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3900000007

第7章 《长生殿》万里何愁南共北,两心那论生和死。(1)

游吟的诗人李暮,在落花的江南,遇见了李龟年老人。春深的江南,乍一曲李龟年的旧歌,依稀盛时管弦。听他唱着:开元的盛世孵出了一只凶年。长生殿的恩爱孕育着马嵬坡的凄凉。自私在紧要关口反噬一口。虚构的地久天长顷刻崩猝。

苦雨里,腐烂的草化成萤,带着她的怨念闪烁。一夜老去的上皇在剑阁听雨,凄不胜凄。

他爱她,甚至认为他们的爱会天长地久。可天长地久的爱情,会随死亡而结束,还是会随着死亡延续下去呢?

——题记

很久以前,在没有看过《长生殿》的文本之前,我对它存有一种难言的景仰和向往。那是隔山隔水的遥思,仅从只言片语的华丽、评论者的推崇和赞誉里自行拼凑,得出的印象。

可是,当我有一天读完《长生殿》和《梧桐雨》时,我出离愤怒了!

不管是洪升还是白朴,都是没见过世面、仅凭自己的清寒品味就去意淫天家富贵的穷酸,就算像妖怪对唐僧那样,把他净饿三四天,清了肚肠,切片涮肉,端上桌来你依然得感慨那股酸臭味的顽固,简直噬魂附骨,至死不渝。

白朴且不提,洪升像谁呢?他让我想起高鹗,明明前人已跨鹤高飞,留一片青空自在,惹人怀想,他偏要站在地上絮絮叨叨,故意炫耀;可是,偏偏是他,拿着免死金牌,穿着黄马褂。

关于李杨的爱情,白居易表现得多好啊!精准节制——他只是引领你到此,让你对着残阳下的残垣自思自想。他不做导游,他不解说,解说势必要附会,他不评论,评论就有个人的观念掺杂。他所做的只是讲述,讲述的同时也是留白,要让你有自行想象的余地。

白居易也是一个热衷于表达自我的人,但在《长恨歌》里,他节制了自己的表达。他写《长恨歌》时,所逝不远,怀念总是有凭的,那消逝的大唐盛世啊,我来祭你,说什么呢?我对你的追思,涌到了唇边,又遽然退回到我心深处。最深的怀念叫千言万语都化作虚无。

对前朝最深的哀思、最浓烈的感情流露在笔端,一曲艳歌里见着日新月异、时代更迭,洪升与此早隔了万水千山。清朝人写唐朝事,连遗迹也没有了,只能拾起唐人诗词里的那些琼屑,缝缝补补。

康熙喜欢听昆曲。他喜欢《长生殿》,经常看连本大戏而不厌倦。皇帝的意志影响着潮流的演进,主流文化如此,当时的大众追捧不迭,哪有人敢质疑皇帝的品味?当大家都众口一词、方向一致时,提出与之相悖的观点,必然遭致冷落、讨伐,甚至严惩。被大众舍弃或舍弃大众,都会背负孤独,成为其他人眼中的异类。

一个人能够坚持内心的不顺服比顺服更艰难。

就算今日,大众仍难摆脱这种望尘下拜的媚俗心态,随便哪个名人冒出来忽悠几句尚且有广告效应,何况康熙这么有品味有修养的历史名人?他早已不是有名而是权威了。我当初可不是受了影响?心想康熙说好的话,应该不会差吧,那我也要看看。

公平地说,《长生殿》的《传概》写得真不错,令人读来振奋不已:

“今古情场,问谁个真心到底?但果有精诚不散,终成连理。万里何愁南共北,两心那论生和死。笑人间儿女怅缘悭,无情耳。感金石,回天地。昭白日,垂青史。看臣忠子孝,总由情至。先圣不曾删《郑》、《卫》,吾侪取义翻宫、徵。借太真外传谱新词,情而已。”

这段话真是清洁有力,能够感觉到,洪升提笔写下这段话时,他胸中激荡着不平之气,不吐不快。好像一个人行走江湖,意气激扬,剑做龙吟,绝不能掉头走开,置之不理。

他说:今古情场,有谁能够真心到底?如果真有精诚不散的,最终必定结成连理。万里何愁南共北,两心那论生和死。笑人间儿女怅缘悭,无情耳。

“笑人间儿女怅缘悭,无情耳。”说得多么透彻!我们别忙着感慨情深缘浅不得已,别支支吾吾给自己找一大堆理由,以期减轻自己道德上的负罪感,人先要学习对自己诚实,再来学习感情。我不够爱你,就是不够爱你,这没什么好推搪的。感情本不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事情。我不爱你,也无须内疚,忙着用镪水给自己消毒。

