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27300000006

第6章 谁在凭空捏造(1)

凭空捏造与完全是卑鄙的诬陷者本人的意淫,他靠着丰富的联想力几乎不借助任何道具的情况下,就能将一件根本不可能发生的或者是还没有发生的事娓娓道来。他不需要蛛丝马迹,只需要按照步骤和按照情绪就能完成这样的意淫,凭借出色的表达能力从而使接收者相信。

1、子上之死

子上是春秋时期楚国成王时代的令尹,主要掌管国家的军队。子上死于被诬陷,诬陷他的人是楚成王的太子熊商臣。

楚成王在位多年后想要立儿子商臣为太子,当他把这个决定告诉子上的时候,希望能得到子上的支持。子上不同意,他先是说楚成王还年轻,精力充沛,根本用不着这么早立太子。况且,商臣不是最好的,楚成王有那么多老婆,万一哪一天生下来一个优秀的儿子,再行废立,影响国家的安定。

楚成王有点不高兴,就问他商臣怎么不好。

子上说,商臣这个人毒蜂眼,豺狼声,生性凶残,不是国家之主。这个特征跟后来的秦始皇很相像。商臣的确性情残暴,而且还有严重的气管炎。从身心上而言,根本不适合做国家的主人。

但楚成王非就立了商臣做太子,子上的话等于了废话。这说明一件事,有时候上级向你请教一件事的解决方法,事实上他只是希望你赞成他的计划,而不是让你真的选择解决方法。

子上不但没能得到楚成王的嘉奖,还得罪了商臣。商臣后来得知子上当初居然阻止父亲立自己为太子,心胸并不宽广的他就想报仇。而如何报仇,他虽然凶残,却并不卤莽,他是个最善于等待时机的人。

公元前627年,楚国的劲敌晋国侵略其同盟国蔡国,楚成王令子上率楚军救援。晋、楚两军隔着一条河对峙。晋军当时就提出,楚军可以过河来交锋。子上不同意,他认为晋国人向来不讲信用,一旦他们渡河,晋军很可能趁他们在河中央的时候发起进攻。子上对晋国人说,你们过河来,我们退后三十里。晋国人表示同意,子上就命令军队后撤。想不到的是,楚军刚一撤退,晋军中就有大喊:“楚国军队逃走了。”

子上指挥的军队却一点都不乱,而是非常有秩序地向后撤,晋国人喊了半天不见效果,就突然宣布撤兵。子上在这个时候想要追击,可惜已经来不及。这是一次非常有戏剧性的战役,事实上根本称不上战役。子上悻悻地带领军队回国后不久,就遭到了太子商臣的诬陷。

诬陷的手法是凭空捏造。他对楚成王说:“子上接受了晋国的贿赂而故意躲避晋军,这是楚国的耻辱。没有比这再大的罪了。”让人感到诧异的是,楚成王居然没有做任何调查就相信了商臣的诬陷,对子上执行了死刑。

楚成王并非是昏庸的国王,他所以要不加详查而将子上定为死罪,可能缘于他对晋国的仇恨。多年以前,晋国国君文公(重耳)还未登基时曾受到国内内乱的影响而跑到了楚国,楚成王热情地招待了他。一次,成王设饭局,席上开玩笑说:“公子将来回到了晋国,该怎样报答我呢?”重耳微笑着说:“大王这话说得很生分,如果我能回到晋国并且主持晋国,愿与贵国交好。万一两国交战,两军相遇,我一定退避三含。”。

后来,重耳经秦国回到了晋国,做了国君,是为晋文公。英明的他通过一系列整顿,让晋国成长为一个强国。不久,他曾经流浪过的宋国来讨救兵,说楚国联合陈、慕、郑、许四国攻击宋。估计晋文公当年四处流亡,许下了许多诺言。为了兑现承诺,他只好出兵。

当他率军浩浩荡荡奔赴宋国途中,遇到了楚成王率领的联军。楚成王不愿意与这个当年一起吃饭的人开战,就派手下臣子带领军队与晋国对峙。

晋文公一见是楚军旗帜,就下令后撤,手下将士一脸茫然:“我们统帅是国君。对方带兵的是臣子,哪有国君让臣子的理?”

