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20700000005

第5章 剖析问题本身(3)

“幸福的真正本质常常被误解。人们往往会把它和称心满意、知足常乐或者内心平和混淆起来。解释它们之间的区别的最佳方法是,把称心满意描述为生活美满时的心境,而幸福则是我们的生活突然改善时体会到的激动心情。当我们生活中发生了某件很好的事的时候,我们会产生激动的情绪、强烈的幸福感和满心的欢喜,此时此刻,我们是真正幸福的。”

从这段文章的字里行间都可以看出,莫里斯先生是把幸福等同于“感到的愉快心情”,并没有强调这种“激动心情”还必须附加什么“意义”才算是幸福。

为什么我们只把这二位的说法摆在这儿?其一,因为他们都是重量级的、专门研究幸福的问题的西方人。遍观其他学者,研究幸福的问题,而其观点又与西方人的主张相左的极少;其二,他们代表了两种典型:前者把幸福理解成必须附带客观评价的一种感觉,即没有“意义”的好感觉不能算是幸福;后者把幸福理解成就是一种主观的好感觉,幸福的定义不需要附加上其他人对这种好感觉进行是善或是恶的客观评价。但是,后者用对情境或状态的描述来表达,没有能够给出简明、准确的幸福定义。

无论如何,上面的例子可以说明在什么是幸福的问题上,直到现在西方的学术界中也仍然没有达成共识。

从下面这个例子更可以看出,如今西方人对于幸福的内涵确实还处在模糊不清的阶段里:

专门研究过幸福,能在最近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写出《中国人的幸福观》这种书的、德国人鲍刚先生这样描述幸福:

“每一种幸福的形式——不管是个人幸福还是集体幸福——根本上都是难以描绘的。它就像我们呼吸的空气那样无影无形,只能保持一段距离,当它披上色彩时才能辨认出来。如果要忠实地描绘幸福是什么,那么情形总是如此:要么因太近而被蒙蔽,要么——更为常见的——因太远而模糊不清,只能感受到隐隐约约的一些轮廓。”

听起来很神秘,与在哈佛大学讲了二十多年心理学和人生哲学的尼科利先生对幸福感的看法相当。尼可利先生在他的《终极之问》一书中说:

“什么是快乐(快乐是最重要的幸福感之一,西方人因为始终没有能够悟出幸福感的真意,所以常常把快乐完全等同于幸福感的同义词来使用——笔者)?怎么下定义?几千年来,不少思想家试着阐释这项人类最重要的体验。有些哲学家总结说,快乐是永远无法达到的一种虚幻目标。”

看来,什么是幸福这一问题就算在西方人那里,也还是个难缠的、模糊不清问题。

在中国,尽管“幸福=快乐+意义”这一主张是更名牌儿、更权威的“进口货”,认同和坚持这一主张的那些人也都很有威望,而且有一定的社会话语权;他们之所以坚持这样的说法可能也有考虑到社会影响等因素。但是无论如何,真理是容不得半点虚妄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事实胜于雄辩:作为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体——人民大众,包括一般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并没有对上述大多数学术权威们所认可的观点形成多大的认同。到了21世纪的今天,我们可以到闹市中随便问一个人:“您认为什么是幸福”?大概问到多少人,就会得到多少份不同的答案。社会大众不认同权威们早已给出的幸福定义的根本原因,就是学者们给出的幸福定义不中肯、不简明易懂、不服众。

其实,西方有些人主张幸福就是一种主观的好感觉的观点,之所以不能得到学术界主流的普遍认同,是有其深层原因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西方文化的发展,尤其是哲学、伦理学等方面,皆视古希腊圣人们的观点为“雷池”,谁也不敢轻易地越过一步。

那么,古希腊那些专注地研究过幸福的顶尖人物,如把研究幸福的问题作为重要学术内容的学派中的领军人物伊壁鸠鲁,以及威望极高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究竟具体是怎么样说的呢?

