说,刚才那个受了点刺激的上班族,可能就会由此换工作,从左派变成右派,或从右派变成左派,或想去做减肥美容手术,或由爱国变成亲美。

当代资本主义消费本身既是经济行为,又是文化行为,这早已不是尼采和韦伯意义上的文化了,但确实是我们眼下的一个重要的文化问题。当今资本主义形态是让经济通过文化产生对新的生活、对自我等一系列人性的遐想,从而让人在被赤裸裸的经济逻辑决定时感到自己生活在一种自由的、文化的状态中。从单纯经济学上讲,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技术高度发达,生产能力过剩,利润实现的主要障碍是消费不足。所以它需要文化来把消费欲望生产出来。这样的文化本身也就成了经济活动的一部分,是法兰克福学派所谓的“文化工业”。当经济变成一种文化现象时,文化也变成了一种经济性的、市场的现象。经济现在是作为文化被经营的,文化也是作为经济来经营的。美国现在出口的最大的商品是什么?是文化,是它的image,即美国形象。按照目前市场产品门类细分来看,美国出口的最大宗产品不是技术、军火、工业产品,而是食品(麦当劳、可口可乐)、香烟,音乐、电影等。广义上的foodindustry和流行文化制品,包括音像制品、时尚、品牌,这些都是文化。文化就是经济,经济就是文化。如果我们把后现代和全球化狭义地理解为美国化,这是一个近乎透明的观察,是一个非常直观的东西。

在我看来,杰姆逊对后现代话语的批判既是他认识论的核心也是他政治态度的核心。杰姆逊的后现代话语在他的主要著作《后现代主义: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的标题中已经具体化和通俗化了。这个辩证的表述方式表明,他是一个丰富的思想传统、特别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继承人。现在,在学文学的人里面,“后现代主义”是“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这个公式大概尽人皆知,以至于我们在做出各种各样的分析和评论时,常常忽略了杰姆逊的辩证思维所要求的理论准备、分析步骤和最终的政治性评价。

杰姆逊在《后现代主义》这本书的结论里谈到,研究后现代文化时最好先不要急于作判断,先去体验一下。他曾讲到他很喜欢美国后现代的食品。以前美国人吃得十分单调,现在则什么都有,泰国饭、埃塞俄比亚饭等等。录像,特别是数码录像技术的普及取代了传统电影的垄断,流行音乐更有层出不穷的风格。在某种不加思考的、纯粹身体性的反应和官能享受上,杰姆逊好像挺喜欢后现代的。他甚至说感觉到厌恶或喜悦是一切理论分析和价值判断的起点。所以康德所讲的纯粹理性、道德实践和审美判断三个领域的区分和自律性好像在杰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批判里重新出现。对审美的过程一定要去体验,然后再去分析这是怎么一回事儿。从概念上、从现象上做客观的、技术的分析,最终才可以作判断。所谓判断,就是好的坏的,这是资本主义的,这是消费主义的。做一个价值的、道德上的判断。而这三个层面,不是要把它合在一起,而是要把它分开。要像康德一样,把不同的范畴分开。承认它内部的自律性。康德的自律性是要扩展资产阶级主体的内涵,而杰姆逊的自律性则是要扩展当代批评意识的经验范围和理论空间。但两者形式上的相似性很明显,都是要求尊重不同人类活动领域的特殊性,防止某种抽象原则把问题混在一起作简单化、概念化处理。

杰姆逊的方案并没有在后现代游戏式的无差异表层上将文化与经济融合起来,也没有采用全球化之类的通用标签来进行历史情景分析。杰姆逊坚持认为,我们必须格外留心包括经济和文化、市场和力比多、基于生活方式的消费及其对“主体性”的意识形态表达在内的各种结构分化的力量,在许多因素中,毫不含糊地把经济因素摆在首位,并且同样毫不含糊地强调对文化的意识形态理解,将文化看成是一种具有显著历史性、同时在历史上又具有全新品质的资本主义活动方式。

毫无疑问,在将后现代和全球性当作自明的东西相提并论之前,必须首先寻找其历史机制。在理解这种历史基础时,有必要脱开以后现代主义和全球化的名目而为我们所知的那种意识形态补充和文化庆典。全球化和后现代,我们所说的大部分是意识形态的celebration,狂欢。庆祝全球化是一种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问题,是词语的狂欢节。首先要弄清楚它到底是什么东西。它的历史条件是什么,它的历史内在要素是什么?如果要达成这种理解,就必须专心致志地解读各种社会、文化和文化政治构成物,因为无论在概念的层面上,还是在历史的层面上,这些构成物都先于后现代——全球性话语的霸权。这种话语表述了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普遍要求。