有人站出来就解释开了:“楚王曾帮助过主公,主公答应楚王,要是两军交战,晋军情愿退避三合。今天后撤就是为了实现诺言。如果我们退了兵,他们还不罢休,步步进逼,我们再跟他交手也不迟。”

就这样,晋军一口气后撤了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到了城濮才停下布置阵势。楚军将领见晋军后撤,也不知道当初国君与晋文公的约定,就一步盯一步地追到了城濮。大约是轻敌了,战斗刚一开始,楚军就显出败绩来。结果是楚军惨败,尸横遍野。

城濮之战让楚国多年以来想要称霸中原的梦想被击碎,楚国虽然没有伤筋动骨,但从理想上就放弃了向中原各国示威的念头。很可能楚成王始终对这件事无法释怀,当听到商臣的凭空捏造后立即就让自己去相信。

商臣的凭空捏造如果不是因为父亲成王,简直就是胡闹。当时,跟随子上行军的高级官员有很多,成王如果真的肯用心来办理此诬告案,只需要找来当时行军的其他将领一问便知真伪。但他没有这样做。表面上看,是商臣的诬陷起了作用,事实上,却是成王有杀子上的心。所以说,这次凭空捏造实在是三岁孩童所不屑的。

但不得不承认商臣的智商是相当高的。子上死后,楚成王思来想去,觉得自己不该如此冲动将子上斩首。他没有怨自己,却把怨恨加上商臣的头上。几年后,楚成王的小老婆生了公子职,和大多数国王一样,为了想让自己的小老婆开心,楚成王想立王子职为太子。但这件事只有他和宫中的几个女人知道。

商臣隐隐地感觉出了自己父亲对自己的态度有所改变,但他不知道父亲到底要做什么。于是,他想了个主意,派人去宫中请来了成王的宠妃江芈来东宫享宴,在吃饭的时候,商臣故意对其怠慢不敬,甚至把自己“儿子”的身份转变成“情夫”。这位女人自然不会给他好看,就大骂道:“贱东西!难怪君王要杀掉你,立公子职为太子!”说完就离去了。商臣大惊,果然跟自己意料的一样。

在经过几日的反复思考后,他决定向父亲发难。于是,他以太子的身份让人打开了武器库,把自己的人武装起来,在一个晚上冲进了父亲的寝宫。

据说,这个儿子一脚踢开父亲寝宫的门,把一根绳子扔在楚成王面前,让他亲爹自己了断。楚成王哀叹不已,后悔当初不听子上的话。然后就愤怒,大骂商臣。商臣警告他说,如果他再不自己了断,他可以帮忙。楚成王开始哀求,希望看在父子一场的份上饶他不死。

宫廷政治讲究的就是斩草除根不留后患,商臣懂得这个道理,一面摇头一面就要拿起绳子准备为父亲尽最后一点孝道。

楚成王最后说,临死前你让我吃一只熊掌吧。商臣还是摇头,说,现在没有现成的,等我给你煮完,你的救兵可就到了。别当我是傻子。他要帮父亲,绝望的父亲不希望他帮,自己拾起绳子抛到房梁上,系了个扣,然后把脑袋放了进去。商臣即位,是为楚穆王。

有些时候,忠言因为逆耳使人不喜听;可有些时候,如子上那样的充满了真情实感又很温柔的话也不被人重视。楚成王在临死前想到了子上当初的劝阻,他也想到了子上之死是个冤案,但他却不能为子上翻案了,或许到了地下,见到子上,才有机会对子上抱以歉意,而对在人间的商臣,已经开始了他的国王生涯。

