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格尔说:“只有能够约束自我,我们才能尽情释放自己。”凡是很随性的人都无法克制自己。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需要抓住机会调整心态,创造积极的心态。
◎你为什么总是怒气冲天?
最近几年,当我说到怒气和它带来的负面影响时,无论在任何场合,总是能够得到最热烈的回应,与我展开相关讨论的人也是最多的。这似乎说明了一个越来越严峻的问题:我们的“愤怒阵营”在进行一场史无前例大扩军。
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受到愤怒的消极伤害,这可能是唯一一种没有任何争议的不良情绪了。因为愤怒,有的朋友与你决裂、离你而去了;因为愤怒,你的生活变得一团糟糕,工作业绩也受到了沉重打击;因为愤怒,你可能还失去了亲情、爱情甚至失去了更多人的理解。这都是非常可怕的结果。
我第一次见到自称为“暴力男”的福建大男孩徐志森时,他坐在我面前就像一个熊熊燃烧的火炉,仿佛丢一点易燃的东西进去,就可能炸飞一屋子的人。他的眉宇之间怀有愤怨之气,就像无冤无故被谁欺负了,正准备找个倒霉的东西好好出口恶气,发泄他心中的郁闷。
看见我,他马上收敛了表情,恭敬地说:“对您久仰大名,希望在此地可修身养性,不再莫名其妙地发火了。”
我就直问:“徐先生,今天有什么不快吗?”
徐志森就告诉我,为了这次见面,他昨晚精心准备,写了一份四千字的材料,全是剖析自己生活的内容,还写上了他能想到的一切问题,以便到这里向我咨询,然后不到11点就早早睡觉,养足精神。但是,今天早晨却出师不利,好像所有的事情都在跟他作对。
“比如?”我很好奇地问。究竟发生了什么意外,能让一个人的心态发生这么大的波动?
他沮丧地说:“我没有赶上第一班电车,这本来是我计划之内的。我迟到了15分钟,在对面的街道上,又找错了地址,如果不是求助警察,我可能根本发现不了目的地就离我不到30米。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让我气愤的是,当我见到您的助理时,我才发现那份辛辛苦苦写出来的材料忘在公寓了!”
徐志森对这些“失误”十分生气--这并不是重点。我们每个人都有失误,也都会为此懊恼或者气冲脑门,但接下来的反应才是最关键的。多数人会跺一下脚或在心里暗骂一下自己、责怪一下客观因素,然后就把它忘掉,争取在未来做得好一点;徐志森的反应则是相反的,如果他不做出一些激烈的动作,就难以平复情绪。
当他没能赶上第一班电车时,便狠狠地踢向站牌,扭曲的表情让路人感到诧异;
当他找不到写字楼时,急得朝天大吼,因此招来了附近的警察;
当他发现包内没有那份精心写就的材料时,用尽全部力气把公文包摔在了地上。
“愤怒在烧伤你啊!为什么不停下来?”
他解释说:“类似的反应在生活中、工作中几乎每天都在发生。我会冲着同事发火,随时随地训斥、怒骂我的下属,也会因为一些小事和上司就吵起来。在他们眼中,我充满怒气,总是无法平静,所以这几年来我的朋友越来越少了。人们不喜欢跟我打交道,故意躲开我,冷落我,这让我更加愤怒,心理不平衡。当然,每次我都知道是我不对,我应该控制,至少不能这么武断地就发泄情绪,但总有那么几秒,我是完全失控的,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平静下来。当我心平气和的时候,解决问题的时机也已经消失了。”
问题一:你的怒气从何而来?
