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76000000005

第5章 在英国

一、出笼之鸟

1726年5月,伏尔泰乘船溯泰晤士河而上。他兴致勃勃地站在船舷上,贪婪地感受着扑面而来的异国风光:泰晤士河两岸青山绿水之间一排排红砖白瓦的农舍约隐约现,伦敦城圣彼得大教堂的白色拱顶光彩夺目;泰晤士河各国商船往来穿梭,到处可见的米字旗在随风飘荡。登岸后,他发现伦敦街道熙熙攘攘,商业繁荣,经济发达,拿着伞或拄着文明棍的绅士挽着他们迷人的太太在街上或公园里悠闲散步。美丽的岛国给伏尔泰留下了美好的第一印象。

英国早在1640年就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并于1688年正式确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英国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制度,为欧洲大陆成千上万的先进人士所景仰。从路易十四之死到法国大革命爆发的两代人期间,法国各界杰出的人士差不多都拜访过这个美丽的岛国。伏尔泰与自己的众多同胞一样,从海峡对岸专制制度的鸟笼中飞来,现实的对比使他顿时有了一种被解放的感觉,他终于能在自由、清新的空气里自由自在地生活了。

流亡英国的伏尔泰,很长一段时间是住在离伦敦市中心大约5英里的一位英国商人埃弗拉德·福克纳的乡村别墅里。福克纳对伏尔泰真诚、热情而慷慨,他们从前在巴黎曾有过一面之交。福克纳的父亲是绸布商,他的祖父是杂货商。从出身来讲,他们属于同一社会阶层,因此有一些共同的语言。对于这位异国朋友的无私帮助,伏尔泰一直心存感激。1733年,他曾将自己写成的悲剧《查伊尔》题赠给福克纳:"献给英国商人福克纳先生--亲爱的朋友,你是英国人,我是法国人,但爱好艺术的人都是同胞……所以我把这部悲剧题赠给你,有如我题赠给同国的文人或知己的友人一样……同时我能够很高兴地告诉我的国人,你们用何种目光看待商人,在英国,对于光耀祖国的职业,大家知道尊重。"把一部悲剧题赠给商人这是破天荒的第一次,大概只有伏尔泰有胆量这样做。

由于有在法国相识的另一位英国朋友博林布罗克勋爵的帮助,伏尔泰到伦敦后广泛接触了英国文学界的著名人士。他除会见了杰出诗人蒲伯,著名讽刺小说家斯威夫特,著名剧作家康格里夫之外,还拜访了诗人汤姆森、杨格和剧作家盖伊等人。在与英国文学界的广泛交往中,他了解到英国文学的发展现状,惊叹于英国文学取得的伟大成就。他一边汲取英国文学艺术的丰富营养,一边积极向自己的同胞宣传介绍。他是第一个把莎士比亚介绍给法国人的作家,在伏尔泰把自己所了解的莎士比亚告诉自己的同胞之前,海峡彼岸还很少有人知道这位世界剧作大师。伏尔泰高度赞扬英国文学的繁荣,并把这种繁荣的状况归因于文人在英国得到应有的尊重。他一直主张文学才能高于高贵的出身,杰作比姓氏更为荣耀,他终于在英国看到自己理想的实现。

1727年3月,伏尔泰有幸参加著名科学家牛顿的葬礼,他的遗骸被安葬在神圣的西敏寺内,首相和大臣们带着长长的送葬队伍为他送行。伏尔泰对这位科学家受到的厚遇感慨系之,他曾在后来发表的《哲学通信》中说:"牛顿先生在世的时候曾经受到尊崇,死后也得到了他应有的荣誉。国家要人互相争夺执拂的荣幸。请您走进西敏寺去。人们所瞻仰赞叹的不是君王们的陵寝,而是国家为感谢那些为国争光的最伟大人物所建立的纪念碑。您在那里看到了他们的塑像,犹如人们在雅典看到索福克勒斯和柏拉图的塑像一般;而我深信只要一见这些光荣的纪念碑决不止激发起一个人,也决不止造就一个伟大人物。"

在英国时,伏尔泰还亲眼看到了英国当时最著名的女演员奥尔菲尔德小姐的葬礼。这位女演员得到了与牛顿一样的崇高礼遇,她也被安葬在著名的西敏寺内。相比之下,法国演员的遭遇却令人寒心。1730年3月,伏尔泰的亲密朋友、法国著名女演员勒库弗勒小姐在悲愤中死去,她在临死前没有人给她做最后的宗教仪式,死后教会当局也不准她葬入圣地,她的遗骸只能被朋友们葬在塞纳河畔的一片荒野上。