缘悭并非天作弄。说到底还是无情。有情的话,真的应了那句:“万里何愁南共北,两心那论生和死。”不说远的,就说《牡丹亭》

里的杜柳二人,还没见面,杜丽娘就为他害相思死了,两人不单隔了千山万水,还隔了生死,凭着坚定的信念依然走到了一起。

柳梦梅选择相信杜丽娘,为一个死人开棺,单凭这份胆气就是人中龙凤了。说实话,就算她死而复生,与活人无异,午夜梦回,想起身边睡着的人曾是死过的,在土里埋了三年,谁能没有一点心理阴影?柳梦梅就能没有这样的顾虑。也只有这样赤诚的情种,才担得起杜丽娘无怨无悔。

天宝明皇,玉环妃子,宿缘正当。自华清赐浴,初承恩泽,长生乞巧,永订盟香。妙舞新成,清歌未了,鼙鼓喧阗起范阳。马嵬驿,六军不发,断送红妆。西川巡幸堪伤,奈地下人间两渺茫。幸游魂悔罪,已登仙籍,回銮改葬,只剩香囊。证合天孙,情传羽客,钿盒金钗重寄将。月宫会,霓裳遗事,流播词场。

他这个概括写得真不赖,一看就是出自《长恨歌》,剧情都不改。却也难怪,《长恨歌》和《长生殿》的关系,就像是原着和剧本的关系。原着一旦太经典,剧本就只在旁枝末节上做一些丰富渲染。

仿佛只能为之着色上妆,实在难以有本质的超越突破。

洪升是聪明人,懂得借助昆曲美好讨巧的形式,将诗词敷衍成戏文,让潜在的七情六欲迸溅而出,化为奔流。形式的通俗,更利于故事的流传,最终却不免流于艳俗。

他用了浓艳的笔墨来铺陈杨妃如何受宠。虚构了定情夜两人欢宴的场景,不幸是虚构得很拙劣,把明皇和杨妃的恩爱扭曲成暗藏心机的应酬,看上去像是两人无所事事坐在那里互相吹捧,肉麻足了,唯独不见真心。

(生)寰区万里,遍徵求窈窕,谁堪领袖嫔墙?佳丽今朝,天付与,端的绝世无双。思想,擅宠瑶宫,褒封玉册,三千粉黛总甘让。

(旦)蒙奖。沉吟半晌,怕庸姿下体,不堪陪从椒房。受宠承恩,一霎里身判人间天上。须仿,冯嫟当熊,班姬辞辇,永持彤管侍君傍。

言辞媚俗寡淡且不说,关键在于,李隆基不会这么说话,杨玉环也不会。真正有身份的人内心敛默,绝不会这么表白,他们倾向于不表白。洪升将李隆基和杨玉环都写得乡气,把花好月圆的简静写得窘迫不洁。就像现在的古装言情剧,写古代人的生活,却只是让一个人穿了古装,思维是现代的,语言行事都是现代的,处处显着生硬、别扭、滑稽。

且看白居易如何写杨妃得宠和唐宫里其他美人红颜失色的惨况。他只用了“三千宠爱在一身,六宫粉黛无颜色”一句,漫不经心的惨烈。

“无颜色”三字真精简到让人失语,美人们容颜惨淡的样子如在眼前。“在一身”和“无颜色”,对比得果断!写韶华极盛。写寂寞颓败深到见骨,却只不过用了六个字。这需要何等的节制。

铺陈隐藏着心虚,一个人若是辞费滔滔,恰是在害怕自己表达不够准确,需要左拉右扯来掩饰。节制正是源于对才气的自信自足,知道从何下手,切中要害。

白居易与洪升着力点不同,他与盛世擦肩而过,还来得及感知盛世坍塌的惨烈惊心。他站在废墟上惊觉:霓裳羽衣曲的繁华只是黄粱梦的引子,渔阳鼙鼓动地来,大乱起,翻天覆地,流离失所才是重头戏。所有湎于安乐的人都被卷入这场浩劫里,化作劫灰。大唐第一美人繁花似锦的生命,将在三十八岁那年终结。

长生殿言犹在耳,马嵬坡近在眼前。马嵬坡的兵乱将断送长生殿里的誓言,将他们推送到生死的垭口。有情或无情,不容诡辩!