在引述之前,这里需要强调这一点:自古至今,西方人习惯于把“快乐”等同于“幸福感”,即主观幸福。可是,他们又不去刻意地去区分主观幸福和客观幸福。如现代的美国人尼古拉斯·怀特先生在他所著《幸福简史》一书的第二页中说:“‘快乐’这个词大家都很熟悉,哲学意味不是很浓,它表达了一个概念——幸福。”

著名的德国心理学家弗洛姆在《快乐和幸福》一书中是这样介绍的:

“伊壁鸠鲁力图说明,他那作为人生之目的的快乐概念与节制、勇敢、正义及友谊的美德是一致的。但他把‘感受作为我们判断善的标准’,这并没有克服基本的理论困难,即把快乐的主观体验与快乐之‘正确’和‘错误’的客观标准相混淆。他为调和快乐的主观性和客观标准的努力,不外乎提出了这样一个主张,即和谐已存在与两者之间。”

很明显,这里暴露出伊壁鸠鲁把对快乐的主观体验,与“正确”和“错误”这种对主观体验的客观评价没有办法分开,因此被困于主观幸福与客观幸福之间,最终也不知如何来表达幸福的真意。伊壁鸠鲁所创建的学派是古希腊最著名的研究幸福的问题的学派。

再看弗洛姆是如何介绍柏拉图对幸福真意的描述:

“柏拉图是把真实与否的标准应用于欲望和快乐的第一人。快乐就像思想一样,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柏拉图并不否认,快乐具有主观感觉的成分,但他指出,快乐的感觉可能会产生‘谬误’而且快乐像思想一样,具有认识的功能。柏拉图是以这样的理论来支持这一观点的,即快乐不仅产生于人体的某一器官,而且来自于整个人格。因此,他的结论是,善者享有真正的快乐;恶者具有虚假的快乐。”

柏拉图与伊壁鸠鲁如出一辙——同样被困在主观幸福与客观幸福之间。在实在没辙的情况下,为了摆脱困境,柏拉图竟然把别人的主观感觉硬说成有“真”、“假”(符合还是不符合他认为的客观的评价标准)之分。从文献上看,苏格拉底的观点主要是由柏拉图传达的。在对幸福的真意的理解方面,可以认定,柏拉图与苏格拉底是一脉相承的。

“和柏拉图一样,亚里士多德认为,快乐的主观体验并不能成为行为善良与否的标准,因此,它也不能成为判断其价值的标准。他说:‘如果有些事情使道德败坏者感到快乐,那么,我们不可假定,这些事情也会使其主人快乐。就像我们没有理由把病人视为健康、甜美或苦涩的东西当做论断,或把患眼病者似乎视为白色的东西也认定为白色的东西一样。’不名誉的快乐不是真正的快乐,‘而只是一种堕落的感受’;客观上名副其实的快乐,‘对人来说,才是正当的快乐’……由此,亚里士多德得出了这样一个真正的快乐的概念,即它是与健康成熟者的主观的快乐体验相一致的。”

按照亚里士多德们的逻辑可以断定:尽管朝鲜领导人感到了快乐,但从美国总统或西方价值观的角度来看,那不是“真正的快乐”。其实那是美国总统的“真正的不快乐”。相反,美国总统的快乐,朝鲜领导人也可以看作不是“真正的快乐”。到头来,到底什么是快乐就无从断定了。现时人类社会对幸福(西方人这里所说的快乐)究竟是什么的认识现状就是如此。

说到底,弗洛姆先生本人又是如何理解幸福真意的呢?他是这样说的:

“快乐或幸福只存在于人的头脑中,而不是他的人格的一种状况,我把此称为虚假的快乐或虚假的幸福。例如,一个人作了一次旅行,且感到很幸福,然而,他那种幸福感是由体验了一次快乐的旅行所产生的,而实际上,他也许对失望和不幸福无所觉察。”

弗洛姆先生也没有胆量敢于拿出与古希腊圣人们的观点有丝毫差异的高见。尽管他已经感觉到或意识到,人的感觉与对这种感觉的评价是两种性质绝然不同的事物。他们的共同点是硬不承认快乐仅仅就是人或感觉主体的一种好感觉,而一定要添加上一些带有道德性质的或其他什么带有价值观性质的附属物。