伏尔泰在流亡英国之前,他的好友英国驻法大使霍雷肖·沃波尔就给他写好了许多介绍信。这位驻法大使是英国首相罗伯特·沃波尔勋爵的兄弟,由于这样一层关系,伏尔泰到伦敦后也很快进入上流社会的交际圈。他曾受到首相和首相夫人的热情款待,会见了许多政界要人和社会贤达,拜访过哲学家贝克莱主教和克拉克。在接识自然神论思想家切斯菲尔德勋爵之后,伏尔泰与上层社会的关系更加密切。正是由于这位勋爵的帮助和引见,伏尔泰认识了卡洛琳娜王后。伏尔泰模仿笛卡尔把《哲学原理》题献给波希米亚的伊丽莎白公主,他把自己的《亨利亚特》英文版题献给卡洛琳娜王后。王后派人给伏尔泰送来了两枚金质奖章,作为尊敬他诗才的纪念。1727年1月,他还受到英王乔治一世的接见,国王赐给他2000克朗作为出版《亨利亚特》的赞助。

伏尔泰在与英国文学界、政界及其它社会各界的广泛交往中,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和赞助,终于在伦敦公开出版了《亨利亚特》的英文版。在出版之时,伏尔泰还对以前发表过的部分进行了必要的修改,进一步补充了很多诗篇,这部史诗也因此而显得更加完整、恢宏。这部在法国不得不秘密出版的作品,在英国却大受欢迎,头三个星期就印了三次,全部销售一空。由于《亨利亚特》的出版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伏尔泰不仅赢得了上层社会的尊敬,而且也得到了英国人民的普遍赞扬。

在英国生活的时间越来越长,交往的范围越来越广,伏尔泰对英国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有一天,伏尔泰在泰晤士河边散步。偶尔碰上一位水手,彼此攀谈起来,那个水手自豪地赞叹英国的"自由"。可到了第二天,他却被戴上了手铐。后来这名水手再次遇见伏尔泰时,他把事件的真相告诉了这位法国流亡者。他说:"这个可恶的政府要招募我到挪威国王舰队去当水兵,使我抛妻别子。为了使我无法逃跑,他们给我戴上了镣铐,并把我关进监狱,一直关到出发的那一天。"水手的头脑冷静了,伏尔泰的认识也深化了,他怀着痛苦的心情发出感叹:"大地上完全没有自由,在英国有权有势的投机商和骗子占了统治地位。"

二、投向旧制度的炮弹

伏尔泰流亡英国期间,由于和上流社会有着良好的关系,他享受到了某些在他自己的祖国所不能享受到的政治或宗教上的自由。在这里,他可以与名流权贵展开平等的争论,可以出入各大剧院欣赏英国著名戏剧家的作品,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对其评头品足,不必像巴黎那样需要时时提防戒备。在这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中,伏尔泰在汲取英国先进的思想文化滋养的同时,埋头进行着辛勤的创作。

1727年,伏尔泰完成了《论法兰西内战》的历史论文,由于篇幅不长,他将其作为《亨利亚特》的附录一同出版。这篇短论简要地叙述了法国内战的主要事件和一些轶事。后代史学家们认为这篇论文没有什么创见,缺乏深刻的分析。

1728年,他花三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他的第一部成熟的历史著作--《查理十二史》。这部著作按年代顺序记叙了查理十二即位,到波兰战争,俄罗斯兵败,土耳其人的囚徒以及最后在1718年逝世。它细致地描绘了17世纪末、18世纪初盛极一时的瑞典国王穷兵黩武、身败名裂的一生。

《查理十二史》因涉及到路易十五的岳父--波兰前国王斯坦尼斯瓦夫一世,而没有得到法国政府的出版许可。伏尔泰不得不采取出版《亨利亚特》的老办法,求助于里昂市长西德维尔,1731年10月在那里秘密出版,然后偷偷运回巴黎销售。《查理十二史》出版后,伏尔泰根据后来收集到的材料不断地修改、完善,并连续出了好几版。他也听取了不少批评意见,正是这些客观公允的批评意见对伏尔泰的史学观的转变起了促进作用。他开始意识到历史事件中存在着的"本质真实",着眼于社会发展的重要事实的分析。从此开始,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历史观,这就是后来在史学上有重要影响的启蒙主义历史学。

伏尔泰在英国居住了三年,这个国家在他心中留下了许多深刻的印象,为了向自己的同胞介绍他在英国的所见所闻,诉说自己真切的感受,他于1728年开始动笔创作《哲学通信》,回到法国后最后定稿。1733年,洛克曼根据手稿译成英文首先在伦敦出版,当时书名为《英国通信》。