徐志森是在“愤怒管理”方面出现问题的典型案例。我跟踪了他4年之久,与他类似的课程学员还有3000多人。他们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是“愤怒表达不能”--在情绪表达方面具有严重的障碍,不善于释放愤怒情绪。
这类人都喜欢走极端--也可以这样说,当他们突然发生表达障碍时,就会产生这种情况:向两个极端倾斜。他们要么无法表达愤怒,把怒气、不满完全压抑,表现为不理会、冷漠或不置可否;要么对愤怒无法控制,无限制地发泄出来,表现为大声争吵、语言甚至行为暴力。而且,这两种表现都是在一瞬间就被意识决定了的,并且坚定地执行,很难从极端状态中走出来,以他们自己内心的立场来说:“我不能认输!”
于是,怒气以一种不恰当的顽固的方式被处理了。这两者都无法很好地平衡情绪,解决问题,反而会引发更进一步的冲突。
1.动不动就付诸争吵和对峙的行为,不仅无法让对方屈服,还可能造成反弹,毁掉本来正常的沟通氛围。一点小的火星被点燃,最后就成了冲天大火。
2.当你压抑它时,效果会更好吗?不会。它在你的体内展开深层破坏,时间长了易形成抑郁症,一旦你对它的压制能力消失,极可能瞬间井喷,后果则更加可怕和持久。
问题二:真的没有办法控制愤怒吗?
我们的生活很难尽如人意,即便你是成功阶层的一员,已经在某一个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也会遇到挫败,甚至有想要情绪大爆发的时刻,体内的愤怒如同一锅沸腾的开水,却不知道哪儿才是最合理的用来发泄的地方。
这些愤怒当然需要管理,更需要控制,否则它会狠狠地烧伤我们。但问题不在于我们认识到了什么,而是能够改变什么--如何在发现问题的同时找到正确的方法?
在每次很生气时,徐志森采取过很多方法来尝试控制他自己。比如,他会尽可能撤出事发地,到别的场合待一会儿;如果有条件,他就去卫生间用冷水洗一把脸,打开窗子吸一口新鲜空气,这样可以迅速冷静。但是,就像很多人的尝试一样,这些方法治标不治本,只能暂时缓解愤怒,却无法阻止心中的怒火继续燃烧。
所以,他的愤怒仍然会有80%的概率喷发出来,伤及无辜。更多的时候,他没有时间思考,而是直接爆发。在过去的3年里,他在国内经常与自己的父母发生激烈的争吵。有一次,父母试图带他去看心理医生,他们在给我的电话中说:“我们真担心他成为一个终生坏脾气的孩子,没有女孩愿意嫁给他。”
徐志森一定认同父母的忧虑。事实上,在训练中心,来自不同地区的人们都在为此感慨和失望:“放弃优点是那么容易,改正缺点却是如此艰辛!”他们感到,要让情况向好的方面转化是无比的困难,甚至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多数人总在最后的关头放弃。
他们心想:“与其同它进行一场不可能取胜和永远到达不了终点的战斗,不如早早投降,还能放下心理包袱。如果人们为此讨厌我,那我就成为最令他们讨厌的人吧,这又有什么呢?每个人都在生气,所以我生气也是正常的。”
话是这么说,他也有权利这样去想。但事实却是,在大多数时候,你的愤怒并不是咎由自取,而是在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即便是你自己的问题,也不能通过阵发性的愤怒和冲动来获得对自己的惩罚。
情绪自我管理课程
自我控制发怒
设问:先假设愤怒可以发生,然后寻找答案,向潜意识确认愤怒的后果,以判断这种行为是否值得。建立长期设问的机制可以促进理性与平和的心态。
克制:向潜意识输入命令,反复默念“我不要生气,我不应该发火”等内容,即使难以生效,这样做也能争取时间,推迟怒火的爆发。
躲避:如果发现自己第一时间无法控制情绪,及时脱离现场或不去思考,仍然是一种最优选择。因为眼不见心不烦,很多事情只要看不见,就斩断了情绪的来源。
转移:在愤怒来袭时,接受别的刺激。比如,马上听一听音乐、去打羽毛球、跑步或看书等。