请原谅我略去《长生殿》里所有关于李杨恩爱的描写。历史上的杨妃和明皇绝不应像戏里描写的这样生活。他们的生活,更像李白诗写的那样,时而明媚,“宫花争笑日,池草暗生春”。时而空虚,惆怅,“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

他们的忧伤是隐秘的,不可轻易示人。欢娱掩住的是寂寞,不是窘促。

忍不住要提到《惊变》,《长生殿》转折性的一出,写醉生梦死的李隆基得知安禄山叛变后的惊慌失措。这本没错,可笑的是,洪升对皇帝闻变后的一段心理描写:

寡人不幸,遭此播迁,累他玉貌花容,驱驰道路。好不痛心也!

在深宫兀自娇慵惯,怎样支吾蜀道难!我那妃子呵,愁杀你玉软花柔要将途路趱。

李隆基是一国之君,就算他耽于安乐,他依然是一个有韬略有决断的政治家。李隆基的失策源于麻痹大意!他为皇近三十年,自命是继承太宗皇帝的英主。看着大唐帝国犹如意气风发的男子,前途坦荡光明,因此松懈了。

但他不昏聩,性格也绝不懦弱。就算雄心尽丧也不至如此。

我猜测到洪升仕途坎坷的原因了。试想康熙看到这里,他一定会觉得书生就是书生,滑稽浅薄,莫名其妙。他那样深不可测的男人,会一眼看穿洪升的浅薄,没有洞察力,这样的人不适合当官。他还是写写他的戏文,继续做个好编剧吧。

我想,康熙欣赏《长生殿》,是因为他对帝心的复杂狡诡感同身受,他比其他人更明白何谓孤独,更了解一个政治人物失去权力后下场的凄惨,他需要通过听戏的消遣来提醒自己权不可失、盛世易衰的道理。

还是直接来看李杨的诀别。这是洪升入戏的地方,前面费力的铺陈,只为引领他自己写出这里的残酷。

兵乱从天而降。

玉环不知道动乱起了,一觉起来世界都变了,变故太大来不及反应,惘惘茫茫随他上车奔蜀地而去。在上车的时候,她回望宫阙,想起当年和他吵架离宫。她不知道,这次是永无归期。

他和她,还未从奔波的慌乱中醒过神来,更凶险的事情已迫在眉睫。午饭的时候,军中哗变,先是杀了杨国忠,而后又来逼驾,叫他处死贵妃。

皇帝面对凶兵,无力弹压。虽然他一再坚称杨国忠谋反,贵妃在宫中一无所知,但军士不依,他们也怕。李隆基久居帝位积累的声威使军将们心存忌惮。年轻时诛韦后、杀太平,他曾是如此果决心狠手辣之人。臣子们心里,倘留贵妃在皇帝身边,等到回銮秋后算账,贵妃的枕头风一吹,在场哪一个能逃掉?所以务必斩草除根。

面对臣下的进逼,李隆基惊怒交加——他敏锐地觉察出冒犯贵妃背后潜伏着的更大危险,他们敢把矛头指向贵妃,预示着他已经失去了权力。他们敢逼死贵妃,弑君也许是转念之间。

李隆基清醒地意识到这点微妙。他不敢激怒军士,转而抱住她哭,无计可施:“魂飞颤,泪交加。堂堂天子贵,不及莫愁家。难道把恩和义,霎时抛下!”

人都是惧死的,杨玉环哭倒在他怀里。她希望他能解救她!只有他能解救她,他是让她生还的唯一指望!此时她好比挂在悬崖边,与这尘世的牵连只有他的手,如果他也松开,她就掉下去粉身碎骨了。

哥哥被诛,妹妹被杀。她已是孑然一身,能依靠的——只有眼前身为她丈夫的人了!

他一直是至高无上的,她相信只要他愿意,他做得到。

“三郎,我能依靠的,只有你了!”她这样想,却不能这样说,她希望他能自己意识到,坚守住长生殿里的誓言。

富贵显荣都是空,生死关头,她卑微如蝼蚁,只能寄望于男人的一念之仁。而她男人的生死,同样系于别人的一念之间。

他犹疑作难的态度,让她清醒。

誓言在紧要关头逃逸了——不知所终。恩爱的疏浅,夫妻之情的薄弱,像断枝不能依附,她只有凄然零落。那么,为它保住最后的一口气,她不忍看它现出本相。就让她自欺,到死,还对他抱有一丝的幻想。

形势已经危急到容不得她多哭的地步,他的龟缩,让她看出自己了无生望。也许再耽搁一会儿,乱兵就要来拉开她,将她杀死,继而牵连到他。

想到他——保全他——她坚定了自己的想法,紧紧抱住了他,克制住自己的惊悲,悲怆地说出:“臣妾受皇上深恩,杀身难报。今事势危急,望赐自尽,以定军心。陛下得安稳至蜀,妾虽死犹生也。

算将来无计解军哗,残生愿甘罢,残生愿甘罢!”