所以,到如今幸福定义或究竟什么是幸福不能落定,古希腊的圣人们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他们定了调儿,他们的后代、现时的西方人是轻易不敢改辙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学者们又都心甘情愿地做西方人的忠实信徒,所以致使现今世界对究竟什么是幸福的问题仍然没有定论。

因为幸福定义不能确定,又说人们追求的目标是幸福,也就是追求的目标模糊,那么,人们能不迷茫吗?在人生哲学中,幸福是什么的问题又是举足轻重的问题,所以,这个问题不能达成共识,阻碍着很多重大的人文学科中的问题的进展。鉴于上述理由,笔者认为,要想彻底解决人性、人为什么活着、人的生存意义等亘古不解的难题,必须从探求幸福(西方人有时称为快乐)的真意入手。

同类推荐
  •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研究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研究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研究》以马克思历史观的基本观点为研究对象,以当代实践、科学和哲学本身的发展为基础,对“自然历史过程论”、历史决定论和意识反映论等已经成为“常识”的基本观点进行新的阐述;对实践是人的生存本体、社会生活的本质以及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等过去被忽视、“遗忘”的基本观点进行深入探讨;对社会的自然与自然的社会、“从后思索”、时间是人的发展的空间等一些马克思有所论述、但末充分展开,同时又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观点,进行充分展开和详尽论证。
  • 黄石公语录:素书

    黄石公语录:素书

    “西晋时,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时有盗墓贼掘西汉留侯张良之墓,在玉枕中发现黄石公著《黄石公语录(素书)》,从此,《黄石公语录(素书)》》流传世间。《黄石公语录(素书)》仅有六章,一百三十二句,一千三百三十六字。字数虽少,但字字珠玑,语语精华。内容融汇儒、道、兵、术、势诸家之精,重德、崇义、讲谋略。书中语言精炼,人性把握精准,处世谋略独到。史传,张良得此书,遂辅佐刘邦,成就霸业。”
  •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1卷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1卷

    本书作者从汉朝吕后开始,历数西汉时期著名女性的故事。吕后、窦太后、卓文君、赵飞燕……她们的故事在作者笔下幽默诙谐,又不失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历史苍凉的反思。 本书是继当年明月和袁腾飞之后又一论史巨作,那些你不知道的历史故事,那些你一知半解的历史史实,那些你好奇已久的美人的秘密,那些充满争议的女人,都可以在本书中得到答案。你还等什么?赶紧拿起此书,寻找答案吧。
  • 古希腊罗马讲演录

    古希腊罗马讲演录

    本书是作者2006年在西南政法大学给研究生举办的五次系列讲演的录音整理稿,尽可能地保留口头讲演的现场感,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向非哲学专业的听众描述了古希腊罗马哲学思想发展的主要线索,尤其着重于各个哲学家思想内在的及与其他哲学家相互的逻辑关联。本书的特点是简洁、清晰,以最短的篇幅完整地呈现出这一段哲学史丰富而复杂的内容,既便于记忆,也有助于提高读者对哲学思想的概括能力和分析水平,是广大西方哲学爱好者和研究生备考人员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 易经与辩证法杂说

    易经与辩证法杂说

    本书所讲“易经”,包括“经“和“传”,行文时或注明“经”,或注明“传”,或注明为后来学者论述,或总称“易经”或“易学”。全书收录了略说易经与辩证法、易经的对立统一律、易经的质量互变律、易学循环论的再认识——否定之否定律等近40篇文章。
热门推荐
  • 玄天上帝启圣录

    玄天上帝启圣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等一场花开

    等一场花开

    洛川市“爱心天使”宋佳若在爱心行动中爱上富家公子林遥,无奈林遥心系青梅竹马的许梦萱,在他们订婚典礼那天,宋佳若落到古代,成了上官家的哑巴二小姐上官瑾儿,第二天就要加嫁入皇宫……与寒月山庄的三少爷一起逃婚,遇上华佗后代华子枫,西子湖畔的歌女,皇帝的宠妃……一切是梦还是命中注定。
  • 市场预测与决策

