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7000000012

第12章 安化郡主

杨容率领数百明军将士,乘竹筏顺江而下,再弃筏登岸,晓行夜宿十余日,便已赶到本邦和晋王李定国会合,李怡仍在山上等候,严防吴三桂清军。

吴三桂驻扎在永昌府,也是四处征粮,上表朝廷请求援军,粮草。以期进攻怒江西岸明军,命王辅臣,胡柱国领兵出施甸县之姚关,伐竹木以准备渡怒江,贡山磨盘石一战清军损失较重,朝廷不得征调另一清将爱星阿,前去助吴三桂。卓不泰等因兵败已被朝廷削职,吴三桂因手握重兵,清廷不便责罚,因此才免于被处罚。

永历帝等大批隨行官眷,自孙崇雅铜壁关兵乱后,渐在缅边境集结。黔国公沐天波到缅甸首都阿瓦,【今缅甸曼德勒]联络缅国王莽猛白,缅王虽答应接纳永历帝等人,但缅王和朝臣对沐天波傲慢无礼,沐天波心中极怒,然而寄人篱下只得无奈而回腾越边境一带,缅王命四艘客船到腾越边境接永历帝等。

沐天波等有识大臣认为,不能将命运全部寄托于缅甸保护之下,如若缅情有变,则后果难料,要求将太子留在边界,派人送到白文选和李定国所在木邦以防不测,然而永历自昆明出奔而来,已如惊弓之鸟,且已草木皆兵。所随大小官员无不争想逃命,那顾得上太子?沐天波对永历;“太子关乎大明一脉,万一缅方加害,岂不是束手待缚悔之晚亦!”永历听罢半天不语,又谓马吉翔和其弟锦衣卫指挥使马雄飞等;“朕自登基以来四处奔劳,国势已危豈可再骨分离?况既入缅甸,清军不至于入缅,戓可保全我大明一线,怎可让太子留在国内冒险?”马吉翔之女为永历之妃,父女等巴结永历帝,不听沐天波之言。又责晋王拥兵自重。

马吉翔兄弟私下议道;“若将太子留在境内,万一李定国,白文选突然拥立太子即位,将来光复中原,那永历帝不是失去了手中权力?倒不如将太子和永历帝都挟在身边。”于是找女儿商量,极力反对将太子送往木邦,一同带住缅都阿瓦。

沐天波见谏言无用,便找来马太后,希望太后能说动永历帝将太子留下,太后,王皇后,窦妃等极力劝将太子留下,然而永历在马吉翔劝阻下决意挟太子南下,太后垂泪;”天亡大明,老身这把老骨头还乡无望,只有客死他乡了。”众人无不泪如雨下,沐天波长叹一声悄然而退。

永历帝之胞妹,安化郡主时年纪不足二十,虽生在王侯宫廷,然而隨南明王朝马背上流亡,历见永历流亡缅甸,只顾四散逃命,因此不愿再隨永历南下,毅然谏永历帝;“今大明虽已没落,然而朱明尚有后人,岂可如皇兄不顾大局?滇西数十县仍在明朝手中,各地明军尚有数十万众,晋王,巩国公,广国公等各路将士正在抗清,皇兄怎能不战而逃?皇兄此一去各路抗清将士那还有心思抗清?”也有部分官员赞同安化公主之言,而永历帝曰;”国内各路将士虽浴血奋战,然而清军势大不妨先入缅一避,待局势稍安,再送太子回国不迟,况南下阿瓦离晋王巩国公所部也不远,万一生变再送太子回国也不迟,朕意已决众人不须再议!”众人苦谏,永历帝不听。

安化郡主毕竞柔弱女子,年纪尚轻在众人眼里不过童孩,永历帝已决心入缅,众人苦谏不得,安化公主自不愿隨行入缅,泣拜别马太后,永历帝等只带四,五名随行宫女寻入滕越境内,向南找白文选李定国而去,永历帝隨行官员见安化郡主如此气节,多叹不如。

由于缅方不许明军带兵刅入境,许多士卒多丢弃兵刅,扔得到处皆是,也有不少兵卒不愿入缅,便隐入山中和当地居民生活,因此现在永昌府境内仍有其大批后人,人心已散尽,连当地缅民也讥笑永历帝等,堂堂上国天子竟是如此狼狈,只顾逃命,有失大国宗主身份,当然对永历帝而言,逃命才是最要紧,那顾得上什么身份和尊严了?