那个按后现代主义和全球化思路构想出来的物质、社会和政治世界究竟由哪些因素构成呢?事实上,研究后现代主义和全球化的学者,尤其是从事文学和文化研究的学者甚至不愿意提及这些构成因素,这仅仅表明了意识形态——文化氛围的浓厚密度。例如,人们不再感到有必要从通讯或者信息技术之类的更平淡的视野去研究后现代和全球化的条件;事实上,正是通讯或者信息技术使现代商业、金融和交易的模式发生了变化,尽管结果很不平衡,转变的方式也十分有限。但是,正如杰姆逊指出的,所有这些技术转变都要以“商业决策”这种精明的逻辑为基础。“商业决策”并不是什么新玩意儿,它与资本主义一样古老。资本主义发展长期处于不平衡状态,在许多情况下,这种不平衡还在进一步加剧。在当今世界上,财富和权力空前集中。于是,后现代和全球性就变成了市场的自我确认。后现代和全球性都是新的商业运作在市场调节上的自我肯定,造成了很多文化上的假象。背后的商业的逻辑,金融的逻辑,政治的逻辑,和古典资本主义逻辑相比,变化不是非常大。韦伯有一个观点,即“祛魅化”的世界:本来我们生活的世界上有许多的魔力和神秘,如,传统、宗教、家庭。但忽然世界好像变得赤裸裸了,充满了金钱的关系,利益的关系。以前你看见一个庄园,它就是一个庄园。你会从审美角度观察,或把它作为自然景观的一部分。可是现代人一定要意识到,规定这个庄园的事务跟庄园本身的物质性没有任何关系。因为你不知道庄园的财务状况怎么样,它的按揭是怎么回事,它的前一个主人是谁,现在的主人是谁。这是这个庄园的秘密,是我们不知道的。如果你发思古之幽情,就完全生活在这个现代性世界之外。古城堡后面的复杂或简单的金融转账、物业管理等运作是这个世界的结构。

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的双子大厦被炸后,位于曼哈顿中城的帝国大厦变成全市最高的建筑。我回国之前在《纽约时报》上读到,它原先的业主把它卖掉了。奇怪的是,这幢一百层的摩天大楼只卖了五千五百万美元。纽约大学法学院正在格林威冶村盖一个新教学楼,不过九层,造价已达九千八百万美元,几乎是帝国大厦的一倍。纽约地产商DonaldTrump盖了许多时髦的高楼,其中一个在联合国旁边,最高层两千多平方米的楼面,要卖六千万美元。时髦大楼的一个楼层要比整个帝国大厦还贵,这是怎么回事呢?不是有市场经济和“看不见的手”吗?可正是市场经济,可以通过钱的逻辑把事情推到常识的反面。其实,按最保守的估计,帝国大厦的价值也不应该低于四亿美元。但一栋楼的市场价格不是看这栋楼本身值多少钱,而是取决于你能实现的利润,在这里就是看你每年能收多少房租。帝国大厦的产权很分散,而且很早就承包给一个地产商。它每年的纯利润不过是二百万美元。按照商业的逻辑它就值五千万。有人出价,物主马上脱手,没有任何的惊讶和伤感。

实际上,在当代西方大都会和富裕中产阶级郊区,多样性、自由和普遍性是以经济自由、市场自由,特别是消费主义“自由”为基础的。在文化、价值普遍性的外表下,西方生活世界内部面临着财富分配的不平均、社会领域的萎缩、国民政治热情的减退和价值领域的分裂。就是说,不同社会群体基于自身利益、身份的不同,普遍主义话语形成了不同的关系。而在西方和非西方社会之间,社会差异被民族国家(国界、社会制度、法律、宗教、语言、文化)凝固和加强。事实上,没有任何西方国家愿意或能够把公民权保护下的“普遍人权”给予别国公民,就连对自己的公民,这种法律的平等保护在实质上也是受阶级、收入、教育水平、种族、性别、性倾向等等社会差异的限制的。