他是舍不得的,他真舍不得!十几年的夫妻情分。他紧紧回抱她,眼泪淹过她的脸:“妃子说那里话!你若捐生,朕虽有九重之尊,四海之富,要他则甚!宁可国破家亡,决不肯抛舍你也!任哗,我一谜妆聋哑,总是朕差。现放着一朵娇花,怎忍见风雨摧残,断送天涯。若是再禁加,拚代你陨黄沙。”

他,是绝不想和她分开的!他想过拖延。英明如他,现在也说出装聋作哑这样的话。看了真叫人心凉。他怎么刹那之间就落魄如此!

他,甚至有冲动和她死在一起,就此做一对同命鸳鸯。

可惜,他始终做不到!捂得死紧也要冒出来——人的自私。一个英勇的念头过后,有无数念头跟过来——人世间有太多值得他留恋的东西,有比杨玉环更值得他留恋的东西,比如权力。他不是天生的情种,他是天生的政治家,形势危急,本能会教他权衡利弊。

现在掂量出来了,他必须承认,他对她的爱是真的,但那是有底线的,他与权力的结合才是灵肉相契至死不渝的。宁愿失去她,也不可失去它。

她何尝是甘心的?但为了保全他,她决意赴死了!她定了定神,凄惶而坚定地开口:“陛下虽则恩深,但事已至此,无路求生。若再留恋,倘玉石俱焚,益增妾罪。望陛下舍妾之身,以保宗社。”

这是杨玉环聪明的地方,她不能有负大唐贵妃的身份,叫人看了笑话去。她不能赖着不死。他给予她太多的恩宠,现在到了收取回报的时候。他能说出“拚代你陨黄沙”,已经是很见真情了,她该满足,不能奢求太多。

这也是李隆基聪明的地方,他要让这个女人心甘情愿地为他去死,死而无悔。他不要落个逼死女人顶罪的恶名。

也许我不该这样去质疑他们的感情,但我觉得,生死关头,要不就仓促地什么都来不及想,要不就神智清明,心念电转,一瞬间洞悉一切。知与不知,本来就是一线之隔。

杨妃的清醒和大义,令旁观者也落泪。但固有的观念让他们习惯保全皇帝,从古至今没有为了保全妃子、连累皇帝的理。忠心耿耿的高力士在旁就势规劝:“娘娘既慷慨捐生,望万岁爷以社稷为重,勉强割恩罢。”

瞧瞧,自然有人来帮他搭好台阶。李隆基虽然泣不成声肝肠寸断心乱如麻,依然明白地做出了割舍:“罢罢,妃子既执意如此,朕也做不得主了。高力士,只得但、但凭娘娘罢!”

同类推荐
  • 最佳国民拍档

    最佳国民拍档

    青春暖爱小说掌门人浪漫新作,以细腻温柔的笔触撩动你的心!你是我的拍档、我的爱人,我只愿意把我的身侧交给你守护!附赠十二篇番外,为你完美呈现的这个温暖又热烈的巨星舞台!一个是背负着家庭隐秘之痛,努力赚钱的大四女学生;一个俊美高傲、才华横溢却自认为孤儿的偶像巨星,因为一个吻而成为契约情侣。两个人,彼此丈量过彼此的才华,倾诉过彼此的秘密,惊讶于彼此的命运,明白了彼此的心意,终于携手走到一起……故事的开始,她是他陌生的和声女郎;故事的最后,她成为了他的最佳音乐制作拍档,以及最爱的人。
  • 那些欲和风走的青春

    那些欲和风走的青春

    太过张扬的女孩青春总是暗伤连城,谁的青春不迷茫,谁在青春中没受过伤。
  • 男神来了

    男神来了

    霸道傲娇洁癖的天王巨星,一直深陷绯闻旋涡。所有人都看到了他的光芒万丈,却没有人知道他一个人默默守候一段爱情多年直到她贸然闯入,纤尘不染的味道砸进他的心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我这一生遇见的所有人里,千万颗活跃跳动的心,怎及你的钟情?
  • 不做帝王妻

    不做帝王妻

    她说:你灭我安陵一族,独留下我,仅为让我这个“不贞”罪臣之女替你生下皇子,还要逼我看你亲手杀死他!从今以后,我与你,只有恨,再无爱!他说:纵然朕最想保护的人是你,最在乎的人是你。但,却只能看你痛苦,让你绝望。因为你的姓氏是如芒在刺的“安陵”!他说:十六字的天命预言,让联将你视为棋子,但,朕不得不承认,朕确实动了心,动了不该有的情感,所以,终使天命预言发生了致命的逆转。他说:从第一眼看到你,朕就知道,这一生,必然为你所醉,所以,为你颠覆整个王朝、骨肉相残,亦在所不惜!
  • 大家记得给礼物