不久缅甸国王派了四艘客船来接永历等南下,缅甸国都阿瓦(今曼德勒)。但船小人多,永历竟然在马吉翔等簇拥下丢下太后自己先登船!太后大怒说;“请军未到,皇帝此时未至颠沛,即不顾亲娘耶?”永历等才停泊两天,便分两路走,一路位高权重者随他乘船,其余大部则步行南下,走陆路一路上被缅人抢掠,很多人被抢入当地人家中,到达阿瓦时已是惨不忍睹。永历等乘船一路上靠沿河缅民供给,走了十多天到达阿瓦,这年五月缅人在阿瓦城郊区用竹子围了座城,永历这才住定下来。

其实境内仍有许多抗清武装,兵力不下数十万,只是永历帝等一味逃命,川滇之间无法形成统一战略指挥,各自为战,让清军各自击破。况且当时怒江以西和西南地区尚控制在明军手里,广西西部仍有不少明军在抗击清军,自李定国在贡山重创清军以来,吴三桂等在短时间内也无力向木邦进军,对志在复国南明将士而言戓许也正是一有利的时机,毕竟南明内部还是有不少杰出的人材,象李定国,白文选,?靳统武,吴三省,等等。

其间永历仍想以宗主国主自居,曾派大臣前往向缅王”宣谕南幸之意”但缅甸上下都知他是逃难来,为了避免礼节等难以处理得当,缅甸国王拒绝接见,只派汉人通事居间传递信息,永历住在城郊缅王居城中近在咫尺,但自始至终两人从未见过面,起初缅甸当局还算客气,给予永历等一些物资帮助,即所谓”进贡颇厚”永历和随行官员也携带了一点积蓄。但日久之后已是捉襟见肘,永历甚至不得不将黄金制造的国玺拿出来,让群臣凿碎以分发度日,在这样情况下多数随行官员已毫无忧国忧君之念,过着苟且偷生苦中作乐的生活,开赌的开赌,开唱的开唱,已如行尸走肉,缅人见此更加肆无忌惮,竟要沐天波在朝见缅王时不允许其穿戴明朝服饰,与小邦土著一起赤脚着,穷民族服装以臣礼接见,极尽侮辱之能事。

安化郡主领四.五名婢女一路南下木邦,半月后方才进入白文选营中,原来白文选得知永历入缅,命其子白绘为先锋领兵前往边境接驾,可永历帝早进了阿瓦城,缅方不让明军入缅,所派使者皆为缅方所杀,因此白文选部才未曾接到,只得引兵而还。晋王李定国与巩昌王白文选商议后都认为永历在缅甸安全各方面得不到保障,且当时散落于各地明军还不少,永历逃亡缅甸给这些坚持抗清军队心理上造成了极不利影响。影响特别大。

安化郡主在白文选营中,见部卒因炎热瘴气而病死很多,各地抗清武装分散。便告白文选道;”身为皇族,皇上既已奔缅,本郡自当联络各地明军,以光复大明,尚请国公与晋王尽速迎驾回国,主持大局,否则圣驾入缅日久,各地反清明军心灰意冷,就更不可能图光复国土了。”白文选泣道;”郡主且在营中住下,我待与晋王想办法迎回圣駕,再图大事。安化郡主道;”在营中终久一弱女子,军中大事皆仗国公和各位将士,广西原是朝廷经营之地,尚有不少抗清明军,本郡欲回桂联络各路明军,只待国公等迎回圣驾,可经营桂西和滇西南地区对抗清廷。”

白文选谏道;“郡主万万不可冒险也!此去桂西,山高路远,地湿热多瘴,况各地多被清军占领,搜捕甚严,万一郡主有何意外,我等不是万死难赎其罪?”郡主道;“国破山河碎,人命贱如草,为光复大明,纵粉身碎骨又有何惜”?白文选见安化郡主去意已决,阻拦不住。于是命精锐步卒七,八人乔装护送郡主,沿边境线一路奔桂西。

由于滇西南山高林密,人烟桸少瘴气到处都是,郡主一行行程极慢,隨从大多染病,随行宫女也多病亡,郡主幸得白文选亲信照顾倒是还能坚持。

笫二年四月,安化郡主等人已至广南县,[今云南文山州广南县]一个叫太平寨地方,此地离桂已不远,然而安化郡主却病倒了,隨行人员多已病亡,一行只剩三.四人。安化郡主已染重病,前行已不可能了,便找了一户头人家住了下来,只是安化郡主病情终不见好转。

一连十余日,安化郡主反而更病重。终于病亡。一缕香魂终散在滇边,当地壮族百姓怜之,葬玉骨于寨中,修筑墓碑,又建一庙香火不绝,俗称“皇姑坟”[据史载安化郡主卒为一六五二年,而民间传说则卒于一六六二年之后,本文为小说,当信卒于一六六二年前后]。今广南县太平寨每年农历四月虎日,总要举办迎皇姑祭祀活动,就是为了纪念这位安化郡主,因安化郡主不愿同胞兄流亡缅甸,而得到当地人民尊敬,后有当地百姓赞曰;

一缕香魂落西垂,弱女难扶国势危。

今看玉冢香烟绕,何言巾帼让须眉!