这是一部以书信体形式写成的著名哲学通信集,也是18世纪法国思想界接受英国影响的滥觞。全书由25封信组成,其中前7封信讨论英国的宗教信仰,第8、9封信研究英国议会制度和政体结构,第10封信赞扬英国的商业成就,第11封信介绍种牛痘的好处,第12至17封信评述英国哲学家和科学家,第18至22封信介绍英国诗歌和小说家,第23、24封信论述英国文人的地位,第25封信是全书的附录,逐条批驳帕斯卡《思想集》中的57条谬误。

作为哲学家的伏尔泰,他的基础是在伦敦岁月里奠定的。在这里,他研究了唯物主义的哲学,熟悉了英国科学的成就。特别是唯物主义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牛顿的著作,给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哲学上,伏尔泰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特体系,基本上是个洛克和牛顿的信徒。他极为佩服洛克头脑的明智。逻辑上的严谨,他向法国同胞介绍洛克如何反对天赋观念,承认人的一切认识都来源于感觉和经验的唯物主义思想。

把洛克和牛顿的学说加以通俗化的解释,这是伏尔泰完成的一项重要的工作。由于牛顿的万有引力学说和光学原理深奥难懂,伏尔泰用最通俗、浅显、明晰的语言,向法国人民解释牛顿学说,使大家听懂牛顿的话。这样,牛顿的大名才传遍了整个巴黎。

1734年,蒂埃里奥将《英国通信》从英文译成法文,在法国里昂秘密出版,并将书名改为《哲学通信》。由于在书中赞赏英国的信仰自由和政治自由,推崇英国的科学和文艺成就,批评法国政府,法国当局大为震怒,高等法院下令逮捕出版商,焚烧存书,通缉作者,伏尔泰被迫逃亡洛林避难。不久该书转移到荷兰出版。法国著名现代哲学家和历史学家古斯塔夫·朗松曾把《哲学通信》形象地称之为"投向旧制度的第一发炮弹"。现在这发"炮弹"既然已经引发,那么愈是给它禁锢,它爆炸的威力就愈大。一年之内,该书居然连续再版10次,均很快销售一空,引起了欧洲文化界的广泛重视。

《哲学通信》是伏尔泰最有影响的一部著作,它不仅是他旅英三年所见所闻的心得体会,也是他多年来政治、哲学、文学、宗教等方面积淀起来的思想结晶。它的出版标志着35岁的伏尔泰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的成熟,也标志着声势浩大的启蒙思想的宣传运动正式拉开序幕。

同类推荐
  • 爱笑的人

    爱笑的人

    Klee Wyck是Emily Carr的印第安朋友给她起的名字,意思是“爱笑的人”。女画家走遍了加拿大西岸的山山水水,和温哥华岛的原住民一起生活,这本自传记载了她的经历以及心灵所受的震撼。Klee Wyck是她的第一部作品,出版以后获得加拿大总督文学奖,对加拿大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 杰出的书画大家赵孟頫

    杰出的书画大家赵孟頫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着称于世。《中国古代书画艺术:杰出的书画大家赵孟頫》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杰出的书画大家赵孟頫传奇的一生。
  • 多彩的人生

    多彩的人生

    本书展示了曹春晓院士成长、成熟、成功、成名的绚丽多彩的一生,重点讲述了其开创和谱写航空钛合金的历史。相信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通过阅读本书,能够受到启发、得到教益。
  • 名人传记丛书:德川家康

    名人传记丛书:德川家康

    名人传记丛书——德川家康——从夹缝中崛起的“时代终结者”:“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冯国璋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冯国璋

    本书以纪实的手法描写了北洋直系军阀领袖冯国璋复杂的人生经历,文笔生动,人物众多,刻画细腻,可读性强,再现了晚清至民国初年军阀斗争、风云变幻的真实情景。
热门推荐
  • 唐史

    唐史

    “蔡东藩中华史”系列是蔡东藩所著历史演义的白话版,全书浩浩一千余回,写尽几度春秋,上起秦始皇,下至1920年,共记述了2166年的历史,共计11部1040回,约604万字。其内容跨越时间之长、人物之众、篇制之巨,堪称历史演义之最。被人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
  • 红警之自由科技

    红警之自由科技

    屠杀,前方战斗的消息不断传来,城市内充满了谣言的恐怖。人们生活在生与死的边缘,但谁又愿意死去,哪怕是蝼蚁也会苟且偷生。所有人都祈求着和平,而战争就像是毒瘾一般强效而致命,惊心动魄后的城市已经没有了往日的安详和宁静,取而代之的是毫无生气的哀嚎和对世间的绝望。灰色的光芒完全的笼罩在这可见的世界中,而黑暗中微弱的亮光还保持着和平守望。
  • 少女小渔