倾诉:必须有一个愿意听你释放情绪的人,你可以随时把内心的愤怒、不平向他全盘托出,寻求理解。
升华:把你的怒气化为积极的力量,去把自己的事做得更好,从而坚定自信,亦让心态更加平稳。这表明,成为真正的强者有助于我们减少愤怒。因为只有强者才很少在乎别人有没有伤害他。
◎“我身上背着一块焦虑的石头。”
“焦虑的白人迪马”是在我的西部中心如雷贯耳的一位人物的“昵称”,他今年27岁,父母是欧洲移民,来自爱尔兰,在洛杉矶已经生活20多年。在过去的一年内,他经常亲自前来或打电话给我的工作人员,讲述他的故事。他参加了至少12堂课程与公共活动,来减轻自己的问题。
自从前年在股市赔掉一大笔钱后,他就感觉身上始终有一块发烫的沉重的石块,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尽管那些损失对他的收入水准而言不算什么,还没有影响到他的生活基础,但问题是,他对于未来的生存状态突然有了一种深刻的焦虑情绪。
迪马认真地表述了他在焦虑什么:
对未来的焦虑:“每一美分都有消失的可能,尽管它们都在我的资本账户中。我不相信任何投资了,也不敢大额消费,害怕过上紧巴巴的日子。父亲经常告诉我要学会冒险,去投资未来,但我现在感觉他是错误的。昨天许多我深信不疑的理论都是大错特错,我还能相信什么?”
对工作的焦虑:“我突然发现,自己随时有失业的可能。我的工作与华尔街有关,可以这么说,华尔街的行情影响着整个公司的生存。以前我觉得股票是最保险的东西,可现在无法这样认为了。除非我是个傻子,否则我想到第二天就有可能被炒鱿鱼时,没有理由再能睡一个好觉!”
对家庭的焦虑:“我还没有结婚,我还没有一个正式的女友,因为我不知道手中的钱够不够用。如果我结婚不久就发现自己破产了呢?我该如何保障到手的幸福不会溜走?我发现自己缺乏足够的能力来掌控生活,要实现这个目标真是太难了,尽管我这样的人经常被放进中产阶级。”
洛城的中产者迪马充满了忧虑--这些就像一夜之间产生的,因为他在股市赔掉了一大笔钱。随后,他对自己的生活仿佛恍然大悟了,发现了很多“真相”。无论他的感知和分析是否正确,现实是,迪马的心态很不稳定,已经和过去做了一定程度的切割。现在,他过着十分吝啬的生活,每月只花几百美元,有时连早餐也不吃,省下一杯牛奶钱,就让他觉得多了2美元的储蓄。他对任何与股票有关的话题都避之不及,生怕被它狠狠地再次伤害一把。这严重地影响到了他的工作,因为他在一家证券公司上班,每天都在跟股票或者证券打交道。于是,迪马成为了一个人格分裂的人。他拼命地拒绝这些让他焦虑的话题,同时又要拼命地工作,来赚取不菲的薪水,这让他每天都情绪紧张。
我们太多的人都有这种紧迫感,它越来越强力地成为勒在脖子上的绳索。他们总是表现得非常焦急:快点,再快点!否则就来不及了,或者丢掉机遇,或者失去工作,或者被身后的竞争对手追上,把自己甩到身后,然后全世界就把他丢下了。
“我要赢,至少不能输。”这是人们共同的心态。
在内地,受到金融危机影响,这些年来跑到不同的机构向心理医生倾倒苦水的人也越来越多。这其中,有的人担心被老板炒掉,有的人感到好工作难找、晋升压力太大,还有的人则更具有广泛性--他们是即将或已经毕业担心找不到工作而焦虑失眠的年轻人。
在南方某一线城市的大型房产公司担任财务的于小姐郁闷地说:“我最近两三周一直加班,我们办公室裁了一名职员,现在他的活儿全都移给我干了,如果我不好好干,下一个就是我了。”她接连加班,感冒多日却因为担心丢掉工作而不敢轻言休息。房地产业在内地正面临一个低潮期,许多公司在裁员,这让她苦不堪言,心里就像装了一块大石头。
焦虑是情绪致癌的因素之一,是情绪家族中的主要成员,它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当你心烦意乱、坐卧不安,或者因为一丁点的小事就备感紧张、提心吊胆甚至产生恐惧感时,你就已经染上焦虑的情绪了,而且还很严重。当我们的焦虑情绪发展到这种程度时,它需要我们采取一些办法,而不是对它视若无睹。
我们应如何放下这些沉重的石头呢?