    市场预测与决策

    本书由两部分内容构成: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市场预测的基本概念、重要理论和主要预测方法,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市场研究的意识、市场预测技能以及实际工作能力;第二部分重点介绍市场决策的基本理论与主要的决策方法,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市场分析和判断的能力以及进行市场决策的技能。
  • 回家的路好长

    回家的路好长

    故事会编辑部编著的《回家的路好长》为“中国当代故事文学读本”言情伦理系列之五,不仅收入了当今故事界优秀作者的短篇精品力作,还首次整合了《故事会》杂志创刊以来尚未开发的言情伦理中篇故事资源。故事人物形象鲜明,情节感人肺腑,让热爱言情伦理故事的读者尽享故事的乐趣。
  • 血晶奇缘

    血晶奇缘

    少年家破人亡,悲痛欲绝。以自身七情换绝世造化……从此,少年化身成魔,只为报那血海深仇……
  • 迷茫魔法师与堕落者公会

    迷茫魔法师与堕落者公会

    被当做尸体卖给死灵法师后,身体中被种下了古代魔法的灵种。想要放弃生命的魔法训练兵也正因此,邂逅了一个宛如传说的杀手公会。相遇即是奇迹。在和杀手们的行动中,迷茫魔法师与命运相遇了。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关于成长的故事。
  • 做人必须有的9张底牌

    做人必须有的9张底牌

    “人生百态,各有千秋。面对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事、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我们该如何对待?本书以浅显易懂的说明文字为纲,以生动深刻的智慧故事为辅,二者彼此释义,互为表里,为读者展现诸多为人处世的诀窍和方法。阅读本书,既能领略古人的成功智慧,也能感受今人的处世风采,更能激活思维,让读者领悟到成功者的处世真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研究了无数以前的牌局,经过选矿、淘洗、熔炼等各道工序,终于形成了今天奉献到读者们案前的这块纯金,希望给正处于迷途中的读者以启发和帮助,希望给将要步入社会的读者以指引和借鉴。”
  • 神秘的谜团(探索宇宙奥秘系列丛书)

    神秘的谜团(探索宇宙奥秘系列丛书)

    宇宙,是这个世界上谜团最多的地方,也是最吸引孩子好奇心的地方。宇宙包含着最神秘的未知和疑问,人类正在以高超的科学手段和不懈的努力不断深入探索宇宙的深处,希望了解人类自身的过去与未来。而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在漫长的岁月中,人类一直在这个星球上繁衍生息。虽然它只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但它在许多方面却又是独一无二的:它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表面大部分被水覆盖的行星,也是目前所知唯一一颗有生命存在的星球……《探索宇宙奥秘系列丛书》向孩子们展示这个既熟悉又神奇的世界。
  • 成功店长训练

    成功店长训练

    作为门市店经营的中坚角色,店长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个企业要开设一家甚至十几家分店并非难事,但要培养一个甚至十几个强有力的店长并非易事。本书将现代化门市店长应具备的经营管理运作上的技术与能力,包括店长应具备的商品战略管理、销售业绩管理、店铺人员管理、卖场管理与运作以及顾客服务与管理能力汇整而成。
  • 怨魂录:恶鬼红衣升职记

    怨魂录:恶鬼红衣升职记

    炼狱酷刑五百年,游魂野鬼三百年,她想当一只无业游鬼,有些鬼就不乐意了!她反抗:“判官大人,我又不是鬼差!凭什么给你搬砖?”他冷笑:“那你滚去当鬼差!”当了鬼差才发现,这根本就是廉价劳动力!历经重重幻世,被她遗忘的记忆抽丝剥茧般缓缓而来,而他顺着千年前签错的红线将她捏在手中:“你生是我的人,死是我的鬼!”阴魂不散,死也不休。崔珏:“手下败将,想得倒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