就此而言,如果要了解作为意识形态的后现代主义和全球化,就必须考虑到如下问题:两者如何在西方都市中心和西方以外的其他镜像城市生产出日常生活?像纽约、巴黎、东京、香港这样的城市,能够在世界其他地方产生出自己的镜像。镜像是实的,它能在上海,或更小的城市生产出整个日常生活来。在这方面,我们所说的后现代全球性或全球化后现代性不过是指一种被彻底纳入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系统的生活方式的普遍性、相似性和标准化。在这个意义上,没有任何普遍性,而只有标准化。维持着这个世界的“后现代”表象的是我们这些生活在第一世界中的人认为理所当然的管理和服务的效率和便利。

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但这个地球村对什么人才是真实的呢?是从伦敦到纽约,甚至第三世界国家,住同一个牌子的旅馆,在同一家银行的遍布世界的自动取款机取钱,用相同的交通工具。这种“世界公民”的活动完全在一个自我封闭的全球性管道系统里。因特网哪里都有,现在的技术大概可以保证你在非洲草原上或喜马拉雅山里也可以上网。但网络是不是就代表全球性?目前不上网的人口究竟是多数还是少数?他们是不是这个全球化的世界的居民呢?

你不能不承认这个管道系统四通八达,覆盖面很大。但这并不是全球性,它只是哪儿都有。哪儿都有花旗银行,都有可口可乐,但不是说花旗银行和可口可乐有普遍性,这是两个问题。

资本主义的无所不在,是不是就是资本主义的普遍性?这个问题虽然简单,但也很关键。对已经进入全球化的世界,和未进入全球化的世界,已经进人后现代的世界,和没有进入后现代的世界,划分的准确的标准实际上是效率,消费的方便和效率。如果你到处刷卡,突然在一个地方你要付当地的现金,你就碰到了某种边界,某种不均衡性。

如果这种均匀的、同质的、标准化的世界就是后现代、全球化,就是普遍性的体现,那么这种普遍性就是非常成问题的,就是一种欺骗。毫无疑问,即使将这个“全球空间”称为“不连续的连续性”——有人喜欢用这种词来既描述全球化的整体性,又描述其内部的不均匀性,或分散性,或“分散的同质性”:同质性又是多元的、多样的——那也是一种委婉的说法,并不能取代严格的分析。这个“全球空间”的日常经验有赖于、取决于对整个系统的彻底认同,在这一点上没有模糊性,没有讨价还价可言。任何人都不能偏离这个系统,否则他/她就会被抛在机器和技术,以及它们所提供的安全感和认同感这个“巨大的架座”(thegiganticenframing,海德格尔语)之外。现代生活之所以可怕,之所以存在危机,是因为我们的生活处于悬空状态。生活在巨大的机器和技术的系统里,整个世界充满了一系列管道,就像Matrix(《骇客帝国》)一样。一旦想像的世界崩溃了,“真实的世界”也就结束了,因为它本来就不存在。这个电影在美国非常轰动,先是年轻人看得入迷,然后是我们这些搞文化批评的人发现有许多值得讨论的东西。

同类推荐
  • 诗里特别有禅

    诗里特别有禅

    本书让您于云淡风轻的古诗中,轻松了解禅文化,领悟人生智慧,享受心灵宁静。古典文学大师,复旦大学中文系骆玉明教授集三十余年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传统文化的探索于一身,对中国古代近百首诗词进行精辟品鉴和解析,使读者从中了解到中华禅文化的博大精深。本书意蕴深邃、悠远,文字优美洗练且平易近人,使读者从阅读中收获真正的宁静,升华自己的心灵。
  • 在河之洲

    在河之洲

    生活其实远比文学精彩,但是生活太现实、也太具体,缺少了幻想、也缺少了想象,当我们感觉生活缺了些滋味的时候,我们会想起文学。当然文学可能还有更重要的使命和责任。但喜欢文学,却并不一定要担当太多的使命和责任。
  • 书之书

    书之书

    《书之书》是著名小说家张抗抗第一部有关书的序跋创作谈选编,写书、读书、论书,共收入作品三十二篇,分为四部分:自序跋、创作谈、书评、讲演。作家紧紧围绕“书”这个主题,从自身创作谈起,从经年读书出发,表现了对文学、艺术、社会、人生及女性的独特思考与体悟,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结构自由而不失谨严,极富感性而不失理趣,字里行间彰显出女作家独特的人文关怀和细腻的情感,耐人品读。此书为“小说家的散文”丛书之一。
  • 解放天津(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天津(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毛泽东声东击西诱敌固守围而不打,蒋介石试图拉傅作义南撤,以加固长江防线。傅作义主张“固守平、津、塘依海作战”。由此为解放军创造了战机。林彪天津还未开战就坦言胜券在握,用鲜血钻穿“铜墙铁壁”活捉陈长捷……
  • 拼搏创新,兴旺发达