2、白起死有余辜

白起又叫公孙起,秦国名将,被人称为“人屠”,是战国四大将之一(其他三人分别是王翦、廉颇、李牧)。白起的军事才能的确卓越,战功颇多。《史记》记载说,白起曾率军攻打韩国和魏国,杀敌二十四万,俘虏了魏将公孙喜,占领了五个城邑。后来又攻击魏国,夺取了大小城邑六十一个。他曾多次对赵国、楚国进行军事打击,占领城池无数,甚至还攻下了楚国的都城。后来又进攻魏国,俘虏了魏国三员大将,杀敌十三万。在与赵国的长平之战发生前,他就曾把赵国大将贾偃的士兵二万余人淹死在黄河里。可以说,白起双手沾满了鲜血。而这样的人如果不横死,那简直就是老天瞎眼。

白起死于诬陷,诬陷虽然是一种卑鄙的手法,但能让这位人间的屠夫死掉,任何方法都可以使用。诬陷他的人也非常有名气,他就是秦国的著名贤相范睢。

范睢以卓越的才能与充沛的精力著称于世,其治国方略世无其匹。他对白起很多年前就有看法,在长平之战结束,白起坑杀了四十万赵军降卒后,乘胜连下赵国十七城,又进逼赵国都城邯郸,赵国上下一片慌乱。赵国平原君的门客苏代给赵王出主意说自己愿意冒险赴秦,以救赵国于危难。赵王无计可施,只好允许苏代前行。

苏代已经胸有成竹,他用的计策是釜底抽薪。在秦国,只有一个人可以让白起退兵,此人不是秦王而是范睢。他给范睢带来了厚礼,并且很有礼貌,使得范睢对他的到来虽然已经猜测到目的,却很不好意思拒之门外。苏代对范睢说:“武安君(摆起)这次长平一战可谓是出够了威风,现在又直逼赵国邯郸,倘若真把邯郸攻破,赵国一灭,他可就成了秦国统一天下的头号功臣。”

范睢知道苏代下面还有话,所以只是略点了点头。聪明人在一起讲话没有必要绕来绕去,所以苏代立即把话挑明:“我来这里不是为赵国说情,我是担心您啊。您现在的地位是在他之上,但恐怕您将来不得不位居其下了。您与白起同僚多年,自然知道他这个人不是很好相处的人。到那时,您的处境即使不是危险也很尴尬,所以,请您三思。”

苏代的这一席话,范睢明知是挑拨他与白起之间的关系,却不得不听。原因就在“利害”二字上。他的确没有把握应对苏代所说的即将发生的那种局面。苏代给了出了主意:“赵国现在已经行将就木,根本不在话下,您何不劝秦王同意议和。这样既可以使武安君的功劳不能取得,还为您留下时间来祛除他对您的威胁,可谓一举两得啊。”

战国末期,纵横之士始终占据了一定的位置。这是因为他们常常通过分析个人的利害而达到他们想要的目的。纵横之士似乎也认同荀子的思想,人性本恶。即使人性不是大奸大恶,但驱利避害却是人类的通病,纵横家只需要抓住人的这一心理,再危言耸听一番,没有人不会中计。范睢听了苏代的话后,立即去见秦王,说:“秦兵劳苦日久,需要休整,而白起不体恤士卒,却要以疲惫之兵攻邯郸防备之城,实在是下策。不如暂时宣谕息兵,给赵国一个台阶下,让他们割地求和算了。”

秦王当时不知因为什么,或许是多年以来已经对范睢言听计从习惯了,又或许是他真认为范睢分析的有道理,就让白起收兵。

白起此时已经杀红了眼,势如破竹就快接近邯郸城下,即使凭借他向前猛冲的惯性,也能轻松地拿下邯郸城。得到了秦王让他停止行动返回国内的命令,这位屠夫的心不甘情不愿可想而知。

但白起是个忠君的屠夫,心上虽然不快,还是撤了兵。回到秦国后知道了这是范睢的意思,心上就对范睢有了意见。在他看来,这位有着经国方略的丞相只靠嘴皮子和动歪脑筋取悦国王。他在外攻城略地,却被他的一张嘴轻易地就剥夺了即将到手的战功,这实在不象话。