    大家记得给礼物

    直播日常就能赚钱的好事谁不想要呢,“大家记得给礼物啊~”
热门推荐
  • 绝代军姬

    绝代军姬

    她,是现代最优秀的化工专家,在现代专门为反恐部队制造最先进,最具伤害力的武器装备。一朝穿越,她却沦为了王府中寄人篱下,备尝人情冷暖的外姓小姐。她,因为是乱臣之后而为人不齿;因为绝世容貌而被表哥欺辱,被表姐屡屡设计陷害。她,足智多谋,面对种种设计陷害刁难,轻松应对,巧妙还击,绝不手软。她,只身一人,深入虎穴,以虎谋皮,凭着她专业的知识,顶级的智商和冷静的头脑,在短短一年之间,从一个任人欺辱的外姓小姐摇身一变,成为整个国家最大的兵器制造机构的幕后主事人。谁知不久之后,战争爆发,云国战败。她狠心自私的舅父,连夜送走了自己的女儿,却将她推入了靖国的军妓所,受人欺辱。身在狼窟,她巧设妙计,偷偷爬上了那有些惊人容貌却身子孱弱的汉王世子的床榻,让人误以为她上错了床榻而就此躲过被沦为太子床伴的命运。*
  • 徐悲鸿的绘画艺术

    徐悲鸿的绘画艺术

    徐悲鸿是世界闻名的画家,是我国现代美术的奠基者、杰出的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学贯中西,博采众长,他的国画、油画、素描、书法皆十分出色,无不令人叫绝。他将西方画坛精湛的写实技巧融入中国绘画,从而为传统艺术的革新和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他又在素描和油画中融八了中国国画的笔墨韵味,熔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在中国美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巨大作用。
  • 木叶之不是世界的错

    木叶之不是世界的错

    “卡卡西,这是你欠我的。”某只金毛淡定的说道,然后从卡卡西的手下拉过了一盘烤肉。“你欠我的一辈子也还不清。”再次从卡卡西手中抢过了一盘烤肉。卡卡西忧桑的隔着口袋摸了摸那个已经完全憋下去的钱包,默默的推出了一盘肉到世界的面前。“那你留下好不好。”
  • 王爷,想入妃妃

    王爷,想入妃妃

    姜琬琰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走上和亲的这条道路。更没想过自己会嫁给这个酒肉之徒敬王爷。可是她嫁了!苏穆清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变成政治利益牺牲品。更没想过自己会娶一个富甲一方的长公主。可是他娶了!
  • 寻龙密码

    寻龙密码

    从死人堆中爬出的扬州小混混,却成了神州道派的唯一传人。为了寻找已经散开的神州龙脉,他从过去来到了现代,为得是能将龙脉重新聚合。嘻笑怒骂也好,恩怨情仇也罢,他义无返顾的踏上了漫漫的寻龙之路。
  • 客窗闲话续集

    客窗闲话续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朝圣之路

    朝圣之路

    如今高原上骑马的人越来越少了,昔日传说中的骑手如今纷纷改骑摩托。一匹马过去卖两万人民币,现在卖八千,相当于中档摩托,摩托进入澜沧江源头地区不过几年,高原上骑手们已经把它玩得跟骑野马似的。通过电视,骑手们很快领悟了那些西方摩托车手与他们的共同之处,他们在摩托车上安装橡皮飘带,挂上青铜制作的老鹰头像,戴起墨镜和传统的毡帽,行装在放牧牦牛的劳动中打磨得风尘仆仆,将现代时髦与原始粗犷结合得毫不做作、时髦而准确自然。
  • 职位分析与评估

    职位分析与评估

    职位分析与设计是人力资源管理中一个很基础和重要的模块。本书的理论和实务涵盖了职位分析及岗位评估的全部内容,包括职位分析的内容、程序、方法、编写与应用,以及岗位评估及应用。
  • 释迦方志

    释迦方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致命ID

    致命ID

    “当我走上楼梯时,看到一个原本不在那里的人,今天他又不在,我希望,我希望他会永远消失。”“你这是从哪学来的?”“是我小的时候自己瞎的。”“小时候的事情你还记得吗?”“你就直接问吧,别拐弯抹角,快直接问吧,医生。”“你还记得你的母亲吗?”“我记得我妈,我记得她是个妓女。”“她把你关在那个地方多久?”“她去忙多久就要多久。”“知道你为什么要来见我吗?”“因为你专门治头痛,我吃药没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