晋王巩国公等得知安化郡主病故,伤感不已。而白文选部因缅方不愿送永历帝回国,又不许明军入境接驾,已和缅方开始了武力较量,明军实力更进一步削弱,不少南明将领已向吴三桂投降,祁三升,王会等原南明部将已投降,各地抗清武装也渐渐失败。

同类推荐
  • 风起大宋

    风起大宋

    大观四年,随着一声惨叫,一个少年在四个顽童的面前从天而降,从此这个世界多了一个变数。这一年,蔡京离开了东京,高衙内还没学会调戏人妻,白山黑水中的壮汉孤傲的看着天空,耶律延禧不停的赶向下一个狩猎处,开封府里的皇宫中,到处都是从江南运来的奇花异草和飞禽走兽。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不叫陛下,叫官家的时代,这个是一个文采飞扬的时代,这是一个钢铁产量超过整个欧洲的时代,这是华夏文明的鼎峰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一纸黄贴便可倾家荡产,随手一划便可失去田地,盖世英雄被莫须有的话折磨至死的时代,一个华夏文明堕入黑暗之始的时代。变数有了,一切还会是一样的吗?一群(1937):464970199
  • 中国科技史

    中国科技史

    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文明大厦的主要基干,是推动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古今中外莫不如此。如果说中国古代文明是一棵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便是缀满枝头的奇花异果,为中国古代文明增添斑斓的色彩和浓郁的芳香,又为世界科学技术园地增添了盎然生机。这是自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以来,中外许多学者用现代科学方法进行认真的研究之后,为我们描绘的一幅真切可信的景象。
  • 隋唐宋元时期的霸权博弈

    隋唐宋元时期的霸权博弈

    隋唐宋元时期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最特殊的时期之一,其间既有治世繁荣的盛唐,也有朝代更迭频繁的五代十国。此时,谋略成为封建政治的主角,影响甚大。然而,谋略只是一种术,终究靠人性操纵。所以,与其说是谋略在影响历史,倒不如说是人性在塑造历史。本书将这一时期人性与谋略的关系演绎得淋漓尽致……
  • 大明王朝4

    大明王朝4

    明朝,取《易经》中“大明始终”之意,朱元璋,是一个伟大的人物,他干脆利落地灭了元朝,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然而,他的王朝又要马上过去,化作历史的烟尘。这是中国式的王朝兴替,佛家叫轮回,经济学家叫周期,而历史学家,干脆就把它称之为历史周期律。
  • 固原史话

    固原史话

    固原是宁夏的南大门,自古就有“古萧关”“长城要塞”“关中屏障”的美誉。秦昭襄王修筑长城,汉武帝六巡萧关,西晋时匈奴首领赫连勃勃高平创业,唐太宗亲临瓦亭观看牧马,西夏王大战好水川,明代石城之战,“天骄”成吉思汗催马扬鞭于六盘山,忙哥剌在开城建造“安西王府”,人民解放军任山河之战……他们为这片土地注入了豪情与活力。《固原史话》将这一段段不平凡的历史和这片土地上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一一呈现给了广大读者。
热门推荐
  • 爱你如诗美丽(纪伯伦全集)

    爱你如诗美丽(纪伯伦全集)

    本书收入了纪伯伦不为人知的大量散文、杂文、演讲、译文、箴言录等等,纪伯伦的诗歌才华掩盖了他作为冠绝一世的散文家的身份。这是目前全球收录纪伯伦散文、杂篇最全的一本书。从这本书中你可以看到一个慷慨激昂、横眉冷对的纪伯伦,或许这才是他作为20世纪最富盛名的思想家该有的一面。文中饱含纪伯伦对时代、民族、家国的忧思,因为这本书,他足以和鲁迅一起留名青史。
  • 西风残照中的雁阵:徐志摩谈文学创作(再读徐志摩)

    西风残照中的雁阵:徐志摩谈文学创作(再读徐志摩)

    《西风残照中的雁阵:徐志摩谈文学创作(再读徐志摩)》收录了天下本无事;再来跑一趟野马;关于《一个不很重要的回想》的讨论;从小说到大事;近代英文文学;丹农雪乌的作品等内容。
  • 中国古代用人故事大观