两年后,秦王与赵国出现了小摩擦,决定再攻赵。范睢推荐白起,范睢为什么要推荐白起,是因为两年来二人的关系始终不融洽。二人由于在秦王心目中的地位同等重要,所以势均力敌。这自然让范睢想到“一山不能容二虎”的古训,推荐白起,是因为此时白起有病。他知道白起不会去。秦王召白起,白起果然以有病为由拒绝。屠夫也有生病的时候,即使是给他准备好了屠刀和被屠宰的对象,生病的他也不会改变主意。

范睢这个时候就暗示秦王,白起的病生得可疑。虽然白起之前就有病在身,但范睢还是认为即使病生得不可以,但用病来当不挂帅的借口,不是为臣之道。

秦王对这种暗示并没有过多的表示,他认为国家人才济济,白起不去,自然有人去。于是派出了大将王陵率十万大军对赵国实施军事打击。王陵没有白屠夫那么好的运气,白屠夫当年在长平的对手是智慧几乎障碍到了极点的赵括。而他此时的对手是赵国老将廉颇。廉将军见秦军来势凶猛,就严守城池,避而不战。王陵久攻不下,只好向秦王求救。秦王认为王陵能力薄弱,就再请白起执帅旗。

白起此时已经痊愈,他仍旧不想去攻打赵国,他对秦王说:“赵国统帅廉颇,精通战略,不是当年的赵括可比;尤为重要的是,两国在两年前已经议和,现在进攻,会失信于诸侯。所以我认为此次出兵,徒劳无功。”

秦王不相信这位白屠夫杀了那么多人,并且杀得容易至极,居然在这个时候说出这样的话来。他不死心,就派出范睢去说服白起,希望他能执帅印。二人原本就不和睦,所以当范睢刚出现在白起家门口,白起立即躲避,并让人告之,自己任何人都不想见。

意料之中,范睢没有任何气恼,回见秦王,把事情说了一遍,再次暗示秦王,白起有怨气。秦王震惊。范睢却不说了。

对赵国采取军事行动不能半途而废,这是秦王的想法,他把王陵换掉,令王龁去攻打邯郸。这位王将军也不能攻下。用白起的话而言,即使是战神,也不可能在此时攻下邯郸。因为此时的赵国已经是背水一战,又有廉颇指挥守城,秦军不可能成功。

白起说这段话的时候,秦王正第三次请求他出山。这段话让秦王彻底失去了信心,但却没有想把白起怎么样。但范睢听完这话后,诬陷说:“白起这是有怨言啊。他怪您当初把他从邯郸城下招了回来。”秦王思来想去,觉得白起的确可疑。愤怒之下,将白起贬为平民,令他出城。范睢岂能放过这样的机会,他立即再次展开迁移能力,诬陷道:“白起心怀怨恨,如果让他跑到别的国家去,将来必是秦国的祸害。”秦王就让人带着剑让白起自杀了。

范睢不愧是人中之杰,把诬陷这一手法发挥得淋漓尽致。先是不经意地暗示秦王,然后就是添油加醋、火上浇油,最后落井下石。

整个诬陷程序,由他一人完成,干净利落、了无痕迹。

白起死后的许多年后,有人认为中国失去了一个优秀的军事家。但他们可能忘记了白起事实上是一个屠夫,这个屠夫凭借着国家机器来发挥自己禽兽的那一面,并到极至。

一个军人双手难免不沾腥带血,但白起杀人之多,并且杀人伎俩之卑鄙实是不世出。长平之战,他骗得了赵军士兵的信任而投降,接着却将其全部坑杀。战争固然残忍,但绝不是卑鄙的欺骗与对弱者的屠杀。倘若他是为复仇,仍旧情有可原,但赵国从无与秦国有如此深仇大恨,其屠杀四十万赵军,无疑于作孽。

在这一点上,范睢杀他以凭空捏造的手段已趋于卑劣,目的也并不纯洁,但这一行为却是在替天行道。因为白起死有余辜。他临死时拿着秦王给他的剑,说:“我做了什么伤天害理之事,苍天要这样惩罚我。”但过了一会儿,他却说道:“我的确该死,长平一战,赵军投降的有几十万人,我骗了他们,把他们全都活埋了,这就足够让我千刀万剐!”