1.在初期阶段,深呼吸或者不去想,调节心态,尝试等待它自然消失。
2.仔细思考焦虑形成的原因,并换位思考“是否值得为它大加烦恼”。
3.识别它的危害程度,然后开始行动--第一步是控制:“你不许再靠近我!”或者,“焦虑指数不能再升高了!”
4.深入辨别和剖解:如何才能不焦虑?找到正确的方向,那些自己必须做的事,尽管对多数人而言,这一点十分不易。
5.坚持向好的方向迈进,让焦虑一点一点消失。不可急于求成,因为焦急本身就是有害的,养成平和心态的好处是我们能轻易接受任何一种状态,这对于释放有害情绪是极有帮助的。
6.最重要的是,让自己对情绪时刻保持警醒意识,不要掩耳盗铃,而是建立一种“立刻想办法”的机制。因为将“石头”堆起来不管它,对任何情绪恐怕都是最坏的选择。
情绪自我管理课程
自我控制焦虑
心态:保持心理的稳定状态,即便“知足常乐”的境界离你很远,也要尽量向它靠近。任何事都要想得开,不要大喜大悲,也不要总是一厢情愿或对无法实现的事情强求不止。
原因:发现焦虑的原因是必要的,也是我们必须实现的第一个小目标。多数时候,我们企图让事情随着自己走,因不可能实现而陷入焦虑。因此,大部分的抑郁、忧伤、愤怒或焦虑情绪,都由于我们无法适应现实而引发。
反问:“如果焦虑是对的,问题可以解决吗?”答案当然是不能!在反问的环节中,让自己面对这些必须回答的问题,然后清醒地意识到如果纵容焦虑的存在,自己将走上一条难以回头的“自我毁灭”之路。
计算:计算焦虑的“当量”,把它视作情绪的核弹。“我要意识到自己身染焦虑;我要正视它;我要清楚地知道它到了什么程度;我要明白它没有任何理由可以掩饰!”你可以在纸上写下对它的计算或评估。比如可以形象化地注明“100吨级的焦虑”“1万吨级的焦虑”,或者用“A/B/C”这样的不同标准来进行区分高低。
行动力:对最高当量的焦虑,要拿出最积极的行动。我们需要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或者转移注意力,或者直面矛盾。行动能够带来愉悦的心理体验,让你意识到自己正在解决问题,虽然还有很远的距离,但是--“我毕竟已经开始了。”也就是说,无论引发焦虑的问题是多么可怕,我们都不可能若无其事地忘掉它--要么离它远一点,要么把它从内心扫掉,这都需要强有力的行动。
◎乐极为何会生悲?
人们会在意消极情绪的伤害,而忽略了某些积极情绪的危害。这是人类的一种习惯模式。我们总是本能地抗拒那些被统一打上了不良标签的东西,而对它们实质性的区分就不怎么关心了。
有一年,我所在的ONG公司拿下了美国广播公司在西部市场的一个广告大单。这堪称史无前例的胜利,意味着我们可以在美国西部站稳脚跟了,而且拥有了一个优质客户。我开车载着合伙人和他的孩子一起去洛城的华人餐厅吃饭。当我开始谈论这一桩订单对ONG传媒的伟大意义时,我突然感觉心脏被重重一击,然后全身无力,继而有一种空虚和无力的感觉。我一阵头晕,几乎立刻休克。幸亏我做出了及时的反应,降了车速,踩了刹车,并把车停在了路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