    少女小渔

    张艾嘉执导同名电影,著名导演李安监制,刘若英倾情主演。在严歌苓的诸多作品中,中短篇小说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少女小渔》集结了严歌苓所创作12个精彩的“海那边的故事”:《少女小渔》《红罗裙》《海那边》《抢劫犯查理和我》《风筝歌》《失眠人的艳遇》《吴川是个黄女孩》《茉莉的最后一日》《拉斯维加斯的谜语》《青柠檬色的鸟》《女房东》《密语者》。主打篇目《少女小渔》,讲述了江伟和女朋友小渔,千里迢迢从中国大陆来到纽约。由于无法取得居留权,小渔在唐人街当非法劳工。江伟也是以学生身份来美,半工半读,为了摆脱困苦的生活,他被迫安排小渔与年届六十的意大利老头Mario假结婚,希望让她取得绿卡。
  • 重生之杨柳依依

    重生之杨柳依依

    我一生渴望被人收藏好,妥善安放,细心保存。 免我惊,免我苦,免我四下流离,免我无枝可依。 重生,为爱而生。 亲情,爱情,友情,情情牵心。 悲事,苦事,琐事,事事无关。 这个故事简单清新~ 只为博众看官一乐~
  • 乱世血玉

    乱世血玉

    (原《邪王盛宠:谋妃太难追》)“只要我想,天下都是我的,何况区区小女子。”某女勾唇,直接调戏嗜血阎王,“想打我的主意,那就拿天下来聘。”她是军情处最高参谋,执笔点天下,运筹帷幄间,却因一场蓄意谋杀,卷入波云诡谲的事件中。浩瀚黑海,她九死一生,成为梦境之中的另一个自己,化身厉鬼回来复仇。他是落云王朝将门之后,本该前程似锦,却把酒言欢游戏人间。然而不为人知的背后,诡异的身份,隐藏的秘密,封存于黑暗之中。当现代谋心女遇上古代腹黑男,谁能降服谁?
  • 素问入式运气论奥

    素问入式运气论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春秋五霸秦穆公传

    春秋五霸秦穆公传

    《春秋五霸秦穆公传》讲述了在春秋五霸中,秦穆公最具多面性。他是一个以吃亏为福,三置晋君。甚至助其对手登上霸主之位的大智若愚的君子:是一个打破禁锢。以五羊皮举百里奚于奴隶之中,君臣戮力,一统六合的霸主:是一个超越一己之私情,对曾经背叛过他的女人姚圆圆信任如初的伟丈夫:是一个大赦农民之过。赐其马肉调料的和蔼长者……《春秋五霸秦穆公传》由秦俊著。
  • 祀骨夜

    祀骨夜

    千年俗尘往事,逝去执念,皆由她来断。凄美凡尘,前世今生孽缘,皆过她之手。骨舍----昼为店,住一婆。暮为阁,住一女。千年如此,看透天下俗事。但当她所念来之时,她又能否渡过。千年孽缘缠绵不息……精致的骨饰等待千年轮回寻有缘人。而汝:逝去执念,你能为此付出下一世的命运吗?
  • 而黎明将至

    而黎明将至

    每当想起那只土坑,我总不禁怀疑,很多时候,人的命运并不掌控在自己手里,一些不起眼的事物,已然在不经意间改变人的一生。那只半尺深的土坑便是。那是杨树枝用柴刀挖出来的,原本是想捉弄我。他喜欢恶作剧,每每上山砍柴、放牛和摘野果,时常趁人不注意时,在山路上挖出一只坑,盖上枯草和树叶,就不易被人发现隐藏着的危险了。许多过路人不小心踩进坑里,要么吓一跳,要么人仰马翻。那时他躲在树丛里偷着乐。我也上过几回当,每回不小心踩进坑里,总把膝盖搓得生疼。那天我跟杨树枝上山放牛,不知何时,他又在山路上挖出一只土坑,不过被我发觉了。“这招对你不管用了。”
  • 侠以武

    侠以武

    将军府管家之子江无双,一心闯荡江湖,成为一代大侠,却被父亲灌输忠于将军府的思想,后将军府被皇帝下令所灭,仅有江无双一人逃生,为了复仇,为了自己曾经的大侠梦,江无双踏上江湖,各路学武,为了成长,他不择手段,为了复仇,他费尽心思。终于,他成为了一代大侠,江湖上威名赫赫,他推翻了皇帝,自己登临九五之尊,他的野心越发的膨胀,在他的眼中,只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