其言也善!

3、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同类推荐
  • 大隋燕云

    大隋燕云

    他们快如风,烈如火,所到之处,寸草不留。他们神出鬼没,长枪硬弩,冲锋陷阵,以一敌百。他们是异族眼中的魔鬼,他们是骁勇恐怖的无敌铁骑,他们是只存在于传说中的特种部队--致燕云十八骑。膜拜完毕,林峰也不含糊,双手把电力能源奉上,长枪火炮贡献出来,直接把隋朝拉进能源科技时代。
  • 雄霸西洋

    雄霸西洋

    意外穿越到大明洪武年间的特种兵文朔在大明朝混的风生水起,泡美女、杀倭寇、造船出海、征服蛮夷、数银票数到手软……就连皇帝的妹妹竟然是也不放过,谁会想到他竟然是个假太监呢?
  • 大吃货帝国

    大吃货帝国

    “陛下,车骑将军已经亲自押送巴蛇回朝。”“好,朕要与群臣共乐,大宴群臣,分食之。”“陛下,东平王进献十尾箴鱼。”“吩咐下去一半清蒸一半红烧。”“陛下,楼船将军在北海捕获一尾北海十足巨鱿,已至未央宫。”“给朕全部切片,碳火烤了!”“陛下,夏王派人送来黑犬四只,当地人称为‘刻耳柏洛斯’。”“哦,地狱犬嘛,那今天吃狗肉火锅。”……在这群魔乱舞的时代,披着汉元帝马甲的穿越吃货帝刘世摸着下巴自言自语道:“夔牛吃过了,軨軨吃过了,也该尝尝弥诺陶洛斯牛是什么滋味。”PS:又名《真神话山海经版西汉》
  • 知识界的抗争

    知识界的抗争

    本书是《江南时报》社为纪念首个“国家公祭日”而策划的“知识界的抗争”系列主题报道,全书分11个主题:1.国立中央大学西迁;2.张恨水风雨飘摇中创办《南京人报》;3.国立中央大学西迁;4.南博文物西迁;5.林学大师陈嵘冒死入虎穴;6.金陵女子大学西迁;7.留守南京保护校产的建筑师齐兆昌;8.鼓楼幼稚园西迁;9.国立药专创办之初被迫西迁;10.南京盲哑学校师生抗战往事;11.鼓楼医院惟一的中国医生。本选题为主题出版,11个主题围绕抗战时期南京知识界应对日本侵略战争而采取的抗争举措展开,集故事性和历史性于一书,可读性强。
  • 善良的恶霸

    善良的恶霸

    青龙镇有个恶霸王法,欺男霸女无恶不作。被发配边疆后又回来了,竟然还做了官,变本加厉继续作威作福,下欺百姓,上斗长官,无人敢招惹。时人感叹天理不公,竟容此人祸害百姓,却也有人为他歌功颂德,说他是个大大的善人!
热门推荐
  • 大道窥天

    大道窥天

    色彩缤纷的浩瀚历史长河,神话滔滔,开天辟地的伊始,封神榜,大洪水,诸神的黄昏,诸多瑰丽的传说故事纷纷而来,把握住世界神话的脉络,让我们一起在神话的历史当中畅游,跟随着我们的猪脚一起走过。修真不为杀人夺宝,只为了追求天下间所有的道理,让这个天再也没有奥秘……这本书写的是一种孜孜不倦的追求!
  • 大乘稻芉经随听疏决