    拼搏创新,兴旺发达

    事实上,所谓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经营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文化观念、文化形式和行为模式,它是理念形态文化、物质形态文化和制度行为文化的综合体。企业文化的激励作用是指企业文化本身所具有的通过各组成要素来激发员工动机与潜在能力的作用,属于精神激励的范畴。具体来说,企业文化能够满足员工的精神需要,调动员工的精神力量,使他们产生归属感、自尊感和成就感,从而充分发挥他们的巨大潜力。企业文化是否能产生它所应有的作用,最为关键的是员工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认同程度,一旦员工对企业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共鸣,那么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就具有持久性、整体性和全员性的特点和优势。我们看到,在盘锦兴达集团,这样的企业文化正在形成,我们也相信,有了这样的企业文化,盘锦兴达集团势必会开拓出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取得更加辉煌的业绩,为盘锦的发展,为辽宁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热门推荐
  • 重生娇气包的九零生活

    重生娇气包的九零生活

    佟冉熙带着系统重回九零,本着开金手指撩男神虐渣为目标,结果系统总劝她脚踏实地,努力当个娇气包……还没发财致富就被人当作了不良少女,天天被教育。“错了吗?”“错了。”“错在哪了?”男人扫了眼角落里惨不忍睹的一群人。“他们看热闹不帮忙,祸从天降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动物亲朋(野生灵三部曲)

    动物亲朋(野生灵三部曲)

    野生灵系列多是关于野生动物的记录和描述,这是作者戴江南在与自然万物的耳鬓厮磨间生出的大欢娱大忧伤,她带着人们徜徉在自然之中,在阿拉套山的悬崖旁观察金雕,在青格里河畔看蝴蝶,在天鹅湖畔驻足,在艾比湖畔与迁徙的鸟儿作别……她将一切自然生灵视若亲朋,以细腻亲和的笔触写下了一部当代自然传奇。同时,本系列作品对普及科学知识、宣扬自然美均有较高的意义和价值。
  • 斗罗大陆之命运预言

    斗罗大陆之命运预言

    天斗分裂,灵魂出世!斗罗危机,日月侵袭!可怕的预言,史莱克七怪如何面对?他们能否带领史莱克学院和斗罗三国,渡过危机?日月大陆碰撞,日月帝国的第一次袭击!天斗帝国的分裂,日月帝国的阴谋,史莱克七怪能否破解这个近乎无解的局?
  • 半碗方糖

    半碗方糖

    这就是一个外表秀气内里腹黑的二皮脸明星的漫漫追妻史,又名两个吃货的爱情故事。
  • 小花仙之梦恋爱语

    小花仙之梦恋爱语

    几影梦过,泪痕凝霜。她在呼唤谁?何曾相见?墨弄水舞。化蝶飞淫。挥舞迎剑水里倒影那双眼眸还在思念谁?谁不曾放纵过?也曾经轻狂过?谁不曾流浪过?也不曾相识过?我们何曾相见?何曾相识?何曾……相爱……我们都期待在谁的眼里寻觅谁?谁缠着衣角掠过熙攘回眸是谁
  • 许真君仙传

    许真君仙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带着游戏系统闯三国

    带着游戏系统闯三国

    刘明玩游戏不幸被电,意外穿越到刘璋身上,本以为当上一州之主,就能过上锦衣玉食的日子,可惜这个世界本就不太平,内有赵韪、张鲁等人反叛,外有刘备、曹操虎视眈眈,面对这些,他该如何翻盘,请拭目以待!(随便写写,不喜勿看)(QQ群235689114)
  • 誓不为妾

    誓不为妾

    为了逃避被养母送去给老男人为妾的命运,简妍费尽心思的想为自己谋划到一个合适的良人。然后她一不小心就勾搭上了那位据说是最年轻有为的首辅大人。
  • 不夜天之屠神

    不夜天之屠神

    世有三十三重天又名不夜天,执掌乾坤。欲求天道,天道何为?道不可恒?燃之何罪?善恶难辨?斩之何惜?仙帝之子少有战神之名,流落人间遗弃之地求生问道……燃道不夜天。
  • 毛詩古樂音

    毛詩古樂音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