    中国古代用人故事大观

    每个深谙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自古以来,历朝历代凡成就大业的领导者不以“江山社稷、用人为先”为准则,从而因用人而兴——齐桓公重用管仲,成就了一番春秋霸业;秦始皇利用韩非、李斯横扫六国,一统天下;刘邦有张良、韩信的“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智谋而成为西汉的开国之君;刘备以隆中对识得诸葛亮,而得“三分天下”之势;唐太宗正是采用“慎择”的用人方式,终有“贞观之治”的盛景;朱元璋凭借自己的真诚感到了心如死灰的前朝落魄士子刘温,使他终归自己账下……举不胜举的领导者在挥洒着他们的用人艺术,以至于无数后人为此拍案叫绝。
  • 一吻成情:偷心小暖妻

    一吻成情:偷心小暖妻

    她,倾国倾城之颜,琴棋书画信手拈来,素来云淡风轻笑看人生,却唯独将心遗落了他身。他,英俊潇洒,孤傲冷绝,却唯独对她却是满腔柔情。如此才子佳人,本应携手笑傲人生,却奈何情路不顺,总是在误会中一次次地擦肩而过。他与她最终能否情归一处,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他们一起走过的青春。谨以此文,还原那段逝去的青春。——写给逝去的韶华。
  • 教父的祸水舞娘 (全本完结)

    教父的祸水舞娘 (全本完结)

    曾几何时,刻骨铭心的爱恋变成了别人眼中不要~脸的勾~引。踉踉跄跄的离开,就像跌跌撞撞的来。岂知一回头,她就陷入了另一个男人层层编织的罗网。第一次,为了报答救命之恩,她以身相许,却不知道此他非彼他。第二次,为了救命恩人的安危,她再次委身,换来的却是自己的心悸。第三次……第四次……一次次的沉沦,一次次的放纵,最后失掉的不仅仅是身体。“做我的女人,我会疼你、宠你,给你想要的一切,只除了一样东西。”他这样说的时候,修长的手指穿过了她浓密的发。她是谁?谁又是她?千帆过尽,才发现到头来不过是一场空,烟花灿烂终归会趋于平息,就当作是盛世繁华谢幕,到头来剩的还是自己。纠缠仍在继续……跳舞、跳舞、跳舞,脚步开始移动……
  • 幸福是一种感觉

    幸福是一种感觉

    什么是幸福?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当你饥肠辘辘的时候,一桌丰盛的大餐就是幸福;当你饱受疾病困扰与折磨的时候,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就是幸福;当你伤心流泪的时候,一声亲切安慰的话语就是幸福;当你长时间奔波于喧嚣的人流中,拥有一份自我的宁静就是幸福。当你吃腻了油腻的饭菜后,你会觉得偶尔的粗茶淡饭也是一种幸福……其实,幸福就是一种感觉。
  • 不管你来不来,我都不会等

    不管你来不来,我都不会等

    愿好坏你能拎得清,可以敏感,但别矫情,没有什么事儿是值得你困顿一生的!爱情最重要的是对的人,而不是你多认真努力,爱情不是天道酬勤。
  • 景景相依

    景景相依

    五年前,她被迫要嫁入北城第一名门霍家。订婚宴上,却被闺蜜冲上台,撕开礼服,露出满身斑驳痕迹。五年后,害得她身败名裂的男人,竟费尽心思欺负她,妄图封杀她。可是,从什么时候起,一切开始完全变了样?她感冒,他嘴上骂着活该,手却不听使唤的亲自给她熬姜汤。她受伤,他嘴上骂着报应,背地里却将伤她的人处理得一干二净。明明想让她来主动求饶,可最后却变成他向她主动求爱。见鬼了!这女人,到底给他下了什么迷药?
  • 风雅毛泽东

    风雅毛泽东

    本书《风雅毛泽东》全书分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人文情怀、风雨人生四大部分。作者撷取若干鲜为人知的历史片段和细节,生动记述了一代伟人的工作、生活,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毛泽东的领袖魅力和风采。书稿中诸多篇章为毛泽东研究领域增添了新的内涵。
  • 爆笑庄园:异能小农女

    爆笑庄园:异能小农女

    一朝穿越,爹娘不在,姨娘不爱,霹雳女警沦为庄园卑微的小农工,丫鬟来欺,主子来踩,上头看她不顺眼,丫的,老虎不发威,真当她是只病猫吗?她有一双能看透人心的眼睛,无论再奸诈狡猾的人在她面前只相当于一张白纸,她利用奸人弱点,小人缺点,步步为营攀上高点,在古代玩的风生水起,让所有瞧不起她的人对她刮目相看,让无数美男为她折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