    大乘稻芉经随听疏决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宿命情殇

    宿命情殇

    一次博物馆的展览。一首莫名的曲子。一个扑朔迷离的背影。一次奇遇竟然阴差阳错的将平凡少女林雪送到不知名的朝代。这是一个混乱的江湖,成就了圣女临凡的她江湖第一奇女子,练就了一身神鬼莫测的武功。在及第之年邂逅在梦中曾让自己痛彻心扉的他,是那样冷酷无情。不该相爱的两人却暗生情愫,他们之间已是仇深似海,但情丝却是越斩越乱。在爱情与仇恨中她迟疑了。同样英俊不凡的翩翩少年的执著追求,为她可上刀山,下火海。对她是那么温柔。这两段离奇的情感让人不知所措。。。---------------------------------------------------主角简介-----------------------------------------【上官雪】:一袭白衣轻纱,白皙的肌肤,粉嫩的脸蛋,柳叶眉不画而黛,桃花眼不点而亮,樱桃嘴不点而朱。谁道是为了这样的女子放弃天下亦是无悔。在双亲死后,因为悲痛难忍,片刻之间已是满头银发。在被人下蛊之后,没了武功。机缘巧合之下,成为白莲教圣女。冷漠无情,杀人无数。但她却是青峰剑的主人,和轩凌风注定相爱,但。。。。个性情多变,武艺高强。-------------------------------------------------------------------------------------------------------------【轩凌风】:俊美的五官看起来格外鲜明。尤其是双唇,几乎像涂了胭脂一样红润。那双眼睛看起来既自信又骄傲。衣和发都飘飘逸飞,衬着悬在半空中的身影,真似神明降世。性格冷漠无情,有两个身份。其一冷面魔君白虎,其二玉面公子轩凌风。-------------------------------------------------------------------------------------------------------------【逍遥】:妖艳的美,唇红齿白,面如傅粉,唇若抹朱。腰细肩宽。乌黑的发丝在头顶竖着整齐的发髻,套在一个精致的白玉发冠之中,从玉冠之中垂下淡青色丝带。玩世不恭,一副花花公子的样子,但是对上官雪时一见钟情。
  • 未来科学家的魔方

    未来科学家的魔方

    在错综复杂的世界,不同的人格相互碰撞,交插火花。面对带着面具的世界,在一座衙门工作的捕快看清了世界,辞职回乡的他以为他已经离开这种魔方世界,但是这种牢笼般的世界他还是无能为力,他应该怎样面对这一切…
  • 皇上要金屋藏妃

    皇上要金屋藏妃

    先帝驾崩,她走投无路。新帝治她七大罪,却在佛堂迫她承欢,逼她当着无数宫人取悦于他。"什么上官大人,不过只是一个放荡的女人……"占了她娇媚的身子,他眼内俱是蔑视的笑意。他封她为密嫔,是他双修的明妃。他宠着她,却防备她,厌恶她,又离不开她...
  • 重生之开挂王妃

    重生之开挂王妃

    新婚当晚被新郎活活掐死,本以为自己即将终结这悲惨的人生时,赵幼薇却重生了,回到了八岁那一年。既然命不该绝,那么这一世,自己一定要好好活。斗极品,虐渣亲,看着他们狗咬狗,然后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带着母亲种野菜,卖野菜,竟然也能发家致富,只是这莫名黏上来的帅气王爷是怎么回事?收?还是不收?
  • 汉书(中华国学经典)

    汉书(中华国学经典)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历班彪、班固、班昭、马续而成书,洋洋洒洒,文采风流,记事准确,不偏不向,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历来为史家所推崇。中国五千年文化的接续性就体现在有一部贯穿的二十四史,而列朝正史都仿《汉书》体例,可见《汉书》之重。好多的典故出于其中,学术文章层出不穷……不读《汉书》,不知《汉书》的魅力。
  • 苌氏武技书

    苌氏武技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Art of Writing

    The Art of Writing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斗神无界

    斗神无界

    勇者大陆,冒险者们的终极乐土。新世界的唯一规则,就是没有规则。在这里,实力才是王道!咦?怎么脑袋里突然多了一个鉴定天赋?等等,除此之外,好像还有锻造、熔炼……好像发现了什么非常不得了的事情?